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修

《推拿抉微》~ 第三集·治療法 (26)

回本書目錄

第三集·治療法 (26)

1. 嘔吐

寒吐者,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面白眼慢,氣緩神昏,額上汗出,脈息沉微,宜溫中消食。輕者,藿香正氣散。不止,理中湯加藿香。又不止,參香散。若再不止,此陰盛格陽,謂之拒格。急以理中湯一劑,用公豬膽汁,和童便少許,將藥潤濕炒熟,煎服即止。此《內經》熱因寒用之法。

蓋陰寒太過,陽熱之藥,拒而不納,故以豬膽童便為嚮導,其始則同,其終則異。下咽之後,陰體漸消,陽氣乃發。

熱吐者,面赤唇紅,吐次少而出物多,乳片已消,色黃,遍身發熱而煩躁。夏月多此症,宜五苓散加藿香;不止,藿連湯;再不止,用理中湯煎熟,調六一散冷服即止,此寒因熱用也。

傷食吐者,眼胞浮腫,面色微黃,足冷,其熱夜重日輕,或吐餿酸之氣,或吐黃水,或吐清痰,其脈弦實而滑。此有宿食也,宜下去其積乃止,消積丸治之。傷乳吐者,才乳即吐,或稍停而吐。此因乳食無度,脾胃嬌嫩,不能運化,此滿則溢也,名溢乳。但宜節其乳,則吐自止。

哯乳者,時時吐乳而不多,似吐非吐,皆胃虛所致也,宜參香散。有乳多而吐者,非真吐也,苟不知禁,即成真吐也。百日內小兒多有之。蓋身小身軟,必待乳母擁抱之。苟有傾側,乳即溢出,此人事也,不須用治。

嗽吐者,兒有咳嗽,必待其嗽定,方可與乳。若嗽未定,以乳哺之,其氣必逆,乳不得消化而為痰,痰氣壅塞,嗽不得轉,而吐乳也。枳桔二陳湯。

小兒初生三日內吐乳者,用丁香三粒,陳皮三分,生薑三片,煎服自止。又不若煨薑湯更妙,此余用最多者。益三四日內,總皆寒吐也。

初起哯乳,即當調治。如哯不已,即成吐。吐不已,即成嘔。嘔不已,即成噦。至此胃氣大虛,精神漸脫矣。若嘔吐不已,日漸沉困,囟陷顱腫,青筋大露者,並頻吐不食,昏沉語塞,喘急大熱,常吐腥臭者死。

噦者有聲無物,最危之候。凡人久病以後,而見此者,皆為不治。

凡嘔吐不納藥食者,先將薑湯和土作丸,塞其兩鼻孔,徐徐灌之。

白虎湯,治熱吐。

石膏(一錢),寸冬(一錢),粳米(一錢),炙草(一錢)

夢覺理中湯,治寒吐。

黃耆(一錢),焦術(一錢),乾薑(一錢),附子(五分),炙甘草(一錢),大棗(一枚)

六君子湯(見前咳嗽方內治)虛吐。

《集成》藿香正氣散,治內傷脾胃,外感風寒,吐瀉霍亂等症。

藿香梗,家蘇葉,大腹皮,廣陳皮,牙桔梗,法半夏,茯苓,神麯,白芷(各一錢),川樸,炙甘草(各五分),生薑(一錢),大棗(一枚)

上為末,以薑棗湯沖服固可,酌量煎服亦可。

五苓散,(見前咳嗽方內。)

《集成》藿連湯,治熱吐。

白話文:

嘔吐

寒性嘔吐的人,奶水消化不良,嘔吐次數多但吐出物少,面色蒼白,眼神呆滯,呼吸緩慢,神志不清,額頭冒汗,脈搏沉細微弱,應該溫中和胃、幫助消化。輕症者,服用藿香正氣散;若仍不止,則在理中湯中加入藿香;還是不止,服用參香散;如果仍然不止,這是陰盛格陽,稱為拒格,應立即服用一劑理中湯,再用公豬膽汁和少許童尿,將藥潤濕炒熟後煎服,即可止吐。這是《內經》中熱證用寒法的治療方法。

