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黃帝明堂灸經》~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正人形第十八

前頂,一穴,在囟會後一寸,直鼻中央陷者中。灸三壯。主頭風目眩,頭皮腫,小兒驚癇病也。

耳門,二穴,在耳前起肉當缺陷者中。主耳有膿,及底耳聤耳,耳痛鳴聾,並齒齲禁,不宜灸,有病不過三壯也。

白話文:

耳門:有兩個穴道,位於耳朵前面的突起部位,凹陷處的中央。主治有膿在耳、中耳炎、耳痛耳鳴失聰,以及牙齒蛀痛禁止灸療,有病時不可超過三次壯灸。

少商,二穴,在手大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葉陷者中。灸三壯。主瘧寒熱,煩心善噦,唾沫唇乾,嘔吐不下食,腸脹腹滿,微喘,心下膨膨然。

白話文:

少商,兩個穴位,位於手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像韭菜葉子陷下去的地方。灸三壯。主治瘧疾寒熱、心煩想吐、唾液少嘴脣乾裂、嘔吐不能進食、腸脹腹滿、呼吸急促微喘、心下悶脹。

少海,二穴,在肘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者中,屈肘乃得之。灸五壯。主四肢不舉,癲癇吐舌,沫出羊鳴也。

白話文:

少海穴,共有兩個穴位,位於手肘外側的骨頭上,距離手肘端五分的凹陷處,彎曲手肘才能找到。灸五壯。主治四肢無法舉起、癲癇發作、吐舌頭、流口水並發出像羊叫一樣的聲音。

交儀,二穴,在內踝上五寸陷者中。灸五壯。主卒疝,小腹痛,小便不利,及婦人漏下赤白,月水不調。

解谿,二穴,在系鞋處陷者中。灸三壯。主上氣喘息,咳嗽急,腹中積氣上下行,及目生白翳也。

2. 正人形第十九

尺澤,二穴,在肘中約上兩筋動脈中。甄權云:在臂屈伸橫紋中,筋骨罅陷者中,不宜灸。主癲病不可向,手臂不得上頭。

白話文:

尺澤穴,共有兩個穴位,位於肘部內側約往上兩根筋脈的動脈中。甄權說:在手臂彎曲和伸展的橫紋中間,筋骨之間的凹陷處,不適合灸。主治癲癇病,不能向外看,手臂不能舉起超過頭部。

天樞,二穴,夾臍兩傍各二寸陷者中。灸五壯。主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時上衝心,女子漏下赤白,及肚大堅,食不化,面色蒼蒼也。

白話文:

天樞穴,左右兩穴,位於肚臍兩側各二寸的凹陷處。灸五次。主治老久積存之寒氣,繞臍部劇烈疼痛,時而上衝到心臟,女性的月經漏下,血色或紅或白,以及腹部變大變硬,飲食難消化,面色蒼白。

曲骨,一穴,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其毛際陷者中。灸七壯。主五淋,小便黃,水病脹滿,婦人帶下赤白,惡合陰陽,小便閉澀不通,但是虛乏冷極者,皆宜灸之。

白話文:

「曲骨」這個穴位,在橫骨上,中極穴下一寸,在毛際凹陷的地方。灸七壯。主治五淋,小便黃赤,水病脹滿,婦女帶下赤白,房事不協和,小便閉澀不通,但是身體虛弱,寒冷極度的人,都適合灸這個穴位。

陽陵泉,二穴,在膝下一寸外廉陷者中,灸一壯。主膝股內外廉痛不仁,屈伸難,及喉中鳴,驚恐如人將捕之。

白話文:

陽陵泉,共有兩個穴位,位於膝蓋下方一寸的外側凹陷處,灸一壯。主治膝蓋和大腿內外側疼痛麻木,屈伸困難,以及喉嚨發出鳴叫聲,驚恐不安,就像有人要捕捉他一樣。

丘墟,二穴,在外踝如前,去臨泣三寸。灸三壯。主胸脅痛,善太息,胸滿膨膨然,足腕不收,足脛偏細。

3. 正人形第二十

率谷,二穴,在耳上入髮際一寸五分,陷者宛宛中,嚼而取之。灸三壯。主醉後酒風發,頭重,皮膚腫,兩角眩痛也。

白話文:

率谷穴,兩個穴位,在耳上入髮際一寸五分,陷者按壓有空虛感,嚼咬著牙齒來取穴。灸三壯。治療喝醉酒後發作的酒風,頭重腳輕,皮膚浮腫,兩側太陽穴眩暈疼痛。

中府,二穴,在雲門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灸五壯。主肺急,胸中滿,喘逆,唾濁,善噎,皮膚痛也。

白話文:

中府,兩個穴位,在大約雲門下1.6吋,乳頭上方三條肋骨之間,動脈在手底下可以摸得到。灸五次。主治肺氣上逆,胸中滿悶,喘逆,吐出痰涎或黏液,容易噎住,皮膚疼痛。

養老,二穴,在手太陽踝骨上一穴,後一寸陷者中。灸三壯。主肩欲折,臂如拔,手不能自上下也。

張文仲傳《神仙灸法》:療腰重痛,不可轉側,起坐難,及冷痹,腳筋攣急不可屈伸。灸曲踿兩文頭,左右腳四處,各三壯。每灸一腳,二火齊下,艾炷才燒到肉,初覺痛,便用兩人兩邊齊吹至火滅。午時著灸,至人定已來,自行動臟腑一兩回,或臟腑轉動如雷聲,其疾立愈。此法神效,卒不可量也。

白話文:

張文仲在《神仙灸法》中記下了治療腰部疼痛的灸法:治療腰部疼痛,疼痛劇烈,無法轉動身體,難以坐起,以及因寒冷引起的痹症,腿筋攣急,無法屈伸。灸足三里穴和陽陵泉穴,左右腳各四個位置,每個位置灸三壯。每次灸一條腿,兩支艾條同時點燃,艾炷稍微燒到肉,剛開始感覺到疼痛,就用兩個人分別對著兩邊吹,直到火熄滅。午時灸,到了晚上,臟腑會自行運轉一到兩次,或者臟腑運轉時發出如雷鳴般的聲音,疼痛就會立刻痊癒。此法療效顯著,效果難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