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抉微》~ 第三集·治療法 (11)
第三集·治療法 (11)
1. 我之驚症談
塗蔚生曰:驚者何,人之內部魂魄神三者,卒然受一驚恐可怕之事,而失其常度也。何以言之,魂為陽氣附麗於肝血之上,魄乃一塊血質,依寄於肺氣之中,乃一點湛然朗潤之陰血,出藏於心臟之間,是為以陽附陰,以陰附陽也。如猝遇驚恐,則魂魄為之飛揚,心神為之喪失,即為受驚後所得一種之氣血散失也。
古時諸醫,均將驚風合為一症,是以風之發熱煩躁,心神不安,類似乎驚,誤之也。而後之受其誤者,深知痛恨悔改,又謂無驚之可病。驚為純屬一種虛妄,是其尚未澈底考查,仍為誤也。實則風自風,驚自驚。風之不可為驚,猶驚之不可為風。固有先風而後驚者,如既感寒風,復受驚恐者是也。
亦有先驚而後風者,如既受驚恐,復感寒風者是也。然此則不過百分中之一二耳,安得將天下患風之兒,盡括之為驚乎?又安得將天下患驚之兒,盡括之為風乎?更又安得將天下之兒一切病症,盡括之為無驚乎?近代西醫盛行,皆謂人無驚症之可能病。然試問其吾人夢寐之時,恍惚若有所見,並恍惚若有所記。
俄而登山涉水,俄而越牆走壁,俄而喜笑怒罵,俄而憂愁思慮,俄而散步閒遊,俄而餓渴飲食,是果孰使之然哉?則西醫多不能答。間有能答者,亦不過以神經錯亂為解,並未知有魂魄神三者之作用也。小兒內臟既無健全,肢體即見充足,故其受驚之處較大人為獨多。
余曾親見大人因受驚恐而卒死不救者,余又曾見小兒因受驚恐不思飲食,日見消瘦,多藥不效,而用鄉俗喊魂之法,得以安全獲愈者,是又果孰使之然哉?豈非魂魄神三者之作用耶。此等症治,余擬以潞參當歸白芍琥珀硃砂茯神甘草等味以治之。蓋以潞參可招失散之氣,歸芍可補飛蕩之血。
猶恐猝忽血越神蕩,不能無瘀滯之血。而以琥珀之可以消瘀安魂定魄者療之,更以硃砂以安之,茯神以寧之,務使其氣血復原,神與魂魄各安其宅,行其固有之職權而後已。但未知此等見解,有合實用與否。
白話文:
塗蔚生說道:所謂的驚症是怎麼回事呢?人體內的魂、魄、神這三者,突然遭受令人驚恐害怕的事情,從而失去它們正常的狀態。為什麼這樣說呢?魂是由陽氣附著在肝血上形成的,魄則是一團血質,依附在肺氣中,它是一種清澈明亮的陰血,儲存在心臟中,這是陽附陰、陰附陽的現象。如果突然遭遇驚嚇,那麼魂魄會因此飄散,心神也會喪失,這就是受到驚嚇後造成的一種氣血流失的情況。
古代的醫生,都把驚風合併為同一種疾病,因為風邪導致的發熱、煩躁和心神不安,類似於驚症,這是錯誤的觀點。而後來受到這種錯誤觀念影響的人,深感痛恨並改正,又認為沒有驚症這種病。他們認為驚症完全是虛妄的,這是因為他們尚未徹底研究清楚,仍然存在誤解。實際上,風邪和驚症是兩碼事。風邪不能等同於驚症,就像驚症也不能等同於風邪一樣。固然有先感受風邪,然後再受到驚嚇的情況,例如,已經感受了寒風,又受到驚嚇。
也有先受到驚嚇,然後再感受風邪的情況,例如,已經受到驚嚇,再感受到寒風。然而,這些情況不過是百份之一二罷了,怎能將所有患有風邪的孩子,全都歸為驚症呢?又怎能將所有患有驚症的孩子,全都歸為風邪呢?更不能將天下的孩子所有的病症,全都歸為沒有驚症吧?近代西方醫學盛行,都認為人不可能有驚症這種病。然而,試問我們在睡夢中,彷彿看到了什麼,彷彿記憶起什麼。
忽然登山涉水,忽然越牆攀爬,忽然喜笑怒罵,忽然憂愁思考,忽然散步遊玩,忽然餓渴飲食,這些到底是誰造成的呢?西醫大多無法回答。偶爾有能回答的,也只是以神經錯亂來解釋,並不知道有魂、魄、神三者的作用。兒童的內臟尚未完全成熟,身體雖然看似健康,所以他們受到驚嚇的機會比成年人多。
