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宋本)》~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第八(179-262)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第八(179-262)
1. 陽明病有三 (179)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白話文:
問:疾病中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和「少陽陽明」這些名稱,它們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呢?
答:所謂「太陽陽明」,指的是由於脾臟功能收縮而導致的病症;「正陽陽明」則是指胃部實熱的情況,即胃裡有實質性的病邪停滯;至於「少陽陽明」,這是指在經過發汗治療或利小便之後,出現胃中乾燥、心煩、胃府實熱以及大便困難的症狀。
2. 陽明之為病 (180)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白話文:
陽明病的特點,主要表現為胃腑的實證狀況。
文中提到的“陽明之為病”,意即涉及陽明經的病症。在《傷寒論》中,這種表述方式是一種典型的體例特點。文中提到的“胃家”應理解為涉及胃及大腸和小腸的系統,這是因為古代文獻《靈樞·本輸》中有提到大腸和小腸都屬於胃的範疇。
所謂的“實”指的是病邪處於實狀態,即邪氣較盛。在這裡,具體指的是實熱邪,這種情況下,胃腸內部充滿了實熱邪氣。《傷寒論》將這種病狀作為陽明病的代表症狀,是對陽明病的一種重要闡述。
後世的醫家將陽明病進一步細分為經證和腑證兩種:
- 陽明經證主要表現為體內有無形的燥熱,症狀包括高熱,自汗,厭熱而不厭寒,口渴,心煩,脈搏洪大或滑數。
- 陽明腑證則主要表現為實熱邪氣聚集於胃腸,症狀包括發熱、出汗、不厭寒、潮熱、腹脹滿、便祕、脈沉實等。
從《傷寒論》的陽明篇來看,似乎更側重於腑證的描述,但從整體來看,陽明經證的描述也非常明顯。因此,陽明病的症狀涉及了胃腸的實熱病態。
3. 何緣得陽明病 (181)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白話文:
問:什麼情況下會得到陽明病呢? 答:當患了太陽病後,如果進行了發汗治療、使用了瀉下藥物或是利小便的方法,這些可能會導致身體失去大量的體液,使得胃部變得乾燥。這樣一來,病情就可能轉移到陽明經,如果之後出現排便不暢,便祕且腹部有實證的情況,這就被稱為陽明病。
4. 陽明病外證 (182)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白話文:
問:陽明病的外在表現有哪些特徵呢? 答:陽明病的外在特徵包括身體發熱、自然出汗、不像平常感冒那樣畏寒,反而會特別怕熱。
本文討論的“身熱”不僅指發熱,還包括軀幹部分的灼熱感,這是陽明裏熱旺盛、熱氣向外蒸騰的一種表現。文中的“汗自出”指的是因體內熱邪過盛,迫使體液外泄形成的汗,這與太陽中風證的汗出有所不同,後者通常是由於外邪攻擊體表所致。
“不惡寒,反惡熱”,又稱“但熱不寒”,說明患者已經不再表現出對寒冷的厭惡,反而厭惡熱度,這表明太陽表證已經解除,病邪已徹底轉化為內部的熱。這個症狀排除了太陽表證的可能,明確了陽明病作為裏實熱證的特點,對於診斷陽明病具有重要意義。
文中提到的這些外證,是陽明經證和陽明腑證所共有的。如果與《傷寒論》中第180條“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的描述相對照,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陽明病的涵義。這樣的對照不僅有助於深入理解陽明病的病理特點,還能夠更好地掌握其診斷和治療的要點。
5. 病有得之一日 (183)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汗出而惡熱也。
白話文:
問題是:有的病在得病的第一天,病人並未發燒卻感到怕冷,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是:即使病在第一天,那種怕冷的症狀很快就會自行減輕,接著就會開始出汗並且轉而害怕熱。
在陽明病的早期,可能會出現一種症狀,即患者不發熱而感覺到寒冷。這種情況不是由太陽病轉化來的,而是直接作為陽明病發作的一部分,後世稱之為“本經自發”。這種惡寒的出現是因為外邪的感受導致經氣被阻塞,陽氣受到壓抑而不能正常舒展。
陽明屬於燥土,其病變變化非常快,因此這種惡寒通常持續時間短暫且程度輕微,很快就會消失。隨後,患者通常會出現自汗並感到極度厭熱等陽明病的典型外證,這些症狀有助於將其與太陽病的發熱伴隨惡寒的症狀區分開來。
6. 惡寒何故自罷 (184)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白話文:
問:為什麼怕冷的症狀會自行停止呢? 答:那是因為陽明位於人體的中部,對應於五行中的「土」。它像土一樣,是所有物質最終歸向之處,疾病至此就不再繼續轉移。一開始雖然會有怕冷的症狀,但通常到了第二天就會自然好轉,這就是所謂的陽明病特徵。
第184條則運用五行學說來解釋惡寒自行消退的機制,認為陽明病所涉及的陽明經屬中土,代表萬物歸宿的中心,當邪氣進入陽明經後,通常會因為燥熱的特性而迅速轉化為熱,因此陽明病無論影響到經脈還是腑臟,惡寒症狀都會很快消失。
然而,“無所復傳”這一描述是相對的,意味著雖然陽明病的病變在陽明經中較快轉為熱症,但這並不意味著陽明病不會有進一步的病變或傳變。從臨牀實踐來看,陽明病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出現進一步的變化,因此在治療時不能掉以輕心。
7. 轉屬陽明 (185)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白話文:
原本屬於太陽經的病症,在剛開始得病的時候,如果發汗治療,但汗出得不夠徹底,那麼疾病就可能轉而影響到陽明經。當傷寒表現爲發熱、沒有出汗、嘔吐不能進食,反而持續不斷地出汗,這種情況表明病情已經轉屬陽明經了。
本文提到,當患者在太陽病階段進行發汗治療,如果汗出不徹底,導致病邪無法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則病邪會轉化為內部的熱,進而轉變為陽明病。此外,如果在治療太陽病時錯誤使用了瀉下法或促使小便過度,也可能因為損傷津液而使病邪轉化為熱,進一步轉變為陽明病。
轉入陽明病的主要標誌包括「不更衣」、「內實」、大便困難,以及「汗出潰潰然」。其中「不更衣」和「大便困難」指的是患者因實熱內積不願更換衣物和大便不暢;「內實」指的是胃腸系統出現的實熱狀態;而「汗出潰潰然」則是陽明病熱盛迫使體液外泄的主要外在表現,這與太陽中風證的汗出有著顯著的不同,對於診斷陽明病具有重要意義。
文中還特別指出,即使在未進行發汗治療或有誤治情況下,如果患者在基本症狀「發熱,無汗,嘔吐,不能食」的基礎上出現了「汗出潰潰然」的情況,這也是轉屬陽明病的表現。
總結而言,轉屬陽明病的主要原因包括:太陽病經歷發汗、瀉下或促進小便後津液受損,使病邪化燥入裏;或者太陽病發汗不徹底使病邪化熱入裏;或者無論是否經過治療,病邪最終都可能熱化入裏。
8. 陽明脈大 (186)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白話文:
傷寒病發三天後,患者的陽明經脈搏動強大。
文中所提的“傷寒”在這裡是廣義上的傷寒,泛指所有由外感引起的熱性疾病。提到的“三日”是大概的時間表達,並不是嚴格指定的日數,意在說明病情發展的初期階段。
“大脈”是陽明病的主要脈象,當邪氣進入陽明經,體內的燥熱變得非常盛,這種燥熱激發氣血強烈運動,使脈搏顯得強大。這同時也反映了陽明病中邪正之間的激烈鬥爭。
《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有提到“大則病進”的觀點,這是說脈搏變大通常意味著病邪正在加重。王冰的註解解釋說,脈搏變大是因為邪氣盛重,從而使病情進一步發展。這說明體內的熱勢正在擴張,病情在進一步發展中。
陽明病還可能出現其他脈象:陽明經證通常表現為脈洪大,即脈搏充盈而強;陽明腑證則常表現為脈沉實有力且大。
9. 繫在太陰 (187)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繫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白話文:
感冒風寒時,如果脈象浮且緩,並且手腳自然保持溫暖的,這表示病情涉及到了太陰經。太陰經受影響時,身體可能會出現黃疸的症狀;然而,如果小便能夠順暢排出,那麼就不會發展出黃疸的情況。到了病程的第七天或第八天,如果大便變得乾燥硬結,這就表明病情已經轉變為陽明經的問題了。
本文首先描述了太陰病的一些典型臨牀表現:脈象浮而緩,手腳自然溫暖。這些症狀主要是因為脾氣虛弱,且受到寒濕的影響所導致的。由於太陰與濕土相關,當脾功能虛弱且濕氣困阻時,還可能影響到肝與膽的功能,導致肝臟無法正常疏泄,膽汁外溢,從而出現黃疸(黃疽)的情況。然而,如果小便通利,濕邪可以通過尿液排出,這時就不會引起黃疸。
文中還提到,如果患者出現由於熱邪傷津導致的大便硬結,這通常表示病情已經由太陰轉屬於陽明病。太陰與陽明都屬於中焦,但它們在功能上有所不同,並存在表裏的關係:陽明主要與燥熱相關,而太陰則主寒濕。這兩者可以根據病態的變化相互轉化:當病情表現為實熱時,轉向陽明;當病情表現為虛寒時,則轉向太陰。因此有“實則陽明,虛則太陰”之說。
本條文反映了《傷寒論》在臨牀診斷中的動態觀察和辨證方法,強調了根據病情的變化適時調整診療策略的重要性。這種觀點幫助醫生更精確地理解疾病的發展過程,並針對性地提供治療。
10. 傷寒轉繫陽明之徵 (188)
傷寒轉繫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白話文:
如果傷寒病的病情轉移到陽明經時,病人會漸漸地微微出汗。
11. 陽明中風 (189)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白話文:
陽明經受到風邪影響時,可能會出現口中有苦味、咽喉乾燥、腹部脹滿且稍微喘息、身體發熱同時又畏寒,以及脈搏浮動且緊繃等症狀。假如錯誤地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反而會使得腹部更加脹滿,並且可能導致小便不暢的問題。
