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黃帝明堂灸經》~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正人形第十一

禾聊,二穴,在鼻孔下俠水溝旁五分。灸三壯。主鼻窒口癖,清涕出不可止,鼻衄有瘡,口不可開,及屍厥也。

天井,二穴,在肘外大骨之後一寸兩筋間陷者中,屈肘得之。灸五壯。主肘痛引肩,不可屈伸,頸項及肩背痛,臂痿不仁,驚悸悲傷,癇病羊鳴吐舌也。

承滿,二穴,在不容下一寸陷者中。灸三壯。主腸鳴腹脹,上喘氣逆,及膈氣唾血也。

商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葉。灸三壯。主胸膈氣滿,喘急,耳鳴聾,瘧病口乾,熱病汗不出也。

孔最,二穴,在腕上七寸陷者宛宛中,灸三壯。主熱病汗不出,肘臂厥痛,屈伸難,手不及頭,不握也。

《黃帝灸法》:療中風,眼戴上及不能語者,灸第二椎並第五椎上,各七壯,齊下火炷如半棗核大,立瘥。

白話文:

禾髎,兩個穴位,在鼻孔下方的水溝旁邊五分的地方。用艾草灸三壯。主要治療鼻塞、口歪、鼻涕不止、流鼻血、鼻瘡、口張不開,以及假死昏厥。

天井,兩個穴位,在手肘外側大骨後方一寸的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彎曲手肘就能找到。用艾草灸五壯。主要治療手肘痛牽連到肩膀,無法彎曲伸直,脖子、肩膀和背部疼痛,手臂麻痺不仁,驚嚇、悲傷、癲癇發作時像羊叫、吐舌頭等症狀。

承滿,兩個穴位,在不容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用艾草灸三壯。主要治療腸鳴、腹脹、氣喘、氣逆,以及膈氣導致的吐血。

商陽,兩個穴位,在手大拇指的第二指內側,距離指甲像韭菜葉那樣的距離。用艾草灸三壯。主要治療胸悶氣脹、呼吸急促、耳鳴、耳聾、瘧疾病人口乾、熱病無法出汗等症狀。

孔最,兩個穴位,在手腕上方七寸的凹陷處,用艾草灸三壯。主要治療熱病不出汗、手肘手臂厥冷疼痛、彎曲伸直困難、手舉不到頭、無法握東西。

《黃帝灸法》:治療中風導致眼睛上翻、無法說話的症狀,灸第二節脊椎和第五節脊椎上,各灸七壯,艾炷大小像半個棗核,立即見效。

2. 正人形第十二

肩聊,二穴,在肩臑上,舉肩取之陷者中。灸五壯。主肩重不舉,臂痛也。

食竇,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舉臂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膈間鳴滀,陸陸常有聲。

通谷,二穴,在幽門下一寸陷者中,灸三壯,主失欠,口喎及嘔,暴啞不能言也。

俠谿,二穴,在足小趾歧骨間本節前陷者中,足少陽脈之所流也。灸三壯。主耳鳴聾也。

華佗療男子卒疝,陰卵偏大,取患人足大趾,去甲五分,內側白肉際,灸三壯,炷如半棗核大。患左取右,患右取左。

白話文:

肩聊穴,左右各一個穴位,位於肩膀外側的肌肉上方,當把肩膀抬起時,在凹陷處取穴。用艾灸灸五壯。主要治療肩膀沉重抬不起來,手臂疼痛。

食竇穴,左右各一個穴位,在天溪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抬起手臂取穴。用艾灸灸五壯。主要治療胸部脅肋脹滿,橫膈膜之間有鳴響,常常發出聲音。

通谷穴,左右各一個穴位,在幽門穴下方一寸凹陷處。用艾灸灸三壯。主要治療打呵欠、口歪斜以及嘔吐、突然失聲說不出話。

俠谿穴,左右各一個穴位,在腳小趾分歧的骨頭間,腳趾本節之前凹陷處,是足少陽經氣血流注的地方。用艾灸灸三壯。主要治療耳鳴耳聾。

華佗治療男子突然患上疝氣,導致陰囊一邊腫大,取患者腳大拇趾,在趾甲根部下方五分處,內側白肉交界的地方,用艾灸灸三壯,艾炷像半個棗核那麼大。如果左側發病,就取右側的穴位,右側發病,就取左側的穴位。

3. 正人形第十三

三陽絡,二穴,在肘前五寸外廉陷者中,支溝上一寸,灸五壯。主嗜臥,身不欲動,卒聾暴啞,及齒痛。

脅堂,二穴,在腋下二骨間陷者中,舉腋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氣滿,噫噦喘逆,目黃,遠視䀮䀮。

天地,二穴,在腋下三寸陷者中,灸三壯。主上氣咳嗽,胸中氣滿,喉中鳴,四肢不舉,腋下腫也。

日月,二穴,在期門下五分陷者中,灸五壯。主善悲不樂,欲走多睡,言語不正,及四肢不收。

地機,二穴,在膝內側轉骨下陷者中,伸足取之,灸三壯。主腰痛不可俯仰,足痹痛,屈伸難也。

三陰交,二穴,在內踝上三寸陷者中,灸三壯。主膝內廉痛,小便不利,身重足痿,不能行也。

白話文:

