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匯解》~ 卷之二 (1)
卷之二 (1)
1. 肩部第三
(凡二十六穴)
凡取肩部諸穴。為三次。取肩髃。肩髎。肩貞。是一次也。上肩端。取巨骨。秉風逾骨取天宗。臑俞是二次也。取肩井。其後定天窌。舉臂取曲垣。肩外。肩中是三次也。而後取臑會肩貞。肩部諸穴難分。故今定此法。
白話文:
要取肩部的穴位,必須分三次。第一次取肩髃、肩髎、肩貞穴。第二次取上肩端、巨骨、秉風、天宗、臑俞穴。第三次取肩井、定天窌、曲垣、肩外、肩中穴。然後再取臑會、肩貞穴。肩部的穴位很難區分,所以現在制定這個方法。
肩井(甲乙)一名膊井(資生)肩上陷者中。缺盆上。大骨前。(甲乙)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之當中指下。陷者是。(聖濟)前直乳中。(增注)禁深刺(聖濟)孕婦禁刺。(類經)
白話文:
肩井(甲乙):也叫膊井(資生),位於肩上凹陷處。缺盆穴上方。大骨穴前方。(甲乙)大骨穴前方一寸半。用三根手指按壓,中指按到的地方,有凹陷就是肩井穴。(聖濟)前直乳中。(增注)禁止深刺。(聖濟)孕婦禁止針刺。(類經)
按膊。聖濟。作髆陷者。千金。千金翼。次注。聖濟。類經。作陷解。寶鑑。作陷罅。大骨。肩上大骨也。非胸前大骨。一寸半。資生類經。聚英。入門。皆同。不可。必拘也。肘後方曰。兩肩。小近頭凹處。指捏之安令正。得中穴耳。千金曰。卵偏大。㿗病。灸肩井。在肩解臂接處。
白話文:
按摩肩部。聖濟總錄:治療肩膀鬆弛、脫臼的人。千金方、千金翼方中把「髆」寫做「陷」。次注、聖濟總錄、類經中把「髆」寫做「陷解」。寶鑑中把「髆」寫做「陷罅」。大骨:是指肩胛骨,而不是胸前的大骨。一寸半:資生類經、聚英、入門中的一寸半都是相同的。不能拘泥於此。肘後方:兩肩靠近頭部凹陷處,用手指捏,讓它安穩、端正,使之達到正中穴位。千金方:肩膀高低不平,疾病纏身。灸肩井穴,該穴位於肩部與手臂連接處。
龔廷賢萬病回春曰。拿棍一條。伸手主棍在地。與肩一般高。肩上有窩。名肩井穴。
肩中俞(甲乙)肩胛內廉去脊二寸。陷者中。(甲乙)
白話文:
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说,拿一根棍子,伸直手臂将棍子平放在地上,高度与肩膀一样。肩膀上方有个凹陷处,名叫肩井穴。
在肩部的中俞穴,位于肩胛骨内侧边缘,距离脊柱两寸的地方,凹陷中的位置。
按胛。舊作甲。千金翼。外臺。明堂。同。古字通用。今據千金訂之。從易讀。下皆效此。入門。作脾字誤。金鑑作𩨹。類經曰。大椎旁二寸。金鑑從之。拘。入門曰。大杼旁二寸。非矣。就胛內廉而取之。
白話文:
按壓肩胛骨。舊的寫法是「甲」。《千金翼方》、《外臺祕要》、《明堂》這幾本書記載的方法相同。古代文字通用,現在根據《千金方》來訂定,從容易讀懂的角度來看,以下都效仿這種寫法。入門寫作「脾」字是錯誤的。《金鑑》寫作「𩨹」。《類經》上說:「在大椎穴旁二寸處,離之很近的地方的穴位,就是膏肓穴。」《金鑑》採用這種說法。拘泥。《入門》一書上說,「大杼穴旁二寸處,離之很近的地方的穴位。」這是錯誤的。按壓肩胛骨內側邊緣取穴。
肩外俞(甲乙)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者中。(甲乙)
按類經云。與大杼平。似拘。入門。作去大杼旁三寸寶鑑從之。並誤。但可就胛上廉而取之。
白話文:
肩外俞這個穴位位於肩胛骨上方的邊緣,距離脊椎三寸的地方。就是在凹陷處中。
按照《類經》所說,它與大杼穴是平行的。有些書中描述的好像受到束縛,進入門檻,說這個穴位是在大杼穴旁邊三寸的地方,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只需要在肩胛骨上方的邊緣來找到這個穴位就可以了。
大窌(甲乙)肩缺盆中。毖骨之間陷者中。(甲乙)一曰直肩井後一寸。(類經)須缺盆陷處上有空。起肉上(聚英)誤針陷處令人卒死。(聚英。所引銅人。今本無所見。)
白話文:
大窌穴(甲、乙):在「肩井穴」的後方,肩胛骨中央陷凹處。
毖骨穴:位於「肩井穴」直下 1 寸處。
「須缺盆」穴:在「肩井穴」的上面,有空隙處。
「起肉上」穴:針刺此穴可能會導致人突然死亡。
按資生。作天上髎毖骨。千金。入門。吳文炳。大成。作上毖骨。千金翼。外臺。聖濟。類經。作上毖骨。次注。作上伏骨。張介賓曰。毖音秘。肩髃向肩井缺盆中。兩叉骨之際。內間有秘伏之小骨。此毖骨也。作毖誤。
秉風(甲乙)挾天髎外。肩上。小髃骨後。舉臂有空。舉臂取之。(甲乙)
白話文:
要依照資生書中的記載,把天宗穴做在肩髃向肩井的缺盆中,兩叉骨之間,裡面有祕密隱藏著的一塊小骨頭,這就是毖骨。把「毖」字寫成「毖」是錯誤的。
按天。舊作人。刊誤。今訂之。在字衍。外臺。在挾字上。是也。千金。並翼方。作肩上髃後。外臺。聖濟。發揮。作小髃後。資生髃作髎字誤。吳文炳作天髎髎肩上小顒後。不可讀。蓋錯置。入門曰。天宗前。疑窌誤。
白話文:
按天。舊作人。已更正。在字為衍文。外臺。在挾字上。是正確的。千金方和翼方,作った肩上髃後。外臺、聖濟、發揮,作った小髃後。資生髃作髎字誤。吳文炳作天髎髎肩上小顒後。不可讀。蓋錯置。入門曰。天宗前。疑窌誤。
曲垣(甲乙)肩中央。曲胛陷者中。按之動脈應手(甲乙)
按動脈應手。千金。以下諸書。作應手痛。外臺作按之痛應手央。作尖字誤。
天宗(甲乙)肩解下三寸(素問)秉風后。大骨下。陷者中。(甲乙)
肩貞(素問)肩曲胛下。兩骨解間。肩髃後。陷者中(甲乙)禁灸(入門)
按解。入門。作罅。通評虛實論云。刺大骨之會各三。次注曰。大骨之會肩也。謂肩貞穴。在肩髃後。骨解間。
巨骨(素問)肩端上行兩叉骨間。陷者中。(甲乙)一曰禁刺。(類經)
按明堂。作肩端上兩行骨。兩行二字。倒置。
臑俞(甲乙)肩臑後。大骨下。胛上廉。陷者中。舉臂取之(甲乙)
白話文:
曲垣穴位於肩膀中央,肩胛骨凹陷處。按壓此穴時,可感受到脈搏跳動。千金要方等書籍記載此穴按壓時會有疼痛感,外台秘要記載為按壓時會有疼痛感並應手,尖字為誤。
天宗穴位於肩關節下方三寸處,秉風穴後方,大骨下方,凹陷處。
肩貞穴位於肩胛骨下緣,兩骨交界處,肩髃穴後方,凹陷處。此穴禁灸。
巨骨穴位於肩部上端兩叉骨之間,凹陷處。此穴也禁刺。
臑俞穴位於肩部後方,大骨下方,肩胛骨上緣,凹陷處。舉起手臂可更容易找到此穴。
按氣府論云。曲掖上。骨空。各一。次注曰。謂臑俞穴也。臑。大全。作脅誤。肩臑次注同。千金並翼方。外臺。以下諸書。作肩窌。非矣。金鑑云。從肩貞。上行肩端。臑上。肩骨下。
白話文:
根據《氣府論》的記載,曲掖穴位於肩胛骨上,骨頭中間的位置,左右各有一個。註解中說,曲掖穴就是臑俞穴。但《大全》一書中寫成脅誤,應該是寫錯字了。在肩臑穴的註解中也寫錯了,寫成肩窌。千金翼方、外臺祕要等書中也都有提到肩窌穴,但都寫錯了。根據《金鑑》一書的記載,曲掖穴位於肩貞穴往上,在肩端的位置,臑穴在上,在肩胛骨的下面。
肩髃(靈樞)一名扁骨(明堂)一名中肩井。一名扁肩。(類經)一名肩尖。(外科樞要)舉臂肩上陷者。(素問)肩端兩骨間。(甲乙)肩外頭。近後以手按之有解。宛宛中。(千金)肩頭正中(同上)髆骨頭。(資生)
白話文:
肩髃:又名扁骨、中肩井、扁肩、肩尖。
舉臂肩上陷者:指舉起手臂時,肩上出現凹陷。
肩端兩骨間:是指肩端兩塊骨頭之間的位置。
肩外頭。近後以手按之有解。宛宛中:是指肩外側,靠近背部的位置。用手按壓時有酸脹感,並有宛曲、彎曲的感覺。
肩頭正中:是指肩頭的正中位置。
髆骨頭:是指肩胛骨的骨頭。
按素問。髃骨之會。各一。次注曰肩髃穴也。又曰。雲門髃骨次注曰。今中誥孔穴圖經。無髃骨穴。有肩髃。刺熱論新校正曰。驗今明堂中誥圖經。不載髃骨穴。尋其穴。以瀉四肢之熱。恐是肩髃穴。醫門摘要曰。上有巨骨。後有秉風。不可混。無用之辨哉千金注曰。外臺。名扁骨。
白話文:
根據《素問》記載,髃骨的聚集處,各有一個穴位,旁註就是肩髃穴。另有記載:雲門髃骨旁註說,現在的「中誥孔穴圖經」沒有髃骨穴,只有肩髃穴。《刺熱論新校正》說:考察現在的明堂中誥圖經,沒有記載髃骨穴。尋找這個穴位,可以用來瀉去四肢的熱氣,恐怕是肩髃穴。《醫門摘要》說:上面有大骨頭,後面有秉風穴,不可混淆。沒有用處的辨別,只有《千金方》注說:外臺,名扁骨。
肩窌(甲乙)肩端臑上。斜舉臂取之。(甲乙)肩端外陷。(入門)肩髃後外廉(岡本)
按外臺。臑上之下。有陷中。二字。斜。作針誤。入門曰。臑會上。非。臑。發揮。作腨誤。