12. 陽明中風、中寒 (190)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白話文: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陽明病症狀下,如果患者仍能進食,這被稱為風邪所引起的病症;如果患者無法進食,這則被認為是寒邪所引起的病症。
13. 陽明中寒 (191)
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病人受到寒氣影響,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沒有食慾、小便不通暢,以及手腳不斷冒出冷汗。這些症狀表示疾病可能正在轉變成為一種固結不通、類似癥瘕的狀況,而且通常在大便開始時會比較乾硬,之後變得又稀又軟。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胃部受寒,導致身體無法正常分辨水分和食物,進而影響了消化吸收功能。
陽明中寒證的主要病理機制是胃中虛冷,即脾胃陽氣不足,寒邪侵犯胃部。不能進食是陽明中寒證的主要症狀,其他可能伴有的症狀包括小便不暢、大便稀溏、腹部脹滿、腹痛、胸脅脹滿、脅下痛、心胸痛等,脈象表現為沉緊(或弦脈)且遲。
治療上主要使用溫性藥物,如吳茱萸湯等溫補方劑是治療陽明中寒證的主要方法。對於陽明病如果沒有虛寒的證據,其病理特點是火熱旺盛、熱盛傷津,屬於實證範疇;而太陰病的病位在內部,病性以寒和虛為主,病理機制主要是脾胃陽虛、寒濕內盛、氣機升降失常,屬於虛寒的證候。陽明中寒證和太陰病在發病、證候、病理機制及治療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認為陽明中寒證屬於太陰病的範疇。
191條討論了陽明中寒證。文中提到「小便不利」是由於陽明中寒導致膀胱的氣化功能失調。而「手足潰然汗出」則反映了胃中虛冷,陽氣不能固外,顯示了與陽明實熱證截然不同的症狀。常見的表現包括大便先硬後潰,這是因為胃中虛冷導致的水谷(飲食)不化,即食物在胃中無法正常消化。
14. 濈然汗出而解 (192)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并,脈緊則愈。
白話文:
陽明病初期有胃口想要進食,但小便反而不利於排出,大便卻能順利調理。這個人會感到骨節疼痛,並有一種熱感,接著突然發狂,後出現大量的汗水,之後病症得以緩解。這種情況是因為體內水分無法勝過穀物之氣,與汗液一同排出,脈搏緊繃時,病症就會得到改善。
15. 欲解時 (193)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白話文:
陽明病在好轉的時候,通常是在下午三點到晚上九點這個時間段內(從申時到戌時)。
“申至戌”包括申、酉、戌三個時辰,即下午3時到晚上9時前的6個小時。在這段時間內,太陽逐漸西下至完全沉落,自然界中的陽氣從高峯逐漸衰減,而陰氣開始上升。陽明病是一種陽熱過亢的症狀,利用自然界陽氣的衰減,體內的邪熱因而受到抑制,同時人體的陰氣得到恢復和增強。
因此,這一時期是陽明病容易解除的時機,有利於體內熱邪的泄除。這樣的時機適合進行降溫和清熱的治療,以促進病情的好轉。
16. 胃中虛冷不可攻 (194)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
白話文:
陽明病指的是中醫上的一種病症,當患此病時,病人會沒有食慾,進食困難。如果強行用攻下的方法去治療體內的熱邪,病人往往會出現嘔吐的情況。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患者的胃中環境虛弱且寒涼。由於患者本來身體就比較虛弱,如果再強行攻擊體內的熱毒,就會導致脾胃更加不堪負荷,因而引起嘔吐的反應。
194條談到,當陽明病表現為「不能食」時,應避免使用攻擊性較強的治療方法來驅逐體內的熱邪,因為「不能食」主要是由於中寒證造成的。這種情況下,患者本身體質虛弱,胃中存在虛冷,不適合使用承氣湯等苦寒性質的藥物進行攻下治療,因為這樣可能會引起穢逆(嘔吐等胃腸道逆流)等不良反應。
17. 穀癉 (195)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癉,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脈搏跳動較為緩慢,進食時很難吃得很飽,一旦吃飽就會稍微感到煩躁不安,並且出現頭暈的症狀,同時排尿也會變得困難。這種情況表明即將可能發生胃腸積滯的病症(穀癉),就算使用瀉下治療,腹部脹滿的狀況依然不會得到改善。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脈搏遲緩所導致的。
這段中醫文獻描述的是陽明病在出現寒冷症狀且難以進食時的治療方法和相應症狀。根據文獻,當陽明病患者的脈搏變慢,表明陽明腑實證,即腑氣阻滯造成氣血流行不暢,因此脈搏雖慢但有力,適合使用承氣湯進行治療。這種情況是因為中陽不足和寒濕阻滯而導致的中寒證,所以脈搏慢而無力。
由於寒濕阻滯導致脾功能減弱和氣機阻塞,患者可能會出現難以進食和進食後感到腹部輕微煩滿的症狀。寒濕阻滯還會影響清陽上升,造成頭暈。中陽不足和寒濕阻滯還會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從而導致小便困難。小便不暢會使濕氣無法排出,加重病情,從而導致穀癉的發生。穀癉是黃疽病的一種,主要症狀包括寒熱交替、不想吃東西、頭暈、心胸不安、小便困難和發黃。
針對這種病情,有寒濕與濕熱之分,治療濕熱時可以使用茵陳蒿湯,而寒濕應該從中寒的角度出發進行治療。治療原則是溫中散寒,去除濕氣,而不是使用攻擊性的下瀉方法,因為這樣會使中陽更虛弱,腹部脹滿的症狀不會改善。這段古文強調在尚未形成更嚴重病症前,應適時調理以防病情惡化。
18. 久虛無汗 (196)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一般來說會有很多出汗的症狀,但如果反而沒有出汗,並且身體感覺好像有蟲子在皮膚底下爬行一樣,這是因為長期體虛所導致的。
第196條討論了陽明病中的津傷表現,特別是在長期體虛的人中。在陽明裏實熱證中,由於裏熱旺盛,津液被迫外泄,通常表現爲出汗。而對於體質虛弱,津液不足的患者,可能無汗出現,邪氣鬱積在肌表,表現爲身體瘙癢,如蟲行皮中。這種癢感與桂枝麻黃各半湯證中的癢感有所不同,後者是由於邪氣鬱積肌表未能通過小汗排除。治療上,這種由體虛引起的癢感應清熱益氣生津。
此外,還提到陽明病可能並存的太陽表證,這在一些情況下也可能表現爲無汗。而在溼熱內蘊的情況下,氣機不利,可能只有頭部微汗而其他部位無汗。對這些不同的陽明病症狀進行辨識和鑑別治療是非常關鍵的。
19. 陽明病反無汗 (197)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反而沒有出汗並且小便通利,接著在第二或第三天開始出現嘔吐和咳嗽的症狀,同時手腳冰冷的,病人多半會感到頭痛。相反地,如果病人沒有咳嗽、嘔吐的症狀,且手腳也沒有冰冷現象的話,那麼頭痛的情況就不會發生。
197 條 討論了陽明中寒與飲邪內停的情況。在中醫理論中,陽明病通常會表現爲多汗,但這裏特別指出了一種情況,即患者反無汗而小便利。這被解釋爲陽明中寒,即寒邪在陽明經阻礙了正常的汗液分泌,而小便利表明膀胱的氣化功能暫時未受影響。飲邪停滯在裏,特別是在胃部,可能導致上逆而嘔吐,如果邪氣犯到肺,則會引起咳嗽。如果飲邪停留在中焦(胃腸區域),可能導致陽氣無法到達四肢,出現手足厥冷;如果上蒙至頭部,會引起頭痛。這些都是由飲邪內擾所致的症狀。
20. 咽痛 (198)
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病人會感到頭暈目眩,而且不會有畏寒的症狀。由於這種病症特點,患者往往仍能保持食慾並且伴有咳嗽。當病人出現咳嗽時,他們的咽喉部位必定會感到疼痛;相反地,如果病人沒有咳嗽的症狀,那麼他們的咽喉就不會感到疼痛。
198 條 則描述了陽明中風的情況,這是一種熱邪上擾的症狀。在這裏,能否進食是用來區分中風與傷寒的關鍵指標。本條指出,如果患者能進食,則屬於陽明中風,這是一個明確的陽明裏熱證。熱邪上擾清竅可能導致頭眩,上逆犯肺則會引起咳嗽。咽喉作爲肺的門戶,受熱邪影響時還可能出現咽痛。如果熱邪沒有影響到肺,則不會有咳嗽或咽痛的症狀。
21. 發黃 (199)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
白話文:
當陽明經出現病狀,若伴有無汗、小便不暢以及心中感到煩躁不安時,患者的身體皮膚很可能會逐漸呈現出黃色的病態,這稱為黃疸。
這段中文描述的是陽明溼熱鬱蒸可能導致發黃的情況,這是一種溼熱內蘊造成的病症。根據古文,發黃主要是因爲溼熱邪氣在體內鬱積。如果溼熱邪氣能找到排出體外的途徑,比如通過小便或汗水排出,就可以避免發黃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溼熱內蘊導致氣機不暢,有時候會表現爲只有頭部出汗,其他部分無汗,使得熱邪不能外越,進一步加劇了病情。此外,氣化功能失常會導致小便不暢,溼邪因而無法排出,心中可能會感到懊惱。溼熱影響肝膽功能,使得肝不能疏泄,膽汁橫逆溢出,導致身體、眼睛和尿液發黃,這是黃疽的典型表現。
古文中提到,無汗、小便不利和心中懊惱往往是黃疽發展的先兆。治療這種情況需要關注肝膽功能的異常。此外,古文中提到的“心中懊惱”與其他症狀類似的病症(如梔子鼓湯證)需要區分,因爲後者的症狀是由無形的邪熱留在胸膜引起的,與溼熱或黃疽無關。本症狀由溼熱鬱蒸和肝膽功能失常導致,需針對性治療以清除體內的溼熱,疏通肝膽。
22. 被火發黃 (200)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白話文:
陽明病指的是中醫理論中的一種病症,當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患者遭受了火邪(這裡的「火」指的是一種病理狀態,類似於體內的炎症反應)影響,導致額頭上微微出汗,並且同時出現小便不暢的症狀時,這個人很可能會進一步發展出皮膚或眼白泛黃的現象,這稱為「發黃」,在中醫裡常與濕熱鬱結有關。簡而言之,就是說當陽明病的患者受到火邪幹擾,表現出額頭微汗和小便不順的症狀時,就要警惕可能隨之而來的黃疸病狀。
第200條討論了在陽明病裏實熱證情況下誤用火法可能導致的後果。陽明病本應使用清法和下法來治療,因爲它涉及到體內的實熱症狀。如果錯誤地使用火法,即增加體內的熱量,會導致熱邪加劇和津液損傷。本應通過汗出和小便通利來排除邪氣,但由於津液被損傷和氣機不暢,患者可能只有額頭微汗,並且小便不暢。這樣的內部條件導致火毒邪氣不能有效排除,最終可能燻蒸肝膽導致黃疽。
23. 陽明病潮熱、盜汗之脈證 (201)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脈象呈現出浮且緊的特徵,病人必定會週期性地出現潮熱的症狀;而假如脈象僅是浮而不緊,那麼病人往往會有夜間盜汗的情況發生。
