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抉微》~ 第四集·治療法 (4)
第四集·治療法 (4)
1. 痢疾
痢之所以宜消導者,此蓋時痢宜瀉之義。以痢多食積,必須消其食積,而後可冀痢止,此枳殼、厚朴、大黃、山楂、神麯、麥芽、萊菔子,之所必用也。然容川解曰:痢症之裡急,為急欲下便,是肝木之疏泄。
後重為欲便不得,是肺氣之斂,而於止奔迫,解鬱閉一方,而肝肺並治者,擬用白頭翁湯,加石膏、知母、杏仁、桔梗、枳殼、檳榔、柴胡、麥芽、當歸、白芍等治之,輕則,用小柴胡加當歸、白芍、杏仁、枳殼、檳榔、麥芽、花粉,調和肝肺,則肺氣不迫注,肝氣得開利矣。又云:肝氣欲泄而下注,肺氣欲收而不開,故痢多發於秋。
秋金肺氣閉而不開,肝氣決裂而不遏,是以迫痛,治宜甘桔湯加白芍,以桔梗開提肺氣,以白芍平治肝木,本此意以為加減,則鱉甲、龍膽草、青皮、秦皮、蘆薈、皆平肝之藥,當歸、生地、桃仁、五靈脂、元胡索,皆治肝經血分之藥,黃芩、麥冬、桑皮、知母皆清肺之藥,枳殼、貝母、杏仁、陳皮,皆肺經調氣之藥。隨宜致用,變化在人,烏有不治之痢哉。
容川此節證論,雖僅足為時痢之方針,而臨症擇而用之,亦無不效,若桴鼓者矣。
黃土湯方
灶心土(二錢),甘草(一錢),白朮(一錢),熟地(一錢),黃芩(一錢),附子(炮,五分),阿膠(一錢)
仲景烏梅丸方
烏梅(一錢),細辛(六分),乾薑(五分),黃芩(一錢),黃連(一錢),當歸(一錢),附子(五分),川椒(一錢),桂枝(七分),黨參(一錢),黃柏(一錢)
仲景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一錢),甘草(一錢),人參(一錢),乾薑(五分),黃芩(一錢),半夏(六分),黃連(一錢),大棗(一錢)
清燥救肺湯(方見前咳嗽方內)
知柏地黃湯(方見前咳嗽方內)
八珍湯方
當歸(一錢),白芍(一錢),熟地(一錢),川芎(五分),白朮(一錢),茯苓(一錢),黨參(一錢),甘草(一錢)
仲景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錢),乾薑(五錢),粳米(一錢)
仲景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一錢),黃連(一錢),黃柏(一錢),秦皮(一錢)
仲景小柴胡湯(方見前咳嗽方內)
仲景甘桔湯方
甘草(二錢),桔梗(一錢)
白話文:
痢疾之所以需要消導,是因為某些痢疾需要瀉下治療。因為痢疾大多是因為飲食積滯,必須先消除積滯,才能期望痢疾痊癒。所以枳殼、厚朴、大黃、山楂、神麴、麥芽、萊菔子等藥物是必須使用的。
然而,容川的解釋是:痢疾裡急後重,是因為急著想大便(肝木疏泄功能失常),以及想大便卻排不出來(肺氣收斂功能失常),導致腹痛便急。因此治療需要疏解肝鬱和調和肺氣。 白頭翁湯加石膏、知母、杏仁、桔梗、枳殼、檳榔、柴胡、麥芽、當歸、白芍等藥物,可以同時治療肝肺。症狀輕微者,可用小柴胡湯加當歸、白芍、杏仁、枳殼、檳榔、麥芽、花粉,調和肝肺,使肺氣不致過度收斂,肝氣得以順利疏泄。又說:肝氣想要疏泄向下,肺氣想要收斂而不舒展,所以痢疾多發於秋季。秋季金氣當令,肺氣閉塞不通,肝氣則衝破而不能收斂,因此導致疼痛。治療宜用甘桔湯加白芍,用桔梗疏通肺氣,用白芍平肝。根據這個思路加減藥物,鱉甲、龍膽草、青皮、秦皮、蘆薈都是平肝的藥物;當歸、生地、桃仁、五靈脂、元胡索都是治療肝經血分的藥物;黃芩、麥冬、桑皮、知母都是清肺的藥物;枳殼、貝母、杏仁、陳皮都是調和肺氣的藥物。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變化多端,哪有治不好的痢疾呢?
容川這段論述,雖然只是針對某些痢疾的治療方針,但臨床上選擇並應用,也都有效,如同桴鼓應和一般。
以下列出文中提到的各個方劑:
- 黃土湯:灶心土二錢,甘草一錢,白朮一錢,熟地一錢,黃芩一錢,附子(炮)五分,阿膠一錢
- 仲景烏梅丸:烏梅一錢,細辛六分,乾薑五分,黃芩一錢,黃連一錢,當歸一錢,附子五分,川椒一錢,桂枝七分,黨參一錢,黃柏一錢
- 仲景生薑瀉心湯:生薑一錢,甘草一錢,人參一錢,乾薑五分,黃芩一錢,半夏六分,黃連一錢,大棗一錢
- 清燥救肺湯:(方劑見前文咳嗽方內)
- 知柏地黃湯:(方劑見前文咳嗽方內)
- 八珍湯:當歸一錢,白芍一錢,熟地一錢,川芎五分,白朮一錢,茯苓一錢,黨參一錢,甘草一錢
- 仲景桃花湯:赤石脂一錢,乾薑五錢,粳米一錢
- 仲景白頭翁湯:白頭翁一錢,黃連一錢,黃柏一錢,秦皮一錢
- 仲景小柴胡湯:(方劑見前文咳嗽方內)
- 仲景甘桔湯:甘草二錢,桔梗一錢
(註:文中藥量單位「錢」與現代藥量單位不同,需專業中醫師根據病情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