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黃帝明堂灸經》~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正人形第四

黃帝問岐伯曰:凡人中風,半身不遂,如何灸之?岐伯答曰:凡人未中風時,一兩月前,或三五個月前,非時,足脛上忽發酸重頑痹,良久方解,此乃將中風之候也。便須急灸三里穴與絕骨穴,四處各三壯。後用蔥、薄荷、桃、柳葉四味煎湯,淋洗灸瘡,令驅逐風氣於瘡口中出也。

灸瘡:若春較,秋更灸;秋較,春更灸。常令兩腳上有灸瘡為妙。凡人不信此法,或飲食不節,酒色過度,忽中此風,言語謇澀,半身不遂,宜於七處一齊下火,各灸三壯。如風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一、,百會穴,。二、,耳前髮際,。三、,肩井穴,。四、風市穴,。五、,三里穴,。六、,絕骨穴,。七、,曲池穴,。

上件七穴,神效極多,不能具錄,依法灸之,萬無一失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一般人中風,導致半身不能動彈,要如何用艾灸治療呢?」

岐伯回答說:「一般人在還沒中風之前,一兩個月前,或三五個月前,在不該發生的時間,小腿上突然出現酸軟、沉重、麻木的感覺,過很久才會緩解,這就是即將中風的徵兆。這時就要趕快在足三里穴和絕骨穴這四個地方,各灸三個艾炷。之後用蔥、薄荷、桃葉、柳葉這四種藥材煎煮成湯,淋洗艾灸的傷口,讓風邪從傷口排出。

艾灸的傷口:如果春天灸了,秋天要再灸;秋天灸了,春天要再灸。最好讓兩隻腳上都有艾灸的傷口。一般人不相信這種方法,或者飲食不節制、飲酒過量、縱慾過度,突然中風,導致說話不清楚、半身不遂,這時應該在七個穴位同時施灸,每個穴位各灸三個艾炷。如果風邪在左邊,就灸右邊的穴位,如果風邪在右邊,就灸左邊的穴位。這七個穴位分別是:一、百會穴。二、耳前髮際。三、肩井穴。四、風市穴。五、足三里穴。六、絕骨穴。七、曲池穴。

以上這七個穴位,療效非常多,無法一一列舉,只要按照方法施灸,一定不會有錯。」

2. 正人形第五

紫宮,一穴,在華蓋下一寸陷者中,仰而取之。灸七壯。主飲食不下,嘔逆煩心,上氣吐血,及唾如白膠。

乳根,二穴,在乳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下滿悶,臂腫及乳痛也。《華佗明堂》云:主膈氣不下食噎病。

少衝,二穴,在手小指內廉之側,去爪甲如韭葉。灸三壯。主煩心上氣,卒心痛,悲恐畏人,善驚,手拳不得伸,掌中熱痛也。《秦承祖明堂》云:兼主驚癇,吐舌沫出也。千金、楊玄操同。

湧泉,二穴,在腳心底宛宛中,白肉際,屈足卷趾得之。灸三壯。主心痛,不嗜食,婦人無子,咳嗽氣短,喉閉身熱,胸脅滿悶,頭痛目眩,男子如蠱,女子如妊孕,足趾盡疼,不得踐地也。

白話文:

紫宮,這個穴道一個,在華蓋穴下面一寸的凹陷處,要讓病人仰臥來取穴。可以艾灸七壯。主要治療吃不下東西、噁心想吐、心煩、氣往上衝導致吐血,以及吐出像白色膠水般的口水。

乳根,這個穴道兩個,在乳房下面一寸六分的凹陷處,要讓病人仰臥來取穴。可以艾灸五壯。主要治療胸部下方脹滿、手臂腫脹以及乳房疼痛。《華佗明堂》這本書說,這個穴道主要治療氣體阻塞導致食物無法下嚥的噎病。

