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匯解》~ 卷之六 (3)
卷之六 (3)
1. 手少陰心經
(左右凡十八穴)
經脈篇云。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極泉)下循臑內後廉。(青靈)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少海)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靈道。通里。陰郄。神門。)入掌內後廉(少府)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少衝)
又云。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
經別篇云。手少陰之正。別入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
經筋篇云。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結於銳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交太陰。挾乳里。結於胸中。循臂下繫於臍。
氣府論云。手少陰各一。(次注。謂手少陰郄穴也。)陰陽蹺各一。(陰蹺一謂交信穴也。陽蹺一謂趺陽穴也。)
邪客篇云。黃帝曰。少陰獨無腧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少陰。銅人作厥陰。)
極泉(手少陰。脈氣所發○以下直者)青靈,少海(所入)靈道(甲乙或云。手少陰脈之所行也為經。)通里(少陰經。別走太陽。)少陰郄,神門(所注)少府(所溜)少衝(所出)
按古書無青靈穴。左右一十六穴也。本輸篇曰。心出於中衝。手少陰也。是手厥陰而言少陰。說見於第四卷中。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
(左右兩側共十八個穴位)
《經脈篇》說:心,屬於手少陰經的脈絡,從心中發出,向下連結心臟系統,穿過橫膈膜,聯絡小腸。它的一個分支,從心臟系統向上夾住咽喉,聯繫到眼睛的脈絡;它的主幹,則從心臟系統向上回到肺部,向下從腋下出來(極泉穴),沿著上臂內側後緣向下走(青靈穴),在手太陰肺經與手厥陰心包經之後,到達肘部內側(少海穴),再沿著前臂內側後緣,抵達手掌後面的銳骨(尺骨莖突)末端(靈道穴、通里穴、陰郄穴、神門穴),進入手掌內側後緣(少府穴),沿著小指的內側,直到指尖(少衝穴)。
另外,《經脈篇》也說:手少陰經的別絡叫做通里穴,在腕部向上量一寸半的位置,從這裡分出,向上沿著經脈走向,進入心中,聯繫到舌根,連接到眼睛的脈絡。它的實證表現為胸膈滿悶,虛證則會導致失語。可取掌後一寸的穴位治療,它還會分支走向足太陽經。
《經別篇》說:手少陰經的正經,從腋下兩條筋之間分出,歸屬於心臟,向上走到喉嚨,出來到面部,與眼睛內眥會合,這稱為四合。
《經筋篇》說:手少陰經的筋,起始於小指的內側,結於腕部的銳骨(尺骨莖突),向上結在肘部內側,再向上進入腋下,與手太陰肺經交會,夾著乳房內側,結於胸中,再沿著手臂向下連接到肚臍。
《氣府論》說:手少陰經各有1個穴位(這裡註解是指手少陰的郄穴)。陰蹺脈和陽蹺脈各有一個穴位(陰蹺脈指交信穴,陽蹺脈指趺陽穴)。
《邪客篇》說:黃帝問道,為什麼手少陰經沒有輸穴,難道不會生病嗎?岐伯回答說:它只是外在的經絡生病,臟腑本身沒有病。所以只取它在手掌後方銳骨末端的穴位治療。其餘的脈絡走向彎曲迂迴,運行的快慢,都和手少陰心包經的脈絡運行相似。(這裡的“少陰”在《銅人經》中被寫作“厥陰”。)
極泉穴(手少陰經脈氣所發的地方,以下指其直行走向的穴位)、青靈穴、少海穴(經氣所入的地方)、靈道穴(《甲乙經》中說,是手少陰經脈所行走的經穴)、通里穴(手少陰經別絡,走向足太陽經)、陰郄穴、神門穴(經氣所注的地方)、少府穴(經氣所溜的地方)、少衝穴(經氣所出的地方)。
考查古書發現沒有青靈穴的記載,因此手少陰經應是左右共十六個穴位。《本輸篇》說“心出於中衝”,屬於手少陰經,這句話是指手厥陰心包經而言,卻說成是手少陰經,這個說法在第四卷中有所解釋。
2. 手太陽小腸經
(左右凡三十六穴)
