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宋本)》~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第七(128-178)

回本書目錄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第七(128-178)

1. 結胸 (128)

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

白話文:

問:疾病中有「結胸」和「藏結」這兩個名詞,它們的症狀是什麼樣子呢? 答:如果按壓胸部會感到疼痛,並且在把脈時發現寸脈浮起而關脈沉,這種情況就稱為「結胸」。

結胸與臟結都表現為胸部硬滿和疼痛,但這兩者的成因不同。結胸是由於邪氣內陷,形成實質的邪氣阻塞在胸部,屬於實證、陽證;而臟結通常是因為正氣不足,臟氣極度虛弱,並有寒實病邪內結,屬於虛中帶實的陰證。

第128條主要從脈證、病機、治法等方面比較結胸與臟結。結胸的典型脈象是“寸脈浮,關脈沉”,寸脈浮表明胸中有實邪,關脈沉則說明心下有痰水阻塞。這種寸浮關沉的脈象,象徵著有形實邪堵塞胸部。對於臟結,脈象也是“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雖然看似與結胸相似,但關脈顯得更細小緊張,這與結胸有顯著差異。細小的脈象代表正氣不足,氣血兩虛。因此,臟結的寸脈浮顯示上部陽虛,按之無力;關脈小細沉緊則反映正氣衰微,內有寒實,屬於虛實錯雜的證候。

兩者在表現上都有胸部硬滿疼痛,但結胸多因實熱病邪聚集,常伴隨發熱;臟結則因寒實病邪內結,一般不發熱。結胸有熱表現,因此見煩躁、舌燥、苔黃;而臟結無熱表現,陽氣衰弱,無力與邪抗爭,所以表現為靜態。因陽虛寒凝,津液不化,所以舌苔白滑。此外,結胸因熱實阻滯胸腔,影響到胃腑,造成腑氣不通,胃氣不降,通常會導致食慾不振、大便不暢;而臟結邪氣聚集在臟,胃腑未受實邪阻塞,故飲食還可接受。然而由於陽虛,消化運作不佳,容易導致時時腹瀉。最後,治療上,結胸可以積極攻治,而臟結則不宜攻治。因臟結是正虛邪實,若單純補正可能會阻礙邪實的解除,單純攻邪則會使正氣更虛,治療上困難,但採用溫補驅寒散結的方法是可行的。

2. 藏結 (129)

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白話文:

什麼是藏結呢?回答說:就像結胸的症狀一樣,但是飲食正常、時不時地有腹瀉的情況,脈象在寸部浮動,在關部則細小且沉緊,這種情況就稱為藏結。如果舌頭上出現白色且滑膩的舌苔,那就比較難治療了。

3. 藏結 (130)

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的症狀表現為沒有明顯的陽性症狀,例如體溫不上升、沒有交替出現的寒戰和發熱,而且病人反而表現得相對平靜,舌頭上的舌苔呈現滑潤狀態,這表明病情並非邪氣盛實的表現,因此不宜使用攻下(如瀉下、發汗等強烈治療)的方法來治療。

4. 大陷胸丸 (131)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右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白話文:

病情如果初始在身體的陽性部位(通常指體表或功能較活躍的部分)發生,卻錯誤地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那麼熱邪可能會趁機侵入身體深處,導致結胸的症狀出現。相反,如果病情起始於陰性部位(通常指體內或功能相對靜止的部分),卻誤用了瀉下療法,就可能形成痞證。之所以會形成結胸的情況,主要是因為過早使用了瀉下的方法所致。結胸的特徵是,病人的脖子也會變得僵硬,類似痙攣的狀態,這種情況下,適當使用瀉下的方法可以達到調和的目的,建議使用大陷胸丸作為治療方案。

大陷胸丸的配方如下:

  • 大黃:半斤(約80克)
  • 葶藶子:半升(炒過)
  • 芒硝:半升
  • 杏仁:半升(去皮尖,炒至微黑)

首先,將大黃和葶藶子兩味藥物搗碎並篩過,然後加入已炒黑的杏仁和芒硝,一起細研成膏狀混合物。取約如彈丸大小的一份藥膏,另外再準備甘遂末一錢匕(約3克)、白蜜二合(約60毫升)以及水二升,將這些材料加在一起煮至剩下一升的液體,溫熱時一次性服下。一般來說,服用後一夜便會有通便的效果;如果未見效果,可再次服用,直至排便為止。但必須嚴格遵守此藥方的使用規範,不得任意增減劑量或頻率。

