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訣乳海》~
1. 卷一
2. 脈訣辨惑論
脈訣之來舊矣。今復有議其非者。何也。以其言淺而意深也。惟其言淺。故厭常喜新之徒。乃以訣為不足法。反出言以詆譭之。惟其意深。故冒昧鮮識之徒。隨眾附和。望洋而退避之。是以王氏之說終不明。而為脈訣之一大厄也。余幼自孩提。即聞先大人嘗誦此訣。長而二十有四。
惟儒業是親。先大人見余羸弱而多疾也。因命余改儒而就醫。意蓋欲其自利而利人也。及執經之日。戒之曰。醫誠不易。惟脈尤難。他如崔紫虛。滑伯仁。李瀕湖。及諸家之撰。雖各有可觀。終為及肩之牆耳。豈若叔和脈訣。中邊皆甜。誠醫門之乳海也。但以諸家註釋。各有短長。
有失作者之旨。致使後學永墮疑山。汝當學時。只宜參究本文。勿拘舊釋。倘從自己胸中體帖出來。方與古人相晤對也。余因謹遵嚴命。即自手錄脈訣本文一卷。刪其註釋。熟讀而詳玩之。即於虛字剩句。亦必細心理會。不敢輕放。於意所已明者。則中心藏之於意所未明者。
然後檢閱諸家註釋。其詮之善者則選之。其不善者則姑置之。而復參究本文。其中有以數日而得其旨者。有以數月而得其旨者。有以數年而後得其旨者。噫。夫脈訣之理。淵微如此。毋怪平冒昧淺識之徒。不得其門而入也。而說者有曰。王氏但有脈經。而無脈訣。訣乃高陽生謬言也。
而余曰非也。經固王氏之經。訣亦王氏之訣耳。夫經者。叔和集諸家之說。以成一書。有纘緒祖述之功。訣則出叔和素所徵驗者。而成一書。有得心應手之妙。要之皆王氏之書也。及乎脈訣出。而天下古今。膾炙人口。言言皆妙。字字入微。雖白叟黃童。咸知有此。幾與日月爭光矣。
如果出於高陽生者。何不自署其書曰高陽氏之書。而甘遜其美於王氏也。夫所謂高陽生之謬言。實無考據。好事者為之耳。即借有所謂高陽生者。亦不過取叔和之心法。而復歌詠之。以便世之流通云爾。只如素問靈樞。固軒岐之書也。然不盡軒岐之文。何以知之試觀尚書諸篇。
語多簡煉。況軒岐又在唐虞之上。則其文之樸略可知。其所以得如是之純粹華美者。乃漢儒取其文而潤澤之。始可通乎流俗。豈亦將曰內經為漢儒之偽造。而非軒岐之書可乎。或又難曰。子既取法軒岐。則必以內經為準矣。其內經脈要精微論。有曰。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
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經言如此。夫經之所謂尺者。即今之所為尺部也。經之所謂中附上者。
即經之所為關部也。經之所謂上附上者。即今之所為寸部也。惟其寸居上。故以之候心與肺。惟其尺居下。故以之候腎與腹。今子而遵脈訣之法。是心與小腸同候左寸。肺與大腸同候右寸。夫心肺在上。其於寸部候之宜矣。至於小腸大腸。居於至下。而欲候於至高之上。其與經旨不大相背謬乎。
余曰。然。據子所言。脈必本諸內經。其診法當以脈要精微論為準。是凡在上者。必候於寸。凡在下者。必候於尺矣。獨不觀脈要精微論中又曰。診得心脈而急。此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為牝藏。小腸為之使。由此觀之即一篇之中。
尚不拘於上下之區字。況平人氣象論有曰。寸口脈中手長者。足脛痛。又曰。寸口脈沉而弱者。疝瘕小腹痛。其靈樞始終篇。以人迎一盛二盛三盛。候手足六陽。以脈口一盛二盛三盛。候手足六陰。然亦未嘗拘於上下左右也。若必執一而論。則軒岐之書。豈自相背謬乎哉。然子之為是言者。
乃惑於戴起宗之邪說。而吠影吠聲之徒。相率而倡和之以為脈訣不足法。實叔和之罪人也。如果不足以為法。則從上諸大名醫。每著書立說。多引其訣以為證。故王海藏著此事難知。其首即曰。醫之可法者有十。而脈訣居其一焉。夫海藏豈無所見而云然哉。大抵學醫而不熟玩王氏脈訣。
縱博採諸書。終非正統。故先大人諄諄告戒。命之曰乳海。夫乳者。言其開食必先。海者。言其含蘊無盡也。余故不惜管窺。逐節疏釋。俾古聖先賢之學。昭著詳明。而後之君子。勿蔽邪說。仍命其書曰乳海云。
白話文:
脈訣的歷史已久遠,然而現在有人批評其不足為信。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脈訣的語言雖然淺顯,但其涵義卻極為深奧。正因其文字淺顯,那些喜新厭舊的人便認為脈訣不值得學習,甚至公開貶低它。同時,因為其內涵深奧,那些缺乏知識與膽識的人,也跟隨著大家的意見,對脈訣敬而遠之。因此,王氏的理論始終未能被充分理解,成為脈訣的一大困擾。
我從小就聽到父親吟誦脈訣,直到二十四歲,我專注於儒家學問。父親見我身體孱弱,疾病纏身,於是讓我改學醫術,希望我能以此自利並幫助他人。在開始學習醫學時,父親告誡我,醫學並不容易,尤其是脈學更為困難。他提到像崔紫虛、滑伯仁、李瀕湖等各家著作,雖然都有可取之處,但都只是皮毛而已。唯有王叔和的脈訣,內容豐富,是醫學界的寶藏。然而,各家的注釋都有其優劣,有的甚至曲解了原作者的意圖,導致後學者陷入疑惑的泥潭。
我遵循父親的囑咐,專心研究脈訣的原文,不去拘泥於舊有的注釋。對於脈訣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我都會仔細思考,不敢輕易放過。對於已經明白的部分,我會深深記住;對於尚未理解的部分,我會參考各家注釋,選擇最恰當的解釋,其餘的則暫時放下,再次深入研究原文。有些理論可能只需要幾天就能理解,有些則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領悟。
脈訣的道理如此深奧,難怪那些淺薄無知的人無法進入其門檻。有人說,王叔和只有脈經,沒有脈訣,脈訣是高陽生的謬誤之言。但我不同意這種說法。脈經固然是王叔和的作品,脈訣也是他的創作。脈經是王叔和集各家之長,編纂而成的一本書,有著整理和傳承的功績。脈訣則是王叔和根據自己的經驗,寫成的一本書,具有心手相應的妙處。無論如何,它們都是王叔和的著作。
當脈訣出版後,其內容受到廣泛的讚賞和推崇。每個字都充滿深意,每個句子都極具智慧。無論是老少,都知道有這樣一本書存在,它的影響力幾乎可以與日月爭輝。如果脈訣真是高陽生所作,為什麼他不把自己的名字署在書上,反而甘願讓王叔和得到所有的榮耀呢?