經脈篇云。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少澤)循手外側。(前谷後谿)上腕。(腕骨陽谷)出踝中。(養老)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出肘內側兩筋之間。(小海)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肩貞)繞肩胛(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肩中。大椎。大杼。
)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天窗)上頰。(顴窌)至目銳眥(瞳子窌)卻(和窌)入耳中。(聽宮)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睛明)斜絡於顴。
又云。手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
氣府論云。手太陽脈氣所發者。三十六穴。目內眥各一。(次注謂睛明二穴也。)目外各一。(謂瞳子髎二穴也。)鼽骨下各一。(謂顴髎二穴也)耳廓上各一。(謂角孫二穴也。)耳中各一。(謂聽宮二穴也。)巨骨穴各一。(巨骨。穴名也。)曲掖上骨空各一。(謂臑俞二穴也。
)柱骨上陷者各一。(謂肩井二穴也。)天窗上四寸各一。(謂天窗。竅陰。四穴也。)肩解各一。(謂秉風二穴也。)肩解下三寸各一。(謂天宗二穴也。)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謂小海。陽谷。腕骨。後谿。前谷。少澤。六穴也。)
經別篇云。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系小腸也。
經筋篇云。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結於肘內銳骨之後。彈之應小指之上。入結於腋下。其支者。後走腋後廉。上繞肩胛。循頸出走太陽之前。結於耳後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眥。
少澤(手太陽脈之所出。)前谷(所溜)後谿(所注)腕骨(所過)陽谷(所行)養老(郄)支正(絡。別走少陰)小海(所入)肩貞(氣府論云。手少陽脈氣所發。甲乙次注作手太陽)臑俞(太陽陽維。蹺脈之會。○外臺。作手足太陽。聚英。作陽蹺。)天宗(所發)秉風(手陽明太陽。
手足少陽之會。)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所發)顴髎(手少陽太陽之會)聽宮(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
按外臺。二十六穴。無肩貞。曲垣。肩外。肩中。顴髎。聽宮六穴。(共入三焦經。)而有睛明。(膀胱)發揮。有天容。(膽經)諸書從之。非也。銅人圖曰。天容。十四經。為手太陽經。甲乙經言。手少陽脈氣所發。靈樞二篇。二條。俱為足少陽。五篇曰。足少陽根於竅陰。
入於天容。故知甲乙經手字。當是足字誤也。是以予所圖。天容為膽經。求不從後人之誤。此說為得。
大椎,大杼(本經之會),上脘(本經之會),下脘(本經所生)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兩側共有三十六個穴位。
根據《經脈篇》的記載,小腸經是手太陽的脈絡,起於小指指尖的少澤穴,沿著手的外側,經過前谷、後谿穴,向上到手腕,再經過腕骨、陽谷穴,並從外踝處向上,經過養老穴,然後直上沿著手臂骨的下邊,經過支正穴,再到肘關節內側兩條筋之間的小海穴,向上沿著上臂外後側,到達肩關節的肩貞穴,繞過肩胛骨,經過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穴,在大椎穴匯合,然後進入缺盆(鎖骨上窩),連結心臟,沿著咽喉向下穿過膈肌,到達胃部,歸屬於小腸。
它的一個分支,從缺盆處沿著頸部,經過天窗穴,向上到面頰的顴窌穴,到達眼睛外角的瞳子髎穴,然後向後到和髎穴,進入耳中的聽宮穴。
另一個分支,從面頰向上,到達鼻子,直到眼睛內角的睛明穴,斜著與顴骨相連。
《又云》提到,手太陽經的別絡名為支正,在手腕向上五寸的位置,注入手少陰經。它的支脈向上走,通過肘部,連結肩髃穴。
