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喉症指南》~ 治症秘訣 (1)
治症秘訣 (1)
1. 治症秘訣
凡治症,三日前症雖重,尚未成膿,藥能消散。若至五六日,成膿穿破後,必腐爛難愈。爛處多用八味口疳丹,加龍骨珍珠散。凡傷寒之後,患連珠蛾及喉閉者,不治。蓋其頸頂硬強,目睛上視,故不治也。
凡喉症,一二日即發寒熱者輕;若初起不發寒熱者,至第三日發寒熱者重。大小便通利則易愈,不過浮游火上攻,宜服消風清火解毒之劑。若通二便,則火易泄,病易愈。若大小便不通,其症必重。若內有寒而外有火,用降火解毒重劑。若頭痛,恐傳變傷寒,則難治矣。
凡症勢雖凶,發於外者易治。若初起大便閉結,宜用大黃元明粉下之,則自下降而愈。若至六七日不愈,仍閉結者,用之立死。蓋病久胃虛,元氣大虧,宜禁用硝黃等味矣。雖大便閉甚,只宜用蜜煎導法,如牙皂、細辛。
凡喉症無形便紅腫者,宜用元丹。
凡婦人喉腫痛者,有因經閉虛火上升而作。痛者,宜服通經藥。
凡喉症凶者,面色白亮無光,脈息沉微無力,此係神氣外泄亡陽之徵,不治。若面色紅腫,脈來洪大有力,其勢雖凶,而元氣尚存者,治之可效。若腫而不痛,即系死肉,症難治矣。
凡舌腫脹,滿口塞住,不能入藥,用姜蠶、牙皂二味,炒研細末,吹鼻中。牙關開而痰涎出,然後用箸卷絲棉蘸甘草湯,潤其喉舌。凡碎處、腫處,吹藥要細,須要各處吹到,不可忽略,因能得藥力,其勢即減矣。
凡治喉症最要細心,即如喉花,名曰蒂丁。若用刀刺,必須謹慎,切勿可礙,倘或傷之,即有性命之憂。至於走馬疳、虛勞喉癬等症不一,論附於後。
喉痹,肝胃肺三經積熱所致,復感時邪而驟發。其形如海棠葉背紫紋,其紋樣碎爛,有小泡生於紋旁,飲食如常,治此症,煎劑須用滋陰降火養肺之藥,最利乎清火之品,惟走馬喉痹之症,其症至險,尤宜早治,用膏子藥不時含咽;吹用真禁散、珠黃散,加參葉末吹。
嗆食啞喉,此症不紅不腫,因伏邪在肺,聲啞嗆食,六脈遲細,甚屬險症,飲食不進而死。其脈若有根,或可調治。宜先表伏邪,後用健脾峻補。
內外喉癰,喉癰,因過食厚味感熱而發,生於喉關,內外皆腫,發熱頭痛,四五日可愈。吹用真禁珠黃散,煎用清涼之品。
䵟舌喉癰,此乃心經火甚,肥人性躁急者,每患此症,感熱而發,舌之下生小舌,為䵟舌;如連喉痛者,為喉癰,不痛者,非癰也。如䵟舌並喉癰者,凶。吹用真禁藥,煎用地黃湯。
舌菌,屬心經,因酒色憂鬱氣滯而生,其狀如菌,或木耳形,其色紅紫,時大時小,吹真禁藥為主,加珠黃散更妙。
附症七種屬心經。舌根癰、舌心癰、側舌癰、三尖䵟舌、紫脹吞、木舌、重舌。吹用真禁藥、珠黃散;煎用犀角地黃湯,舌症通治。
白話文:
治症秘訣
治療疾病,若症狀在三日內,病情雖重但尚未化膿,藥物就能消散。如果到了五六天,已經化膿破潰,則必然腐爛難癒。潰爛的地方多用八味口疳丹,再加龍骨珍珠散。凡是傷寒之後,患上連珠蛾(一種喉疾)及喉嚨阻塞的,不予治療。因為他們的頸部僵硬,眼睛向上看,所以不治。