201 條描述了陽明病中脈浮緊的現象。在中醫理論中,脈浮通常代表熱盛或表證,而緊則指示寒邪或實證。陽明病的脈浮緊表明是由於陽明熱盛和腑實(腸胃有結聚的狀況),表現爲體表的氣血充盈導致的脈浮,而緊則說明有邪實的存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會在申酉時間(下午三點到七點)出現潮熱。如果脈浮而不緊,說明熱邪存在但無實質阻塞,這種熱邪會迫使體內津液外泄,導致盜汗。盜汗的出現是因爲熱邪的壓迫,可能伴隨自汗。需要注意的是,因熱盛而導致的盜汗應與陰虛型的盜汗區別對待。
24. 衄 (202)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出現口乾舌燥的症狀,病人只想用口水潤濕口腔而不想吞嚥,這通常是即將出血,特別是指鼻出血的徵兆。
這一條專注於陽明病導致的衄血情況。陽明病屬於氣分大熱證,因熱傷津而常見口燥。特別的,此條描述了一個症狀:患者雖感口渴,但僅想漱水而不想嚥下。這表明熱邪侵犯了營分(血液的一部分),導致營陰蒸騰,這是熱在營分的特徵。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提到,這種情況下,患者的舌象應爲絳紅且乾燥。如果熱進一步影響到血分,會使血熱妄行,灼傷脈絡,可能出現鼻衄等出血症狀,應根據具體症狀進行治療。
25. 陽明病問小便 (203)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白話文:
患了陽明病的人,本身就會自然出汗,如果醫生錯誤地再次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即使病狀稍有好轉,病人仍可能感到輕微的煩躁不安,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大便已經變得乾硬所致。這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體內津液流失,胃部因此變得乾燥,進而造成大便乾硬。
這時,應該詢問病人平時每天小便的次數。假如病人平時每天小便三到四次,但今天只解了兩次,這就暗示大便即將排出。相反地,如果現在病人的小便次數比平常少,那是因為流失的津液正逐漸回補到胃中,因此可以推斷大便在不久之後就會順利排出了。
203 條解釋陽明病恢復期,津傷便祕不可攻下。在陽明病的恢復期,由於患者可能已有過度使用發汗治療的經歷,導致體內津液受損,從而引起便祕。這一症狀說明腑氣未通,患者可能會有微煩和精神不爽等輕微不適。由於津傷導致的便祕並非由實熱引起,因此不宜採用攻下的方法,而應等待津液自然恢復,隨後大便也將恢復正常。此外,通過觀察小便的量和狀態來推斷大便的可能情況是一個常用且具有臨牀意義的方法。如果小便量減少,可能是因爲津液正在被腸胃吸收,預示着大便會很快恢復。
26. 嘔不可攻 (204)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白話文:
感冒風寒後,如果頻繁嘔吐,即使出現了陽明經的病徵,也不應當使用攻下的治療方法。
204 條 "嘔多”爲病勢向上,故不可攻下 對於陽明病中嘔吐頻繁的病例,嘔吐多的情況表明病勢在胃部,位置較高,病勢向上。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攻下的治療方法(如大承氣湯)可能適得其反,不應逆病勢而爲。但如果同時伴有陽明腑實證,如大便完全不通且有腹滿硬痛等症狀,可以考慮緊急使用攻下的方法。
另外,如果嘔吐是少陽病的主要症狀,或者少陽與陽明同時發病,治療策略應更爲審慎。如果是少陽病,則絕不可攻下;如果是少陽與陽明同病,則可以考慮採用和解和通下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如使用大柴胡湯來處理心下急和嘔吐不止的情況。
27. 心下鞕滿不可攻 (205)
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白話文:
陽明病是指中醫裡的一種病症,當患者感到心下部位(大概在胃部的位置)有脹滿不適的感覺時,千萬不可以使用攻下的治療方法(例如強烈的瀉下藥物)。如果錯誤地使用了攻下的治療手段,導致腹瀉不止的情況發生,這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引致死亡;反之,如果腹瀉能夠及時停止,那麼病情就有機會好轉。
205 條討論了“心下硬滿”的症狀,這種情況表明病位在胃皖(胃區),且位置較高。心下硬滿與腸中燥屎(即腸道內乾燥的糞便堆積)導致的腹脹是不同的。因爲病位較高,所以不適合使用攻下的方法,如承氣湯等。攻下過度可能會損傷脾胃之氣,導致下利不止,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只有在脾胃之氣恢復後,病情纔可能好轉。該條還指出,在處理心下硬滿時需要詳細辨證,有些特定情況下可採取攻下的方法,例如在《傷寒論》第137條中提到的“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可用大陷胸湯來治療。
28. 面合色赤,不可攻之 (206)
陽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患者的面部呈現紅潤色澤,這時不應該使用攻下的治療方法。如果誤用攻下,病情可能會導致患者發熱並且皮膚、眼白等部位呈現黃色,同時伴隨著小便不暢的症狀。
第206條描述了面合色赤(滿臉通紅)的症狀,這是由於無形邪熱在陽明經絡中盛行,從而上升至面部所致。這種情況並非由有形的燥屎或其他實物在陽明經中積聚所導致,因此不宜使用攻下的方法,如承氣湯。錯誤地使用攻下法可能會損害脾胃之氣,導致水溼內停,熱邪與溼邪結合,最終可能導致氣化功能失常,出現發熱、小便不利和黃疸等嚴重症狀。
29. 調胃承氣湯 (207)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方
甘草二兩,炙芒硝半斤大黃四兩,清酒洗右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溫頓服之,以調胃氣。
白話文:
陽明病指的是中醫上的某種病症,當病人沒有嘔吐、無法排便且感到心煩時,可以給他服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調胃承氣湯的配方如下: 甘草二兩,需要先烘烤過, 芒硝半斤, 大黃四兩,需要用清酒洗淨。
將上述三味藥材切好,然後取三升水,用這水去煮甘草和大黃兩味藥,直到水量減少到一升,接著濾掉藥渣。之後,再加入芒硝,將火候調整到微小,讓藥液再沸騰一兩次。最後,把煎好的藥湯溫熱後一次喝下,以此來調節胃部的氣機。
207條的內容是關於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陽明燥熱內盛導致的心煩。如果患者在陽明病的情況下感到心煩,同時又沒有嘔吐和腹瀉,這通常是因爲體內陽明經路的燥熱過盛。這種內部的熱氣擾亂了心神,可能伴有發熱、腹部脹滿,以及便祕等症狀。
這一節特別強調了心煩的症狀,而不是便祕,這表明調胃承氣湯的主要作用是減輕熱氣和調理胃部。關於“不吐不下”的解釋,學者們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爲這指的是沒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另一種則認爲這是一種治療方式,即沒有通過引起嘔吐或腹瀉的方式進行治療。這兩種解釋並不矛盾,可以同時存在。如果這裏的心煩是因爲之前錯誤使用了導致嘔吐或腹瀉的治療方法,那麼應該與枙子鼓湯的使用情況相聯繫。
30. 大承氣湯 (208)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小承氣湯方大黃四兩,洒洗厚朴二兩,去皮,炙枳實大者,炙,三枚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白話文:
在治療陽明病時,如果病人的脈搏遲緩,即便有出汗也不畏寒,那麼病人通常會感到身體沉重、呼吸短促、腹部脹滿且伴有喘息,且有周期性發熱(即潮熱)的症狀,這表示體表的病狀正在緩解,可以考慮治療體內的病邪,使用大承氣湯。如果病人出汗較多,並且有輕微的發熱和畏寒感,則表示體表的病邪尚未解除,若沒有出現潮熱的現象,就不應給予承氣湯。如果病人腹部嚴重脹滿而便祕,可以給予小承氣湯,用以輕微調和胃氣,避免劇烈腹瀉。
大承氣湯的配方: 大黃四兩(需用酒洗淨),厚朴半斤(炙烤後去皮),枳實五枚(炙烤),芒硝三合。將這四種藥材以一斗水先煮厚朴和枳實,煮至剩下五升液體,去掉藥渣,再加入大黃煮至剩二升液體,去渣後,再加入芒硝,微火加熱至略微沸騰即可。分兩次溫服,若服用後能通便,則停止後續服藥。
小承氣湯的配方: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二兩(去皮,炙烤),大枳實三枚(炙烤)。將這三味藥材以四升水煮至剩一升二合(約600毫升),去渣後分為兩次溫服。首次服藥後若能排便,則無需再服;若無排便,可將剩餘藥液全部喝下;一旦排便後,則不再繼續服用。
在陽明病中,若出現脈搏遲緩通常表明體內有實熱,即熱邪在體內聚集導致腑氣壅滯,氣血流通不暢。脈搏雖然遲緩但仍然有力。當出現“汗出不惡寒”,即不怕冷且有汗出時,顯示表層的證候已經解除,但體內的熱氣仍然很盛,進而影響氣機運行,造成身體感覺沉重。如果腑氣壅滯並上逆犯肺,患者會表現出短氣、腹部脹滿和喘息。出現“潮熱”(體溫時高時低)則表明腑實證已成,這是陽明腑實證的一個辨證重點,說明可以通過攻下的方法來治療。若患者手足也出汗,這通常是由於體內熱量過盛,逼迫體液外泄。這種情況下,通常可以判斷患者的大便已經變硬。
如果患者主要表現是汗多,微發熱和略感寒冷,但尚未出現潮熱,則不宜使用大承氣湯。這強調瞭如果表證未解和腑實未形成的情況下,不應該使用大承氣湯。
外證已解(表面症狀已消退)但腹部仍然脹滿且大便不通的情況下,應該選擇使用小承氣湯。這是因為這種情況下,腑實較輕而氣滯較重,需要輕柔地通過小承氣湯來調理。治療的目標是讓胃氣下降,大便通暢,避免過度泄下導致的其他併發症。
31. 大承氣湯 (209)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
白話文:
在治療陽明病時,如果病人有周期性發熱(潮熱)且大便稍微堅硬,可以考慮使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但如果大便並非堅硬狀態,就不適合使用大承氣湯。如果病人已經六、七天未解大便,擔心可能有燥屎積結,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判斷:先少量給予小承氣湯試探,如果藥湯服下後,病人腹部出現排氣(放屁)的情況,這表明確有燥屎存在,此時可以進行攻下治療;但如果服藥後並未排氣,這就表示大便只是前端稍硬,後面可能會是稀軟的,這種情況不宜使用攻下藥物,因為這樣做很可能會導致腹部更加脹滿,甚至影響飲食。