《氣府論》說,手太陽經脈之氣所發的穴位有三十六個,眼睛內角各一個(指睛明穴,左右共兩個),眼睛外角各一個(指瞳子髎穴,左右共兩個),顴骨下各一個(指顴髎穴,左右共兩個),耳廓上各一個(指角孫穴,左右共兩個),耳朵中各一個(指聽宮穴,左右共兩個),巨骨穴各一個,腋窩上方骨頭的凹陷處各一個(指臑俞穴,左右共兩個),頸椎上凹陷處各一個(指肩井穴,左右共兩個),天窗穴上四寸各一個(指天窗、竅陰,共四個穴),肩關節處各一個(指秉風穴,左右共兩個),肩關節下方三寸各一個(指天宗穴,左右共兩個),從肘部以下到小指根部,各有六個俞穴(指小海、陽谷、腕骨、後谿、前谷、少澤,共六個穴)。
《經別篇》說,手太陽經的正脈,從肩關節處分出,進入腋下,走心系,歸屬小腸。
《經筋篇》說,手太陽經的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手腕,向上沿著手臂內側,結於肘關節內側的銳骨之後,彈動時,小指會有反應。它進入並結於腋下,它的支脈,向後走在腋後側,向上繞過肩胛骨,沿著頸部,從足太陽經的前面走,結於耳後的完骨,它的支脈,進入耳中,直行分支,從耳朵上下,結於下巴,歸屬於眼睛外角。
少澤穴是手太陽經的起點,前谷是經氣流過的地方,後谿是經氣注入的地方,腕骨是經氣經過的地方,陽谷是經氣行走的地方,養老穴是經脈氣血深聚的地方,支正是絡穴,分出支脈走到手少陰經,小海是經氣進入的地方。肩貞穴在《氣府論》中說是手少陽脈氣所發的穴位,有注釋說應是手太陽。臑俞穴是手太陽、陽維、蹻脈交會的地方,有說法認為是手足太陽的交會,也有說是陽蹺交會。天宗穴是經氣所發的地方。秉風穴是手陽明、手太陽、手足少陽經交會的地方。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穴都是經氣所發的地方。顴髎穴是手少陽、手太陽經交會的地方。聽宮穴是手足少陽、手太陽經交會的地方。
《外臺》記載只有二十六個穴位,沒有肩貞、曲垣、肩外俞、肩中俞、顴髎、聽宮六個穴位(這六個穴位歸屬三焦經),但有睛明穴(膀胱經)、發揮穴,以及天容穴(膽經)。其他書籍多有沿用此說,但這是錯誤的。《銅人圖》認為天容穴是手太陽經的穴位。《甲乙經》說是手少陽脈氣所發的穴位,但《靈樞》的兩篇文章都說是足少陽經的穴位,另外一篇則說足少陽經根於竅陰,進入天容。因此可得知《甲乙經》的「手」字應該是「足」字的錯誤。所以我繪製的經絡圖中,將天容穴歸屬於膽經,是為了避免後人的錯誤觀念,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大椎穴、大杼穴是本經脈氣匯集的地方,上脘穴是本經脈氣匯集的地方,下脘穴是本經脈氣所生發的地方。
3. 足太陽膀胱經
(左右凡百二十六穴)
經脈篇云。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睛明)上額(攢竹。神庭。曲差。五處。承光。通天。)交巔。(百會)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天衝。率谷。曲鬢。浮白。竅陰。完骨。)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絡卻玉枕)別下項。(天柱大椎陶道)循肩膊內挾脊。(大杼。
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上窌。次窌。中窌。下窌。會陽。承扶。殷門。)入膕中。(委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附分。
魄戶。膏肓。神道。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過髀樞。(環跳)循髀外從後廉。(浮郄委陽)下合膕中。以下(合陽承筋)貫踹內。(承山。飛陽。跗陽。)出外踝之後。(崑崙。僕參。申脈。金門。)循京骨。(京骨束骨)至小指外側。
(通谷至陰)
又云。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去踝七寸。別走少陰。
經別篇云。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膕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
氣府論云足太陽脈氣所發者。七十八穴。兩眉頭各一。(次注謂攢竹穴也。)入發至項三寸半旁五。相去三寸。(謂大杼風門。各二穴也。○新校正。後人誤認將頂為項。)其浮氣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中行則囟會。前項。百會。後項。強間五。督脈氣也。
