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修

《推拿抉微》~ 第三集·治療法 (7)

回本書目錄

第三集·治療法 (7)

1. 我之風症談

塗蔚生曰:自黃帝有風論篇,仲景有傷風說,風病之名,遂成千古不磨。然而後之習醫諸家,亦即因此互相立論,互相眩迷矣。有謂風為陽邪者,有謂風為陰邪者。彼云此誤,此議彼非,卒使最易瞭解之風字,成一群醫爭訟莫結之案,豈不大可怪哉。迨至近代西學輸入,而醫學高明之唐容川,始將西說參合。

言空中之氣,有冷熱二種,空氣熱則漲而上升,他處冷空氣,即來補之。試於門中熱火,門之上下各有孔,則上孔之熱氣必外出,下孔之冷氣必內入。成風之理,與此相同,因此成兩種風。一為自冷處吹向熱帶之風,一為自熱帶吹向冷處之風。是成風之理,已可得其梗概。

然其解《內經》之東方生風,為應春氣,陽回陰退之象,是其猶未能將先聖成風之奧旨,闡發無遺,而明乎天地之底蘊者也。予以個人之研求,體先聖意義之所在,謹敢直抒管見,而為風症之談。雖是否有當,不能無後賢之指摘。而見之所至,實亦曰不敢自己云爾。夫風者,乃空氣之被牽引,而流動以變其常體者也。

有寒有熱,有緩有速。不可以寒拘之,亦不可以熱拘之。不可以陽拘之,亦不可以陰拘之。先聖名之曰風,蓋已以包乎寒熱二者在內,與包乎寒熱平均之和緩亦在內也。大地之上,惟空氣為最多,故亦惟風為最甚。然風不自成,必有使之所以成者,而後得行其撼山搖海之威,翻天覆地之狀。

推厥其物,則惟日球。蓋日球為陽熱凝聚之一大火體,其積較地球為大,有蒸曬調劑空氣之力,有旋轉左右空氣之力。其將空氣蒸曬至熱也,則空氣失其常度,隨陽熱之蒸發,由至靜而變為至動,成為一種熱風。如西人之所謂熱則澎漲,容川之所謂自熱處吹向冷處之風是也。

其將空氣不能蒸曬為熱也,則空氣亦失其常度,隨陰寒之凝聚,亦由至靜而變為至動,成為一種寒風。如西人之所謂冷則收束,容川之所謂自冷處吹向熱帶之風是也。吾人試於平旦無風之時觀之,見天地清闊,本一儼然空氣靜寂之天地也。而霎時旭日東昇,空氣融和,漸由溫暖變而為亢烈,即覺有微風生焉,此即東方生風,空氣隨太陽為轉移之一驗也。如日被云掩,或淪胥西沒,則空氣由和暖而變為寒冽,亦覺有微風生焉。

其他暴風旋風等類,亦無不繫空氣隨太陽熱度之增減,以為轉移進退者矣。俗語有開門風,關門息,關門風,開門息之說,實則《內經》東方生風之義,而兼含有風之成息之理。不過識見尚淺,未能將其所以成息之理說出耳。而昧者不察,以為東方即為生風之處,毫與太陽無涉,不亦惑乎?予言未竟,客有笑於予者曰:古人云:東方為震,震為木,木生風。子言東方不能生風,得勿木能生風乎?曰非也。

白話文:

我之風症談

自從黃帝時期有了關於風的論述,到張仲景論述傷風,風病之名就流傳了千年。然而後世的醫家,卻因此互相爭論,互相迷惑。有人認為風是陽邪,有人認為風是陰邪,互相指責對方錯誤,結果最容易理解的「風」字,變成醫家們爭論不休的難題,實在令人感到奇怪。直到近代西方醫學傳入中國,醫學大家唐容川才將西方的理論融入其中。

他指出,空氣中存在冷熱兩種氣體,空氣受熱則膨脹上升,其他地方的冷空氣就會補充過來。就像在門上生火,門上下的孔洞,上面的熱空氣就會往外跑,下面的冷空氣就會往裡進。風的形成道理也是如此,因此產生兩種風:一種是從冷的地方吹向熱的地方,一種是從熱的地方吹向冷的地方。這樣,風的形成道理就大致明白了。

但是,他解釋《內經》中「東方生風」是應春氣,陽氣回升陰氣退去的景象,卻未能完全闡明古代聖賢對風的精妙理解,以及天地運行的根本道理。我根據個人研究,體會古代聖賢的本意,謹慎地表達個人淺見,談談關於風症的看法。雖然是否正確,還需後輩指正,我的見解也僅僅是個人看法。風,就是空氣受到牽引而流動,改變其原有狀態。

它可以是冷的,也可以是熱的;可以是緩慢的,也可以是快速的;不能用寒來限制它,也不能用熱來限制它;不能用陽來限制它,也不能用陰來限制它。古代聖賢將它命名為「風」,實際上已經包含了寒熱兩種性質,以及寒熱平均的溫和狀態。地球上,空氣是最多的,所以風也是最常見的。但是風並非憑空產生,必須有促使它形成的原因,才能產生撼山動海、翻天覆地的威力。

追究其原因,就是太陽。太陽是陽熱凝聚的一個巨大火球,其體積比地球大得多,它可以蒸曬調節空氣,也可以使空氣旋轉流動。太陽蒸曬空氣使其變熱,空氣就會失去平衡,隨著陽熱的蒸發,從靜止變為運動,形成熱風。這就像西人所說的熱脹冷縮,唐容川所說的從熱的地方吹向冷的地方的風一樣。

如果太陽不能將空氣曬熱,空氣也會失去平衡,隨著陰寒的凝聚,從靜止變為運動,形成寒風。這就像西人所說的熱脹冷縮,唐容川所說的從冷的地方吹向熱的地方的風一樣。我們在清晨無風的時候觀察,會看到天地開闊,空氣一片寂靜。而當太陽升起後,空氣溫暖,逐漸變得炎熱,就會感覺到微風產生,這就是「東方生風」,空氣隨著太陽轉移的證明。如果太陽被雲遮擋,或者西下,空氣就會從溫暖變為寒冷,也會感覺到微風產生。

其他的暴風、旋風等等,都與空氣隨著太陽熱度的增減而轉移有關。俗話說「開門風,關門息;關門風,開門息」,實際上是《內經》「東方生風」的道理,也包含了風的產生和停止的道理。只是我的認識還不夠深入,還未能闡明其產生和停止的道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誤以為東方就是風的發源地,與太陽無關,不是很糊塗嗎?我話還沒說完,有人笑著問我:「古人說:東方為震,震為木,木生風。你說東方不能生風,難道木能生風嗎?」我說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