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一 (1)
針灸資生經第一 (1)
1. 偃伏頭部中行十穴
神庭一穴。在鼻直入髮際五分。灸二七壯。止七七壯。岐伯曰:凡欲療風。勿令灸多。緣風性輕。多即傷。惟宜灸七壯。止三七壯。禁針。針即發狂。忌生冷雞豬羊酒面動風等物。明堂云:舉火之時。忌熱食。不宜熱衣。
白話文:
神庭穴,位於鼻樑直入髮際五分處。用艾灸治療,每次灸二到七壯,最多灸到七七壯(四十九壯)。岐伯說,凡是想要治療頭痛,不要灸太多。因為風的特性輕盈,灸太多會傷身體。因此,只宜灸七壯,最多灸到三十七壯。禁止用針刺,否則會發狂。忌諱吃生冷的食物,如雞、豬、羊肉、酒、麵食等,這些食物都會引起頭痛。明堂經中說,艾灸時,忌諱吃熱食,也不宜穿著熱衣。
上星(自此以下。不言一穴。)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陷中。(明堂云。容豆是。)以細三稜針之。即宣泄諸陽熱氣。無令上衝頭目。可灸七壯。不宜多。若頻灸。即拔氣上。令目不明。忌同。甲乙經、熱穴論注、並刺三分。囟會在上星後(明堂云。上星上。)一寸陷中。可灸二七壯至七七壯。
白話文:
上星(從此以下,不再單獨說明穴位名稱。)位於鼻樑正上方,進入髮際一寸的凹陷處。(明堂說:容豆是。)用細的三稜針刺入。可以宣泄諸陽的熱氣。不要讓熱氣衝擊頭部和眼睛。可以灸七壯。不要灸太多。如果經常灸,就會拔出元氣,導致眼睛看不清楚。禁忌相同。甲乙經、熱穴論注,並刺入三分。囟會在上星後面(明堂說:在上星上方。)一寸的凹陷處。可以灸二七壯到七七壯。
初灸即不痛。病去即痛。痛即罷灸。針入二分。(此後去入字。)留三呼。得氣即瀉。若八歲以下。不得針。緣囟門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忌同。素問注云:刺四分。
白話文:
第一次灸的時候不痛,病情消失後就會疼痛,疼痛的時候就停止施灸。針刺到二分深的位置(以後每刺入二分需留針三呼。取得氣感後就放出。若是八歲以下的小孩,不能針灸,因為囟門還沒有閉合,針刺囟門,不幸會使人夭折。注意,刺入的深度要相同。素問注說:刺入四分。
予少刻苦。年逾壯則腦冷。或飲酒過多。則腦疼如破。後因灸此穴。非特腦不復冷。他日酒醉。腦亦不疼矣。凡腦冷者宜灸之。
白話文:
我年輕時很刻苦,年紀超過壯年之後腦子變冷了,有時喝酒過量,腦子會疼得像要裂開一樣。後來因為灸了這個穴位,不但腦子不再感到寒冷,連醉酒之後,腦子也不再疼痛了。所以凡是腦子感到寒冷的人,都應該灸這個穴位。
前頂在囟會後寸半骨陷中。甄權云是一寸。今依素問寸半為定。針一分。灸三壯。止七七。忌同。素注云、(此後去問字。)刺四分。
白話文:
前頂部在囟會穴之後一寸半,骨頭凹陷處。甄權說是一寸。現在依照《素問》以一寸半為準。針刺一寸。艾灸三壯。只灸七次,忌諱同房。素問注說、(從此之後省去問字。)針刺四分。
百會一名三陽五會。在前頂後寸半。頂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灸七壯。止七七。凡灸頭頂不得過七壯。緣頭頂皮薄。灸不宜多。針二分。得氣即瀉。唐秦鳴鶴刺微出血。頭痛立愈。素注云、刺四分。