脈訣的深奧和價值,與《素問》和《靈樞》相似。這些古籍固然源自黃帝和岐伯,但並非完全由他們所寫。《尚書》等篇章的語言簡練,考慮到黃帝和岐伯生活在遠古時代,他們的文字必然更加質樸。之所以能有如此純粹華美的文字,是因為漢代的學者們對這些古籍進行了修飾,使之更適合大眾閱讀。難道我們可以說《內經》是漢代學者的偽造之作,而不是黃帝和岐伯的書嗎?
有人可能會質疑:既然你遵循黃帝和岐伯的教導,那麼你應該以《內經》為標準。在《內經》的「脈要精微論」中提到,尺脈的兩側對應季脅,尺脈的外側反映腎臟狀況,尺脈的內側反映腹部情況。左手脈的外側反映肝臟,內側反映膈肌。右手脈的外側反映胃部,內側反映脾臟。右手脈的上部外側反映肺部,內側反映胸部。左手脈的外側反映心臟,內側反映膻中。前部反映前部,後部反映後部。上部反映胸喉部位,下部反映少腹、腰、腿、膝、脛、腳等部位。按照這樣的說法,「尺」指的是現在的尺脈部位,「中附上」是指關脈部位,「上附上」指寸脈部位。因為寸脈位於上方,所以用它來反映心臟和肺部的情況;尺脈位於下方,所以用它來反映腎臟和腹部的狀況。如果你遵循脈訣的方法,心臟和小腸同時在左寸脈反映,肺臟和大腸同時在右寸脈反映。心臟和肺臟位於上部,使用寸脈來反映確實合理。但是小腸和大腸位於下方,卻要在上方的寸脈反映,這不是與《內經》的原則相悖嗎?
我回答說,你的言論似乎表明脈學必須以《內經》為基礎,診斷方法應該以「脈要精微論」為準則。這樣的話,凡是位於上部的臟器,必須在寸脈反映;凡是位於下部的臟器,必須在尺脈反映。然而,在「脈要精微論」中還有一段描述:「診得心脈而急,此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回答:「病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黃帝問:「何以言之?」岐伯回答:「心為牝藏,小腸為之使。」由此可見,在同一章節中,並沒有嚴格限制臟器位置與脈象之間的對應關係。此外,在「平人氣象論」中提到:「寸口脈中手長者,足脛痛。」又說:「寸口脈沉而弱者,疝瘕小腹痛。」在《靈樞·始終篇》中,用人迎脈的一盛、二盛、三盛來反映手足六陽,用脈口的一盛、二盛、三盛來反映手足六陰,但這些描述也未嚴格遵循上下的對應關係。如果我們堅持一種固定的模式,那麼黃帝和岐伯的著作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你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言論,是因為受到了戴起宗的邪說迷惑。那些盲目跟隨、人雲亦雲的人,紛紛附和這種觀點,認為脈訣不值得學習,實際上他們纔是背叛王叔和的人。如果脈訣真的不值得學習,那麼歷史上那些著名醫家,如王海藏等,為何在他們的著作中多次引用脈訣作為證據呢?王海藏在他的《此事難知》中提到,值得學習的醫學法則有十種,其中脈訣就是其中之一。難道王海藏沒有自己的見解,才會這樣說嗎?總的來說,如果不深入研究王叔和的脈訣,即使廣泛涉獵各種醫書,最終也無法達到真正的學問境界。因此,我的父親反覆告誡我,脈訣就像母乳般重要,因為它是醫學學習的起點,而且其內容深邃無盡。我願意盡我所能,對脈訣進行逐節闡釋,讓古聖先賢的學問得以彰顯,希望後來的讀者不要被邪說矇蔽,我將我的書命名為「乳海」。
3. 脈賦
欲測疾兮死生。須詳脈兮有靈。今之為醫者。每斷人之死。而亦未嘗死。斷人之生。而亦未嘗生者何也。特未於其脈細心詳究之耳。如果細心詳究。則死生之期。尚可斷之以年月日時。脈又何嘗無靈哉。
左辨心肝之理。右察脾肺之情。此為寸關所主。
謂候心脈。當於左寸。候肝脈。當於左關。候肺脈。當於右寸。候脾脈。當於右關也。
腎即兩尺分並。
五臟俱一。而腎獨有二。為牝藏也。居於下焦。故分候兩尺。雖有水火之別。然總之皆腎。雖分而實並也。
三部五臟易識。七診九候難明。
此承上文左右手寸關尺三部之中。而候心肝脾肺腎之五臟。此人所易曉也。至於七診九候。欲求其明之者。則亦難矣。試以三部五臟。七診九候言之。古之所謂三部五臟。七診九候。非今之所謂三部五臟。七診九候也。按內經三部九候篇云。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一者天。
二者地。三者人。三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帝曰。何為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導之。乃以為真。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
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
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為九藏五臟已敗。
