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謙等

《眼科心法要訣》~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不內外因為病歌

病由不內外因者,飲食起居擊刺成,邪無定體內外障,細察其因無遁情。

【注】此明不內外因受病之因也。既非外感六氣,又非內傷七情,但因飲食不節,傷飽失飢,起居不慎,勞役過度,或遭擊振,或被刺損。以其邪無定體,故或成內障,或成外障之病。當細察其所因,則病無遁情矣。

白話文:

進一步解釋,如果疾病不是由外界環境(如風、寒、暑、濕、燥、火)所引起的,也不是由內在情緒(如喜、怒、憂、思、悲、恐、驚)造成的,那麼通常是由於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或飢餓,生活作息不當、勞動過度,或是遭受意外打擊、刺傷等原因造成。因為這些病因的影響沒有固定的形式,所以可能會導致身體內部或外部的問題。只要我們詳細地檢查病因,就能瞭解病情的全貌。

2. 內障總名歌

內障初患變五風,黃綠黑烏青圓冰,滑澀浮沉橫散偃,黃心黑水棗花形,雷頭驚振及瞳缺,雀目高風胎患名,二十四證為內障,須當一一辨分明。

【注】內障初患,尚未失明之證也,久而變成五風之證。瞳變黃色者,名曰黃風。變綠白色者,名曰綠風。變黑色者,名曰黑風。變烏紅色者,名曰烏風。變青色者,名曰青風。圓者,圓翳也。冰者,冰翳也。滑者,滑翳也。澀者,澀翳也。浮者,浮翳也。沉者,沉翳也,又名深翳。

橫者,橫翳也,又名劍脊翳,散者,散翳也。偃者,偃月翳也。黃心者,白翳黃心翳也。黑水者,黑水凝翳,亦名黑花翳。棗花者,棗花翳也。雷頭者,雷頭風變內障也。驚振者,因驚振而成內障也。胎患者,胎患內障也。此內障二十四證之總名也,須當一一分辨明白,以施治也。

白話文:

在剛開始患有眼內疾病時,病症會逐步轉變為五種主要類型,分別是黃風、綠風、黑風、烏風和青風,就像冰、圓狀的障礙物一樣。這些障礙物可能光滑、粗糙、漂浮、下沉、橫向、散開或彎曲如新月。有的中心呈黃色,有的像黑色的水滴,形狀如棗花。還有雷頭風引起的眼疾,因驚嚇震動導致的內障,以及從母胎就有的眼疾。

這五風加上冰、圓、滑、澀、浮、沉、橫、散、偃、黃心、黑水、棗花、雷頭、驚振、胎患,共計二十四種症狀,都是眼內疾病的範疇。必須一一分辨清楚,才能對症下藥進行治療。

詳細來說,初期的眼內疾病,並未造成失明,但長久下來就會演變成五風。瞳孔變黃的是黃風;變綠白色的是綠風;變黑的是黑風;變烏紅色的是烏風;變青色的是青風。圓翳指的是圓形障礙物;冰翳指的是像冰一樣的障礙物;滑翳指光滑的障礙物;澀翳指粗糙的障礙物;浮翳指漂浮的障礙物;沉翳,又稱深翳,指的是下沉的障礙物。

橫翳,又名劍脊翳,指的是橫向的障礙物;散翳指散開的障礙物;偃月翳指的是彎曲如新月的障礙物。白翳黃心翳指的是中心呈黃色的障礙物;黑水凝翳,又稱黑花翳,指的是像黑色水滴的障礙物;棗花翳指的是形狀如棗花的障礙物。雷頭風變內障是由雷頭風引起的眼疾;因驚振而成內障是由驚嚇震動導致的內障;胎患內障是從母胎就有的眼疾。以上就是眼內疾病的二十四種症狀總名,必須一一分辨清楚,才能對症治療。