臑會(甲乙)一名臑窌。(甲乙)一名臑交。(聚英)臂前廉。去肩頭。三寸。(甲乙)宛宛中(資生)
按肩頭。次注。作肩端。外臺。臂。作肩。
白話文:
肩窌穴位於肩端臑上,斜著舉起手臂即可找到。肩端外陷。肩髃穴在肩髃骨後外側邊緣。
按《外臺秘要》記載,臑上之下有個凹陷,稱為肩窌穴,斜著下針是錯誤的。《入門針灸》說,臑會穴在臑上,不是臑。這裡「臑」字誤寫為「腨」。
臑會穴又名臑窌,又名臑交。位於手臂前側邊緣,距離肩頭三寸,在宛宛穴的正中間。
按《肩頭穴注》記載,這裡的「肩端」應該寫為「肩頭」。《外臺秘要》中「臂」字應該寫為「肩」。
2. 背腰部第四
氣府論曰。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至胝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
白話文:
氣府論說,從大椎穴往下到尾骨,以及兩側各有一排穴位,到達腳底之下,總共有二十一個節點,這是關於脊椎的規則。
骨度篇曰。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節。至於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凡取背部諸穴除脊骨者。諸說紛紛。按背俞篇曰胸(頭注曰。一本作背。)中大俞。在杼骨端。肺俞在三焦之間心俞在五焦之間。膈俞在七焦之間。
白話文:
骨度篇上說:背部的骨頭,從下到尾骶共有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奇數分在下面。所以上七節,到背骨是九寸八分,除以七,要採背部各穴,除了脊椎骨以外,各種說法不一。
根據背俞篇記載:胸(頭注說,一本書寫作背)中大俞穴,在杼骨端。肺俞穴,在三焦之間。心俞穴,在五焦之間。膈俞穴,在七焦之間。
肝俞在九焦之間。脾俞在十一焦之間腎俞在十四焦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甲乙。作拊)其艾。須其火滅也。甲乙經曰。
白話文:
肝俞穴位於九焦部位之間,脾俞穴位於十一焦部位之間,腎俞穴位於十四焦部位之間,這些穴位都沿著脊椎兩側,相隔三寸左右。
想要驗證穴道的準確位置,可以按壓這些部位,如果按壓後疼痛減輕或消失,就說明找到了正確的穴位。
艾灸肝俞、脾俞、腎俞等穴位可以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但要注意,刺灸這些穴位是禁止的。
如果身體氣血旺盛,就可以通過艾灸穴位來瀉火,如果身體虛弱,就可以通過灸火來補益。
在艾灸補益穴位時,不要吹滅灸火,讓它自然熄滅。在艾灸瀉火穴位時,可以快速吹熄灸火,並用艾絨輕輕拍打穴位,直到灸火熄滅。
《甲乙經》中說:
兩旁挾脊各一寸五分。按。量兩乳間。去其半。四寸有奇。除兩旁各一寸五分。余分一寸半有奇。是脊骨之分也。又素問云。譩譆在背下挾脊旁三寸所。厭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應手。挾字。旁字。除骨而言也。所者許也。古人不必拘分寸。以大概示之。故云。按之應在中而痛解或云。
白話文:
兩旁靠近脊椎的兩側各是 1.5 寸。測量兩乳之間的距離,取其半,是 4 寸多。去掉兩旁的各 1.5 寸,剩下一寸半多,這便是脊椎骨的寬度。另外《素問》中說:痙病在背後靠近脊椎三寸的地方。按壓這個地方,讓病人呼喊「痙」,痙病會隨著手的按壓而減輕。「挾」字和「旁」字,除去骨的範圍而言。許是一種許可。古人不必拘泥於分寸,而是給出一個大概的範圍。因此說:憑感覺按壓在中間,疼痛就會緩解。有人還說:
譩譆應手也。神應經曰。如背俞。前賢書中皆云挾脊各寸半。是共折三寸分兩旁取之。殊不知言挾脊。其挾字。是除骨而言。若帶脊骨當以兩旁各二寸共折四寸分兩旁。此說雖得折為四寸者不是。後世又用兩乳八寸之說度背腰。故云去脊中二寸。或一寸五分。共不可從也張介賓遂驗魚骨。
白話文:
針刺療法只要懂得下針的位置和方法就能夠輕而易舉的完成。據《神應經》記載,背部俞穴的位置在背部,前輩的醫書中都說俞穴位於脊椎兩旁各一寸半。這是把三寸分成兩半,分別取穴。然而他們不知道「挾脊」這個詞的意思,而這個「挾」字是排除脊骨的意思。如果連脊骨一起算的話,就應該把脊椎兩旁各取二寸,總共是四寸,再分別取穴。這個說法雖然把俞穴的位置定為四寸,但還是不正確。後世又用兩乳八寸來推算背部腰部的俞穴位置,所以說俞穴位於脊椎中線旁二寸,或者一寸五分。這種說法也不能採用。張介賓親自驗證了這個說法,發現俞穴的位置不正確。
就突處而定穴。蓋原王叔權。里醫之說。妄矣。凡節字取義於竹節。故有骨節關節。手指本節等語。脊骨突處謂之節。經曰。節下間。則突處下間是穴也。且張氏取經文之節下間之語。而作異說。何矛盾之甚邪。凡人之項骨有三。名曰柱骨。又曰天柱骨即頭莖也。連脊共二十四節。
白話文:
針灸時,只要在突起的地方確定穴位就好。原王叔權的理論,都是裏醫說的,很荒謬。節字的意義取自竹子的節,所以有骨節、關節、手指本節等說法。脊骨突起的地方叫做節。經書說:「節下間」,所以突起的地方就是穴位。何況張氏取經文的「節下間」這句話,卻提出不同的說法,這不是太矛盾了嗎?人的頸骨有三塊,叫做柱骨,又叫做天柱骨,就是頭的根部。連接脊骨,共有二十四節。
今人誤以項骨高者。為大椎。其弊依肘後方。灸大椎在項上大節高起者。外臺。類經。針灸大全等。以平肩者。為大椎香川太衝曰凡大椎以椎大為名。若其骨不大何得謂大椎乎。故稱一椎為極當。今定以與肩齊為一椎。雖椎小亦可也。大小固非所拘。設令一椎之上。或一椎之下。
白話文:
現在的人誤以為項骨高的就是大椎穴。這種錯誤的觀念是根據《肘後方》的記載:「灸大椎穴在項上大節高起處。」《外臺》、《類經》、《針灸大全》等醫書也記載:「以平肩處為大椎穴。」香川太衝說:「大椎穴之所以命名為大椎,是因為這個穴位上有一塊大的椎骨。如果骨頭不大,怎麼能稱之為大椎呢?」所以稱之為「一椎」是最合適的。現在確定大椎穴與肩部齊平。雖然椎骨小也可以。大小本來就不是拘泥的。如果一椎穴在上面,或在一椎穴的下面。
有椎特大者。則雖在何處亦可稱大椎。如是或有二十二椎。或有二十椎。而不應二十一椎之數矣。唯是一椎。而後次第等下。而以平肩者。為大椎者。此膠柱之說也。為費解。香月牛庵卷懷食鏡曰。先師玄益。曰。凡定大椎法。令患人端坐正面動首頸。則項骨共動。取其不動為大椎甚易知。
白話文:
椎骨特別大的話,那麼不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稱為大椎穴了。這樣就有可能出現二十二塊椎骨,或者二十塊椎骨的情況,就不符合二十一塊椎骨的數目了。只有一塊椎骨,然後依次往下排列,並且以平肩的位置作為大椎穴,這是一種拘泥於字面意思的說法,很難理解。日本江戶時代的醫家香月牛庵在《卷懷食鏡》中說,我的老師玄益說:確定大椎穴的方法是,讓病人端正地坐著,面向前方,然後讓病人轉動頭部和頸部,那麼頸椎骨也會跟著一起轉動,取那個不動的部位作為大椎穴,這個方法很簡單。
故據此說使人頭俯。項骨高起。仰則不見。是項骨第三節也。其下乃大椎也。下第七節八節之間第十四節十五節之間。是俯仰屈折之處也。從其處。上行數之定大椎。此亦一法也。
白話文:
根據以上所說,使人的頭部俯下,頸骨高高隆起,仰頭看不見,這是頸骨的第三節。其下便是大椎穴。從第七節到第八節之間,十四節到十五節之間,是俯仰彎曲的部位。從這個部位,向上數幾節,確定大椎穴。這也是一種方法。
馬蒔曰大椎乃督脈經穴。至腰俞。共二十一椎。其曰二十四椎者以項骨三椎不等也。至尾骶穴。亦不等。今人灸大椎者。但是項骨高起者。見其骨高而大。誤以為大椎。而取之。愚今除項骨三節則大椎。又數為第一椎。此說得之。按脊椎二十一節。古來通說亦無異論。蓋是皮上隔肌肉摸索而命之也。
白話文:
黃帝問蒼天說:大椎在大督脈上,到腰俞穴之間。共有二十一節,也有說是二十四節。二十四節是指頸椎骨的三節不計入,而包括尾骶骨的骨節數也不計入。現在人們施灸大椎穴,只是選擇頸椎骨高突起來的,看到骨節高大而誤以為是大椎穴。實際上把頸椎骨三節除去則大椎骨節應往前數為第一節。這種說法是正確的。根據脊椎骨共有二十一節,古來通俗的說法都沒有異議。這是因為是以皮上隔著肌肉摸索來命名的。
非剮剝視之數之而言之者。陳明善洗冤錄曰。項與脊骨。各十二節。注曰。自項至腰。共二十四椎。骨上有一大椎骨。人身項骨五節。背骨十九節。合之得二十有四。是項之大椎即在二十四骨之內此說與今之所見不符。東洋先生臟志曰。脊骨背面有鰭如魚。其節十有七。上細下巨如箏之狀。
