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抉微》~ 第三集·治療法 (11)
第三集·治療法 (11)
1. 泄瀉
經曰「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又曰:虛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多寒則腸鳴飧泄,多熱則泄瀉。陳飛霞曰:夫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蓋胃為水穀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則水穀腐化,而為氣血,以行榮衛。若飲食失節,寒溫不調,以致脾胃受傷。
白話文:
中醫經典中說:「食物、飲水的寒熱性,會影響人的六腑。又說:虛弱有害的邪氣入侵人體後,停留不去,寄生在腸胃。如果寒性太重,就會腸鳴腹瀉;如果熱性太重,就會腹瀉。陳飛霞說:腹瀉的根本原因,都來自於脾胃。胃是食物、飲水的倉庫,脾主運化。如果脾胃健康協調,食物、飲水就會被消化,轉化為氣血,運行至全身。但如果飲食失調,寒熱不調,就會導致脾胃受損。
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至合汙下降,而泄瀉作矣。凡泄瀉腸鳴,腹不痛者為濕,宜燥滲之。飲食入胃不住,或完穀不化者,是氣虛,宜溫補之,腹痛腸鳴,痛一陣,瀉一陣者,是火,宜清利之。時瀉時止,或多或少,是痰積,宜豁之。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者,為食積,宜消之;體實者,宜下之。
如脾泄已久,大腸不禁者,宜澀之;元氣下陷者,宜升提之。
白話文:
那麼水就會變成濕,食物就會停滯,精氣無法輸布和轉化,最後混在一起向下降,從而導致腹瀉。凡是腹瀉、腸鳴,但肚子不痛的,是濕的,應當以燥濕的藥物滲透治療。飲食入胃後不能停留,或吃下去的穀物沒有消化,這是氣虛,應當溫補一下。肚子痛、腸鳴,痛一陣、瀉一陣,這是火,需要清利治療。有時瀉有時停,量或多或少,這是由於痰積,應當消除。肚子非常疼、腹瀉,瀉後疼痛減輕,這是由於食物積滯,應當消積。如果身體健壯,可以採用下瀉的方法治療。
泄瀉有五,寒、熱、虛、實、食積也。但宜分別所下之色。凡暴注下迫,屬火;水液澄清,屬寒。老黃色屬心脾肺皆實熱,宜清解;淡黃色屬虛熱,宜調補;青色屬寒,宜溫;白色屬脾虛,宜補。醬色屬濕,餿酸氣屬傷食,宜消。脾土虛作瀉,所下白色或穀食不化,或水液澄清,其候神疲,唇舌俱白,口氣溫熱,宜理中湯,或六君子湯。
白話文:
腹瀉有五種,分別是:寒瀉、熱瀉、虛瀉、實瀉、食積瀉。但濕宜分別所拉的糞便的顏色。
-
凡是突然發作的腹瀉,而且伴有嘔吐,屬於火瀉;水液澄清的,屬於寒瀉。
-
老黃色的便屬於心脾肺皆實熱,宜清熱解毒;淡黃色的便屬於虛熱,宜調補;青色的便屬於寒瀉,宜溫補;白色的便屬於脾虛,宜補益脾氣。
-
醬色的便屬於濕瀉,餿酸氣味屬於傷食瀉,宜消食。
-
脾土虛弱引起的腹瀉,所下的糞便為白色或穀物不消化,或水液澄清,其症狀是精神疲乏,嘴脣和舌頭都發白,口氣溫熱,宜服用理中湯或六君子湯。
熱症作瀉,瀉時暴注下迫,謂其出物多而迅速也,便黃溺赤,口氣蒸炙,煩渴少食,宜五苓散加梔仁。有傷食及滯瀉者,其候口噯酸氣,吞酸腹脹,一痛即瀉,一瀉痛減,保和丸消之。如食已消,痛已止,而猶泄瀉不止者,脾清陽之氣不升,氣虛下陷,補中益氣湯。有風瀉,瀉而色青稠黏,乃肝木乘脾,宜六君子湯,加防風柴胡白芍。
白話文:
-