5. 結胸禁忌 (132)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白話文:

結胸病症狀,如果病人的脈象呈現浮大,不應該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因為這樣做可能會導致死亡。

結胸證通常表現為脈象沉實或沉緊。如果脈證相符,則採用攻下法治療相對安全。第132條提到,若脈象浮大且有力,這通常指表邪未解,熱結未實,應先解表再逐漸去水飲。如果錯誤地再次使用下法,可能會導致外邪完全陷入,從而使病情惡化,因此不應該使用下法。另一種情況是脈象浮大但無力,這通常表示正氣已經虛弱,病情嚴重。治療應先補充正氣,然後再採用逐水方法,或者攻補兼施,不能輕易使用攻下法。如果錯誤地使用下法,可能會導致正氣耗盡,預後不良。因此,在使用大陷胸湯等猛烈的下劑之前,應詳細辨證,切勿輕率行事。錯誤地使用下法可能導致正氣虛弱而邪氣侵入,使病情變得極為危急。

6. 結胸死症 (133)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白話文:

如果出現了結胸的所有症狀,並且伴有煩躁不安的情況,那麼這也是屬於危險的徵兆,可能預示著病情嚴重,甚至可能致死。

第133條描述了一種情況,即因為未適當地使用下法,導致典型的結胸證表現全具,例如心下痛、觸摸感覺像石頭一樣硬、便祕、口舌乾燥且感到口渴、持續發熱、脈沉且緊等症狀,這反映了水熱互結,邪氣旺盛,病情嚴重。如果此時患者表現出煩躁,這可能是正氣散亂,正氣不勝邪氣,可能導致內部功能閉鎖和外部功能脫落,出現昏迷狀態。這種煩躁屬於陰煩,預後不良,故稱為“死”。然而,“死”並非真正意味著不可治,而應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攻補兼施或先補後攻。

與第134條中描述的結胸證的煩躁不同,第134條中的煩躁源於正邪相爭,因邪實而正不虛,所以可以使用大陷胸湯攻下。而第133條中提到的情況是邪實正虛,病情已極度危急,治療上必須非常謹慎。

7. 大陷胸湯 (134)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惱,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躋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大陷胸湯方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白話文:

太陽病的症狀是這樣的:脈象浮動且快速,脈浮代表受到風邪,快速則表示有熱,動脈則意味著身體有疼痛,如果過於快速還可能表示體虛。患者會有頭痛、發燒、輕微的夜間盜汗,並且感到畏寒,這些都顯示病邪仍在體表,尚未解除。如果醫生錯誤地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病人的脈象可能會從動數轉為緩慢,同時出現橫膈膜內部的阻拒性疼痛,胃中感到空虛,外來的病氣影響到橫膈膜,造成呼吸短促、心情煩躁不安、心中不適。進一步地,體內的陽氣可能因此陷入困境,導致心下部位變得堅硬,這就是所謂的結胸病症,需要用大陷胸湯來治療。

如果不形成結胸的情況,而是隻有頭部出汗,其他部位沒有汗液,汗水僅到達脖頸部位就停止,並且小便不順暢,那麼身體很可能會出現黃疸現象。

大陷胸湯的配方如下:

大黃六兩(需去除外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少量)。將這三種藥物加入六升水中,首先煎煮大黃,直至剩下二升的液體,然後去掉藥渣,再加入芒硝,煮沸一兩次後,最後放入甘遂粉末,溫熱後服用一升。如果服用後能迅速通便,就應停止後續服藥。

結胸證和痞證主要是因為表證錯誤治療導致表邪內陷所引起的。對於胃陽旺盛且體質較強的人來說,如果同時存在水餘停滯,當表證未解而錯誤地進行下瀉治療後,邪熱會與水餘相互作用並集中於胸脅部,進而形成結胸證。對於胃陽不足且體質較弱的人,如果他們在表證未解的情況下接受下瀉治療,會導致胃氣受損、邪氣內陷,形成或是熱性、或是寒熱夾雜的狀態,主要影響心下,導致中焦升降失常,氣機阻塞,最終形成痞證。結胸證中提到的“熱入”指的是因下瀉過早而引起的表邪化熱內陷;而“下之太早”指的是雖有水餘停滯,但由於表證未解,過早下瀉導致邪氣深入。痞證則是一種不應該進行下瀉治療的情況,因此與早晚無關,也無熱入的情形。

