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抉微》~ 第二集·推拿法 (23)
第二集·推拿法 (23)
1. 雜症門推法
小兒手軟倒蹭後拐,節灣上一燋。
小兒頭軟,心臍上下,燈火一燋。
小兒內熱外寒,掐腎水即止。
小兒外寒內熱者,掐陽筋汗出為度。
小兒作寒,掐心經轉熱;作熱,掐腎經轉涼。
小兒口或閉,多揉脾土,心口燈火一燋。亦有心窩揉者,又有研硃砂一分,吹鼻即開。
小兒上吐下瀉,多推脾胃,與分陰陽,燈火五心提之,肚上五火,背上五火效。
塗蔚生曰:上吐下瀉,固有純屬陰寒者,亦有多屬上熱下寒,與寒熱參雜者。必須將症認清,因症施治,方能取效。萬不可冒用燈火,以熱攻熱,致誤兒命。
小兒囟門有紋如針入眼五色皆主死。
小兒鼻乾年長壽推下效,或曰多推肺經,以鼻乃肺竅故也。
小兒久揉脾土後心,以肚響應之,謂之內消。
小兒脊骨自下緩緩推上,可使之吐,大人亦然。
小兒足三里穴,屬胃,久揉止肚痛。大人胃氣痛者通用。
小兒便秘者,燒酒在腎俞推上龜尾,膀胱推下承山。但腳裡邊在承山旁抽骨處,亦要推下。此順氣之法,可免急脹之患。若要泄瀉,亦要逆推,使氣升而瀉而止。
小兒兩手交叉,食指盡處,為列缺穴,可指頭頂面諸症。手背掌後橫紋後二寸為外關穴,治腰背痛,大人通用。
小兒掐靠山、合谷、少商、內關諸穴治瘧疾。
小兒精靈穴掐之,可治氣喘,口歪眼偏,哭不出聲,口渴。
小兒掐總筋,推天河,治口內生瘡,吐熱人事昏沉。
小兒掐湧泉穴,治痰壅,重則灸之。
小兒揉二大指頭頂,向外轉三十六,隨掐之,醒脾消食。
小兒板門推倒橫門可吐,橫門推下板門可瀉。二穴對掐之,止吐瀉。
小兒運水入土,治身弱,肚起青筋,曰水盛土枯。
小兒運土入水,治腹內作脹,眼睜,曰土盛水枯。
小兒危症,先劈面吹氣一口。若眼皮連動,眼睛活轉,可救。若魚目,肝絕,不救。
小兒生血順氣,天門入虎口,揉鬥肘。
小兒當時被嚇,補童子窌,以兩手提耳三四次即效。
小兒推拿,不可拘於推三回一之說,但推中回幾下便是。
小兒推法,必是線形,毋得斜曲,恐動別經而招患也。
塗蔚生曰:陳紫山以上各節,多有會解之處。予雖極力領會,恐仍有不能合其本意者。然以詞意所在,又不能不為牽強下去。尚希海內名家,隨時校正,是所至禱,查其所以錯誤之點,多系傳寫之訛,在出版者,既系貪圖節省工費,不顧謄寫之優劣。而著作者,又屬忘去自己心血,不計刷印之精疵,孰知一誤再誤,伊于胡底。
錯誤縱可延長,權力縱可拋棄,嬰兒豈可長為誤治,任其夭札乎,余不辭血汗之勞。謹為審正,以公於世,雖是否有當,未敢斷定,而我之一片婆心,當亦為天下所共諒耳。
白話文:
雜症門推法
嬰兒手軟無力,向後彎曲,關節處有焮紅(發炎)。
嬰兒頭軟無力,心窩及肚臍上下部位有焮紅。
嬰兒內熱外寒,掐按腎經即可止住症狀。
嬰兒外寒內熱,掐按陽經,直到出汗為止。
嬰兒發冷,掐按心經使其轉熱;發熱,掐按腎經使其轉涼。