白話文:
百會穴別名三陽五會,位於前額髮際後寸半,頭頂中央旋毛中,可以容納一顆大豆。灸七壯,止七七種病。凡是灸頭頂,不得超過七壯,因為頭頂的皮膚很薄,不宜灸太多。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二分,得氣後立即出針。唐朝的秦鳴鶴刺微出血,頭痛立即可癒。素問注釋中說,針灸深度四分。
舊傳秦鳴鶴針高宗頭風。武后曰:豈有至尊頭上出血之理。已而刺之。微出血。頭疼立止。後亟取金帛賜之。是知此穴能治頭風矣。明堂經治中風言語謇澀。半身不遂。凡灸七處。亦先於百會。北人始生子則灸此穴。蓋防他日驚風也。予舊患心氣。偶睹陰陽書。有云:人身有四穴最急應。
白話文:
據說以前秦鳴鶴用針灸治療唐高宗的頭痛。武后說:哪有皇帝頭上出血的道理。她說完便親自針灸,微微出血後,頭痛立刻停止。武后馬上拿金子、布匹賞賜給秦鳴鶴。由此可知,這個穴位可以治療頭痛。明堂經記載,治療中風引起言語遲鈍、半身不遂的方法是艾灸七個穴位,首先要艾灸百會穴。北方人在剛生下孩子時就會艾灸這個穴位,主要是為了預防孩子將來患驚風。我以前患有心氣痛,偶然看到一本陰陽書上說:人體上最急需的穴位有四個。
四百四病皆能治之。百會蓋其一也。因灸此穴而心氣愈。後閱灸經。此穴果主心煩驚悸。健忘無心力。自是間或灸之。百病皆主。不特治此數疾而已也。(一名天滿。)
白話文:
能夠治癒四百多種疾病。百會穴是其中一種。因為灸這個穴位而心氣痊癒了。後來閱讀灸經。這個穴位果然主治心煩、驚悸、健忘以及缺乏意志力等疾病。從此以後,偶爾灸百會穴。任何百病都可以主治。不只是治療這些幾種疾病而已。(又名天滿。)
神聰四穴。在百會四面各相去一寸。理頭風目眩狂亂風癇。左主如花。右主如果。針三分。明堂有此四穴。而銅人無之。其穴治頭風目眩狂亂風癇。亦所不可廢者。故附入於此。明堂一穴。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理頭風多鼻涕鼻塞。三日一報。針二分。
白話文:
神聰四穴,在百會穴的四面,各距離一寸。用於治療頭風、目眩、狂亂、風癇。左邊的穴位主治如花(一種眼疾),右邊的穴位主治如果(一種眼疾)。針灸深度為三分。明堂有這四個穴位,而銅人沒有。這些穴位可以治療頭風、目眩、狂亂、風癇,也是不可廢棄的穴位。因此,將其附入於此。
明堂穴,位於鼻樑正上方,髮際線內一寸。用於治療頭風、多鼻涕、鼻塞。每三天針灸一次。針灸深度為二分。
按銅人明堂及諸家針灸經。鼻直上入髮際一寸。皆云上星穴。明堂經於此復云明堂穴。不知何所據。且附入於此。所謂疑以傳疑也。(今以諸經校勘。上星穴者是。)
白話文:
如果參考《銅人明堂》和各家針灸學書籍。鼻樑正上方,進入髮際線一寸的位置。都說這個地方是上星穴。《明堂經》在這裡又說,明堂穴也在這個地方。不知道是根據什麼說法。姑且把它歸入這個地方。這叫做以疑問傳遞疑問。(現在根據各部經文校勘。上星穴是正確的。)
後頂一名交沖。在百會後寸半枕骨上。灸五壯。針二分。明云四分。(後凡云明云者。明堂經云也。)