大結胸證中,水熱互結發生在胸脅部,以心下硬痛為主要症狀,屬於熱實結胸證,治療主要以攻下結聚為主。根據結聚的程度和病位,可以選擇使用大陷胸丸或大陷胸湯。若病位較高且水熱互結,可能導致上部經脈受阻,出現頭頸部僵硬,甚至角弓反張。此外,由於胸隔的水熱壓抑,可能伴有發熱和出汗,這種狀態在大結胸證中較為少見,治療應使用大陷胸丸來攻下水熱,隨著水熱排出,胸部脹滿和頸部僵硬自然消除,因此稱為“下之則和”。

典型的大結胸證在臨牀上表現為“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如石硬”,這三個症狀合稱為“結胸三證”,反映了大結胸證熱實的特點。脈沉代表病在深層主病水,脈緊代表實症主痛,因此脈沉而緊是熱實結胸的典型脈象。疼痛可能侷限於心下或擴散至整個腹部,疼痛部位觸摸感覺堅硬、脹滿且緊張,並拒絕按壓。可能伴有便祕、心煩意亂、短氣煩躁、舌燥及頭部出汗等症狀。治療應積極下瀉逐水、瀉熱破結,使用大陷胸湯。

8. 大陷胸湯 (135)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沈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在患了傷寒六七天之後,如果出現了胸部鬱結、熱象明顯且伴有實證,脈搏摸起來又沉又緊,心口下方疼痛,並且按壓時感覺硬得像石頭一樣的情況,這時候應該使用大陷胸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9. 大柴胡湯 (136)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得了傷寒十多天後,如果體內的熱氣聚結在內部,並且反復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這時應該給病人服用大柴胡湯。如果只是胸部鬱結、感覺到不很明顯的高燒,這是水氣在胸口和兩肋之間積聚的徵兆;假如只有頭部稍微出汗,那就應該以大陷胸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10. 大陷胸湯 (137)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如果患者先是受到太陽病的影響,後來又接受了過度的發汗治療,接著又使用了下法(即通便)進行治療。在這期間,如果患者長達五到六天未能正常排便,並且舌頭乾燥且感到口渴,尤其是在下午三點至五點(日晡所)時分,出現了一點點的發熱現象。此外,患者的症狀還表現為從心下部(即腹部的上半部分)到少腹(即腹部的下半部分)處,有堅硬和脹滿感,並且伴有疼痛,這種疼痛甚至讓人無法靠近該部位,那麼這時應該使用「大陷胸湯」來進行治療。

11. 小陷胸湯 (138)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栝蔞實大者一枚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小結胸病症狀是,病位集中在心下部位(即上腹部),按壓時會感到疼痛,脈象呈現浮滑特徵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小陷胸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小陷胸湯的配方如下:黃連一兩、半夏半升(需要先清洗)、栝樓實一大枚(選擇較大的)。將這三味藥材準備好後,先取六升水來熬煮栝樓實,煮至剩下三升的液體時,去除沉澱物;接著,將其餘兩味藥材加入熬煮剩下的液體中,再次煮至剩餘二升,去掉沉澱物,最後將藥湯均分為三次,溫熱狀態下服用。

小結胸是一種相對輕微的胸悶熱結症狀,成因與嚴重的大結胸相似,通常是外來的邪氣侵入體內,或是外部的症狀被誤認為內部病變而惡化,導致邪熱和痰涎在體內相結合形成的。所謂「正正在心下」是指病變範圍相對侷限,只在心臟下方的胃部附近,因此脹滿的範圍比大結胸來得小。如果按壓會感到疼痛,不按則不痛,這表明邪熱程度較輕,結聚的程度也比大結胸淺。臨牀上雖然也有即使不按也會痛的情況,但這種疼痛程度和對壓迫的抗拒感通常都比大結胸輕。脈搏顯得浮滑,是痰熱相結,病情較輕和淺表的表現。脈浮顯示病在體表較淺的部位,滑則指的是痰涎的狀態。由於這種病症屬於痰熱相結,病情較輕,病位侷限,這和大結胸的病狀—病位廣泛,邪結深重,從而脈沉緊、心下硬痛、極度不耐按壓—相比有明顯差異,因此被稱為「小結胸」。治療上宜用小陷胸湯來清熱化痰,以解開結塊。

12. 協熱利 (139)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白話文:

當患了「太陽病」兩三天後,如果病人無法安躺,只想起身,並且感到胸口下方有堵塞感,同時脈搏表現出微弱的特徵,這表明病人原本體內就存在著寒邪的成分。假如在這樣的情況下錯誤地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例如服用瀉藥),那麼,如果腹瀉的症狀停止了,病人很可能會發展成「結胸病」,即胸部鬱結、疼痛的病症;而如果腹瀉的症狀並未因誤治而停止,到了第四天再進行瀉下治療,這時就可能導致一種名為「協熱利」的病情,意思是腹瀉與發熱同時存在的狀況。

13. 太陽病誤下致諸脈 (140)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

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沈緊者必欲嘔,脈沈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白話文:

當患了太陽病之後,如果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而病人的脈象變得短促,但沒有出現胸悶結胸的症狀,這表示病情即將好轉。

如果脈象浮動,病人很可能會出現胸悶結胸的情況;若脈象緊繃,則病人可能會有咽喉疼痛的問題;脈象如弓弦般繃緊,往往意味著兩側肋骨部位會感到收縮緊張;倘若脈象細且跳動快速,表示頭痛的症狀還未消退;假如脈象沉而緊,病人通常會有噁心感;脈象沉而滑,則伴隨高燒的可能還會有腹瀉;若是脈象浮且滑,則有可能出現排泄物帶血的情形。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患有太陽病的患者,在外有風寒感冒的同時,體內還積聚了寒性的水液。如果誤用瀉藥(通常用於清除體內積聚物質的方法),可能導致兩種不同的病變:寒性物質在胸部形成嚴重阻塞,或者導致熱性腹瀉。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患者感冒初期(大約二三日內),外感症狀還在,同時出現不能平躺,只想坐起的情況。這是因為心下(胃的上方)積聚了寒性的水液,這種寒水在胃部形成阻塞。當患者躺下時,這些寒水會向上阻塞,使得胸部感覺更加悶塞,所以會感覺無法躺下;當起坐時,水性的寒邪會下移,使得悶塞感有所減輕,因此會有想坐起的慾望。此時檢查患者的脈象,會發現從原來的表面緊張(表示外感風寒)變成微弱,顯示寒邪已經開始向體內深入。

這種情況下,治療應當同時解除外感和化解體內的寒水,纔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如果僅因心下有阻塞而使用瀉藥,必將導致腹瀉,並可能使外感的邪氣深入體內。病情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發展:如果患者體質強健,即使出現腹瀉,也可能會自行停止,但如果寒邪和體內水液相結,則可能演變成寒性的嚴重胸部阻塞(寒實結胸)。如果患者體質較弱,腹瀉可能不會自止,則可能變成伴隨發熱的持續性腹瀉。

這段文字探討瞭如何通過脈象和病症來判斷太陽病(一種感冒類疾病)誤用瀉藥後可能出現的各種病變。文中逐一解釋不同脈象與具體症狀的關聯。

「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這裡提到的「促脈」是指脈搏急促,表明患者的陽氣充足,有抵抗病邪外發的趨勢。即便誤用了瀉藥,病邪還沒有深入體內,因此不會造成結胸(胸部感覺緊繃堵塞的狀態),這是即將痊癒的表現。

「脈浮者,必結胸」:如果瀉藥使用後,脈搏仍然浮在表面,這說明表面的邪氣還很旺盛,並沒有因為瀉藥而減弱,有可能會因為體內虛弱而使邪氣內陷,與痰水結合造成結胸。

「脈緊者,必咽痛」:緊脈是外面的寒氣侵入體內的跡象。瀉藥後體內虛弱,寒邪直接侵入喉嚨,導致咽喉疼痛。

「脈弦者,必兩脅拘急」:弦脈通常表示少陽病(涉及膽經的病變),表明邪氣影響了經過兩側脅部的少陽經氣,導致該區域緊繃疼痛。

「脈細數者,頭痛未止」:細脈表明體內陰氣虛弱,數脈表示有內在的熱,陰虛陽亢導致頭痛持續不退。

「脈沉緊者,必欲嘔」:沉脈和緊脈一起出現,指示寒邪深入體內,影響到胃氣上逆,導致想要嘔吐。

「脈沉滑者,協熱利」:沉脈通常與內部狀態相關,滑脈表示體內有熱。這說明誤用瀉藥後,邪氣由外表入內變為熱,這種熱使大腸受迫,導致有熱性腹瀉(協熱利)的出現。

「脈浮滑者,必下血」:如果瀉藥後脈搏出現浮滑,表明表邪尚未清除而邪氣已內化為熱,這種熱可能損傷血管導致血便。

總結,這段文字強調在太陽病使用瀉藥後,可能出現的多種變化,並提供了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病情的方法,鼓勵治療時不應僅依賴固定模式,而應靈活應用這些原則。