白話文:
不是把皮和肉剝掉,才能算出來。陳明善的《洗冤錄》中說,項骨和背骨各有十二節。註釋說:從項部到腰部,共二十四塊椎骨。脊椎骨上面有一個「大椎骨」,人體的項骨有五節,背骨有十九節,加在一起是二十四節。那就是說,項骨的大椎是在二十四塊椎骨之內的。這個說法與現在所見到的不符。東洋先生的《臟志》中說,脊骨背面有像魚鰭一樣的突起,共十七節,上面細,下面寬大,像箏的形狀。
此言一出而天下大疑之。今驗之脊骨實十七節也隔皮膚而數之為二十一節者。並腰髁骨也。其骨比脊骨巨大內拘而為臀尻。其窮處即所謂尾骶骨者是也。其骨背有椎節形凡四。於皮肉上摸之則與脊骨齊。乃與十七節連數為二十一椎。其椎節形旁。宛陷處有孔。通內面。左右各四即八髎也。
白話文:
當這個說法提出後,天下人皆對此提出了質疑。現在驗證,脊椎骨實有十七節,但隔著皮膚數出來有二十一節,這是因為其中包括了腰髁骨。腰髁骨比脊椎骨要大很多,向內收縮形成臀部和尻。最末端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尾骶骨。尾骶骨的背面有椎節的形狀,共有四塊。在皮肉上摸起來,這些椎節和脊椎骨齊平,所以連同十七節脊椎骨一起算,總共就有二十一節椎骨。這些椎節的形狀是從側面看是凸出來的,相應的凹陷處有孔,通向骨頭內部,左右各四個,一共八個,這就是八髎。
古書曰。第一空。第二空者。不誣。洗冤錄曰。男女腰間。各有一骨。大如掌。有八孔作四行樣者。是也。此骨。男則圓女則平者。所以護子宮受胎之地也。今取腧穴則連數之。為二十一椎。處置諸穴。而不為誤。發揮注曰。按腰髁即腰監骨。人脊椎骨。有二十一節。自十六椎節而下。
白話文:
古書上說,在人體的腰部,有一塊骨頭,名叫「腰髁骨」。這塊骨頭很大,像手掌一樣。上有八個孔,排列成四行。男性的腰髁骨是圓形的,女性的腰髁骨是扁平的。這塊骨頭是保護子宮受胎的重要部位。現在針灸時取穴位,就連續數這塊骨頭,一共是二十一節。將針刺入這些穴位,就不會出錯了。發揮註上說,腰髁骨就是腰監骨。人體的脊椎骨,有二十一節。從第十六節脊椎骨以下,就是腰髁骨。
為腰監骨。挾脊附著之處。其十七至二十。凡四椎為腰監骨所揜附而入髎穴。則挾脊第一二空云云也。又按督脈當脊中起於長強在二十一椎下。等而上之。至第十六椎下。為陽關穴。其二十椎。至十七椎。皆無穴乃知為腰監骨所揜明矣。此說誤謬。不俟辨焉。
腰髁骨。又名腰監骨。又名腰尻骨。八髎者。即其空。今以朽骨圖之。
白話文:
腰監是指腰骨。它附著在脊椎的兩側。腰監共有十七至二十塊。每四塊椎骨被腰監骨隱藏並進入髎穴。也就是脊椎兩側第一二空。另外,督脈位於脊椎中部,起於長強穴,位於第二十一椎下。向上排列,到第十六椎下是陽關穴。從第二十椎到第十七椎,都沒有穴位。這說明這些椎骨被腰監骨所隱藏。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不需多做辨別。
內抅而為臀尻。其窮處即尾骶骨金鑑曰。尾閭。一名骶端。一名撅骨一名窮骨。在肛門後。其骨上端。俗名髈骨。又名尾摏。
白話文:
內部阻塞,導致臀部和大腿根部疼痛。疼痛最嚴重的部位就是尾骶骨。《金鑑》裡說:尾閭,又名骶端、撅骨、窮骨。在肛門後方。尾骨的上端,俗稱髈骨,又名尾椎。
背中行自第一椎。下行至尾骶骨。凡十四穴。
大椎(素問)一名百勞(類經)第一椎上。陷者中。(甲乙)宛宛中。(資生)
白話文:
從第一節椎骨開始,沿著背部中央下行,一直到尾骶骨,總共有十四个穴位。
大椎穴,又名百勞穴,位於第一節椎骨上方的凹陷處。
按甲乙經。脫上字。今據千金諸書。補之。明堂作下。非。靈樞。本事方。聖濟。椎作顀。同義。千金翼曰。第一椎名大杼。無所不主。挾左右一寸半。或一寸二分。此文有倒置。入門。大全。作大杼。蓋受其誤。椎骨又名杼骨。後人遂混稱大椎。為大杼。大全等。大杼一名百勞。不可從焉。類經曰。一云平肩。說己見。傷寒論曰。大椎第一間蓋指陶道。
白話文:
參考甲乙經,脫漏了上文。現在根據《千金諸書》進行補充。明堂穴作在下,是不對的。《靈樞》、《本事方》、《聖濟總錄》中,顀與椎是相同的含義。《千金翼》曰:第一椎名叫大杼,滋養全身。左右各一寸半,或一寸二分。這段文字有顛倒錯亂。入門書、大全書作大杼,可能是受到它的誤導。椎骨又叫杼骨,後人便混稱大椎為大杼,大全等書便因此而錯。大杼一名百勞,不可信從。《類經》曰:一說與平肩。這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傷寒論》曰:大椎第一間,蓋指陶道。
陶道(甲乙)大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甲乙)陷者中。(明堂)
按千金。千金翼。作下節間。下皆同。聚英。醫統。吳文炳等。無節字非。千金諸風篇與甲乙同。
身柱(甲乙)第三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甲乙)宛宛中。(明堂)
白話文:
陶道穴位於大椎穴下方的兩個椎骨之間,俯身取穴,穴位在兩個椎骨的凹陷處。
身柱穴位於第三椎骨下方的兩個椎骨之間,俯身取穴,穴位在兩個椎骨的微微隆起處。
按和名塵氣。以治塵氣。名之。梶原性全蝢醫抄曰。塵氣發於肺臟。是也。村上良亢慈幼密旨載其候有四。紅知利氣。知利知利氣。波美知利氣。黃知利氣。醫門摘要曰。和俗謂之塵氣。預灸則不生諸病。病氣積於此而傷其身。猶塵氣積柱下。生濕氣。而破家宅。故即名此穴謂之塵氣。(釋西懸所著方書訓瘧為知利氣)
神道(甲乙)一名臟俞。(千金)第五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甲乙)禁刺(入門。類經一說。)
白話文:
命名為「塵氣穴」,以治療塵氣。將其命名為塵氣的是梶原性的「全部醫學抄」。塵氣發於肺部,是這樣的。村上良亢的「慈幼密旨」記載,塵氣的徵兆有四種:赤色表示風氣,淡紅色表示寒氣,波美色表示濕氣,黃色表示熱氣。醫門摘要中說,民間稱之為塵氣。預先灸刺這個穴位,就能避免生出各種疾病。病氣積聚於此,就會傷害身體,就像塵埃積聚在柱子下面,滋生濕氣,破壞家居一樣。因此,將此穴命名為「塵氣穴」。(釋西懸所著的方書將治療瘧疾的方劑稱為「知利氣」)
按千金曰。治卒病惡風欲死。及肉痹不知人。灸第五椎。名曰臟俞。百五十壯。多至三百壯。便愈。翼方。肉痹下。有乳癰二字。
靈臺(次注)第六椎節下間。俯而取之。(次注)禁刺。(入門)
白話文:
《千金方》中說:治療突然發病,很怕風而快要死,以及肉麻痺不省人事的情況,應該灸第五椎骨。這個穴位叫做臟俞。灸150壯。最多灸300壯。灸完就馬上會好。《翼方》中,肉麻痺的下面,有肉癰兩個字。
按刺熱篇云。六椎下間。主脾熱。是謂靈臺穴然其名。甲乙。千金。外臺。並不載。資生以下。皆載之。程衍道外臺注引聖濟總錄且云。後人論注所增穴也。按甲乙所載十一穴。素問云。督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項中央二。(次注曰。謂風府。啞門。二穴)髮際後中八。(次注曰。
白話文:
根據《刺熱篇》所述,第六胸椎下方的穴位,主要負責調理脾胃熱症,該穴位稱為「靈臺穴」。雖然在《甲乙經》、《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典籍中並未記載此穴,但在《資生經》以後的著作中均有提及。程衍道在外台注釋中引用《聖濟總錄》指出,這是一個後人增補的穴位。《甲乙經》記載了十一個穴位,而《素問》中提到督脈上的氣所發出的穴位共有二十八個,其中位於項部中央的兩個穴位(註解說明為風府穴和啞門穴),以及髮際線後正中的八個穴位(後續註釋中有所描述)。
謂神庭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強間。腦戶。八穴。)面中三。(次注曰。謂素窌。水溝。齦交。三穴)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次注以會陽而解及旁二字。然會陽。是雙穴也。加之為十六穴。其數不合經文。蓋亡一穴也否則督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者。二十九穴之誤。
白話文:
所謂的「神庭穴」位於頭頂正中,又稱囟會穴,前頂穴位於前額正中,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偏後,強間穴位於耳後,枕骨下方的凹陷處,腦戶穴位於頭後正中,在大椎穴以下,至尾骨尖端,加上兩側的十五個穴位。
