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宋本)》~

回本書目錄

1. 桂枝去芍藥湯 (21)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白話文:

太陽病,如果用瀉下的方式治療後,出現脈搏跳動急促、胸悶的狀況,就用桂枝去芍藥湯來治療。

桂枝去芍藥湯的藥方如下:

桂枝三兩(去除外皮)、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剝開)。

將以上四味藥材,加入七升水煮,煮到剩下三升時,濾去藥渣,溫服一升。原本是說用桂枝湯,現在把芍藥拿掉。服藥後的調養方式跟之前桂枝湯的服用方式相同。

2.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22)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白話文:

如果身體稍微感到寒冷,就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來治療。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的藥方:

桂枝三兩(去皮),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擘開),炮附子一枚(去皮,切成八片)

右邊這五種藥材,用水七升煎煮,煮到剩下三升,去掉藥渣,溫服一升。本來是桂枝湯的配方,現在把芍藥拿掉,加上附子。服藥後的保養照之前的桂枝湯方法。

3. 桂枝麻黃各半湯 (23)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去節,各一兩,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併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白話文:

太陽病,發病八九天,症狀像瘧疾一樣,發熱怕冷,熱多冷少,病人沒有噁心嘔吐,大便也想恢復正常,一天會發作二三次。如果脈象變得微弱而和緩,表示病快好了;如果脈象微弱但仍怕冷,這是陰陽兩虛的表現,不可以再用發汗、瀉下或催吐的方式治療。如果臉色反而出現熱色,表示病還沒好,因為身體不能微微出汗,所以身體一定會發癢,應該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治療。

桂枝麻黃各半湯的藥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一兩,生薑(切)一兩,炙甘草一兩,麻黃(去節)一兩,大棗四枚(剝開),杏仁二十四枚(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和分成兩半的仁)。

總共七味藥,用水五升,先煮麻黃一兩二沸,撈出上面的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一升八合,撈出藥渣,溫服六合。原本的說法是: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合併成六合,一次服下。服藥後的調養方法和之前一樣。

4. 刺風池、風府 (24)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白話文:

太陽病,剛開始服用桂枝湯,反而出現煩躁不安,而且沒有好轉的,先針刺風池穴、風府穴,然後再給予桂枝湯,就會痊癒。

5. 桂枝二麻黃一湯 (25)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生薑一兩六銖,切,杏仁十六個,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大棗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後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白話文:

如果服用桂枝湯後,出了很多汗,而且脈搏變得又大又快的,還是照原來的方式服用桂枝湯。但如果出現像瘧疾一樣,一天內反覆發作的情況,只要能流汗就會好轉,這時就應該服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的配方如下:

桂枝(去皮)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去節)十六銖、生薑(切)一兩六銖、杏仁(去皮尖)十六個、炙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剝開)。

將以上七味藥材,加入五升水,先煮麻黃一兩次沸騰,撈掉上面的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二升後,撈掉藥渣,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兩次。原本的說法是,桂枝湯的兩份加上麻黃湯的一份,合起來是二升,分成兩次服用。現在把這兩種藥合併成一個方子。服用後的照護方式跟之前一樣。

6. 白虎加人參湯 (26)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裹,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卻仍然感到極度煩躁口渴,而且脈搏呈現洪大的情況,就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白虎加人參湯的組成: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搗碎後用棉布包起來),炙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加水一斗,先煮米至熟,湯煮好後,去除藥渣,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7. 桂枝二越婢一湯 (27)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皮,芍藥,麻黃,甘草炙,各十八銖,大棗四枚,擘,生薑一兩二銖,切,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湯一分。

白話文:

太陽病,出現發燒怕冷,但發燒的感覺比怕冷明顯,而且脈象微弱無力,這是身體陽氣不足的表現,不適合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應該用桂枝二越婢一湯來治療。

桂枝二越婢一湯的藥方:

桂枝(去掉外皮)、芍藥、麻黃、炙甘草,各十八銖,大棗四枚(切開)、生薑一兩二銖(切片)、石膏二十四銖(搗碎,用棉布包起來)。

將以上七味藥,加水五升,先煮麻黃一兩次沸騰後,撈去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二升,去渣,溫服一升。原本的說法是:應該將越婢湯和桂枝湯兩種藥各自煮好,然後混合在一起喝一升,現在將兩方合併成一帖藥方,其中桂枝湯的比例佔兩分,越婢湯的比例佔一分。

8.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28)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白朮,茯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朮。

白話文:

如果服用桂枝湯,或者曾經使用過瀉下藥,但仍然出現頭部和後頸僵硬疼痛、身體微微發熱、沒有汗、胸口下方覺得脹滿且微微疼痛、小便不順暢等症狀,就適合服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來治療。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的配方如下:

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片)、白朮三兩、茯苓三兩、大棗十二枚(掰開)。

將以上六種藥材加入八升水,煮到剩下三升,濾掉藥渣,溫服一升。如果小便順暢了,病就好了。原本這個方子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除桂枝,再加入茯苓和白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