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修

《推拿抉微》~ 第三集·治療法 (5)

回本書目錄

第三集·治療法 (5)

1. 傷寒

塗蔚生曰:天地六淫之氣,病人以風寒最甚而獨多。治之得當,療如反掌,治之失當,其後演成虛實厥亡等症。誠非臆及所能道者。張仲景之《傷寒論》,以風寒溫為三大提綱,而以傷寒居首。蓋亦以其為百病之導火線,而生死即繫於此幾微樞機也。然其謂傷寒為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傷風為脈緩,發熱汗出而惡風;溫病為發熱而渴不惡風;是其將三者之顯明界限,又為劃分真確者也。風溫二者,余已有另條專釋,茲將傷寒一症,略為節疏。

白話文:

塗蔚生說:天地間的六種不正之氣,病人中以風寒引起的疾病最為嚴重,而且最多。治病方法得當,療效立竿見影,治療不當,以後會演變為虛實厥亡等症狀。這種症狀確實不是憑空臆想所能說得清的。張仲景的《傷寒論》,以風寒溫病為三大綱領,而把傷寒放在第一位。大概也是因為它是百病的導火線,而生死存亡就繫於這個細微的樞機上。然而他說傷寒是脈浮,頭項強痛,惡寒;傷風是脈緩,發熱出汗,惡風;溫病是發熱,口渴,不惡風;這是他把三者的明顯界限,又劃分得十分確切。風溫兩種疾病,我已有另條專門的解釋,現在把傷寒一症,簡要地條列疏通。

以最簡單之賅括,作治者之指引,夫亦曰變化之妙,存乎其人耳。經云: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以其本寒而標陽也。蓋足太陽膀胱,與手太陽小腸,合化吾人飲入之水,透出內外油膜,以為周身衛外之氣。若空中寒氣襲入皮毛,而衛氣不能抵抗,則寒氣滯於皮毛之內,而為病矣。

白話文:

用最簡單的方法去概括、總結,作為治療者的一個參考。這也可以說是變化之妙,在於治療者的本身和能力。經典上說:太陽病,應用寒涼藥物治療。這是因為太陽病的病因是寒邪,而症狀卻是發熱。足太陽膀胱經和小腸經這兩條經絡,可以將人體喝進去的'水液,通過內外的皮毛,輸布到全身,形成保護人體的衛氣。如果空氣中的寒氣侵襲肌表,衛氣不能抵抗,那麼寒氣就會滯留在肌表,從而引發疾病。

其脈浮者,以衛氣行於脈管之外,雖為寒氣外束,而尚欲鼓動外出也。其頭項強痛者,以三陽之氣,皆上於頭。今太陽衛氣為寒所閉,已上者不能輸出衛外,未上者不能上走頭項,故發生疼痛也。其惡寒者,以太陽化生衛外之氣,不能外出以護表也。其後尚有發熱,背強𠘧𠘧,逆滿咳嗽等症,亦無不以太陽之受寒氣,為使然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浮起,是因為人體的衛氣在脈管外運行。儘管寒氣已經阻滯於外,但衛氣仍然想奮力向上,向外排出。如果頭痛、項強疼痛,是因為三陽之氣都上升到頭部。現在太陽經的衛氣被寒氣閉塞,已經上升的衛氣不能輸布到體外,還沒上升的衛氣不能上到頭項,所以產生疼痛。如果怕冷,是因為太陽經化生的衛外之氣不能輸出體外以保護體表。如果之後還出現發熱、背部僵硬和痠痛、咳嗽逆滿等症狀,也都是因為太陽經受到寒氣的侵襲所引起的。

蓋太陽既化氣衛外,而寒邪束於其表,其勢欲出不得,欲返不能,不得不逞其溫熱之力,以為抵禦之奮鬥也。其背強𠘧𠘧者,以寒氣既入皮毛,而後入於經輸,經輸不能轉運自如也。其逆滿咳嗽者,以衛氣不能外出,壅塞於肺臟膈膜也。茲舉仲景治傷寒之要者二方,摘錄於下,以後見症用藥,全憑因時因病,以為加減更換耳。

仲景麻黃

白話文:

太陽經的氣血已經轉化為衛氣,運行於體表,寒邪束縛在表層,寒邪想要外出卻不得,想要返回也無能為力,不得已只能鼓動自身的溫熱之力,以此來抵禦寒邪的侵襲。背部肌肉強直、僵硬,是因為寒氣已經侵入皮毛,隨後進入經脈,經脈無法正常運行氣血所致。出現逆滿、咳嗽,是因為衛氣不能外出,瘀滯在肺臟和膈膜所致。這裡列出仲景治療傷寒的主要兩方,摘錄如下,以後見到此類症狀用藥,應根據當時的情況和病情的變化,增減或更換藥物。

麻黃(一錢),桂枝(一錢),杏仁(一錢),炙甘草(一錢)

白話文:

麻黃(6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

塗蔚生曰:上四味,先以水煮麻黃去上沫,後納諸藥合煮,去滓溫服,覆取微汗,為仲景治傷寒之大法。如頭項強痛,惡寒無汗者是也。然桂枝可以無麻黃,麻黃湯卻不可以無桂枝。因傷風是病在肌肉一層,桂枝既直走營血,即可療風邪之在營血也。傷寒是病在皮毛一層,較肌肉為外。

白話文:

塗蔚生說:上面四種藥物,先用水煮麻黃,去除浮沫,然後放入其他藥物一起煮,去除藥渣溫服,蓋上被子發出微微汗水,這是仲景治療傷寒的大方法。比如頭頸僵痛,惡寒無汗的症狀。但是桂枝湯可以沒有麻黃,麻黃湯卻不能沒有桂枝。因為傷風的病在肌肉一層,桂枝直接進入血液,就可以治療風寒在血液中的症狀。傷寒的病在皮毛一層,比肌肉更外層。

麻黃力雖猛峻,可以直走衛氣,然其由內達外,非從肌肉不能經過。若無桂枝以為之助,則恐其力縱猛峻,亦不能直達肌肉之營血,以達於衛氣之皮毛也。

仲景葛根湯

白話文:

麻黃的藥力雖然猛烈而峻厲,可以直達衛氣,但是它由內而達外,不通過肌肉就無法通過。如果沒有桂枝的幫助,那麼即使它非常強勁有力,也無法直達肌肉的營血,從而到達皮毛的衛氣。

葛根(一錢),麻黃(一錢),桂枝(一錢),白芍(一錢),炙甘草(一錢),生薑(一錢),大棗(一枚)

白話文:

葛根(6克),麻黃(6克),桂枝(6克),白芍(6克),炙甘草(6克),生薑(6克),大棗(1枚)

塗蔚生曰:此湯之煎法服法,俱如前。即前方合桂枝湯,去杏仁而加葛根也。其所以加葛根者,因寒邪既入皮毛,而復入經輸,項背強𠘧𠘧也。於此足見仲景治病,總是叫人使用活法,不是叫人使用礙法。添一症,則添一藥,去一症則去一藥。有傷風之發熱,惡風汗出等症,則有直入肌肉營血之桂枝湯。

白話文:

塗蔚生說:這個湯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都和前面的一樣。也就是前面合桂枝湯的方子,去掉杏仁而加入葛根。之所以要加入葛根,是因為寒邪既已侵入皮毛,又復入經脈,導致項背強硬僵直。於此可見仲景治病,總是叫人使用活絡的方法,而不是叫人使用拘泥的方法。增加一個症狀,就增加一味藥,去掉一個症狀就去掉一味藥。有傷風發熱、惡風汗出的症狀,就有直入肌肉營血的桂枝湯。

有傷風之發熱惡風汗出而兼項背強𠘧𠘧等症,則有直入肌肉,兼入太陽經脈之桂枝加葛根湯。有傷寒之發熱惡寒身痛等症,則有直走皮毛之麻黃湯。有傷寒之發熱惡寒身痛,而兼項背強𠘧𠘧等症,則有直入皮毛,兼入太陽經脈之麻黃加葛根湯。推其喘滿而加杏樸,脹滿而加苓朮,無不隨其症之所在,以為藥之增減也。

白話文:

如果有感冒發燒畏寒出汗,兼有肩背僵硬痠痛等症狀,則有直入肌肉,兼入太陽經絡的桂枝加葛根湯。如果有傷寒發燒畏寒肢體疼痛等症狀,則有直走皮膚的麻黃湯。如果有傷寒發燒畏寒肢體疼痛,兼有肩背僵硬痠痛等症狀,則有直入皮毛,兼入太陽經絡的麻黃加葛根湯。推究其氣喘胸悶而加杏仁、半夏,脹滿而加茯苓、蒼朮,沒有不根據證狀所在,作為藥物的增減的。

學者能以舉一反三,自有無數法門,又何至開卷瞭然,臨症盲然,而胸中毫無所主者哉。再若病人體壯而感寒輕者,可用小柴胡湯,加防風荊芥葛根等味以治之。熱稍甚,可去半夏,酌加苓連;寒稍甚,可酌減黃芩,亦甚穩妥。

白話文:

如果醫生能領悟一通百通的道理,自然有數不清的方法,又怎麼會書本上寫得清清楚楚,一看就會,但實際看病時卻茫然不知所措,心中毫無主見呢?再比如,病人體格強壯但因為感受風寒而生病,較輕微的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另外加上防風、荊芥、葛根等藥材來治療。如果熱勢稍微嚴重,可以去掉半夏,適當加入苓連;如果寒勢稍微嚴重,可以適當減少黃芩,這樣也很妥當。

2. 痙病

塗蔚生曰:痙之為病,由於發汗太多,以傷衛陽之氣,或風病下之,而過傷其陰營之血也。如仲景所云: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曰柔痙。夫痙而曰剛,曰柔,乃從太陽之傷寒傷風症夾瀉而出。其別於痙之正病,非痙之正證可知。

白話文:

塗蔚生說:痙病的產生,是出於發汗太多了,以致損傷衛陽之氣,或者風病來襲時,因下法而過分傷了陰營之血。猶如仲景所說:太陽經病,發熱卻不流汗,反而怕冷的,稱為剛痙。太陽經病,發熱流汗,卻不怕冷的,稱為柔痙。痙而說剛,說柔,是從太陽之傷寒、傷風的症候夾著瀉下法而出現的。它的區別在於痙之正病,不是痙的正證就能知道的。

故其下文又曰: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夫風病下之剛痙,復發汗,必拘急。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是痙之由於血枯津少,不能榮養筋脈,已可概見。然猶恐醫者之過於拘泥,不能隨症變通,故其後又曰:太陽病,其症備,身體強,𠘧𠘧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桂枝主之。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白話文:

因此,文章後續又寫道:太陽病大量發汗後,就會導致痙攣。風病如果下藥太猛,導致劇烈痙攣,又再發汗的話,必定會拘急。生瘡的人雖然全身疼痛,也不能發汗,發汗就會痙攣。由此可見,痙攣是由於血枯津少,無法滋養筋脈所致。但我仍擔心醫生過於拘泥,不能根據病情變化靈活處理,所以文章後面又寫道:太陽病,症狀俱全,身體強壯,但卻惡寒,脈搏反而沉遲,這就是痙攣,可以用栝蔞桂枝湯來治療。太陽病沒有出汗,小便反而少,氣往上衝到胸部,口不能說話,想要發作劇烈痙攣,可用葛根湯來治療。

痙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可與大承氣湯。以見痙之不可汗者,而有時症兼太陽之寒凝筋脈者,亦可汗之。痙之不可下者,而有時症兼陽明之熱灼津液者,亦可下之。其正治之法,雖未揭明,而其曰下之則痙,汗出則痙,是明教人以治痙之正法,不可汗下,只可生津液,和筋脈者也。漢後諸醫多昧於其借賓定主之文,而不能將此中奧義,詳為指出。

白話文:

痙是一種疾病,胸中滿悶,口不能張,躺著也不能平躺,腳抽筋,還會牙齒緊咬,服用大承氣湯可以緩解。可以看出,痙症不能用汗法治療,但有時兼有太陽之寒凝筋脈者,也可以用汗法治療。痙症不能用下法治療,但有時兼有陽明之熱灼津液者,也可以用下法治療。痙症的正確治療方法,雖然沒有明確指出,但說「下之則痙,汗出則痙」,是明確告訴人們痙症的正確治療方法,不能用汗法和下法治療,只能用滋生津液、調和筋脈的方法治療。漢朝以後的許多醫生都不明白「借賓定主」的文意,也無法將其中的奧祕詳細指出。

甚至有除卻剛痙、柔痙之外,尚有陽痙陰痙之說者,殊屬可怪。至近代之唐容川出焉,始能將此中精微揭出,誠可謂獨具慧眼、啟千載之昏瞶,振萬古之迷濛者矣。余於讀客川此節之所得,謹撮其要,以為痙症之談。

仲景栝蔞桂枝湯(即桂枝加栝蔞一味)

白話文:

甚至有人提出除了「剛痙」、「柔痙」之外,還有「陽痙」和「陰痙」的說法,這實在很奇怪。到了近代,唐容川出現,他能夠指出其中的精微之處,誠可謂獨具慧眼,啟發了千年的昏暗,振奮了萬古的迷濛。我讀了客川的這一節,謹將其主要內容摘錄下來,作為認識痙症的談資。

塗蔚生曰:栝蔞桂枝湯與葛根湯,為仲景治傷風傷寒而兼有痙病者,非治痙之正方也。一則重在栝蔞生津止渴,大清陽明之熱。一則重在葛根疏通經脈,直解太陽之寒。然細揣此中定義,治痙之正病,用藥當不外柴胡、葛根、當歸、白芍、生地、川芎、黃芩、黨參、石膏、知母、花粉、甘草等味。恍如前之治虛熱生風者,既不患重傷津液之戒,又不患風寒凝於經脈之嫌。

若人民既受禍災以後,圖一善後補救之方也。

仲景大承氣湯

白話文:

塗蔚生說:栝蔞桂枝湯與葛根湯,是仲景用來治療傷風傷寒兼有痙病的方劑,並不是治療痙病的正方。栝蔞桂枝湯主要用栝蔞來生津止渴,大清陽明之熱;葛根湯主要用葛根來疏通經脈,直解太陽之寒。

但是,仔細揣摩這兩種方劑的理論基礎,治療痙病的正病,用藥不應該超過柴胡、葛根、當歸、白芍、生地、川芎、黃芩、黨參、石膏、知母、花粉、甘草等藥物。這樣做,既不會擔心過度損傷津液,也不會擔心風寒凝結在經脈中。

大黃(一錢),厚朴(七分),枳實(七分),芒硝(一錢),

白話文:

大黃(6克),厚朴(4.2克),枳實(4.2克),芒硝(6克)。

塗蔚生曰:此方為仲景治傷寒傳於陽明,稟熱太甚,全無外症,而有大便不通,發熱胸腹脹滿等症者。以之治病在經脈,血虛經燥者,得勿患虛虛之戒乎?然裡熱過劇,津液實受其傷。火熱一時不降,則津液一時不生,下一分之火熱,即所以保一分之津液也。其曰可與二字,蓋亦云內熱甚於外之症,在經脈,到了危險萬分之時,不得不挺而走險,出於下之一途耳。如吾人以識見未及,不敢作冒昧,可以生地、杭芍、當歸、川芎等味加入,以固津液。

迨其內熱已清,再為從事養陰血、和筋脈可也。

白話文:

塗蔚生說:這個藥方是張仲景用來治療傷寒病傳至陽明經,熱邪太過,沒有外症,大便不通,發燒,胸腹脹滿等症狀的。能用這個方法來治病,是屬於經脈虛熱,血虛經乾的人,難道還需要擔心虛虛的戒律嗎?但是裡面的熱氣太過厲害,津液確實受到了損害,火氣一時不消退,津液也一時不生,減少一分火氣,就是為了保持一份津液。這個方法是否可以用的這句話,意思是說內熱嚴重於外熱的症狀,在經脈裡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刻,不得不鋌而走險,只能用下法的方針。像我們如果智慧見識不夠,不敢魯莽行事,可以加入生地、杭芍、當歸、川芎等藥味,來維持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