有人註解說,會陽穴是雙穴,加上它就變成十六個穴位,與經文中的數量不符,大概是漏掉一個穴位。或者說督脈氣所經過的穴位是二十八個,不是二十九個。
而十五穴。則十六穴之誤歟。
至陽(甲乙)第七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甲乙)宛宛中(明堂)
按刺熱篇云。七椎下間。主腎熱。明堂。作微俯而取之。
筋縮(甲乙)第九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甲乙)
按入門。作筋束。字誤。
中樞(次注)第十椎節下間。俯而取之。(次注)
白話文:
其實,「十五穴」應該是「十六穴」的誤寫。
「至陽穴」位於第七節椎骨下方凹陷處,患者俯下身體,在頸後正中線的「宛宛中」也就是「明堂穴」位置取穴。
《按刺熱篇》中記載,七椎下間的穴位主治腎熱,取穴時患者需要微微俯下身體。
「筋縮穴」位於第九節椎骨下方凹陷處,患者俯下身體取穴。
「筋束」應該是「筋縮」的誤寫。
「中樞穴」位於第十節椎骨下方凹陷處,患者俯下身體取穴。
按類經曰。此穴諸書皆失之惟氣府論。督脈下。王氏注中。有此穴。及考之氣穴論。曰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者。其穴即此。按氣穴論曰。天突與十椎及上紀。次注曰。按甲乙經。經脈流注孔穴圖經。當脊十椎下。並無穴目。恐是七椎。又注氣府論曰。中樞在第十椎節下間。
白話文:
根據《類經》的記載,這個穴位在所有的醫書中都沒有記載,只有《氣府論》和《督脈下》中王氏注中有提到這個穴位。在《氣穴論》中記載,背部和心臟相控而疼痛,治療天突和十椎的穴位就是這個穴位。
《氣穴論》中說,天突和十椎及上紀。注釋說,根據《甲乙經》、《經脈流注孔穴圖經》,在脊椎十椎以下,沒有這個穴位。可能是在七椎。
《氣府論》中又注釋說,中樞穴在第十椎節以下之間。
何其說矛盾乎。與彼背俞注同。王冰疏滷。不足深責也。馬蒔曰。十椎下無穴。當是大椎。亦遺有中樞。金鑑。載此穴。
白話文:
如何說它矛盾呢?它和「背俞穴」的意思相同。王冰粗心的疏漏,不必過於責備。馬蒔說:「十椎之下沒有穴位」,可能是指大椎穴,也有可能遺漏了中樞穴。金鑑記載著這個穴位。
脊中(甲乙)一名神宗。(資生)一名脊俞。(資生。引明堂。)第十一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甲乙)禁灸。(甲乙)禁刺(入門)
按骨空論曰。灸脊中說見陽關大全。中作柱。
懸樞(甲乙)第十三椎節下間伏而取之。(甲乙)
白話文:
脊中(甲乙):又名神宗(資生)。
脊俞(資生,引明堂):在第十一椎節下間。俯身取穴。
禁忌:
(甲乙)禁止灸。
(甲乙)禁止刺。
(入門)禁止刺。
按資生曰。銅人云。懸樞。在十三椎節下間。明堂上經作十二椎節間。下經作十一椎下。脊中穴。既在十一椎下。不應。懸樞又在十一椎下。固知其誤矣。考之素問。亦與銅人同。當以銅人為正。明堂上經亦誤三字作二字也要之接脊穴。在十二椎節下爾。接脊穴。載奇穴部。
命門(甲乙)一名屬累(甲乙)一名竹杖(俗名)第十四椎節下間。伏而取之。(甲乙)
白話文:
元資生說:銅人經上說。在第13個背骨的部位,叫做「接骨穴」上。「明堂」經的上經上寫的是背骨;中經上寫的是接骨穴;下經上寫的是第11個背骨以下。而背骨穴位於第11個背骨的下方。所以,這個穴位不是在背骨下或第11個背骨的下方。銅人經裡所寫的也是同樣的,我們可參的銅人經為修正。明堂經的上經上也誤將「三」字誤寫為「二」字。這個要追究到「接骨穴」是在第幾個背骨的下方。接骨穴,載於「奇穴」中。
按千金曰。胞落頺。灸背脊當臍。不稱穴名。類經曰。平臍用線牽而取之。恐有差。故不取。又曰。千金云。腰痛不得動者。令病(千金。作患)人正立。以竹杖(千金。無杖字。)拄地。度至臍。(千金。有斷竹二字。)乃取杖(取杖千金。作以度。)度背脊。灸杖(杖千金作竹上二字)頭盡(千金無盡字)處。
白話文:
根據《千金方》記載,一種叫做「胞落頺」的疾病,治療方法是灸背脊正對著肚臍的位置。沒有特別的名稱。但是《類經》中說,應該在肚臍的位置用線牽引起來再灸,擔心有偏差,所以不採用這種方法。另外,《千金方》中說,腰痛得不能動彈的人,讓病人站直,用竹杖撐地。量到肚臍的位置,取出竹杖,量一量背脊,在竹杖的頂端處施灸。
此法。舊出於肘後方。而文有異同。今閱千金方。無竹杖字。類經。所引證者。千金翼之文。而腎俞之說也。詳於腎俞條。俗呼為竹杖穴者。蓋同於類經。洗冤錄曰。凡命門骨。最屬虛怯。以手擊之即可立斃。因命門骨。左右兩穴有紅筋。若細絲。通於兩內腎。拍斷即死。外無痕跡。
白話文:
這方法。原出於《肘後方》,但文字有不同的地方。現在我看過《千金方》,裡面沒有「竹杖」這個字。類經所引證的,是《千金翼》的文字,至於「腎俞」的說法,請詳見「腎俞」條款。俗話說,竹杖穴是腰部的命門骨,命門骨是最虛弱的。用手擊打它即可致命。因為命門骨左右兩穴有紅筋,像細絲一樣,通向左右腎臟,拍斷就會死,而且外部沒有痕跡。
若有稱拍著命門處身死。只檢驗命門骨。紫赤者是也。命門骨。自尾蛆骨。倒數上。第七椎兩旁。各有一小穴者是。
陽關(次注)第十六椎節下間。坐而取之。(次注)
白話文:
如果有人自稱被拍打命門處而死。只要驗證命門骨。紫紅色的是命門骨。命門骨是在尾端的骨頭,往上倒數。第七節脊椎的兩側,各有一個小孔的就是命門骨。
按甲乙。千金。外臺不載。資生。作伏而取之。素問曰。失枕在肩上橫骨間。折使榆臂齊肘。正灸脊中。次注曰。榆。讀為搖。搖謂搖動也。然失枕非獨取肩上橫骨間。乃當正形灸脊中也。欲而驗之。則使搖動其臂。屈折其肘。自項之下。橫齊肘端當其中間。則其處也。是曰陽關。在第十六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按榆是揄誤。
白話文:
按照《甲乙經》、《千金方》、《外臺祕要》都沒記載。《資生經》記載:伏臥著取穴。有《素問》說:失枕穴在肩上橫骨之間。彎曲使上臂與肘部等齊,正對著脊中灸。另有註文說:榆,讀作搖,搖是搖動的意思。然而失枕穴不只取肩上橫骨之間,還應當正著取脊中。如果要驗證的話,就讓病人搖動胳膊,彎曲他的肘部,從項部以下,橫著與肘端等齊的時候,這裡就是穴位。這裡叫陽關穴,位於第十六椎節以下的間隙,督脈之氣發出之處。註:榆是揄的誤字。
腰俞(甲乙)一名背解。一名髓空。一名腰戶。(甲乙)一名髓孔。一名腰柱。(外臺)一名髓俞。(大全)一名髓府。(大成)第二十一椎。節下間。(甲乙)宛宛中。以腹挺地。舒身。兩手相重支額。縱四體。後乃取其穴。(資生)
白話文:
腰俞穴又稱背解穴、髓空穴、腰戶穴。另外,腰俞穴又稱髓孔穴、腰柱穴(《外臺祕要》)、髓俞穴(《聖濟總錄》)、髓府穴(《大成醫學》)。腰俞穴位於第二十一椎節下間,以腹部著地,身體放鬆,雙手重疊支撐額頭,四肢放鬆。然後取穴。
按神應經。作自大椎至此折三尺。舒身以腹挺地。聚英。作挺身伏地舒身。素問直解。髓空。為肩井者。誤。俞。扁鵲傳。作輸。無異義。
白話文:
根據《神應經》的記載,從大椎到這裡(肩井穴)折算應該有3尺。將身體舒展,以腹部朝下俯臥於地面。匯聚精氣。將身體舒展後,以腹部朝下俯臥於地面。在《素問直解》中,「髓空」寫作「肩井」 是錯誤的。「俞」在《扁鵲傳》一書中寫作「輸」,但意思相同。
長強(靈樞)一名窮骨。一名骶上。一名骨骶。(靈樞)一名氣之陰郄。(甲乙)一名龜尾。(肘後)一名尾翠骨。(千翼)一名龍虎穴。一名曹溪路。一名三分閭。一名河車路。一名朝天巔。一名上天梯。(衛生寶鑑)一名撅骨。(類經)一名尾閭。(醫統)一名氣郄。(大成)尻骨下空。
(素問)脊骶端。(甲乙)趺地取之。(資生)骶骨端許三分。(聚英)陷者中。(明堂)
白話文:
長強穴(出自《靈樞》),一名窮骨。一名骶上。一名骨骶。(出自《靈樞》)一名氣之陰郄。(出自《甲乙經》)一名龜尾。(出自《肘後方》)一名尾翠骨。(出自《千翼方》)一名龍虎穴。一名曹溪路。一名三分閭。一名河車路。一名朝天巔。一名上天梯。(出自《衛生寶鑑》)一名撅骨。(出自《類經》)一名尾閭。(出自《醫統》)一名氣郄。(出自《大成》)尻骨下空。
按癲狂篇云。灸窮骨二十壯。窮骨骶骨也。馬蒔曰。長強也。又云。灸骨骶二十壯。又刺骶上。張注曰。長強也。今移入一名。骨空論云。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次注曰。不應主療經闕其名。新校正云。按長強在脊骶端。正在尻骨下。王氏得非誤乎。又曰。灸撅骨。次注曰。
