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黃帝明堂灸經》~ 卷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2)

1. 揹人形第二

小兒五六歲不語者,心氣不足,舌本無力,發轉難,灸心俞穴三壯。炷如小麥大。在五椎下兩傍各一寸半陷者中。

白話文:

小孩子五六歲還不會說話,是心氣不足,舌根沒有力氣,發音困難,可以灸心俞穴三壯。每壯的大小如小麥粒,位於第五椎骨以下,左右各一寸半的凹陷處。

小兒痢下赤白,秋末脫肛,每廁肚疼不可忍者,灸十二椎下節間,名接脊穴,灸一壯。如小麥大。黃帝療小兒疳痢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悴,諸般醫治不瘥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間三壯。炷如小麥大。岐伯云:兼三伏內,用桃柳水浴孩子,午正時當日灸之,後用清帛子試,兼有似見疳蟲子隨汁出也。此法神效不可量也。

《岐伯灸法》:療小兒脫肛瀉血,秋深不較,灸龜尾一壯。炷如小麥大。脊端窮骨也。

白話文:

小兒腹瀉痢疾,便下赤白黏液,秋末脫肛,每次上廁所肚子痛得忍耐不住,灸十二椎節間,這個穴位叫做接脊穴,灸一壯,壯如小麥般大小。

黃帝治療小兒疳痢脫肛,身體瘦弱口渴,形容枯瘦憔悴,各種醫治方法都治不好。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間三壯,壯如小麥般大小。岐伯說:配合三伏內,用桃柳樹的葉子煎的水洗孩子,正午時當日施灸,之後用乾淨的絲帛試一試,同時將有許多類似疳蟲的小蟲子隨同膿汁流出來。此法療效神奇,不可估量。

2. 揹人形第三

小兒班瘡入眼,灸大杼,二穴,各一壯。在項後第一椎下兩傍,各一寸半陷者中。炷如小麥大。

白話文:

小兒紅眼病、目珠紅腫、熱痛,用灸法治療,取大杼穴,共取兩個穴位,每個穴位各灸一壯。穴位位於項後第一節頸椎骨下,左右兩側各一寸半的凹陷處,灸炷像小麥粒一樣大小。

小兒奶癖目不明者,灸肩中俞,二穴,各一壯。在肩甲內廉,去脊二寸陷者中。炷如小麥大。

小兒羊癇,目瞪吐舌羊鳴也。灸第九椎下節間三壯。炷如小麥大。

白話文:

小孩如果因為奶癮而視力不佳,應該灸肩中俞穴,左右各灸一次。肩中俞位於肩胛骨內側,距離脊柱兩寸的凹陷處。艾炷的大小應該像小麥粒。

小孩如果出現羊癇風,表現為瞪眼、吐舌並發出羊叫聲,應該灸第九個胸椎下方的椎節間,灸三次。艾炷的大小應該像小麥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