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抉微》~ 第一集·認症法 (9)
第一集·認症法 (9)
1. 四時所病
唐容川曰:四時各有主氣客氣,五方強弱之異。茲所舉者,不過明臟腑氣應與天時並行之義耳,醫者多隅反。
經云:春善病鼽衄。
白話文:
唐容川說:四季都有主要的氣和客氣,五個方向的強弱也不同。這裡所提到的,只是為了說明臟腑之氣與天時是相應並行的道理罷了,醫生們往往能夠從一個角度推知其他相關的事物。
經典上說:春天容易發生鼻塞和流鼻血的病症。
唐容川曰:鼽是鼻塞流涕,衄是流鼻血。鼽屬氣分,春陽發泄,為陰所閉,則鼻塞不通,治宜疏散其寒。衄屬血分,春木生火,動血上衝,干犯清道,鼻為肺竅,木火侮肺,故發衄,治宜清降其火。善病者,謂多此種也。
白話文:
唐容川說:鼽是鼻塞流涕的症狀,衄是流鼻血的症狀。鼽屬於氣分,在春季陽氣發泄,但是受到陰氣閉塞,所以鼻塞不通,治療的原則是疏散寒氣。衄屬於血分,在春季木氣生火,導致血氣上衝,侵犯清道,鼻子是肺臟的竅門,木火侮辱肺臟,所以出現衄血,治療的原則是清熱瀉火。善於治療疾病的人,是指懂得治療這類疾病的醫生。
塗蔚生曰:春季界於冬寒夏熱二者之間,人當此際,最易疏忽,以其時令略為和暖,可以少受寒、亦可以少受熱。故鼽衄二症,此時為多,容川衄血之解尤為有見。
經云:仲夏善病胸脅。
白話文:
塗蔚生說:春季位於冬季的寒冷和夏季的炎熱之間,人們在這個時候,最容易疏忽大意,因為這時節的氣候稍微溫暖一些,可以少受寒,也可以少受熱。所以,癎血和鼻衄這兩種症狀,在這個時候最為多見,容川對衄血的解釋尤其有見地。
唐容川曰:胸是兩乳中間屬心,肋是兩乳旁邊屬三焦。心是君火,三焦是相火,皆與夏氣相應。故仲夏善病胸脅,以火有餘,多發逆滿也。
經云: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白話文:
唐容川說:胸是指兩乳中間,屬心臟;肋是指兩乳旁邊,屬三焦。心臟是君火,三焦是相火,都與夏季的氣候相應。因此,仲夏容易患胸脅疾病,這是因為火太旺,容易導致逆滿。
唐容川曰:長夏未月,濕土主氣。脾主濕而惡濕,濕甚則發洞瀉。陽極於外,無以溫養中土,故發寒中之病。觀冬月井水溫,夏月井水冷,則知夏月中宮多寒矣。
白話文:
唐容川說:長夏的中月,濕土主氣。脾臟主運化水濕,但是卻畏懼濕氣,濕氣過重就會引起泄瀉。陽氣都集中在外表,無法溫養中焦,所以會出現寒中之病。觀察到冬天井水是溫暖的,夏天井水是冰冷的,就可以知道夏季的中焦也是寒涼的。
塗蔚生曰:此節是由熱而病寒,上節是由熱而病火,兩節恰是一個對字。容川此解,是未免過泥時令,而不能揆諸人情,衡乎事實者也。蓋長夏熱之最盛者也,惟熱最盛,故人亦惡熱最甚。於水果生冷之物,每多任意吃啖,以求御熱避燥,迨其身體清爽之意。孰知內之陽火有限,而外之物欲無窮,旦旦而伐之,其不為陽火衰敗也幾希。
白話文:
塗蔚生說:這一段是說由熱而生病後變成了寒病,上文一段是說由於熱而生病後變成了火病,前後兩段是相對應的。容川的這個解釋,是過於拘泥於時令,而沒有推究人的生活習性,也沒有衡量過事實。夏至是天氣最熱的時候,這時候天氣熱到了極點,人們也特別討厭熱。所以,人們經常喜歡吃一些生冷的水果來避暑,希望身體涼爽一些。但是,人體內部的陽火是有限的,而外界的物慾是無窮的,天天去消耗陽火,陽火不衰敗也難啊。
迨至胃寒既成,則水穀當然不能消化,發生洞瀉寒中等症。夏日偏多痧症霍亂之症,亦即此理。若謂脾主濕而惡濕,濕甚則洞瀉,陽極於外,無以溫養中土,故發寒中之病,是人之胃陽,因外之陽熱過甚,變而寒矣。然吾人之一呼一吸,純與外陽相通,豈有外陽既熱,而吾人吸入之氣,尚為陰寒者哉。
白話文:
等到胃寒形成之後,則水和穀物當然無法消化,產生腹瀉和寒痢等症狀。夏天多發的霍亂也是這個道理。如果說脾掌管濕氣而厭惡濕氣,濕氣太重就會腹瀉,陽氣極盛於外,就不能溫養中土,所以產生寒痢的疾病,是指人的胃陽因為外界的陽熱太過,而轉變為寒冷。然而人的一呼一吸,完全與外界的陽氣相通,難道會有外界的陽氣很熱,而人吸入的氣體卻是寒冷的嗎?