14. 寒實結胸與文蛤散證 (141)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右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五苓散方豬苓去黑皮,十八銖白朮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右五味為散,更於臼中杵之,白飲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貝母三分右三味為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熱劫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白話文:

如果疾病位於身體的陽性部位(通常指體表),應該使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但如果反而用冷水澆淋或灌洗,這樣會使體內的熱氣受到抑制而無法散出,導致更加煩躁不安,皮膚上出現雞皮疙瘩,雖然心裡想喝水,實際上卻不感到口渴的情況下,可以服用「文蛤散」。如果服用後症狀沒有改善,再給予「五苓散」。

對於寒實造成的胸悶,且沒有發熱徵兆的患者,可以使用「三物小陷胸湯」或者「白散」進行治療。

文蛤散的配方: 文蛤五兩。將這一味藥材磨成細粉,用滾熱的水調和一方寸匕(約等於現在的1.5到3克)服用,調藥的水量為五合(大約是今天的60到120毫升)。

五苓散的配方: 豬苓(去黑皮)十八銖、白朮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將這五種藥材混合研磨成粉,然後再次在石臼中舂細,用白開水調和一方寸匕服用,每天三次,並且要多喝溫熱的水,直到出汗症狀緩解。

白散的配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去心,煎至黑色並研磨成膏狀)、貝母三分。將這三種藥材混合成散劑,再將巴豆加入石臼中舂細,用白開水調和服用,體質壯實的人每次服用半錢匕(大約0.5到1克),體弱的人應適當減少劑量。如果病情在橫膈膜以上,可能會引起嘔吐;若在橫膈膜以下,則可能導致腹瀉。如果沒有腹瀉反應,可以進食一杯熱粥促進;若腹瀉過度不止,則進食一杯冷粥緩解。如果身體仍然發熱,皮膚上的雞皮疙瘩未消退,病人想要蓋被子或用水洗浴,這樣做只會讓熱氣更難以散發,應該出汗卻不出汗就會感到煩躁。假如已經出汗,但腹部疼痛,可以按照上述方法服用芍藥三兩來治療。

寒實結胸是一種胸部疾病,主要是因為寒邪和體內的水液在胸部結合造成的。由於寒痰和冷飲物積聚在胸膜之間,阻礙了胸部和心臟附近的陽氣流通,所以可能會出現胸部或心口下方感到堅硬、脹滿和疼痛的症狀。這種寒性的水液在內部造成了堵塞,使得胸部的陽氣被阻,導致氣機運行不暢和體液分佈不均,常見的表現有怕冷愛暖、喘息咳嗽、氣逆(呼吸不順),甚至便祕等問題,脈搏通常會感覺沉重而緊張。因為屬於寒實結胸,所以不會有發燒或口渴,反而會有尿量正常或多、口感正常、舌苔滑膩的情況。治療這種症狀可以使用二物白散這種方劑,用來溫暖身體、驅散寒邪和清除痰液堵塞。

另一方面,文蛉散是用來處理外感病症未解,熱和水液在體表結合的情況。如果病在表層,應該使用發汗療法來解決,可以選擇桂枝湯或麻黃湯來發汗解表。如果錯誤地使用冷水沖洗或冷浴來降溫,這雖然也能降低體溫,但對於太陽表證的病症來說,不僅不能解決表面的問題,反而會導致體內的熱邪更加鬱積,不能外散,從而使得病情加重。這是因為外層的熱被冷水封閉,皮膚的毛孔收縮,陽氣不能外發而積壓。由於寒冷在外層,熱在內部積壓,皮膚表面可能會出現類似麻點的小疹子,同時伴有發熱、無汗、身體疼痛等症狀。因為寒氣凝結和熱氣閉塞,身體表層的液體不能正常流通,雖然感到口渴卻不想喝水。這種情況屬於外邪未解、陽氣和水液在體表積聚,應該使用文始散來清熱利濕。如果服藥後病情未改善,並出現煩渴、小便不暢等症狀,說明外邪未解,體內水液積聚在膀胱,這時應該使用五芩散來通陽化氣、解表利水。

