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修

《推拿抉微》~ 第四集·治療法 (1)

回本書目錄

第四集·治療法 (1)

1. 痢疾

經云:飲食不節,起居不時,陰受之,則入五臟。下為腸泄,久為腸澼。陳飛霞曰:小兒此病初起,兩眉皺而多啼,由腹痛也。煩躁不安,由裡急後重也。數至圊而不能,或赤白相兼,或單紅單白,是其候也。周夢覺曰:痢有不與世相遞嬗,而名則因時而變易。方策所傳,其來有自,不容不據古以准今。

白話文:

古書上說:飲食沒有節制,生活沒有規律,內傷就會侵害五臟。向下就會導致腹瀉,長久之後就變成腸澼。陳飛霞說:小兒這種病剛開始發作時,兩眉緊皺而且愛哭,是由於腹痛。煩躁不安,是由於裡急後重。多次想要排便卻排不出來,或者大便赤白相兼,或者單純是紅色或白色,這是它的症狀。周夢覺說:痢疾有不會隨著季節變化而流行的,但它的名稱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古人流傳下來的治療方法,有它的來源,不得不根據古人的方法來診斷現在的疾病。

《素問》謂之腸澼,《難經》謂之裡急後重,漢謂之滯下,晉謂之秋燥,至唐方謂之痢。即其名而繹其義,便血曰澼,痛甚日急,壅甚曰滯,皺裂,曰燥不利曰痢,痢之情形,已顯示於稱名之表。歷代以來,揚榷指陳,揚榷,猶言大概也。不啻以暮鼓晨鐘,發人深省。治是症者,顧可孟浪從事,翻欲緘滕扃鐍而置之死地乎。

白話文:

《素問》上稱之為腸澼,《難經》上稱之為裡急後重,漢朝稱之為滯下,晉朝稱之為秋燥,到了唐朝才稱之為痢疾。各位從其名稱去推敲其含義,便血稱為澼,疼痛劇烈地稱為急,壅塞嚴重地稱為滯,皺裂稱為燥,不通暢地稱為痢,痢疾的情況,已表現在名稱的裡頭了。歷代以來,前人的探討和批評意見,其所探討和批評的,也還是大概的情形了。簡直就如同夜晚的鼓聲和早上的鐘聲,發人深省。治療這種病症的人,哪裡可以草率從事,反而要封閉根本不去理會,而讓病人置於死地呢?

當此暑炎方退,金飆初起,土間其中,熱濕燥匯於一時,三氣湊而為病。有時行者,從皮毛入,微惡寒腹痛,泄盡宿食,方轉紅白。風之所過,行於一家,則病一家;行於一境,則病一境。有傳染者,從口鼻入,不惡寒腹痛,隨泄宿食,即轉紅白。氣之所觸,染於一人則病一人,染於一方則病一方。

白話文:

當暑氣剛退,秋風剛吹起的時候,暑氣、濕氣和燥氣同時出現,三種氣候聚集在一起就會患病。有時經由皮膚毛孔入侵,會有輕微的畏寒腹痛,把以前吃進去的食物拉乾淨,後來才會排出紅白痢。風所經過的地方,會有一家生病,例如風經過某一家,這一家就會生病;風經過某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會生病。有傳染性的疾病,經由口鼻侵入,不會畏寒腹痛,隨後把以前吃進去的食物拉乾淨,就會排出紅白痢。感染這種病的人只會一個人得病,不會整羣人一起得病。

於斯時也,撫枕蓆而興嗟,何分男女,如廁坑而抱痛,莫測死生。天氣陰晴,詬聞一室;燈光明滅,呻徹五更。飲膏粱者無論已,可憐寒土當災,朋盡回車,難邀甲戌之峙,人皆掩鼻,從傳庚癸之呼。聚桑梓者猶可也,最苦旅人遠適,今雨不來,誰恤零丁異地;聞風爭避,那管客子離鄉。

白話文:

在那樣的時期,撫摸著枕頭和席子而興嘆,無論男女,就像在茅廁中痛苦的人一樣,不知道是生是死。天氣陰晴不定的樣子,一室中到處都因病人而傳出羞辱性的抱怨;燈光忽明忽滅,呻吟聲貫徹五更。凡是吃穿不愁的人,還算好的,可憐那些貧困的人們身染此災,親戚朋友們都避而遠之,難以像甲戌年那樣相互幫助了。所有人都掩著鼻子,從而傳出了庚癸年那樣的悲呼。如果身在故土,還有家人可以照料,最痛苦的是旅居他鄉的人。現在,大雨不斷,還有誰來關心一個在異地漂零的人?聽到風聲,人們紛紛躲避,哪管一個遠行的人離鄉背井。

儒者考古今之得失,證一己之功修,於是證而參上乘焉。本來惻隱之心,自應以之普度也。喻嘉言:初用辛涼以解表,次用苦寒以清裡。劉河間曰:調氣則後重自除,行血則膿血自除。余於痢之時行初起者,而宗嘉言焉,疏經絡而趨邪,敗毒散克壯元老之猷。於痢之傳染初起者,而宗河間焉,和營衛而導滯,芍藥湯允占丈人之吉。

白話文:

儒家學者研究過去和現在的得失,用以檢驗自己的修養工夫,然後驗證並參照上乘佛法的標準。本來發自同情心憐憫的仁慈之心,自己應該用它廣泛地去救度眾生。喻嘉言說:剛開始使用辛涼藥物以解表,然後再用苦寒藥物以清裡。劉完素說:調和氣血那麼積重就會自動消除,運行血氣那麼膿血就會自動清除。我用於新發痢疾病的方子,而宗法於喻嘉言的方子,疏通經絡,以趨逐邪氣,敗毒散體現了戰勝頑強毒邪的前輩們的智慧。我用於傳染初起痢疾的方子,而宗法於劉河間的方子,和營衛以導走停滯,芍藥湯得到了佔丈人預言的應驗。

及其歸宿,鬱則為熱,試診其脈,未有不數者,所以香連丸,為治痢之總方。顧在表忌用者,邪猶未入於裡也。久病難用者,恐重傷其生氣也。昔趙養葵以六味地黃湯治傷寒,人譏為趙氏之創見,而下多傷陰。余嘗以六味地黃湯治痢,此又余之創見也。如果脈虛自汗,赤白將盡,真人養臟湯、訶子散,俱可酌而用之。

白話文:

而痢之來源,是因久鬱化熱。試著診斷一下痢之脈象,沒有一例脈搏不數的。所以香連丸被視為治療痢疾的總方。如果出現身體表症的痢疾,就不宜用香連丸,因為這時邪氣還未深入臟腑。慢性痢疾不宜用香連丸,因為這樣會加重對臟腑的傷害。以前趙養葵用六味地黃湯治療傷寒,人們指摘為趙氏的創見,認為這會傷及陰氣。我曾用六味地黃湯治療痢疾,這也是我的創見。如果病人脈虛自汗,並且赤白痢疾將盡,這時可以酌情使用真人養臟湯和訶子散。

夫痢不分赤白,既出於熱,反服辛熱而愈者,此乃從治之法。蓋人之稟賦有寒有熱,邪熱之中人,每從其類而化。辛熱藥能開鬱解結,使氣血得以宣通,特宜於以寒化熱之人。若遇以熱化熱,而誤用之,其禍有不可勝言矣。存心濟世者,倘遇以寒化熱之痢,用溫補而大獲其效,慎勿執以為例。

人參敗毒散

白話文:

無論是赤痢還是白痢,都是由熱引起的,但服用辛熱藥物後反而痊癒了,這是從治的方法。因為人的體質有寒有熱,邪熱入侵人體,往往會順著自身的類別而轉化。辛熱藥物可以打開鬱結,使氣血得以暢通,特別適合寒化熱的人。如果遇到以熱化熱,而誤用了辛熱藥物,那後果不堪設想。發心濟世的人,如果遇到以寒化熱的痢疾,用溫補藥物而大見成效,千萬不要以此為例。

