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穴匯解》~ 卷之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7)

1. 頭面部第一

按《千金》、《千金翼》、《外臺》、《資生》、《聖濟》、《神應》,作耳廓中間上。次注作耳上郭表之中間上,髮際之下。入門、吳文炳作耳廓上中間,髮際下得之。 《氣府論》云:「耳廓上各一。」次注曰:「謂角孫。」《甲乙》「廓」字下蓋脫「上」字,今補之。

曲鬢(《甲乙》):耳上入髮際曲隅,陷者中,鼓頷有空。(《甲乙》)

按:《明堂》、《大全》作曲發。王執中曰:「曲發疑『發』。(『發』當作『鬢』,又字誤也。)」《聚英》作曲「髩」。《千金》、《千金翼》無「入」字,是宜削之。世人以耳前曲周下小曲髮際為曲鬢。《甲乙》屬耳上部;《千金》、《千金翼》共不屬耳前。入門曰:「以耳掩前,尖處是穴。」恐有耳之大小,然稍為勝前說。

耳後凡十二穴

顱息(《甲乙》),一名顱囟(《大全》)。耳後間青絡脈(《甲乙》),青脈中(《聖濟》)。

刺入一分,出血多則殺人。(《甲乙》)禁刺。(《資生》、《聖濟》、《入門》)

按:入門、聚英「息」作「囟」。大全、寶鑑為一名。「間」字蓋傳寫誤,在「青」字上。《千金》、《千金翼》、《外臺》作「青脈間」,是也。入門作「耳後上」,金鑑作「耳後上間」,皆非矣。岡本曰:「耳後上尖骨,陷中。」此說近是,逼耳而取穴也。瘈脈、翳風皆同。

瘈脈(《甲乙》),一名資脈(《甲乙》):耳本後,雞足,青絡脈,刺出血如豆汁。(《甲乙》)青脈中。(《聖濟》)禁灸。(《千金》)禁刺。(《入門》)

按:《千金》、《千金翼》無「後絡」二字。《外臺》無「脈」字。岡本曰:「耳後正中,起骨如雞拳足者,陷中。」是亦一說。聖濟曰:「不宜出血多。」即出血如豆汁之意。

翳風(《甲乙》):耳後陷中(《素問》)。按之引耳中。(《甲乙》)先以銅錢二十文,令患人咬之,尋取穴中。(《聚英》引《針經》)

按《明堂》云:「耳後尖角。」是與瘈脈混。醫統、吳文炳、大成從之。入門作「耳珠後」,並非。

浮白(《素問》):耳後入髮際一寸。(《甲乙》)

按《千金翼注》曰:「翳風前,竅陰後。」《外臺》曰:「下曲頰後。」並非。據完骨外,上定浮白,下定完骨,中間取竅陰。

竅陰(《甲乙》),一名枕骨(《類經》):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應手。(《甲乙》)

按:《資生》、《聖濟》等作「搖動有空」,無「應手」之文,似不可解。入門、醫統作「搖耳有空」。《甲乙》搖動言動脈,故曰「應手」。《金鑑》作「耳後高上,枕骨下」,非也。與足部竅陰同名異穴。《聖濟》作「首竅陰」。

完骨(《素問》):耳後入髮際四分。(《甲乙》)旁,完骨。(增注)

面中行直神庭下行凡五穴

素窌(《甲乙》),一名面王(《甲乙》):鼻柱上端(《甲乙》),陷中(《入門》),準頭(《類經》)。禁灸。(《甲乙》)

按:「窌」諸書或作「髎」,《外臺》作「𢨺」。髎、窌以音通用,𢨺又同,無異義,下仿此。「王」《外臺》作「玉」,《資生》作「上」,《聚英》、《醫統》、吳文炳、大成作「正」,《大全》作「土」,蓋寫誤。

水溝(《甲乙》),一名鼻人中(《肘後》),一名鬼宮,一名鬼客廳(《千金》),一名鬼市,一名人中(《千翼》):鼻柱下,人中,直唇取之(《甲乙》);陷中(《類經》);鼻柱下,溝中央(《神應》)。

白話文:

頭面部第一

關於耳廓上的穴位,古籍記載不一。《千金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針灸資生經》、《聖濟總錄》、《神應經》等書對耳廓上穴位的描述略有差異,主要集中在耳廓上中、髮際下區域。吳文炳的說法是耳廓上中間,髮際下。氣府論則認為耳廓上方各有一個穴位,次注解釋為角孫、甲乙,但「廓」字下可能缺失了「上」字。

曲鬢穴位於耳上方,進入髮際的彎曲處,凹陷處為穴位。鼓頷穴則在頷下有空的地方。關於曲鬢的描述,各書記載不一,《千金方》、《千金翼方》未提及「入」字,故應刪去。世人通常將耳前彎曲處向下至髮際的小彎曲處稱為曲鬢,但《千金方》、《千金翼方》未將其歸屬於耳前。入門篇則認為以耳前尖處為穴位,但考慮到耳朵大小的差異,前一種說法較為可取。

耳後共有十二個穴位:

顱息穴(也稱顱囟),位於耳後,青絡脈之間,刺入一分,出血過多會致命,故禁刺。各書記載略有差異,但基本位於耳後上方的尖骨凹陷處。

瘈脈穴(也稱資脈),位於耳根後,雞足、青絡脈處,刺出血如豆汁,禁灸禁刺。關於穴位位置,各書描述略有出入,但大致位於耳後正中起骨處的凹陷中。

翳風穴位於耳後凹陷處,按壓時會牽動耳中,取穴時可先讓患者咬住二十枚銅錢。各書記載略有差異,與瘈脈穴易混淆。

浮白穴位於耳後,進入髮際一寸處。

竅陰穴(也稱枕骨),位於完骨上方,枕骨下方,搖動時有反應。各書記載略有差異,與足部的竅陰穴同名但位置不同。

完骨穴位於耳後,進入髮際四分處。

面部正中,自神庭向下共有五個穴位:

素髎穴(也稱面王),位於鼻柱上端凹陷處,禁灸。各書對「王」字的寫法有差異,但意思相近。

水溝穴(也稱鼻人中、鬼宮、鬼客廳、鬼市、人中),位於鼻柱下,人中直線,唇上方的溝中央凹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