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修

《推拿抉微》~ 第三集·治療法 (5)

回本書目錄

第三集·治療法 (5)

1. 用火宜忌

陳飛霞曰:平素產子有臍風,則胎胎不爽。於產下第二日,勿待其發,先以此火散之,百不一失。胎兒生下,多啼不乳,噴嚏呵欠,吮乳口松,即是臍風將作,急以此火治之。凡兒病面青黑,扭項搖頭,仰身擦面,或眼青怒視,或左右斜視,或上下竄視,或兩目連眨,或頭項牽強,捲舌露睛,噓風撮口,啼哭咬人,或手如數物、或兩手牽引,或兩足跳掣,忽擾忽亂,失張矢志,但覺精神與常有異者,由從前表裡不清,將欲作痙,此火至妙。

傷寒已痙,角弓反張,眼目斜視,左右搐搦,但中惡容忤、癇證與食填太陰,及一切風閉、火閉、痰閉、氣閉,乍然卒死者,此火最神。食傷脾骨,肚大筋青,於端午日午時,用全身燈火,後於青筋開叉處,以火截之。一叉一點,其肚自消。風寒痰氣閉塞之症,此火實有神功。

凡用燈火既完,候兒啼哭已定,即用金粟丹半丸,(《集成》未詳)薑湯化服。服後以衣裹之,蒙其頭面,令之安臥片時,以復其神志,其病如失。小兒四時感冒傷寒汗出,大小便調,唇舌如常,口不作渴,此表病輕症也,疏散之則愈,忌用燈火。小兒邪已入里,身熱面赤口渴,大小便閉,唇焦舌緊眼紅,或手足心熱,夜熱煩焦,舌上黃苔,揚手擲足,掀衣掀被,此里症內熱,清利自愈,切忌燈火。

小兒大病久病,身體怯弱,面目青黃,唇舌自瑩,搖頭斜視,昏睡露眼,形骸消瘦,聲息輕微,自汗盜汗,或一切嘔吐泄痢,痘麻瘡癰,久咳久瘧,失血之後,精神疲倦,乳食減少,指紋沉細,六脈無神。此皆極虛之症,切忌火攻,慮其升散故也。一切久熱消渴疳症,形骸黑瘦,毛髮焦枯,由陰枯血弱虛熱所為,切忌燈火。

塗蔚生曰:嬰兒之用燈火,猶傷寒之用麻姜附,非病為陰寒,固不可用,而非病至危急,尤不可用。故除臍風而外用者頗少。然亦以夏禹鑄之臍風燈火為簡妥。醫者須於此等界限認清,方不至誤兒性命。至其所謂宜燈火之客忤症,與火痰閉症,則未免失之過當。蓋客忤為一種穢惡毒厲之氣,多系熱亢,只宜清解;而火痰閉症,則又只宜清利者也。

白話文:

[使用火療應注意的事項]

陳飛霞說:若平時生產的嬰兒有臍風的情況,那麼每胎都會有問題。在嬰兒出生的第二天,不必等到病症發生,應先進行火療來預防,效果幾乎是百分之百。新生兒如果啼哭不止,不吃奶,頻繁打噴嚏、打哈欠,吮吸奶水時口部鬆弛,這都是臍風可能要發作的徵兆,應立即進行火療。

如果孩子生病時臉色青黑,扭轉頭頸,搖頭晃腦,仰身摩擦臉龐,或者眼睛呈青色並怒視,或向左右斜視,或上下快速移動視線,或雙眼不停眨眼,或頭頸僵硬,捲舌瞪眼,呼吸急促,張口呼吸,啼哭時咬人,或手部像在抓取東西,或雙手互相拉扯,或雙腳突然抽搐,忽然煩躁不安,突然混亂,失去方向感和意志力,只要發現孩子的精神狀態和平時有所不同,這是因為之前體內外環境不潔淨,將要發作痙攣,火療的效果極佳。

對於寒症導致的痙攣,背脊彎曲如角弓,眼睛斜視,左右抽搐,以及因惡性刺激、癲癇、消化系統堵塞、所有風閉、火閉、痰閉、氣閉等導致的突然死亡,火療的效果非常神奇。對因飲食過量導致脾臟受損,腹部膨脹,筋脈青綠的兒童,在端午節的午時,全身進行火療,然後在青筋分叉處進行火療。每一個分叉點一次,腹部自然會消腫。對於風寒、痰濕、氣滯導致的閉塞症狀,火療確實有神效。

火療結束後,等到孩子停止啼哭,立刻服用半粒金粟丹,具體用法未詳,用薑湯送服。服用後,用衣服包裹住他,覆蓋他的頭和臉,讓他安靜地躺一會兒,以恢復他的精神,疾病似乎消失了。對於兒童四季感冒,寒症導致出汗,大小便正常,嘴脣和舌頭顏色正常,口不乾渴,這是表淺的病症,適當疏解就會痊癒,忌用火療。兒童體內邪氣已經深入,身體發熱,面色潮紅,口渴,大小便不通,嘴脣乾燥,舌頭緊繃,眼睛紅腫,或手腳心熱,夜晚煩躁不安,舌頭上有黃色苔垢,手腳亂動,掀開衣服和被褥,這是體內的熱病,清熱利尿自然會痊癒,切忌使用火療。

對於兒童的大病久病,身體虛弱,面色青黃,嘴脣和舌頭自發光澤,搖頭斜視,昏睡時眼睛露出,身體消瘦,聲音輕微,自汗、盜汗,或各種嘔吐、腹瀉,痘疹、麻疹、瘡癰,長期咳嗽、瘧疾,失血後,精神疲倦,飲食減少,指紋細沉,脈搏無力。這些都是極度虛弱的症狀,切忌使用火療,擔心會造成體內的熱氣上升和分散。對於長期高熱、消瘦、糖尿病等症狀,身體消瘦,頭髮枯黃,是由於陰虛、血弱、虛熱造成的,切忌使用火療。

塗蔚生說:對於嬰兒使用火療,就像治療寒症時使用麻黃、生薑、附子一樣,如果不是因為體內陰寒,不能使用,如果不是病情危急,更不能使用。因此,除了臍風之外,使用火療的情況很少。然而,也可以使用夏禹鑄的臘風燈火,因為它簡單且安全。醫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些界限,以免誤傷兒童的生命。至於所謂的適宜使用火療的客忤症和火痰閉症,不免有些過度。客忤是一種污穢、惡劣、劇烈的氣息,大多屬於熱盛,只適合清熱解毒;而火痰閉症,則只適合清熱利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