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帝又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岐伯又曰。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
故言不死。若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矣。必發噦噫。經言如此。是於九候之中。而復有七診之法也。今之所謂三部。非古之頭手足之三部。乃寸關尺之三部也。今之所謂七診。非古之所謂獨大獨小。獨疾獨遲。獨熱獨寒。獨陷下之七診也。乃一定其心。存其神。二忌外意。
無思慮。三均呼吸。定其氣。四輕指於皮膚之間。探其腑脈。五微重於肌肉之間。取其胃氣。六沉指於骨上。取其臟脈。七察病人脈之息。數往來。是為七診之法也。今之所謂九候。非古之所謂頭候天地人。手候天地人。足候天地人之九候也。乃寸取浮中沉。關取浮中沉。尺取浮中沉之九候也。
要之古人診脈。不專於手之寸關尺部。凡頭面手足之動脈。悉皆診之。然不得尊今而廢古。亦不得非古而是今。合古今之法而用之。斯過半矣。
晝夜循環。營衛須有定數。
今之為醫者。動言營衛。及問其營衛之所以行。則又茫然。如是而欲識病之表裡陰陽。蓋亦難矣。夫營者血也。陰也。衛者氣也。陽也。此人所共曉者也。惟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一日一夜。各五十周於身。世人每昧於衛行脈外之旨。謂衛氣隨營氣而行於外。不知營自行營之道。
衛自行衛之道。衛實不隨營氣而行也。試先以營氣之行言之。內經營氣篇。黃帝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出大指間。與太陰合。
上行抵髀。從髀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
合手少陽上行至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
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至於衛氣之行。則不然。衛出下焦。亦晝夜五十周於身。但於晝則行陽二十五。於夜則行陰二十五。自日出而陽隆之時。曰加房宿。蓋卯時也漏水下一刻。從足手太陽行起。水下二刻。行足手少陽。水下三刻。行足手陽明。水下四刻。
行於陰分。水下五刻。復行足手太陽。水下六刻。復行足手少陽。水下七刻。復行足手陽明。水下八刻。則又復入陰分。如此周而復始。至漏水下五十刻。人氣行於陽二十五周。日入而陰隆之時。曰加畢宿。蓋酉時也。方行入陰分。初從足少陰行起。次手少陰。次手太陰。次足厥陰。
次足太陰。又復行足少陰。又復行手少陰。又復行手太陰。又復行足厥陰。又復行足太陰。如此周而復始。至漏水下百刻。行陰亦二十五周。並晝行陽二十五周。亦共五十周於身。此衛氣之所以行也。至於衛氣之合歲月日時。星宿度分。漏水刻數。細觀衛氣行篇。伯高之語。
自可見矣。奈後世之人。注圖立說。每以衛氣隨營氣而行者。是昧於營在脈中。衛在脈外之旨耳。不知經文所云。衛在脈外者。非隨營氣而行於外也。乃晝行陽二十五周。夜行陰二十五周之謂也。或難曰。經文中有營氣篇。是營中亦有氣矣。而子獨謂衛不入經隧之中。豈營中獨無氣歟。
余曰非也。經云。清者為營。濁者為衛。夫衛猶風也。營猶水也。營血行於經隧之中。固賴氣以行之。亦水由地中行也。夫江淮河漢之水。固賴風以行。而風豈專隨江淮河漢而行哉。且衛氣之不隨營氣而行。馬元臺已詳言之矣。但於衛氣行篇。漏水下四刻八刻。以及二十四刻。
入於陰分之句。誤釋以為入足少陰。俱引邪客篇云。常以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不知經文所謂足少陰分者。特於其地分一過之耳。非實行足少陰經也。若謂實行足少陰經。則晝已隨六腑而行於陽。夜又隨五臟而行於陰。是一晝夜間。他藏俱一行。而腎得再行矣。要之晝之所入。
時於其陰分過之。夜之所入。實於其陰經行之。而邪客篇謂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者。正以衛出下焦。下焦乃腎之地分耳。然衛氣行篇所云。水下四刻。水下八刻。水下十二刻。水下十六刻。水下二十刻。水下二十四刻。皆曰人氣在陰分。不必專指腎經言也。惟夜行於陰二十五周。
始可直指腎經言耳。然是說也。內經諸篇已詳言之。而後之學者。終不能了了於心目者。其故有三焉。一則秦越人著難經。謂營氣之行。常與衛相隨。大違經旨而立圖說。二則衛氣行篇中。漏水下百刻。加於人氣之五十周。又人氣之五十周。加於日行之四十八舍。又日行之四十八舍。
加於二十八宿。又二十八宿加於十二辰。以多加少。度數齟齬。非司天臺難以悉其奇分。三則又以衛氣之行不等。夜行於陰也。固在乎陰。而晝行於陽也。則又過乎陰。有此數端。是以營衛之說。千百年來。終然隱晦。余因三思。惟欲暢明其旨。乃立三說。其一曰營氣行圖。
