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佚名)

《焦氏喉科枕秘》~ 卷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9)

1. 治喉痹單方

此症受四時不正之氣。及非常暴寒。而生少陰症。脈微細而沉。自汗。咽不利。一名腎傷寒。切不可用寒涼之藥。宜用半夏桂枝湯。或苦酒湯。臟寒咽閉。吞吐不利。用蜜附子。

陰毒喉風脈細沉。自汗咽疼屬少陰。藥忌寒涼為要切。桂甘半夏得回生。苦酒湯能醫此症。一服須知妙若神。臟寒咽閉蜜附子。奇方妙訣出三因。

此症生於雄尾之中。初起如梅核。在喉膈之間。乃七情所致也。用刀刺破。吹冰硼散。服雄黃化毒丸並四七湯。即愈。

喉癤緣由七情起。吞吐不利阻喉中。刺破吹上冰硼散。雄黃化毒有奇功。再服四七湯為妙。須教患者病無蹤。

此症因受風熱。或飲酒太過。上焦火燥而起。喉之內外皆白。吹秘。服山豆根湯。

喉癬原來受熱氣。上焦火氣往咽攻。滿喉白色須吹秘。山豆根湯最有功。

此症肺經受熱。多語損氣。或怒高喊。或誦讀太急。或多飲醇酒。多食爆炙而起。喉兩旁。或單。或雙。形如圓眼。血絲相裹。犯之即痛。斂神息氣。以藥攻之則愈。勿用刀刺。吹麝香散。服益氣疏風湯。

喉瘤生在喉兩旁形如圓眼或單雙。犯之即痛喉中硬。養神晏息得安康。不可輕用刀針刺。益氣疏風是妙方。麝香散末時吹上。何必求神告上蒼。

此症因外感六氣。內傷七情而起。咽喉之內生肉球。如龍眼核大。有根如線五寸余長。吐球出。方可飲食。以手輕捻。痛徹至心。服益氣疏風湯。用真麝香二錢。作二次。水和服。或麝香散服三次。根化而愈。

喉球生如龍眼核。肉線相連妨飲食。七情六氣致根由。手扯肉球心痛徹。益氣疏風除病根。麝香散服奇功絕。

此症風熱。勞思太過。或對風言語。風入肺經而起。其色鮮紅。久而赤紫。治者以多去痰為要。吹秘。刺破。去血。火自瀉矣。服黏子解毒湯。去熱涼血。紫色轉紅。漸愈。風熱喉丹縈思起。邪風入肺致痰生。喉內鮮紅多腫閉。探痰吹秘用刀針。黏子解毒湯宜治。涼血祛風藥用神。

此症因氣鬱。及時風熱而起喉間。形如赤珠。或紫或白。犯之即痛。日久則嗌氣。治者挑破去血。吹秘。服清氣利咽湯。如火盛咽痛。色紫。加片芩黃連。去半夏生薑。如虛火不甚紅。勞力即痛。加元參生地芎歸知柏。

氣子如珠因鬱氣。或紅或紫在喉中。勞心努力皆能舉。日久年深氣欠通。治者用刀先刺破。還將秘藥上收功。清氣利膈誠妙劑。能令病者喜相逢。

此症食炙爆醇酒肥甘。以致陽明胃經火動而生濕熱。故發。牙齦作爛。頃刻腐黑沿開。其患迅速。故名走馬。甚者牙齦脫落。根柯汙黑。不數日。以致穿腮破唇。沿及滿口。走入喉中。誠為不治。治者針少商穴。以定死生。先用午後年干。泡汁拭淨。吹本秘。鼻爛加冰片、麝香。

白話文:

治喉痹單方

此症因時節不正之氣或突然受寒而致少陰病症,脈象微細而沉,自汗,咽喉不適,也稱腎傷寒。切忌使用寒涼藥物,宜用半夏桂枝湯或苦酒湯。若因臟腑寒邪導致咽喉閉塞,吞咽困難,則用蜜附子。

