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

《巢氏病源補養宣導法》~ 卷上·正編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正編 (5)

1. 風虛勞候

《養生方導引法》云:屈一足趾向地努之,使急一手倒挽足,解谿向心極勢,腰足解谿頭如似骨解氣散。一手向後拓席,一時盡勢三七,左右換手亦然,去手足腰膊,風熱急悶。

白話文:

《養生方導引法》中說:把一個腳趾屈曲,用力向地努,用一手抓住腳倒轉過來,把腳跟拉向心臟,做到極點,腰和腿的筋骨就像散開了一樣,氣也散了。一手向後撐地,一次做三十七下,左右手交替進行,可以舒緩手、腳、腰和背部的風熱急悶之氣。

又云:仰頭卻背,一時極勢手向下至膝頭,直腰面身正還上去三七,始正身縱手向下,左右動搖二七,上下挽背脊七,漸去背脊臂膊腰冷不和。頭向下努,手長舒向背上高舉手向上,共頭漸漸五寸,一時極勢手還收向心前,向背後去來和諧,氣共力調,不欲氣強於力,不欲力強於氣,二七,去胸背前後筋脈不和,氣血不調。

白話文:

又說:仰起頭、反弓背,一時用力極猛,雙手向下伸至膝蓋,然後直起腰,身體端正,向上還原三次,然後身體端正,雙手向下,左右擺動四次,上下拉伸脊柱七次,使背、手臂、腰部的筋脈逐漸協調。頭部向下用力,雙手舒展向上舉向背部,同時頭部逐漸向上移動五寸,一時用力極猛,雙手收回到胸前,向背後用力,氣和力相互協調,不讓氣強過力,也不讓力強過氣,重複四次,以消除胸、背、前、後筋脈的不和諧,調和氣血。

又云:伸左脛屈右膝內壓之,五息止,引肺去風虛,令人目明,依經為之引肺中氣,去風虛病,令人目明,夜中見色,與晝無異。

白話文:

另有一說:伸直左小腿,彎曲右膝蓋,身體內壓,持續五次呼吸,引導肺去風虛,使人眼睛明亮,依照經書的指示引導肺中的氣,消除風虛的疾病,使人眼睛明亮,在晚上也能看到顏色,和白天一樣。

2. 腰病候

《養生方》云:飯了勿即臥,久成氣病,令腰疼痛。又曰:大便勿強努,令人腰疼目澀。

又云:笑多即腎轉腰痛。

又云:人汗次勿企床懸腳,久成血痹,兩足重及腰痛。

《養生方導引法》云:一手向上極勢,手掌四方轉回,一手向下努之,合手掌努指,側身欹形轉身,向似看手掌向上,心氣向下,散適知氣下緣上,始極勢左右上下,四七亦然,去膊並肋腰脊疼悶。

白話文:

《養生方導引法》中提到:一手往上伸展到極限,手掌向四個方向轉動,另一隻手用力往下壓,兩手掌合十,手指用力撐開,側身傾斜,轉身,好像看著手掌向上,心氣向下,放鬆知道氣息從下往上流動,然後極盡力量往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伸展,重複七次,可以消除手臂、肋骨、腰部和脊椎的疼痛和悶痛。

又云:平跪長伸兩手,拓席向前,待腰脊須轉,遍身骨解氣散,長引腰極勢。然始卻跪,便急如似脊內冷氣出,許令臂膊痛,痛欲似悶痛,還坐來去二七,去五臟不和,背痛悶。

白話文:

此外,平跪兩手伸長,向席前伸展,等到腰椎必須彎曲,全身的骨骼散開,氣血通順,腰部伸展到極致。然後開始反跪,便會突然覺得有像冷氣從脊骨裡冒出來,允許手臂疼痛,疼痛就像悶痛,再次坐下來重複這個動作五到七次,能消除五臟不和的問題,使背部疼痛和悶氣消除。

又云:凡人常須覺脊強,不問時節,縮咽轉內似回,搏內似面,努搏並向上也,頭左右兩向按之,左右三七一住,待血行氣動定,然始更用。初緩後急,若無病人,常欲得旦起午時日沒三辰,如用辰別三七,除寒熱脊腰頸痛。

白話文:

又說:一般人通常都應該要讓脊椎感覺強壯,不論是哪個時節。將脖子縮回與下巴往內收,好像要迴轉,往上搏擊,就像拳擊手與對手搏擊時,頭部左右兩邊輪流按壓,左右邊各按三次,按到血液流動、氣血運行穩定後,才開始繼續治療。一開始要緩慢,然後逐漸加快動作。就算沒有病人,每天早起、中午、傍晚這三個時辰都要做這個動作,就像應用時間與次數的差異來治療感冒、發熱、脊椎疼痛、腰部疼痛、頸部疼痛。

又云:舒兩足足趾努上,兩手長舒,手掌相向,手指直舒,仰頭努脊,一時極勢,滿三通,動足相向一尺,手不移處,手掌向外七通,更動足二尺,手向下拓席,極勢三通。去遍身內筋脈虛勞,骨髓疼悶。長舒兩足,身角上,兩手捉兩足趾,急搦心不用力,心氣並在足下,手足一時努縱,極勢三七。去踹臂腰痛,解谿足氣,日日漸損。

白話文:

又說:伸展兩隻腳的大拇趾用力向上,兩隻手完全伸展,手掌相對,手指筆直伸直,仰起頭,用力挺直脊背,一時用力達到極致,滿三遍,移動雙腳相對一尺,手不移動位置,手掌朝外七遍,再移動雙腳二尺,手向下按壓席子,用力達到極致三遍。消除遍及全身內臟、筋脈的虛勞,骨髓疼痛悶脹。完全伸展雙腳,身體向上彎曲,雙手抓住雙腳的腳趾,緊急拼命用力,但不用力,心氣全部在腳下,雙手雙腳同時用力伸展,用力達到極致三到七遍。消除小腿和大腿疼痛,解除足氣不足的症狀,每天逐漸減少。

又云:凡學將息人,先須正坐,膝頭足初坐先足趾趾相對,足跟外扒,坐上少欲安穩,須兩足跟向內相對,坐上足趾只覺悶痛。漸漸舉身似款,便兩足上待共坐相似不痛,始雙豎足跟而上足趾並反而向外。每坐常學,去膀胱內冷麵冷風膝冷足疼,上氣腰疼,儘自消適也。

白話文:

此外,凡是學習養生的人,首先要端正坐姿,雙腿伸直,膝蓋不超過腳趾,腳跟向外分開,坐下來要安穩沉靜,讓兩腳後跟相對,坐在上面只覺得腳趾隱隱作痛。慢慢地全身好像被拉伸,兩隻腳像要一起坐一樣不痛了,這時才把兩腳後跟豎直,腳趾併攏向外。經常這樣坐,可以消除膀胱中的寒氣、面部的寒風、膝蓋的寒氣、腳部的疼痛,以及上氣、腰痛等症狀,使自己感到舒適。

3. 腰痛不得俯仰候

又云:伸兩足兩手著五指上,愈腰折不能低著,唾血久疼愈。

又云:長伸兩腳,以兩手捉五指七遍,愈折腰不能低仰也。

4. 脅痛候

《養生方導引法》云:卒左脅痛,念肝為青龍,左目中魂神將五,營兵千乘萬騎,從甲寅直符吏入左脅下,取病去。

白話文:

《養生方導引法》中說:忽然左側脅部疼痛,要想到肝臟為青龍,左眼是魂神所在,掌控五臟,掌管著千乘萬騎的營衛之氣,從甲寅日值使神和值功曹,一直進入左脅之下,就可以去除病痛。

又云:右脅痛,念肺為白帝,右目中魄神將五,營兵千乘萬騎,從甲申直符吏入右脅下,取病去。脅側臥伸臂直腳,以鼻內氣,以口出之,除脅皮膚痛,七息止。

白話文:

又說:右脅痛,認為肺臟是白帝,右眼中的魄神將有五名部將,乘坐著載著千輛兵車和萬名騎兵,從甲申日值星宿率領吏卒,進入右脅下方,把病痛帶走。側臥著,伸展胳膊,端正腳的位置,用鼻子吸氣,用嘴巴呼出來,可以除去右脅的皮膚疼痛,做七次呼吸即可止痛。