強間一名大羽。在後頂後寸半。針二分。灸七壯。明云五壯。
白話文:
後頭頂有一個穴位叫做交衝。位於百會穴後方一寸半的枕骨上。艾灸五次。針刺深度為兩分。《明堂經》記載為四分。
強間穴又稱為大羽。位於後頂穴後方一寸半。針刺深度為兩分。艾灸七次。《明堂經》記載為五次。
腦戶一名合顱。在枕骨上強間後寸半。禁針。針令人啞。可灸七壯。亦不可妄灸。令人夭。明云、灸令人失音。針三分。素注云四分。甲乙云不可灸。
銅人云禁針。素問明堂乃云針入三分四分。亦可疑矣。不如不針為穩。素問蓋云刺腦戶,入腦立死故也。
白話文:
頭頂中央有一個穴位叫合顱穴。位於枕骨上強間後寸半。禁止針刺該穴位,針刺會導致失語。可以用灸法治療,灸七壯。也不可胡亂灸。會導致夭折。明說,灸法會導致失聲。針刺深度三分,素注中說要四分。甲乙說不可灸。
風府一名舌本。在頂後髮際上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禁灸。使人失音。針三分。明云四分。留三呼。又云舌緩、針風府。(見下)
白話文:
風府別名舌本。位於後腦勺髮際往上約一寸處,在後頸大筋內部凹陷處。說話快速時,此處的肌肉會凸起,說話結束時肌肉就會平復。禁止在此處灸,否則會讓人失聲。針刺深度為三分,有人說為四分。要留針並讓患者發出三聲呼叫。也有人說,如果舌頭不靈活,可以針刺風府穴。(詳細參見下文)
岐伯對黃帝傷寒之問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然則風府者、固傷寒所自起也。北人皆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護其項。俗謂三角是也。予少怯弱。春冬須數欠感風。自用物護,後無此患矣。凡怯弱者、須護項後可也。(今婦人用帛蔽項。名護項。乃云蔽垢膩。其名雖存。其義亡矣。)
白話文:
岐伯回答黃帝關於傷寒的提問時說:巨陽是諸陽的歸屬,它的脈絡連接於風府,所以巨陽是諸陽主氣。而風府是傷寒的來源。北方人通常用毛裹著頭頸部以防寒,而南方體質虛弱的人也用布帛保護頸項,坊間稱之為「三角巾」。我年輕時體質虛弱,春秋兩季經常因受風寒而感冒,後來我開始用東西保護頸項,之後就不再有這種困擾。所有體質虛弱的人都需要注意保護頸項。
(現今婦女用布帛遮蓋頸項,稱為「護項」,但這只是遮蔽污垢和油膩,雖然名稱還存在,但其本來的意義已經消失殆盡了。)
啞門(一作喑)一名舌橫。一名舌厭。在項中央。入髮際五分宛宛中。督脈、陽維之會。入系舌本。仰頭取之。禁灸。令人啞。針三分。素注云:在項後髮際宛中。去風府一寸。明云。舌急不言。如何治。答曰:舌急針喑門。舌緩針風府。得氣即瀉。可小繞針入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瀉盡更留針取之。得氣即瀉。
白話文:
啞門穴(又叫喑穴),別名舌橫、舌厭,位於後頸部正中,在發際向上五分的地方。是督脈和陽維脈的交匯穴,與舌根相連。頭後仰時,可以取到。此穴禁止灸。針刺此穴會讓人變啞。針刺深度為三分。
根據《素問》記載,啞門位於後頸髮際的宛中,距離風府穴一寸。
有問:舌頭僵硬不說話,怎麼辦?