如果病人想喝水,但在給水後出現嘔吐的反應,接下來又再次發熱,這通常意味著大便將再次變得堅硬而量少。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小承氣湯來輕微調理,但是如果服藥後仍然沒有排氣反應,就必須非常謹慎,切不可強行攻下治療。
大承氣湯是一種強效的瀉藥,適用於治療陽明病中表現爲潮熱(體溫忽高忽低),心煩(情緒不穩),語無倫次,四肢冷汗,腹部脹痛,大便祕結或腹瀉,舌頭紅,舌苔黃且乾燥,脈搏滑快或沉重有力等症狀的典型腑實證(表現爲內部堵塞和實熱)。如果大便不是特別硬或者腑實症狀未完全形成,就不宜使用大承氣湯。
對於那些六七天未大便,可能有乾燥糞便的情況,可以先使用小承氣湯作爲試探。如果使用小承氣湯後,感覺到腹中有轉動的氣聲,這說明腑實(內部堵塞)已形成且氣機(氣體流動)還算暢通,可以進一步使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如果服用後沒有氣聲轉動,表示腑實未完全形成,大便開始變硬但不嚴重,可能是由於熱邪(體內的“熱”病因)而非實質性的堵塞,或者存在虛寒的情況,此時不應強行攻下,否則會損傷脾胃氣力,導致腹部脹滿、食慾不振、喝水後出現呼吸困難等問題。
臨牀上,“不轉矢氣”(腹中無氣聲)的情況較爲複雜,可能是因爲乾燥糞便未完全形成,或者是氣虛津虧(氣力和體液不足),或者腑實已成但氣機嚴重阻塞。面對這樣的情況,是否採取攻下的措施應該仔細考慮原因和具體症狀,根據病因進行治療。
如果在攻下治療後病人又出現發熱,這可能是因爲邪熱(病邪中的“熱”因素)未完全清除而再次加劇,表明腑實狀況仍然存在,大便應該仍然較硬。此時,雖然症狀比之前輕,但已經進行過大承氣湯治療,因此應使用小承氣湯輕微瀉下,以調和體內狀況。
32. 譫語、鄭聲 (210)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白話文:
實證的情況下會有胡言亂語的現象,而虛證的時候則會出現語無倫次的「鄭聲」。這裡所說的「鄭聲」,指的是重複絮叨、沒有意義的言語;如果病人出現眼神呆滯、胡言亂語、氣喘胸滿的症狀,通常是病情危重的表現,預後不良;同樣地,如果伴有嚴重腹瀉(下利)的情形,也往往是病情危急,可能導致死亡的徵兆。
譫語與鄭聲是指病人在神志不清的情況下所說的胡言亂語。譫語大多是實證,特徵為聲音高亢,語無倫次,通常由於體內熱氣盛所致,擾亂神智,因此稱為“實則譫語”。鄭聲屬於虛證,特徵是語言重複,聲音低沉,這是因為精氣虛衰,心神失養所致,因此稱為“虛則鄭聲”。
如果譫語伴隨直視,這表示熱盛或陰虛引起的風動;若出現喘息不止,則為氣脫的徵兆,預後不佳。若再見腹瀉,則是中氣衰敗,陰液將竭的徵象,因此被認為是死亡徵兆。
有些譫語也屬於虛證,例如因為誤汗損傷心陽,導致神志無主而出現的譫語,其預後可以從脈象來辨別。如果脈象短促,表示氣血虛弱,陰液衰竭,預後不良。如果脈象平和,並能逐漸恢復正常,則表示正氣尚存,仍有生機,不是死亡徵兆。
33. 重發汗 (211)
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白話文:
如果出汗很多,並且再次強烈發汗,可能會導致陽氣耗盡,病人會說胡話,若脈象微弱無力則預後不良,可能有生命危險;反之,如果脈象平和,則預後較好,不會有生命危險。
34. 大承氣湯 (212)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病,無論是經歷了嘔吐還是瀉下治療後病情仍未見好轉,接著出現了五到六天,甚至十幾天沒有大便的情況,且每天傍晚時分開始發燒,這時病人並不會感到寒冷,反而會喃喃自語,好像見到了鬼神一樣。病情嚴重的話,發作時甚至認不得人,手會無意識地沿著衣服摸索牀鋪,表現得非常焦慮不安,伴有輕微的喘息和眼睛直視的症狀。若是脈象弦緊的病人,還有康復的可能;如果脈象遲滯,則情況危急,可能有生命危險。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如果只是單純發燒並且胡言亂語,可以使用大承氣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服藥一次後,如果排便暢通了,就應停止後續的服藥。
本證經過吐法和下法治療後仍未緩解,是由於表邪入裏化熱傷津,導致多日不大便。日暮潮熱,是陽明經氣旺盛(申酉時)時,熱勢升高的表現。不惡寒,說明表證已解,必然會出現反惡熱、自汗等陽明病的外證。獨語如見鬼狀譫語同義,可能表現為聲高氣粗,好像看見什麼一樣,這是由於陽明熱盛上擾神明所致。這是典型的陽明腑實證。
如果還出現“不識人,循衣摸牀,惕而不安,微喘直視”等症狀,則是陽明腑實重證,表示熱盛陰竭動風,是危重症候。
35. 小承氣湯 (213)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復服。
白話文:
在陽明病的狀況下,如果病人出汗很多,這會導致身體的津液大量流失,進而使胃部變得乾燥,因而引起大便乾硬。大便乾硬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導致病人說出糊塗或不連貫的話(譫語)。這種情況下,可以先以小承氣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如果在服用小承氣湯一次之後,病人的譫語便停止了,那麼就不要再繼續服用此藥。這意味著藥效已經達到,不需要進一步的攻下治療。
陽明病多汗是由於熱盛迫津外泄所致,津液受損則胃腸津液不足,導致大便乾結而硬。同時,由於內熱熾盛,上擾神明則出現澹語。本證熱盛傷津導致大便硬而譫語,是陽明腑實輕證,應用小承氣湯泄熱通便。如果腑氣通暢,譫語消失,即應停止服用。
36. 小承氣湯 (214)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病人有說胡話、時而發燒出汗(潮熱)、脈搏快速且滑順,這時適合使用小承氣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首先給病人服用一升的承氣湯,如果服藥後腹部感覺到氣機轉動或有所反應,可以再給他服用一升;但如果腹部沒有任何變化,就不應再繼續給藥。到了第二天,如果病人仍然沒有排便,且脈象變得微弱且不流暢,這表示病人的內臟機能虛弱,這種情況較為複雜難治,不應該再給予承氣湯這類強力通下的藥物。
關於小承氣湯的治療應用,當出現陽明病症,如口渴、發燒和脈搏滑動,這表明體內的熱很盛,腸道功能異常。儘管看似可以使用大承氣湯來強力清除這種“實邪”,但在這裡卻建議使用小承氣湯進行溫和的治療。主要是因為患者脈搏表現出陽過盛而陰虛的情況,此時不應盲目使用猛烈的大承氣湯。
在這裡,治療者先給予一升小承氣湯作為試探。如果服藥後腹部有轉動氣體的情況,表示體內氣機還算暢通,可以繼續使用小承氣湯進行治療。如果沒有轉動氣體,則顯示病情較為嚴重且複雜,氣機阻塞,這時候就不應該再使用承氣湯。
如果到了第二天仍然沒有排便,並且脈搏變得細而澀,這表示陽明的腸道實證和氣機阻塞的現象更加明顯,虛實錯雜,使得病情難以處理。在這種情況下,不宜單純使用承氣湯來攻下,應該考慮攻補兼施的治療方法,可以參考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提到的黃龍湯等方案。
37. 大承氣湯 (215)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爾。宜大承氣湯下之。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出現胡言亂語、伴有周期性的發熱,並且反而沒有食慾的,這表明患者的胃中很可能有五到六塊乾燥的糞便阻滯。假如病人仍能進食的話,情況就較為輕微。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來幫助通便。
215條討論了譫語和潮熱症狀的治療,並根據患者是否能進食來判斷便祕的嚴重程度。澹語和潮熱是陽明腑實證的主要表現,一般適合使用承氣湯進行治療。若患者不能進食,則表示腑實情況嚴重,大便乾燥結塊,腸道不暢,胃部也無法正常接受食物,此時推斷胃腸中有乾燥的大便,可以使用承氣湯來治療。文中提到“宜大承氣湯下之”,使用了倒裝語法,意指胃中可能有五六塊乾燥大便。而對於能夠進食的患者,因腑實較輕,結聚不嚴重,故可以使用小承氣湯來治療。
38. 熱入血室 (216)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出現了下血(便血或月經不調等出血症狀)以及胡言亂語的症狀,這是因為熱邪侵入了血室(這裡指與血液及婦科相關的部位)。假如患者只有頭部出汗,可以使用針刺療法刺激期門穴(位於側腹部,肝經上的穴位),並且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來施以瀉法,使得病氣隨針刺排出。當患者全身開始冒出細密的汗珠,這表示治療見效,病情就會逐漸好轉。
216條則探討了陽明病熱入血室的症狀和治療方法。熱入血室是指發熱、惡寒、月經不規則,以及語言遲緩等症狀的綜合表現。這條文論述了當陽明病熱盛並影響到血室時,主要症狀包括下血和語言遲緩。這是由於體內的熱氣過盛,影響了血液的正常運行並損傷了血管。由於熱氣在體內上升,這會導致頭部出汗等症狀。其他可能的症狀包括胸痛和下腹部不適。由於這種病狀主要與下血相關,因此治療時會著重於此。針刺是一種治療方法,特別是針刺肝經上的期門穴位,可以有效泄瀉肝經的實熱。結合藥物治療,效果會更佳。
39. 大承氣湯 (217)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裏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汗並且伴隨有胡言亂語的狀況,這是因為在胃中有燥屎積聚所造成的,這種情形被認為是由風邪所引起。
對於這種需要進行瀉下治療的情況,必須等到疾病已經超越了經絡的表層階段,也就是病邪已經深入,纔可進行瀉下治療。如果過早使用瀉下的方法,病人的言語可能會更加混亂,這是因為體表的防禦力(表)已經虛弱,而體內的病理物質(裡)卻依然充實的緣故。在適當時機進行瀉下治療並見到好轉後,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作為治療方劑。