三陽絡:這個穴道有兩個,位置在手肘前方五寸處,靠外側邊緣的凹陷中,也就是支溝穴往上一寸的地方。在這裡施灸五個艾炷,可以治療喜歡躺著、身體不想動、突然耳聾或失聲、以及牙痛等症狀。

脅堂:這個穴道有兩個,位置在腋下兩根骨頭之間的凹陷中,抬起手臂就可以取到穴位。在這裡施灸五個艾炷,可以治療胸部和肋骨脹滿、打嗝、喘氣、眼睛發黃、以及看遠處時視力模糊等症狀。

天地:這個穴道有兩個,位置在腋下三寸的凹陷中。在這裡施灸三個艾炷,可以治療呼吸急促咳嗽、胸悶、喉嚨有痰鳴聲、四肢無力抬不起來、以及腋下腫脹等症狀。

日月:這個穴道有兩個,位置在期門穴下方五分處的凹陷中。在這裡施灸五個艾炷,可以治療容易悲傷不快樂、想逃跑、嗜睡、說話不清楚、以及四肢活動不靈活等症狀。

地機:這個穴道有兩個,位置在膝蓋內側轉骨下方凹陷處,伸直腿取穴。在這裡施灸三個艾炷,可以治療腰痛不能彎腰或後仰、腿腳麻痺疼痛、以及腿腳彎曲伸直困難等症狀。

三陰交:這個穴道有兩個,位置在內踝上方三寸的凹陷處。在這裡施灸三個艾炷,可以治療膝蓋內側疼痛、小便不順暢、身體沉重腿腳無力、以及無法行走等症狀。

4. 正人形第十四

臑會,二穴,在臂前廉去肩頭三寸宛宛中,灸七壯。主癭及臂氣腫也。

外關,二穴,在腕後二寸陷者宛宛中,灸三壯。主肘腕酸重,屈伸難,手十指盡痛不得握,兼主耳渟渟渾渾,聾無所聞也。

幽門,二穴,在巨闕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五壯。主善吐,食飲不下,兼唾多吐涎,乾噦,嘔沫,泄有膿血也。

二間,二穴,在手大指次指本節前陷者中,灸三壯。主喉痹咽腫,多臥喜睡,鼻鼽,及口眼斜。

中衝,二穴,在手中指之端,去爪甲如韭葉陷者中,灸一壯。主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身熱如火,頭痛如破,煩滿,舌本痛。秦承祖云:兼主神氣不足,失志也。

白話文:

臑會穴,左右各一穴,位於手臂前側,距離肩頭三寸的凹陷處,灸七壯。主要治療癭(即甲狀腺腫大)以及手臂氣腫。

外關穴,左右各一穴,位於手腕背面向上兩寸的凹陷處,灸三壯。主要治療手肘和手腕酸痛沉重、屈伸困難,手指疼痛無法握拳,同時也能治療耳鳴、聽力模糊不清,甚至聽不見聲音的情況。

幽門穴,左右各一穴,位於巨闕穴(胸骨下端凹陷處)旁開一寸半的凹陷處,灸五壯。主要治療容易嘔吐、食物難以下嚥,同時也能治療多唾、吐口水、乾嘔、嘔吐泡沫、以及腹瀉帶有膿血的症狀。

二間穴,左右各一穴,位於手大拇指第二節指骨前方凹陷處,灸三壯。主要治療喉嚨腫痛、咽喉腫脹,嗜睡、鼻塞流涕,以及口眼歪斜。

中衝穴,左右各一穴,位於手中指指尖,距離指甲根部如同韭菜葉形狀的凹陷處,灸一壯。主要治療熱病引起的心煩、胸悶而無法出汗、身體發熱如火、頭痛欲裂、煩躁、舌頭根部疼痛。秦承祖說:同時也能治療神氣不足、意志消沉。

5. 正人形第十五

上管,一穴,在巨闕下一寸,灸三壯。主嘔吐,食飲不下,腹脹氣滿,心忪驚悸,時吐嘔血,腸㽲刺痛,痰多吐涎也。

中極,一穴,在臍下四寸陷者中,灸五壯。主屍厥不知人,冷氣積聚,時上衝心,飢不能食,小腹痛,積聚堅如石,小便不利,失精絕子,面䵟也。

陰包,二穴,在膝上四寸陷者中,灸七壯。主腰痛連小腹腫,小便不利,及月水不調也。

白話文:

上管穴,這個穴位只有一個,在巨闕穴的下方一寸處,可以用艾灸灸三壯。主要可以治療嘔吐、吃不下東西、肚子脹氣、心悸、有時候會吐血、腸子像被針刺一樣的疼痛、痰很多、口水也很多等症狀。