白話文:
癲狂篇說,灼燒窮骨二十次。窮骨就是骶骨。馬蒔說,就是長強穴。又說,灼燒骶骨二十次。又刺骶骨上位。張機注說,就是長強穴。現在移入一個名稱。骨空論說,脊椎骨下空。在尻骨下空。下一個注說,主治疾病的名稱經書中缺少了。新校正說,按照長強穴在脊椎骶骨端,正好在尻骨下。王氏難道說錯了嗎?又說,灼燒撅骨。下一個注說,
尾窮謂之撅。撅當作䕅。字典曰。䕅本作蒚。音厥。說文曰。臀骨也明堂。脊骶作脊骸。誤。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間。不合諸說。聚英。大成。趺作伏。是也。
背第二行自第一椎兩旁挾脊各一寸半。下行至骶骨下。及八髎。凡四十四穴。
白話文:
尾部尖細稱之為撅。撅應當寫作䕅。字典上說,䕅原寫作蒚,讀音同「厥」。《說文》上說,這是臀骨,明亮的堂屋。脊椎骨寫作脊骸,是錯誤的。尾椎骨上三寸,骨骼之間凹陷,與其他解釋不符合。《聚英》、《大成》都寫作伏,這是正確的。
按內經曰。大椎上。兩旁各一。凡二穴。王冰曰。未詳何俞。新校正曰。按。大椎上旁無穴。張介賓曰。今於大椎上旁按之甚痠。當有穴。意者。甲乙經等。猶有未盡。吳昆曰。當是天柱二穴。在挾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中者。馬蒔曰。大椎乃督脈經穴。至腰俞。共二十一椎。
白話文:
《內經》記載,大椎穴在頭骨後方正中,在兩旁各有一穴,總共有兩個穴位。王冰說,不知道它們是哪些俞穴。《新校正》書中說,在大椎穴旁邊沒有穴位。張介賓說,現在在大椎穴旁邊按壓時感覺很痠痛,應該有穴位。可能是甲乙經等書籍裡還沒有寫完。吳昆說,那應該是天柱穴。穴位位於頸部兩側,靠近後髮際、大筋外側邊緣的凹陷處。馬蒔說,大椎穴是督脈的經穴,一直到腰俞穴,總共有二十一椎。
其曰二十四椎者。以項骨三椎不算也。至尾骶穴。亦不算。今人灸大椎者。俱是項骨高起者。見其骨高而大。誤以為大椎。而取之。愚今除項骨三節則大椎。又數為第一椎。其兩旁。即大杼穴。乃足太陽膀胱經穴名也。新校正。以為大椎旁無穴。意者亦若今人以項之高骨為大椎耳。
白話文:
所謂二十四椎,是因為不計算頸椎的三個椎骨,也不計算尾骶穴,所以是二十四個椎骨。現在人們所灸的大椎穴,都是頸椎高起的部分,因為看到那塊骨頭很高很大,就誤以為是 大椎穴。其實,愚者去除頸椎三節之後,第一節就是大椎穴,其兩側就是大杼穴,這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名稱。新校正一書認為大椎旁沒有穴位,可能是因為作者也跟現在的人一樣,把頸椎的高骨誤認為是大椎穴。
此說不是。以王張為穩當。千金曰。治百種風。灸腦後大椎平處兩廂。量二寸三分。須取病人指寸量兩廂。各灸百壯。得瘥。是不說穴名。蓋大椎上兩旁也。分寸稍異。
大杼(素問)項第一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陷者中。(甲乙)正坐而取之。(類經)禁灸(資生)
白話文: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還是以王、張兩人的說法為妥當。葛洪的《千金方》中說:治療各種風病,可以灸腦後的正中央,兩側量二寸三分的地方,一定要用病人的手指寸關尺來量。兩側各灸一百壯,就能痊癒。這裏沒有提到具體的穴位名稱,蓋指大椎穴的上兩側。各人分寸稍有差異。
按類經。金鑑。每穴作去脊中二寸。說既見。千金。類經。作項後。入門。作第一節外。下諸穴皆作幾節外。王冰注氣府論。刺瘧篇。以背俞為大杼穴。又注水熱穴論。為風門熱府。又注刺熱論為未詳。又注舉痛論為心俞。令讀者範然刺熱論新校正曰。王注水熱穴論。以風門熱府為背俞。
白話文:
根據《類經》和《金鑑》,每個穴位距離脊椎骨中心線二寸。另說也見於《千金》和《類經》,是以項後為首。又說也見於《入門》,是以第一節外為首。諸穴以下皆是以幾節外為首。王冰注釋《氣府論·刺瘧篇》,認為背俞穴是大杼穴。又注釋《水熱穴論》,認為是風門穴熱府。又注釋《刺熱論》,認為是未詳。又注釋《舉痛論》,認為是心俞穴。讓讀者心裡有數。《刺熱論》新校正本的說法是,王冰注釋《水熱穴論》,認為風門穴熱府是背俞穴。
又注氣穴論。以大杼。為背俞。此注云。未詳。蓋疑之。素問直解曰。背俞指肺俞。非也。骨空論曰。視背俞陷者灸之是似泛指背部俞穴與形志篇曰欲知背俞云云同。水熱穴論曰。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由是觀之為大杼者。蓋非也。背俞必有所指。
白話文:
「又注氣穴論」中提到「以大杼為背俞」,但這個「背俞」的說法並不明確,讓人疑惑。素問直解認為「背俞」是指肺俞,但這是不對的。骨空論中說:「觀察背俞陷下去的地方,在那裡施灸」,這似乎是指背部所有的俞穴,與形志篇中所說的「想要知道背俞,云云」的說法相符。水熱穴論中說:「大杼、膺俞、缺盆、背俞,這八個穴位,是為了瀉除胸中的熱氣。」從這個角度來看,「背俞」並非指大杼,而是另有所指。
舉痛論曰。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血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其為心俞者。為有所據。千金翼曰。第一椎名大杼。無所不主。挾左右一寸半。或二寸二分。蓋斯文錯置。大全曰。大杼一名百勞。說見大椎下。難經云。骨會大杼。似指大椎。
白話文:
《舉痛論》說:寒邪客於背俞的經絡,血脈就會凝泣。血脈凝泣就會血虛,血虛就會疼痛。背俞穴位注於心,所以背俞穴位上的疼痛,就會導致心俞穴位疼痛。心俞穴位疼痛,就叫做「疽據」。《千金翼》中說:第一個椎骨的名稱是「大杼穴」,它什麼都主治。在大杼穴左右一寸半,或者二寸二分的地方,會有文錯亂的情況。 《大全》中說:大杼穴能治百種勞損。具體的解釋見大椎穴下文。《難經》中說:骨頭會聚的地方是大杼穴,似乎指的是大椎穴。
風門熱府。(甲乙)第二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陷者中。(明堂)正坐取之。(大成)
按千金。外臺。以下諸書。皆分熱府。以為一名。只千金翼。同甲乙。今從古說。
肺俞(素問)三焦之間。(素問)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白話文:
风门穴位于第二节脊椎下方两侧,距离脊柱各一寸五分的位置,凹陷处即是。取穴时,患者正坐,医生可按压该处寻找。古籍中将风门穴称为“热府”,但现代医学多不使用此名称。肺俞穴则位于第三节脊椎下方两侧,距离脊柱各一寸五分,位于三焦经之间。
按氣穴論云。中𦛗兩旁各五。凡十穴。次注曰。謂五臟之背俞也。千金曰。對乳引繩度之。此捷法也。資生曰。甄權針經云。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是穴。今試度之。共不當其穴。不可從。神應經。肺俞。膈俞。肝俞。腎俞。共作二寸。說己見。
白話文:
根據《氣穴論》中的說法,中膂的兩旁各分佈有五個穴位,總共有十個穴位。除此之外,在《千金》醫書中也有明確指出,對齊乳頭的水平線將其做為基準點由此向下量五指寬。這就是一個簡便快捷的測量方法。而在《資生》這本書中則記載了,《甄權針經》中所講述的方法是利用搭手的方式來測量:用左手測量右邊的穴位,用右手測量左邊的穴位,以中指的末端為穴位。但是,經過實際測量,我發現這種方法並不準確,因此不予以採用。在《神應經》中,肺俞、膈俞、肝俞、腎俞這四個穴位的總寬度是二寸,這是我的個人見解。
𨷂俞(千金)一名厥陰俞。(千金)第四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千金)正坐取之。(類經)
按此穴。千金肺臟篇。引扁鵲。
白話文:
這穴位置於第四胸椎下方兩側,各距脊柱一寸五分處。取穴時應正坐。根據《千金要方》中的肺臟篇,引用扁鵲的說法,這是厥陰俞穴。
心俞(素問)一名背俞。(次注)五焦之間。(素問)第五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陷者中。(明堂)正坐取之。(類經)禁灸(甲乙)禁刺。(入門)
白話文:
心俞(《素問》)又名背俞。(註解)位於五焦之間。(《素問》)在第五椎骨下方兩側,各一寸五分(甲、乙本),凹陷處。(《明堂》)端坐時取穴。(《類經》)禁止針灸(甲、乙本),禁止刺絡。(《入門》)
