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修

《推拿抉微》~ 第三集·治療法 (13)

回本書目錄

第三集·治療法 (13)

1. 傷濕

經云: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又曰: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陳飛霞曰:是濕之為病,有出於天氣者,雨露是也。有出於地氣者,泥水是也。有出於飲食者,酒漿生冷是也。有出於人事者,汗衣臥濕,如小兒澡浴、糞穢、衣襁不幹皆是也。然所因雖異,悉由乎脾氣之虛。而辨治之法,其要惟二。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說:各種濕氣腫滿的疾病,都與脾臟有關。又說:風雨會傷害上面(身體的上面),清濕則傷害下面(身體的下面)。陳飛霞說:濕氣導致疾病,有的因天而來,如雨露;有的因地而來,如泥水;有的因飲食而來,如酒漿生冷的食物;有的因人為因素而來,如汗衣臥濕,如小兒澡浴、糞穢、衣物沒有乾等。然而,雖然原因不同,但都與脾氣虛弱有關。而辨別和治療的方法,其要點只有兩個。

一曰濕熱,一曰寒濕,盡之矣。病而發熱者,謂之濕熱。病而多寒者,謂之寒濕。濕熱之治,宜清利,熱去濕亦去也。寒濕之治,宜燥宜溫,非溫不能燥也。濕熱症,其症發熱身痛,多燥渴,小便赤澀,大便秘結,脈見洪滑,方是熱症。宜清宜利,柴苓湯、茵陳飲。如果濕熱之甚,或元氣壯而兼秘結不通者,方可推蕩之,《集成》沆瀣丹。

白話文:

一共有濕熱和寒濕這兩類治療。患病發熱的,稱為濕熱。患病嚴重畏寒的,稱為寒濕。濕熱的治療,應當清熱利濕,熱去濕也會隨之而化解。寒濕的治療,應當燥濕溫中,不溫就不能燥濕。濕熱之症,其症狀有發熱身痛,多燥渴,小便赤澀,大便祕結,脈象表現為洪滑,這纔可稱為熱症。治法應該清熱利濕,可用柴苓湯、茵陳飲。如果濕熱嚴重,或元氣壯盛兼有便祕結閉,不能通利的,可以使用《集成》中記載的沆瀣丹來治療。

寒濕證,為脹滿泄瀉嘔吐,皆寒濕之病也。凡小兒喜弄冷水,坐臥濕地,其證頭痛身重,寒熱往來,宜胃苓湯。如兼嘔吐,加藿香、砂仁。如因中濕浮腫者,胃苓湯合五皮飲。如不效,必用溫補,俟陽氣漸復,如理中湯、八味丸、宜擇用之。凡脾虛多病濕。內因酒麴停滯、嗜瓜果,喜生冷、炙肥甘,以致濕熱壅溢,而為病者,此內因也。

白話文:

寒濕證,主要是脹滿泄瀉嘔吐,這些都是寒濕引起的疾病。凡是小孩喜歡玩冷水,在潮濕的地方坐臥,就會出現頭痛、身體沉重、忽冷忽熱的症狀,此時宜服用胃苓湯。如果還伴有嘔吐的症狀,則可以加入藿香、砂仁。如果是由濕氣引起的浮腫,則可以將胃苓湯與五皮飲一起服用。如果治療無效,就一定要使用溫補藥物,等到陽氣逐漸恢復後,再選擇服用理中湯或八味丸。脾虛的人容易生病。體內因進食酒麴類食物停滯、嗜好瓜果、喜食生冷或炙烤的肥甘食物,導致濕熱壅溢,而引發疾病,這就屬於內因。

復有坐臥濕地,霧露陰雨所客,澡浴為風所閉、泥水為濕所鬱於腠理,則發黃也,此濕由外生。可見內外所感,皆由脾氣虛弱,而濕邪乘而襲之。中濕發黃者,茵陳五苓散;不效,六君子湯。燥脾而黃自退。

《集成》紫苓湯,治中濕惡熱如瘧。

白話文:

還有一種情況是,經常坐臥在潮濕的地方,霧露雨水等濕邪侵襲身體,洗澡後被風吹了,泥水中的濕邪鬱積在皮膚腠理中,就會導致黃疸。這種濕邪是從體外侵入的。可見,無論是內在因素還是外在因素引起的黃疸,都是因為脾氣虛弱,濕邪乘虛而入。如果是脾虛濕盛引起的黃疸,可以用茵陳五苓散治療。如果茵陳五苓散效果不佳,可以用六君子湯。健脾燥濕,黃疸自然就會消退。

黨參,柴胡,黃芩,半夏,白朮,茯苓,豬苓,澤瀉(濕一錢),桂枝(五分),炙甘草(一錢),生薑(一錢),大棗(一枚)

《集成》柴瀣丹,治小兒一切熱症,如胎毒、鵝口、重舌、乳蛾、便結、癬疥、風熱等症。

白話文:

黨參、柴胡、黃芩、半夏、白朮、茯苓、豬苓、澤瀉(用量一錢),桂枝(五分),炙甘草(一錢),生薑(一錢),大棗(一枚)

川芎(九錢,酒洗),大黃(九錢),黃芩(九錢,酒洗),黃柏(九錢,酒洗),黑牽牛(六錢,炒去頭末),薄荷(四錢五分),滑石(六錢,水飛),檳榔(七錢半,童便洗曬),枳殼(四分半,麵炒),連翹(六分,去心),赤芍(六分,炒)

白話文:

  • 川芎(9錢,用酒清洗)