217條論述了在陽明病中,譫語兼有表證的症狀及其治療。出汗和譫語是陽明病的主要症狀,當體內的熱量過盛時,會迫使體液外泄形成汗液,同時熱量上衝擾動神智導致澹語。這種情況下,往往胃中存在乾燥的大便。然而,出汗也可能是表證的症狀,此處提到的出汗屬於表證,因此說“此為風”。這標誌著患者同時有陽明腑實和表邪未解的問題。對於腑實證,除了澹語外,還可能有腹脹和便祕等症狀;對於表證,則可能有惡寒和頭痛等症狀。治療時需根據表裡病證的先後和緊急程度來進行。“過經乃可下之”表明如果表證未解,不宜急於攻下;必須等表證消散後,陽明病症明顯時才適宜攻下,這樣就沒有後顧之憂。由於此證屬於表虛裏實,如果表證未清,過早攻下,則表邪可能內陷,導致澹語等症狀加劇。“下之愈,宜大承氣湯”應該在“過經乃可下之”之後提及,這裡也使用了倒裝語法。
40. 發汗致譫語 (218)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裡實,久則譫語。
白話文:
傷寒病到了四五天時,如果脈象變得沉緩並且伴有呼吸急促、胸悶的症狀。脈沉表示病邪已經深入體內,這時如果錯誤地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會導致身體的津液大量流失,進而使得大便變得困難。如此一來,體表的防禦力變得虛弱,而體內卻仍有實邪積蓄,若病情長時間得不到正確處理,病人可能會開始胡言亂語。
218條探討了因誤用出汗治療導致體液損傷,進而引發的熱病和語言遲緩的問題。“脈沉而喘滿”應當被視為裏證的表現,當裏熱過盛且腸道氣流不暢時,可見腹脹;當裏熱過盛,肺功能受限時則出現喘息。因此說“沉為在裏”。如果醫者未能準確診斷而錯誤使用出汗的方法,將導致體液外泄,胃腸更加乾燥熱,大便難以排出。這樣的誤治不僅虛損了患者的表層防禦,還會加劇裏熱,長此以往,神智將受到幹擾,最終引發譫語。
41. 三陽合病 白虎湯 (219)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當三陽經同時出現病狀時,病人會感到腹部脹滿、身體沉重,轉身困難,口腔麻木、臉色晦暗、說胡話、小便失禁。如果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病人可能會更加胡言亂語;如果使用瀉下的方法,則可能導致前額出汗、手腳冰冷。倘若病人自己不斷出汗,這時應該以白虎湯為主要治療方劑。以下是白虎湯的配方:
白虎湯配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需要先敲碎 甘草二兩,經過炙烤處理 粳米六合(約相當於現今的半杯)
將上述四味藥材,加入十公升的水中,一同煎煮,直至粳米煮熟,濾去藥渣後,湯劑即成。溫熱狀態下,每次飲用約三百毫升,一天分三次服用。
這段文本討論了三陽合病時,偏重於陽明的病證及其白虎湯的適用與治療禁忌。以下是根據現代語言用法重新編輯和校正的版本:
本條討論了當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同時出現病症時的情形,特別是當病邪主要集中在陽明時,使用白虎湯的情況。若要全面理解白虎湯的適用範圍,可參考《傷寒論》中的相關條文,如176條提到“若表有熱,裏有寒,應用白虎湯治療”;350條中“若脈滑且有裏熱,也宜用白虎湯”;以及26條提到“服用桂枝湯後,若大汗後仍感煩渴且脈洪大,則應加人參於白虎湯中治療”等。這些都指出白虎湯主要用於治療陽明病,特徵為身體極度發熱、大量出汗、心煩和口渴等症狀。
“三陽合病”指的是在病發初期,太陽、陽明、少陽三經的證候同時出現。隨著病情發展,太陽和少陽的邪氣已合並至陽明,表現為陽明裏熱獨盛的證候。陽明病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口乾舌燥、語言不暢,甚至面部看似塵土覆蓋。裏熱極盛會導致神志不清(譫語)和膀胱控制失常(遺尿)。如果患者自汗出現,表示裏熱極盛,迫使體內液體外泄,此時應使用白虎湯來清熱救陰。
如果錯誤地使用發汗法治療本應使用白虎湯的症狀,可能會導致譫語症狀加劇。《金匱玉函經》中提到,“發汗則譫語更甚”,說明瞭這一點。此外,如果誤用下法,可能會導致陰液耗盡和陽氣衰竭,表現為額頭出汗和手足逆冷的症狀。因此,若出現自汗但無陽明腑實證的其他症狀(如潮熱、便祕、脈沉實等),應首選白虎湯而非承氣湯。這條的重點在於辨證要點“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應在討論澹語和遺尿後提及,顯示倒裝語法的運用。
42. 大承氣湯 (220)
二陽并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當兩種陽性的病狀同時出現,並且原本屬於太陽經的症狀消失後,病人僅有周期性發燒(潮熱)、手腳不自主地出汗,以及便祕和說胡話的情況時,使用通下的治療方法可以使之康復,建議使用大承氣湯作為療方。
220條論述當太陽病和陽明病同時出現,後者逐漸成為主要病症時的治療方法。本條提到的情形是,最初表現為太陽病,後來轉變為陽明病的症狀。如果以表證為主,可以適度引發汗出;若表證和裏證都很明顯,則應使用表裏同治的方法。如今太陽病已經消退,僅剩潮熱、手足濕冷伴有出汗、大便難排和譫語等症狀,這些都是陽明腑實證的典型表現。潮熱和澹語是腑實證的重要特點;手足濕冷出汗,由於體內熱量過盛迫使體液外泄所致,大便難排則進一步確證了陽明腑實的病狀,因此應使用大承氣湯進行峻烈的治療。
“鄭聲”在這裡指的是病人的語言混亂、聲音高昂。而在古代春秋戰國時期,鄭聲原指鄭國的民間音樂,與當時正統的雅樂截然不同,因此遭到儒家的排斥。在《傷寒論》中,鄭聲描述的是病人語無倫次、聲音低微的虛證表現。另外,譫語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錯誤使用汗法引火,陽明熱盛,肝經有熱,或熱侵入血室等;也可能是因誤汗而損害心陽所致。治療澹語應根據詳細審查病因,依照審證求因,因病施治的原則進行。
43. 梔子豉湯 (221)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讝語;若加溫鍼,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肥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右二味,以水四升,煮梔子取二升半,去滓;內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快吐者,止後服。
白話文:
陽明病的症狀是,脈搏浮且緊,咽喉乾燥,口中有苦味,腹部脹滿且呼吸困難,身體發燒出汗,不畏寒反而畏熱,感覺身體沉重。如果進行發汗治療,病人會變得焦躁不安,心跳加速,甚至胡言亂語;倘若使用加溫的針灸方法,病人必定會感到驚恐、煩躁,並且無法入睡;如果選擇用瀉下的治療方式,則可能導致胃中空虛,外來的病邪影響到胸膈部位,心中感到悶悶不樂,舌面上有厚厚的舌苔,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梔子豉湯作為主方來治療。
梔子豉湯的配方如下:選用較大的梔子十四枚,掰開;香豉四合(約現在的240毫升),用紗布包裹。將這兩味藥材加入四升水中,先煮梔子至剩餘二升半水量,撈出藥渣;接著放入香豉繼續煮,直至剩下一升半水量,再去除藥渣。將煮好的藥液分為兩次服用。第一次服用時要溫熱飲用,如果喝完後能劇烈嘔吐出穢物,就停止後面的服用。
這段文本討論了陽明經腑同病的症狀和不宜使用的治療方法,以及可能的錯誤治療導致的變證。以下是根據現代語言用法重新編輯和校正的版本:
當陽明經腑同時出現病症,不宜使用發汗、溫針或攻下等治療方式。如果錯誤使用這些方法,可能會導致病情變化,如轉變為枙子鼓湯證、白虎加人參湯證或豬苓湯證。出現發熱、大量出汗、不怕寒反怕熱的症狀,表明表證已解,熱邪深入內裏,迫使體液以汗的形式排出,這種症狀在陽明經證或腑證中都可能見到,屬於陽明病的熱型表現。同時,如果脈搏浮而緊,這表示裏熱外揚,多見於陽明經熱盛,而脈緊則是邪熱成實的表現,可能伴有食物滯留在腸胃中,邪熱阻滯氣機,導致腹部脹滿;肺與大腸為表裏關係,腸胃的實結和氣阻使得肺氣受阻,出現氣逆和喘息。咽喉乾燥、口苦則是因為胃熱上炎引起的。身體感到沉重是因為陽明經熱盛,氣血流動不暢所致。
若錯用發汗,會無謂損傷體液,使得熱邪更加盛行,心神受擾,表現為煩躁不安和澹語。使用溫針則相當於以熱治熱,違反了治療原則。若使用攻下法,其後果相對較輕,因為原有的腑實證症狀可能有所減輕;然而,原有的陽明經熱仍未完全消退,根據邪熱的程度及主要影響的病變部位不同,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變證。
例如,若攻下後大部分熱邪已經消散,但鬱熱仍困擾於胸肋和胃部,可能表現為心悶、舌苔黃或黃白相兼,此時應清熱解鬱、和胃除煩,使用梔子鼓湯。若攻下後腑實雖然解除,但陽明經熱依然旺盛,熱傷氣分,耗損體液,表現為口渴欲飲、口乾舌燥,伴隨全身大熱和大量出汗,脈搏洪大,此時宜用白虎加人參湯清理裏熱,補充氣分和體液。
若攻下後邪熱雖減未盡,殘留熱邪阻礙氣機運行,導致三焦氣化功能失調,水液停滯,表現為發熱、脈浮、口渴欲飲、小便不利,則應使用豬苓湯清熱利水,滋潤和潤燥。
44. 白虎加人參湯 (222)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
知母六兩石膏碎,一斤甘草炙,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如果感到口渴想喝水,且口腔乾燥、舌頭燥熱的情況,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該方的組成為:知母六兩、石膏(需先搗碎)一斤、炙甘草二兩、粳米六合(約合現在的四兩)、人參三兩。將這五味藥材,加入十升水中,一同煎煮至米粒熟透,過濾掉藥渣,留下湯液。待湯液溫熱後,每次服用約二百四十毫升(一升),一天分三次服用。
45. 豬苓湯 (223)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一兩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如果病人的脈象浮動、伴有發燒、口渴想喝水、以及小便不順暢的情況,可以使用豬苓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以下是豬苓湯的配方及用法:
所需材料包括:去皮的豬苓、茯苓、澤瀉、阿膠、碎滑石,各為一兩。
製作方法如下:取上述五種藥材,使用四升水先煎煮其中的四味(除去阿膠),煮至剩餘二升液體時,濾掉藥渣;然後再將阿膠加入熱藥液中使其溶解。完成後,每次溫熱服用七合(約為140毫升),一天分三次服用。
46. 不可與豬苓湯 (224)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病人出汗很多且感到口渴,不應該給予豬苓湯。因為這種情況下,病人已經出汗過多導致胃中津液減少、身體乾燥,而豬苓湯的作用是進一步增加小便的排泄,這會使得身體更為缺水,不利於病情的恢復。
