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一 (3)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一 (3)

1. 面第三行左右十穴

陽白二穴在眉上一寸。直目瞳子。灸三壯。針入二分。

承泣二穴。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陷中。禁針。針之令人目烏色。可灸三壯。炷如大麥。忌同。明云、針入四分半。得氣即瀉。特不宜灸。若灸、無問多少。三日後、眼下大如拳。瘜肉日加長。如桃大。至三十日定。不見物妨。或如五升許大。

白話文:

承泣穴,位於眼睛下方,直視瞳孔時,陷下的位置。禁忌針灸。若針灸會使眼睛變黑。可用艾灸,三壯,灸炷如大麥大小,忌灸同穴。明代醫家李時珍記載,針灸四分半,得氣後立即停止,不建議艾灸。如果艾灸,不論灸多少次,三天後,眼睛下方會腫脹如拳頭,瘜肉日益增長,如桃子般大,三十天後腫脹固定,不影響視物。有的患者眼睛下方腫脹如五升大小。

銅人云、此穴可灸三壯。禁針。針之令人目烏色。明堂乃云針入四分半。特不宜灸。灸後眼下大如拳。二家必各有所據。未知其孰是。不針不灸可也。

四白二穴。在目下一寸。灸七壯。針三分。凡用針穩審方得。下針深、即令人目烏色。

白話文:

銅人針灸經說,此穴可以灸三壯。但禁止針刺。針刺可使人的眼睛變成烏黑色。明堂穴針刺入四分半。但不適合用灸法。灸法後,眼下腫大如拳頭。這兩種說法一定各有依據。不知哪種說法正確。不針不灸也可以。

地倉二穴。夾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脈微微動是也。針三分。(明云。針三分半。)留五呼。得氣即瀉。日可灸二七壯。重者七七。炷如粗釵腳大。炷若大、口轉喎。卻灸承漿七七。即愈。忌同。

大迎二穴。在曲頷前寸二分。骨陷中動脈。又以口下當兩肩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地倉穴兩個穴位。在口角旁四分的地方。如果靠近下方有脈搏微微流動就是這個穴位。針刺三分。(明朝人說。針刺三分半,緩緩吐出五口氣。得到氣就放血。每天可以灸二七壯。嚴重的灸七七壯。施灸的炷像粗釵腳那麼大。如果炷很大,嘴角就會歪斜。再在承漿穴灸七七壯。就會痊癒。忌諱同時進行。

2. 面第四行左右十穴

本神二穴。在曲差旁寸半。一云、直耳上入髮際四分。針二分。灸七壯。(二說相去遠矣。可疑。千云。耳正直上入髮際二分。)

白話文:

本神穴的兩個穴位,在曲差旁邊一寸半的位置。另一種說法是,直接向上入髮際四分。針灸二分。灸七壯。(這兩種說法相差很大,令人懷疑。根據《千金方》的說法,耳朵直接向上入髮際二分。)

絲竹空二穴。一名目髎。在眉後陷中。針三分。留二呼。宜瀉不宜補。禁灸。使人目小。又令目無所見。

瞳子髎二穴。在目外眥五分。灸三壯。針三分。素注、在目外。去眥五分。(千注。一名太陽。一名前關。)

顴髎二穴。在面頰骨下廉。兌骨端陷中。針二分。

頭維二穴。在額角。入髮際本神旁寸半。針三分。禁灸。(本神在曲差旁寸半。)

白話文:

絲竹空穴位於眉骨後方凹陷處,也稱作目髎,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兩次呼吸,適合瀉法,不宜補法,禁灸。針刺絲竹空穴可能導致眼睛變小,甚至失明。

瞳子髎穴位於眼外角五分處,可用艾灸三壯,針刺深度為三分,針刺方向應指向外側,距離眼外角五分。顴髎穴位於面頰骨下緣,顴骨末端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二分。頭維穴位於額角,髮際邊緣神庭穴旁一寸半處,針刺深度為三分,禁灸。

