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修

《推拿抉微》~ 第一集·認症法 (7)

回本書目錄

第一集·認症法 (7)

1. 五臟所惡

庸容川曰:五臟各有氣化,即各有性情,有性情即有好惡。知其所惡,即知治之之法。

經云:心惡熱。

白話文:

庸容川說:五臟各有其氣化作用,也就是各有不同的性質和特性,既然有性質和特性就會有所喜好和厭惡。瞭解它們所厭惡的東西,就知道治療的方法。

經書上說:心臟不喜歡熱。

唐容川曰:世傳五臟辨法,謂肝熱筋灼,驚癇瘛瘲;肺熱咳嗽,氣上口渴;脾熱肉消,便秘潮熱;腎熱骨蒸,精枯髓竭。又上焦熱,則心煩口渴,頭暈目痛;中焦熱,則飲食減少,腫脹瘧痢;下焦熱,則小便不利,大便失調。熱之見症,雖不一,而總之歸於心徑。蓋心為火臟,凡是火熱,皆心所司。

白話文:

唐容川說:世傳五臟辨法,認為肝熱筋灼,會引起驚癇瘛瘲;肺熱會引起咳嗽,氣上口渴;脾熱會使肌肉消瘦,便祕潮熱;腎熱會使骨頭蒸熱,精枯髓竭。另外,上焦熱,則會心煩口渴,頭暈目痛;中焦熱,則飲食減少,腫脹瘧痢;下焦熱,則小便不利,大便失調。熱的證候,雖然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說都歸於心徑。因為心是火臟,凡是火熱,都是心所掌管。

心化血以養火,則火不亢而熱除。若火太亢,則心血受傷,故心惡熱。凡治熱證,無不用苦藥,所以治心之火也。西醫見熱病,即以冰置胸前。此熱輕者,可以立刻撤去。若熱重者,外被冰阻,則熱反內攻,為熱毒伏心而死。現在香港瘟症,為西醫十治十死,皆此之故也。所以港人逃避,然則西醫,亦當知所變計也。

白話文:

  • 心臟可以化血來滋養火氣,因此火氣不會過旺,熱氣也會消除。如果火太旺的話,心血會受到傷害,因此心臟討厭熱氣。

  • 所有治療熱證的藥物,都以苦味藥物為主,就是為了治療心臟的火氣。

  • 西醫師看到熱病患者,就會在患者的胸前放冰塊。如果發熱的症狀較輕,可以立刻退燒。如果發熱的症狀較重,身體被冰塊阻隔,熱氣反而會往內攻,造成熱毒伏在心臟,最後導致死亡。

  • 目前香港爆發的瘟疫,西醫師十個病人治了十個都死了,都是因為這個緣故。因此,香港人都在逃離香港。然而,西醫師也應該知道要改變治療方法。

塗蔚生曰:食物入胃,谷之精華為液,經心火化而始為血。設火熱太甚,液不敷用,則火自煎灼,心反受傷。如釜底著薪,本是熟物之計。然釜中無水,火煎其釜,其釜亦終歸破壞。此即心惡熱之義也。

經云:肺惡寒。

白話文:

塗蔚生說:食物進入胃裡,穀物中的精華轉化為液體,經過心火的作用,才能轉化為血液。但是,如果火氣太旺,液體就不能滿足需要,那麼火就會自燃,從而損傷了心臟。就像鍋底著火,原本是為了讓食物熟透。但是,如果鍋中沒有水,火焰就會燒壞鍋底,鍋終究會被毀壞。這就是心惡熱的道理。

唐容川曰:肺氣如天,居至高,布陽氣,故在外則皮毛畏寒,恐傷其衛外之陽。在內則胸膈惡寒,恐傷其布護之氣。寒傷皮毛,發熱咳嗽;寒傷胸膈,停飲痹痛。

經云:肝惡風。

白話文:

唐容川說:肺氣像天一樣,居於最高位,散佈陽氣,所以在外表現於皮毛畏寒怕冷,恐怕會損傷保護外表的陽氣。在內表現於胸膈畏寒怕冷,恐怕會損傷保護胸內的肺氣。寒氣損傷皮毛,就會發熱咳嗽;寒氣損傷胸膈,就會積液痹痛。

唐容川曰:肝木主風而即惡風。蓋血得和氣則流暢,血得邪氣則消灼凝結。老人中風,小兒驚風,一切風濕麻木瘙癢痙癇,蓋無一不當治肝,即無一不當養血。誠以風乃陰中之陽,血中之氣,故為風能鼓盪其氣,亦惟血能調養其風。

白話文:

唐容川說:肝木主風,所以怕風。這是因為血得到和氣就會流暢,血受到邪氣就會消灼凝結。老人中風、小兒驚風,一切風濕麻木瘙癢痙癇,都應當治療肝,也應當養血。這是因為風是陰中的陽,是血中的氣,所以風能鼓盪血的氣,也只有血能調養風。

塗蔚生曰:驚是一病,風又是一病,予後之驚風談已詳。風者多以驚,以其風邪外閉,內熱不得外出,擾亂心神,使之不安,或出汗過多,血燥火旺也。驚者未必似風,以其猝受驚駭,喪失魂魄,而僅見一種驚惶不安之象也。間有先受驚而後受風者,亦不過百分中之一二耳,安得遽以驚風並稱,混而為一。

白話文:

塗蔚生說:驚嚇是一種疾病,風寒也是一種疾病,我在後面的驚風討論中已經詳細說明。風寒多以驚嚇為誘因,因為風邪阻閉在體外,體內的熱氣無法排出,擾亂了心神,使人不安,或出汗過多,血燥火旺。而驚嚇不一定像風寒,因為它猝然受到驚嚇,喪失魂魄,僅僅表現出一種驚慌不安的現象。偶爾有先受到驚嚇,然後受到風寒的人,但也只佔百分之一二而已。怎麼能倉促地把驚嚇和風寒並稱為一回事,混為一談呢?

作俑者既不徹底澄清,含糊論道,而附和者又不循名查實,信口讚揚。遂使驚風之毒流遍全國,迄今莫改,殊屬可恨。至風為陽邪之說,容川亦曾直斥他人之非,至是而率然言之,亦忘其所是耳。

經云:脾惡濕。

白話文:

那個首創此說的人,既然不把問題徹底弄清楚,含糊其辭,而附和的人又不老老實實地去查考,張口就大肆宣揚,於是使驚風的中醫理論毒害風靡全國,直到現在還沒有改正,實在是令人痛恨。至於風是陽邪的說法,容川也曾經直接駁斥過別人的謬誤,到如今自己反而不假思索地說這種話,也是忘記了自己以前的觀點了。

唐容川曰:飧泄洞泄、痞滿、腫脹、水飲等症,皆是濕氣有餘,脾土不能克化。五行惟土製水,土勝則水受制,水勝則土無權。故脾能治濕,而反惡濕。脾居油膜之上,膜屬三焦行水之道。油屬脾,水過油,則滑利不留,此即脾所以制水也。若水太多,則油反受其浸漬。當分寒濕,以燥利之。

經云:腎惡燥。

白話文:

唐容川說:腹瀉、消化不良、腹部脹滿、水腫等症狀,都是因為濕氣過多,脾臟不能消化水濕。五行之中,只有土能制水,土強則水受控制,水強則土無權威。因此,脾臟能夠治理濕氣,但是脾臟卻又討厭濕氣。脾臟位於油膜之上,油膜屬於三焦行水之道。油屬於脾臟,水流過油,就會變得滑利而不停留,這就是脾臟制水的原因。如果水太多,油反而會被水浸泡。這時應該區分寒濕,用乾燥的東西來利濕。

唐容川曰:腎主藏精,下通水道,上發津液,總系陰精之所運化者。燥則傷其陰精,骨髓枯,津液少,水道乾澀;必用滋潤之品,庶幾腎水得養。又曰:以上二條,經文最簡略,然包括之病甚多。但能觸類引伸,便可通一畢萬。