專以營氣之行。從中焦起自寅時。注於手太陰肺。次第行於臟腑。循環無已。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其次曰沖氣行圖。如環相似。自水下一刻。至五十刻。行陽二十五周。自五十一刻至百刻。行陰二十五周。既不妨於夜行。又不妨於晝過。其三則曰衛氣配周天圖。以子午為經。
卯酉為緯。以人氣之五十周。配日行之舍。與十二辰二十八宿度數。如是者三庶乎千載以下。覽其圖。思其義。傳後之學者。不致有望洋之嘆耳。但營衛之行。復有說焉。先賢皆以自寅時起於手太陰肺。遂以卯時注於手陽明大腸。以十二辰次第配十二臟腑。如是周而復始。若然。
是一晝夜間止得一周於身。又安所謂五十周於身也。況各臟腑經絡有長短不同。只如手太陰肺經。自中府穴起。至少商穴。相去不遠。足太陽膀胱經。自目內眥起以至至陰穴。相去甚遙。若刻定一時行一經。則脈之行也。豈因某經之長短。而故緩急之歟。愚曰。皆不然也。所謂營衛者。
乃無形之陰陽。非有形之。血氣也若云有形之血氣。只如有人刖一手。或刖一足。血氣行至所刖之處。不能過乎他經。必斷絕而死。然亦未嘗見其死者。則知非有形之血氣明矣。不觀內經有衛氣行篇。復有營氣篇。二者皆用氣字。故知其為無形之陰陽也。夫既為無形之陰陽。
則不必復拘脈行之尺寸。與經絡之短長。而又何妨以一時配一臟腑也。但以一時主一臟腑則可。以一時行一經絡則不可。
按營出中焦。自寅時起於手太陰肺。次第注於十二經隧之中。周而復始。一日一夜。如是五十周於身。漏水下百刻。後圖以圈內為里為臟。圈外為表為腑。於一周之中。三回入里。三回達表。所謂一日一夜。五十營是也。至於衛氣亦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但不隨營氣而行。別有行法。亦具其圖於後。
男女長幼。大小各有殊形。
男女長幼。不必言。大小者。言人之肥瘦也。十九難云。脈有順逆。男女有恆而反者。何謂也。然。男子生於寅。寅為木。陽也。女子生於申。申為金。陰也。故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是以男子尺脈恆弱。女子尺脈恆盛。是其常也。反者男得女脈。女得男脈也。其為病何如。
然。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內。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隨脈言之也。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四肢。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隨脈言之。此之謂也。脈經曰。凡診脈。當視其人長短大小。及性氣緩急。脈之遲速大小長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吉。反之者。則為逆也。
脈三部。大都欲等。至如小人婦人細脈小軟。小兒四五歲脈。呼吸八至細數者吉。千金翼云。人大而脈細。人細而脈大。人樂而脈實。人苦而脈虛。性急而脈緩。性緩而脈急。人壯而脈細。人羸而脈大。此皆為逆。逆則難治。反此為順順則易治。凡婦人脈常欲。濡弱於丈夫。
小兒四五歲者。脈自駛疾。呼吸八至也。男左大為順。女右大為順。肥人脈沉。瘦人脈浮。千金翼之言如此。然亦不可執一而論也。予嘗讀難經。至男得女脈為不及。女得男脈為太過之句。竊有疑焉。何也。夫所謂男得女脈為不及者。謂男子尺脈反盛。此為水不勝火。其為不及也宜矣。
至於女得男脈為太過。謂女子尺脈反弱也。尺脈弱而言太過。於理有未合。不知先賢所謂男得女脈為不及者。乃真陰不足也女得男脈為太過者。乃陽邪有餘也。若以尺弱之故。但用補陰之劑。則失之矣。余嘗治一婦人。關前數大。關後微弱。內熱心煩。頭齒肩膊嘗疼。諸醫皆用補陰之劑。
如四物沙參鱉甲青蒿銀柴之類。百劑罔效。後余因思女得男脈為太過之句。為撰一方。用薄荷防風山梔。以抑其陽。生地丹皮當歸芍藥甘草。以扶其陰。數劑輒效。始信古人之言不誣也。若男子尺寸俱盛。女子尺寸俱弱。又不可一例論也。愚按千金翼之言。未可盡信。如雲人細而脈大。
人苦而脈虛。性緩而脈急。人羸而脈大。以之為逆。則似之矣。至於人大而脈細。人樂而脈實。性急而脈緩。人壯而脈細。皆以為逆。則亦未必然矣。余嘗診一貴人。形貌魁偉。其脈如絕。有小恙。其脈反大。豈可以形大脈細。而即為逆歟。至於快樂之人。頤養得宜。脈實有力。
不必盡皆為虛也。又如性急之人。其脈和緩。當是壽徵。人壯脈細。因所稟既清。肌肉豐厚。自脈道微小。千金翼拘於對待之法。以文害義。是以未可盡信也。
復有節氣不同。須知春夏秋冬。
詳見下文。
建寅卯月兮木旺肝脈弦長以相從。
謂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也。值此木旺之時。其脈當弦。十五難曰。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脈之來。濡弱而長。故曰弦。又曰。如有變奈何。然春脈弦。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氣厭厭聶聶。
