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抉微》~ 第三集·治療法 (6)
第三集·治療法 (6)
1. 小兒初生臍風簡便方
陳飛霞曰:小兒臍風撮口,用完全生蔥二根,搗爛取汁,又以直殭蠶三個炒去絲,研極細末,以蔥汁調勻,塗兒母乳頭上,令兒吮之,或灌兒口內。
小兒臍風撮口,以艾葉燒灰填臍上,以帛縛之。若臍帶已落,用蒜切薄片貼臍上,以艾火灸之,候口中有艾氣立愈。小兒噤風,初生口噤不乳,蟬蛻十四枚,全蠍去尾毒,洗去鹽泥十四枚,炒乾為細末,入輕粉三分,每用一匙,乳汁調灌即愈。小兒撮口,但看舌上有瘡,如粟米者是也。
以蜈蚣炙焦,研末敷瘡上。撮口噤風,面黃色,氣喘聲不出,由胎氣挾熱,流毒心脾,故令舌強唇青,口發噤。用直殭蠶二枚,去嘴略炒為末,蜜調納兒口中。小兒十日內,口噤不乳,取大蜘蛛一枚,去足炙焦,研細末入豬乳一小杯,和勻分作三次,徐徐灌之,神效無比。小兒臍瘡及膿出血,用海螵蛸、胭脂,共為末,以油潤瘡,乃搽藥。
小兒齒根邊生白點,名馬牙,啼哭不吮乳,即看口內堅硬之處,或牙根邊白點,將針挑破出血。濃煎薄荷湯,磨京墨調勻,以指攪過,再以產母亂髮蘸墨,滿口搽之。仍用新青皮,蘸溫水展口,即愈。
塗蔚生曰:以上簡便諸方,頗多奇異之處,效否固難斷定,姑存之以備參考。因臍風為小兒最危險,最迅速之症也。小兒內有積熱,固可發生白點,成為馬牙。然積熱過甚,亦多有發生鵝口疳者。此症頗為險惡,不得治法,傷兒亦速。其症多在小兒初生百日內外,間有二三歲亦患此者。
初起時,口中發生白點,逐漸增多,拭之即去,少刻即有,滿口纏遍。內竄入候,日夜啼哭,不乳食,俗名雪口,又名敷口白,實則鵝口疳之義也。方用黃連甘草等分煎湯,以綢裹指拭去,取桑皮中白汁塗之即愈。或用陳墨敷之亦效,再以益元散燈心湯送下,則不復發。兒稍大者,則以生地、元參、杭芍、薄荷、桔梗、梔子、寸冬、連翹、甘草等味與之煎服,以期速愈。
白話文:
陳飛霞說:新生兒如果出現臍風撮口的情況,可以使用兩根完整的生蔥,搗碎取汁,再拿三條直殭蠶炒熟後去掉絲,研成極細的粉末,用蔥汁調勻,塗抹在母親的乳頭上,讓嬰兒吸吮,或者直接灌入嬰兒口中。
對於新生兒臍風撮口的情況,也可以使用艾葉燒成灰,填在臍眼上,然後用布包紮。如果臍帶已經脫落,可以用大蒜切成薄片貼在臍眼上,再用艾火灸烤,等到嬰兒口中能聞到艾草的氣味,病狀就會立即得到緩解。對於新生兒緊閉口脣,無法哺乳的情況,可以用十四隻蟬蛻,和十四隻全蠍去掉尾部的毒液,清洗乾淨後炒乾,研成細末,加入少量輕粉,每次使用一茶匙,用母乳調勻後灌入嬰兒口中,即可痊癒。如果新生兒有撮口的症狀,可以檢查舌頭上是否有像粟米一樣的小紅點。
將蜈蚣燒燼後,研成粉末,塗抹在舌頭上的創傷處。對於撮口緊閉的症狀,如果面部呈現黃色,呼吸急促,聲音嘶啞,可能是因為胎氣挾熱,導致心脾中毒,使得舌頭僵硬,嘴脣青紫,口脣緊閉。可以使用兩條直殭蠶去掉嘴部,稍微炒一下後研成粉末,用蜂蜜調勻後放入嬰兒口中。對於十天內的新生兒,如果口脣緊閉,無法哺乳,可以取一個大的蜘蛛,去掉腳後燒燼,研成細末,加入一小杯豬奶,混合均勻後分三次慢慢灌入,效果神奇無比。對於新生兒臍部瘡口化膿出血的情況,可以使用海螵蛸和胭脂,一起研成粉末,先用油潤濕瘡口,再塗抹藥物。
對於新生兒牙齒周圍長出白色小點,被稱為「馬牙」的情況,如果嬰兒因此啼哭,不願吸吮乳汁,可以檢查口腔內堅硬的地方,或是牙齒周圍的白色小點,用針挑破使其出血。煮濃烈的薄荷湯,磨京墨調勻,用手指沾取後,再用產婦的亂髮蘸墨,塗抹整個口腔。同時使用新的青皮,蘸溫水展開嬰兒的口脣,即可痊癒。