熱症引起的腹瀉,在腹瀉時突然大量且快速的排出糞便,伴隨著黃色大便、紅色小便、口中有蒸氣、煩渴、食慾不振等症狀,適合服用五苓散加上梔仁。
-
如果有食積或停滯引起的腹瀉,則會有口中有酸味、吞酸、腹脹、一疼痛就腹瀉、一腹瀉疼痛就減輕等症狀,可以用保和丸治療。
-
如果食物已經消化,疼痛已經停止,但仍然腹瀉不止,則是脾臟升發清陽之氣的功能不足,導致氣虛下陷,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
-
如果是風引起的腹瀉,則會排出青綠色、稠黏的大便,這是由於肝木乘脾造成的,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防風、柴胡、白芍治療。
有濕瀉,腹內腸鳴,肚不痛,身體重而瀉水,或兼風者,水穀混雜,宜升陽除濕湯。凡大瀉作渴者,不論新久,皆用七味白朮散,生其津液。蓋白朮散為渴瀉之聖藥。倘渴甚者,以之當茶水,不時服之。不可再以湯水兼之,否則不效矣。久瀉未止,將成疳者,參苓白朮散加肉豆蔻煨焙,加淮山藥,共為末,每日服之。
白話文:
當腹瀉,腸子裡有咕嚕咕嚕的聲音,肚子不痛,身體沉重且腹瀉如水,或是合併有風氣的人,穀物和水混雜在一起,適宜服用升陽除濕湯。凡是大腹瀉後發渴的人,不論新發的或是已經一陣子的,皆服用七味白朮散來生津液。因為白朮散是解決口渴腹瀉的聖藥。倘若口渴得很嚴重,可以將白朮散當茶水,隨時服用。不可以再服用其他湯水,否則無效。腹瀉很久仍不停,快要成為疳積的人,將參苓白朮散加上肉荳蔻煨焙,再加入淮山藥,研磨成粉末,每天服用。
則泄瀉自止,津液自生,不致成疳矣。久瀉不止,多屬虛寒,宜參苓白朮散,加肉豆蔻煨熱為丸,服之自止。經曰:五虛者死:一曰脈細,二曰皮寒,三曰少氣,四曰泄瀉不止,五曰飲食不入。五虛悉具者死,能食者生。凡瀉不止,精神不好者,脾敗也。吐瀉而唇深紅者,內熱也。
色若不退者死,面黑氣喘者死,遺尿不禁者,腎氣絕也。
白話文:
那麼腹瀉就會自行停止,體內液體也會自動生出,就不會變成疳病了。長期腹瀉不止,大多是屬於虛寒證,應該服用參苓白朮散,再加入肉豆蔻煨熱後作成藥丸,服用後就會自行停止。經典醫書《難經》中說:五種虛症出現,人就會死亡:第一是脈搏細弱,第二是皮膚寒冷,第三是氣息微弱,第四是腹瀉不止,第五是不思飲食。五種虛症全部具備的,就會死亡,還能飲食的,就能活。凡是腹瀉不止,精神不好的,是脾臟虛弱造成的。嘔吐腹瀉而嘴脣深紅的,是內熱造成的。
周夢覺曰:《難經》訓泄有五:胃泄飲食不化。脾泄腹脹嘔吐。所謂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可賅脾泄論。所謂小腸泄者,便血腹痛。大瘕泄者,數至圊而不便,宜以痢門論。則泄止可言脾胃二經。診其脈數,而邪之自外來者屬胃,其氣化而為熱。輕則黃連厚朴,佐以利水和胃之品。
白話文:
周夢覺表示:《難經》中提到的泄有五種:胃泄主要症狀是飲食不消化;脾泄主要症狀是腹脹嘔吐。所謂的大腸泄,指的是已感到有便意,可以歸類為脾泄的討論。所謂的小腸泄,指的是便血腹痛。大瘕泄,就是數次上廁所卻不便。應該以痢疾的病門來論述。如果是泄的話,只討論脾胃兩經的症狀。診其脈搏數,而邪氣從體外來的屬於胃,其氣化而成為熱。輕症的話可用黃連、厚朴來治療,再佐以利水和胃的藥品。
至於完穀不化。則泄之甚者也,須芒硝大黃滌其邪而泄自止。診其脈遲,而虛之由內生者屬脾,其氣積而為寒。輕則焦術和中,佐以燥濕補脾之味。至於脹滿嘔逆,則泄之劇者也,必附片乾薑溫其寒,而泄乃除。余略。
仲景理中湯
白話文:
至於完穀不消化的,那是泄瀉嚴重的緣故,必須用芒硝、大黃來滌除邪氣,泄瀉自然會停止。診斷其脈搏緩慢,而虛弱是由於內生,屬於脾的,其氣滯積而變成寒證。輕微的,用焦術和中藥調理,輔以燥濕補脾的中藥。如果到脹滿、嘔吐、反胃的,那是泄瀉嚴重的緣故,必須用附片、乾薑溫暖其寒氣,泄瀉才能消除。其他的省略。