如循榆葉曰平。益實而滑。如循長竿。曰病急而勁。益強如張弓弦曰死。故又曰。春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無胃曰死。春以胃氣為本。
當其巳午。心火而洪。
謂四月建巳。五月建午也。值此火旺之時。其脈當洪。即經所云鉤者是也。十五難曰。夏脈鉤者。心南方火也。萬物之所茂。垂枝布葉。皆下曲如鉤。故其脈之來疾去遲。故曰鉤。又曰。夏脈鉤。反者為病。何謂反。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
病在內。脈來累累如環。如循琅玕曰平。來而益數。如雞舉足者。曰病。前曲後倨。如操帶鉤曰死。故又曰。夏脈微鉤曰平。鉤多胃氣少曰病。但鉤無胃氣曰死。夏以胃氣為本。
脾屬四季。遲緩為宗。
謂三月建辰。六月建未。九月建戌。十二月建醜。如是辰戌丑未之月。謂之季月。土旺四季。寄旺於春夏秋冬之初。土旺用事。各旺十八日。共成七十二日。其脈當緩。以土之性遲緩故也。十五難曰。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見。衰乃見耳。來如雀之啄。如水之下漏。是脾衰之見也。
申酉是金為肺。微浮短澀宜遲。
謂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也。值此之時。太陰用事。其脈當微浮短澀。即經所云毛者是也。十五難曰。秋脈毛者。肺。西方金也。萬物之所終。草木華葉。皆秋而落。其枝獨在。若毫毛也。故其脈之來。輕虛以浮。故曰毛。又曰秋脈毛。反者為病。何謂反。然。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
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其脈來藹藹如車蓋。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病。按之蕭索。如風吹毛曰死。故又曰。秋脈微毛曰平。毛多骨氣少曰病。但毛無骨氣曰死。秋以胃氣為本。
按劉守真曰。澀物濕則滑澤。干則澀滯。燥濕相反故也。如遍身中外澀滯皆屬燥金之化。故秋脈澀。澀澀也。
月臨亥子。是乃腎家之旺。得其沉細。各為平脈之容。謂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也。值此水旺之時。其脈宜沉而細。即經所謂石者是也。十五難曰。冬脈實者。腎。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也。極冬之時。水凝如石。故其脈之來。沉濡而滑曰石。又曰冬脈石。反者為病。何謂反。
然。氣來實強。是謂太過。病在外。氣來虛微。是謂不及。病在內。脈來上大下銳濡滑。如雀之啄曰平。啄啄連屬。其中微曲曰病。來如解索。去如彈石曰死。故又曰。冬脈微石曰平。石多胃氣少曰病。但石無胃氣曰死。冬以胃氣為本。
既平脈之不衰。反見鬼兮命危。
此言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不失其常。是為平脈。是元氣之不衰也。忽見鬼克之邪脈來侵。其命當危而敗矣。何謂鬼克之邪也。克我者是也。如春日浮短澀脈。夏見沉細脈。四季見弦長脈。秋見洪大脈。冬見遲緩脈。皆鬼克之邪也。假令四季之中。雖見賊邪之脈來侵。然春猶帶弦。
夏猶帶洪秋猶帶毛。多猶帶石。尚有可生之理。倘本季之脈。全然不見。但見鬼克之脈。則其命也危矣。
子扶母兮瘥速。
我所生者為子。子扶母者。如春得洪大脈。夏得遲緩脈。季夏得浮澀脈。秋得沉細脈。冬得弦長脈。又如心脈見緩大。肝脈見洪散。脾脈見浮澀。肺脈見沉滑。腎脈見弦長。亦是子來扶母。乃從前來者謂之實邪。其病易已。故曰瘥速。母抑子兮退遲。
生我者為母。所謂母抑子者。如春得沉細脈。夏得弦長脈。季夏得洪大脈。秋得遲緩脈。冬得浮澀脈。又如心脈見弦。肝脈見沉。脾脈見洪。肺脈見緩。腎脈見浮澀。又如腎病傳肝。肝病傳心。心病傳脾。脾病傳肺。肺病傳腎之類。是皆母來抑子。乃從後來者。謂之虛邪。病雖不死。必稽延而難愈也。
此事難知云。脈地也。色天也。地生天則順。天生地則逆。假令得弦脈而面赤色。地生天也。地生天則順也。子扶母兮瘥速也。假令得弦脈。而面黑色。天生地也。天生地則逆也。母抑子兮退遲也。
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須各推。
我克者為妻。如春見緩脈。夏見浮澀。長夏得沉細。秋見弦長。又如肝脈見遲緩。心脈見浮澀。脾脈見沉滑。肺脈見弦長。腎脈見洪大。是皆謂之微邪。不足畏。然又有反以微邪為可畏者。則生死仍須各推可也。詳見下文。
假令春得肺脈為鬼邪。得心脈乃是肝兒。腎為其母。脾則為妻。
此作賦者。恐人不知鬼邪。實邪。虛邪。微邪。故舉春以為例。然已詳見上文。不必復贅。
脈經云。脈從前來者為實邪。從後來者為虛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春得脾而莫療。冬見心而不治。夏得肺以難瘥。秋得肝亦何疑。
