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瑞

《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 一百二十穴玉龍歌 (1)

回本書目錄

一百二十穴玉龍歌 (1)

1. 一百二十穴玉龍歌

扁鵲授我玉龍歌,玉龍一試痊沉疴。

玉龍之歌世罕得,研精心手無差訛。

吾今歌此玉龍訣,玉龍一百二十穴。

行針殊絕妙無比,但恐時人自差別。

補瀉分明指下施,金針一刺顯良醫。

傴者立伸患者起,從此名馳湖海知。

(曲池補,人中瀉;風池補,絕骨瀉)

白話文:

扁鵲傳授我玉龍歌,這歌一試便能治癒沉重的病痛。

玉龍之歌世人難得,我用心研習,手法絕不失誤。

如今我將這玉龍歌訣唱出來,歌中講述了玉龍穴一百二十處。

針灸手法精妙無比,只怕世人自己分辨不清。

補瀉分明,在指尖下施展,金針一刺便顯露良醫本色。

彎腰駝背的人能站直,病患也能起身,從此名聲遠播,天下皆知。

(曲池穴補,人中穴瀉;風池穴補,絕骨穴瀉)

2. 中風

中風不語最難醫,頂門髮際亦堪施。

百會穴中明補瀉,即時甦醒免災危。

頂門:即囟會穴。上星後一寸。禁不可刺,灸七壯,針瀉之。

百會:頂中央旋毛中,取眉間印堂至髮際折中是穴。針一分許。中風,先補後瀉,多補少瀉。灸七壯,無補。

白話文:

中風失去語言能力是最難治療的,但可以透過頭頂的髮際進行針灸治療。百會穴適合用來補瀉,能立即讓患者清醒,免於危險。頂門,也就是囟會穴,位於上星穴後一寸,不可針刺,只能灸七壯。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央旋毛中,找到眉間印堂穴至髮際的折中點就是這個穴位。針灸深度約一分,中風患者先補後瀉,多補少瀉,灸七壯即可,不用補針。

3. 口眼喎斜

中風口眼致喎斜,須療地倉連頰車。

喎左瀉右依師語,喎右瀉左莫教差。

地倉:在口傍直縫帶路下,針一分。

頰車:在耳後墜下三分,沿皮向下透地倉一寸半,灸二七壯。

白話文:

中風導致口眼歪斜,需要治療地倉穴和頰車穴。

如果左側歪斜就針右側,如果是右側歪斜就針左側。

地倉穴:位於嘴巴旁邊直縫下方,針刺深度為一分。

頰車穴:位於耳後垂下來三分的位置,沿皮膚向下針刺至地倉穴,長度為一寸半,艾灸十四次。

4. 頭風

頭風嘔吐眼昏花,穴在神庭剌不差。

子女驚風皆可治,印堂剌入艾來加。

神庭:在鼻直上入髮際五分。針三寸,先補後瀉,瀉多補少。

白話文:

頭痛、嘔吐、眼睛昏花,可以在神庭穴施針,效果很好。

對於小孩子的驚風症狀也適用,可在印堂穴施針並配合艾灸。

神庭穴的位置是在鼻子正上方,進入髮際線五分處。針刺深度為三寸,先用補法再用瀉法,瀉法多於補法。

印堂:在兩眉間宛宛中。針一分,沿皮先透左攢竹,補瀉後轉歸原穴;退右攢竹,依上補瀉。可灸七壯。小兒驚風灸七壯,大哭者為效,不哭者難治。隨症急慢補瀉,急者慢補,慢者急補,通神之穴也。

白話文:

印堂:這個穴位位於兩眉間,印堂特別明顯。針灸操作時,先沿皮膚刺入左邊的攢竹穴一寸,補瀉後轉回原穴;再取右邊攢竹穴,按照上面的方法補瀉。印堂穴可灸七壯。小兒驚風艾灸印堂七壯,病情有所好轉時,會大哭,如果沒有哭,則病情難以治療。根據證情緩急而補瀉,病情急者慢補,病情緩者急補,這裡的「通神」穴指印堂穴。

5. 偏正頭風

頭風偏正最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

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

絲竹:在眉後入髮際陷中,沿皮向後透。

率谷:在耳尖上一寸。針三分,灸七壯。開口剌,痛則瀉,眩暈則補。

白話文:

頭風不管是偏頭痛還是正頭痛都很難治療,但也可以用絲竹穴和金針來施治。

更需要沿著皮膚從絲竹穴穿透到率谷穴,這樣一針可以同時刺激兩個穴位,是世上少見的方法。

絲竹穴位於眉毛後方進入髮際的凹陷處,沿皮膚向後穿透。

率谷穴位於耳尖上方一寸的位置。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治則需七壯。開口時針刺,感到疼痛就放血,若出現眩暈則補氣。

6. 頭風痰飲

宜瀉風池穴。

偏正頭風有兩般,風池穴內瀉因痰。

若還此病非痰飲,合谷之中仔細看。

風池:在耳後顳顬骨筋下入髮際,橫針一寸半入風府。先補後瀉,可灸七壯、二七壯。

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縫中,脈應手。直剌入一寸半,看虛實補瀉。

白話文:

應該要瀉風池穴。

偏頭痛有兩種,風池穴內瀉是因為痰引起的。

如果這個病不是因為痰引起的,就仔細看合谷穴。

風池穴:位於耳後顳顬骨筋下,進入髮際的地方,橫著針刺進去一寸半,直達風府穴。先補後瀉,可以灸七壯或二七壯。

合谷穴:又名虎口。位於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骨縫中,脈絡應手。直刺進去一寸半,觀察虛實,再決定補瀉。

7. 頭項強痛

項強兼頭四顧難,牙疼並作不能寬。

先向承漿明補瀉,後針風府即時安。

承漿:在唇下宛宛中。直針三分,可灸七壯,瀉之。

風府: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兩筋間,言語則起,不言語則陷下處是穴。針三分,不可深,深則令人啞噤。

白話文:

脖子僵硬,頭轉動困難,牙齒疼痛難忍,嘴巴張不開。先在承漿穴用針灸補瀉,接著針刺風府穴,就能馬上緩解疼痛。承漿穴位於下嘴唇正中央的凹陷處,直刺三分,可灸七壯,瀉法。風府穴位於後頸部髮際線下約一寸,兩條肌肉之間,說話時會凸起,不說話時則凹陷,針刺三分,不可過深,深了會導致失語。

8. 牙疼

(附:嘔吐)

牙疼陣陣痛相煎,針灸還須覓二間。

翻嘔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試看看。

二間:在手大指次指骨縫中。針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灸七壯,看虛實補瀉。

中魁:在中指第二節尖。灸二七壯,瀉之。禁針。

白話文:

牙疼一陣陣地痛得要命,針灸治療還需要找兩間房屋,因為需要找兩個穴位。不停地翻胃想吐,還吐了食物,試試看中魁這個奇穴吧。

9. 乳蛾

乳蛾之症更希奇,急用金針病可醫。

若使遲延難整治,少商出血始相宜。

少商:在大指甲邊內側端,去爪甲如韭葉。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瀉之,三稜針出血。應合谷。

白話文:

乳蛾這種病症非常奇特,立即使用金針治療可以痊癒。

如果拖延時間不易治療,應該從少商穴放血才合適。

少商穴位於大拇指指甲旁內側,距離指甲約韭菜葉寬的位置。針刺深度為一分,沿皮下向後方刺入三分,進行瀉法,使用三稜針放血。此穴位與合谷穴相配合。

10. 鼻淵

鼻流清涕名鼻淵,先瀉後補疾可痊。

若更頭風並眼痛,上星一穴刺無偏。

白話文:

鼻子流出清澈的鼻涕稱為鼻淵,治療時先用瀉法再用補法疾病就可以痊癒。

如果同時有頭痛和眼痛的情況,針灸上星這個穴位就非常準確有效。

上星:在髮際一寸半,取穴以手掌後橫紋按鼻尖,中指頭盡處是穴。直針三分,灸七壯。鼻淵則補,不聞香臭則瀉。應太淵穴,見後痰嗽歌。

白話文:

上星穴:位於髮際一吋半處,取穴方法是將手掌後橫紋按在鼻尖上,中指尖端所指之處即是穴位。直刺針三分,灸七壯。鼻淵則補,不能聞到香味或臭味則瀉。應太淵穴,請參照後面的痰嗽歌。

11. 不聞香臭

不聞香臭從何治,須向迎香穴內攻。

先補後瀉分明記,金針未出氣先通。

迎香:在鼻孔旁五分縫中,直針一分,沿皮向後上三分,瀉多補少。禁灸。

白話文:

不知道嗅覺失靈要如何治療,應該從迎香穴下手。

先補充後再放瀉這點要記清楚,金針還沒拔出來氣已經疏通了。

迎香穴:位於鼻孔旁邊五分的縫隙中,直刺一分深,沿皮膚向後上方刺入三分,放瀉的次數多於補充。禁止使用灸法。

12. 眉目間痛

眉目疼痛不能當,攢竹沿皮刺不妨。

若是目疼亦同治,剌入頭維疾自康。

攢竹:在眉尖陷中。針二分,沿皮向魚腰,瀉多補少。禁灸。

頭維:在額角髮際,沿皮向下透至懸釐,是穴在額角。疼痛瀉,眩暈補。灸二七壯愈。

白話文:

眉毛和眼睛疼痛,無法忍受,可以針刺攢竹穴,沿著皮膚方向刺入,效果不錯。如果眼睛疼痛,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治療,針刺頭維穴,疼痛自然會消失。

13. 心痛

九般心痛及脾痛,上脘穴中宜用針。

脾敗還將中脘瀉,兩針成敗免災侵。

上脘:在臍上五寸。直刺三寸半,看虛實補瀉。

中脘:在臍上四寸。法用草從鳩尾下至臍,折中是穴。直刺二寸五分,灸五十壯止。補多瀉少。

白話文:

九種心痛和脾痛,都可以用針灸上脘穴來治療。如果脾臟虛弱,還要瀉中脘穴,兩針配合,就能避免疾病侵襲。上脘穴位於肚臍上方五寸,直刺三寸半,根據病人虛實情況來決定補瀉。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四寸,取穴方法是從鳩尾(尾椎骨)下至肚臍,折中取穴。直刺二寸五分,灸五十壯止。補多瀉少。

14. 三焦

三焦邪氣壅上焦,舌乾口苦不和調。

針刺關衝出毒血,口生津液氣俱消。

關衝:在手小指次指內側端,如韭葉大。針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瀉。禁灸。(小指次指者,無名指也。)

白話文:

三焦的邪氣阻塞上焦,會出現舌頭乾燥、口中苦澀、身體不舒適的情況。

透過針刺關衝穴來排出毒素和瘀血,可以讓口腔分泌津液,氣滯的症狀也能緩解。

關衝穴位於手掌無名指內側末端,形狀大小如同韭菜葉。針刺深度約一分,然後沿著皮膚向後刺入三分,採用瀉法。此穴位不適合用艾灸。

15. 上焦熱

(附:心虛膽寒)

少衝穴在手少陰,其穴功多必可針。

心虛膽寒還補瀉,上焦熱湧手中尋。

少衝:在手小指內側端,去爪甲如韭葉大。直刺一分,沿皮向後三分,看虛實補瀉。禁灸。

通里:在腕後起骨上一寸。直針一分,宜瀉不宜補,愈補愈發。禁灸。

白話文:

少衝穴位於手少陰經脈上,這個穴位的功能很多,因此很適合針灸。心虛膽寒可以用針灸來治療,上焦熱盛則可以在手掌上尋找穴位。少衝穴位於小指內側末端,離指甲約一個韭葉的寬度,針灸時直刺一寸,沿著皮膚向後三分,根據患者的虛實情況來決定補瀉手法。禁止灸灼。通里穴位於腕後起骨上一寸處,針灸時直刺一寸,宜瀉不宜補,補則病情加重。禁止灸灼。

16. 癡呆

癡呆一症少精神,不識尊卑最苦人。

神門獨治癡呆病,轉手骨開得穴真。

神門:在手掌後,高骨陷中。針入三分,灸七壯。應後谿穴。

白話文:

痴呆這種病症讓人精神萎靡,患者不分尊卑,生活非常困苦。

治療痴呆可以專注於神門穴,轉動手腕找到穴位所在,位置準確。

神門穴位於手掌後方,高骨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七次。此穴與後谿穴相對應。

17. 赤目

眼睛紅腫痛難熬,怕日羞明心自焦。

但刺睛明魚尾穴,太陽出血病全消。

睛明:在目內眥淚孔中。針入一分半,略針向鼻,瀉。禁灸。

魚尾:即瞳子髎,在目上眉外尖。針一分,沿皮向內透魚腰,瀉。禁灸。太陽,在額紫脈上。可出血。

白話文:

眼睛紅腫疼痛難以忍受,怕光怕日,心裡焦躁不安。可以用針刺睛明穴和魚尾穴,太陽穴放血,就能治癒。

睛明穴位於眼內角淚孔中,針刺入一分半,稍微偏向鼻尖,瀉法。禁止灸法。

魚尾穴,也就是瞳子髎,位於眼上眉外尖,針刺入一分,沿皮向內透至魚腰穴,瀉法。禁止灸法。

太陽穴位於額頭紫脈之上,可以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