3. 側面部左右十四穴(更二穴)

上關二穴。一名客主人。在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有空。動脈宛宛中。灸七壯。艾炷不用大。箸頭作炷。若針、必須側臥張口取之。乃得。禁針深。問曰、何以不得針深。岐伯曰、上關若刺深。令人欠而不得㰦。下關久留針。即㰦而不得欠。牙關急。是故上關不得刺深。下關不得久留針也。

白話文:

上關、下關兩個穴位,別名客主人。位於耳前顴骨上緣,開口時凹陷處,動脈清晰可見。灸7壯,艾炷不宜過大,可以用箸頭作灸炷。若用針刺,必須側臥張口才能取到穴位,而且不能針刺太深。有人問,為什麼不能針刺太深?岐伯說,如果上關針刺太深,會使人張口不能閉合;下關針刺留針時間過長,會使人閉口不能張開,牙關緊閉。因此,上關不能針刺太深,下關不能留針太久。

明云、客主二穴。針入一分。留之。得氣即瀉。日灸七壯至二百。炷不用大。其針灸之。必須側臥張口取之。乃得穴。避風。下云、灸一壯。

白話文:

根據明朝的(針灸)書記載,客主二穴的針灸方法是:針刺入一分,然後留針。針刺之後,如果得到立即的治療效果,那就把針拔出來;否則繼續針灸。艾灸時,每天施灸7次,一直灸到200次。灸時,艾炷不用太大。用手針或灸的時候,必須讓患者側臥並且張開口,才能取到這個穴位。(針灸時)要避開風。下文記載,艾灸一壯。

按素問刺禁曰、刺客主人內陷中脈。為內漏為聾。注云、言刺太深、則交脈破決。故為耳內之漏。脈內漏則氣不營。故聾。審若是、又不止令人欠而不得㰦而已。用針者所當知也。

白話文:

在《素問·刺禁論》中提到,如果針刺過深,刺傷了體內的脈絡,就會導致內部漏氣,從而引發耳聾。這是因為脈絡內部漏氣,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耳朵失聰。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不僅會讓人出現打哈欠的症狀,還會導致無法說話。所以,針灸師在進行針灸時,一定要注意避免刺傷脈絡。

下關二穴。在上關下耳前動脈下廉。合口有空。開口即閉。針入四分。得氣即瀉。禁灸。又云、下關不得久留針。(見上)側臥閉口取穴。

前關二穴。在目後半寸。亦云太陽之穴。理風赤眼頭痛目眩目澀。不灸。針三分。(明)

白話文:

下關有兩個穴位,位於耳前動脈的下方,上與上關穴相鄰。合口有空隙,開口就關閉。針刺入四分,得氣就瀉針。禁止灸。另外一種說法是,下關穴不能久留針。(見上)側臥閉口取穴。

銅人有上關下關各二穴。素問亦同。但明堂上下經有上關而無下關。惟上經有前關穴。又不與下關穴同在上關之下。恐別。自是前關穴。一名太陽穴。理風赤眼頭痛目眩澀等疾。所不可廢。故附入於下關之後。

白話文:

銅人穴有上關、下關,各兩個穴位。素問記載的銅人穴也是這樣。但是《明堂》篇的經文中有上關穴,但沒有下關穴。只在上經中有前關穴。而且前關穴的位置也不在下關穴的下方。所以可能不同,自己來辨別是前關穴。前關穴,又名太陽穴,可以治療風熱、赤眼、頭痛、頭暈和眼睛乾澀等疾病。所以不可廢,因此將其附在《下關》穴之後。

和髎二穴。在耳前兌發下橫動脈。針七分。灸三壯。素注,在耳前銳發下橫動脈。

和髎二穴。在耳前銳發陷中。明堂上經亦有和髎二穴。髎即髎也。在鼻孔下夾水溝旁五分。

即銅人之禾髎。明堂下經之禾髎也。或者明堂上經誤寫禾字作和字爾。恐人以和髎和髎為一穴故備論之。

白話文:

和髎穴與禾髎穴

和髎二穴,位於耳前銳發(即耳前生長較短的頭髮)下方橫動脈處。針灸時,針深七分,灸三壯。

素注(註解),位於耳前銳發下方橫動脈處。

和髎二穴,也位於耳前銳發凹陷處。明堂上經(《明堂經》一書)中也記載了和髎二穴,位於鼻孔下方夾水溝旁五分處。

這裏所說的和髎穴,其實就是銅人(古代用來演示人體經絡穴位的銅製模型)上的禾髎穴,也是明堂下經(《明堂經》中記載的下部經絡)中的禾髎穴。可能是明堂上經中誤將「禾」字寫成了「和」字,才會造成混淆。

因為有些人可能將「和髎」和「禾髎」認為是同一個穴位,因此特此說明。

聽會二穴。在耳微前陷中。上關下一寸。動脈宛宛中。張口得之。針七分。留三呼。得氣即瀉。不須補。日灸五壯。止三七壯。十日後依前報灸。明云、針三分。忌冷食呵。下云、灸三壯。(一云聽呵前一云後名聽會。)一名聽呵。

白話文:

聽會穴:位於耳前微凹陷處,上關穴下一寸處,動脈搏動處。張口時可找到此穴。針刺深度七分,留針三呼。得氣後即瀉針,不須補針。每日灸五壯,止灸三七壯。十日後再依前法施灸。明朝醫家張介賓說,針刺深度為三分,忌食生冷食物並呵氣。另一種說法是灸三壯。(一種說法是聽會穴位於耳前,另一種說法是位於耳後,稱為聽會穴。)又稱聽呵穴。

耳門二穴。在耳前起肉當耳缺者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明下云禁灸。有病不過三壯。

聽宮二穴。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針三分。灸三壯。明云、針一分。

白話文:

耳門兩個穴位,位於耳朵前方,正對著耳輪缺口處的凹陷中。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三個呼吸時間,可以施灸三次。明確記載禁止灸療,若有疾病,灸療次數不可超過三次。

聽宮兩個穴位,位於耳內,形狀大小如同赤小豆。針刺深度為三分,可以施灸三次。明確記載,針刺深度應為一分。

頰車二穴。在耳下曲頰端陷中。針四分。得氣即瀉。日灸七壯。止七七。炷如大麥。忌同。明下云、在耳下二韭葉陷中。灸三壯。又云、耳下曲頰骨後。千云、一名機關。在耳下八分。小近前。

白話文:

頰車穴,兩個穴位。位於耳朵下面,彎曲臉頰盡頭的凹陷處。針灸深度四分。得氣後立即瀉針。每天艾灸七壯。灸七七四十九天。艾炷像大麥一樣大。忌諱同時進行其他治療。明下的說法是,位於耳朵下面兩個韭葉的凹陷處。灸三壯。又說,位於耳朵下面彎曲的臉頰骨後方。千的說法是,又名機關穴。位於耳朵下面八分處,靠近前面一點。

4.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

肩井二穴。一名膊井。在肩上陷。(明堂此有鏬中二字。)缺盆上大骨前寸半。以三指按取之。當中指下陷中。甲乙經云、只可針五分。此膊井脈、足陽明之會。乃連入五臟氣。若刺深、則令人悶倒不識人。即速須三里下氣。先補不瀉。須臾平復如故。凡針肩井。皆以三里下其氣。

白話文:

肩井穴有兩個穴位。一個叫膊井穴。它位於肩膀上凹陷處。(明堂中還標註着鏬中二字。)缺盆骨上大骨前面一寸半處。用三根手指按壓即可取穴。三根手指的中間位置即是穴位。甲乙經中說,該穴只能針刺五分。此膊井穴的脈絡,是足陽明經的會合穴。它連接着五臟之氣。如果針刺過深,就會使人悶倒、不認識人。此時應立即在三里穴下針,以疏通氣血。先以補瀉,須臾人便可平復如故。凡是針刺肩井穴時,都要配合三里穴一起針刺,以疏導其氣血。