答:如果舌頭僵硬,應該針刺啞門穴;如果舌頭麻痺,應該針刺風府穴。得氣後,立即瀉針。可以稍微旋轉針具,向內刺入八分,留針三呼,瀉針五吸。瀉針完畢,再留針取氣,待得氣後立即瀉針。
2. 偃伏第二行左右十四穴
曲差二穴。在神庭兩旁寸半。入髮際。針三分。灸三壯。
五處二穴。在上星兩旁寸半。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云五壯止。
承光二穴。在五處後寸半。針三分。禁灸。忌同。明云在五處後二寸。素注云一寸。
通天二穴。在承光後寸半。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絡卻二穴。一名強陽。又名腦蓋。在通天後寸半。灸三壯。素注云、刺三分。留五呼。
白話文:
曲差穴位於神庭穴兩旁一寸半,在髮際處,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
五處穴位於上星穴兩旁一寸半,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古代記載五壯即可。
承光穴位於五處穴後一寸半,針刺深度三分,禁灸,不可與其他穴位同時使用。古代記載位於五處穴後二寸,但也有記載是一寸。
通天穴位於承光穴後一寸半,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
絡卻穴,又名強陽或腦蓋,位於通天穴後一寸半,灸三壯。古代記載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五呼。
玉枕二穴。在絡卻後寸半。(明上下云。七分半。)俠腦戶(腦戶在強間後寸半。)旁寸三分。起肉枕骨入髮際上三寸。灸二壯。明云、針三分。素注云、留三呼。甲乙經云、二分。
白話文:
玉枕穴,位於囪門(後腦勺)後,一寸半。又名絡卻,有明、上下二穴,上下相差七分半。在上絡卻穴旁開三分,向上三寸,入髮際。灸兩壯。明:針入三分,留針三呼。甲乙經:針入二分。
銅人云、玉枕在絡卻後一寸半。明堂上下經皆云七分半。若以銅人為誤。則足太陽穴亦同。若以明堂為誤。不應上下經皆誤也。(小本明堂亦同。)予按素問注云、玉枕在絡卻後七分。則與明堂之七分半相去不遠矣。固當從素問為準。然而玉枕二穴既夾腦戶矣。不應止七分則至於腦蓋也。
銅人之一寸半。蓋有說焉。識者當有以辨之。(今以諸經校勘。在絡卻後寸半者是。)
白話文:
銅人經上說,玉枕穴在絡卻穴後面一寸半。甲乙經的明堂穴上、下經都說,玉枕穴在絡卻穴後面七分半。如果認為銅人經纔是正確的,那麼足太陽穴的穴位也應該是相同的。如果認為明堂穴的記載是錯誤的,那麼不應該上下經都有誤才對。(小本明堂穴也是同樣的說法。)我查閱素問注,發現它說玉枕穴在絡卻穴後面七分。那麼和明堂穴所說的七分半就相去不遠了。所以應該以素問的說法為準。然而玉枕穴兩個穴位既然夾著腦戶穴,就不應該只有七分,而進入到大腦蓋骨。
天柱二穴。夾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中。針五分。得氣即瀉。明云二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不及針。日七壯至百五。忌同。下云三壯。素注云刺二分。
白話文:
天柱二穴。在頸後髮際,大筋的外側邊緣凹陷中。針刺五分。得氣後立即瀉針。名醫張景嶽說,針刺二分。留針三呼。瀉針五吸。艾灸不及針刺。每天灸七壯,至一百五壯。忌用同穴療法。下文說三壯。素問註疏說針刺二分。
眉沖二穴。一名小竹。當兩眉頭直上入髮際是。療目五般癇頭痛鼻塞。不灸。通針三分。(明上)
明堂上經有眉衝穴。而銅人經無之。理目五般癇頭痛鼻塞等疾。所不可廢者。其穴與曲差相近。故附於此。
白話文:
眉沖兩個穴位,又名小竹,位於兩眉頭正上方進入髮際處。用來治療眼睛五種癇症、頭痛、鼻塞。不適用灸法,針刺深度為三分。
《明堂上經》記載有眉沖穴,而《銅人經》中則沒有這個穴位。此穴對於治療眼睛五種癇症、頭痛、鼻塞等病症不可或缺。此穴與曲差穴位置相近,因此在此一併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