人參(一錢),羌活(五分),獨活(五分),柴胡(一錢),前胡(一錢),川芎(五分),枳殼(一錢),桔梗(一錢),茯苓(一錢),甘草(一錢)

芍藥湯

白話文:

人參(六公克),羌活(三公克),獨活(三公克),柴胡(六公克),前胡(六公克),川芎(三公克),枳殼(六公克),桔梗(六公克),茯苓(六公克),甘草(六公克)

芍藥(一錢),當歸(一錢),黃芩(一錢),黃連(一錢),大黃(一錢),木香(六分),檳榔(七分),肉桂(五分),炙甘草(一錢)

白話文:

芍藥(6克),當歸(6克),黃芩(6克),黃連(6克),大黃(6克),木香(3.6克),檳榔(4.2克),肉桂(3克),炙甘草(6克)。

香連丸

黃連(二錢),吳萸(一錢上二味同炒,去吳芋,加木香五分,不見火,共研細末,醋糊為丸)

真人養臟湯

白話文:

香連丸

黃連(二錢),吳茱萸(一錢)先將這兩味藥材一起炒,然後去掉吳茱萸,再加入五分的木香(木香不需經過火烤)。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用醋調和製成丸劑。

真人養臟湯

粟殼(一錢),訶子(一錢),肉豆蔻(一錢),木香(六分),甘草(一錢),肉桂(五分),人參(一錢),白朮(一錢),當歸(一錢),白芍(一錢)

訶子散

白話文:

  • 粟殼(1錢):具有清熱利濕、消積導滯的功效,可治療濕熱內蘊、食積腹脹等症狀。

  • 訶子(1錢):具有澀腸止瀉、健脾消食的功效,可治療腹瀉、腸炎、消化不良等症狀。

  • 肉豆蔻(1錢):具有溫中止嘔、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治療嘔吐、腹痛、泄瀉等症狀。

  • 木香(6分):具有理氣止痛、溫中止嘔的功效,可治療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

  • 甘草(1錢):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咽痛等症狀。

  • 肉桂(5分):具有溫補脾腎、活血通脈的功效,可治療脾腎陽虛、畏寒肢冷、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

  • 人參(1錢):具有補氣固脫、回陽救逆的功效,可治療氣虛體弱、疲勞倦怠、心悸氣短等症狀。

  • 白朮(1錢):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尿的功效,可治療脾虛腹瀉、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 當歸(1錢):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血等症狀。

  • 白芍(1錢):具有養血調經、緩急止痛的功效,可治療血虛經閉、痛經、產後瘀血等症狀。

粟殼(一錢),訶子(一錢),乾薑(七分),陳皮(一錢),上共為細末,空心服。

桂附湯

白話文:

粟殼(一錢重),訶子(一錢重),乾薑(七分重),陳皮(一錢重)。把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空腹服用。

附子(三分),肉桂(三分),乾薑(六分),焦術(一錢),砂仁(五分),炙甘草(一錢)

白話文:

  • 附子(三分):具有溫補腎陽、祛寒除濕、鎮痛止咳的作用。

  • 肉桂(三分):具有溫補陽氣、溫經止血、活血通絡的作用。

  • 乾薑(六分):具有溫中散寒、溫肺化痰、健脾止瀉的作用。

  • 焦術(一錢):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的作用。

  • 砂仁(五分):具有理氣醒脾、溫中化痰的作用。

  • 炙甘草(一錢):具有益氣補中、益氣健脾、調和諸藥的作用。

塗蔚生曰:痢雖只分紅白,與紅白相兼者三種,而寒熱虛實之症,亦無不盡在其中。唐容川曰:腸胃之中,除卻糟粕,只微有脂膏水液而已。脂膏屬血分,水液屬氣分。病氣分,則水混而為白痢。病血分,則血擾而為赤痢。氣血交病,則赤白相半。由何處釀成真膿,而從大便泄出哉。