我曾經親眼看到成年人因受到驚嚇而猝死,無法挽救。我又曾經見過兒童因受到驚嚇而不願進食,逐漸消瘦,許多藥物都無效,但使用民間的喊魂方法,卻得以康復,這又是誰造成的呢?難道不是魂、魄、神三者的作用嗎?對於這種病症的治療,我打算使用潞參、當歸、白芍、琥珀、硃砂、茯神、甘草等藥材來治療。因為潞參可以招回散失的氣,當歸和白芍可以補充飄散的血。
然而,我擔心突然血溢神散,可能會產生瘀滯的血液。所以我打算使用琥珀來消除瘀血,安定魂魄,再以硃砂來安撫,茯神來平靜,力求讓其氣血恢復原狀,神與魂魄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執行它們原有的職責,直到痊癒。只是我不知道這樣的見解,是否符合實際應用。
2. 治慢風心得神方
(節錄莊一夔《福幼篇》)
莊一夔曰:慢風之症,緣小兒吐瀉得之最多,或久瘧久痢,或痘後疹後,或因風寒飲食積滯,過用攻伐腸脾,或秉賦本虛,或誤用涼藥,或因急驚而用藥攻降太甚,或失於調理,皆可致此症也。
其症神昏氣喘,或大熱不退,眼翻驚搐,或乍寒乍熱,或三陽晦暗,或面色淡白青黃,或大小便清白,或口唇雖開裂出血,而口中氣冷,或痢瀉冷汗,或食穀不化,或四肢冰冷,並至腹中氣響,喉內痰鳴,角弓反張,目光昏暗。此虛症也,亦危症也。俗名謂之天吊風,虛風,慢脾風,皆此症也。
若再用寒冷,再用消導,或用膽星抱龍以除痰,或用天麻全蠍以驅風,或用知柏芩連以清火,或用巴豆大黃以去積,殺人如反掌,實可畏也。若治風而風無可治,治驚而驚無可治也。此實因脾胃虛寒,孤陽外越,元氣無根,陰寒至極,風之所由動也。治宜先用辛熱,再加溫補。
蓋補土即所以敵木,治木即所以治標。凡小兒一經吐瀉多作,即是危險之症。若其屢作不止,無論痘後疹後病後,不拘何因,皆當急用參朮以救胃氣,薑桂枸熟等藥以救腎氣。不惟傷食當急救之,即傷寒傷暑,亦當急救之。蓋其先雖有寒暑實邪,一經吐瀉,業已全除,脾胃空虛,倉廩空乏。
若不急救,恐虛痰上湧,命在傾刻矣。庸醫不明,皆誤指為食為熱,投以清火去積涼血,立時告變,為之奈何。與其失之寒涼,斷難生活;不若試之溫補,猶可救療。此語發明吐瀉慢風之理,最為明透。後之君子,願勿忽諸。今將慢風辨症,臚列於後。
慢風吐瀉,脾胃虛寒也。
慢風身冷,陽氣抑遏不出也。(服涼藥後,往往至此。)
慢風鼻孔煽動,真陰失守,虛火爍肺也。
慢風面色青黃及白,氣血兩虛也。
慢風口鼻中冷氣,中寒也。
慢風大小便清白,腎與大腸全無火也。
慢風昏睡露睛,神氣不足也。
慢風手足抽掣,血不行於四肢也。
慢風角弓反張,血虛筋急也。
慢風乍熱乍寒,陰血虛少,陰陽錯亂也。
慢風汗出如洗,陽虛而表不固也。
慢風手足瘛瘲,血不足以養筋也。
慢風身雖發熱,口唇焦裂出血,卻不喜飲冷茶水,進以寒涼,愈增危篤,以及所吐之乳,所瀉之物,皆不甚消化,脾胃無火可知,唇之焦黑、乃真陰之不足明矣。
慢風囟門下陷,虛之極也。
莊一夔曰:大凡因熱不退,及吐瀉而成者,總是由陰虛陽越,必成慢風。並非感冒風寒發熱可比,故不宜發散。治宜培元救本,加薑桂以引火歸元。必先用辛熱衝開寒痰,再進溫補方為得法。
塗蔚生曰:莊一夔之所謂慢風,即余之所謂寒風,與熱風相反者。其實寒風熱風俱各有急起慢起二種,此則虛寒慢起之一種,由漸而至劇者。莊一夔原文慢字下,本系一個驚字。余以其與風字有別,全為易去。非妄之也,實欲提清風字眉目耳。莊一有知,亦當諒我。至其以脾胃虛寒之昏睡露睛,解為神氣不足,亦尚屬一間未到。
