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明廣

《子午流注針經》~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足太陰脾經

脾脈起於大指之端注於心中注心經

足太陰脾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隱白穴也),白肉際,過核骨後(太白穴之後也),上內踝前廉(商丘穴也),上腨內(魚腹也),循䯒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陰陵泉也),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舌根系也),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的經脈,從大腳趾的末端開始,沿著腳趾內側(隱白穴),通過白色的肉際,越過內踝骨的後方(太白穴之後),沿著內踝前緣(商丘穴),向上到大腿內側的肌肉(魚腹),沿著脛骨後緣,交出厥陰經之前,向上沿著膝蓋和大腿內側的前緣(陰陵泉),進入腹腔,屬於脾臟,聯繫胃,向上通過膈肌,夾著咽喉連接到舌頭根部(舌根系帶),散佈在舌頭下面。其分支,又從胃部分支向上通過膈肌,輸注於心臟。

足太陰少血多氣,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吐,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寒瘧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也。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常留有較多 的血和氣,所以稍微運動就會發病。舌根強硬,飲食就會嘔吐,胃脘疼痛,腹部脹氣,善於打嗝,飲食後,稍有所得,就會覺得很痛快,就像衰老的人一樣,身體都感覺很沉重,這是以肝病為主的症狀。舌根疼痛,不能自由活動; 飲食不下,煩躁不安,胃的上面急劇痛苦,寒瘧、腹瀉、閉結,泄瀉、水腫閉塞,黃疸,不能睡臥。勉強站立,股膝內腫脹,大趾不能行走。

2. 手少陰心經

心脈起於心中入掌內循小指注小腸經

手少陰心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一本作循胃出脅)。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少海穴也)。循臂內後廉,抵掌後兌骨之端(神門穴也)。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少衝穴也。)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的脈絡,起始於心臟,分佈於心臟的繫膜,向下經過膈肌,聯絡小腸。它的支脈從心臟的繫膜出來,向上經過咽喉,聯絡眼睛,有分支(一名作:循著胃穿出脅肋)。其正脈又從心臟的繫膜再次出來,向上經過肺臟,向下從腋下出來,沿著上臂內側後緣向下,經過太陰心包經的後面,向下到肘關節內側(少海穴),沿著前臂內側後緣,到達手掌後兌骨的末端(神門穴)。進入手掌內後緣,沿著小指內側,從手指尖端出來(少衝穴)。

手少陰少血多氣,是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也。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多血少氣的人,運動就會發病,咽喉乾澀疼痛,很渴卻喝不進去,這就是臂厥。這是以心臟為主要臟腑的疾病,眼睛發黃,脅肋疼痛,小腿後面疼痛,手心發熱。

3. 手太陽小腸經

小腸脈起於小指之端斜絡於目眥注膀胱經

手太陽小腸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少澤穴也)。循手外側上腕(腕骨穴也)。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陽谷穴也)。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向腋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貫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天容穴也),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脈,起於小指端(少澤穴)。沿著手外側面向上,到達手腕背部(腕骨穴)。從手腕外側上臂向上,到達肘部外側(陽谷穴)。從肘內側兩骨之間出來,沿著上臂外側後面向上,到達肩膀,繞過肩胛骨,向肩上交匯,進入缺盆,再向下進入腋窩,與心臟相連,沿著咽部下膈,到達胃部,屬於小腸。它的分支,從缺盆貫穿頸部、上臉頰,到達眼睛的銳眥穴,再進入耳朵。它的另一分支,從臉頰(天容穴)出發,向上到達鼻孔,再到眼睛的內眥,斜行連接顴骨。

手太陽小腸之經,多血少氣,是動則病。嗌痛頜腫,不可回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頷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也。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氣血不足,容易因動作而致病。咽喉疼痛、下巴腫脹,不能回頭,肩部像被拔起,小腿像被折斷。多為水液代謝所致的疾病,表現為耳聾、眼睛發黃、臉頰和下巴腫脹,頸部、肩膀和手肘外後緣疼痛。

4. 足太陽膀胱經

膀胱脈起於目內眥至小指外側注腎經

足太陽膀胱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以巔(百會也),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會於後陰,下貫臀,入膕中(委中穴也)。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崑崙穴也)。循京骨至小指外側(至陰穴也)。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的經脈,起始於眼睛內側眼角。向上經過前額,交會於頭頂。它的支脈,從頭頂(百會穴),到達耳朵的上角。正脈從頭頂進入腦中,然後再出來,沿著下頸部,經過肩、上臂,夾著脊柱到達腰部,進入並沿著脊柱,聯絡腎臟,屬於膀胱。支脈從腰部向下,會合於後陰部,向下貫穿臀部,進入膕窩(委中穴)。支脈又從上臂內側左右分出,貫穿肩胛,夾著脊柱內側,經過大腿根部,沿著大腿外側,從後側向下,會合於膕窩,再向下貫穿小腿內側,從外踝後方(崑崙穴)出。沿著京骨到達小指外側(至陰穴)。