224條指出了豬苓湯的使用禁忌。豬苓湯雖具有清熱養陰的功效,但其主要功能是利水。因此,對於不屬於水熱互結,即沒有水氣停滯內部,僅表現為由於熱邪導致體液外泄(汗出),並因熱耗損體液而引起的口渴和小便不暢的情況,不應誤用豬苓湯。豬苓湯證與白虎加人參湯證在病機上都存在裏有熱邪和陰津受損的情況,但豬芩湯證中的邪熱不及白虎加人參湯證嚴重,因此其發熱、出汗、口渴的症狀相對較輕。
從口渴的症狀來看,白虎加人參湯證多見於外感熱病的急性階段,主要表現為因急性津液損傷引起的強烈口渴和口舌乾燥;而豬芩湯證多出現於外感病的後期,病情較為緩和,表現為輕微的口渴,可能表現為想喝水或不想多喝水,舌頭紅而苔少。此外,由於裏熱亢盛導致的小便不暢,豬芩湯證中的小便不利常伴有浮腫等水停症狀,小便可能呈短赤色。
豬苓湯證與五苓散證都屬於病邪與水氣互結,導致三焦的氣化功能失調,表現為小便不暢、口渴和發熱,脈浮等症狀。然而,五苓散證是由寒邪所致的寒證,可能還包含表證未解,一部分寒邪進入體內,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導致水氣停滯,故五苓散證中的口渴是因氣化功能失調,體液不上承所引起,可能表現為口渴或者不渴望飲水,或者喝水後嘔吐。豬苓湯證則屬於熱邪所致的熱證,並且有傷陰的情況,多見於外感病的後期,一般不伴有表證。
47. 四逆湯 (225)
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且緩慢,表明體表有熱而內裡寒涼,同時伴有腹瀉且排泄物為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清穀),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段文本詳述了陽明病攻下後可能出現的兩種病證——虛寒和胸中有熱的辨證及其治療方法。以下是根據現代語言用法重新編輯和校正的版本:
225條論述了下痢清谷的症狀,這是由於脾腎陽虛引起的,為這個病證的主要症狀。患者的脈象表現為浮而遲,遲脈代表裏寒,而浮脈則顯示外表的症狀。浮而遲的脈象有兩種可能:一是裏面虛寒盛,陰寒壓制了體內的陽氣,導致虛陽外越,此時脈象通常浮遲且無力;二是裏寒與表邪未完全解除,此情況脈象則可能浮遲但有力。由於本病證伴有下痢清谷,第一種情況更加貼合,因此條文中提到的“表熱裏寒”應理解為真寒假熱。治療上使用四逆湯來回陽救逆,幫助真陽回升,驅散陰寒,從而消除假熱。
48. 胃中虛冷之證 (226)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白話文:
如果胃裡虛弱寒冷,導致無法進食,喝了水就會嘔吐。
226條討論的是中焦受損的證候,胃中虛冷導致消化功能減弱,因此患者無法進食。食物在中焦停滯,若勉強飲水則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反應,如水冷與體內寒氣相搏,胃氣失調導致上逆。治療應用溫中健脾,降逆和胃的方法,可選用吳茱萸湯或理中湯等方劑進行調治。本條主要描述的是脾胃虛寒,中焦功能失調的情況,相對於225條描述的全身性陽氣虛衰,本條的病情相對較輕。
49. 能食之證 (227)
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白話文:
脈象浮動,身體發熱,口部感到乾燥,鼻子也覺得乾燥不適,如果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有食慾進食的人,就可能會出現鼻出血的狀況。
227條和228條都是關於實熱變證的討論。227條提到,當出現脈浮、發熱而沒有惡寒的症狀時,可以確認疾病不在表層,脈浮顯示體內有熱。這種邪熱導致體液消耗,因此會有口乾鼻燥的現象。由於熱在體內但患者仍能進食,這表明病邪未在腑部結聚,可能在氣分或血分,血熱迫使血液異常流動,出現鼻衄等症狀。
50. 梔子豉湯 (228)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之後,病人外表仍有發熱的現象,手和腳摸起來是溫暖的,而且沒有出現胸部鬱結不適的症狀,心裡感到煩躁不安,雖感到飢餓卻無法進食,同時只有頭部出汗的情況,這種時候建議使用梔子豉湯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劑。
228條則講述陽明病經過攻下治療後,大部分邪熱已消退,只剩下餘熱。因此表現為外部仍感到熱,手足溫暖,如此熱邪內壓無法發散,可能只有頭部出汗。無實邪結聚於胸部,顯示為無形的餘熱留在胸隔,從而造成心中懊惱。胃部受熱擾亂,可能感到嘈雜似饑,但因邪熱影響,胃部不能正常進行消化吸收,導致雖饑但不能食。
本證和太陽病篇中的76條、77條、78條相似,皆為梔子鼓湯證,但成因不同。太陽病篇中描述的是因過度出汗或誤用嘔吐、下痢方法導致的狀況,而本條是陽明病經攻下治療後所致。不過,病變的性質相同,均為餘熱留在胸隔和胃部,治療方法均應清熱、除煩、和胃。
如果病邪進一步亢盛並結聚於胸部,需要與結胸證相鑑別。本證中心下(胃部)按壓時感覺溫潤或有輕微壓痛,而結胸證則在按壓時感到硬滿且疼痛劇烈,可能從心下延伸至少腹,硬滿且疼痛難忍。
51. 小柴胡湯 (229)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
白話文:
如果患了陽明病,出現週期性發熱(也就是潮熱),大便稀薄,小便正常,並且胸部及兩脅之間的滿脹感持續不解的情況下,可以給予小柴胡湯來治療。
229條描述的是患者出現潮熱,看似屬於陽明腑實證的熱型。這類情況如果是邪熱確實聚集於腸胃,通常會伴隨腹脹滿或腹痛,大便閉塞或硬結。然而,本證中大便疏鬆,表示腑實證未完全形成,小便正常且不是短赤,顯示燥熱不盛。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從攻下宿滯還是瀉熱的角度出發,都不宜使用攻下的方法。此外,如果出現胸脅滿而不解的症狀,則屬於少陽證,這是邪熱侵犯少陽經道導致經氣不暢所致。儘管沒有寒熱往來、心煩或嘔吐等典型症狀,但根據“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的原則,應使用小柴胡湯進行治療,旨在和解祛邪,疏通經氣。
52. 小柴胡湯 (230)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出現肋骨下方感到脹滿不適、大便祕結以及嘔吐症狀,並且舌頭表面有白色舌苔,這時可以給患者使用小柴胡湯進行治療。透過這個方劑,能幫助上焦(心肺部位)的氣機通暢,促使體內津液得以下行,進而調和胃氣。隨著治療作用,身體會自然地冒出細汗,隨之疾病得以緩解。
230條談到陽明病的患者雖然大便不暢,但症狀表現為舌苔白色而不是黃燥,表示燥熱不盛。此外,伴有嘔吐,這提示胃氣上逆,病勢向上。根據204條所述“傷寒嘔吐頻繁,即使有陽明證,不可攻之”,因此本證不應從陽明角度治療。總結以上,大便不暢且伴有嘔吐、脅下硬滿,則屬於邪氣侵犯少陽,經氣不利,膽胃不和,適宜使用小柴胡湯治療。
53. 小柴胡湯 (231)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
白話文:
陽明經遭受風邪侵襲,脈象呈現弦緊、浮大且伴隨著呼吸短促,腹部感到滿脹,兩側脅下以及心臟部位疼痛,如果長時間按壓,會感到氣機不暢,鼻子乾燥,無法正常出汗,病人喜愛躺臥,全身以及眼睛都出現黃疸色,小便困難,並且有間歇性的發熱感(即潮熱),經常嘔吐,耳朵前後部位腫脹,針刺治療後症狀稍微緩解。如果外表的病徵未消,且病情持續超過十天,脈象依然浮動不止,建議給予小柴胡湯來治療。
這段文本討論了陽明中風實際上是三陽合病的情況,並對相關症狀及治療進行了詳細說明。以下是根據現代語言用法重新編輯和校正的版本:
本條雖然討論陽明中風,實際上涉及太陽、陽明、少陽三經的合病情況,並伴有發黃的症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太陽和陽明的證候不典型,應考慮從少陽進行治療;如果太陽證明顯,則可以使用發汗法。
231條提到,患者的脈象為弦浮大,其中弦脈代表少陽,浮脈代表太陽,大脈代表陽明,這是三陽合病的脈象特徵,顯示為陽性疾病無疑。患者出現潮熱,屬於陽明病的特徵。腹部脹滿表示腸胃受累,脅下痛指肝膽位置的疼痛;此外,劍突周圍部位疼痛,在長時間按壓後會引起患者感覺窒息,這是典型的肝膽受累症狀之一。
由於邪氣侵犯了肝膽和腸胃,導致氣機阻滯,進而影響到全身氣機的運化和氣化宣通。上焦受阻導致短氣,中焦氣阻則表現為腹部脹滿,下焦膀胱的氣化功能失調則表現為小便困難。表證未解,衛氣不暢導致無汗,由於氣化功能失調和水液代謝失常,再加上無汗及小便困難,體內水分無法正常排出,導致水氣內停與熱互結,形成濕熱內蘊。這種濕熱燻蒸肝膽,造成排泄功能異常,膽汁外溢可能導致身體和眼睛出現黃疸。濕熱的性質使人感到粘滯纏綿,因而嗜睡。邪氣侵犯中焦,影響胃氣運行,導致不時感到嘔吐;濕熱沿膽經上行,可能出現耳前後腫脹的症狀。
這段文字詳細描述了三陽合病的症狀及治療策略,以下是經重新編輯後的版本,以便現代讀者更好理解:
本文所討論的多種症狀表明了患者的狀態屬於三陽合病,病變主要是濕熱侵犯了肝、膽、腸、胃。理想的治療應包括清熱利濕、疏通肝膽、調和腸胃。然而,由於表面的邪氣尚未完全清除,過早地使用攻下法可能會影響表證,而發表法則可能會妨礙裏證的治療。因此,建議先採用針灸等刺法來疏通表層、泄熱、促進氣機運行和疏通經脈,以緩解病症。
如果在針刺治療後,病情雖有所緩解,但十天後脈搏依然弦浮且大,這表示浮脈的問題並非因針刺而解除,而且其他裏證沒有明顯改變。此時的浮脈不應再被解釋為未解的表證,而應視為裏面的熱。鑒於症狀表現出陽明和少陽的共病特徵,並且主要傾向於少陽,因此應從少陽著手治療,使用小柴胡湯。
如果針刺治療十天後,裏證消失,脈搏不再弦大而只是浮,這符合“脈但浮,無餘證”的描述,說明原有的少陽與陽明的證據已經消失,當前主要以太陽病為主。此時的治療應當使用發汗法,比如使用麻黃湯。
“若不尿,腹滿加嗖者,不治”根據231條對病情的預後討論,表明病情由原來的小便困難變為尿閉,腹部脹滿加重,呃逆更頻繁,這些都是三焦壅滯、氣機阻塞和胃氣衰退的表現,呈現出正虛邪實的狀態,病情非常危重,因此被判定為“不治”。
54. 麻黃湯 (232)
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白話文:
如果病人的脈象只是浮而不沉,且沒有其他額外的病狀,可以給他服用麻黃湯。然而,如果病人無法排尿,並且腹部脹滿加上嘔吐的情況,這表明病情嚴重,治療起來會非常困難。
55. 蜜煎導 (233)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蜜煎導方