中極穴,這個穴位也只有一個,在肚臍下方四寸的凹陷處,可以用艾灸灸五壯。主要可以治療昏厥、失去知覺、體內寒氣聚集、寒氣時常往上衝到心臟、肚子餓卻吃不下東西、小腹疼痛、肚子裡有像石頭一樣硬的腫塊、小便不順暢、遺精導致不孕、臉色發黑等症狀。

陰包穴,這個穴位左右各一個,在膝蓋上方四寸的凹陷處,可以用艾灸灸七壯。主要可以治療腰痛連帶小腹腫脹、小便不順暢,以及月經不調等症狀。

6. 正人形第十六

攢竹,二穴,在眉頭陷者中,灸一壯。主頭目風眩,眉頭痛,鼻鼽衄,目䀮䀮無遠見,但是屍厥,癲狂病,神邪鬼魅,皆主之。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宛宛中。灸三壯。主食飲不下,嘔逆,食下還出也。

關元,一穴,在臍下三寸陷者中。灸五壯。主賁豚,寒氣入小腹,時欲嘔,溺血,小便黃,腹泄不止,卒疝,小腹痛,轉胞,不得小便。岐伯云:但是積冷虛乏病皆宜灸之。

太泉,二穴,在手中掌後橫紋頭陷者中。灸五壯。主胸中氣滿,不得臥,肺脹滿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熱,胃氣上逆,唾血及狂言,肘中痛。

交信,二穴,在內踝上二寸後廉筋間陷者中。灸三壯。主氣淋,卒疝,大小便難,及膝脛內廉痛也。

太谿,二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中。灸三壯。主痎瘧咳逆,煩心不得臥,小便黃,足脛寒,唾血及鼻衄不止也。

白話文:

攢竹穴,左右各一穴,位於眉頭凹陷的地方,可以艾灸一壯。主要治療頭部昏眩、眉頭疼痛、鼻塞流涕或流鼻血、眼睛昏花看不清遠處,以及昏迷不醒、癲癇、精神失常等疾病,也可用於治療鬼神作祟之類的病症。

中庭穴,一穴,位於胸骨膻中穴下一寸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食物難以嚥下、嘔吐、吃下去又吐出來的病症。

關元穴,一穴,位於肚臍下三寸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五壯。主要治療奔豚氣(小腹氣體上衝)、寒氣進入小腹、時常想吐、尿血、小便黃、腹瀉不止、突然發生的疝氣、小腹疼痛、尿道阻塞導致無法小便。岐伯說:所有因積寒導致的虛弱病症都適合艾灸此穴。

太泉穴,左右各一穴,位於手掌後方橫紋盡頭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五壯。主要治療胸中氣滿、無法躺臥、肺部脹滿鼓脹、眼睛出現白翳、手掌發熱、胃氣上逆、吐血及胡言亂語、手肘疼痛等病症。

交信穴,左右各一穴,位於內踝上方二寸,小腿內側後緣筋之間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氣淋(小便不暢)、突然發生的疝氣、大小便困難,以及膝蓋及小腿內側疼痛等病症。

太谿穴,左右各一穴,位於足部內踝後方跟骨上的動脈搏動處。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瘧疾引起的發冷發熱、咳嗽氣逆、心煩難以入睡、小便黃、足部及小腿發冷、吐血及鼻出血不止等病症。

7. 正人形第十七

囟會,一穴,在上星後一寸陷者中。灸三壯,主頭目眩,頭皮腫生白屑,兼主面赤暴腫也。

璇璣,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者中,仰頭取之。灸三壯。主胸脅支滿,咳逆上喘,喉中鳴也。

鳩尾,一穴,在蔽骨下五分陷者中。灸三壯。主心驚悸,神氣耗散,癲癇病狂,歌不擇言也。

氣海,一穴,在臍下一寸五分宛宛中。灸七壯。主冷病,面黑,肌體羸瘦,四肢力弱,小腹氣積聚,賁豚腹堅,脫陽欲死,不知人,五臟氣逆上攻也。

張文仲救婦人橫產,先手出,諸般符藥不捷,灸右腳小趾尖頭三壯,炷如小麥大,下火立產。

白話文:

囟會穴,一個穴位,在上星穴後方一寸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頭暈目眩、頭皮腫脹生出白色皮屑,同時也治療臉部發紅、突然腫脹。

璇璣穴,一個穴位,在天突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抬頭取穴。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胸部、脅肋脹滿、咳嗽氣喘、喉嚨發出聲響。

鳩尾穴,一個穴位,在蔽骨下方五分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心悸、精神耗散、癲癇發狂、胡言亂語。

氣海穴,一個穴位,在肚臍下方一寸五分的凹陷處。可以艾灸七壯。主要治療體寒疾病、面色發黑、身體消瘦、四肢無力、小腹氣體積聚、奔豚氣腹部脹硬、陽氣脫失瀕臨死亡、意識不清、五臟氣逆往上衝。

張文仲曾救治一位難產的婦人,胎兒先出手,使用各種符咒藥物都無效,於是艾灸婦人右腳小趾尖端三壯,艾炷像小麥粒大小,點燃後立刻順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