少衝,這個穴道兩個,在手的小指內側邊緣,距離指甲像韭菜葉子那麼寬的地方。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心煩、氣往上衝、突然的心痛、悲傷恐懼、害怕人群、容易驚嚇、手掌無法伸直、掌心發熱疼痛。《秦承祖明堂》這本書說,這個穴道也治療驚癇,以及吐出舌頭和泡沫的情況。千金方、楊玄操的看法也相同。

湧泉,這個穴道兩個,在腳底中心凹陷的地方,白色皮膚和有色皮膚交界處,彎曲腳趾就可以找到。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心痛、沒有食慾、婦女不孕、咳嗽氣短、喉嚨阻塞發熱、胸部脅肋脹滿、頭痛頭暈、男子像中蠱,女子像懷孕、腳趾都疼痛,無法踩地。

3. 正人形第六

石門,一穴,在臍下二寸陷者中。灸七壯。主腹大堅,氣淋,小便黃,身寒熱,咳逆上氣,嘔血,卒疝繞臍痛,賁豚氣上衝,甄權云:主婦人因產惡露不止也。

分水,一穴,在下管下一寸陷者中。灸七壯。主水病腹腫,繞臍痛沖胸中,不得息。甄權云:主水氣浮腫鼓脹腸鳴,狀如雷聲,時上衝心。日灸七壯,四日罷。

華蓋,一穴,在璇璣下一寸陷者中,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咳逆上氣,喘不能言也。

白話文:

石門穴:

這個穴位在肚臍下方兩寸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七壯。主要治療腹部脹大堅硬、小便淋漓不暢、小便黃濁、身體忽冷忽熱、咳嗽氣逆、嘔吐出血、突然發作的疝氣導致肚臍周圍疼痛、以及感覺氣體像小豬奔跑一樣向上衝。甄權說:這個穴位主要治療婦女產後惡露不止的狀況。

分水穴:

這個穴位在下脘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七壯。主要治療水腫病導致的腹部腫脹、肚臍周圍疼痛並向上衝到胸中、呼吸困難。甄權說:這個穴位主要治療水氣引起的全身浮腫、腹脹如鼓、腸鳴如雷,有時氣會向上衝到心臟。每天艾灸七壯,灸四天即可停止。

華蓋穴:

這個穴位在璇璣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仰臥時取穴。可以艾灸五壯。主要治療胸脅脹滿、咳嗽氣逆、呼吸急促不能說話的症狀。

4. 正人形第七

上星,一穴,在直鼻上入髮際一寸陷者中。灸七壯。主頭風目眩,鼻塞不聞香臭。

聽會,二穴,在耳微前陷者中,張口有穴動脈應手。灸三壯。主耳淳淳渾渾,聾無所聞。

膻中,一穴,在兩乳間陷者中。灸五壯,主胸膈滿悶,咳嗽氣短,喉中鳴,婦人奶脈滯,無汗,下灸立愈。岐伯云:積氣干噎。

巨闕,一穴,在鳩尾穴下一寸陷者中。灸七壯。主心痛不可忍,嘔血煩心,膈中不利,胸脅支滿,霍亂吐痢不止,困頓不知人。

間使,二穴,在掌後三寸兩筋間陷者中。灸七壯。主卒狂驚悸,臂中腫痛,屈伸難。岐伯云:主鬼神邪也。

太衝,二穴,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骨罅間陷者中。灸五壯。主卒疝,小腹痛,小便不利如淋狀,及月水不通。

白話文:

上星,一個穴位,在鼻子正上方,進入髮際一寸的凹陷處。可以灸七壯。主要治療頭部風痛、頭暈眼花、鼻塞聞不到香臭。

聽會,兩個穴位,在耳朵前方稍微凹陷的地方,張開嘴巴時會有穴位隨著動脈跳動。可以灸三壯。主要治療耳朵嗡嗡作響、聽力模糊、聽不見聲音。

膻中,一個穴位,在兩乳之間的凹陷處。可以灸五壯。主要治療胸悶、咳嗽氣短、喉嚨有痰鳴、婦女乳汁不通、沒有汗,用灸治療可以馬上見效。岐伯說:氣積聚導致食道阻塞。

巨闕,一個穴位,在鳩尾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可以灸七壯。主要治療心痛到無法忍受、吐血、心煩意亂、膈膜不舒服、胸脅脹滿、霍亂吐瀉不止、昏迷不省人事。

