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修

《推拿抉微》~ 第四集·治療法 (12)

回本書目錄

第四集·治療法 (12)

1. 耳病證治

經曰:北方生寒,在臟為腎,在竅為耳。又曰: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陳飛霞曰:故耳本屬腎,耳珠前屬少陽膽經,小兒有因腎經氣實,其熱上衝於耳,遂使津液壅而為膿,或為清汁。亦有因沐浴水中灌為聾者。內服蔓荊子散,外用龍骨散搽之。耳珠前後生瘡,浸淫不愈者,名曰蝕瘡。

白話文:

經典著作《內經》說:北方的氣候寒冷,在臟腑系統中歸屬於腎臟,在五官中歸屬於耳朵。又說:腎臟的氣息與耳朵相通,腎臟健康,耳朵就能聽清五種音調。陳飛霞說:所以耳朵本應該屬於腎臟,耳珠前部歸屬於少陽膽經,小孩如果有腎經氣息旺盛的情況,這種熱氣向上衝撞到耳朵,就會導致津液壅塞而化成膿液,或者成為清汁。也有患有耳聾症狀的情況是由於洗浴時將水中灌入耳朵所引起。可以服用蔓荊子散,外用龍骨散塗抹患處。耳珠前後長瘡,長時間無法痊癒的情況下,這種症狀稱為蝕瘡。

俗謂以手指月,則令耳之前後生瘡,皆用外治之法,黃柏散搽之效。

若耳中忽作大痛,如有蟲在內奔走,或出血水,干痛不可忍者,用蛇蛻散。有忽然氣塞耳聾,此由風入於腦,停滯於手太陽經,宜疏風清火,用導赤散防風,或通竅丸

白話文:

如果耳朵突然疼痛,感覺像有蟲子在裡面爬,或者耳朵出血、疼痛難忍,可以使用蛇蛻散治療。如果突然耳塞、耳聾,這是由於風邪進入大腦,停滯在手太陽經,應該疏散風邪、清熱,可以使用導赤散加防風,或者通竅丸治療。

耳傍赤腫者,熱毒也。若不急治,必成大癰。外用敷毒散,內服清毒飲

白話文:

耳朵旁邊發紅腫脹,是因為熱毒引起的。如果不趕快治療,一定會演變成大膿瘡。外用敷毒散,內服清毒飲。

蔓荊子,治小兒腎氣上衝,灌為聾耳。

蔓荊子(一錢),粉乾葛(一錢),赤芍藥(一錢),信前胡(一錢),桑白皮(一錢),木通(一錢),生地(一錢),白芍(一錢),赤茯苓(一錢),綠升麻(五錢),甘草(一錢),燈心(十莖),水煎服。

白話文:

蔓荊子(一錢),粉乾葛(一錢),赤芍藥(一錢),信前胡(一錢),桑白皮(一錢),木通(一錢),生地(一錢),白芍(一錢),赤茯苓(一錢),綠升麻(五錢),甘草(一錢),燈心(十莖),將這些藥材用清水煎服。

龍骨,治小兒聤耳流膿出汁,以此吹之。

正龍骨(煅),白礬(煅),鉛丹(炒,以上各二錢),胭脂胚(二錢),當門子(五釐)

白話文:

正龍骨(煅燒),白礬(煅燒),鉛丹(炒過,以上各二錢),胭脂胚(二錢),當門子(五釐)。

共為末。以綿展干耳內膿,內用小竹筒吹藥入耳。

黃柏,治小兒耳珠前後生瘡,浸淫不愈。

川黃柏,白枯礬,海螺蛸,白滑石,石龍骨,上五味皆等分,共為末。瘡濕用干搽,瘡乾用豬油調搽。

白話文:

川黃柏、白枯礬、海螺蛸、白滑石、石龍骨,以上五種藥材等份,研磨成粉末。瘡濕時直接塗抹,瘡乾時用豬油調和後塗抹。

蛇蛻,治耳中痛不可忍,或血水或干痛用。

蛇蛻,燒灰存性,為細末,鵝毛管吹入耳內,取蛻之善脫,以解散鬱火也。

白話文:

把蛇蛻燒成灰,保留藥性,研磨成細末。 用鵝毛管將蛇蛻的細末吹入耳朵內。之所以取用蛇蛻,是因為它有良好的脫落特性,可以幫助化解鬱火。

赤散,見前夜哭方內

通竅丸,治小兒忽暴聾。

雄磁石(煅,一錢),真麝香(五錢)

共為細末,以棗研爛,和為一丸,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中。又以生鐵一小塊,熱酒泡過,含口內,須臾氣即通矣。

白話文:

將藥物切成細末,用棗子研磨成糊狀,混合均勻後做成藥丸,大小如棗核,用棉花包裹後塞入耳中。另外拿一小塊生鐵,用熱酒浸泡過,含在嘴裡,不久耳朵就會通暢了。

敷毒散,治小兒耳傍赤腫熱毒也,恐防作癰用之。

綠豆粉(不拘多少)以老醋調成膏,敷腫處,干易之。

白話文:

取適量綠豆粉,用老醋調成糊狀,敷在腫脹處,待乾後更換。

消毒散,治小兒耳傍赤腫,內服之藥。

羌活(一錢),防風(一錢),黃芩(一錢),連翹(一錢),桔梗(一錢),黨參(一錢),川芎(七分),當歸(一錢),柴胡(一錢),甘草(一錢)

白話文:

羌活(15 克),防風(15克),黃芩(15克),連翹(15克),桔梗(15克),黨參(15克),川芎(10.5克),當歸(15克),柴胡(15克),甘草(15克)。

生薑一片,燈心十莖、水煎服。

2. 鼻病證治

經曰: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又曰:五氣入鼻,藏於心肺,有病而鼻為不利也。陳飛霞曰:蓋鼻為肺之竅。鼻塞者,肺氣不通於竅。然肺主皮毛,風寒外感,則肺氣壅用而鼻塞,川芎膏。鼻涕者,肺為寒風所襲,而津液不收,則為鼻涕,細辛散疏之。

白話文:

醫書上說:西方屬白色,通過肺部與外界相通,在鼻子處開竅。又說:五種元氣通過鼻子進入人體,儲藏在心臟和肺部,如果鼻子出現問題,就會導致疾病。陳飛霞說:鼻子是肺竅。鼻子不通氣,是肺氣無法通過鼻子排出體外所致。肺主管皮毛,風寒之邪侵襲人體,就會導致肺氣壅塞,鼻子不通氣,川芎膏可以治療。鼻子流鼻涕,是寒風侵襲肺部,津液沒有被收斂,所以流出鼻涕,細辛散可以疏通鼻竅,治療鼻涕。

鼻齆者,肺受風寒,久而不散,膿涕結聚不開,使不聞香臭,則齆矣,萬金膏

白話文:

鼻子不通氣的人,是肺部受了風寒,長久無法散去,膿涕積聚閉塞不通,聞不到香臭,就叫齆(鼻塞)。可以用萬金膏治療。

以上三證、皆宜疏利,俱用通氣散。鼻乾者,心脾有熱,上蒸於肺,故津液枯竭而干,當清熱生津,導赤散加麥冬。如病已極,鼻乾而黑,竅張帝出冷氣者,肺絕也,不治之證。

白話文:

以上三種證狀,都應該疏通氣機,都用通氣散治療。鼻子乾燥的患者,是心脾有熱,蒸騰到肺,所以津液枯竭而乾燥,應當清熱生津,導赤散加上麥冬。如果病情已經很嚴重,鼻子乾燥而發黑,竅孔張開,呼出冷氣的,是肺絕了,是無法治好的證狀。

鼻淵者,流涕腥臭。此膽移熱於腦,又名腦崩,宜用辛夷散

凡小兒初生三朝一七,忽然鼻塞,不能吮乳,不得呼吸者,因乳母夜臥之時,不知迴避,鼻中出氣,吹兒囟門,或因洗水未避風寒,所以致兒鼻塞。通關散和蔥膏攤帛貼囟門愈。鼻衄者,五臟積熱所致。蓋血隨氣行,得熱而妄動,溢出於鼻。宜涼血降火,加減地黃湯,外用吹鼻散

白話文:

凡是小孩出生頭三天到一個星期,突然鼻子不通,不能吮乳,無法呼吸,是因為母親在晚上睡覺時不小心對著嬰兒頭頂吹氣,或擦拭後沒有防風避寒,所以導致嬰兒鼻子不通。可用通關散和蔥膏攤帛貼囟門治療。鼻子出血是由於五臟積熱引起的。因為血液隨著氣血運行,受到熱而妄動,溢出於鼻孔。宜涼血降火,加減地黃湯,外用吹鼻散。

《集成》川芎,治小兒外感風寒,肺氣壅閉而鼻塞。

川芎(一錢),細辛(一錢),藁本(一錢),白芷(一錢),炙甘草(一錢),梅花片(七分),杏仁(一錢,去皮頭),當門子(三釐)

白話文:

  • 川芎(6克)

  • 細辛(6克)

  • 藁本(6克)

  • 白芷(6克)

  • 炙甘草(6克)

  • 梅花片(4.2克)

  • 杏仁(6克,去除外皮和尖端)

  • 當門子(1.8克)

共研細末,煉蜜為丸,龍眼核大,每服一丸,燈心湯化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小的粉末,然後加入蜂蜜製成藥丸,藥丸的大小如同龍眼核。每次服用一丸,以燈心草煎煮的藥湯送服。

《集成》細辛散,治小兒風寒所襲,鼻流清涕用。

黨參(一錢),前胡(一錢),細辛(四分),防風(一錢),川芎(五分),炙甘草(一錢)

白話文:

黨參(6克),前胡(6克),細辛(2.4克),防風(6克),川芎(3克),炙甘草(6克)

共為末,每服一錢,薑蔥湯調下。

《集成》萬金膏,治小兒風熱侵肺,鼻齆不聞香臭。

羌活(一錢),川芎(一錢),細辛(六分),木通(一錢),麻黃(一錢),菖蒲(一錢)

白話文:

羌活(一錢重),川芎(一錢重),細辛(六分重),木通(一錢重),麻黃(一錢重),菖蒲(一錢重)

共為細末,每服一錢,以蜜和勻,薑湯化服。

赤散(見前夜啼方內)

《集成》麗澤通氣散,治小兒鼻涕鼻齆用。

羌活(六分),獨活(六分),蒼朮(一錢),防風(一錢),升麻(五分),荊芥穗(一錢),粉乾葛(一錢),白芒(一錢),川芎(五分),木通(一錢),麻黃(一錢),細辛(五分),炙草(一錢)

白話文:

羌活(六克),獨活(六克),蒼朮(二克),防風(二克),升麻(一克),荊芥穗(二克),粉乾葛(二克),白芒(二克),川芎(一克),木通(二克),麻黃(二克),細辛(一克),炙草(二克)。

生薑三片。大棗三枚,水煎食後服。

《集成》辛夷散,治小兒鼻流濁涕而腥臭用。

辛夷仁(一錢),蒼耳子(一錢),白芷(一錢),薄荷葉(一錢),黃連(一錢)

白話文:

辛夷仁(五克),蒼耳子(五克),白芷(五克),薄荷葉(五克),黃連(五克)

共曬乾為末,每服一錢,蔥湯調下。

《集成》通關散,治乳子鼻塞不能吮乳。

香附子(一錢),川芎(一錢),荊芥穗(一錢),直殭蠶(一錢),細辛(七分),豬牙皂(一錢)

白話文:

  1. 香附子:15克

  2. 川芎:15克

  3. 荊芥穗:15克

  4. 直殭蠶:15克

  5. 細辛:10.5克

  6. 豬牙皁:15克

共為細末,以蔥搗成膏,每用末藥五錢。與蔥膏和勻,攤軟帛上,臨臥烘熱,貼兒囟門上,早晨取去。

白話文:

將它搗成粉末,用蔥搗成膏狀,每次使用五錢末藥。將它與蔥膏混合均勻,塗抹在柔軟的布上,在睡前加溫,貼於嬰兒囟門上,早上取下。

《集成》加減地黃湯,治小兒鼻中出血用。

生地(二錢),黃芩(一錢),黑梔仁(一錢),赤芍(一錢),茅根(一錢)

白話文:

生地(6 公克),黃芩(3 公克),黑梔子(3 公克),赤芍藥(3 公克),茅根(3 公克)

水煎溫服。

《集成》吹鼻散,治小兒鼻出血用。

黑梔仁(炒),亂油發(燒存性,俱等分)

共為細末,微吹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