大良。灸七壯。明云、針四分。先補而後瀉。特不宜灸。針不得深。深即令人悶。若婦人胎落後微損。手足弱者。針肩井立瘥。灸乃勝針。日灸七壯。止一百。若針肩井。必三里下氣。如不灸三里。即拔氣上。

白話文:

大良:針灸治療效果很好。

灸七壯:在穴位上灸七次。

明雲:針灸名家明雲說,

針四分:針刺深度為四分。

先補而後瀉:先用補法,再用瀉法。

特不宜灸:特別不宜灸。

針不得深:針刺深度不要太深。

深即令人悶:針刺太深會讓人感到悶。

若婦人胎落後微損。手足弱者:如果婦女在懷孕期間胎兒流產後,身體虛弱,手腳無力。

針肩井立瘥:針刺肩井穴,可以立即治癒。

灸乃勝針:灸比針治療效果更好。

日灸七壯:每天灸七壯。

止一百:一共灸一百次。

若針肩井:如果針刺肩井穴。

必三里下氣:必須在三里穴下針,以疏通氣血。

如不灸三里:如果沒有灸三里穴。

即拔氣上:就會把氣血拔到上面。

明堂即云特不宜灸。又云灸乃勝針。日灸七壯。至百壯罷。則是又可灸矣。不知何自畔其說也。或者肩井不可灸。惟胎落後手足弱者可灸耶。

天髎二穴。在肩缺盆中上毖骨之際。陷中央。針八分。灸三壯。

白話文:

明堂這個穴位,有人說不適合灸。但有人也說,灸比針刺要好。可以連續灸七次,總共灸一百次後就停止。這又是可以灸的了。我不知道為什麼這個說法前後矛盾。也許是肩井不能灸。只有在婦女流產後,手腳無力時才能灸吧。

巨骨二穴。在肩端上行兩叉骨間陷中。灸五壯。針寸半。明云、巨骨一穴。在心脾骨頭。日灸三壯至七壯。禁針。針則倒懸。一食頃乃得下針。針入四分。瀉之勿補。針出始得正臥。忌同。下云、巨骨二穴。在肩端上兩行骨陷中。灸一壯。(銅云:雲門在巨骨下夾氣戶旁各二寸。俞府在巨骨下璇璣旁各二寸。氣戶在巨骨下俞府兩旁各二寸。)

白話文:

巨骨穴:兩個穴位。位於肩端上行兩根叉骨之間的凹陷處。灸壯5次。針刺深度1.5寸。說明中說,巨骨穴一個穴位。位於心脾骨頭。每日灸壯3次,灸到7次。禁止使用針刺法。針刺則使患者倒立。過了一餐時間纔可以下針。針刺深度4分。只可瀉針,不可補針。針刺結束後才能讓患者平臥。禁止同房。下面說,巨骨穴兩個穴位。位於肩端往上兩根骨頭骨陷之中。灸壯1次。(銅人針灸經說:雲門穴在巨骨穴下,俞府穴在巨骨穴下,氣戶穴在巨骨穴下。)

銅人云、巨骨一穴。在肩端上兩叉骨間。明堂下經亦同。但明堂上經云、巨骨一穴。在心脾骨頭。不特一穴字不同。而穴在心脾骨頭亦異。豈其所謂一穴在心脾頭者。非巨骨耶。不然、即是誤寫二字作一字。肩胛為心脾也。

白話文:

銅人經說,巨骨穴,在肩胛骨上角兩骨之間。明堂下經也同樣記載。但明堂上經說,巨骨穴在心脾骨頭。不僅“一穴”這個字不同,而且穴位在心脾骨頭上也不同。難道它所謂在心脾頭的這個穴位,不是巨骨穴嗎?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錯寫了兩個字為一個字。心脾就是肩胛骨。