此復發明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須各推之理。凡我克者為妻。乃微邪也。假令春脈弦而緩。冬脈沉而洪。夏脈洪而澀。秋脈澀而弦。雖見妻脈來乘。是為微邪不足畏。如春脈但見遲緩。而不見其帶弦。是為土旺生金。反來剋木。冬脈但見其洪大。而不見其帶沉。是為火旺生土。
而反來剋水。夏脈但見其澀。而不見其帶洪是為金旺生水。而反來剋火。秋脈但見其弦長。而不見其帶澀。是為木旺生火。而反來剋金。如此之脈。不得謂之小逆反以微邪為可畏也。譬如人家。其夫良善。其妻不能。難能相夫以成家。而夫綱猶整。是為美疢。不足畏也。倘若其夫懦弱。
其妻強悍。事無大小。操竊其權。雖有夫君。視同奴隸。流漸日久。弒逆之禍。其不免矣。豈非反以微邪為可畏歟。故曰。得妻不同一治。生死仍須各推。復有一說。謂春夏秋冬四季之時。倘得妻脈。其生死判斷有不同者。試觀四句賦中。惟夏得肺以難瘥一句。為一定之辭。
其餘三句。俱屬兩可。況別有訣云。春中診得四季脈不治。多應病自除。則知春夏秋冬。四季之中。倘得妻脈。其生死仍須各推。不可一例而論也。假令春得脾脈。春屬木。脾屬土。木非土不生。況木得濕土之滋。反能長養。故云莫療。而病自愈也。又令冬見心脈。冬為寒冰。
心為君火。如嚴寒之時。得太陽一照。使流水不冰。縱有微邪。亦無大害。故不必治也。惟夏得肺脈。夏為赤帝司辰。萬物賴以長化。倘見肺脈。肺為陰金。其氣肅殺。故殺菽隕霜。春秋所警。是以夏得肺以難瘥也。至於秋得肝脈。肝為青陽。主東方之生氣。秋得肝脈。是當搖落之時。
而得生長之氣。如陽明司天之歲五之氣。厥陰風木客氣加臨。春令反行。草乃生榮。民氣和之謂也。又何疑其為害也哉。
此乃論四時休旺之理。明五行生剋之義。
此總結上文之脈。反四時者。由五行有相剋之義存焉耳。
舉一隅而為例。則三隅而可知。
如前偶舉一春以為例。則夏秋冬季可以類推矣。
按平弦而若緊。
此節言脈有相似者。當詳明分別之。不可混淆也。平字非弦脈之平。當與下文欲識之識字相對。南方診脈謂之看脈。北方診脈謂之平脈。如脈經平脈早晏。平脈虛實之類。故曰按平弦而若緊。弦者。不散也。端直而長。狀若箏弦。曰弦緊者。不緩也。脈來勁急。按之長。舉之若牽繩轉索之狀。
弦屬少陽。為瘧為飲。為寒熱。為氣血。收斂緊屬太陽。為寒為痛。在人迎為傷寒。在氣口為傷食。不可以其同一長而直。而不分其孰為弦。孰為緊也。
欲識澀而似微。
澀不滑也。參伍不調。如雨沾沙。又如輕刀刮竹曰澀。澀為氣多血少。為傷精。為痰阻氣機。為中霧露。微者不顯也。脈來極細而軟。若有若無曰微。為氣血俱虛。為敗血不止。面色無光。然澀者。言脈道之謇澀。而不流利也。微者。言脈道之微細。而不充滿也。二者皆難定息數。診之者須辨其孰為澀孰為微。
浮芤其狀相反。
浮者。不沉也。按之不足。舉之有餘曰浮。有力為風。無力為虛。芤則初無定體。芤草名。其葉似蔥。以脈輕手。則浮而大。重則中空。故藉以命名也。即先賢論芤脈。亦有不同。如本訣中指法。則曰兩頭即有。中間全無。或又謂四畔有。中間無而脈經則又曰芤脈。其象兩邊似有。
中間全無仲景傷寒論曰。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男子忘血失精。女子半產漏下。古人謂芤脈之不同如此。或云兩頭有。中間無或曰四畔有。中間無或曰兩邊有。中間無餘嘗按此三法。診人之脈。皆斷之為失血。並無差忒。
因思芤脈輕手則浮。重則中空。雖有上下左右四畔之不同。要之皆因血去故也。但據仲景之言觀之。脈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是輕手取之。則覺其弦大。及乎重手則減而為芤。與剖竹相似。非兩邊有。中間無乎。至本訣中指法主病則曰。兩頭即有。中間全無。主淋瀝氣入小腸。
與仲景之主病不合。大抵從仲景之指法。其病為虛為寒。從脈訣之指法。其病為陽為熱。不得張鑿而李枘也。不獨芤脈為然。凡讀古人書。不可膠柱鼓瑟。況脈之理。至精至微。脈不自立其名。因古人之指法而立名。假令其古人之指法如此。故其主病如此。某古人之指法如彼。
故其主病如彼。戴起宗之流。造脈訣刊誤。每用一古人之指法。如定脈之名。復用一古人之主病。強牽以合之至使後人病脈不相對。誤人豈淺鮮哉。不知古人各有得心應手之妙。非若後世之人。泥於字句者比也。
沉伏殊途同歸。
沉不浮也。輕手不見。重手乃得。曰沉為入里。脈之首伏不見也。脈經云。伏者。極重手按之。著骨乃得。為三陰之盡。
洪與實而形同彷彿。
洪者。脈來滿指而大也。實者。浮中沉。皆有力也。二脈皆滿指。然洪有浮沉之別。而實謂浮沉皆有力也。
濡與弱而性帶依稀。
濡與弱。其狀相似。但有浮沉之別。與陰陽之分耳。諸家皆以極浮細而軟曰濡。極沉細而軟曰弱。惟本訣指法主病中。則曰指下尋之。似有再再還來。按之依前卻去曰濡。指下尋如爛綿相似。輕手乃得。重手稍無。怏怏不前曰弱。據訣所云。似乎以極沉而無力為濡。極浮而無力為弱。
矣。兩說齟齬。何去何從也。不知濡為陰水當沉。弱為陰金當浮。濡為陽不足不當於浮中見。弱為陰不足不當於沉中見。據理而論。當以訣之指法為是。而以他說為非矣。況濡弱二脈。但可以極沉而軟。極浮而軟言之不必更加細字。先辨此情。後明其理。更復通於藥性。然後可以為醫。