按千金諸風篇。一云。第七節。對心橫三間寸。非也。又治不能食。胸中滿。膈上逆氣。悶熱灸心俞。二七壯。小兒減之。千金翼曰。心煩短氣灸心俞百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根據《千金方》中關於治療風病的篇章,其中有一條記載:灸心俞穴,每次艾灸27壯,小兒減量。如果治療的是不能進食、胸中滿悶、膈上逆氣、悶熱等症狀,就灸心俞穴。千金方翼中記載,如果心煩短氣,可灸心俞穴100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膈俞(素問)七焦之間。(素問)第七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陷者中。(明堂)正坐取之。(類經)
按難經曰。血會膈俞。
肝俞(素問)九焦之間。(素問)第九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陷者中。(明堂)正坐取之。(類經)
白話文:
膈俞穴位於第七節胸椎下兩側,距離脊柱各一寸五分,在凹陷處,正坐取穴。它是血氣匯聚的地方。肝俞穴則位於第九節胸椎下兩側,距離脊柱各一寸五分,在凹陷處,正坐取穴。
按千金一云。九椎節脊中。非矣。形志篇云。欲知背俞。先度其兩乳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兩隅相拄也。乃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復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復下一度腎之俞也。是謂五臟之俞。灸刺之度也肝脾二俞。果是異說。可見素問者。各家之說而不出一人之手也。
白話文:
根據《千金一雲》的記載,脊椎骨上的九個椎節,並非背俞穴的位置。因為《形志篇》中指出,想要知道背俞穴的位置,首先要測量兩乳之間的距離,將其長度折半,再用一根草繩測量出的一半長度,即可得到背俞穴的位置。具體操作是,將草繩的一端放在兩乳之間,另一端放在脊椎骨上,使草繩的一端位於大椎穴上方,與脊椎骨齊平,另一端位於下隅,肺之俞穴的位置就在這裡。再往下測量一度,左邊的角就是肝之俞穴的位置,右邊的角就是脾之俞穴的位置。再往下測量一度,就是腎之俞穴的位置。這就是五臟之俞穴的位置,也是灸刺治療的依據。肝、脾兩個俞穴的位置,果然是不同於其他說法的。由此可見,《素問》一書是彙集了各家之說,而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膽俞(脈經)第十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甲乙)陷者中。(明堂)
按氣府論云。六腑之俞各六。痹論云。六腑亦各有俞。金鑑。作第九椎下。而無肝俞。蓋脫簡。
脾俞(素問)十一焦之間。(素問)第十一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陷者中。(明堂)
按。千金賊風篇曰。凡人脾俞無定所。隨四季月應病。即灸臟俞。是脾穴。當時蓋有此說。而行殆墮穿鑿。
胃俞(脈經)第十二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宛宛中。(明堂)正坐取之。(類經)
三焦俞(甲乙)第十三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正坐取之。陷者中。(明堂)
白話文:
膽俞穴位於第十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距脊椎骨一寸五分,正坐取穴,按壓凹陷處。
脾俞穴位於第十一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距脊椎骨一寸五分,正坐取穴,按壓凹陷處。
胃俞穴位於第十二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距脊椎骨一寸五分,正坐取穴,按壓微微隆起處。
三焦俞穴位於第十三節脊椎骨下方兩側,各距脊椎骨一寸五分,正坐取穴,按壓凹陷處。
腎俞(素問)一名高蓋。(大成)第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陷者中。(明堂)正坐取之。(類經)
白話文:
腎俞穴:(《素問》)又名高蓋。(《大成》)位於第十四椎骨的下方,左右各一寸五分。(《甲乙》)在凹陷的地方。(《明堂》)正坐著取穴。(《類經》)
按通評虛實論云。少陰俞去脊椎三寸旁。次注曰。謂足少陰腎俞也。千金翼曰。對臍當脊兩邊。相去一寸五分。名腎俞。本事方曰。與臍平。此捷法也。千金翼又曰。腎俞主五臟虛勞少腹弦急脹熱灸五十壯老小損之。若虛冷可至百壯。橫三間寸。灸之。腰痛不得動者。令病人正立。
白話文:
根據通評虛實論的說法,少陰俞穴位於脊椎旁三寸處。其次,注釋中說,少陰俞穴指的是足少陰腎俞穴。千金翼方中說,腎俞穴與肚臍相對,位於脊椎兩側,相距一寸五分,是腎俞穴的名稱。本事方中說,腎俞穴與肚臍在同一水平面上,這是取穴的捷徑之法。千金翼方中又說,腎俞穴主治五臟虛勞、少腹弦急脹熱,灸五十壯,但老人和小孩要減少灸的壯數。如果患者虛冷,可以灸到一百壯。在橫三間穴處灸,可以治療腰痛得不能動的人。讓病人端正站立,然後施灸。
以竹杖拄地度至臍取杖。度背脊灸杖頭隨年壯良。灸訖藏竹杖勿令人得之。丈夫痔下血。脫肛。不食。長泄痢。婦人崩中去血。帶下淋露。去赤白雜汁。皆灸之。此挾兩旁各一寸橫三間寸灸之。又諸書載。杖子至臍中截斷。卻回杖於背上當脊骨中杖盡處。即是十四椎命門穴也。
白話文:
用竹杖拄在地上,量的長度到肚臍,然後拿竹杖灸。依照背脊上的長度來灸,杖頭的長度隨年歲增長。灸完後將竹杖藏起來,不要讓別人拿走。
男性痔瘡出血。脫肛。厭食。長久的腹瀉。
女性崩中出血。帶下淋露。排出紅白色雜汁。都用灸來治療。
將竹杖左右各一寸,在三寸寬度上灸,又諸書上記載。竹杖到肚臍就截斷。將杖反轉,放置在背上,當脊骨中間,杖的盡頭就是十四椎的命門穴。
用稗心取同身寸。三寸。折作一寸五分。兩頭是腎腧穴也。皆不取。
大腸俞(脈經)第十六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伏而取之(類經)
按脈經曰。在第十六椎𨷂其詳。
小腸俞(脈經)第十八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伏而取之。(類經)
按難經本義云。謝氏曰。在十六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非也。
膀胱俞(脈經)第十九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甲乙)陷者中。(明堂)伏而取之。(類經)
中膂俞(甲乙)一名脊內俞(資生)第二十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挾脊胛而起。(甲乙)伏而取之。(類經)
白話文:
取穴時,用稗子心(一種草藥)作為測量工具,以自身手指的寸法為基準,取三寸長度,折半成一寸五分。穴位在腰部,兩頭靠近腎俞穴,這兩個地方都不取穴。
大腸俞穴位於第十六節椎骨下兩旁,各取一寸五分。取穴時,身體要伏著,才能找到穴位。
脈經中說,大腸俞穴位置在第十六節椎骨下,詳細位置要參考脈經。
小腸俞穴位於第十八節椎骨下兩旁,各取一寸五分。取穴時,身體要伏著,才能找到穴位。
難經本義中,謝氏說小腸俞穴位於第十六節椎骨下兩旁,各取一寸五分,這是錯誤的。
膀胱俞穴位於第十九節椎骨下兩旁,各取一寸五分。取穴時,要找到凹陷的地方,身體要伏著,才能找到穴位。
中膂俞穴,又名脊內俞穴,位於第二十節椎骨下兩旁,各取一寸五分。穴位在靠近脊胛骨的地方。取穴時,身體要伏著,才能找到穴位。
按膂。次注。作𦛗。外臺。以下諸書。皆作中膂內俞。或以為一名。甲乙。千金。千金翼。並無內字。入門。金鑑。從之。此編凡徵古典。故不補內字。脊胛而起。外臺。作脊起肉。次注。作脊𦛗胂起肉。胛當作胂。胛是肩甲也。不與此穴關涉。蓋傳寫之誤。膂音呂與𦛗通。
白話文:
按治療中膂穴。