臑會二穴。一名臑髎。在肩前廉去肩頭三寸宛宛中。針七分。留三呼。得氣即瀉。灸七壯。(素注:臂前廉肩端。)肩髃二穴。在膊頭骨肩端兩骨間陷宛宛中。舉臂取之。灸七壯。至二七。以瘥為度。若灸偏風不遂。可七七壯。不宜多。恐手臂細。若風病筋骨無力。久不瘥。

白話文:

臑會穴,又名臑髎穴,位於肩前廉去肩頭三寸凹陷處,針灸深度為七分,留針三呼,得氣後立即瀉針。可灸七壯,至二七壯,以治癒為度。若灸治偏風不遂,可灸七七壯,但不宜灸太多,以免手臂肌肉萎縮。若風病筋骨無力,久治不癒,可灸此穴。

灸不畏細也。刺即泄肩臂熱氣。唐庫狄欽患風痹。手足不得伸。甄權針此穴。令將弓箭射之。如故。明云、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不及針。以平手取其穴。日灸七壯。增至二七。若灸偏風不隨。可至二百。若更多灸。恐手臂細。若刺風痶風𤸷風病。當其火艾。不畏細也。

白話文:

灸法不必考慮它多麼細微,刺法可以疏散肩、臂的熱氣。唐代醫家庫狄欽患有風痹,手腳都不能活動,甄權針灸了此穴,讓庫狄欽拉弓射箭,情況依舊。甄權說,針刺至八分深,待患者呼三口氣時留針,吸五口氣時出針。艾灸的功效不如針灸,所以平手取該穴位,每天灸七次,逐次增至二十一次。假使灸治偏風不奏效,可以增至二百次。若灸得更多,恐怕手臂會變細。假使刺治風痹、風、風病,適合用艾灸火,不必考慮它多麼細微。

忌同。(千云:肩頭正中兩骨間一名中肩井。外臺名扁骨。)

肩髎二穴。在肩端臑上陷中。舉臂取之。針七分。灸三壯。明云、五壯。

肩貞二穴。在肩胛下兩骨解間。肩髃後陷中。針五分。

天宗二穴。在秉風后大骨下陷中。灸三壯。針五分。留六呼。

秉風二穴。在肩上小髎後。舉臂有空。灸五壯。針五分。

臑俞二穴。在肩髎後大骨下胛上廉陷中。針八分。灸三壯。素在肩臑後。舉臂取之。

曲垣二穴。在肩中央曲胛陷中。按之應手痛。灸三壯。針五分。明云、九分。

肩外俞二穴。在肩胛上廉。去脊骨三寸陷中。針六分。灸三壯。明上云、一壯。

肩中俞二穴。在肩胛內廉。去脊二寸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十壯。

白話文:

忌同。(千云:肩頭正中兩骨間一名中肩井。外臺名扁骨。)

肩髎兩個穴位,位於肩端臑骨上的凹陷處。舉起手臂取穴。針刺深度七分。灸艾三壯。明云:灸艾五壯。

肩貞兩個穴位,位於肩胛骨下方兩骨交界處,肩髃穴後方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五分。

天宗兩個穴位,位於秉風穴後方大骨下方凹陷處。灸艾三壯。針刺深度五分,留針六個呼吸的時間。

秉風兩個穴位,位於肩上小髎穴後方,舉起手臂就會出現空隙的地方。灸艾五壯。針刺深度五分。

臑俞兩個穴位,位於肩髎穴後方大骨下方,肩胛骨上緣凹陷處。針刺深度八分。灸艾三壯。平常位於肩臑骨後方,舉起手臂取穴。

曲垣兩個穴位,位於肩中央曲胛骨的凹陷處,按壓時會感到疼痛。灸艾三壯。針刺深度五分。明云:針刺深度九分。

肩外俞兩個穴位,位於肩胛骨上緣,距離脊椎三寸的凹陷處。針刺深度六分。灸艾三壯。明上云:灸艾一壯。

肩中俞兩個穴位,位於肩胛骨內緣,距離脊椎二寸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灸艾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