次挾旁兩行則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各五。本經氣也。又次旁兩行。則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各五。足少陽氣也)項中大筋兩旁各一(謂天柱二穴也。)風府兩旁。各一。(謂風池二穴也)挾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今中誥孔穴圖所存者。
十二穴。左右共二十六。謂附分。魄戶。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十三穴也。)五臟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膽俞。大腸俞。胃俞。三焦俞。小腸俞。膀胱俞。)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各六俞。
(謂委中。崑崙。京骨。束骨。通谷。至陰。六穴也。)
經筋篇云。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上結於踝。邪上結於膝。其下循足外踝結於踵。上循跟結於膕。其別者。結於踹外。上膕中內廉。與膕中拜。上結於臀。上挾脊。上項。其支者。別入結於舌本。其直者。結於枕骨。上頭。下顏。結於鼻。其支者。為目上綱。下結於頄。
其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結於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於頄。
睛明(手足太陽足陽明之會○外臺作手足太陽陽明。次注。加陰蹺。陽蹺。五脈之會)攢竹(足太陽脈氣所發。)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以上七穴。與攢竹同。)大杼(手足太陽之會○次注曰。督脈別絡。手足太陽三脈之會。外臺。作足太陽手少陽之會。
聚英。作手足太陽少陽之會。)風門(督脈。足太陽之會)肺俞(五臟之俞。○次注曰。並足太陽脈之會。)厥陰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所發)脾俞,胃俞,三焦俞(所發)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所發)上髎(足太陽少陽之絡。)次髎,中髎(次注曰。
足厥陰。支別者與太陰少陽結於腰踝下。挾脊第三第四骨空中。其穴即中髎。下髎。○發揮曰。足少陰少陽。聚結之會也。聚英。少陰作厥陰。)下髎(次注曰。足太陰之絡。從前合陽明上貫尻骨中。與厥陰少陽。結於下髎。新校正曰。詳王注曰。足太陰之絡。按甲乙經。乃太陰之正。
非絡也。王氏謂之絡者。未詳其旨。)會陽(督脈氣所發。)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太陽之別絡)委中(所入)附分(太陽之會○外臺。作手足太陽之會。)魄戶(以下除膏肓之外。十三穴。皆太陽脈氣之所發。)膏肓,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合陽,承筋(所發)承山,飛揚(別走少陰。)跗陽(陽蹺之郄)崑崙(所行)僕參(同上○聚英曰。
陽蹺之本。)申脈(陽蹺所生○聚英曰。陽蹺所出。)金門(太陽郄。陽維所別屬也。)京骨(所過)束骨(所注)通谷(所溜○聚英所流。)至陰(所出)
按氣府論曰。手太陽脈氣所發者。三十六穴。目內眥各一。次注曰。謂睛明二穴也。千金。無跗陽(入膽)外臺曰。兩旁一百二十(恐脫二字)穴。注曰。並二十二單穴及膏肓附穴。共一百四十四穴。程衍道曰按本經原六十三穴。此少二穴睛明入小腸。厥陰俞缺。只六十一穴。
左右共一百二十二穴。又加督脈二十二穴。共一百四十四穴。督脈本二十七穴。今少五穴。齦交。兌端。水溝。三穴。入大腸。靈臺。入□□。陽關入膽經。故只二十二穴也。今按:外臺。不載靈臺穴。程注。為入□□者。缺訂也。入門。有眉沖。氣海俞。關元俞。今入奇穴部。
大椎,陶道(本經之會)
環跳(次注曰手少陽足太陽之會)
天衝,曲鬃,竅陰,完骨(本經之會)
率谷,浮白,腦戶(本經之會)
風府(聚英曰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