今人但知脈理之難。而不知藥性之難也。但知藥之功。而不知藥之性耳。能盡其藥之性然後可以為醫也。夫所謂性者。非山楂消食。貝母清痰。枳殼寬胸。陳皮下氣之謂也。乃寒熱溫涼。升降浮沉。陰陽清濁之謂也語云。用藥如用兵。兵家之道。知彼知己。百戰百勝。知彼者。
知賊之虛實也。知己者。知我兵之水陸奇正也。如為醫者。但知脈理。而不知藥性。是猶用兵者。但知賊之虛實。而不知我兵之宜水宜陸。宜奇宜正縱有百萬之師。其不為賊所陷者鮮矣。
既已明其三部。須知疾之所有。
此承上起下之詞。言既明寸關尺之三部。須知三部之中。所現之脈不同。而所生之病亦各異也。
寸脈急而頭痛。
寸。陽部也頭。諸陽之會也。今診得寸脈而急。急則近於緊。諸緊為寒。當是風寒客於其腦。而作痛也。
平人氣象論云。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
弦為心下之咎。
心之下。胃之上也。弦則為飲。脈經曰。寸脈弦。心下愊愊。謂心下有痰飲也故寸弦而曰心下咎也。
緊是肚痛之徵。肚痛者。胃脘痛也。經云。緊在寸口。或膈上有寒。或膈下有水。寒在上焦。風滿而噎。或風寒外入。病苦頭痛。(當是左寸緊。)或宿食內停。腹中不化。(當是右寸緊。)緩即皮頑之候。
寸。陽位也。緩則為濕。風從陽。濕從陰。風從上。濕從下。今緩脈見於陽位。即經云寸緩。主皮不仁。風寒在肌肉也。宜防風湯。
微微冷入胸中。
寸。陽部也。胸中。陽位也。微者。陽氣虛也。陽虛則寒。故寸微而知胸中有冷氣也。
數數熱居胃口。
數為熱。經云。寸數即吐。以有熱在胃脘熏胸中。宜藥吐之。及針胃脘。服除熱湯。則知熱在胃口矣。
滑主壅多。
經云。寸滑陽實。胸中壅。滿吐逆。宜前胡湯。
澀而氣少。
凡澀為氣多血少。而此獨云澀而氣少者。何也。蓋以胸為氣海。若關脈澀。則當謂之血少。何也。以其營出中焦也。至於寸口所以候胸中者。胸為氣海。安得不謂之氣少也哉。
胸連脅滿。只為洪而莫非。膹引背疼。緣是沉而不謬。
洪為陽。沉為陰。洪為火。沉為寒。胸為陰。背為陽。寸部而見洪脈。為腸火之邪。干於心胸。而作滿悶經云。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者是也。寸部而見沉脈。為陰寒之氣干於肺。而作引痛。經云。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者是也。更過關中。浮緩不餐。
關中所以候中焦者。中焦屬脾土。土之性宜鎮靜。今脈見浮緩。緩雖土之本脈。而浮則為風為虛。如大風揚沙。失其鎮靜之德。而成虛浮之象。其不食也宜矣。
緊牢氣滿。喘急難痊。
緊則為寒。牢則為病根深固。今二脈見於關中。是脾胃為冷物所傷。脾病則留滿痞塞。故氣滿喘急。而成不拔之證矣。
弱以數兮胃熱。弦以滑兮胃寒。
數則為熱。見於關中。則為熱壅胃口。熱壅胃口。則不食。不食則脈因之而弱矣。弦則為飲。滑主壅滯。今弦滑兼見於關中。是為胃中停積寒飲矣。
微即心下脹滿。
諸脹滿皆屬於土。微為陰土。乃不及之土也。微脈見於關中。是為脾虛不足。而作脹滿矣。當於微脈條中參看可也。
沉兮膈上吞酸。澀即宜為虛視。沉乃須作實看。
上文云。沉兮膈上吞酸。下文云。沉乃須作實看。豈非一脈而兩證歟。不知上文之沉兮膈上吞酸者。乃胃中有宿滯未消。而作吞酸之證。誠恐後人以關脈見沉。誤認脾虛。而用補劑。則難免實實之禍矣。故反覆叮嚀之曰。澀則宜為虛視。蓋以營出中焦。關脈澀則為營血不足。
謂之虛也宜矣。至於沉。則不得視之為虛。而當視之為實。宜用消導之劑。去其積滯。則陽氣自升。而脈自不沉矣。
下重緣濡。女萎散療之在急。
濡主虛乏。為氣血不足之候。關主脾胃。今見濡脈。則元氣衰而中氣下陷。故腰以下墜重。難以行矣。女萎散無傳。姑俟後考(人身如雞子相似。脾氣如黃。元氣如清。凡清明前煮雞子。則黃在中。以其清足故也。清明後煮雞子。則黃偏而下。以其清不足故也。人身之中氣亦然。若中氣足則不偏虛。不足則下陷而偏矣。)
水攻因伏。牽牛湯瀉則令安。營出中焦。中焦治則脈道行。而往來流動矣。今關脈伏。則土為水掩。而脈道不行。如五常正大論所云。藏政以布。長令不揚也。治之者。當以牽牛湯。盡瀉其水。則脾土自現。而脈道自通矣。禹貢曰。云土夢作乂。此之謂也。
爾乃尺中脈滑。定知女經不調。男子遇此之候。必主小腹難消。滑主壅多。女子經脈不通。男子小便不利。皆壅滯之患也。按經云。尺滑氣血實。婦人經脈不利。男子溺血。
伏脈谷兮不化。
尺脈伏而云穀不化者。何也蓋以飲食入胃。不能運化停留於中。壅遏營衛。衛出下焦。不得通達。故厥陰之木氣不升。而尺脈為之伏矣。治之者當吐其邪。而升其氣。使厥陰之氣上升。而尺脈可復出矣。其說當於八里脈尺伏條下參看。
微即肚痛無憀。
微為陽虛。陰盛之脈。尺中見微。是為陰分而見陰脈也。諸陰為寒。故經云。尺微厥冷。小腹中拘急有寒氣。
弱緣胃熱上壅。
尺脈弱而云胃熱上壅者。何也。蓋以上實則下虛。熱氣並壅於胃口。故尺脈見弱也。
遲是寒於下焦。
諸遲為寒。尺所以候下焦者。尺脈見遲。是以知下焦。之有寒也。
胃冷嘔逆澀候。
人身如釜甑相似。胃猶甑也。脾猶釜也。下焦命門。猶釜底之薪也。命門之火旺。則能熏蒸脾土。而胃中之飲食易消。況腎者胃之關。今尺脈見澀。是為精血不足。真火衰微。不能熏蒸脾土。腐熟水穀。故胃冷而為嘔逆之候矣。即王太僕所謂食入久而反出者。胃無火也。