喉嚨疾病,一兩天就發寒熱的屬於輕症;如果初期不發寒熱,到第三天才發寒熱的,則屬於重症。大小便通暢則容易痊癒,不過是浮游之火上攻,宜服用消風清火解毒的藥物。如果大小便通暢,則火氣容易排出,病情容易痊癒。如果大小便不通,病情必然嚴重。如果內有寒邪而外有火熱,則需用降火解毒的重劑。如果頭痛,恐怕會轉變為傷寒,則難以治療。
即使病情凶險,但發病部位在外者容易治療。如果初期大便祕結,宜用大黃、元明粉攻下,就能自行下降而痊癒。如果到了六七天還沒好,仍然祕結,再用此法則會立即致死。因為病情久拖,胃氣虛弱,元氣大損,所以不宜使用硝石、黃連等藥物。即使大便非常祕結,也只宜用蜂蜜煎煮的導瀉藥物,例如牙皂、細辛。
喉嚨疾病沒有明顯外形,但伴隨紅腫的,宜用元丹。
婦女喉嚨腫痛,可能是因為經閉導致虛火上升而引起。疼痛者,宜服用通經藥物。
喉嚨疾病病情凶險的,面色蒼白無光,脈象沉微無力,這是神氣外泄、陽氣衰竭的徵兆,不予治療。如果面色紅腫,脈搏洪大有力,即使病情凶險,但元氣尚存,治療則可見效。如果腫脹但不疼痛,就是死肉,病情難以治療。
舌頭腫脹,滿口塞住,藥物無法入口,可用生薑、蠶砂、牙皂兩種藥物,炒研成細末,吹入鼻中。牙關張開,痰涎排出後,再用筷子卷著棉絲蘸取甘草湯,潤濕喉嚨和舌頭。凡是潰爛處、腫脹處,吹藥粉要細,必須每個地方都吹到,不可遺漏,因為這樣才能使藥力到達,病情就會減輕。
治療喉嚨疾病最重要的是細心,例如喉嚨上的喉花(即喉部炎症),名為蒂丁。如果用刀子刺破,必須謹慎小心,切勿傷及其他部位,如果傷到,就會有生命危險。至於走馬疳、虛勞喉癬等其他疾病,詳述於後。
喉痹,是由肝、胃、肺三經積熱引起,再受外邪而驟然發病。其形狀像海棠葉的背面,有紫色的紋路,紋路破碎潰爛,紋路旁有小水泡,飲食如常。治療此症,湯劑必須使用滋陰降火、養肺的藥物,最重要的是清熱解毒之品。特別是走馬喉痹,病情非常危急,更應及早治療,應用膏藥不時含咽;吹藥用真禁散、珠黃散,再加參葉末一起吹。
嗆食啞喉,此症不紅不腫,是因伏邪在肺,聲音嘶啞,嗆咳,六脈遲細,非常危險,飲食不進而死。如果脈象還有根,或許可以調理。宜先疏散外邪,再用健脾益氣的藥物。
內外喉癰,喉癰是因過食肥甘厚味,感受熱邪而發病,生於喉嚨部位,內外都腫脹,發熱頭痛,四五天可以痊癒。吹藥用真禁散、珠黃散,湯藥用清涼之品。
䵟舌喉癰,這是心經火熱過盛引起的,肥胖體質、性情急躁的人容易患此病,感受熱邪而發病,舌頭下面長出小舌頭,稱為䵟舌;如果伴隨喉嚨疼痛,則稱為喉癰,不痛則不是癰。如果䵟舌和喉癰同時出現,則病情凶險。吹藥用真禁藥,湯藥用地黃湯。
舌菌,屬於心經疾病,因飲酒過度、房事過度、憂鬱鬱悶、氣機阻滯而生,形狀像菌類,或像木耳,顏色紅紫,時大時小,主要吹敷真禁藥,加珠黃散效果更好。
附:七種舌部疾病都屬心經:舌根癰、舌心癰、側舌癰、三尖䵟舌、紫脹吞、木舌、重舌。吹藥用真禁藥、珠黃散;湯藥用犀角地黃湯,舌部疾病均可通用此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