白話文:
治慢風心得神方
莊一夔認為,慢風症多因小兒吐瀉引起,也可能因久瘧、久痢、痘疹後遺症,或風寒、飲食積滯,過度服用攻伐腸胃的藥物,先天體質虛弱,誤服寒涼藥物,或因急驚症而用藥過猛,或調養失當等原因造成。
其症狀包括神志昏迷、呼吸急促,或高燒不退、眼球上翻、抽搐,或忽冷忽熱,或三陽經脈氣血衰弱,或面色蒼白、青黃,或大小便清澈,或口唇乾裂出血但口中氣息冰冷,或腹瀉伴冷汗,或食物消化不良,或四肢冰冷,甚至腹中鳴響、喉嚨痰鳴、角弓反張、目光昏暗。這是一種虛症,也是危急症狀,俗稱天吊風、虛風、慢脾風等,都是指這種疾病。
如果再用寒涼藥物、消導藥物,或使用膽星、抱龍除痰,或用天麻、全蠍驅風,或用知母、黃柏、黃芩、黃連清熱,或用巴豆、大黃攻積,那如同殺人一樣容易,非常危險。這樣治風卻治不好風,治驚卻治不好驚。實際上,這是因為脾胃虛寒,陽氣外泄,元氣不足,陰寒極盛,導致風邪的產生。治療應先用辛溫的藥物,再加溫補藥物。
因為補益脾土就能抑制肝木,治療肝木就能治標。凡是小兒多次吐瀉,都是危險的徵兆。如果反复發作不止,無論是痘疹之後或其他病後,不論何種原因,都應立即使用人參、白朮救護胃氣,生薑、桂枝、熟地等藥物救護腎氣。不僅傷食要緊急救治,傷寒、傷暑也要緊急救治。因為即使先前有寒熱等實邪,一旦吐瀉,實邪已除,但脾胃空虛,如同糧倉空虛。
如果不緊急救治,恐怕虛痰上湧,性命危在旦夕。庸醫不明白此理,都誤以為是食積或熱證,就用清熱、去積、涼血的藥物,立刻病情加重,那又該怎麼辦呢?与其因寒涼藥物而危及生命,不如試試溫補的方法,或許還能挽回。這段話闡明了吐瀉慢風的道理,非常透徹。後來的醫生,希望不要忽視這些。以下列出慢風的辨症:
慢風伴吐瀉,是脾胃虛寒。
慢風畏寒,是陽氣被抑制無法發散。(服用寒涼藥物後,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
慢風鼻翼煽動,是真陰不足,虛火灼傷肺部。
慢風面色青黃或蒼白,是氣血兩虛。
慢風口鼻中吹出冷氣,是內寒。
慢風大小便清澈,是腎與大腸都缺乏陽氣。
慢風昏睡而眼睛睜開,是元氣不足。
慢風手足抽搐,是血液不能運行到四肢。
慢風角弓反張,是血虛筋急。
慢風忽冷忽熱,是陰血虛少,陰陽失調。
慢風汗出如洗,是陽虛而衛氣不固。
慢風手足抽搐,是血液不足以滋養筋脈。
慢風雖然發熱,口唇焦裂出血,卻不喜歡喝冷茶水,服用寒涼之物,會更加危急,而且吐出的奶,瀉出的糞便,都消化不良,可見脾胃虛弱無火,嘴唇焦黑,是真陰不足的表現。
慢風囟門下陷,是虛弱到極點。
莊一夔說:凡是因高燒不退或吐瀉而引起的,都是陰虛陽亢,必然會導致慢風。這與一般的風寒感冒發熱不同,所以不宜發散。治療應當培補元氣,加生薑、桂枝引火歸元。必須先用辛溫藥物疏通寒痰,然後再用溫補藥物才算正確。
塗蔚生說:莊一夔所說的慢風,就是我所說的寒風,與熱風相反。實際上寒風熱風都有急性和慢性兩種,這是虛寒慢性的其中一種,由輕微漸漸發展到嚴重的。莊一夔原文「慢風」中的「慢」字下面原本有一個「驚」字。我因為它與「風」字有區別,所以把它去掉了。這不是胡亂改動,而是為了澄清「風」字的含義。如果莊一夔知道,也應該諒解我。至於他將脾胃虛寒引起的昏睡露睛解釋為元氣不足,也略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