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喉科秘書》~ 用藥法 (2)
用藥法 (2)
1. 用藥法
一治紫舌脹,單用碧丹,服犀角地黃湯加減,一二日可愈。
一治木舌、重舌。初起,先用金、碧二丹,後用金丹吹之,內服煎劑,雖凶不為害矣。
一治上顎癰,用銀針挑破,用口疳藥吹之,碧丹亦可。
一治頸癰、面癰、托腮等症,法防內攻,須用碧丹吹之,兼服煎劑。外用三黃散敷於患處。
一治小兒走馬疳,初生胎毒、口疳及大人糜疳,重者俱用口疳藥,加牛黃、珍珠。如痧痘後口疳,去龍骨,加牛黃、珍珠,看輕重加減。
一治雪口,先用絲綿卷箸蘸水攪去白醬,用口疳藥吹之,頻攪頻吹自愈,內服犀角汁,或犀角解毒亦可。
犀角(一錢),桔梗(一兩),赤芍(五錢),生地(五錢),甘草(二錢),朴硝(二錢),連翹(六錢),元參(六錢),力子(五錢),青黛(二錢)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薄荷湯下。兼驚風,硃砂為衣,並治小兒諸飛丹毒,及痧痘後餘毒。
一治小兒走馬疳,先用溫水青絹繳淨,以竹箸撥開牙關,將銀簪淺淺挑出血,繳淨,用口疳藥吹之,立愈。
一治走馬疳。
人中白(二錢),雞內脛(煅),青黛(各一錢),白礬(三分),冰片(三分),牛黃(二釐)
共為末,每用下吹患處,先用薄荷湯或川連湯,用綿包指頭,洗淨口內,方可吹之。
又方,陳久醬茄炙乾煅灰存性,吹之亦可。
一治口喉內結毒。
薄荷(四分),珍珠(二分),甘草(八分),牛黃(一分),冰片(一分)
共為末吹之,如痰飛結毒,用上好掃盆少許。
白話文:
用藥法
-
治療舌頭紫脹:單獨使用碧丹,並服用犀角地黃湯加減,一到兩日即可痊癒。
-
治療木舌、重舌:初期先使用金丹、碧丹,之後用金丹吹於患處,內服煎劑,即使病情危重也不會危害生命。
-
治療上顎癰:用銀針挑破,用口疳藥吹於患處,碧丹也可使用。
-
治療頸癰、面癰、托腮等症:預防內部感染,需用碧丹吹於患處,同時內服煎劑。外用三黃散敷於患處。
-
治療小兒走馬疳、新生兒胎毒、口疳以及成人糜爛性口疳:病情嚴重者均使用口疳藥,加入牛黃、珍珠。如果是痧痘後的口疳,則去除龍骨,加入牛黃、珍珠,根據病情輕重加減藥量。
-
治療雪口:先用棉花裹著筷子蘸水攪去白色膿液,用口疳藥吹於患處,頻繁攪動並吹藥,即可自癒。內服犀角汁或犀角解毒藥也可。
犀角一錢、桔梗一兩、赤芍五錢、生地五錢、甘草二錢、朴硝二錢、連翹六錢、元參六錢、力子五錢、青黛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如龍眼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若伴有驚風,則以硃砂做藥丸外衣;此方也可用於治療小兒各種飛丹毒以及痧痘後的餘毒。
-
治療小兒走馬疳:先用溫水和青色絲綢布擦拭乾淨,用竹筷子撥開牙關,用銀針輕輕挑破出血,再擦拭乾淨,用口疳藥吹於患處,即可痊癒。
-
治療走馬疳:人中白二錢、雞內金(煅燒)一錢、青黛一錢、白礬三分、冰片三分、牛黃二釐。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適量吹於患處。 事先需用薄荷湯或川連湯,用棉花包裹手指,清洗乾淨口腔,才能吹藥。 另一方劑:陳久醬茄炙乾煅燒成灰,吹於患處亦可。
-
治療口喉內部結毒:薄荷四分、珍珠二分、甘草八分、牛黃一分、冰片一分。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吹於患處。如果為痰液凝聚引起的毒症,則需使用少量上好的掃帚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