註解中寫到,治療中膂穴的方法可以寫作“中膂穴”。《外臺祕要》中寫道:以下提到此穴位的書中都寫作“中膂穴內俞”。還有人認為「中膂穴」與「內俞穴」是一個穴位名稱。
《甲乙經》、《千金方》、《千金翼方》中都沒有「內」字。
《入門》和《金鑑》中採用了《甲乙經》、《千金方》、《千金翼方》的寫法,不寫「內」字。
此文章要引用古典書中記載的穴位,所以不加「內」字。
中膂穴位於脊胛骨,肌肉生長的位置。
註解中寫到,《外臺祕要》中寫成脊椎骨凸出的位置。
註解中寫到,寫成脊椎骨凸出的位置,肉生長的位置。
「胛」應該是寫成「胂」。「胛」是肩胛骨,「胂」是脊椎旁肌肉。兩者不相干。應該是傳抄時寫錯了。
「膂」這個字讀音同「呂」,也與「胂」這個字通。
膂謂脊側肉也胂肑也。胂謂之䘆䘆背側之肉也。起者。言背側肉逼臀肉復起者也。人或疑起下脫肉字不審。古義也。聚英。作脊伸。字誤。
白話文:
脊側的肉叫做「膂」,胂肑也是。胂是背側的肉,向上升起。有人懷疑「起」下面脫落了「肉」字,但這是不對的,這是古代的用法。聚英的解釋是「脊伸」,這個解釋是錯誤的。
白環俞(甲乙)第二十一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伏而取之。(甲乙)腹挺地。端身。兩手相重支額縱息。令皮膚俱緩乃取其穴。(資生)禁灸(甲乙○類經。醫統。灸三壯)禁針灸。(入門)
上窌(甲乙)第一空腰髁下一寸。挾脊陷者中。(甲乙)
白話文:
白環俞(甲乙穴):在第二十一椎骨下(也就是與其平齊的部位)的兩旁,各一寸五分的地方。病人俯臥,治療者取穴時要壓住(病人的腹部),使其腹部緊貼地面,使身軀平直。病人雙手相疊支撐額頭,放慢呼吸,使皮膚放鬆,這時治療者取穴。(資生經)禁止灸(甲乙穴,《甲乙經》、《醫統》、《灸經》均說灸三壯)。禁止針灸(《入門》)。
按類經曰腰髁骨。即十六椎下腰脊兩旁。起骨之挾脊者。次注曰。餘三髎。少斜下。按之陷中是也。入門曰上闊下狹。類經曰。十六椎者不是當十七椎。
白話文:
《類經》說,腰髁骨就是十六椎下腰脊兩旁,骨頭的脊柱側邊。 《次注》說,其餘三髎,稍微傾斜向下,按壓時感覺凹陷的地方就是。 《入門》說,上寬下窄。 《類經》說,十六椎不是指相當於十七椎的地方。
次窌(甲乙)第二空挾脊陷者中。(甲乙)
中窌(甲乙)一名中空。(大成)第三空。挾脊陷者中。(甲乙)
下窌(甲乙)第四空。挾脊陷者中。(甲乙)
白話文:
次窌就是在第二個空隙,位於脊椎兩側凹陷的中央。
中窌又叫做中空,是在第三個空隙,位於脊椎兩側凹陷的中央。
下窌是在第四個空隙,位於脊椎兩側凹陷的中央。
按以上四穴。謂之八髎。素問曰。八髎在腰尻分間是也。又曰尻骨空。在髀骨之後相去四寸。次注曰是謂八髎穴也今按髀當作髁千金曰大小便不利。灸八髎穴。在腰目下三寸挾脊相去四寸。兩邊各四穴計八穴。故名八窌。甲乙。以八窌非脊中屬二行。又言挾脊而自明不繫二行者。蓋便覽者。此穴驗枯骨則其空自明。
會陽(甲乙)一名利機(甲乙)陰尾骨兩旁。(甲乙)骨外。各開一寸半(入門)
白話文:
上面所說的四個穴位,叫做「八髎穴」。《素問》說:「八髎穴在腰部和臀部之間。」又說:「尻骨上的空隙,在屁股(髀骨)的後面,相隔四寸。」《次注》說:「這就是八髎穴。」現在根據《素問》中的「屁股(髀骨)」一詞,改為《千金方》中的「股骨」。《千金方》說:「大小便不通暢,可以灸八髎穴。八髎穴位在腰眼的下方三寸,靠近脊椎,左右各四穴,總共有八個穴位,所以叫做『八髎穴』。」《甲乙經》說:「八髎穴並非在脊柱的正中間,而是分佈在兩側。」又說:「八髎穴靠近脊椎,但它並不屬於二脈穴。」這是因為《便覽》中說,這個穴位驗證枯骨,則可以清楚看到其中的空隙。
按陽。入門。作陰。誤也。機外臺作機。陰尾舊作陰毛。傳寫之誤。據千金外臺而訂之。發揮作尾髎骨。髎是骶之誤。金鑑。作陰尾尻骨兩旁五分許。
白話文:
根據陽經。進入骨盆。是陰經。錯誤的。機外臺寫作機。陰尾舊寫作陰毛。是抄寫時的錯誤。根據《千金外臺》來訂正。發揮寫成尾髎骨。髎是骶的錯誤。《金鑑》寫作陰尾尻骨兩旁五分左右。
背第三行自第二椎兩旁。挾脊各三寸至二十一椎下凡二十八穴。
附分(甲乙)第二椎下附項內廉兩旁各三寸(甲乙)陷中。(入門)正坐取之(類經)
白話文:
背部第三行是从第二椎骨两旁开始,沿着脊柱两侧各三寸的位置,一直到第二十一椎骨下方,总共有二十八个穴位。
附分穴位于第二椎骨下方,在颈部两侧各三寸处的凹陷中。保持正坐的姿势来取此穴位。
按氣府論云挾脊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次注曰。今中誥孔穴圖經。所存者。十三穴。左右共二十六。謂附分。魄戶。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十三也。類經金鑑作三寸半下皆同。
白話文:
根據《氣府論》中所記載,挾脊以下,到達臀部及尾椎,總共有21節,15個間隙,每間隔一個。其中現代的《孔穴圖經》中記載的穴位(附分、魄戶、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共有13個,左右一共有26個。也有人將《金鑑》中的「三寸半下」以下的部分視作同一個穴位。
魄戶(甲乙)一名魂戶。(寶鑑)第三椎下兩旁。各三寸。(甲乙)正坐取之上直附分。(次注)宛宛中。(明堂)
按水熱穴論云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次注曰。俞旁五者。謂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五穴。
白話文:
魂魄之門(甲、乙穴)一名魂門、鬼門,位於第三椎下兩旁,各三寸。取穴時,正坐,直附分上。宛宛中(在足拇指爪甲下的肉中央)。
膏肓俞(千金)第四椎下兩旁各三寸。(資生)令人正坐曲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動搖。從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灸中間。依胛骨之裡肋間空。去胛骨容側指許。摩𦛗肉之表肋間空處。按之自覺牽引胸戶中。
白話文:
膏肓俞穴(出自《千金》):在第四椎骨下,左右兩旁各三寸。
操作方法:
-
讓病人端正地坐著,彎曲脊背,伸直雙手,將雙臂放在膝蓋前,使身體正直。
-
用大拇指與膝蓋頭齊平,用東西支撐住肘部,使手臂不動搖。
-
從肩胛骨上角開始,摸索到肩胛骨下部,其間應該有四條肋骨和三塊骨間隙,在中間的骨間隙上進行灸療。
-
依照肩胛骨的內側肋間空隙,距離肩胛骨約一指寬的距離,在胸側肌肉的表面肋間空隙處進行按摩,會感覺到胸戶中被牽引。
(外臺。作於肩中)灸兩胛中。各一處。若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挽上臂令前。求取穴灸之也。求穴大較以右手從右(千翼。作左肩)肩上拄。指頭表所不及者是也左手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久正坐。當伸兩臂者。亦可伏衣袱上伸兩臂。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離。
不爾胛骨覆穴不可得也。其穴近第五椎相准望取之(千金)
白話文:
(出自《外臺祕要》) 在兩肩胛骨中間各灸一處。如果病人感到疲倦無法端正坐著時,就讓他側臥,並將上臂挽起放在胸前,求取穴位進行灸療。求取穴位的大致方法是用右手從右肩上拄著,指頭觸及不到的地方就是穴位,左手也是如此。然後按照剛才的方法進行灸療。假如病人不能長時間端正坐著,可以將兩臂伸展,也可以俯伏在衣被上伸展兩臂,請人將兩胛骨向兩側分開。
按千金翼外臺胛作甲。古字通用。神應經。作第五椎下兩旁。各三寸半。大全。作四柱下三分。並非大成曰。人年二旬後。方可灸此二穴。又按此穴。古書不載。千金始有此名。蓋原左傳醫緩之語。杜預曰。心上膈下。不可屬肩背也。腹中論曰。肓之原出於臍下。九針十二原篇曰。
白話文:
在《千金翼》和《外臺祕要》中,甲穴位於第五椎下兩側,各三寸半。在《大全》中,甲穴位於四柱下三分。但《大成》中說,人到二十歲後才能灸這個穴位。另外,這個穴位在古書中沒有記載,是《千金》中才開始有這個名稱的。這可能是源自《左傳》中醫緩的一句話。杜預說,心上膈下,不可屬於肩背。在《腹中論》中說,肓的原點位於臍下。《九針十二原篇》中說,肓的原點起源於臍下。
