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昌克

《經穴匯解》~ 卷之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8)

1. 足部第九並圖

足少陽膽及股。凡二十八穴

竅陰(靈樞)足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靈樞)爪甲上。與肉交者。(素問)去爪甲如韭葉。(甲乙)第四指外側(入門)

按千金翼。作去爪甲角如韭葉。

俠谿(靈樞)足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靈樞)二岐骨間。本節前。陷者中。(甲乙)

按俠。聚英。吳文炳。作夾。千金。無二字。金鑑。作地五會。下行一寸。拘矣。

地五會(甲乙)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者中。(甲乙)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甲乙)禁刺(入門)

按資生。類經。聚英。入門。醫統。吳文炳。大全。大成。作去俠谿一寸拘矣。凡取之骨節陷罅。不用折量。所以古書不言分寸也。入門。脫會字。

臨泣(靈樞)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為腧。(靈樞)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者中去俠谿一寸五分。(甲乙)

按靈樞曰。臨泣上行。言臨泣者。自俠谿上行。千金。千金翼。外臺。作去俠谿一寸半。是也。臨泣下。當脫俠谿二字。此穴取岐骨際者。非也。岐骨間而不逼骨。故靈樞云。一寸半。陷者中。大全一說。去俠谿七分半。非。

丘墟(靈樞)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為原。(靈樞)外廉。踝下。如前。(甲乙)骨縱中。(聚英)伸腳取之。(千翼一說)

按入門。丘。作坵。金鑑。作邱。如。大全。入門。作微。寶鑑。同。甲乙曰。去臨泣一寸。千金。千金翼。外臺。次注。明堂。資生。以下。諸書。作三寸。此穴不可用分寸。故不取。

懸鐘(甲乙)一名絕骨。(千金)足外踝上三寸。動者脈中。足三陽絡。按之陽明脈絕。乃取之。(甲乙)骨絕頭。陷中。(外臺)當骨尖前。(類經)

按者字。衍。千金。並翼方。外臺。無脈字。外臺。絡上有大字。陽明。跗上脈也。踝上就䯒骨而上。三寸許。則有絕隴處。其骨鋒尖者。俗呼楊枝骨也。其前是懸鐘也。千金咳嗽篇。作內踝上。字誤也。又千金曰。腳外踝上一夫。又云。四寸。本事方資生一說。作四寸。四寸則與陽輔穴。

相併。不可從。外臺。灸腳氣。篇云一尺。肘後。作外踝上三寸余。指端取踝骨上際。屈指頭四寸。便是與下廉。頗相對。分間二穴也。千金翼云。外踝上。三指。當骨上。取法。以草從手指中紋。橫三指。令至兩畔齊。將度外踝。從下骨頭。與度齊向上。當骨點之。並非是。

神應經。云。雖曰外踝上除踝三寸。必以絕隴處為穴。此說為得。

陽輔(靈樞)一名絕骨(素問)一名分肉。(類經)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絕骨之端也。為經。(靈樞)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甲乙)

按氣穴論云。分肉二穴。次注曰外踝上。絕骨之端。三分。筋肉分間。陽維。脈氣所發。新校正曰甲乙經。無分肉穴。疑是陽輔。素問直解曰。臍上三寸。水分穴也。恐非。又骨空論云。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次注曰。陽輔穴也。刺瘧云。針絕骨。王曰。陽輔穴也。難經云。

白話文:

足部第九並圖

膽經在足部循行的穴位共有二十八個。

竅陰穴:位於足小趾次趾(第二個腳趾)的末端,屬井穴。 爪甲(指甲)上緣與肉相接處,指甲邊緣像韭菜葉般寬窄。

俠谿穴:位於足小趾次趾之間,屬滎穴。在兩趾骨之間,靠近腳趾本節的前方,凹陷處。

地五會穴:位於足小趾次趾本節後方凹陷處。灸此穴會使人消瘦,三年內可能死亡,因此禁止針刺。

臨泣穴:位於俠谿穴上方一寸半的凹陷處,屬腧穴。

丘墟穴:位於外踝前方下方凹陷處,屬原穴。伸直腳取穴。

懸鐘穴:又名絕骨穴,位於外踝向上三寸,動脈搏動處,按壓時陽明脈氣消失,便可取穴。 位置在踝骨上方三寸左右,骨頭尖銳處前方。

陽輔穴:又名絕骨穴、分肉穴,位於外踝上方四寸,輔骨前方、絕骨的末端。屬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