因為陰寒過盛,陽熱的藥物無法吸收,所以用豬膽和童尿引導藥物進入,開始時作用相同,最終卻有所不同。藥物下咽後,陰寒之體逐漸消退,陽氣才能發揮作用。

熱性嘔吐的人,面色潮紅,嘴唇紅潤,嘔吐次數少但吐出物多,奶水已消化,顏色發黃,全身發熱煩躁不安。夏季多見此症,宜服用五苓散加藿香;若仍不止,服用藿連湯;還是不止,則用理中湯煎熟後,調入六一散冷服即可止吐,這是寒證用熱法的治療方法。

傷食性嘔吐的人,眼瞼浮腫,面色微黃,腳冷,發熱症狀晚上重白天輕,可能嘔吐出馊酸之氣,或嘔吐黃水,或嘔吐清痰,脈象弦急有力而滑。這是因為有宿食積滯,應該去除積滯才能止吐,服用消積丸治療。因奶水引起的嘔吐,剛餵奶就吐,或稍停片刻又吐。這是因為餵奶過度,脾胃嬌嫩,不能消化吸收,導致溢出,稱為溢乳。只需控制餵奶量,嘔吐自然會停止。

偶爾吐奶,時時吐奶但量不多,似吐非吐,都是胃虛引起的,應服用參香散。奶水多而吐出,並不是真正的嘔吐,如果不加以節制,就會變成真正的嘔吐。百日以內的小兒多見此症。因為嬰兒體弱,需要乳母抱著。如果姿勢傾斜,奶水就會溢出,這是人為因素,不需要治療。

咳嗽後嘔吐,嬰兒咳嗽時,必須等到咳嗽停止後才能餵奶。如果咳嗽未停止就餵奶,氣機就會逆亂,奶水不能消化而變成痰,痰氣阻塞,咳嗽不能緩解,就會嘔吐。宜服用枳桔二陳湯。

新生兒出生三日內嘔吐奶水,可以用丁香三粒,陳皮三分,生薑三片煎服,即可止吐。或者用煨薑湯效果更好,這是我的常用藥方。出生三四日內,大多是寒性嘔吐。

剛開始偶爾吐奶,就應該及時治療。如果持續吐奶,就會變成嘔吐;嘔吐不止,就會變成嘔逆;嘔逆不止,就會變成噦。到這個地步,胃氣大虛,精神將盡。如果嘔吐不止,日漸沉困,頭顱凹陷,腫脹,青筋暴露,經常嘔吐而不吃東西,昏迷,言語不清,呼吸急促,高燒,嘔吐物腥臭,則將危及生命。

噦,是有聲無物,是最危險的徵兆。凡是久病之後出現這種情況的,都屬於不治之症。

凡嘔吐不能服用藥物和食物者,先用薑湯和土做成丸藥,塞入兩鼻孔,慢慢灌入。

白虎湯,治療熱性嘔吐。

組成:石膏(一錢),冬瓜皮(一錢),粳米(一錢),炙甘草(一錢)

夢覺理中湯,治療寒性嘔吐。

組成:黃耆(一錢),焦山藥(一錢),乾薑(一錢),附子(五分),炙甘草(一錢),大棗(一枚)

六君子湯(見前咳嗽方內治)治療虛證嘔吐。

《集成》藿香正氣散,治療內傷脾胃,外感風寒,嘔吐腹瀉霍亂等症。

組成:藿香梗,紫蘇葉,厚樸皮,廣陳皮,桔梗,法半夏,茯苓,神麴,白芷(各一錢),川樸,炙甘草(各五分),生薑(一錢),大棗(一枚)

將藥研成末,用薑棗湯沖服,或煎服均可,酌量服用。

五苓散,(見前咳嗽方內)

《集成》藿連湯,治療熱性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