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抉微》~ 第四集·治療法 (16)
第四集·治療法 (16)
1. 氣鼓血鼓
第兩方用溫藥,亦血因寒凝之劑。與喻氏所論,又有不同,醫者審證擇用可也。
容川又曰:又有石瘕腸覃,狀如懷子,腹日以大。月事以時下者為腸覃,以寒氣客於腸外,氣病而血不病也,宜橘核丸主之。月事不以時下者為石瘕,乃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惡血當下不下,衄以留止,故成石瘕。是氣病而血亦病也。宜琥珀散、桃奴散治之,後服溫經湯。
單腹脹者為血膨。若四肢皆脹,或先後四肢腫起,其色紅者,謂之血腫。亦有不紅者,血從水化而為水,故不紅也。或得於吐衄之後,瘀血化水而腫。或得於婦人經水不行,血化為水而腫。既化為水,則兼治之,五皮飲加當歸、白芍蒲黃丹皮桃仁治之,或用乾漆雄黃醋丸,麥芽湯下亦可。
又凡鼓脹浮腫,但要分陰症、陽症,陰症脈沉澀弦緊,必有寒痰諸症,宜用中滿分消湯加桃仁。陽證脈數口渴,便短氣逆等證,宜小柴胡湯加知母、石膏、防己、丹皮、桃仁、豬苓、茯苓、車前子治之。
六君子湯(見煎咳嗽方內)
代抵當丸
大黃(一錢酒炒),莪朮(一錢),山甲珠(三片),紅花(一錢),丹皮,當歸(各三錢),牛膝(二錢),夜明砂(三錢)
每次三五錢不等,可以隨時酌量。
丹梔逍遙散
當歸(一錢),白芍(一錢),茯苓(一錢),白朮(一錢),丹皮(一錢),梔子(一錢),柴胡(七分),甘草(一錢)
橘核丸
橘核(一錢),香附(一錢),楝子(一錢),楂核(一錢),荔核(一錢),吳萸小茴(各五分)
研末寒食麵為丸,淡鹽湯送下。量兒之大小,以為服之多少。
桃奴散
肉桂(五分),五靈脂(一錢),香附子(一錢),砂仁(七分),桃仁(一錢),延胡索(一錢),桃奴(一錢),雄鼠屎(一錢)
琥珀散
琥珀(一錢),三稜(一錢),莪朮(一錢),丹皮(一錢),肉桂(五分),延胡索(一錢),烏藥(一錢),當歸(一錢),赤芍(一錢),生地(一錢),劉寄奴(一錢)
五皮飲(見前傷濕方內)
小柴胡湯(見前咳嗽方向)
塗蔚生曰:喻氏氣居血中,血裹氣外一語,已將血鼓之概略閘發。使後治血膨者,得其途徑,不至盲無適從,斯誠有功世道之文。而經唐氏之詳為指解,尤屬南針直指,證治照然。予曾遇一老婦,患吐血後,遂得血臌之症。前醫為之破氣下水者,均屬無效,已頻於危。余鑑前醫之用藥失當,復深究喻氏唐氏之言,為之用六君子湯加血竭、桃仁、廣木香,頓見巨效。旋以戰事發生,蔣士傑死守信陽城中,內外間隔,該婦遂隕於命。
雖屬時勢為之,無可如何,而前賢之於此症正法正治,變法變治,總屬不吾少欺。可為吾之經驗上膽識上,增一番之長進矣。
白話文:
氣鼓血鼓
第二種療法使用溫和的藥物,也是針對寒凝血瘀的藥方。這與喻氏的論述略有不同,醫生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容川又說:還有一種石瘕腸覃,形狀像懷孕一樣,腹部日漸腫大。月經按時來潮的稱為腸覃,是寒氣侵犯腸道外,氣出現問題而血沒有問題,宜用橘核丸治療。月經不按時來潮的稱為石瘕,是寒氣侵入子宮,子宮閉塞,污血該排出卻排不出,鬱積停留,所以形成石瘕。這是氣和血都出現問題,宜用琥珀散、桃奴散治療,之後服用溫經湯。
單純腹部脹滿稱為血膨。如果四肢都腫脹,或者先後四肢腫起來,顏色發紅的,稱為血腫。也有不發紅的,這是血化為水,所以不紅。或者在吐血之後,瘀血化為水而腫脹。或者婦女經血不通,血化為水而腫脹。既已化為水,則需兼治,用五皮飲加當歸、白芍、蒲黃、丹皮、桃仁治療,或者用乾漆雄黃醋丸,用麥芽湯送服也可以。
各種鼓脹浮腫,必須區分陰證和陽證。陰證脈象沉澀弦緊,必定有寒痰等症狀,宜用中滿分消湯加桃仁。陽證脈象數,口渴,大便不通,氣逆等症狀,宜用小柴胡湯加知母、石膏、防己、丹皮、桃仁、豬苓、茯苓、車前子治療。
六君子湯(詳見咳嗽方)
代抵當丸 大黃(一錢,酒炒),莪朮(一錢),穿山甲珠(三片),紅花(一錢),丹皮,當歸(各三錢),牛膝(二錢),夜明砂(三錢)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不等,可根據情況酌情調整劑量。
丹梔逍遙散 當歸(一錢),白芍(一錢),茯苓(一錢),白朮(一錢),丹皮(一錢),梔子(一錢),柴胡(七分),甘草(一錢)
橘核丸 橘核(一錢),香附(一錢),楝子(一錢),山楂核(一錢),荔枝核(一錢),吳茱萸、小茴香(各五分) 研磨成粉末,用寒食麵做成丸藥,用淡鹽湯送服。根據患者年齡大小,調整服用劑量。
桃奴散 肉桂(五分),五靈脂(一錢),香附子(一錢),砂仁(七分),桃仁(一錢),延胡索(一錢),桃奴(一錢),雄鼠屎(一錢)
琥珀散 琥珀(一錢),三稜(一錢),莪朮(一錢),丹皮(一錢),肉桂(五分),延胡索(一錢),烏藥(一錢),當歸(一錢),赤芍(一錢),生地(一錢),劉寄奴(一錢)
五皮飲(詳見傷濕方)
小柴胡湯(詳見咳嗽方)
塗蔚生說:喻氏所說「氣居血中,血裹氣外」,已概括了血鼓的症狀。使後世治療血膨者,有了治療方向,不至於束手無策,這的確是造福世人的文章。而唐氏對此進行了詳細的闡釋,更是如同指南針一樣,使證治方法清晰明瞭。我曾經遇到一位老年婦女,患吐血後,得了血臌的病症。之前的醫生為她使用破氣利水的方法,都無效,病情已經十分危急。我鑒於之前醫生用藥失當,又深入研究喻氏和唐氏的論述,為她使用六君子湯加血竭、桃仁、廣木香,頓時見效。後來因為戰爭爆發,蔣士傑死守信陽城,內外交通隔斷,這位婦女最終不幸去世。
雖然是時局所致,無法避免,但是前輩們對於這種疾病的正治、變治方法,總能給我們帶來啟發。這可以增強我的經驗和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