間使,兩個穴位,在手掌後三寸,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可以灸七壯。主要治療突然發狂、驚恐、手臂腫痛、彎曲伸直困難。岐伯說:這個穴位主要治療鬼神作祟引起的疾病。

太衝,兩個穴位,在腳大拇指根部關節後兩寸,骨頭縫隙的凹陷處。可以灸五壯。主要治療突然發生的疝氣、小腹疼痛、小便不順暢像淋病一樣、以及月經不來。

5. 正人形第八

青靈,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灸三壯。主肩不舉,不能帶衣。

不容,二穴,在上管兩旁各一寸。灸三壯。主腹內弦急,不得食,腹痛如刀刺,兩脅積氣彭彭然。

五樞,二穴,在帶脈下二寸,水道傍一寸半陷者中。灸三壯。主陰疝,小腹痛,及膀胱氣攻兩脅也。

復留,二穴,在足內踝上二寸,動脈中陷者是。灸七壯。主腰疼痛引脊內,痛不可俯仰。善怒多言,足痿不收履,脛寒不自溫,腹中雷鳴,兼治腹鼓脹,四肢腫,十水病,女子赤白漏下,五淋,小便如散灰也。

大都,二脈,在足大趾本節後陷者中。灸三壯。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吐,目眩煩心,四肢腫病。

婦人懷孕,不論月數,及生產後未滿百日,不宜灸之。若絕子,灸臍下二寸三寸間動脈中三壯。

白話文:

青靈穴,左右各一穴,在手肘上方三寸處,將手肘伸直,手臂舉起時取穴。可以艾灸三次。主要治療肩膀抬不起來,無法穿衣服。

不容穴,左右各一穴,在上脘穴(肚臍上方約五指寬處)兩旁各一寸的位置。可以艾灸三次。主要治療肚子裡感覺像弦繃緊一樣的急迫感,吃不下東西,肚子痛像刀刺一樣,兩側肋骨脹氣鼓脹。

五樞穴,左右各一穴,在帶脈(腰部一圈)下方兩寸,水道穴(肚臍下方約三指寬處)旁一寸半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三次。主要治療陰部疝氣、小腹疼痛,以及膀胱的氣衝到兩側肋骨。

復溜穴,左右各一穴,在腳內踝上方兩寸,動脈跳動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七次。主要治療腰部疼痛牽引到脊椎內部,痛到無法彎腰或後仰。容易生氣、說話多,腳無力無法抬起,小腿冰冷自己無法溫暖,肚子裡發出雷鳴聲,還能治療腹部脹大,四肢腫脹,各種水腫疾病,婦女赤白帶下,五種淋病,小便像散開的灰塵一樣。

大都穴,左右各一穴,在腳大拇趾底部關節後面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三次。主要治療熱病不出汗,手腳冰冷,腹脹想吐,頭暈心煩,四肢腫脹等疾病。

婦女懷孕期間,不論懷孕幾個月,以及生產後未滿一百天,都不宜進行艾灸。如果想要懷孕卻無法懷孕,可以艾灸肚臍下方兩寸到三寸之間動脈跳動處三次。

6. 正人形第九

通里,二穴,在腕後一寸陷者中。灸七壯。主頭目眩痛,悲恐畏人,肘腕酸重,及暴啞不能言語。

陰都,二穴,在通谷下一寸陷者中。灸三壯。主身寒熱,㾬瘧,病心恍惚也。

石關,二穴,在陰都下一寸宛宛中。灸三壯。主多唾嘔沫,大便難,婦人無子,臟有惡血,腹厥痛,絞刺不可忍者。

帶脈,二穴,在季肋下一寸八分陷者宛宛中。灸七壯。主婦人腹堅痛,月水不通,帶下赤白,兩脅下氣,轉運背痛不可忍也。

白話文:

通里,兩個穴位,位於手腕後方一寸的凹陷處。艾灸七壯。主治頭暈目眩、頭痛,悲傷恐懼、害怕見人,手肘手腕痠痛沉重,以及突然失聲不能說話。

陰都,兩個穴位,位於通谷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艾灸三壯。主治身體忽冷忽熱、瘧疾,以及心神恍惚。

石關,兩個穴位,位於陰都穴下方一寸的微微凹陷處。艾灸三壯。主治多唾吐口水,大便困難,婦女不孕,體內有瘀血,腹部痙攣疼痛、絞痛難忍。

帶脈,兩個穴位,位於季肋骨下方一寸八分的微微凹陷處。艾灸七壯。主治婦女腹部堅硬疼痛,月經不來,白帶或赤帶,兩側脅下脹痛,以及轉動身體時背痛難忍。

7. 正人形第十

彧中,二穴,在輸府下一寸陷者中,仰而取之。灸三壯。主咳嗽上喘,不能食也。

氣衝,二穴,在歸來下一寸,鼠鼷上一寸動脈宛宛中。灸五壯。主腹有大氣,腹脹臍下堅,㿉疝陰腫,亦主婦人月水不通,無子。

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胻骨外,大筋內,筋骨之間陷者宛宛中。灸三壯。主臟腹久積冷氣,心腹脹滿,胃氣不足,聞食臭,腸鳴腹痛,秦承祖云:諸病皆治,食氣暑氣,蠱毒癥癖,四肢腫滿,腿膝痠痛,目不明。華佗云:亦主五勞羸瘦,七傷虛乏,大小人熱,皆調三里。《外臺明堂》云: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氣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氣。

懸鐘,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灸三壯。主心腹脹滿,胃中熱,不嗜食,膝脛連腰痛,筋攣急,足不收履,坐不能起。

《張文仲灸經》:療病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綠水,及元臟氣。灸足大趾次趾內橫紋中,各灸一壯,炷如小麥大,下火立愈。

白話文:

正人形第十

彧中穴,左右各一,在俞府穴下一寸的凹陷處,讓病人仰臥取穴。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咳嗽、氣喘,以及吃不下東西的症狀。

氣衝穴,左右各一,在歸來穴下一寸,鼠蹊上一寸,動脈跳動明顯的地方。可以艾灸五壯。主要治療腹部有脹氣、腹脹、肚臍下方堅硬、疝氣陰囊腫大,也治療婦女月經不順、不孕。

三里穴,左右各一,在膝蓋下方三寸,小腿骨外側,大筋的內側,筋骨之間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內臟腹部長期積寒氣、心腹脹滿、胃氣不足、聞到食物味道就想吐、腸鳴腹痛。秦承祖說:此穴能治療各種疾病,如飲食不消化引起的疾病、中暑、蠱毒、腫塊、四肢腫脹、腿膝痠痛、視力模糊。華佗說:此穴也治療五勞羸瘦、七傷虛弱、大人小孩發熱的各種虛弱症狀,都可以用三里穴來調養。《外臺明堂》記載:人過了三十歲,如果不灸三里穴,會導致氣往上衝,眼睛昏暗,所以灸三里穴可以使氣往下行。

懸鐘穴,左右各一,在腳踝外側向上三寸,動脈跳動處。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心腹脹滿、胃中發熱、食慾不振、膝蓋小腿連帶腰部疼痛、筋脈攣縮、腳無法收回、坐著無法站起來。

《張文仲灸經》記載:治療突發的心痛難忍,吐出冰冷酸綠水,以及元氣虛弱的症狀。可以在腳大拇趾與第二趾內側橫紋處各灸一壯,艾炷像小麥大小,艾灸後馬上就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