《經絡全書》~ 凡例
凡例
1. 凡例
--醫學之道,以洞視臟腑為貴,非扁鵲有神授也。軒岐之書皆所以教人洞視者,後人竟忽焉而莫能察,其不至費人也幾希。所幸沈承之先生編為《經脈分野》,而臟腑鹹得以洞視矣!惜其書迄今將二百年未壽諸梓,雖有傳寫故得其益者尚寡,茲刻之所以不容己也。
--沈君之書,已經伯魯先生為訂正矣。伯魯以為引證繁複,故爰加刪校。予得是編,竊心喜而朝夕讀之。是以知其尚未備也,因僭加補訂,亦經三易稿矣。不謂戊辰冬,聞有吳君聘者,隱於西郊,予慕往就教焉。見予手訂,則曰:「非沈君之原本乎?」乃出其姻親顧君所增訂者示予,予不勝擊節先得君心之所同,然抑又幸也!由是採以所增,廣以未備,辨以訛,刪以復,庶可稱《全書》,洵為不易之典也。
--伯魯刪校之後,復續以《經絡樞要》,因名曰:《經絡全書》,似可謂盡善矣!然臟腑、經絡及筋,有正、有別、有直、有支之類,悉加詳註,不厭重複,務便讀者無遺憾焉。
--脈學之晦,不徒一高陽生也,編中間有正誤,以俟有識者鑑別之。
--醫學之書,通儒習之者甚罕,故魯魚虛虎謬戾,茲為最焉。今雖不暇字音句釋,其義有極難明者,則即注於本句之下,字有不恆見者,則即音於本文之簡端,庶令讀者可以無語塞之憂矣。
康熙戊辰臘月,無求子尤乘生洲氏識
白話文:
醫學的道理,最重要的是能清楚看透臟腑的狀況,這並不是只有扁鵲有神仙傳授的本領。黃帝和岐伯的醫書,都是教人如何看透臟腑的,但後人竟然忽略了,無法理解,這使得醫學的發展停滯不前。幸好有沈承之先生編寫了《經脈分野》這本書,才讓臟腑的狀況得以被清楚看見!可惜的是,這本書至今將近兩百年都沒能付梓出版,雖然有靠抄寫傳播而受益的人,但還是太少了,這就是現在我決定要將它刊刻出來的原因。
沈先生的書,已經經過伯魯先生的修訂了。伯魯先生認為書中引用的資料太過繁複,所以加以刪減校正。我得到這本書後,內心非常高興,日夜研讀。因此發現這本書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於是就冒昧地加以補充修訂,也經過了三次修改。沒想到在戊辰年冬天,聽說有位吳君聘先生,隱居在西郊,我慕名去向他請教。他看到我手稿的修訂本,就說:「這不是沈先生的原本吧?」接著拿出他的姻親顧先生所增訂的版本給我看,我感到非常驚訝,發現我心中所想的和他們相同,這真是太幸運了!因此我採納了顧先生增訂的內容,擴充了不足的地方,辨正了錯誤,刪除了重複之處,希望能讓這本書稱得上是《全書》,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伯魯先生刪校之後,又續寫了《經絡樞要》,因此將這本書命名為《經絡全書》,這樣看起來似乎已經很完美了!但是臟腑、經絡和筋,有正經、別絡,有直行、分支等等的區別,我都在書中詳細註解,不厭其煩地重複說明,務求讓讀者沒有任何遺憾。
脈學的深奧難懂,不只是像高陽生那樣的人才會覺得困難而已,本書中間如果有錯誤的地方,就留待有見識的人來鑑別吧。
醫學的書籍,通曉經學的人很少會去研讀,因此在文字上產生了許多錯誤,這是最常見的。現在我雖然沒時間去逐字逐句地解釋,但如果書中有很難理解的文意,就會在當句下面加以註解,如果有不常見的字,也會在文字的旁邊標上讀音,希望讓讀者不會有閱讀上的困擾。
康熙戊辰年臘月,無求子尤乘生洲氏 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