白話文:

唐容川說:腎臟的功能是儲藏精華,並且向下通向水道,向上輸送體液,總體控制陰精的運化。燥邪會損傷腎臟的陰精,導致骨髓枯竭、體液減少、水道乾澀。必須使用滋潤的藥物,才能使腎水得到滋養。他又說:以上兩條經文雖然簡略,但涵蓋的疾病卻很多。只要能夠觸類旁通,就可以融會貫通,將所有疾病都治癒。

2. 臟腑為病

唐容川曰:五臟六腑病形百出,各有自為之病形,以為證據。如心為噫,非心只有噫之一症。謂無論何證,但見噫氣,則知屬於心矣。余防此。

經云:心為噫。

白話文:

唐容川說:五臟六腑的病變形狀千差萬別,各有成形。如心臟疾病會導致呃逆,但心臟疾病並不只有呃逆這一種症狀。意思是無論是什麼證狀,只要出現呃逆,就可以知道是屬於心臟疾病了。我注意到了這一點。

唐容川曰:噫者胸中結氣,哽之使出。俗說是打嗝頓,非也。打嗝頓與噫,音義不符。打嗝頓是氣厄於胸,而出於口,故名曰呃。二者均病在胸前,屬心之部位,故皆屬心經。柿形象心,而蒂苦澀,治呃,降心氣也。胸滿噫氣,乃是肺胃痰火。仲景旋覆麥冬治之,而必用赭石破心血,鎮心氣也。

白話文:

唐容川說:噫是胸中的氣鬱結,堵塞在喉嚨讓它吐出來。俗話說打嗝頓,這是不對的。打嗝頓和噫,發音和意義都不相符。打嗝頓是氣憋在胸中,從口中吐出,所以叫做呃。這兩種病都屬於胸前的病,屬於心的部位,所以都屬於心經。柿子的形狀像心,而柿蒂苦澀,治療呃逆,可以降低心氣。胸中滿是噫氣,那是肺胃的痰火。仲景用旋覆麥冬來治療,但一定要用赭石來破壞心血,鎮靜心氣。

久病聞呃為胃絕,則以其火不生土,心氣逆也。心病不止一噫,然見噫氣,便知屬心,用藥乃知方向。

經云:肺為咳。

白話文:

長期患病的人如果出現呃逆,這表明胃的功能已經衰竭,這是因為火不能生土,心氣上逆所致。心臟疾病不僅僅表現為歎息,但一旦看到病人歎息,就知道問題與心臟有關,這樣用藥時就能明確方向。

經典說:肺主咳嗽。

唐容川曰:五臟六腑皆有咳證,而無不聚於胃,關於肺。蓋肺主氣管,氣管中非痰飲,即風寒火燥,令其氣逆。故咳有從皮毛口鼻入氣管者,有從腸胃膈膜入氣管者,當分頭治之。按齁咳二症,道路不同,鼻主吸氣,齁字從鼻,是吸入之氣管不利。咳字從欠,欠者口氣下垂也,口主出氣,是呼出之氣管不利。此管在胸膈,故每咳必胸前癢滯,詳三焦條。

經云:肝為語。

白話文:

唐容川說:人體五臟六腑都會出現咳嗽的症狀,但所有咳嗽都與胃和肺相關。肺主氣管,氣管中除了痰飲,還有風寒火燥等因素,都會導致氣逆。因此,咳嗽有從皮毛、口鼻進入氣管的,也有從腸胃、膈膜進入氣管的,應當分別治療。

齁和咳這兩種症狀的病竈不同。鼻子主吸氣,齁字從鼻,表示吸入氣管的氣不通暢。咳字從欠,欠是口氣下垂的意思,口主出氣,表示呼出氣管的氣不通暢。這兩條氣管都在胸膈之間,所以每當咳嗽時,胸前一定會有癢或滯的感覺,詳見三焦條。