陰毒喉風,脈細沉,自汗咽痛,屬少陰症,藥物忌用寒涼為要。半夏、桂枝、甘草合用可起死回生,苦酒湯也能治療此症,一服便見奇效。臟腑寒邪導致咽喉閉塞者,可用蜜附子,此方妙訣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

此症生於喉嚨後部,初期如梅核大小,位於喉嚨與膈膜之間,多由七情所致。可用刀刺破,吹入冰硼散,服用雄黃化毒丸及四七湯,即可痊癒。

喉嚨長瘡,緣於七情引起,吞咽困難,阻滯喉嚨。刺破後吹入冰硼散,雄黃化毒丸效果奇佳,再服用四七湯,即可痊癒。

此症因受風熱,或飲酒過度,上焦燥熱而起,喉嚨內外皆白,用吹藥法治療,服用山豆根湯。

喉嚨癬,本是受熱氣所致,上焦火氣攻入咽喉,喉嚨佈滿白色,用吹藥法治療,山豆根湯最有效。

此症因肺經受熱,說話過多損傷肺氣,或發怒大喊,或朗讀過急,或飲酒過量,或多食辛辣炙烤之物而起。喉嚨兩側,或單側,或雙側,長出形如圓眼狀的腫塊,有血絲,觸之即痛。應斂神息氣,用藥治療即可痊癒,勿用刀刺,吹入麝香散,服用益氣疏風湯。

喉嚨腫瘤,生於喉嚨兩側,形如圓眼,單個或成雙,觸之即痛,喉嚨內部感覺堅硬。應養神靜息,保持安康,不可輕易使用刀針刺破,益氣疏風湯是妙方,最後吹入麝香散即可,何必求神問卜。

此症因外感六淫之邪,內傷七情而起,咽喉內生出肉球,如龍眼核大小,並有如線般的根部,長約五寸。將肉球吐出後方可飲食,用手輕輕捻動,疼痛會直達心臟。服用益氣疏風湯,用真麝香二錢,分二次服用,或用麝香散三次,肉球根部化解即可痊癒。

喉嚨肉球,如龍眼核大小,肉芽與根部相連,妨礙飲食。由七情六淫引起,用手扯動肉球,疼痛會直達心臟。服用益氣疏風湯,用麝香散,療效奇絕。

此症因風熱,思慮過度,或對著風說話,風邪侵入肺經而起。顏色鮮紅,久則變為紫紅。治療以化痰為主,用吹藥法,刺破,放血,火邪自然消退,服用黏子解毒湯,清熱涼血,紫色轉為紅色,逐漸痊癒。

此症因氣鬱,加之風熱而起,位於喉嚨間,形如紅色珠子,或紫或白,觸之即痛,時間久了會氣短。治療方法是挑破放血,吹藥,服用清氣利咽湯。若火盛咽痛,顏色紫紅,則加片芩、黃連,去半夏、生薑。若虛火不盛,顏色不紅,勞累則疼痛,則加元參、生地、川芎、當歸、知母、柏子仁。

氣泡如珠,因氣鬱所致,或紅或紫,位於喉嚨內,勞心費力都會加重病情,時間久了氣息不通暢。治療方法是用刀刺破,再用藥粉收斂傷口,清氣利膈湯是妙藥,能使患者喜出望外。

此症因食用炙烤、辛辣食物,飲酒過量,肥甘厚膩,導致陽明胃經火旺,濕熱內生而發病。牙齦潰爛,頃刻間腐黑蔓延,病情發展迅速,故名「走馬牙疳」。嚴重者牙齦脫落,牙根污黑,數日內穿破腮頰,蔓延至滿口,甚至侵入喉嚨,危及生命。治療方法是針刺少商穴,以決定生死。先用午後採摘的艾葉泡水,清洗乾淨,吹入藥粉,若鼻樑潰爛則加冰片、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