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眼科龍木論》~ 卷之一 (1)
卷之一 (1)
1. 卷之一
2. 龍木總論
3. 一·審的歌發揮
詳夫自古名人,無不從學而就功。推窮事理,盡因事以立文。須在理通,方當行用。若或言詞無據,即不足與討論。臣從幼歲業此道留心,亦乃數世相傳,豈敢妄違先哲。每逢同道,皆言眼疾有七十二般,及問其數,名跡難言一半。今則謹按諸家眼論,夙夜搜求,敢推眼疾之名,
果有七十二種。據其疾狀,患者頗多,論錄為歌,以貽後代。又自古諸家之眼,各有條章,病狀一一不同,數目皆書不足。或有畫作圖形,或有歌其藥性,雖則救人為切,詳之理未周全。遂乃按其古今,綴為歌頌,名號審的歌矣。庶使心念其言,眼看疾狀,認識既不差錯,治療又有所憑。
將用救人,永無傷橫。近見庸醫之輩,學不從師,自出己意,亂行針藥。或虛則反瀉,實則反補。或則翳嫩便針,瘡痕割烙。或即不看血忌,觸犯人神。或即誤針太深,損其榮衛。因茲疼痛,便致損傷。針刀傷觸著五輪,湯藥乖於臟腑,亦由病家無鑑,任信庸醫。遂使可瘥之眸,
永沉昏暗之證。忝為人子,曷不愍傷。故書苦口之辭,發揮歌訣義理者也。
白話文:
詳細來說,自古以來的名人,無不是通過學習來成就功業。研究事情的道理,都是根據具體情況來建立文章。必須在理解道理後,才能適當運用。如果言詞沒有根據,就不值得進行討論。我從小就專注於這門學問,這也是我家世代相傳的技藝,我豈敢違背前人的智慧。
每當遇到同行,他們總是說眼睛疾病有七十二種,但當我詢問具體種類時,他們卻連一半都無法清楚說明。現在我認真研究了各家對眼睛疾病的理論,晝夜不停地尋找答案,敢肯定眼睛疾病確實有七十二種。根據疾病的不同狀況,患病的人數相當多,我將這些記錄成詩歌,以便傳遞給後世。
再者,自古以來,各家對於眼睛的認識,都有各自的章節,病狀各不相同,書寫的種類都不足。有的繪製成圖形,有的則以詩歌形式記載藥物的性質,雖然他們都急於救人,但仔細思考,他們的理論並未達到全面。於是,我根據古今知識,編纂成詩歌,命名為"審的歌"。希望人們能用心記住這些話語,用眼觀察疾病的情況,這樣認識疾病就不會出錯,治療也有依據。
用這些知識救人,永遠不會有傷害。最近,我看到一些平庸的醫生,他們不跟隨老師學習,自作主張,亂用針藥。有的虛弱的病人反而被過度治療,實質病情的反而被補充。有的眼睛問題剛出現就馬上用針,有的瘡痍才結痂就被割開。有的不顧血脈禁忌,冒犯到人神。有的針刺得太深,傷害了身體的營養和防禦。因此,病人疼痛不堪,導致傷害。針刀傷害到眼睛的五個部位,藥物影響到內臟,這也是因為病人缺乏判斷,盲目相信庸醫。結果,原本可以治癒的眼睛,永遠陷入黑暗。作為人子,我們怎能不感到悲痛。所以,我寫下這些苦口婆心的話,以充分解釋詩歌中的道理。
4. 二·眼敘論
夫眼者,五臟之精明,一身之至寶,如天之有日月,其可不保護哉?然骨之精為瞳子,屬腎;筋之精為黑眼,屬肝;血之精為絡果,屬心;氣之精為白眼,屬肺;肉之精為約束,屬脾。契筋骨血氣之精,與脈併為之系,繫上屬於腦,後出於頂中。故六淫外傷,五臟內郁,飲食房勞,遠視悲泣,抄寫雕鏤,刺繡博奕,不避煙塵,刺血發汗,皆能病目。
故方內有五輪八廓內外障等,各各不同,尤當分其所因,及臟腑陰陽,不可混濫。如決其面者為兌眥,屬少陽;近鼻上為外眥,屬太陽;下為內眥,屬陽明。赤脈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此三陽病,不可混也。
睛色赤,病在心;色白,病在肺;色青,病在肝;色黑,病在腎;色黃,病在脾;色不可名者,病在胃中。此五臟三陽病,不可混也。仍敘三因於後。
白話文:
眼睛是五臟精華的顯現,更是我們身體裡極為珍貴的寶藏,就像天空中有太陽和月亮一樣重要,豈能不好好保護呢?然而,骨髓的精華形成了瞳孔,這與腎臟相關;筋絡的精華形成了黑色的眼珠,這與肝臟相關;血液的精華形成了血管網,這與心臟相關;氣的精華形成了白色的部份,這與肺部相關;肌肉的精華形成了眼睛周圍的組織,這與脾臟相關。這些由筋、骨、血、氣產生的精華,與脈絡結合形成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向上連接到腦部,然後從頭頂延伸出來。因此,外來的六種邪氣傷害,五臟的內在鬱悶,不良的飲食習慣、過度的性行為、長時間的遠視、悲傷哭泣、抄寫雕刻、刺繡、博弈,以及不避免煙塵環境、不適當地刺血或發汗,都能導致眼睛疾病。