嬰兒嘴巴閉合,多揉按脾經,心窩部位焮紅處也需處理。也有人會揉按心窩,或研磨朱砂少許,吹入鼻孔使其張開。
嬰兒嘔吐腹瀉,多推按脾胃經,並區分陰陽,配合燈火灸五個穴位(手心、腳心、肚臍),以及腹部、背部相應的穴位治療。
塗蔚生說:嘔吐腹瀉,有的純屬陰寒,有的則多屬上熱下寒,也有寒熱夾雜的情況。必須辨清症狀,對症下藥才能有效。絕對不可冒然使用燈火灸,以熱攻熱,以免危及嬰兒性命。
嬰兒囟門有紋路,像針刺一樣,顏色雜亂,這是死症的徵兆。
嬰兒鼻子乾燥,預示長壽,推按相關穴位有效,也有人說多推按肺經,因為鼻子是肺的竅穴。
嬰兒長期揉按脾經後,腹部有響聲,稱為內消(內臟吸收)。
從嬰兒脊椎底部緩緩向上推按,可以使其嘔吐,成人也適用此法。
嬰兒足三里穴,屬於胃經,長期揉按可以止痛,成人胃痛也可用此法。
嬰兒便秘,用燒酒在腎俞穴推按至龜尾穴,膀胱經推按至承山穴。腳內側承山穴旁的骨骼處,也要推按。這是順氣的方法,可以避免脹痛。如果需要瀉下,則需逆向推按,使氣上升而瀉下停止。
嬰兒兩手交叉,食指末端是列缺穴,可以治療頭面部的各種症狀。手背,手腕橫紋後二寸處是外關穴,治療腰背疼痛,成人也適用。
掐按嬰兒的靠山穴、合谷穴、少商穴、內關穴等穴位,治療瘧疾。
掐按嬰兒的精靈穴,可以治療氣喘、口眼歪斜、哭不出聲、口渴等症狀。
掐按嬰兒的總筋穴,推按天河水穴,治療口腔潰瘍、發熱、神志不清等症狀。
掐按嬰兒的湧泉穴,治療痰壅,嚴重者可用艾灸。
揉按嬰兒的兩個大拇指指尖,向外旋轉三十六圈,然後掐按,醒脾消食。
推按嬰兒的板門穴至橫紋門穴,可以使其嘔吐;推按橫紋門穴至板門穴,可以使其瀉下。兩個穴位對掐,可以止嘔吐腹瀉。
嬰兒運水入土法,治療體弱、腹部青筋暴露(水盛土枯)。
嬰兒運土入水法,治療腹部脹滿、眼睛睜大(土盛水枯)。
嬰兒危急症狀,先在其臉上吹一口氣。如果眼皮能動,眼睛能轉動,則有救;如果眼睛像死魚眼,肝臟功能衰竭,則無救。
嬰兒生血順氣,從天門穴推按至虎口穴,並揉按肘部。
嬰兒受驚嚇,用雙手提拉耳朵三四次即可見效。
嬰兒推拿,不必拘泥於推三下停一下的說法,推按到有效即可。
嬰兒推拿手法,必須是直線型的,不可歪斜曲折,以免影響其他經絡而導致其他問題。
塗蔚生說:陳紫山以上各節,很多地方都值得商榷。雖然我盡力領會,恐怕還是不能完全符合其本意。但根據文字的意思,又不得不勉強解釋。希望國內名醫隨時指正,這是我的懇切期望。查閱錯誤的地方,大多是抄寫錯誤,出版者為了省錢,不顧謄寫的質量;而作者也忘記了自己的心血,不計較印刷的精良程度。孰知錯誤一再累積,將會造成什麼後果?
錯誤可以延續,權力可以放棄,但是嬰兒的生命怎能因為錯誤的治療而犧牲呢?我願不辭辛苦,仔細校正,公諸於世,雖然是否正確,我不敢斷言,但我的這份苦心,應該為天下人所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