白話文:

塗蔚生說:痢疾雖然只分為紅痢、白痢、和紅白相兼三種,但寒熱虛實的證狀,也無不包括在其中。唐容川說:腸胃之中,除了糟粕,只稍微有些油脂和水液而已。油脂屬於血分,水液屬於氣分。病在氣分,則水混濁而成為白痢。病在血分,則血混濁而成為紅痢。氣血同時有病,則紅白相半。從哪裡會產生真正的膿,並且從大便中排出呢。

有之,則毒聚腸胃,將腸胃脂膏血肉,蒸化為膿,或下如爛瓜,或如屋漏水,此腐腸潰胃之危候,與癰之腐爛無異,此非尋常治痢之法所能克也。是容川已將痢之發生原由,揭示其大概矣。

白話文:

如果是這樣,毒氣積聚在腸胃中,就會把腸胃中的脂肪、血肉蒸化成膿,或排下來的東西像腐爛的瓜,或像屋頂漏水,這是腸胃腐爛潰爛的危險症狀,和癰瘡的腐爛沒有什麼不同,這不是尋常治療痢疾的方法所能治癒的。以容川的醫術,已經將痢疾的發生原因揭示得差不多了。

而治之之法,有謂宜發汗者;有謂宜清涼者,有謂宜寒熱合治者,有謂由於夏月貪涼,過食生冷,至秋伏陰內動,應時而痢,宜溫暖者;有謂時痢宜瀉,久痢宜補者;有謂宜收澀者;有謂初痢忌用芩連者,有謂宜燥濕者;有謂宜消導者。以上之主張,既不一致,而彼此之互相攻訐,亦因以起矣。

白話文:

治療痢疾的方法,有人說應該發汗;有人說應該清涼;有人說應該寒熱合治;有人說由於夏季貪涼,過度食用生冷食物,到了秋天伏陰內動,應時而痢,應該溫暖治療;有人說時痢應該瀉,久痢應該補;有人說應該收斂澀腸;有人說初期痢疾忌用芩連;有人說應該燥濕;有人說應該消導。這些主張不一致,彼此之間互相攻訐,也是因為這些不同主張而引起的。

余以患痢五年,深恨大醫之難延,名醫之炎涼,時醫之誤我,於是引咎自奮,棄儒就醫。偏於痢症一門,三致意焉。迨其痢自治愈,稍有心得,始知諸家之所主張,均有至理,而亦即有所偏也。吾人如欲長於治痢,必須知諸家之有所長,與諸家之所短。而取其所長,舍其所短,互相參考補用。

聚群眾之精華,成一己之利器,方能有中而不偏,有濟而無僨也。

白話文:

由於我患了5年的痢疾,深深痛恨名醫的冷漠與時醫的誤診,便因此放棄儒學,改學醫術。專心鑽研痢疾一種疾病,三次反復用心鑽研。等我治好自己的痢疾後,稍微有了點心得,才明白各家學說主張都有其道理,但也各有偏頗。我們如果想要精通治療痢疾,就必須知道各家學說的優點和缺點,而且要吸收各家的優點,捨棄各家的缺點,互相參考,取長補短。

夫痢之所以宜發汗者,以寒邪從皮毛而入,循外之周身油膜,以入內之腸胃油膜。腸胃之氣化,既受陰凝下降而為白痢。吾人即急當升提開發,使邪之由外而入者,仍由外而出,此葛根、柴胡等藥之在所必用也;若有裡急後重,欲便不便者,而木香、檳榔、枳殼、當歸、白芍等在所必用,有寒熱風者,而防風、天麻、白頭翁等在所必用。此即先賢所謂逆流挽舟之法,以及理氣則後重自除也。

白話文:

痢疾之所以宜於發汗,是因為寒邪從皮毛進入,沿著外周的油膜,進入內部的腸胃油膜。腸胃之氣化,既受陰凝下降而為白痢。我們人就急著升提開發,使邪氣從外而入者,仍由外而出,這是葛根、柴胡等藥物所必須用到的;如果有裡急後重的,想排便卻排不出來,那麼木香、檳榔、枳殼、當歸、白芍等藥物就必須使用,如果有寒熱風的症狀,那麼防風、天麻、白頭翁等藥物就必須使用。這就是古人所謂的逆流挽舟之法,以及理氣後後重自除。

痢之所以宜清涼者,以內部之火熱,既擾傷經絡之陰血,使下降而為赤痢。則吾人之欲熱退痢止,亦惟在清涼之一途,故知柏芩連歸芍等味,在所必用。其兼有由於外之風熱者,而天麻、白頭翁、殭蠶、桑寄生等在所必用。其兼有裡急後重者,而木香、檳榔、枳殼、厚朴等味在所必用。

白話文:

痢疾之所以適宜清涼藥,是因為內部火熱,既擾傷經絡的陰血,使下降而形成赤痢。那麼我們要退火止痢,也只有清涼這一條路,所以知道黃柏、黃芩、黃連、生地黃、芍藥等藥物,是非用的不可。如果兼有由於外來的風熱,那麼天麻、白頭翁、殭蠶、桑寄生等藥物是非用的不可。如果兼有裡急後重,那麼木香、檳榔、枳殼、厚朴等藥物是非用的不可。

其兼有日久血虛者,而生地、阿膠、龜膠等味亦在所必用。此即先賢之所謂清熱解毒以及調血則便膿自愈也。若唐容川所謂血色黑暗,脈遲,手足冷者,屬虛寒,黃土湯主之。此係紅痢之變症,亦猶白痢之亦間有可少用芩連者也。

白話文:

如果兼有長期血虛的人,那麼生地、阿膠、龜膠等藥物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清熱解毒,以及調血,那麼膿瘡就可以自行癒合了。如果像唐容川所說的血色暗紅,脈搏緩慢,手腳冰冷的人,屬於虛寒症,可以用黃土湯來治療。這屬於紅痢的變證,也像白痢一樣,偶爾可以使用一些黃芩、黃連。

痢之所以宜寒熱合用者,以寒邪既傷六腑之氣,而火熱又傷其六臟之血,使寒熱參雜,赤白間下,則惟有寒熱合用之一途,此葛柴荊防歸芍芩連香枳薑棗之在所必用也。唐容川謂此寒熱合用,必有寒熱兼見之實症,不得籠統言之,而混用寒熱雜方也。即如仲景烏梅丸所治之症,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不欲食,此熱症之實據也。

白話文:

痢疾之所以適合寒熱一起治療,是因為寒邪既傷六腑之氣,而火熱又傷其六臟之血,使寒熱參雜,赤白交錯向下流,那麼就只有寒熱一起治療一條路,所以葛根、柴胡、荊芥、防風、歸芍、芩、連、枳、薑、棗等藥物必須用到。唐容川認為寒熱一起治療,一定是寒熱同時出現的實證,不能籠統地說,而混用寒熱相雜的方劑。就如仲景的烏梅丸治療的症狀,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痛發熱,飢餓不想吃飯,這都是熱症的實據。

食即吐蛔,下之痢不止,此即寒症之實據也。惟其有腑熱臟寒之實據,故用烏梅丸,兼寒熱治之。又如仲景生薑瀉心湯所治之症云:心下痞硬,乾噫食臭,此火症也;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此水病也;惟其有此火在胃中,水在腸間之實據,故用生薑瀉心湯治之。大便初頭硬,後半溏者,此胃中有寒,腸中有熱也,陳修園擬用理中湯加大黃,此皆寒熱兼見之實據。醫者必辨症如是之嚴,而後用藥處方,不失銖黍。

