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昌克

《經穴匯解》~ 卷之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6)

1. 手部第八

極泉(甲乙)腋下筋間動脈。入胸中。(甲乙)臂內。(聖濟)

按千金。胸作骨。字誤。千金翼。外臺。吳文炳。無中字。入門。醫統。寶鑑。中作處。折衷曰。腋下中央。聚毛里是穴。得之。

手陽明大腸及臂。凡二十八穴。

商陽(靈樞)一名絕陽(甲乙)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素問)為井。(靈樞)內側(甲乙)爪甲角(千金)禁灸(入門)

按大指次指。類經。金鑑。作食指。入門。大全。作鹽指。無異義。下同。

二間(靈樞)一名間谷。(甲乙)本節之前二間為滎。(靈樞)內側陷者中。(甲乙)

按本節之前。謂大指次指本節之前。受上文故略之也三間亦同。聚英。吳文炳作食指。說見上。

三間(靈樞)一名少谷。(甲乙)本節之後。三間為腧。(靈樞)內側陷者中(甲乙)

按聖濟。作內廉側。千金翼。瘧病篇曰虎口第二指節下一寸。

合谷(靈樞)一名虎口(甲乙)大指岐骨之間。為原(靈樞)大指次指間(甲乙)大指虎口兩骨間。陷者中。(千金)妊娠不可刺(聖濟)

按大指與次指。岐骨也。明堂。作兩骨罅間。宛宛中。無異義。千金翼曰。虎口後。縱紋頭。立指取之。宛宛中縱紋頭。不及岐骨。故不取此穴孕婦禁刺蓋徐文伯故事。說見於三陰交。

陽谿(靈樞)一名中魁(甲乙)兩筋間陷者中也。為經。(靈樞)腕中上側。(甲乙)張大指次指取之(金鑑)

按筋。甲乙。作旁非也。腕中。腕骨之中也。十四經鈔。作關骨下非也。資生曰。辛師舊患傷寒。方愈。食青梅。既而牙疼甚。有道人為之灸。屈手大指本節後陷中。灸三壯。初灸覺病牙癢。再灸覺牙有聲。三壯疼止。今二十年矣。恐陽谿也。今按治齲齒痛者。合谷有奇驗。其以為陽谿非。

偏歷(靈樞)去腕三寸。別入太陰(靈樞)陷者中。(明堂)上側(增注)

按去腕。甲乙以下諸書。作腕後。義同。別入。甲乙。作別走。聖濟。聚英。發揮。寶鑑。作腕中後。

溫溜(甲乙)一名逆注。一名蛇頭。(甲乙)腕後六寸(甲乙)動脈中。(明堂)從偏歷穴。上行三寸。(金鑑)

按溜。千金。千金翼。明堂。寶鑑作留。古通用。入門。作流。資生。吳文炳。醫統。大成。蛇作池。大全。作地。聚英。作沱字誤。甲乙載少士五寸。大士六寸。千金。外臺。以下諸書從之。凡分寸據其人折量。豈獨此穴以大士少士別之耶。故不取。明堂。作五寸六寸間。

亦不取。徐氏歌作腕後五寸非。銅人並大原先安醫門摘要。作小士六寸。大士五寸。錯置。

下廉(甲乙)輔骨下。去上廉一寸。與輔齊。兌肉。其分外邪(甲乙)曲池下四寸。(類經)

按入門。大全。作曲池前五寸。並非也。輔骨下。輔骨之前也。與。舊作恐。蓋字誤。今改作與。千金。無與輔以下九字。邪。斜也。其分。分肉也。外臺。資生。聖濟。以下諸書。並無與齊二字。邪。外臺。類經。入門。作斜。資生。作針。聚英。吳文炳。大成。引銅人。作斜針。

白話文:

手部第八

極泉穴位於腋下肌肉之間的動脈處,與胸腔相通。

關於「極泉」穴位的記載,不同醫籍有所出入,有的稱在胸骨處,有的則稱在腋下中央、毛髮聚集之處。

手陽明大腸經循行於臂部,共有二十八個穴位。

商陽穴位於手拇指的第二個指節指甲外側邊緣,距離指甲末端約一個指甲寬度,屬井穴。關於其位置,古籍記載略有差異,有的稱在食指或無名指上,但意思並無太大出入。

二間穴位於拇指與食指之間關節的前方,屬滎穴。

三間穴位於拇指與食指之間關節的後方,屬輸穴。關於其位置,不同醫籍亦有差異。

合谷穴位於拇指與食指骨頭交界處的凹陷處,屬原穴。孕婦禁用。關於其精確位置,古籍記載略有不同,但都指在拇指與食指之間。孕婦禁用是基於古籍記載的經驗,並非絕對禁忌。

陽谿穴位於手腕上兩筋之間的凹陷處,屬經穴。關於其位置,古籍記載略有出入。

偏歷穴位於手腕後三寸的凹陷處,與手太陰肺經相連。

溫溜穴位於手腕後六寸的動脈處,古籍對其位置及名稱有不同記載,寸法也因人而異。

下廉穴位於肘部輔骨下方,距離上廉穴一寸,與輔骨齊平,位於肌肉分開處。關於其位置,不同醫籍記載略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