足太陽膀胱之經,多血少氣,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小指不同也。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的氣血分佈,氣比較少血比較多,這類的人容易因過度運動導致疾病的產生。會產生頭衝劇痛、眼睛好像要掉出來、後頸部好像被拔鞘一樣痛苦、腰好像要折斷、大腿不能彎曲、後膝彎處感到緊繃、小腿好像要裂開了這些症狀,就是所謂的踝厥。膀胱經主司人體的筋,發生的疾病包括痔瘡、瘧疾、癲癇、狂亂疾、頭瘡、囟門、項部疼痛、眼睛發黃和流淚、乾咳流鼻血、項部、背部、腰部、尻部、後膝彎處、小腿、腳掌疼痛,小指麻痺不能運動。

5. 足少陰腎經

腎脈起於小指之下注胃中注心包

足手陰腎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走足心(湧泉穴也),出然谷之下(然谷穴內踝前),在循內踝之後(太谿穴也),別入跟中,以上腨內,出膕內廉(陰谷穴也),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白話文:

足部與手掌的陰經脈,起於小指下方,斜著行於足心(湧泉穴),出入內踝之前方(然谷穴),循著內踝之後(太谿穴),再分別進入足跟中間,沿著小腿內側,至陰谷穴,再沿大腿內側至後側,貫穿脊椎連接腎髒,並絡屬膀胱。陰經脈的直行部分,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與橫隔膜,進入肺臟,循著喉嚨,緊靠舌根。它的分支,從肺臟出來,絡屬心臟,散佈胸中。

足少陰腎之經,少血多氣,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則有血,喉鳴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陰血不足,陽氣有餘,所以動則生病。不思飲食,臉色黑如炭,咳嗽唾液有血,喉嚨作響且喘氣,坐下後想站起來,眼睛昏花看不清楚。心臟懸空,好像飢餓的樣子。氣血不足就容易恐懼,心臟戰戰兢兢,好像有人要抓他,這就是骨厥。這是腎臟生病的徵兆,症狀有口熱舌乾、咽喉腫痛、呼吸困難、咽喉乾燥疼痛、心煩、心痛、黃疸、腸澼(腸道積液)、脊骨和大腿內側後方疼痛、痿厥嗜睡、足下發熱疼痛。

6. 手厥陰心包經

心包脈起於胸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注三焦經

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太陰在上,少陰在下,心主在中),入肘中(曲澤穴也),下循臂行兩筋之間(太陵穴也),入掌中(勞宮穴也),循中指出其端(中衝穴也)。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交手少陽也)。

白話文:

手厥陰心包絡經脈,從胸中開始,分佈於心包,下隔膜,聯繫三焦。它的分支,沿著胸部外側,向下到腋下三寸,向上抵達腋窩下,向下沿著上臂內側,在太陰和少陰經之間運行(太陰在上,少陰在下,心包絡經在中間),進入肘中(曲澤穴),向下沿著上臂行走兩條肌腱之間(太陵穴),進入掌中(勞宮穴),沿著中指伸到指尖(中衝穴)。它的分支,從掌中分出,沿著小指、無名指,伸到指尖(交手少陽穴)。

手厥陰心包絡之脈,多血少氣,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火動,面色赤,喜笑不休,目黃。是主心包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白話文:

手厥陰心包絡的經脈,血多氣少,所以運動後容易生病。手心發熱,肘部和手臂攣縮緊張,腋下腫脹,嚴重時胸部和肋部脹滿,心中煩躁不安有火氣,面色發紅,喜歡笑而不能停止,眼睛發黃。這些都是心包經脈生病引起的,會出現心煩、心痛、手掌發熱的症狀。

7. 手少陽三焦經

三焦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至目兌眥注膽經

手少陽三焦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關衝穴也),上出兩指之間(液門穴也),循手表腕(陽池穴也),出臂外兩骨之間(支溝穴也),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膻中在玉堂穴下一寸六分,兩乳之間陷中是也)。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的脈絡,起於小指和無名指的指端(關衝穴),沿著手背向上行,到腕部(陽池穴),出臂外兩骨之間(支溝穴),向上通過肘部,沿著上臂外側向上經過肩部,然後交出足少陽經之後,進入缺盆,分佈到膻中(膻中在玉堂穴下一寸六分,兩乳之間的凹陷處)。心包旁散佈,向下通過膈肌,循行於三焦。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挾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一作顱)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客主人在耳前上起骨,開口有空者),前交頰,至目銳眥。

白話文:

膻中脈:從膻中穴向上經過缺盆穴,沿著項部耳後,一直上行到耳上角,再彎下經過顴骨抵達䪼穴。它的分支:從耳後進入耳中,從耳前走出,經過客主人穴(客主人穴在耳前上方凹陷處),交會於頰部,直到外眼角的銳眥。

手少陽三焦之脈,多氣少血,是動則病,耳聾耳鳴,渾渾焞焞,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這條經脈,氣多血少,因此活動時容易生病,會出現耳聾耳鳴、頭昏眼花、喉嚨腫痛的症狀。這是由於氣的病變引起的。此外,如果出汗、眼睛紅腫疼痛、臉頰疼痛、耳後、肩部、肘部、手臂的外部都疼痛,小指和無名指不能活動,也是手少陽經脈氣血不調引起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