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修

《推拿抉微》~ 第三集·治療法 (20)

回本書目錄

第三集·治療法 (20)

1. 咳嗽

二陣湯

半夏(一錢),陳皮(一錢),茯苓(一錢),甘草(一錢)

仲景大青龍湯

麻黃(一錢),桂枝(一錢),杏仁(一錢),炙甘草(一錢),生薑(一錢),大棗(一枚),石膏(一錢)

仲景小半夏湯

半夏(一錢),生薑(一錢),

仲景十棗湯

芫花,甘遂,大戟

上等分,為末,以肥大棗十枚,煎水沖服。但此藥味盡系猛劇,初起切勿多用,宜酌量漸次增加,以快利為度。因兒有大小強弱,不敢定分量也。

仲景五苓散

桂枝(一錢),白朮(一錢),茯苓(一錢),豬苓(一錢),澤瀉(一錢)

仲景木防己湯

木防己(一錢),桂枝(一錢),人參(一錢),石膏(一錢)

仲景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

木防己(一錢),桂枝(一錢),人參(一錢),茯苓(一錢),芒硝(一錢)

塗蔚生曰:查仲景原方內,無茯苓一味。然其湯名為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其方內應有茯苓可知,想系謄寫者之遺失。余故為之加入。

仲景厚朴大黃湯

厚朴(一錢),大黃(一錢),枳實(一錢)

附方:

外臺茯苓飲,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飲,令能食。

茯苓(一錢),人參(一錢),白朮(一錢),枳實(五分),陳皮(七分),生薑(一錢)

陳修園曰:此痰飲善後最妥當之方也。

白話文:

咳嗽

以下列出幾個古代醫方,用於治療咳嗽相關症狀,藥材劑量以「一錢」為單位,除非另有說明。

二陣湯: 半夏、陳皮、茯苓、甘草。

仲景大青龍湯: 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生薑、大棗、石膏。

仲景小半夏湯: 半夏、生薑。

仲景十棗湯: 芫花、甘遂、大戟等分,用十枚肥大棗煎水沖服。此方藥性猛烈,初次使用應少量,逐步增加劑量,以達到快速見效為原則。兒童用量需根據年齡和體質調整,無法給出固定劑量。

仲景五苓散: 桂枝、白朮、茯苓、豬苓、澤瀉。

仲景木防己湯: 木防己、桂枝、人參、石膏。

仲景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 木防己、桂枝、人參、茯苓、芒硝。 (註:原方並無茯苓,此處為後人補充。)

仲景厚朴大黃湯: 厚朴、大黃、枳實。

附方:外臺茯苓飲: 治療胸中痰飲積聚,吐出積水後,胸中空虛脹滿,無法進食的症狀。此方可消痰飲,幫助恢復食慾。藥材:茯苓、人參、白朮、枳實(五分)、陳皮(七分)、生薑。 (註:陳修園認為此方是治療痰飲後期的最佳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