又云:端坐生腰,右顧視月,口內氣咽之三十,除左脅痛,開目。

又云:舉手交頂上相握自極,治脅下痛。坐地交兩手著不周,遍握當挽,久行實身如金剛,令息調長,如風雲如雷。

白話文:

另外一種方法是:舉起雙手在頭頂相握,反覆到極點,可以治療脅痛。坐在地上,把手交錯於膝前,互相抓握,反覆挽起,長久練習,身體就會堅固如金剛,使呼吸平穩綿長,猶如風雲雷鳴一樣。

5. 消渴候

《養生法》云:人睡臥勿張口,久成消渴及失血色。赤松子云:臥閉目不息十二通,治飲食不消。

白話文:

《養生法》說:人睡覺時不要張著嘴,長期這樣容易得消渴症,並且會失去血色。赤松子說:睡覺時閉上眼睛,讓十二經脈保持通暢,可以治療飲食不消化的病症。

《法》云:解衣惔臥伸腰,瞋少腹,五息止,引腎去消渴,利陰陽。解衣者,使無掛礙;惔臥者,無外想,使氣易行;伸腰使腎無逼蹙;瞋者,大努使氣滿;小腹者,即攝腹牽氣使上息;即為之引腎者,引水來咽喉潤上部,去消渴枯槁病;利陰陽者,饒氣力,此中數虛。要與時節而為避,初食後大飢時,此二時不得導引,傷人亦避,惡日時節不和時亦避。

白話文:

《法》裡面說:脫去外衣,安靜地平躺伸展腰部,用力鼓出小腹,五次呼吸後,引導腎水來消除口渴,使陰陽平衡。脫去外衣,是為了消除任何束縛;安靜地平躺,就是沒有雜念,讓氣容易流通;伸展腰部,使腎臟沒有壓迫;用力鼓出小腹,就是收縮腹部,引導氣向上提升;引導腎水,是指將水引到咽喉潤澤上部,消除口渴、枯槁的病症;使陰陽平衡,就是要讓身體有足夠的氣力和體力,這是其中需要注意的幾個關鍵點。導引的練習必須配合時間和節氣,剛吃飽或非常飢餓的時候,這兩個時間點不適合進行導引,以免傷身;另外,在一些惡劣的天氣或節氣不和諧的時候也要避免進行導引。

導已,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後食之。法不使大冷大熱,五味調和,陳穢宿食,蟲蠍余殘不得食,少眇著口中數嚼,少湍咽食已,亦勿眠,此名谷藥,並與氣和,即真良藥。

白話文:

服用中藥之前,先走動一百二十步,多的可以走一千步,然後再吃藥。服用中藥時,要注意不要吃太冷或太熱的食物,五味要調和。不要吃陳舊的食物、腐敗的食物、蟲子蠍子等東西,以及殘留的剩飯剩菜。服用中藥時,可以先在口中咀嚼幾下,然後慢慢吞嚥。服用中藥後,不要馬上睡覺。這叫做「谷藥並進,與氣和」,是真正的良藥。

6. 傷寒候

《養生方導引法》云:端坐伸腰,徐以鼻內氣,以右手持鼻閉目吐氣,治傷寒頭痛洗洗,皆當以汗出為度。

又云:舉左手頓左足仰掌,鼻內氣四十息之,除身熱背痛。

7. 溫病候

《養生方導引法》云:常以雞鳴時存心念四海神名三遍,闢百邪正鬼,令人不病。

東海神名阿明,南海神名祝融,西海神名巨乘,北海神名禺強。

又云:存念心氣赤,肝氣青,肺氣白,脾氣黃,腎氣黑。出周其身,又兼避邪鬼,欲闢卻眾邪百鬼,常存心為炎火如斗,煌煌光明,則百邪不敢幹之,可以入溫疫之中。

白話文:

又說:存想心臟的氣是紅色的,肝臟的氣是青色的,肺臟的氣是白色的,脾臟的氣是黃色的,腎臟的氣是黑色的。讓這些氣遍佈全身,同時還可以避免邪鬼,想要避開各種邪氣百鬼,就經常用心想著像鬥一樣熾熱的火焰,明亮耀眼,那麼百邪就不敢來侵犯,可以進入瘟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