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心法要訣》~ 卷一 (2)
卷一 (2)
1. 八廓主六腑命門包絡病歌
風廓屬膽水膀胱,大腸天廓地胃鄉,火廓小腸雷廓命,山澤三焦包絡方。
【注】此明八廓所屬也。風廓即風輪也,風輪屬肝,肝與膽為表裡,故輪主臟為肝病,廓主腑為膽病。水廓即水輪也,水輪屬腎,腎與膀胱為表裡,故輪主臟為腎病,廓主腑為膀胱病。天廓即氣輪也,氣輪屬肺,肺與大腸為表裡,故輪主臟為肺病,廓主腑為大腸病。地廓即肉輪也,肉輪屬脾,脾與胃為表裡,故輪主臟為脾病,廓主腑為胃病。
火廓、雷廓、澤廓、山廓,即血輪之部位也,血輪屬心,心與小腸為表裡,故輪主臟為心病,廓主腑為小腸病。其雷廓命門、澤廓三焦、山廓包絡,皆附於血輪者,以命門、三焦、包絡,俱屬相火,當稟命於君火,故當附焉。
【按】眼科皆以五輪屬臟,配五行;八廓屬臟腑,配八卦,遂使臟腑混淆,無所適從。夫五輪既屬臟,八廓自應屬腑。今改訂之,俾學者按輪廓之部位視之,而病之在臟、在腑,自能瞭然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學上「八廓」和它們分別對應的六腑以及命門、包絡等病症的關聯。
「風廓」是膽腑的問題,與「水廓」相連的則是膀胱的疾病。而「大腸天廓」和「地胃鄉」指的是大腸和胃的疾病。再來,「火廓」和「雷廓」所涉及的是小腸的狀況。「山澤三焦」和「包絡方」則與三焦及包絡相關。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風廓」實際上指的是肝的風輪,肝與膽互為表裡,所以風廓的疾病主要反映在膽腑。同樣地,「水廓」即腎的水輪,腎與膀胱互為表裡,所以水廓的病狀通常與膀胱相關。再者,「天廓」即肺的氣輪,肺與大腸互為表裡,因此天廓的問題多見於大腸。而「地廓」即是脾的肉輪,脾與胃互為表裡,故地廓的疾病多反應在胃腑。
接下來,「火廓」、「雷廓」、「澤廓」、「山廓」都屬於心的血輪範疇,心與小腸互為表裡,所以這些廓的問題多半是小腸的疾病。至於「雷廓命門」、「澤廓三焦」、「山廓包絡」之所以附屬於血輪,是因為命門、三焦、包絡都屬於相火,必須服從心的君火,因此歸類於此。
以往的眼科理論,會將五輪歸屬於臟器,並以五行相配;而八廓的疾病則歸屬於臟腑,並用八卦相對應。這樣的分類方式容易讓臟腑的概念混淆不清。既然五輪已歸屬於臟器,那八廓理應歸屬於腑。現在重新修正,讓學習者根據輪廓的位置來判斷,就能清楚瞭解疾病是在臟器或是在腑。
2. 內因為病歌
內障皆因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臟腑內損精不注,初為內障久成風。
【注】此明內障受病之因也。障,遮蔽也;內障者,從內而蔽也。內障之病,皆因七情過傷,過喜傷心,過怒傷肝,過憂傷肺,過思傷脾,過悲傷心,過恐傷腎,過驚傷膽。臟腑內損,精氣不上注於目。故初病內障,久成五風(烏風、綠風、黑風、黃風、青風)之患。其證不紅不腫,瞳仁色變,而其光失明也。
白話文:
這首「內因為病歌」說明瞭眼疾內障的病因。所謂內障,就是指由內在因素導致的眼部問題,使視力受到遮蔽。這種眼疾多半是因為人的情緒波動過大,包括過度的喜悅、怒氣、憂慮、思慮、悲傷、恐懼和驚嚇所引發的。
具體來說,過度的喜悅會傷害心臟,過度的怒氣會影響肝臟,過度的憂慮會損傷肺部,過度的思慮會對脾臟造成傷害,過度的悲傷同樣會傷及心臟,過度的恐懼則會傷害腎臟,而過度的驚嚇則會影響膽囊。當這些重要的臟腑受到損傷,身體的精氣無法上達至眼睛,就會形成內障。初期可能只是內障,但若持續發展,就可能會演變成更嚴重的「五風」疾病,即烏風、綠風、黑風、黃風、青風等眼疾。
這種疾病的特徵是眼睛不會紅腫,但瞳孔顏色會改變,且光感會逐漸消失,最終導致失明。
3. 外因為病歌
外障皆因六氣生,暑寒燥濕火與風,內熱召邪乘隙入,隨經循繫上頭中。
【注】此明外障受病之因也。外障者,從外而遮也。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也。外障之病,皆因六淫所感,然必因其人內熱外蒸,腠理不密,相召外邪,乘虛而入。入項屬太陽,入面屬陽明,入頰屬少陽,各隨其經之系,上頭入腦中,而為患於目焉。其證:赤、痛、腫、澀、眵、淚、翳膜遮睛也。
白話文:
所有的外部疾病都是由六種氣候因素產生的,包括暑熱、寒冷、乾燥、濕氣、火熱和風邪。如果身體內部有熱氣,會吸引邪氣從空隙進入體內,然後沿著不同的經絡影響到頭部和腦部。
註解部分則進一步解釋了外部疾病的原因。所謂的外部疾病,是指由外界因素引起的疾病。風、寒、暑、濕、燥、火是六種主要的環境因素。外部疾病的發生,通常是由這六種過度的環境因素所導致的,但前提是患者體內已有熱氣,使得皮膚毛孔開放,容易讓外界邪氣有機可乘,從而進入體內。進入頸部的邪氣屬於太陽經,進入面部的屬於陽明經,進入兩頰的則屬於少陽經。這些邪氣會沿著相關的經絡向上進入腦部,對眼睛造成危害。具體的症狀可能包括眼睛紅腫、疼痛、乾澀、分泌物增多、流淚以及視力模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