3. 內障初患久變五風歌

內障初患如好眼,生花視物霧煙中,隱隱似翳瞳失彩,久變黃綠黑烏青,黃風雀目久金色,綠風時見花白紅,頭旋額鼻目牽痛,黑風見黑綠風同,烏風亦與綠不異,但痛不旋乃烏風,頭旋不痛青風證,瞳黃黃風發脾經,淺綠如白肺經發,黑色黑風腎經名,烏帶渾紅心經病,青是青風屬肝經。外因頭風痛引目,腦脂熱注忽失明;內因精傷不上注,左右相傳漸漸盲。

或兼外因皆赤痛,內因不足補其精。

【注】內障初患,如同好眼,但視物常見五色花飛,昏而不明,如在霧煙之中。瞳中隱隱似翳,漸無精彩射人。其瞳色或變黃、白、綠、青、烏、黑,渾紅無定,久則成五風內障之證也。黃風者,初病雀目,日久瞳變黃色,甚而如金,難治之證也。綠風者,初病眼前時見白花、紅花,頭旋,兩額俠鼻痛牽兩目,日久瞳變淺綠如白之色。

黑風者,初病與綠風相同,但時見黑花,日久瞳變昏黑之色。烏風者,初病亦與綠風之證不異,但頭痛而不旋暈,眼前常見烏花,日久瞳變烏帶渾紅之色。青風者,初病亦與烏風相同,頭雖旋暈而不痛,眼前常見青花,日久瞳變青色。其五風發病之源:黃風則發於脾經,綠風則發於肺經,黑風則發於腎經,烏風則發於心經,青風則發於肝經。

然風雖有五,其致病之由則有二:一曰外因,必因頭風,其痛引目,上攻於腦,腦脂與熱合邪,下注於目,而致兩目忽然失明也;一曰內因,必因內傷臟腑,精氣不上注於目,或先病左目,後及於右目,或先病右目,後及於左目,左右相傳,兩目俱損也。外因證屬有餘,多兼赤痛,當以除風散熱為主;內因證屬不足,多不赤痛,當以補精益氣為主。

白話文:

當眼睛剛開始出現內障問題時,看起來就像健康的眼睛一樣,但看東西時會出現五顏六色的光點,視線模糊,好像處在煙霧中。瞳孔裡似乎有翳影,漸漸失去原有的光彩。隨著時間的推移,瞳孔的顏色可能會變成黃色、白色、綠色、青色、黑色或混濁的紅色,這些都是內障長期變化後的症狀。

黃風內障最初表現為夜盲症,日久瞳孔轉為黃色,甚至像金色,這是一種難治的病症。綠風內障最初可能在眼前看到白色的或紅色的光點,伴有頭暈和前額、鼻子以及眼睛的疼痛,久而久之,瞳孔會呈現淡綠色或近似白色。

黑風內障最初與綠風類似,但會看到黑色的光點,日久瞳孔會變得暗黑。烏風內障同樣起初與綠風相似,但只有頭痛且沒有眩暈,眼中常見黑色的光點,久之瞳孔會呈現深黑色並夾雜著渾濁的紅色。青風內障起初也與烏風相似,雖然會有眩暈但不會感到疼痛,眼前常見青色的光點,久之瞳孔會變成青色。

這些不同顏色的風內障,其發病源頭各不相同:黃風起源於脾經,綠風起源於肺經,黑風起源於腎經,烏風起源於心經,青風起源於肝經。

然而,無論哪種風內障,導致它們的原因可歸納為兩類:一是外因,通常是由頭部的風濕引起,這種疼痛會牽引到眼睛,影響到腦部,腦部的脂肪與熱邪結合,向下流至眼睛,導致雙眼突然失明。二是內因,通常是因為內臟受損,導致精氣無法向上供應到眼睛,可能是先從左眼開始,然後影響到右眼,或是相反,雙眼最終都會受到損害。外因導致的症狀通常會伴隨紅腫和疼痛,治療應該以消除風邪和熱邪為主;而內因導致的症狀多不會有紅腫和疼痛,治療應該以滋補精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