此等精細註腳,詢可謂不易多得者也。

白話文:

馬上嘔吐蛔蟲,下痢不停,這就是寒症的明確證據。只有肯定有腑熱臟寒的明確證據,才能使用烏梅丸,同時治療寒熱。又如仲景的「生薑瀉心湯」用於治療的症狀,說:心下痞硬、乾嘔、食物有臭味,這是火症;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這是水症;只有肯定有火在胃中、水在腸間的明確證據,才能用「生薑瀉心湯」治療。大便前硬後溏,這是胃中有寒、腸中有熱。陳修園擬用「理中湯」加大黃,這些都是寒熱並見的明確證據。醫生一定要像這樣嚴格地辨症,然後用藥開方,分毫不差。

痢之所以宜溫暖者,以生冷雖傷內部生陽之氣,而將值夏令,猶可借吸入之天陽,以調劑其陰凝寒滯。迨至時遷勢移,曏者溫暖之空氣,一變而為清涼之空氣,則吾人向日陰凝寒滯之臟腑,其氣血自不得不隨寒冷之凝結,一發而為痢下矣。吾人慾其痢止,則不得不從溫暖,此茯苓、白朮、苡仁、陳皮、木香、甘草生薑、大棗等味之所必用也。

白話文:

痢疾之所以應當溫暖體內,因為生冷的東西雖然會傷害體內產生的陽氣,但是如果是在夏天,還可以借著吸入的天地陽氣,來調節體內陰寒凝滯的氣血。但是等到時序變換、情況改變,以前溫暖的空氣突然變成清涼的空氣,那麼人體內之前陰寒凝滯的臟腑,其氣血必定會隨著寒冷的凝結,而發作為痢疾。如果想要痢疾停止,就必須從溫暖體內著手,這也是茯苓、白朮、苡仁、陳皮、木香、甘草、生薑、大棗等藥物之所以必須使用的緣故。

痢之所以時痢宜瀉,久痢宜補,宜收澀者,此蓋謂寒熱既初傷其氣血,使氣血之原質,變為赤白痢下。其勢方熾,不得不從事推蕩。俾已成之痢,盡行推下,減其積垢,即所以減其邪勢;減其邪勢,即所以止其痢候,此枳殼、檳榔、木香、陳皮、芒硝、大黃,之在所必用也。然此必須毫無外感,而後可用,否則亦須加解外諸藥。

白話文:

痢疾之所以在發病初期宜瀉,在病程較久時宜補,宜採用收斂澀腸的藥物,這是因為寒熱之邪最初損傷了人體的氣血,使氣血的本質轉變為赤白痢疾。痢疾的勢頭正熾,不得不用瀉下藥來治療,將已經形成的痢疾全部瀉下,減少積滯的毒垢,從而減少邪氣的勢頭;減少邪氣的勢頭,也就止住了痢疾的症狀。因此,枳殼、檳榔、木香、陳皮、芒硝和大黃等藥物是治療痢疾的必用藥物。但是,這些藥物必須在沒有外感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否則還需要加入解表藥。

若夫久痢不止,氣血下陷,則魂魄將隨之而脫,魂魄既脫,其死亡也,可立而待。故治之之法,惟宜滋補。有熱者,清燥救肺湯主之;有寒者,八珍湯加升麻主之。仲景之桃花湯,烏梅丸,皆是澀以止脫之義。慎勿謂澀,則邪氣固結於內,而不敢用收澀之藥也。

白話文:

如果長時間的腹瀉不止,氣血下降,那麼魂魄將會隨之而脫離身體,魂魄一旦脫離,死亡也就很快到來了,等待它的只能是死亡。所以治療的方法,只能用滋補的方法。如果是有熱症的腹瀉,可以用清燥救肺湯為主;如果有寒症的腹瀉,可以用八珍湯加升麻為主。仲景的桃花湯、烏梅丸,都是用收澀的方法來阻止魂魄脫離身體。一定要謹慎,不要認為收澀的話,邪氣就會固結在體內,而不敢使用收澀的藥物。

