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闡微》~ 序

回本書目錄

1.

生人之身,耳司聽而目司視,故五官之用,耳目居多,而耳與目較,即目尤較重。何也?眯於目,而以耳代目者為廢人,不聰於耳,而以明兼聽者,不失為全士也。昔者炎帝憫天下人之苦於疫癘,而傷夭札也,取草木之實,含英咀華,辨其寒溫燥熱之性,識其君臣佐使之宜,製為方書,民有疾痛,藥輒愈。而書乃何獨疏於療目耶?蓋上古嗜欲未源,葆命有利,目之受病極少。

白話文:

人的身體,耳朵主管聽覺,眼睛主管視覺,所以五官的功能中,以耳朵和眼睛的使用最多,而耳朵和眼睛相比較,眼睛的功用遠比耳朵重要。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眼睛失明瞭,而用耳朵來代替眼睛的人,那樣的人就成了一個廢人了;如果耳朵聽不見了,但可以用眼睛來兼聽,這樣的人仍然可以成為完人。從前,炎帝可憐天下人受疫病的痛苦,因此為人吃藥治療,抑制死亡,他採集草木的果實,吸收精華,分清草藥的寒、溫、燥、熱等性質,瞭解各種藥物的性質和用途,編寫成藥方書,如果有人生病,用草藥方治療,藥到病除。但是那本草藥書,為什麼獨獨欠缺治療眼睛的藥方呢?可能是因為在古代,人們的慾望還不強烈,能保養生命,而眼病很少。

厥後知識日啟,內搖其心,外憾其精。心有疾則血不養目,腎有病則瞳人昏暗,肺有症則白珠血絲日生,肝有患則翳膜變起。此皆情欲所感,初不自覺,積久而視乃昏,始知目之為病源也。嗚呼!釁民之生,要無過不利當途,如問炎帝之時,其有此乎?故百書多略之者,非疏也。

白話文:

後來知識漸漸開竅,內心動搖,外物刺激了(他們的)精神。心裡有病,血就不會濡養眼睛;腎臟有病,瞳孔就會昏暗;肺部有病,眼白上就會日漸出現血絲;肝臟有病,翳膜就會發生變化。這些都是情慾所造成的,剛開始自己並不知道,時間長了視力就會昏暗,這時才發現眼睛的疾病根源所在。唉!禍害人命的事情,莫過於不適合做官,就如同(堯帝)問炎帝的時候,有用這樣的官員嗎?因此,很多書都忽略了這一點,這不是疏忽。

孫真人著《眼科秘訣》,以補炎帝方書之未備,而其本常秘,未能廣其傳矣。於云從少時,力學過苦目傷,醫不得愈,禱於城隍之神,夢授書四帙,覺而遇王覆萬傳真人書,宛然如夢中,云從輒依其方治之,目得瘥。如人有病目者,亦辨其所受病復治之,罔弗療。云從乃更為《闡微》、《入門》傳之天下後世,得諸馮隋昆鐵樹梨棗。

白話文:

孫思邈所著的《眼科祕訣》一書,是為了補足《黃帝內經》中關於眼科的不足之處,但其內容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機密,無法廣泛傳播。於雲從年輕時,由於努力學習,導致眼睛受傷,遍尋名醫皆無法治癒。他於是向城隍神祈禱,夢見神賜予他四卷天書。醒來之後,他遇到了王覆萬傳真人留下的書,內容和夢中所見的一模一樣。於雲從於是依照書中的方法治療自己的眼睛,終於痊癒。他後來也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其他人的眼疾,無一不治。於雲從還將《眼科祕訣》中的內容整理成《闡微》和《入門》兩本書,傳授給後世。這些書後來被馮隋昆、鐵樹梨棗等人收藏。

嗚呼!是書一出,又豈在炎帝方書下哉?予宦遊三十餘年,簿書難章,目勞神疲,短於視,云從為予藥之,得復其元,云從之功也。今云從老矣,幸其書得傳,吾願世之讀是書者,望其寶之如方書,而勿忘云從之功為焉,則感矣。

時康熙辛巳春王吉旦奉直大夫知膠州事平陵王基昌序

白話文:

唉!這本書一出版,難道會比炎帝的《方書》差嗎?我宦遊超過三十年,公文書多到難以處理,眼睛疲勞、精神疲憊,視力變差。雲從於是為我配了藥,我的視力才恢復,這都是雲從的功勞。如今雲從老了,幸好他的書得以流傳,我希望世間讀這本書的人,能夠像寶貝《方書》一樣寶貝這本書,也別忘記雲從的功勞,那樣我就很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