唐容川曰:譫語屬陽明燥熱,鄭聲屬心神虛恍。蓋燥熱乃木火剋土,神恍乃肝魂不清,因而心神擾惑。故皆宜瀉木火,安魂也。

白話文:

唐容川說:譫語(胡言亂語)屬於陽明燥熱,鄭聲(煩亂的聲音)屬於心神虛弱神志恍惚。燥熱的原因是木火剋土,神志恍惚的原因是肝魂不清,因此心神受到擾亂。所以都要瀉去木火,安神養魂。

塗蔚生曰:陽明燥熱,上熏肝臟,魂不能安,發而為語。是語自成之肝,病之發自胃,而肝為本,胃為標也。容川必執定燥熱,乃木火剋土為解,未免過於黏滯。

經云:脾為吞。

白話文:

塗蔚生說:陽明燥熱,上燻肝臟,魂魄不能安寧,發而為語。這種語病是肝臟自己造成的,病因發自胃,而肝是根本,胃是標。容川一定要堅信燥熱,用木火剋土來解釋,未免過於拘泥。

唐容川曰:脾主化谷生津,凡口中津液少者,時常作吞引之狀。反吞為吐,又是水穀不下之故。皆屬於脾病,可以互勘。

經云:腎為欠為嚏。

白話文:

唐容川說:脾臟負責將食物轉化成能量並生成體液。如果一個人嘴巴裡的體液很少,經常作吞嚥的動作,反而會引起嘔吐,這是因為水穀運化不下去的緣故。這些都屬於脾臟的疾病,可以互相印證。

唐容川曰:欠者陰引陽入,故呵欠至而欲寐。嚏者陽引陰出,故噴嚏出而人醒。二者皆根於氣海,故腎病見此二症。

經云:胃為逆為噦為恐。

白話文:

唐容川說:欠伸是陰引陽氣進入體內,因此打呵欠後就想要睡覺。噴嚏是陽氣引陰氣排出體外,因此打噴嚏後人就會清醒。這兩種症狀都根源於氣海,所以腎病會有這兩種症狀。

唐容川曰:陽明主納,其氣以下行為順,氣逆則反其令也。衝脈隸於陽明,沖逆亦屬陽明。噦者吐穢惡之氣也,吞酸噯腐之類,皆反其納物之令也。恐者腎所主,腎水動而胃土不能治之,故恐亦主胃。

經云:大小腸為泄。

白話文:

唐容川說:陽明經是主導身體氣血吸收的,其氣運行向下是順暢的,如果氣運行逆轉,就會違背這一法則。衝脈隸屬於陽明經,所以衝脈氣血逆轉也屬於陽明經的問題。嘔吐是將穢濁惡臭的氣體吐出來,吞酸噯腐之類的症狀,都是違背了胃氣吸收食物的正常法則。恐懼是腎臟所主導的情緒,腎水過於活躍,而胃土無法控制,所以恐懼也與胃相關。

唐容川曰:泄多是脾胃中焦之症,然總是出於大小腸之病。小腸屬火以化谷,火虛則食穀不化而飧泄。大腸屬金以燥糞,燥氣不足,則糞溏泄。小腸火甚,則又膠結為痢。大腸燥甚,則又秘結不便。此又為泄之變態也。

經云:下焦溢為腫。

白話文:

唐容川說:泄瀉大多是脾胃中焦的病症,但總是由於大、小腸的疾病引起的。小腸屬火,可以消化食物,火虛則食物不能消化而導致洩瀉。大腸屬金,可以乾燥糞便,燥氣不足,則糞便稀溏而導致洩瀉。小腸火盛,則又會凝聚成痢疾。大腸燥盛,則又會祕結不通。這也是洩瀉的變態。

唐容川曰:三焦乃決瀆之官,前已詳註,此但云下焦者。因上焦連心肺,中焦連脾胃,多兼脾胃心肺之症,尚非三焦專責。惟下焦當膀胱上口,為水入膀胱之路。此處不利,則溢於上,達於外而發水腫。下焦屬腎屬肝,治宜疏瀉肝腎。又肺居高能御下,主通調水道,非開利肺氣,不能治也。