食蜜七合右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鞕。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又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穀道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白話文:
陽明病的特徵之一是自發性出汗,如果已經有出汗的狀況下還進行發汗治療,並且小便能夠自行暢通無阻,這通常表示體內的津液已經大大減少。此時,即使腹部摸起來堅硬,也不應該使用攻下的治法,因為身體已經很虛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等待病人自然產生便意,並可以使用蜂蜜煎製的導藥或是土瓜根、大豬膽汁等來幫助排便。
蜂蜜煎導的製作方法:
取七合蜂蜜,放入銅質容器中,用小火慢慢加熱煎煮,直到蜂蜜變得像麥芽糖那樣黏稠,期間要不斷攪拌,避免粘鍋燒焦。當蜂蜜變得可以捏成形狀時,用手捏成尖端較細、直徑約一根手指大小、長約兩寸的條狀。這個過程需要趁熱完成,因為冷卻後會變硬。將制好的蜂蜜條在還是溫熱的時候迅速插入肛門中,然後用手緊握臀部。當感到有便意時,就可以取出蜂蜜條。
另外,還可以使用一個大豬膽,取出其膽汁,混入少量的醋,然後灌入肛門內。大約一個餐時間隔後,應該能排出積存已久的宿便和有害物質,效果非常顯著。
本節討論在病人從外感病恢復期出現的津液損傷導致的便祕,尤其在急性階段,即陽明病階段,裏熱過盛迫使津液流失,大量出汗進一步損傷津液。如果再進行不當的發汗治療,會加重津液損失,導致腸胃乾燥和大便硬結。面對這種由於津液內竭引起的大便乾硬,不能使用攻下的方法治療,應該採用潤燥導便的方法。
若要區分大便硬結是因為燥熱內結還是津液內竭,小便的情況是一個關鍵的辨證點。通常邪熱未消、燥實結聚於腸胃時,大便硬結通常伴隨發熱、出汗和小便短赤。如果邪熱已消散、氣機宣通,小便會變得通利,但因津液未恢復導致腸胃乾燥,從而出現大便硬。在本證中,小便自利,因此屬於津液損傷引起的便祕。此外,在發熱基本消退的情況下,若小便自利,還可以排除因大便初硬後腹瀉的可能性,因為大便初硬後腹瀉的情況通常會伴有小便少,這屬於脾虛濕滯,不宜使用攻下法或導法治療,應採用健脾燥濕的方法。
治療方法有兩種:一是將蜜煎灌入肛門內,近距離潤滑並導出大便,這相當於使用通便栓劑。這種方法適用於硬便近在肛門處且便意窘迫但無法排出的情況,即“當須自欲大便時,官蠻煎導而通之”。二是使用南瓜根搗汁或大豬膽汁和少量食醋灌入肛門內以導出大便,這相當於灌腸通便。這種方法適用於大便乾結迫於肛門的情況,也可用於大便乾結位置較高的情況,但大便難以下移。
56. 桂枝湯 (234)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白話文: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若為陽明病,脈象緩遲,汗出頻繁,伴有輕微畏寒的症狀,這表示表症尚未解除,應當進行發汗治療,適合使用桂枝湯。
57. 麻黃湯 (235)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白話文: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在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脈象表現為浮現,並且沒有發汗卻出現喘息,那麼通過發汗的方式可以治癒疾病,適合使用麻黃湯進行治療。
58. 茵陳蒿湯 (236)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出現發燒和出汗的症狀,這表示體內的熱邪正在向外散發,因此不會引起黃疸。然而,如果只有頭部出汗,身體其他部位無汗,汗水停留在脖子周圍無法遍佈全身,並且伴有小便不暢以及口渴想大量飲水的症狀,這就是體內有瘀熱積聚的表現,這種情況下身體通常會出現黃疸。這種病症應該使用茵陳蒿湯來治療。
茵陳蒿湯的配方如下: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需要破開)、大黃二兩(去皮)。將這三味藥材準備好後,使用十二升水,首先熬煮茵陳蒿,待水量減少到六升時,再加入梔子和大黃,繼續熬煮直到剩下三升藥液。之後,濾去藥渣,將藥液分為三次服用。服用後,小便應該會變得通利,尿液顏色會像肥皂樹果實的汁液那樣,呈現深紅色。經過一夜,腹部脹滿的感覺會減輕,黃疸也會隨著小便排出體外。
陽明病時,鬱熱可能在體內與濕氣結合,若進一步影響到肝膽,則可能發展為黃疽。當熱與血結合,且在體內形成阻塞時,會形成蓄血。這些都屬於實熱證,但其治療方法各有不同:對於發黃的情況,應清熱利濕;對於蓄血則應活血化瘀。
236條詳述了陽明病濕熱引發黃疽的診治。陽明病裏熱內結的情況下,如果發熱並伴隨出汗,這種熱邪可以通過汗液外泄,從而降低熱勢,使氣機通暢,氣化正常。若汗液得以排出,濕氣也能找到出路,這樣就不會發黃。但如果汗液不能排出,或者汗出不暢,則熱氣鬱結在體內,導致氣機阻滯,進而氣化失常,使得汗液更難排出,小便也不通暢。這樣,水濕無法排出,停留在體內,與熱相結合,形成濕熱內蘊,影響到肝膽,導致膽熱液泄,進而發為黃疽。症狀表現為皮膚和眼睛呈現黃色,小便也呈黃色,由於屬於陽黃,所以皮膚的黃色可能像橘子般鮮明。當濕熱在體內鬱結並向上蒸騰時,可能見到頭部出汗,但汗水不過頸部,身體其他部分無汗。當體內的熱多於濕時,則會出現口渴並希望飲液。這種證候的表現可與260條相互參考。治療應以清熱利濕,退黃為主,可使用茵陳蒿湯。
59. 抵當湯 (237)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白話文:
陽明症狀中,如果一個人經常忘事,那麼他很可能體內蓄積了瘀血。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本來就存在已久的瘀血狀況,這導致了他容易忘記事情。即使他的排泄物偏硬,但大便反而排出得比較順暢,而且大便的顏色必定偏黑。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抵當湯來治療,幫助下瘀血。
60. 大承氣湯 (238)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已經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病人感到心窩部位不適且煩躁,同時胃裡有乾燥的糞便積滯,這種情況可以考慮進一步使用攻下的療法。然而,假如病人腹部只是稍微脹滿,排便時開始時糞便堅硬,但隨後變為稀軟或水樣,這就表示不應該再使用攻下的治療。假使確診病人胃腸中仍有乾燥的糞便積聚,那麼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61. 燥屎之徵 (239)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白話文:
病患如果五到六天沒有大便,且腹部圍繞肚臍的位置疼痛,感到煩躁不適,這種情況時有發生,這是因為體內有乾燥的糞便積蓄,因而導致無法順利排便。
62. 大承氣湯 (240)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白話文:
病人感到心煩且身體燥熱,出汗後症狀就能緩解;另外,如果病人的症狀類似於瘧疾,每天傍晚時發燒,這通常是屬於陽明經的問題。如果病人的脈象沉實,適合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如果脈象浮而虛弱,則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採用瀉下療法時可使用大承氣湯,而選擇發汗療法則建議使用桂枝湯。
63. 大承氣湯 (241)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在進行了強烈的瀉下治療之後,如果六、七天都沒有排便,感到煩躁不舒緩,並且腹部又脹又痛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有乾燥硬結的大便(燥屎)所造成的。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原本就存在有未消化的食物積滯在體內。針對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燥屎證主要有以下幾個典型症狀:
便祕:可能五六天甚至六七天才大便一次。這種便祕是因為腸胃裡面太熱、太乾或是積存了未消化的食物,導致大便變得很硬而難以排出。
腹部脹痛:可能感覺到腹部非常滿和痛,或者痛感會繞到腹部的不同位置。這是因為腹內有宿疾未除或氣血流動受阻。 煩躁不安:或有時突然發作。這種情緒和身體不適可能是因為體內的熱邪影響了心神,或是因為腸胃不和諧,以及氣血流動受阻造成的疼痛。
有時便祕情況會突然改善,但不久又會再次困難,這時大便可能會呈現稀疏且有異味,但總量不多。這種情況表明腸胃問題依然嚴重,並且會影響到呼吸,導致喘息等症狀,因為肺和大腸在中醫理論中是相互影響的。
此外,患者可能會有輕微發熱,但不會很高,這是因為體內的熱邪還沒有完全排出。小便也可能不順暢,這與腸胃問題造成的氣血流動不暢有關。
64. 大承氣湯 (242)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病人如果出現小便不順暢,大便時而困難時而輕易,並且偶爾有輕微發熱,伴有氣喘、心慌得無法平躺的症狀,這可能是有燥屎積結的表現,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65. 吳茱萸湯 (243)
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吳萊萸湯。
吳萊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當進食五穀後想吐,這屬於陽明經的問題,可以使用吳茱萸湯來治療。如果喝了吳茱萸湯後症狀反而加劇,那麼這可能是上焦的問題所致。接下來是吳茱萸湯的處方:
吳茱萸湯配方: 吳茱萸一升(需要先清洗)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切成片) 大棗十二枚(剖開)
右側這四味藥材,加入七升的水一起煎煮,煮到剩下二升的藥汁時,去掉沉澱物,趁溫熱分成七份來服用。每天要服用三次。
66. 五苓散 (244)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白話文:
當患了「太陽病」時,脈象呈現出寸部脈搏較緩、關部浮動、尺部較弱的特徵。患者會有發燒出汗的症狀,並且在出汗後又感到寒冷,同時沒有噁心嘔吐的現象,只是感覺到胸口下方有堵塞不適(心下痞)。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之前醫師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所導致的。假使患者沒有再出現畏寒的症狀,並且感到口渴,這表示病情可能已經轉移到「陽明經」的範疇。
如果患者的尿量增多,那麼很可能大便會變得乾硬。即使十天左右未排便,患者本身並不會感到特別不適。面對這樣的口渴狀況,應該讓患者少量多次地飲水。治療上,要根據正確的方法來處理。對於口渴的問題,適合使用「五苓散」作為治療藥方。
67. 汗出太過之證 (245)
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為陽絕於裡,亡津液,大便因鞕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顯示陽氣微弱且出汗較少,這是身體自我調和的表現。反之,如果出汗很多,則屬於過度反應。若是陽脈堅實,由於發汗導致出汗量過多,也屬於過度,這種過度的情況意味著陽氣在體內耗盡,造成體液流失,進而可能引發便祕。
68. 脈浮而芤 (246)
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白話文:
脈象如果浮現且芤弱,浮代表陽氣的特徵,而芤則表明陰血的不足;當浮與芤這兩種特徵交織出現時,意味著胃氣可能產生過多的熱能,進而導致陽氣的衰竭。
69. 麻子仁丸 (247)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炙大黃一斤,去皮厚朴一斤,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白話文:
趺陽脈呈現出浮且澀的特徵,脈象浮代表胃氣較旺盛,而澀則表明小便次數增多。當浮與澀這兩種脈象交織在一起時,往往會導致大便困難。這種情況下,脾胃的功能受到了限制,我們稱之為“脾約”。針對這種病症,可以使用麻子仁丸作為治療方劑。
麻子仁丸的配方如下: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炒枳實半斤、去皮大黃一斤、炒厚朴一斤(去皮)、去皮尖並炒過的杏仁一升。將這六味藥材混合,用蜂蜜調和成丸狀,每粒大小如梧桐子。服用時,以溫水送服十粒,每天三次,可逐漸增加劑量,直到症狀得到緩解為止,但應以個人感受適宜為標準調整用量。
70. 調胃承氣湯 (248)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得了太陽病,在第三天時,已經嘗試過發汗療法但病情仍未見好轉,並且病人持續地、如同被蒸煮般地發熱,這時問題可能出在胃部。針對這種情況,建議使用「調胃承氣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71. 調胃承氣湯 (249)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感冒風寒後,如果已經嘔吐過,且出現腹部脹滿的情況,可以給他服用調胃承氣湯。
72. 小承氣湯 (250)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在經過催吐、瀉下或發汗等治療之後,病人出現輕微煩躁、頻繁小便、大便變得乾硬的情況,這時可以給予小承氣湯來調理,病情就會好轉。
73. 小承氣湯 (251)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燥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生病兩三天後,如果脈象顯得虛弱,且沒有出現太陽病或柴胡證的症狀,病人感到煩躁不安,胸口下方不適;到了第四、五天時,即使病人能進食,也應謹慎地給予小承氣湯,劑量要少,溫和地調理,讓病人稍微舒緩一些;到了第六天,可以給病人服用一升的承氣湯。如果已經六、七天未解大便,且小便量少,即便病人不想吃東西,但根據情況,如果大便起初時乾硬,隨後可能會變得稀軟,這說明病人的排便情況還不穩定,如果這時強行使用攻下藥物,很可能會導致腹瀉不止;必須等到小便變得通暢,大便確定硬結時,才能使用攻下的治療方法,這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74. 大承氣湯 (252)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傷寒病六七天之後,如果出現視物不清、眼睛不舒適,且沒有明顯的表徵或裡證,同時伴有大便困難、身體有輕微發熱的症狀,這表明體內有實邪積聚。應該迅速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75. 大承氣湯 (253)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陽明病指的是中醫的一種病症,當患者出現發燒並且大量出汗的情況時,應該迅速採用瀉下的治療方法,最適合使用的方劑是大承氣湯。
76. 大承氣湯 (254)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如果出汗後症狀仍未解除,並且伴有腹部脹滿疼痛的情況,應該迅速使用瀉下治療法,適用的方劑是大承氣湯。
77. 大承氣湯 (255)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腹部脹滿沒有減輕的情況,即使有減輕也微不足道,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適合使用大承氣湯。
78. 大承氣湯 (256)
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陽明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生病狀時,病人必定會有腹瀉的情況。如果病人的脈象沒有出現相剋的現象,這表示病情較為順利;反之,如果脈象顯示出相剋的狀況,那就意味著病情有所失誤或逆轉。所謂「相剋賊」,是指兩種病邪互相剋制侵擾的狀態。倘若脈象摸起來既滑且數,這通常表示病人體內有舊存未消化的食物,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適合的方劑是大承氣湯。
79. 抵當湯 (257)
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白話文:
如果病患並沒有明顯的表徵或裡徵,且發燒已經持續了七八天,即使脈象呈現浮數(快速且力度較輕),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假設已經使用了瀉下療法,但病人的脈搏仍然快速且未見好轉,同時伴隨著因為體內有熱而導致的食慾旺盛、容易餓的情況,到了第六或第七天時,如果還沒有大便,這就可能是有瘀血積聚的跡象,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抵當湯來治療。
80. 協熱便膿血之證 (258)
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跳動急促且持續不緩解,同時又出現腹瀉不止的情況,那麼很可能會伴隨著發熱及排泄物中帶有膿血的症狀。
81. 寒濕 (259)
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白話文:
得了傷寒病,在出汗治療之後,身體和眼睛變黃,這是因為體內的寒濕沒有得到解決的緣故。因此,我們認為不應該使用下法(如瀉下)來治療,而應該針對寒濕(或溫濕)的問題來尋求解決方法。
82. 茵陳蒿湯 (260)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桔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白話文:
患了傷寒病大約七八天後,如果身體皮膚呈現像橘子般的黃色,並且小便不順暢,腹部有輕微脹滿感的病人,應該以茵陳蒿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83. 梔子櫱皮湯 (261)
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櫱皮湯主之。
梔子櫱皮湯方
梔子十五個,擘甘草一兩,炙黃櫱二兩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白話文:
傷寒病患如果出現身體泛黃、發燒的症狀,應該以梔子櫱皮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以下是梔子櫱皮湯的配方:
所需材料包括梔子十五枚(打碎使用),甘草一兩(炙烤過的),以及黃櫱二兩。將這三種藥材加入四升水中,用火熬煮,直至剩下一升半的藥液。接著,濾去藥渣,將藥液分作兩份,待溫後分別服用。
84.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262)
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連軺二兩,連翹根是杏仁四十個,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棗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切生薑二兩,切甘草二兩,炙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白話文:
傷寒病時,若體內有瘀熱積聚,身體皮膚往往會出現黃疸的症狀,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來治療。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的配方如下:麻黃六克(需去除節部),連翹六克(這裡指的連軺即連翹,使用其根部),杏仁四十粒(去皮去尖),赤小豆一百五十克,大棗十二枚(剖開),生梓白皮一百五十克(切片),生薑三十克(切片),甘草三十克(炒過)。
具體煎煮方法是這樣的:將這八味藥材與三公升的瀝水一同放入鍋中。首先,只用麻黃和瀝水,煮至水滾後出現泡沫,撈去浮沫,然後再加入其餘的藥材,繼續熬煮,直至剩下三升的藥液。最後,濾掉藥渣。將煎好的藥液分為三次,溫熱服用,半天之內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