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抉微》~ 第四集·治療法 (3)
第四集·治療法 (3)
1. 痢疾
其兼有日久血虛者,而生地、阿膠、龜膠等味亦在所必用。此即先賢之所謂清熱解毒以及調血則便膿自愈也。若唐容川所謂血色黑暗,脈遲,手足冷者,屬虛寒,黃土湯主之。此係紅痢之變症,亦猶白痢之亦間有可少用芩連者也。
痢之所以宜寒熱合用者,以寒邪既傷六腑之氣,而火熱又傷其六臟之血,使寒熱參雜,赤白間下,則惟有寒熱合用之一途,此葛柴荊防歸芍芩連香枳薑棗之在所必用也。唐容川謂此寒熱合用,必有寒熱兼見之實症,不得籠統言之,而混用寒熱雜方也。即如仲景烏梅丸所治之症,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不欲食,此熱症之實據也。
食即吐蛔,下之痢不止,此即寒症之實據也。惟其有腑熱臟寒之實據,故用烏梅丸,兼寒熱治之。又如仲景生薑瀉心湯所治之症云:心下痞硬,乾噫食臭,此火症也;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此水病也;惟其有此火在胃中,水在腸間之實據,故用生薑瀉心湯治之。大便初頭硬,後半溏者,此胃中有寒,腸中有熱也,陳修園擬用理中湯加大黃,此皆寒熱兼見之實據。醫者必辨症如是之嚴,而後用藥處方,不失銖黍。
此等精細註腳,詢可謂不易多得者也。
痢之所以宜溫暖者,以生冷雖傷內部生陽之氣,而將值夏令,猶可借吸入之天陽,以調劑其陰凝寒滯。迨至時遷勢移,曏者溫暖之空氣,一變而為清涼之空氣,則吾人向日陰凝寒滯之臟腑,其氣血自不得不隨寒冷之凝結,一發而為痢下矣。吾人慾其痢止,則不得不從溫暖,此茯苓、白朮、苡仁、陳皮、木香、甘草生薑、大棗等味之所必用也。
痢之所以時痢宜瀉,久痢宜補,宜收澀者,此蓋謂寒熱既初傷其氣血,使氣血之原質,變為赤白痢下。其勢方熾,不得不從事推蕩。俾已成之痢,盡行推下,減其積垢,即所以減其邪勢;減其邪勢,即所以止其痢候,此枳殼、檳榔、木香、陳皮、芒硝、大黃,之在所必用也。然此必須毫無外感,而後可用,否則亦須加解外諸藥。
若夫久痢不止,氣血下陷,則魂魄將隨之而脫,魂魄既脫,其死亡也,可立而待。故治之之法,惟宜滋補。有熱者,清燥救肺湯主之;有寒者,八珍湯加升麻主之。仲景之桃花湯,烏梅丸,皆是澀以止脫之義。慎勿謂澀,則邪氣固結於內,而不敢用收澀之藥也。
痢之所以忌用芩連者,此蓋謂寒涼足以傷胃;胃傷,則生化之源頓絕。然必有伏陰在內,寒邪凝滯之實據,方可忌用芩連。若火結腸胃,下迫至甚,腹痛如錐,則芩連硝黃又為此症得力之猛將也。
痢之所以宜燥濕者,以濕之有傷氣血,無異寒熱之傷氣血。吾人慾其去痢止,則惟有燥之之一法。然濕有寒熱,而痢又宜以寒熱為轉移,此茯苓、白朮、車前、苡仁、澤瀉等類,有時與姜附同用,而有時又須與芩連同用者也。
白話文:
痢疾
久患痢疾導致血虛者,必須使用生地、阿膠、龜膠等藥材。這是前輩醫家所說的清熱解毒及調養血液,就能使膿血自行痊癒。若如唐容川所說,患者面色晦暗,脈搏遲緩,手腳冰冷,屬於虛寒體質,則應以黃土湯治療。這是赤痢的變症,如同白痢有時也可少量使用黃芩、黃連一樣。
痢疾適合寒熱並用的原因是:寒邪損傷了六腑之氣,而熱邪又損傷了六臟之血,導致寒熱交雜,排出赤白混雜的糞便,因此只能寒熱並用。葛根、柴胡、荊防、當歸、芍藥、黃芩、黃連、香附、枳實、生薑、大棗等藥材,都是必要的。唐容川認為,寒熱並用必須有寒熱並見的實證,不能籠統地運用寒熱兼用的處方。例如,張仲景的烏梅丸治療的症狀是:口渴,氣逆衝心,心痛發熱,飢餓卻不想吃東西,這是熱症的實證。
吃東西就嘔吐蛔蟲,腹瀉不止,這是寒症的實證。因為有腑熱臟寒的實證,所以用烏梅丸,兼顧寒熱治療。又如張仲景的生薑瀉心湯治療的症狀是:心下痞塊堅硬,呃逆,食物腐臭,這是熱症;脅下有水腫,腹部雷鳴,這是水病;因為有胃中熱邪,腸間水腫的實證,所以用生薑瀉心湯治療。大便開始堅硬,後面稀溏,這是胃中有寒,腸中有熱,陳修園建議用理中湯加大黃,這些都是寒熱並見的實證。醫生必須如此嚴謹地辨別症狀,然後用藥處方,才能準確無誤。
這些精細的註解,確實難得一見。
痢疾適合溫暖治療的原因是,雖然生冷食物會損傷體內生陽之氣,但在夏季,仍然可以借助吸入的陽氣來調節陰寒凝滯。等到季節轉變,溫暖的空氣變成涼爽的空氣,那麼先前陰寒凝滯的臟腑,氣血自然會隨著寒冷而凝結,導致痢疾發作。如果想要止痢,就必須溫暖身體,所以茯苓、白朮、薏苡仁、陳皮、木香、甘草、生薑、大棗等藥材是必須的。
痢疾初期適合瀉下,久痢適合補益和收澀,這是因為寒熱之邪最初損傷氣血,使氣血的本質變成赤白痢下。病情正盛,必須積極推動邪氣排出,使已經形成的痢疾盡快排出,減少積聚的邪氣,從而減輕病情,達到止痢的目的。枳殼、檳榔、木香、陳皮、芒硝、大黃等藥物是必要的。但是,這必須在沒有外感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否則還需要加入解表藥物。
如果久痢不止,氣血下陷,那麼魂魄將隨之脫離,魂魄脫離,就會很快死亡。所以治療的方法,只能滋補。有熱邪的,用清燥救肺湯;有寒邪的,用八珍湯加升麻。張仲景的桃花湯、烏梅丸,都是用收澀的方法來止住氣血下陷。不要認為收澀會導致邪氣滯留體內,而不敢使用收澀藥物。
痢疾忌用黃芩、黃連的原因是,寒涼會損傷脾胃;脾胃受損,則營養生化之源就會中斷。但是,必須有伏陰內藏、寒邪凝滯的實證,才能忌用黃芩、黃連。如果熱邪結聚在腸胃,下迫嚴重,腹痛如錐刺一樣,那麼黃芩、黃連、芒硝則是治療此症的有效藥物。
痢疾適合燥濕的原因是,濕邪會損傷氣血,與寒熱損傷氣血沒有區別。如果想要止痢,就必須燥濕。但是濕邪有寒熱之分,而痢疾又需要以寒熱轉移治療,所以茯苓、白朮、車前子、薏苡仁、澤瀉等藥物,有時與乾薑、附子同用,有時又需要與黃芩、黃連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