人參(一錢),甘草(一錢),白朮(一錢),乾薑(一錢)
白話文:
人參(6克),甘草(6克),白朮(6克),乾薑(6克)。
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白朮加肉桂;吐多者去白朮,加生薑;悸者加茯苓;腹滿者,加附子。服湯後半時許,飲熱粥一升許。
白話文:
如果肚臍上部有堆積的感覺,是腎氣活躍的徵兆,把白朮減去,加上肉桂;嘔吐頻繁的,把白朮減去,加上生薑;心悸的,加上茯苓;腹部脹滿的,加上附子。服用湯藥後半個時辰左右,喝一升熱粥。
六君子湯(見前咳嗽方內)
五苓散,(見前咳嗽方內)
補中益氣湯
白話文:
六君子湯(見之前的咳嗽方劑內)
五苓散(見之前的咳嗽方劑內)
補中益氣湯
黃耆(一錢),人參(一錢),炙草(一錢),白朮(一錢),當歸(一錢),陳皮(七分),升麻(五分),柴胡(一錢),生薑(一錢),大棗(一枚)
《集成》升降除濕湯
白話文:
黃耆(6克),人參(6克),炙草(6克),白朮(6克),當歸(6克),陳皮(4克),升麻(3克),柴胡(6克),生薑(6克),大棗(一枚)
升麻(五分),柴胡(一錢),神麯(一錢),防風(一錢),宣澤瀉(一錢),豬苓(一錢),陳皮(七分),蒼朮(一錢),炙甘草(一錢),生薑(一錢),大棗(一枚)
上水煎服。若胃寒腸鳴,加益智子、半夏各一錢。
《集成》七味白朮散
白話文:
升麻五分,柴胡、神麴、防風、澤瀉、豬苓、陳皮各一錢,蒼朮、炙甘草、生薑各一錢,大棗一枚,水煎服。如果胃寒腸鳴,可以加益智子、半夏各一錢。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茯苓(一錢),廣木香(六分),藿香葉(一錢),粉葛根(一錢),甘草(一錢,炙)
夢覺五苓散
白話文:
人參(六克),白朮(六克),茯苓(六克),廣木香(三點六克),藿香葉(六克),粉葛根(六克),甘草(六克,炙)
焦術(一錢),茯苓(一錢),桂枝(一錢),黃連(七分),澤瀉(一錢),豬苓(一錢),車前子(一錢),苡仁(一錢)
白話文:
焦術、茯苓、桂枝、黃連、澤瀉、豬苓、車前子、苡仁各取一錢。
夢覺銀黃散,治熱甚泄瀉。
銀花(一錢),大黃(一錢),芒硝(一錢),炙甘草(一錢),生薑(一錢),大棗(一枚)
夢覺溫中湯
白話文:
夢覺銀[黃散]治療熱盛瀉痢,藥方為銀花、大黃、芒硝、炙甘草、生薑、大棗各一錢,大棗一枚。夢覺[溫中湯]則另有藥方。
黃耆,白朮,茯苓,蓮子肉(各一錢),法半夏(七分),訶子(七分),陳皮(五分),苡米仁(一錢),生薑(一錢),大棗(一枚),
夢覺附子理中湯,治寒甚泄瀉。
白話文:
-
黃耆:1錢
-
白朮:1錢
-
茯苓:1錢
-
蓮子肉:1錢
-
法半夏:0.7錢
-
訶子:0.7錢
-
陳皮:0.5錢
-
苡米仁:1錢
-
生薑:1錢
-
大棗:1枚
黃耆(一錢),附片(三分),乾薑(六分),焦術(一錢),肉桂(五分),蓮子肉(一錢),炙甘草(一錢),生薑(一錢),大棗(一枚)
白話文:
黃耆(五公克),附片(一點五公克),乾薑(三公克),焦術(五公克),肉桂(二點五公克),蓮子肉(五公克),炙甘草(五公克),生薑(五公克),大棗(一顆)
塗蔚生曰:飛霞此節證論方治,除其未了解五苓散非治熱症吐瀉之專方,與詞意多涉重複外,較前尚為真切。然其所稱完穀不化是虛寒,與夢覺所稱完穀不化是實熱,得勿有相矛盾乎?曰非也。胃熱過甚,亦能逼迫完穀直下,不過其外部,亦須有熱之表見,約在百分之一二耳。
白話文:
塗蔚生說:飛霞這一節的證候論述和方劑治療,除了他還沒有明白五苓散不是專治熱症吐瀉的方劑,還有詞意多重複之外,比前面的一節寫得更真實可信。但是他說的完穀不消化是虛寒,與夢覺說的完穀不消化是實熱,不是有矛盾嗎?不是的。胃熱過於嚴重,也能逼迫完穀直接向下消化,不過其外部也必須有熱的表徵,大約在百分之一二。
夢覺隨將虛寒泄瀉,接書於下,其意在詳人所略可知。至於少陰水虛亦能發生泄瀉,此又醫者不可不知,民國十四年夏季,余在信陽,治一泄瀉嬰兒,連服參朮等藥不效。余以瀉則傷陰,為之用知柏地黃湯,頗著巨效。嗣以余暫他住,其父母急於兒愈,復延一醫,為之用附子理中湯,暮服最歿。
白話文:
夢覺隨後提出虛寒泄瀉的診斷,接着便寫了下面的藥方,他的用意在於詳盡地補充其他人忽略的地方,這是可以理解的。至於少陰水虛也能引發泄瀉,這也是醫生不可不知的。民國十四年的夏天,我在信陽,治療了一個泄瀉的嬰兒,連服參朮等藥物都不見效。我認為泄瀉會傷陰,於是給他開了知柏地黃湯,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後來我暫時搬到了別的地方住,孩子的父母急於讓孩子康復,又請來了一個醫生,給他開了附子理中湯,孩子服藥後當晚就去世了。
是泄瀉之症,不專責之脾胃也。當泄瀉之初,固屬過在脾胃,而泄瀉日久,即可累及腎陰。蓋腎陰在下,而泄瀉亦自上而下也。迨其腎陰既傷,即宜滋腎。只知理脾,即為得半失半。不然,參朮已見數服,縱無大效,豈無小效哉。今毫無效驗,是腎陰之虛熱,因脾土之培補剋制,不得不縱虛火上犯,使其將化之水穀津液,依然下瀉也。始則脾胃連累腎陰,終則腎陰連累脾胃,毫釐之差,可不慎歟。
又水瀉胃苓湯,極可採用。
胃苓湯
白話文:
這是腹瀉的症狀,不完全是脾胃的責任。當腹瀉初期,固然是脾胃的功能失調,但腹瀉時間久了,就會累及腎陰。因為腎陰在下面,而腹瀉也是從上到下。等到腎陰受傷,就應該滋補腎陰。只知道調理脾胃,就是得到一半,失去一半。不然,參朮已經服用了好幾次,即使沒有大的效果,難道不會有一點效果嗎?現在一點效果都沒有,是腎陰虛熱,由於脾土被滋補而受到抑制,不得已讓虛火向上侵犯,使將要轉化的水穀津液依然向下瀉。開始是脾胃連累腎陰,最後是腎陰連累脾胃,這一點點的差別,能不小心嗎?
白朮(一錢),茯苓(一錢),豬苓(一錢),澤瀉(一錢),桂枝(五分),川樸(六分),陳皮(六分),蒼朮(五分),甘草(一錢)
白話文:
白朮(一錢):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的功效,常與茯苓、澤瀉、豬苓等同用。
茯苓(一錢):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利水滲濕的功效,常與白朮、甘草等同用。
豬苓(一錢):具有利水滲濕、通淋消石的功效,常與白朮、茯苓、澤瀉等同用。
澤瀉(一錢):具有利水滲濕、清熱除濕的功效,常與白朮、茯苓、豬苓等同用。
桂枝(五分):具有發汗解表、溫通經脈、止疼痛的功效,常與麻黃、葛根等同用。
川樸(六分):具有理氣止痛、燥濕化痰的功效,常與白朮、蒼朮、陳皮等同用。
陳皮(六分):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常與白朮、茯苓、澤瀉等同用。
蒼朮(五分):具有燥濕健脾、化濕醒脾的功效,常與白朮、茯苓、澤瀉等同用。
甘草(一錢):具有補中益氣、緩急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常與白朮、茯苓、澤瀉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