痢之所以忌用芩連者,此蓋謂寒涼足以傷胃;胃傷,則生化之源頓絕。然必有伏陰在內,寒邪凝滯之實據,方可忌用芩連。若火結腸胃,下迫至甚,腹痛如錐,則芩連硝黃又為此症得力之猛將也。

白話文:

痢疾之所以忌用黃芩和黃連,這是因為寒冷、涼性的藥物可以損傷胃;胃受損,則人體生化之源就斷絕了。然而,如果體內確實有陰邪內伏、寒邪凝滯的實證,那麼才需要忌用黃芩和黃連。如果火邪結於腸胃,向下拉迫得很嚴重,腹痛如錐刺,那麼黃芩、黃連、硝石和黃柏就是治療這種疾病的有效藥物。

痢之所以宜燥濕者,以濕之有傷氣血,無異寒熱之傷氣血。吾人慾其去痢止,則惟有燥之之一法。然濕有寒熱,而痢又宜以寒熱為轉移,此茯苓、白朮、車前、苡仁、澤瀉等類,有時與薑附同用,而有時又須與芩連同用者也。

白話文:

痢疾之所以宜用既能解除濕邪又能滋潤腸胃的藥物,是因為濕邪能損傷氣血,如同寒邪、熱邪損傷氣血一樣。我們想要根治痢疾,只需要使用具有燥濕作用的藥物就足夠了。但濕邪有寒濕、熱濕之分,而痢疾又會隨著寒濕、熱濕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這就是茯苓、白朮、車前、苡仁、澤瀉等藥物有時與生薑、附子配伍使用,有時又需要與黃芩、黃連配伍使用的原因。

痢之所以宜消導者,此蓋時痢宜瀉之義。以痢多食積,必須消其食積,而後可冀痢止,此枳殼、厚朴、大黃、山楂、神麯、麥芽、萊菔子,之所必用也。然容川解曰:痢症之裡急,為急欲下便,是肝木之疏泄。

白話文:

痢疾之所以適合用消導的方法治療,是因為痢疾通常應該瀉下治療。由於痢疾多半是因為食物停積(食積)所引起,必須先消除積食,纔有希望止住痢疾,所以枳殼、厚朴、大黃、山楂、神曲、麥芽、萊菔子等藥物是必須使用的。但是容川解說說:痢疾的裡急後重,是因為急著想要大便,這是肝木疏泄的功能。

後重為欲便不得,是肺氣之斂,而於止奔迫,解鬱閉一方,而肝肺並治者,擬用白頭翁湯,加石膏、知母、杏仁、桔梗、枳殼、檳榔、柴胡、麥芽、當歸、白芍等治之,輕則,用小柴胡加當歸、白芍、杏仁、枳殼、檳榔、麥芽、花粉,調和肝肺,則肺氣不迫注,肝氣得開利矣。又云:肝氣欲泄而下注,肺氣欲收而不開,故痢多發於秋。

白話文:

之後,想要大便卻解不出來,這是肺氣收斂,未能阻止奔迫,肝肺兩臟均治療一方。擬用白頭翁湯,加入石膏、知母、杏仁、桔梗、枳殼、檳榔、柴胡、麥芽、當歸、白芍等治療。如果是輕微的,用小柴胡湯加入當歸、白芍、杏仁、枳殼、檳榔、麥芽、花粉,調和肝肺,則肺氣不迫注,肝氣得以開利。又說:肝氣欲瀉而下注,肺氣欲收斂而不開,所以痢疾多發於秋季。

