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眼科心法要訣》~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黃風不足歌

已成黃風不足證,補益脾經山藥丸人參山藥茯苓地,澤瀉防風同作丸。

白話文:

單靠黃風不足以證明什麼,用來補益脾經的山藥丸,有人參、山藥、茯苓、澤瀉、防風五種藥材製成。

山藥丸方

人參,山藥,茯苓,生地黃,澤瀉,防風(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錢。

2. 綠風有餘歌

已成綠風有餘證,羚羊角飲黑參防,茯苓知母黃芩細,桔梗羚羊車大黃

白話文:

綠風(陰虛發熱)的證狀還時有殘留,羚羊角、飲黑參、防風、茯苓、知母、黃芩、細辛、桔梗、羚羊車、大黃這十味藥材一同服用。

黑參(二錢),防風(二錢),茯苓(二錢),知母(二錢),黃芩(一錢),細辛(一錢),桔梗(二錢),羚羊角(一錢),車前子(一錢),大黃(一錢)

白話文:

黑參(12克),防風(12克),茯苓(12克),知母(12克),黃芩(6克),細辛(6克),桔梗(12克),羚羊角(6克),車前子(6克),大黃(6克)

上為粗末,以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去渣溫服。

3. 綠風不足歌

已成綠風不足證,還睛丸草術參苓,羌防菊地蒺蓉薯,牛膝葙蒙菟賊芎。

白話文:

這幾種藥已經治不了綠風病了,還睛丸、草術、參苓,羌防、菊地、蒺藜、薯蕷,牛膝、葙蒙、菟絲子、賊芎。

甘草白朮人參茯苓羌活防風菊花生地黃,蒺藜,肉蓯蓉山藥,牛膝,青葙子密蒙花,菟絲子,木賊川芎(各一兩)

白話文:

甘草、白朮、人參、茯苓、羌活、防風、菊花、生地黃、蒺藜、肉蓯蓉、山藥、牛膝、青葙子、密蒙花、菟絲子、木賊、川芎(各10克)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三錢。

4. 黑風有餘歌

已成黑風有餘證,羚羊角飲黑羚羌,車前桔梗黃芩共,柴胡茺蔚細辛防。

白話文:

已經成為黑風病的附加證狀,可用羚羊角、黑羚羌、車前、桔梗、黃芩、柴胡、茺蔚、細辛和防風等藥材一起服用。

黑風羚羊飲

黑參(一錢),羚羊角(一錢),羌活(一錢),車前子(一錢半),桔梗(一錢),黃芩(一錢),柴胡(一錢),茺蔚子(一錢半),細辛(五分),防風(一錢)

白話文:

  • 黑參(6克):補氣養陰,扶正固本。

  • 羚羊角(6克):清熱涼血,滋陰補陽。

  • 羌活(6克):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 車前子(9克):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 桔梗(6克):宣肺止咳,祛痰平喘。

  • 黃芩(6克):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柴胡(6克):疏肝解鬱,清熱退燒。

  • 茺蔚子(9克):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 細辛(3克):祛風通絡,溫中止痛。

  • 防風(6克):祛風散寒,解表止痛。

上為粗末,以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去渣溫服。

5. 黑風不足歌

已成黑風不足證,補腎丸熟地澤瀉茺蔚五味子細辛山藥菟絲良。

白話文:

中醫診斷必須有多方面的依據,不能僅僅根據單一的症狀來判斷。比如,治療黑風,除了考慮到腎虛之外,還要考慮到其他因素,比如肝火旺、脾胃虛弱等。中醫常用熟地、澤瀉、茺蔚、五味子、細辛、山藥、菟絲等中藥來治療黑風。這些藥物可以起到補腎、滋陰、清熱、祛風的作用。

補腎丸方

熟地黃(一兩),澤瀉(一兩),茺蔚子(一兩),五味子(三錢),細辛(三錢),山藥(一兩),菟絲子(一兩)

白話文:

  • 熟地黃(一兩):滋陰補血、補精益髓。

  • 澤瀉(一兩):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 茺蔚子(一兩):補腎固精、澀精止遺。

  • 五味子(三錢):補氣養血、益精生津。

  • 細辛(三錢):通鼻竅、散寒除濕。

  • 山藥(一兩):補脾健胃、益氣養陰。

  • 菟絲子(一兩):補腎益精、強筋健骨。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二錢,空心鹽湯下。

6. 烏風有餘歌

已成烏風有餘證,決明丸內決明辛,桔梗防風茺蔚子,車茯山藥共元參。

白話文:

已經成爲普遍現象並有根據的證據,決明丸裏面的決明性辛,桔梗防風茺蔚子,車茯山藥共元參。

石決明(二兩),細辛(五錢),桔梗,防風,茺蔚子,車前子茯苓,山藥,元參(各二兩)

白話文:

石決明:120 克

細辛:30 克

桔梗:120 克

防風:120 克

茺蔚子:120 克

車前子:120 克

茯苓:120 克

山藥:120 克

元參:120 克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清送下三錢。

7. 烏風不足歌

已成烏風不足證,補肝散內用川芎熟地當歸蒺藜芍,木賊夏枯草防風

白話文:

補肝散內服之中藥有川芎、熟地、當歸、蒺藜、芍藥、木賊、夏枯草和防風。

只能證明烏風還沒有痊癒,不足以證明有功效。

川芎,熟地,當歸,蒺藜,白芍藥,木賊,夏枯草,防風(各一錢)

白話文:

川芎、熟地、當歸、蒺藜、白芍藥、木賊、夏枯草、防風(各5公克)

上為粗末,以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去渣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