膏之原出於鳩尾肓之原出於悖胦。膏肓之字。既見於此。而悖胦者氣海也。謝士泰刪繁方。說其病形全依左傳。而為說者也。以非經穴之事。故不錄於此。千金及翼方。系奇穴。不屬太陽經。今時人間習熟。以肺俞呼狹肓。呼膏肓為廣肓。故今舉於此云。
神堂(甲乙)第五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甲乙)正坐取之。(明堂)
白話文:
膏(膏肓穴)的原點在於鳩尾穴,肓(肓俞穴)的原點在於悖胦(氣海穴)。膏肓二字。既出現在此。而悖胦是氣海穴。謝士泰刪繁方。說其中症狀的形成完全依據左傳。而為說者也。以非經穴之事。故不錄於此。千金及翼方。係於奇穴。不屬於太陽經。如今民間習熟。將肺俞穴叫做狹肓。將膏肓穴叫做廣肓。所以現在在此舉出雲。
按次注曰。上直魄戶。甲乙無膏肓穴。素問曰。挾脊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次注曰。今中誥孔穴圖經。所存者。十三穴。王亦不記膏肓。故不言上直膏肓。而言直魄戶。張介賓。以大杼。列於此行曰。近世有膏肓一穴。亦合十五穴。然此穴自晉以前所未言。而原數則左右共二十八穴也非矣。今加膏肓為十四穴。不可考者一穴也
白話文:
以下條目依次說明。上直魄戶。甲乙兩卷沒有膏肓穴。素問說:夾著脊椎往下直到尾骨的一段,有二十一個椎節,十五個間隙,每一個椎節和間隙各有一個穴。以下條目依次說明。現在流傳的《中誥孔穴圖經》,收錄了十三個穴。王冰也不記得膏肓穴,所以不說上直膏肓,而說直魄戶。張介賓把大杼穴列入這一行,說:近代有膏肓穴一個,這樣就合起來十五個穴了。然而,這個穴位自晉朝以前就沒有人說過,而原本的數目左右一共是二十八個穴,這是不對的。現在加上膏肓穴是十四個穴,不可考證的穴位還有一個。
譩譆(素問)背下挾脊旁三寸所。厭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應手。(素問)肩髆內廉挾第六椎下兩旁。各三寸。(甲乙)上直神堂。(次注)陷者中。(明堂)正坐取之(資生)
白話文:
譩譆(《素問》):
- 位置:背部,下挾脊旁三寸處。
- 厭之:用手按壓。
- 令病者呼譩譆:讓患者呼出「譩譆」的聲音。
- 譩譆應手:當您按壓時,患者會發出「譩譆」的聲音。
肩髆內廉挾第六椎下兩旁各三寸:(《甲乙經》)
- 位置:肩髆內緣,夾住第六椎骨下兩側,各三寸處。
- 上直神堂:(註解)向上直達神堂穴。
- 陷者中:(註解)陷者,穴位在凹陷處。
- 明堂:正坐時取穴。
註解:
- 資生:出自《資生經》,是中醫古籍之一。
按刺瘧篇曰五胠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也。王冰曰。五胠俞。謂譩譆。吳昆以為魄戶。神堂。譩譆膈關魂門之五穴。張介賓曰。胠脅也。一曰旁開也。水熱穴論云。五臟俞旁各五。以瀉五臟之熱。即此謂也。蓋此五者乃五臟俞旁之穴以其旁開近。脅故曰。旁五胠俞即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也。應手。入門。作指下動。原骨空論注也。
白話文:
《按刺瘧篇》中說,五個與臟腑相應的俞穴,各取一個,適合胖瘦的人,都能放血。王冰說,這五個俞穴指魄戶、神堂、譩譆、膈關、魂門。張介賓說,胠就是脅,一說為旁開。水熱穴論中說,五臟的俞穴旁各五個,用來瀉出五臟的熱氣,這裡所說的也是這個意思。這五個穴位是五臟俞穴旁的穴位,由於其旁開接近脅,所以稱作「旁五胠俞」。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這五個穴位,在臨牀上應用時,應手法輕柔,入門,使針在皮下輕微活動。這也是《原骨空論注》中提到的。
膈關(甲乙)第七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正坐開肩取之。(甲乙)上直譩譆。(次注)
按膈。次注。聚英。醫統。作鬲。外臺。發揮。開作闊。
魂門(甲乙)第九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正坐取之。(甲乙)上直鬲關。(次注)
白話文:
膈關位於第七節脊椎下方兩側各三寸處,凹陷的地方,正坐,肩部放鬆,取穴。膈關向上直通譩譆。
魂門位於第九節脊椎下方兩側各三寸處,凹陷的地方,正坐,取穴。魂門向上直通膈關。
按千金注。及聚英。吳文炳。大成。引外臺云。作魂門十椎下。陽綱十一椎下。意舍九椎下。今本與甲乙同。大全作膈關七柱八魂門。非也。
陽綱(甲乙)第十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正坐取之(甲乙)上直魂門(次注)
白話文:
根據《千金注》、《聚英》、《吳文炳》、《大成》等醫書的記載,以及《外臺》的說法,人體的魂門位於第十椎下,陽綱位於第十一椎下,意舍位於第九椎下。現在的版本與甲乙本相同,而《大全》中記載的膈關七柱八魂門是錯誤的。
按綱。明堂。作搰。入門。作剛。正字通搰剛字之訛。資生聚英醫統曰。闊肩取之。明堂曰。微俯而取之。似無謂。
白話文:
按照經絡的走向。明堂穴,取穴時讓病人微俯,然後取穴。似乎沒有道理。
意舍(甲乙)第十一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甲乙)正坐取之。上直陽綱。(次注)
按明堂。作第九椎下。闊肩取之。非矣。
胃倉(甲乙)第十二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甲乙)上直意舍。(次注)正坐取之。(類經)
按金鑑。作十椎脫二之字。
肓門(甲乙)第十三椎下兩旁各三寸。入肋間。(甲乙)上直胃倉。(次注)陷中(類經)
白話文:
意舍穴位於第十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椎骨三寸,凹陷處取穴。正坐取穴,針向上直刺。
明堂穴的定位有誤,不應取於第九椎骨下方,而應取於闊肩處。
胃倉穴位於第十二椎骨下方兩側,各距椎骨三寸,凹陷處取穴。正坐取穴,針向上直刺意舍穴。
金鑑的定位有誤,不應取於第十椎骨下方脫二之字。
肓門穴位於第十三椎骨下方兩側,各距椎骨三寸,在肋骨之間取穴,針向上直刺胃倉穴。
按肓金鑑作育。誤。入門。載痞根穴蓋指此穴。詳於奇穴部。資生曰經云與鳩尾相直。未詳為何經。千金。並翼方次注。無入肋字。外臺以下諸書。作叉肋甲乙。本作入肘。肓門。不可入肘。又無叉肋甲乙肘字肋之誤諸書叉字入之誤故改作入肋。
白話文:
根據《肓金鑑》的做法,是錯誤的。入門穴就是在胃脘裡面,載痞根穴是指這個穴位。詳細的內容在奇穴部裡面。賴生說,《經》裡說與鳩尾穴相對應。具體是什麼經沒有說清楚。千金方和《並翼方》的註解中,都沒有「入肋」兩個字。外臺祕要以下的著作中,則指為叉肋甲乙,原著中是「入肘」,肓門不可入肘,又沒有叉肋甲乙肘字,肋字是錯誤的,所以把字改為「入肋」。
志室(甲乙)一名精宮。(大成)第十四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正坐取之。(甲乙)上直肓門。(次注)
按室。入門。作堂。誤。明堂作三寸半。微俯而取之。非。
胞肓(甲乙)第十九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伏而取之(甲乙)上直志室。(次注)
秩邊(甲乙)第二十一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伏而取之(甲乙)上直胞肓。(次注)
按資生髮揮。入門。聚英。大全醫統。吳文炳。寶鑑。外臺。程敬通注一說。大成並作二十椎下。
白話文:
志室穴位於第十四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椎骨三寸,凹陷處取穴。正坐取穴,向上直通肓門穴。
胞肓穴位於第十九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椎骨三寸,凹陷處取穴。伏而取穴,向上直通志室穴。
秩邊穴位於第二十一節椎骨下方兩側,各距離椎骨三寸,凹陷處取穴。伏而取穴,向上直通胞肓穴。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醫書記載胞肓穴和秩邊穴的位置在第二十節椎骨下方,而非第二十一節椎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