秋金肺氣閉而不開,肝氣決裂而不遏,是以迫痛,治宜甘桔湯加白芍,以桔梗開提肺氣,以白芍平治肝木,本此意以為加減,則鱉甲、龍膽草、青皮、秦皮、蘆薈、皆平肝之藥,當歸、生地、桃仁、五靈脂、元胡索,皆治肝經血分之藥,黃芩、麥冬、桑皮、知母皆清肺之藥,枳殼、貝母、杏仁、陳皮,皆肺經調氣之藥。隨宜致用,變化在人,烏有不治之痢哉。

白話文:

秋季是金氣主事,肺氣閉塞而不舒展,肝氣決裂而不受約束,因此會導致疼痛,治療應以甘桔湯加白芍為主,用桔梗開提肺氣,用白芍平肝木。在此基礎上靈活加減,如鱉甲、龍膽草、青皮、秦皮、蘆薈等平肝藥,當歸、生地、桃仁、五靈脂、元胡索等治療肝經血分的藥,黃芩、麥冬、桑皮、知母等清肺藥,枳殼、貝母、杏仁、陳皮等肺經調氣藥。根據情況靈活運用,變化在於醫生,哪有不治之痢呢。

容川此節證論,雖僅足為時痢之方針,而臨症擇而用之,亦無不效,若桴鼓者矣。

黃土湯方

白話文:

容川這一段的論述,雖然僅僅足夠作為治療時行痢疾的指導方針,但在臨床選擇使用時,也是非常有效的,就像桴鼓一樣響應迅速。

[黃土湯方]

灶心土(二錢),甘草(一錢),白朮(一錢),熟地(一錢),黃芩(一錢),附子(炮,五分),阿膠(一錢)

仲景烏梅丸方

白話文:

竈心土(6公克),甘草(3公克),白朮(3公克),熟地(3公克),黃芩(3公克),附子(炮製過,1.5公克),阿膠(3公克)

烏梅(一錢),細辛(六分),乾薑(五分),黃芩(一錢),黃連(一錢),當歸(一錢),附子(五分),川椒(一錢),桂枝(七分),黨參(一錢),黃柏(一錢)

仲景生薑瀉心湯方

白話文:

烏梅一錢,細辛六分,乾薑五分,黃芩一錢,黃連一錢,當歸一錢,附子五分,川椒一錢,桂枝七分,黨參一錢,黃柏一錢。

生薑(一錢),甘草(一錢),人參(一錢),乾薑(五分),黃芩(一錢),半夏(六分),黃連(一錢),大棗(一錢)

清燥救肺湯(方見前咳嗽方內)

知柏地黃湯(方見前咳嗽方內)

八珍湯方

白話文:

  • 生薑(一錢):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瀉,殺菌的功效。

  • 甘草(一錢):具有補中益氣,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 人參(一錢):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益氣固脫的功效。

  • 乾薑(五分):具有溫中止瀉,回陽通脈,溫肺化痰的功效。

  • 黃芩(一錢):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半夏(六分):具有降逆止嘔,化痰散結,燥濕化痰的功效。

  • 黃連(一錢):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解暑除煩的功效。

  • 大棗(一錢):具有補中益氣,和胃養血,寧心安神的功效。

當歸(一錢),白芍(一錢),熟地(一錢),川芎(五分),白朮(一錢),茯苓(一錢),黨參(一錢),甘草(一錢)

白話文:

當歸(六公克),白芍(六公克),熟地(六公克),川芎(三公克),白朮(六公克),茯苓(六公克),黨參(六公克),甘草(六公克)

仲景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錢),乾薑(五錢),粳米(一錢)

仲景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一錢),黃連(一錢),黃柏(一錢),秦皮(一錢)

仲景小柴胡湯(方見前咳嗽方內)

仲景甘桔湯方

甘草(二錢),桔梗(一錢)

白話文:

仲景桃花湯方使用赤石脂一錢、乾薑五錢、粳米一錢。仲景白頭翁湯方使用白頭翁一錢、黃連一錢、黃柏一錢、秦皮一錢。仲景小柴胡湯方,請參考之前的咳嗽方。仲景甘桔湯方使用甘草二錢、桔梗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