白話文:

唐容川說:三焦是水液運行通道,前面已經詳細解釋過了。這裡單獨說下焦,是因為上焦連接心肺,中焦連接脾胃,多兼有脾胃心肺的症狀,還不屬於三焦專責。只有下焦正對膀胱開口,是水液進入膀胱的通路。這裡不通的話,水液就會溢於上而外發成為水腫。下焦屬腎屬肝,治療應該疏瀉肝腎。另外,肺居高能夠控制下焦,主管疏通水道,不開利肺氣的話,也是不能治好的。

塗蔚生曰:三焦者,乃上中下三焦之油膜連網也。臟腑內外,無不以此膜絲相連繫。若下焦油膜不利,則水不能滲至膀胱,順此膜絲外溢為腫。然腫不僅先自下起,有先自頭面者,有先自四肢者。張師仲景有腰以上當發汗,腰以下當利小便之旨。欲盡治腫之能事,非參證各家不為功。

經云: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白話文:

塗蔚生說: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薄膜連接起來的網絡。臟腑的內部和外部,都用這種薄膜相連繫。如果下焦的薄膜不利,水就不能滲到膀胱,順著薄膜向外溢出形成腫脹。因此腫脹不僅先從下面開始,有的先從頭臉開始,有的先從四肢開始。張仲景說過,腰以上應該發汗,腰以下應該利小便。想要完全治好腫脹,不參照各家的方法是不能成功的。

唐容川曰:膀胱下為溺管,溺管淋澀不通為癃。肺主水道,由肺氣閉,則宜清利。肝脈繞莖,由肝血滯,則宜滑利。據西醫之說,以為溺管腫塞,究之皆肺肝兩端所致也。又溺管之後為精竅,精竅有敗精死血,亦能擠塞溺管、法當利腎。夫肺以陰氣下達膀胱,通調水道,而主節制,使小便有度,不得違礙。

白話文:

唐容川說:膀胱底下是尿道,尿道不通暢為癃。肺主導水道,由肺氣閉塞,則宜清利。肝脈繞過莖部,由肝血滯留,則宜滑利。根據西醫的說法,認為尿道腫塞,究其原因都是肺肝兩端所致。又尿道之後是精竅,精竅有敗精死血,也能擠塞尿道,方法應當利腎。肺以陰氣下達膀胱,通調水道,而主節制,使小便有度,不得違礙。

肝腎以陽氣達於膀胱,發蒸水氣,使其上騰,不得直泄。若陽氣不能蒸發,則水無約束,發為遺溺,治宜為溫胞室。蓋膀胱如釜,胞如灶,溫胞室者,釜底添薪也。

經云:膽氣鬱為怒。

白話文:

肝和腎的陽氣通達膀胱,蒸發水氣,使水氣上升,無法直接排出。如果陽氣不能蒸發,則水沒有約束,就會發育成遺尿,治療宜溫暖膀胱。因為膀胱像鍋,胞就像竈,溫暖膀胱就如同在鍋底添柴火一樣。

唐容川曰:膽者木生之火也。西醫論膽,專言汁,不知有汁即有氣,故《內經》均以氣立論。木氣條暢,火氣宣達,則清和朗潤,其人和平。若木鬱生火,火鬱暴發;則為震怒。凡病之易怒者,皆責於膽氣。

又曰:臟腑之證,不一而足。舉此為驗,任其形證百變,均莫得而遁情矣。

白話文:

唐容川說:膽是木生之火。西醫理論膽,專門講膽汁,不知道有膽汁就有膽氣,所以《內經》都是以氣為立論。木氣暢通,火氣宣達,那麼清淨和潤澤,其人和平。如果木氣鬱結生火,火氣鬱結爆發;那麼就為震怒。凡是容易發怒的疾病,皆責怪於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