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喉科枕秘》~ 卷一 (5)
卷一 (5)
1. 單方
若爛洞。吹生肌散。止痛後。用紫雲煙燻之。口含甘草湯解毒。忌生羊肉。與煎炒發物。
喉疳熱毒心腸傳。可憐臭爛不堪聞。噙用年干加午後。秘加珠片射吹頻。初服大黃加學士。三黃土茯末回生。紫雲熏口功奇妙。收斂生肌止痛靈。
此症因夏天滴鼻汗於豆腐內食之。食穢惡自死禽獸肉。或食水缸內日久生毛米糝。或因怒氣而起。形若花疔之狀。色紅易治。黑者難治。搽追風散數次。轉紅可治。如大而硬。鉤搭烙。吹本止痛。吹秘服千金內托散。再吹生肌涼膈散。或甘桔湯二劑。如較少。只用挑去紅筋。搽本自消。
開花疔因怒氣生。狀若開花取長名。吹本用刀平割去。秘搽下烙病無形。三黃涼膈初宜進。千金內托治膿成。毒若內攻頻氣喘。疔形黑色命難存。
此症原由治法。同上症開花疔。
喉疔因食毒穢生。長在喉中棗核形。紅易紫難黑不治。先用追風轉色生。用刀割去吹本秘。下烙能教病除根。三黃涼膈加銀草。有膿內托用千金。
此症食煎炒熱物。及受氣而起。喉內微腫而紅。初起吹追風散取痰。吹本於患處。針首尾出血。吹秘。服三黃涼膈散。日久有膿。吹本挑破。秘加生肌散吹之。服千金內托散。如膿不幹。吹本與追風。即愈。又一症形如狗尿。下刀去血。刀痕即合。刀割宜長。吹秘可愈。
喉單風熱喉中腫。頃刻水氣不可通。吹秘針攻頭尾穴。三黃涼膈早宜攻。日久膿成須內托。
加秘生肌最有功。
此症因氣鬱有痰而生。在喉中兩邊兩條紅色為甸氣。在喉小舌下紫紅色點如豆大。名梅核。若疔下無核。定在前舌根下。或在左。或在右。中必有青筋系在齶。或白色如蜆肉。似桃膠。兩邊紅筋垂下。久則前心後背疼。且噯氣。喉中若蟲行。骨梗噎氣阻食。或犯之即痛。治者吹本一二次。
針去血。吹秘數次。將平則烙三四下除根。再吹秘以解火氣。乃灸喉下。初起一穴。久者三穴。深甚灸五穴。灸口內出煙為妙。如不出煙。九壯為止。先服十八味加減。入大黃三錢。行痰瀉火。年大者服酒藥二三十行。兼服二陳四七等湯二三十劑。大抵開鬱化痰。順氣利膈泄肺為主。
若頭大而無血。謂之焦頭。若針不入。與甸氣垂下不見形跡。俱不治。前後心痛。當用火灸。甸氣用刀割。梅核用針。如灸稍好。喉中乾燥。要灸氣血三里穴七壯。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大筋宛中。舉足取之。
弄舌喉風時吐舌。常時手弄命須臾。直刺少商流去血。隨吹金鎖即痰除。雄黃化毒須先服。
用刀刺腫秘時吹。疏風甘桔湯宜服。管教患者病消除。
歸尾,花粉,山梔,甘葛,荊芥,桔梗,元參,川芎,連翹,人參,枳殼,茯苓,陳皮,甘草,防風,黃連,秘十六,本十五
白話文:
[單方]
若喉嚨潰爛生瘡,先用生肌散吹於患處止痛,之後再用紫雲煙燻之,並口含甘草湯解毒。忌食生羊肉及煎炒發物。
喉嚨長疳,熱毒侵犯心臟,臭爛不堪,令人難以忍受。可用年干加午後秘方,並配合珠片頻頻吹入患處。初期服用大黃加學士藥方,再用三黃土茯末以促進傷口癒合。紫雲煙燻亦有奇效,能收斂生肌止痛。
