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卷二 (1)
卷二 (1)
1. 婦人
月脈不調氣海中。三陰交穴中極攻。帶脈一壯不可過。再及肩俞斯有功。女子月事若不來。面黃嘔吐身無胎。三陰交兮曲池穴。支溝三里治無災。經脈過多通里高。行間穴與三陰交。欲斷產兮治合谷。右足內踝上寸燒。臍下二寸三分灸。灸至三壯陽氣消。復有肩井帶在內。從此妊孕絕根苗。一切冷憊灸關元。不時漏下三陰交。月水不調結成塊。用針關元水自調。
白話文:
婦女月經不調的問題,通常與氣海穴有關。可以按壓三陰交穴和中極穴來治療。帶脈的按摩力道不宜過大,再配合肩俞穴,會有不錯的效果。如果女性月經沒有來,並且出現臉色發黃、想吐卻沒有懷孕的狀況,可以按壓三陰交穴、曲池穴、支溝穴和足三里穴來治療,這樣可以平安無事。若月經量過多,可以按壓通里穴和行間穴,再配合三陰交穴。想要墮胎的話,可以按壓合谷穴,並且在右腳內踝上方一寸的地方用艾草燒灼。另外,在肚臍下方兩寸三分的地方灸療,灸到三壯可以使陽氣消退。如果再搭配肩井穴的按摩,可能會導致無法懷孕。所有因虛寒引起的身體疲憊,都可以灸療關元穴。若有不正常的漏血現象,可以按壓三陰交穴。月經不順導致結塊的情況,可以使用針灸關元穴來調和。
2. 小兒
大小五癇水溝存,百會神門與金門,須帶崑崙及巨闕,驚風腕骨最為真。瘛瘲五指掣陽谷,兼治腕骨與崑崙,風癇目戴上百會,復兼崑崙絲竹空。脫肛百會長強穴,假如卒病治太衝,角弓反張百會穴,大凡瀉痢神闕攻。赤遊風者治百會,兼治委中誠有功,秋深冷痢灸臍穴,二寸三寸動脈中。
假如吐乳灸中庭,一寸六分下亶中。羊癇豬癇灸巨闕,灸至三壯收全功。假如口有瘡蝕齦,穢臭沖人難看管,勞宮二穴各一壯,用心仔細須尋篡。卒患肚痛皮青黑,肚臍四邊各半寸,各灸三壯皆安全,鳩尾一寸三壯益。驚癇頂上旋毛中,須於此處三壯攻,耳後青絡三壯灸,炷如小麥大有功。
風癇屈指如數物,鼻上髮際治之不。一二歲者目赤眥,大指小指間後尋,一寸半灸三壯沒。夜啼百會灸三壯,囟門不合各有方,臍上臍下各五分,三穴各灸止三壯,灸瘡未發囟門合,患者誠之必然康。肩腫偏墜是關元,灸止三壯誠宜然,大敦七壯真果便,若此治之病即痊。豬癇如屍厥吐沫,
巨闕三壯不可忽。寒熱灑淅食癇發,鳩尾上至五分突,宜灸三壯身即安,不灸三壯病不痊。羊癇九椎下節間,灸至三壯如服丹。又法大椎上三壯,可保小兒無災難。中間三壯鳩尾穴,大椎三壯透過間,馬癇治之自有方,僕參二穴各三壯。風府臍中各三灸,依此妙法得安康。假如犬癇兩手心,
足太陽與肋戶尋,各灸一壯病必愈。雞癇足諸陽三壯,牙疳舌爛治之強。或針或灸須承漿,遍身生瘡曲池穴,合谷三里絕骨良。通前通後共五穴,須兼膝眼二七壯。假如腋腫馬刀瘍,要知此是頭中瘡,宜治陽輔太衝穴。熱風癮疹肩髃臧,曲池曲澤環跳等,須帶合谷湧泉康。瘍腫振寒少海中,
疥癬瘡兮曲池攻,支溝陽谿陽谷等,大陵合谷後谿同。委中三里陽輔穴,崑崙穴與行間通,三陰交穴百蟲窠,十四穴治為有功。
白話文:
小兒癲癇發作時,常見手腳抽搐、眼睛上翻,可以按壓水溝穴,並搭配百會穴、神門穴、金門穴、崑崙穴、巨闕穴。若是驚風,按壓腕骨穴最有效。若瘛瘲(手腳抽搐)五指痙攣,可按壓陽谷穴,同時搭配腕骨穴和崑崙穴。風癇發作時眼睛上翻,可按壓百會穴,並搭配崑崙穴、絲竹空穴。
脫肛可按壓百會穴和長強穴。若是突然發病,可按壓太衝穴。角弓反張(身體向後彎曲)可按壓百會穴。腹瀉可按壓神闕穴。紅色的風疹可按壓百會穴,並搭配委中穴,效果很好。秋季因寒冷引起的痢疾,可以艾灸肚臍,或是肚臍上下二至三寸處的動脈。
若是吐奶,可艾灸中庭穴,再往下約一寸六分處的膻中穴。羊癲瘋、豬癲瘋可艾灸巨闕穴,灸到三壯(艾柱)效果就很好。若口內生瘡、牙齦潰爛,有惡臭,可艾灸勞宮穴,兩穴各灸一壯,要小心尋找穴位。突然肚子痛、皮膚青黑,可艾灸肚臍周圍四邊各半寸處,每處各灸三壯,都很安全,或是艾灸鳩尾穴一寸處,灸三壯也有效。驚癇發作,可艾灸頭頂旋毛中心處,灸三壯。耳朵後面青筋浮現,可灸三壯,艾柱如小麥大小,效果很好。
風癇發作時手指彎曲,好像在數東西,可按壓鼻子上方的髮際處。一兩歲的小孩眼睛紅腫,可按壓大拇指和小指間後方一寸半處,灸三壯就好。夜啼可艾灸百會穴,灸三壯。囟門(嬰兒頭頂骨未合攏處)未合攏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可以艾灸肚臍上方和下方各五分處,三個穴位各灸三壯,灸瘡未發,囟門就會合攏,患者一定會康復。肩部腫脹、偏墜,可按壓關元穴,灸三壯效果很好。大敦穴灸七壯,效果顯著,這樣治療就能痊癒。豬癲瘋發作時像昏死過去,吐白沫,一定要艾灸巨闕穴三壯。
忽冷忽熱的食癇,可艾灸鳩尾穴上五分處,灸三壯身體就會安穩,不灸就無法痊癒。羊癇發作,可艾灸第九椎骨下節間處,灸三壯效果如服仙丹。另一個方法,可艾灸大椎穴上三壯,能保佑小孩平安無事。或是艾灸鳩尾穴三壯、大椎穴三壯,這兩個穴位之間也可以灸。馬癲瘋有其獨特的治療方法,可艾灸僕參穴,兩穴各三壯。風府穴和肚臍各灸三壯,依此方法就能獲得健康。若是狗癲瘋,可艾灸兩手心、足太陽經和肋戶穴,各灸一壯,病就會好。雞癲瘋可艾灸足三陽經,灸三壯,牙齦潰爛、舌頭潰爛,效果很好。或是針刺或艾灸承漿穴。全身生瘡可按壓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絕骨穴。總共五個穴位,並搭配膝眼穴,灸十四壯。
若腋下腫脹如馬刀瘡,要知道這是頭上的瘡毒,可按壓陽輔穴和太衝穴。熱風引起的癮疹,可按壓肩髃穴、曲池穴、曲澤穴、環跳穴,並搭配合谷穴和湧泉穴,就能康復。腫瘍引起寒顫,可按壓少海穴。疥癬瘡,可按壓曲池穴、支溝穴、陽谿穴、陽谷穴、大陵穴、合谷穴、後谿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陽輔穴、崑崙穴、行間穴、三陰交穴、百蟲窩穴,這十四個穴位治療瘡瘍都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