吾故曰:夏月洞瀉寒中,全由過食生冷之故。至謂冬月井水溫,夏月井水冷,此則由於井水與空氣之比較使然,實則井水常一也。不過空氣有寒熱,而吾人之手指,始覺有冷暖耳。
經云:秋善病風瘧。
白話文:
我認為在夏季腹瀉的人,都是因為吃過多生冷的食物所致。但是也有的人認為,冬天井水是溫的,夏天井水是冷的,其實這是根據井水與空氣進行比較,得出的結論,事實上,井水始終保持一致,並無變化。只是因為空氣有寒冷與炎熱之分,所以當人的手指接觸時,才會有冷暖的感覺。
唐容川曰:風屬肝,瘧屬少陽。因風致瘧,本系木火為病,而多發於秋令者,木火侮金也。蓋秋當肺金主氣之時,金氣清肅,則皮毛自斂,腠理自和。設風氣鼓動,則為皮毛不得斂而發寒熱。風火相煽,則腠理不得和,而戰慄溺赤。知此理者,可得治瘧之法也。
白話文:
唐容川說:風屬肝臟,瘧疾屬少陽。因風氣而引起的瘧疾,本是木火相剋所致,而多發於秋季,則是木火乘克金的緣故。秋天應該是肺金主導氣候的時候,金氣清肅,那麼皮毛自然斂縮而腠理自然調理。如果風氣鼓動,皮毛斂縮不起來,就會出現寒熱。而且風性上浮,火性炎熱,互相煽動,腠理不好調和,就會戰慄溺赤。如果知道這個原理,就可以得到治療瘧疾的方法。
塗蔚生曰:風是傷人瘦肉一層,瘧是居人腠理一層,腠理尚在瘦肉外,何以因風致瘧。蓋因風未能解散清楚,而逆居於腠理之間也。昔黃帝問於岐伯曰: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是風自風而瘧自瘧,不可因風以及瘧也。
白話文:
塗蔚生說:風邪損傷人的肌肉一層,瘧疾則居於人的腠理一層,腠理尚在肌肉之外,怎麼會因為風邪而引起瘧疾。其實是風邪沒有完全散解清楚,而積聚於腠理之間。從前,黃帝問岐伯說:風和瘧疾,相似同類,而風獨自經常存在,瘧疾卻有時而停息,這是什麼原因?岐伯說:風邪留在體內,所以經常存在,瘧疾之邪隨經絡深入內部侵襲,所以衛氣應戰才發作。因此,風就是風,瘧疾就是瘧疾,不能因為風邪而引發瘧疾。
然岐伯又曰: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是瘧有因風者,有不因風者,未可以類推也。
白話文:
岐伯又說:首先受到寒邪的侵襲,然後又受到風邪侵襲,所以先感覺寒冷,然後發熱。這種疾病按時發作,叫做寒瘧。首先受到風邪的侵襲,然後又受到寒邪的侵襲,所以先感覺發熱,然後寒冷。這種疾病也按時發作,叫做溫瘧。那些只有發熱沒有寒冷的人,是陰氣先衰竭,陽氣獨發,就會呼吸短促、胸悶煩躁、手足發熱、想嘔吐,這種疾病叫做癉瘧。所以瘧疾中有因風邪引起的,也有不因風邪引起的,不能一概而論。
如欲盡治瘧之能事,須參觀《內經》之瘧症論,與後集之瘧疾症治,方可胸有成竹,不致誤事。
經云:冬善病痹厥。
白話文:
如果想要完全掌握治療瘧疾的方法,必須研究《內經》中的瘧疾病論述以及後續篇章中關於瘧疾的診斷與治療,這樣才能夠心中有數,不會出差錯。
經書上說:冬天容易患痹症和厥症。
唐容川曰:痹是骨節疼痛,厥是四肢逆冷。腎中陽氣,能達於骨節,充於四末,則無此病。冬令寒水氣盛,往往腎陽不足,故多此病。
唐容川曰:四時之病,不一而足,則此種為多。且知其理,而一切非時之病,理皆可識。
白話文:
唐容川說:痹是骨節疼痛,厥是四肢逆冷。腎臟中的陽氣,能到達骨節,充盈於四肢末端,那麼便不會有這種病。冬季寒水之氣旺盛,往往腎陽不足,所以多發這種病。
2. 臟腑通治