此症多因夏天將滴落的鼻汗滴入豆腐中食用,或食用不潔、腐敗的禽獸肉,或食用久置於水缸中長毛發霉的米飯所致,或因盛怒而起。症狀類似花疔,色紅者易治,色黑者難治。可多次搽追風散,待顏色轉紅即可治療。若腫塊又大又硬,可用鉤刀烙之,並吹敷止痛藥,同時內服千金內托散,再吹敷生肌涼膈散,或服用甘桔湯兩劑。若腫塊較小,只需挑去紅筋,再搽藥即可自癒。
開花疔乃因盛怒而起,形似開花,故名。治療方法是用刀將患處平割,再秘方搽藥並烙之。初期宜服用三黃涼膈散,膿成後則服用千金內托散。若毒素內攻,病人頻頻氣喘,且疔瘡呈黑色,則難以治愈。
此症病因及治療方法與上述開花疔相同。
喉嚨疔瘡因食用不潔之物而生,形狀如棗核,長於喉中。顏色紅者易治,紫者難治,黑者則難以治愈。先用追風散使顏色轉紅,再用刀割去患處,並吹敷秘方藥物,再烙之,可根除病灶。之後服用三黃涼膈散加銀草,若有膿液則服用千金內托散。
此症多因食用煎炒熱物或受氣而起,喉嚨輕微腫脹泛紅。初期用追風散吹患處以化痰,並用針刺患處頭尾處使其出血,再吹敷秘方藥物,並服用三黃涼膈散。久之若成膿,則用刀挑破,再吹敷生肌散,並服用千金內托散。若膿液不乾,再吹敷追風散即可痊癒。另一種症狀形似狗尿,可用刀割開放血,刀口即會癒合,刀口宜長,吹敷秘方即可痊癒。
單純因風熱導致喉嚨腫痛,片刻之間即致呼吸困難。需針刺患處頭尾穴位,並服用三黃涼膈散。久之成膿則需服用內托散,再加敷生肌散,療效最佳。
此症因氣鬱痰阻而生,喉嚨兩側出現兩條紅色條紋,小舌下有紫紅色豆粒大小的腫塊,名為梅核。若無核,則位於舌根前,或左或右,患處必有青筋連接在顎部,或呈現白色如蜆肉或桃膠狀,兩側有紅筋垂下。久之則胸背疼痛,噯氣,喉中如蟲行,吞咽困難,飲食受阻,一觸即痛。治療方法是吹敷藥物一、二次,用針放血,再多次吹敷秘方藥物,將腫塊壓平後再烙三四下以除根,再吹敷秘方藥物以解火氣,並在喉嚨下方灸之。初期灸一穴,久者灸三穴,嚴重者灸五穴。以口內冒煙為最佳效果,若不冒煙則灸九壯為止。先服用十八味加減方,加入大黃三錢,以瀉火行痰。年長者可服用酒藥二三十劑,並服用二陳四七等湯二三十劑。總之,治療以開鬱化痰,順氣利膈泄肺為主。
若腫塊很大且無血,謂之焦頭,若針刺不入,或紅筋垂下不明顯,則不治。前後心痛者,應使用火灸。紅筋可用刀割,梅核則用針刺。若灸後稍有好轉,但喉嚨乾燥,則需灸氣血三里穴七壯。足三里穴位於膝蓋骨下三寸,脛骨外側,大筋中間,舉足即可找到。
喉嚨因風熱而吐舌,平時手常弄喉嚨,需立即用針刺少商穴放血,並吹敷金鎖藥物,即可化痰。先服用雄黃以解毒。
用刀刺腫塊,同時吹敷秘方藥物,並服用疏風甘桔湯,即可治愈。
藥物組成:歸尾、花粉、山梔、甘葛、荊芥、桔梗、元參、川芎、連翹、人參、枳殼、茯苓、陳皮、甘草、防風、黃連、秘方藥物十六味,常用藥物十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