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傑(竇漢卿)

《針經指南》~ 序

回本書目錄

1.

夫醫者以愈疾為良,其愈疾之理,莫妙乎針。故知針者,有決病之功,立效之能。且夫學針之士,宜審而刺之,莫縱臣瞻,妄為施設,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要在定孔穴以精於心,是以取神功而應於手,信知除疴見於目下,決病在於手中。是以軒岐開端,越人知要,素問隱其奧,難經彰其妙,況為針者,豈曰小補之哉。

人受陰陽以生,一歲之日有三百六十五日,肢節亦分三百六十有五穴,象周天之度也。若稽古神聖成天之功,立民之命,爰作針法。針某穴,療某病,手得之,心應之,非天下之至神,孰能與於此。盧扁尚矣,此法罕傳。余先人心友竇先生,以針法活人甚多。嘗著八穴真經,演之為論為賦,鉤深索隱,披泄言蘊,後學之士,得此一卷書而熟讀之者,思過半矣。余於壬辰冬,被旨來南,遍歷閩中諸郡,求其所謂針法者,皆不獲。

舊篋中得先生之遺書,敬用鋟梓,以廣其傳。先生名傑字漢卿,古洺肥鄉人,官至太師,以醫學傳於世云。

時元貞元

年燕山牛良祐序

白話文:

[序]

醫生以治療疾病為本分,而其中最奇妙的治療方式,莫過於針灸。因此,熟悉針灸的醫生,具有判斷病情、迅速見效的能力。學習針灸的人,應該謹慎地進行針刺,不能胡亂猜測,隨意操作,否則不僅無益,反而可能造成傷害。關鍵在於精確地定位穴位,這樣才能在手部施針時,發揮出神奇的功效,確實地看到疾病在眼前消除,病情在手中得到解決。因此,黃帝和岐伯創始了針灸,扁鵲掌握了其中的要點,《素問》隱藏了它的深奧,《難經》揭示了它的微妙。更何況,針灸的價值,豈止是微不足道的補充療法。

人體由陰陽二氣構成,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體的關節部位也恰好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象徵著周天的度數。如果追溯歷史,古人用智慧創造了針灸,每個穴位對應一種疾病,只要手部掌握技巧,心中有數,這不是天底下最神奇的事情嗎?然而,盧扁等古代名醫已經遠去,這種方法鮮為人知。我的祖先心友竇先生,用針灸救活了許多人,他寫了一本《八穴真經》,通過論述和賦文的形式,深入挖掘針灸的奧祕,揭示其內涵。後學之人,只要得到這本書並熟讀,就能理解大半的針灸知識。我在壬辰年的冬天,奉旨南下,遍訪閩中的各個縣市,尋找所謂的針灸方法,卻一無所獲。

在舊書箱裡,我找到了先生留下的書籍,為了廣泛傳播,我決定將它刻印出版。先生名叫傑,字漢卿,是古洺肥鄉人,官至太師,他的醫學知識世代相傳。

這是元貞元年,燕山牛良祐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