因此,對於眼病的治療,方劑中有所謂的五輪八廓、內外障礙等不同的理論,每種理論都有其獨特的原因,必須根據導致疾病的真正原因,以及臟腑的陰陽屬性來判斷,不能混為一談。例如,靠近臉頰的眼角部分稱為兌眥,與少陽經有關;靠近鼻子上方的部分稱為外眥,與太陽經有關;下方的部分則稱為內眥,與陽明經有關。紅色的脈絡如果在上方,就是太陽經的問題;如果在下方,就是陽明經的問題;如果從外側向內側延伸,那就是少陽經的問題。這三種陽經的問題,不可以混為一談。
如果眼睛的顏色呈現紅色,那麼問題可能出在心臟;如果呈現白色,那麼問題可能出在肺部;如果呈現青色,那麼問題可能出在肝臟;如果呈現黑色,那麼問題可能出在腎臟;如果呈現黃色,那麼問題可能出在脾臟;如果眼睛的顏色無法辨識,那麼問題可能出在胃部。這些五臟和三陽的問題,也不可以混為一談。以上是關於病因的三大類別,將在後面詳細闡述。
5. 三·三因證治
病者喜怒不節。憂思兼併。致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隨氣上厥。逢腦之虛。浸淫眼系。蔭注於目。輕則昏澀。重則障翳。眵淚胬肉。白膜遮睛。皆內所因。或數冒風寒。不避暑濕。邪中於項。乘虛循系以入於腦。故生外翳。翳論中所謂青風、綠風、紫風、黑風、赤風、白風、白翳、黃翳等。
隨八風所中。變生諸證。皆外所因。或嗜欲不節。飲食無時。生食五辛。熱啖炙煿。馳騁田獵。冒涉煙塵。勞動外睛。乃喪明之本。所謂恣一時之遊佚。為百歲之固愆。皆不內外因。治之各有方。
白話文:
病人的情緒起伏不定,喜怒失常,加上過度憂慮和思考,導致體內臟腑之氣運行不順,鬱積而產生痰涎。這些痰涎隨著氣機上逆,恰逢腦部防禦力下降,便慢慢侵蝕眼周組織,影響視力。病情輕微者可能只會感到眼睛乾澀,嚴重者則可能出現視線模糊,甚至眼睛分泌物增多、胬肉增生,白膜遮蓋瞳孔等症狀,這些都是由內在因素引起的。
或者,病人若頻繁遭受風寒侵襲,未能適應季節更迭,如夏天炎熱潮濕,未能妥善保護,邪氣便會從頸部進入,趁虛而入沿著眼周組織侵入腦部,進而形成外部的障礙。如醫學論述中提到的青風、綠風、紫風、黑風、赤風、白風、白障、黃障等病症,都是根據不同的風邪所引發的各種症狀,都屬於外界因素造成的問題。
再者,若生活習慣不良,如飲食無度、偏食辛辣食物、過度攝取油炸食品,以及長時間進行戶外活動,暴露在塵土煙霧中,使得眼睛受到外在刺激,這便是造成失明的根本原因。俗話說,為了短暫的享樂,卻可能造成長遠的損失,這些都是不屬於內外因的範疇。對於這些情況,各有其對應的治療方法。
6. 四·五輪歌
眼中赤翳血輪心(眼中白翳有小赤脈是血輪主屬心),黑睛屬腎水輪深(黑睛屬腎為水輪),白晴屬肺氣輪應(白睛為氣輪屬肺),肝應風輪位亦沉(肝主風輪在內無形),總管肉輪脾臟應(肉輪屬脾),兩瞼脾應病亦侵(兩瞼屬脾),瞳人屬膽為淮海,光明瑩淨直千金,一臟不和攻入眼,針醫宜早莫沉吟,愚癡初患不將治,初問針藥卻生疑,求神拜鬼閒燒炙,痛極狂心枉禱神,風熱漸深牢固後,昏沉翳膜始求醫,假使得痊兼復體,服藥名醫日月遲
白話文:
眼睛中的紅色翳障是因為血輪出問題,血輪主要與心臟相關;而眼中的白色翳障加上細小的紅色血管也跟血輪、心臟有關。
黑色的眼珠部分歸屬於腎,這是水輪的部分,深藏於眼內。白色的那部分眼珠則歸屬於肺,稱作氣輪。
肝臟影響的是風輪,雖然風輪在眼內並無具體形狀,但其功能確實存在。而整個眼球的肌肉組織,即肉輪,是由脾臟所主宰。
上下眼皮的健康狀況也反映了脾臟的狀態,若眼皮生病,這也是脾臟出問題的徵兆。瞳孔由膽所主宰,像清澈的淮海水,價值連城。
一旦任一臟器出現不協調,病菌就會侵入眼睛,治療應該盡早進行,不要猶豫。有些患者在剛患病時不接受治療,一開始聽到要打針吃藥就感到懷疑。
他們轉而去求神問鬼,燒香拜佛,甚至用火灸來治療。當疼痛到極點,失去理智時,纔想到去祈禱。等到風熱病症加劇且根深蒂固後,視力模糊、眼睛長翳障時,才會尋求醫生治療。
即使最後病情得以痊癒,身體也恢復了健康,但服用名醫開的藥物,其療程仍需耗費不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