腹脹陰疝弦牢。
經云。尺脈弦小。腹痛及腳中拘急。宜服建中湯。針氣海瀉之。又云。尺脈牢。腹滿陰中急。宜葶藶子茱萸丸。針丹田關元中極。按氣海丹田關元中極數穴。皆任脈之穴也。任脈主男子內結七疝。女子瘕聚帶下。然疝有多端。何獨歸於任也。不知任脈是疝病之本源。各經是疝病之支流。
今尺部而見弦牢之脈。為弦而有力。動而不移。是足厥陰之氣鬱而不舒。致成腹脹陰疝之證矣。羅謙甫云。陰證足厥陰之脈。環陰氣抵少腹。或痛因腎虛。寒水涸竭。瀉邪補肝。蒺藜湯主之。
緊則痛居其腹。
諸緊為寒。今見在尺脈。則知其寒在下焦。即經云尺脈緊。臍下痛者是也。沉乃疾在其腰。
腰者。腎之府。兩尺脈沉。沉為陰水。為火不能相濟。故疾在。其腰也。詳見八里脈沉脈尺部條下。
濡數浮芤。皆主小便赤澀。細詳如此之候。何處能逃。
濡而數。乃陰中之火也。陰中有火。故主小便赤澀。當用涼補之藥。以滋其陰浮。而芤乃陽中之火也。陽中有火。亦主小便赤澀。當用寒涼之劑。以瀉其火。然濡數浮芤。當知濡數為一脈。浮芤為一脈。不必分為四也。
若問女子何因。尺中不絕。胎脈方真。
女子以尺為主。不絕者。往來流利也。即內經云。陰搏陽別。謂之有子。謂尺中之脈。搏於指下。大有別於關前也。
太陰洪而女孕。太陽大而男娠。
謂右手寸關。沉而洪。左手寸尺。洪而大也。女。陰也。其道尚右。而太陰俱在右寸關是也。太陰為臟。當於沉中候。今診得右手肺脾之脈沉而洪。故知其為女孕也。男。陽也。其道尚左。然兩太陽俱在左。太陽為腑。當於浮中候。今診得左手小腸膀胱之脈洪而大。故知其為男娠也。
或遇俱洪而當雙產。此法推之其驗若神。月數斷之。各依其部。假令中衝若動。此乃將及九旬。
凡女人有孕。除心與小腸不養胎。心為君主小腸為之使也。其餘臟腑。各以其月輸血養胎。一月肝。二月膽。三月手心主。四月三焦。五月脾。六月胃。七月肺。八月大腸。九月腎。十月膀胱。十月滿足。故產而生矣。夫十日為旬。九旬者三月也。中衝者。手心主之井穴。故三月而中衝脈動也。(中衝。手中指尖內側。)
患者欲知要死。須詳脈之動止。
凡平人之脈。一呼二至。一吸二至。閏以太息。共成五至。循環無已。至五十動而不止。是為大衍之數。全五臟皆受氣也。如動而中有一止。則知其一藏無氣。當於各藏予之死期。
彈石劈劈而又急。解索散散而無聚。
彈字。當作平聲讀。不當作去聲讀。彈石者。如指彈於石上。劈劈而堅硬也。若誤讀作去聲。則為彈丸之彈。失其劈劈之旨矣。解索者。謂如索之朽壞。解散無復次序也。若謂解結之解。則誤矣。內經云。來如彈石。去如解索者。死。又曰。死腎脈來。發如奪索。劈劈如彈石曰腎死。(按彈石者。辟辟急也。解索者。動數而隨散亂。無復次序也。)
雀啄頓來而又住。屋漏將絕而復起。
凡雀之啄食。必連連啄之。時一回顧。恐人之將捕也。怪脈之來。連連數急。時復一止。如雀啄食之狀。又曰雀啄者。脈來甚數而疾。絕止復頓來也。屋漏者。其來既絕。而止。時時復起。不相連屬也。經云。死脾脈銳堅。如鳥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蝦游苒苒。而進退難尋。
訣云。蝦游狀若蝦蟆遊。魂去行屍定主憂。蝦游者。苒苒而起。及細尋之。不知脈之所在。久而復起。遲遲輒沒。言來遲去速也。
按經云。脈困病人。脈如蝦之遊。如魚之翔者死。注云。蝦游者。苒苒而起。尋復退沒。不知所在。久乃復起。起輒遲。而沒去速者。是也。魚翔者。似魚不行。而但掉尾動頭。身搖而久住者是也。
魚躍澄澄。而遲疑掉尾。
魚躍者。魚翔脈也。遲疑掉尾者。頭不動而尾搖。撇然一厥也。又訣云。尾掉搖搖頭不動。魚翔腎絕亦如期。蝦游者。以上下之往來言。時復一隱也。魚翔者。以內外之往來言。時復一厥也。
嗟乎。遇此之候。定不能起。縱有丸丹。天命而已。
復有困重沉沉。聲音劣劣。寸關雖無。尺猶不絕。往來息均。踝中不歇。如此之流。何憂殞滅。經文具載。樹無葉而有根。人困如斯。垂死乃當更治。沉沉。神昏也。劣劣。氣少也。寸關之脈雖無。尺中之脈不絕。而且往來息均。及診踝中足少陰太谿之動脈。(在足內踝後五分。
跟骨上陷中動脈。)則又流利不歇。譬諸枝葉雖凋。根本尚在。猶有發生之根。又何患乎殞滅也哉。難經第八難云。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平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本。呼吸之門。
三焦之源。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而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然脈賦所言者。枝葉雖盡。而根本尚存。猶有可生之理。難經所云。根本先撥。而莖葉雖存。必無可生之道。合而觀之。相得而益彰矣。
按脈經云。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所苦。所以然者。譬如人之有足。樹之有根。雖枝葉枯槁。不致殞萎。若根本壞則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