經云:心與膽通,心病怔忡,宜溫膽為主。膽病戰慄顛狂,宜補心為主。
白話文:
經文說:心臟和膽相連,如果心臟有病感到心悸不安,應該以溫暖膽為主要治療方法。如果是膽的問題導致發抖或瘋狂的情況,則應該以補益心臟為主要治療方法。
唐容川曰:舊注君相二火,一氣相通。此解通字,與以下各通字不合。蓋所謂通者,必有相通之道路。唐宋後憑空說理,不按實跡。西醫雖詳形略氣,然如此等道路,非借西說不能發明。西醫云:人之臟腑,全有連網相聯。其連網中,全有微絲管,行血行氣。據此,則知心與膽通,其道路亦在膜網之中。
白話文:
唐容川說:舊注中所說的君火和相火,是一氣相通的。這種解釋中的「通」字,與以下各處的「通」字並不一致。所謂「通」,必定有相通的道路。唐朝和宋朝之後的人憑空說理,不依照實際情況。西醫雖然詳細研究形體,卻略微研究氣,但這種道路,如果不藉助西醫的說法,就不能闡明。西醫說:人的臟腑,全都互相連接。在這些連接的網絡中,布滿了微小的絲管,輸送血液和氣。這樣說來,就知道心臟和膽囊是相通的,他們的道路也在這層膜網之中了。
蓋膽附於肝,繫著脊,上循入肺系,連及於心,膽與心通之路,即在其系中。故心病怔忡,宜溫膽。膽病戰慄顛狂,宜補心。非空論矣。又溫字補字有辨,經言:溫之以氣,補之以味。《內經》言以苦補心,是瀉心火,即是補心,以益其陰也。溫之以氣,是益其陽也。
經云:肝與大腸通,肝病宜疏通大腸,大腸病宜平肝經為主。
白話文:
膽附屬於肝臟,並且繫著脊椎,往上貫通到肺系,連接到心臟,膽和心臟相通的通路,就在這個繫著脊椎的地方。所以心臟病症狀心神不定,宜溫養膽臟。膽臟疾病導致恐懼戰慄、瘋狂,宜補養心臟。這並不是空穴來風的。又溫補二字各有分別,經書上說:用和煦的氣去溫養,用適中的味道去補養。《內經》上說用苦味來補養心臟,就是瀉去心臟的虛火,也就是補養心臟,增益它的陰氣。用和煦的氣去溫養,就是增益它的陽氣。
唐容川曰:肝內膈膜,下走血室,前連膀胱,後連大腸。厥陰肝木,又外繞行肛門。大腸傳導,全賴肝疏瀉之力。以理論,則為金木交合。以形論,為血能潤腸,腸能導滯之故。所以肝病宜疏通大腸,以行其鬱結也。大腸病如痢症、腸風、秘結、便毒等症,皆宜平肝和血潤腸,以助其疏泄也。
經云:脾與小腸通,脾病宜泄小腸火,小腸病宜潤脾為主。
白話文:
唐容川說:肝臟位於膈膜的內側,往下連結血室,前面連著膀胱,後面連著大腸。厥陰肝經的木氣,又繞行外部到達肛門。大腸的傳導功能,完全依靠肝臟疏瀉的力量。從理論上說,這是金木相交合。從形體上說,這是因為血能滋潤腸道,腸道能導出停滯之物。所以肝病應該疏通大腸,使鬱結之氣得以疏散。大腸疾病如痢疾、腸風、便祕、便毒等,都應該平肝和血、潤腸,以幫助腸道疏泄。
唐容川曰:西醫圖繪,脾居連網之上,小腸通體,皆與連網相附。連網中均有微細管相通,據此則《內經》所言道路顯然。西醫不知《內經》,妄抵軒岐,以為未見臟腑,此不足怪。獨怪中國趨好洋學,舍古聖之書,而弗深考,豈不謬哉!脾病多是小腸之火,蒸動濕氣,發腫脹,作瀉滿,小便渾濁,故當瀉小腸。至於小腸,所以化物不滯,全賴脾濕有以濡之。
西醫所謂甜肉汁,入腸化物是也。故小腸病痢及秘結、闌門不開、膈食等症,皆宜潤脾。
白話文:
唐容川說:西方醫學的圖畫顯示,脾臟位於連網之上,小腸通暢,都與連網相連。連網中均有細小的管道相通,據此,《內經》所說的道路顯然是存在的。西方醫學不知道《內經》,卻妄自抵毀軒岐,認為他們沒有看到過臟腑,這不足為怪。唯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中國人趨向於喜歡外國的學問,拋棄古聖賢的書籍,而不加以深入研究,豈不是錯誤嗎?脾病大多是因小腸之火,把水氣蒸發,導致腫脹,出現腹瀉、腹滿、小便混濁的症狀,所以應該瀉小腸。至於小腸,所以能夠消化食物而不滯留,全靠脾臟的濕氣來濡潤它。
塗蔚生曰:心為丙火,而生胃陽之戊土,小腸為丁火,而生脾陰之己土。此五行相生之定義,天地自然之氣化,不可以科學之定理,相為試驗者也。然小腸能以生脾,亦能病脾。脾為小腸所生,亦能滋益小腸。故脾陰有虧,宜瀉小腸之火以救脾,防其消耗脾中之陰也。小腸之火有餘,宜滋脾陰以益小腸,濟其化生之源也。
白話文:
塗蔚生說:心臟屬於丙火,可以生出胃臟裡的戊土;小腸屬於丁火,可以生出脾臟裡己土。這是五行相生的定義,是天地之間自然氣化的道理,不能用科學的定理來做實驗。但是,小腸可以生出脾臟,也可以損害脾臟。脾臟是靠小腸生出來的,也可以滋養小腸。所以,如果脾臟陰氣不足,應該瀉掉小腸的火來拯救脾臟,防止小腸消耗脾臟裡的陰氣。如果小腸的火氣過盛,就要滋養脾臟的陰氣來增益小腸,促進小腸的化生源泉。
若夫脾濕而為腫脹,小腸火衰而為瀉泄,則又宜培火以燥土也。容川解為脾病,多是小腸之火,蒸動濕氣,發腫脹,作泄瀉,小便渾濁,故當瀉小腸。是其將脾與小腸寒熱之病,合而為一也,未免尚差一粒。
經云:肺與膀胱通,肺病宜利膀胱水,膀胱病宜清肺氣為主。
白話文:
如果脾氣受濕而出現腫脹,小腸之火虛衰而導致腹瀉,那麼這時就應該培補小腸之火,以溫燥脾土。容川把這個解釋為脾病,大多是由於小腸之火衰微,蒸動濕氣,導致腫脹,腹瀉,小便渾濁,所以應該瀉小腸之火。他的這種將脾與小腸的寒熱之病合而為一,其實還是差了一點。
唐容川曰:肺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其路道全在三焦膜中,上卷已詳言之。故肺與膀胱相隔甚遠,而實則相通。肺病則水停為痰飲,故宜清利膀胱以瀉之。膀胱病多由肺之上源,不得疏通,故宜清肺為主。
經云:腎與三焦相通,腎病宜調和三焦,三焦病宜補腎為主。
白話文:
唐容川說:肺主管水道的通暢,將水往下輸送至膀胱,其通路完全在三焦膜中,上卷已經詳細說明瞭。因此,肺與膀胱相隔很遠,但實際上是相通的。肺部生病,則水停聚集為痰飲,因此宜清利膀胱以瀉之。膀胱生病大多是肺的上游不通暢,因此宜以清肺為主。
唐容川曰:三焦之源,即發於腎系,故腎與三焦通。三焦為腎行水化氣,故腎病宜調和三焦。譬如腎氣丸,用苓澤以利三焦之水。保元湯,用黃耆以充三焦之氣是矣。三焦不能行水,則宜滋腎陰,不能化氣,則宜補腎陽。近醫不知三焦為何物,西醫名連網,不名三焦。是不知腎係為三焦之根,安知人生氣化哉。
唐容川曰:此條全可考臟腑路道。西洋形跡之學,未及如是之精。而今人不講,反為西人所笑,堪發一嘆。
白話文:
唐容川說:三焦的源頭,就是發源於腎系,所以腎與三焦相通。三焦為腎行水化氣,所以腎病宜調和三焦。比如腎氣丸,用茯苓澤瀉來利三焦之水。保元湯,用黃耆來充三焦之氣就是這樣的道理。三焦不能行水,則宜滋腎陰,不能化氣,則宜補腎陽。現在的醫生不知道三焦是什麼,西醫稱之為網路,不稱之為三焦。這是不知道腎係為三焦之根,又怎麼知道人生氣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