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抉微》~ 第四集·治療法 (27)
第四集·治療法 (27)
1. 頭項囟證治
上為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三錢,鹽湯下。
六君子湯(見前咳嗽方內)
生筋散,治筋軟無力,天柱骨倒。
木鱉子(六個),蓖麻子(六十個,去殼淨。)
以藥研如泥,先抱頭起,以手摩其頸令熱,津唾調藥,塗頸項。
又方,治項軟。
生附子(二錢,去皮),生南星(三錢,去皮)
共研末,攤貼患處。
白話文:
頭項囟證治
上方用藥,做成蜜丸,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三錢,用鹽湯送服。
也可使用六君子湯(詳見前面咳嗽方)。
生筋散用於治療筋骨軟弱無力,頸椎後傾(天柱骨倒)。
方中包含木鱉子六個,蓖麻子六十個(去殼淨)。將藥物研磨成泥狀,先扶起患兒的頭部,用手按摩其頸部使其溫熱,再用唾液調和藥泥,塗抹於頸項。
另有一方,治療頸項軟弱無力:
取生附子二錢(去皮),生南星三錢(去皮),研磨成粉末,敷貼於患處。
2. 目疾證治
經曰:諸脈者,皆屬於目。又曰:東方青色入於肝,開竅於目。陳飛霞曰:夫目雖為肝竅,而五臟俱備,神之所化。故白珠屬肺,黑珠屬肝,瞳仁屬腎,兩角屬心,上下眼胞屬脾。五臟五色,各有所司,心主赤,赤甚者,心實熱也;赤微者,心虛熱也。肝主青,青甚者,肝熱也;淡青者,肝虛也。
脾主黃,黃甚者,脾熱也;淡黃者,脾虛也。目無睛光,及白睛多而黑睛少者,肝腎俱不足也。
目內赤色,心經積熱上攻。宜瀉丙火,從小便而出,導赤散加黃連防風。
目內黃者,脾熱也,宜瀉黃散。上下眼胞腫者,脾經風熱,亦同上治。
目連眨者,肝有風也。凡病或新或久,肝風入目,上下左右因風吹,兒不能任,故連眨也,瀉青丸。目直視者,肝有熱也。熱氣入目,障其筋脈,目之兩角俱緊,不能轉運,故直視也,瀉青丸。
小兒初生目閉,此胎熱也。內服地黃湯,外用膽草煎湯洗目上,一日七次,恐延纏則損目。
小兒生下,眼泡赤爛者,由產時拭洗不淨,以致穢惡浸潰兩目角。故兩泡赤爛,至長不瘥,真金散。
小兒久嗽,其目兩眶腫黑,如物傷損,白珠紅赤如血,謂之血眼。內服瀉白散,外用貼法。
小兒生下數月內,夜不見物,謂之雀目,由肝虛也。六味地黃湯丸,常以豬肝煮熟壓之。
小兒熱病,其目羞明喜暗者,風熱也。宜疏散風熱,清陽散火湯。
導赤散(見前夜啼方內)
《集成》瀉黃散,治脾經積熱,白珠生黃。
藿香梗(一錢二分),黑梔仁(一錢),熟石膏(一錢),防風(一錢),炙甘草(六分)
淨水煎,半飢服。
瀉青丸,(見前頸項方內)
生地黃湯,治小兒胎熱,初生眼閉不開用。
生地(一錢),赤芍藥(一錢),川芎(五分),當歸(一錢),天花粉(一錢),炙甘草(一錢),燈心(十莖),長流水煎服。
《集成》真金散,治小兒眼泡赤爛用。
川雅連(一錢),黃柏(一錢),當歸(一錢),赤芍藥(一錢),杏仁(一錢去皮尖)
上銼碎,以乳汁浸一宿,飯上蒸過,取濃汁點眼內。
瀉白散,治小兒久嗽,兩眶黑腫,白珠如血用。
炙甘草(一錢),桔梗(一錢),陳皮(一錢),桑白皮(一錢),地骨皮(一錢)
又貼藥用。
生地(一兩),黑豆(一兩)
上二味用水同浸一宿,取起搗為膏,貼眼皮上,其血自散,血淚既出,腫黑自消。
六味地黃丸(見前喘哮方內)
清陽散火湯,治小兒風熱眼疾,羞明喜暗用。
荊芥穗(一錢),條芩(一錢),川芎(五分),防風(一錢),連翹(一錢),黑梔仁(一錢),當歸(一錢),熟石膏(一錢),羌活(五分),炙甘草(一錢),燈心(十莖)
水煎食後服。
白話文:
[目疾治療]