  • 大黃(9錢)

  • 黃芩(9錢,用酒清洗)

  • 黃柏(9錢,用酒清洗)

  • 黑牽牛(6錢,炒過後去掉頭尾)

  • 薄荷(4錢5分)

  • 滑石(6錢,水飛)

  • 檳榔(7錢5分,用童便清洗並曬乾)

  • 枳殼(4錢5分,用麵粉炒過)

  • 連翹(6分,去心)

  • 赤芍(6分,炒過)

上為末,蜜丸如芡實大。月內之兒,每服一丸,稍大者二丸。茶湯化服,乳母忌油膩。以微瀉病愈為度。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像芡實大小的藥丸。一個月以內的嬰兒,每次服用一丸,稍大一點的孩子服用二丸。用茶水送服,餵母乳的母親忌油膩的食物。以輕微腹瀉作為病好的標準。

胃苓湯,(見前泄瀉方內。)治中濕頭重身體往來寒熱,

《集成》茵陳飲,治中濕發黃,大小便澀。

白話文:

胃苓湯,用於治療濕邪引起的頭部沈重、身體交替出現寒熱症狀。

《集成》中的茵陳飲,適用於濕邪導致的黃疸及大小便不暢。

茵陳(二錢),梔子,赤茯苓,甜葶藶,甘草,燈心(各一錢),小枳實(七分)

五皮飲,合胃苓湯專治浮腫

白話文:

茵陳(兩錢)、梔子、赤茯苓、甜葶藶、甘草、燈心(各一錢)、小枳實(七分)。

五皮飲和合胃苓湯專門用於治療浮腫。

生薑,大腹皮,茯苓,桑白皮,五加皮,燈心,大棗(各一錢)

白話文:

生薑、大腹皮、茯苓、桑白皮、五加皮、燈心、大棗(各五克)

茵陳五苓散,治中濕發黃。

茵陳(二錢),白朮,茯苓,豬苓,炙甘草,生薑(各一錢),桂枝(五分),大棗(一枚)

白話文:

茵陳五苓散,治療濕氣引起的黃疸。

藥材包括:茵陳(2錢),白朮,茯苓,豬苓,炙甘草,生薑(各1錢),桂枝(5分),大棗(1枚)。

塗蔚生曰:濕與燥反。濕為水火相交之氣,燥乃水火不交之氣。然脾土非濕不足以濡化水穀之堅,非燥又不足以消爍水穀之陰。是燥濕雖屬相反,而實相生相濟者也。如欲脾土無病,則惟有調劑其燥濕之得其平耳。蓋濕甚壅寒,足以發生腫滿咳嗽,嘔吐泄瀉等症。而積濕成熱,又足以發生面目赤黃,胸滿氣逆等症。

白話文:

塗蔚生說:濕和燥是相對的。濕是水火相交之氣,燥是水火不交之氣。然而,脾土不夠濕潤,無法濡化水穀的堅硬;不夠乾燥,又不足以消磨水穀的陰寒。所以乾燥和濕潤雖然是相反的,但實際上是互相生長和相互幫助的。如果想讓脾土沒有疾病,就必須調節其乾燥和濕潤的程度,使之達到平衡。如果濕氣太重,會阻滯寒氣,容易引起腫脹、咳嗽、嘔吐、腹瀉等症狀。而濕氣積聚成熱,又容易引起面紅赤黃、胸滿氣逆等症狀。

故治濕之方,濕寒淮在溫燥,濕熱惟在清利。雖燥與濕遠,清與濕近,而其使之剛柔得中,亦即同為濕之良將。經云:脾土喜燥而惡濕。又曰: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解者既以其惡濕,而無濕之必要。又於中見陽明之義,僅拘為太陰經之支絡,見走於陽明經絡之上。

白話文:

因此,治療濕症的藥方在於溫燥對付濕寒,清利治療濕熱。雖然燥與濕相反,清與濕相似,但它們都可以使濕症的剛柔適中,所以都是治療濕症的良藥。經典上說:脾土喜歡乾燥而厭惡潮濕。又說:太陰經上部,濕氣治療它,在中間看見陽明經。解說的人既然以脾土厭惡潮濕,而沒有解釋濕的必要性。又對於在中部看見陽明經的意義,僅拘泥為太陰經的支脈,出現在陽明經的經絡上。

是未免將治濕之全副底蘊,得半失半者也。吾以為中見陽明之義,不是僅拘於支絡者。是謂太陰之上,雖是濕氣治之,不使發生濕病。然其治法,究以何者為中和。曰:欲其中和,必須見陽明之氣為若何,而後濕氣之治為何若。陽明之氣,以燥為本,其中和亦即以燥為本也。

白話文:

這難免會造成將治療濕症的全套方法掌握一半、失去一半的結果。我認為在中間體現陽明的意義,不是僅僅拘泥於支流。所謂太陰之上,雖然用濕氣來治療,但不讓其發展成濕病。但是,它的治療方法最終以什麼為中和呢?如果要想達到中和,必須先了解陽明之氣的表現形式,之後才能確定濕氣的治療方法。陽明之氣以燥為根本,那麼它的中和方式也應該以燥為根本。

蓋必如是而後能中和,必如是而後無不中和也。後賢雖未將此中微義揭出,而知治濕以燥,是其將先聖之妙得心法,亦無不體會畢具者矣。

白話文: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中和,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無不中和。後世名醫雖然沒有將其中的微妙意義揭示出來,但他們知道用燥來治療濕,這說明他們領會了先聖的精妙法門,並且沒有不完全體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