塗蔚生表示:以上的簡便療法,雖然多有奇特之處,效果難以確定,姑且保存以供參考。因為臍風是新生兒最危險、最快的病症之一。如果新生兒體內有過多的熱量,可能會導致白色小點的形成,成為「馬牙」。然而,過多的熱量也可能導致「鵝口瘧」的發生。這種疾病非常危險,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方法,會迅速傷害嬰兒。這種疾病多發生在新生兒出生一百天內,偶爾也會在二至三歲的兒童身上發生。
初期,口腔內會出現白色小點,隨後數量逐漸增加,擦拭後很快又會重新出現,直到整個口腔都被覆蓋。病情嚴重時,會影響喉嚨,使嬰兒日夜啼哭,無法攝取食物,俗稱為「雪口」,也被稱為「敷口白」,實際上是指「鵝口瘧」。治療方法是使用等量的黃連和甘草煎湯,用綢布包裹手指擦拭掉白色小點,然後取桑樹皮中的白色汁液塗抹在患處,即可痊癒。或者使用陳舊的墨水敷在患處也有療效,再配合服用益元散和燈心湯,可防止再次發作。對於年齡較大的兒童,可以使用生地、元參、杭芍、薄荷、桔梗、梔子、寸冬、連翹、甘草等中藥煎服,以期快速康復。
2. 嬌兒易死說
塗蔚生曰:所謂嬌兒者,富貴之子也,嗣艱之子也,數門一息之子也。惟其兒嬌,則父母愛之之心切,惜之之心深。平時任其飲食,隨其嗜好,姑無論矣。一旦諸病作焉,則冀其抱病之子,立刻是一無恙健兒。慮其飲食不進也,則為之已進一糕,午進一餅。慮其寒熱不退也,則為之申進一湯,酉進一藥。
於是甲醫方去,乙醫復來,此藥剛下,彼藥又至。卒使藥與藥戰,傷其臟腑,斃其性命而後已。嗟夫!嬌小嬰兒,何堪許多之藥。柔脆脾胃,那堪沖逆之來。至此而尚不知悟,猶謂吾之嬌愛之兒,藥之不急,治之未周,乃系耽擱誤事。豈不是一天下至愚且惑之人哉!吾今願為天下之為父母者,進一忠告。
凡兒無病則已,如有病焉,則除審慎延醫用藥外,切勿亂為請醫,急為調治。蓋欲使醫者得盡其所長,而藥得展其所能事也,吾今亦願為天下之為醫者,進一忠告。前治不當則已,如其當焉,則須猛力為之解說,使其勿輕易方。切不可貪圖細微診費,與之胡亂開方,致誤兒命。
蓋欲使前醫之有以施其長,而吾之長亦即顯也。
白話文:
塗蔚生說:所謂的嬌兒,就是富貴人家的孩子,或是好不容易纔有的孩子,甚至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因爲孩子被寵溺,所以父母對他的愛特別深切,疼惜之心尤其濃厚。平時任由他飲食,隨他的喜好,這就不多說了。但一旦生病了,就希望生病的孩子立刻變成健康活潑的兒童。擔心他吃不下飯,就爲他在早上的時候準備糕點,中午的時候準備餅餠。擔心他的病痛不會消退,就爲他在下午申時進一劑湯藥,酉時再進一劑藥。
於是甲醫生剛走,乙醫生又來,這邊的藥剛喝下,那邊的藥又到了。最終讓各種藥物互相沖突,傷害了他的內臟,甚至奪走了他的生命。唉!嬌嫩的小嬰兒,哪裏承受得了這麼多的藥物。脆弱的脾胃,怎麼能承受藥物的衝擊。到了這種地步還不知道醒悟,還說我們的嬌兒是因爲用藥不急,治療不夠周全,纔是導致延誤病情的原因。這難道不是世上最愚蠢且迷惑的人嗎?我現在願意給天下的父母一個忠告。
凡是孩子如果沒有生病就算了,如果真的生病了,除了要謹慎找醫生和用藥之外,千萬不要隨便請醫生,急忙調整治療方式。因爲這樣可以讓醫生充分發揮他的專長,藥物也能發揮它的效果。我現在也願意給天下的醫生一個忠告。如果前面的治療不當就算了,如果正確的話,必須用力解釋,讓他們不要輕易改變處方。絕對不能爲了貪圖一點診療費,就隨意開藥,導致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脅。
因爲這樣可以讓前醫有辦法發揮他的專長,而我的專長也會因此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