經典提到,所有的脈絡最終都匯聚到眼睛。再說,東方的青色與肝臟相關,肝臟透過眼睛與外界相通。陳飛霞指出,雖然眼睛是肝臟的通道,但五臟六腑的功能在眼睛上都有所體現,其中,白眼球與肺部相連,黑眼球與肝臟相連,瞳孔與腎臟相連,眼睛的兩端與心臟相連,上下眼瞼與脾臟相連。五臟和五色,各有其掌管的部位,心臟主管紅色,紅色深重表示心臟實熱,紅色淡薄則是心臟虛熱。肝臟主管青色,青色深重表示肝臟有熱,青色淡薄則是肝臟虛弱。
脾臟主管黃色,黃色深重表示脾臟有熱,黃色淡薄則是脾臟虛弱。眼睛沒有光澤,以及白眼球多而黑眼球少,表示肝腎都不足。
眼睛內部呈現紅色,這是心經積熱上攻所致。應使用導赤散加黃連、防風,讓丙火從小便排出。
眼睛內部呈現黃色,這是脾臟有熱,應使用瀉黃散。上下眼瞼腫脹,這是脾經風熱所致,同樣用上述方法治療。
眼睛不斷眨眼,這是肝臟有風邪。無論病情新舊,一旦風邪進入眼睛,受到風吹影響,孩子無法承受,所以會不斷眨眼,可用瀉青丸。
眼睛直視,這是肝臟有熱。熱氣進入眼睛,阻礙了眼周的筋脈,使得眼睛的兩端都緊繃,無法轉動,因此眼睛直視,可用瀉青丸。
新生兒眼睛閉著,這是由於胎熱。內部服用地黃湯,外部用膽草煎湯清洗眼睛,一天七次,以免病情拖延,損傷眼睛。
新生兒眼睛眼瞼紅爛,這是因為出生時擦拭不乾淨,導致髒污滲入眼睛兩端。因此,兩邊的眼瞼紅爛,長時間不會痊癒,可用真金散。
孩子長期咳嗽,眼睛眼眶腫脹且呈黑色,如同被東西撞擊,白眼球紅得像血,這種情況稱為血眼。內部服用瀉白散,外部使用貼敷法。
新生兒出生幾個月內,晚上看不見東西,這叫做雀盲,是由肝虛所致。六味地黃湯丸,經常搭配煮熟的豬肝一起服用。
孩子有熱病,眼睛畏光喜暗,這是風熱所致。應該疏散風熱,可以服用清陽散火湯。
導赤散,(在前面夜啼的處方裡已提及)
《集成》瀉黃散,治療脾經積熱,使白眼球產生黃色。
藿香梗(一錢二分),黑梔仁(一錢),熟石膏(一錢),防風(一錢),炙甘草(六分)
用清水煎煮,在半餓狀態下服用。
瀉青丸,(在前面頸項的處方裡已提及)
生地黃湯,治療新生兒胎熱,出生時眼睛閉著不能睜開。
生地(一錢),赤芍藥(一錢),川芎(五分),當歸(一錢),天花粉(一錢),炙甘草(一錢),燈心(十莖),用長流水煎煮服用。
《集成》真金散,治療新生兒眼睛眼瞼紅爛。
川雅連(一錢),黃柏(一錢),當歸(一錢),赤芍藥(一錢),杏仁(一錢去皮尖)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乳汁浸泡一夜,蒸過後取濃汁點入眼睛。
瀉白散,治療新生兒長期咳嗽,眼眶黑腫,白眼球像血一樣紅。
炙甘草(一錢),桔梗(一錢),陳皮(一錢),桑白皮(一錢),地骨皮(一錢)
也可使用貼藥。
生地(一兩),黑豆(一兩)
將兩種藥材用水浸泡一夜,取出搗成膏狀,貼在眼皮上,血液自然散開,血淚排出後,腫脹和黑色就會消失。
六味地黃丸(在前面喘哮的處方裡已提及)
清陽散火湯,治療新生兒風熱眼疾,眼睛畏光喜暗。
荊芥穗(一錢),條芩(一錢),川芎(五分),防風(一錢),連翹(一錢),黑梔仁(一錢),當歸(一錢),熟石膏(一錢),羌活(五分),炙甘草(一錢),燈心(十莖)
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塗蔚生表示:眼科是一門專業的學問,有專門的方書可供參考。除了風火食熱等症狀外,孩子很少會出現內外障礙疾病,因此本書不多做介紹。但是所謂的眼睛兩端與心臟相關,應該要區分心臟和腎臟,不能混為一談。大眼角的紅筋與心臟相關,紅色且腫脹表示心臟實熱。小眼角與腎臟相關,紅色深重當然表示火旺,淡紅色則表示相火虛弱。區分粟黍,似乎有些迂腐。但只怕差之毫釐,謬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