15. 太陽與少陽并病 (142)

太陽與少陽併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讝語,脈弦,五、六日讝語不止,當刺期門。

白話文:

當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生病狀時,病人會感到頭部和脖子後面強烈疼痛,有時候還會頭暈目眩,偶爾像胸口被堵塞一樣不適,心下部位感到滿悶不通暢。這種情況下,應該針刺大椎穴的第一個間隙、肺俞穴以及肝俞穴進行治療。千萬要小心,不可以使用發汗的療法,因為如果誤用發汗的方法,病人可能會開始說胡話。這時把脈會發現脈象緊繃如同琴絃。倘若胡言亂語的症狀持續五天都沒有停止,就應該進一步針刺期門穴來處理。

這段描述談到的是一種同時受到太陽經和少陽經影響的病狀,首先是太陽經出現問題,隨後少陽經也出現異常。病狀有先後順序,首先頭部和頸部會感到劇烈疼痛,這是因為太陽經受邪氣影響,導致氣血流通受阻。接著,頭部和眼睛會出現暈眩,這是由於膽火沿著少陽經往上燒,導致邪氣阻塞少陽經,經氣不能正常流通。因此,心下(腹部上方的區域)會感到時而緊實時而輕微,有時甚至會疼痛,症狀類似於結胸(胸部感覺悶緊),但實際上並非結胸。

治療這種症狀應該針對太陽經和少陽經進行。可以針刺大椎穴(位於頸部的穴位,有助於驅散風邪和解除外邪)、肺俞(有助於理氣和驅散邪氣)和肝俞(有助於疏通膽火和調和少陽)。三個穴位合併針刺,對於這種太陽與少陽同時出問題的病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應該僅因為頭部和頸部疼痛就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少陽經禁忌發汗,如果錯誤地使用發汗治療,不僅不能驅除邪氣,反而可能損傷體液,使少陽的木火更加旺盛。木火過旺會影響到胃的功能,導致胃乾澀不和,進而產生澹語(語言不清)。這種澹語與陽明病的澹語不同,關鍵的區分點是這種情況下還會有弦脈的表現。由於少陽的邪氣未被解除,木火旺盛,雖然有陽明病的內證(腹部症狀),也不宜使用下痢的治療方法,因為少陽也禁止使用。治療時應針刺期門穴以瀉肝膽之火,這樣譫語症狀就會自然消失。

16. 熱入血室 (143)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白話文:

女性患了中風,出現發燒、畏寒的症狀,且正逢月經期間或月經剛來不久,大約在病發後的第七天到第八天之間,發燒的狀況減退,脈搏變得緩慢,身體感到涼爽,但胸部和兩側下腹部卻感到漲滿,好像有東西堵在胸口一樣,甚至開始說胡話,這種情況是熱邪進入了血室(這裡指子宮或與月經相關的臟腑)。治療上應該針刺期門穴位,並且根據實際的病情來調理治療。

對於「血室」的理解,古代醫學家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分為三種說法:一些人認為「血室」指的是子宮,另一些人認為它與肝臟及肝經有關,還有的認為它指的是衝脈和任脈。從古文描述熱邪侵入血室的情況來看,通常指的是婦女的月經來得正常或不正常,由此熱邪進入。因此,近代的大多數醫家傾向於認為「血室」即指子宮。但是,由於肝臟負責儲存血液,而衝脈被稱為「血海」,這兩者都與血室有密切的聯繫,因此熱入血室的診治也與這兩者相關。

在描述婦女中風且恰逢月經期時,由於血室(子宮)處於空虛狀態,表邪(體表的病邪)就會乘機侵入,導致外部的熱性症狀消退,但身體感覺涼。當熱邪侵入血室,熱與血液結合,使得血液流動受阻,脈搏變慢。由於肝臟是儲血的器官,血室的堵塞會導致肝脈受阻,氣血流通不暢,從而使胸部和脅部感到滿滿的,症狀類似結胸。血的熱性上擾,會讓人感覺精神不安,可能出現譫語(語言不清)。治療這種情況可以通過針刺期門穴(一個位於肝脈上的穴位),由於肝臟負責儲血和疏泄,與子宮有內在的聯繫,針刺期門穴可以瀉除肝膽的邪熱,從而解除子宮的熱症,治癒病狀。

熱入血室的症狀雖然有時會讓胸脅下方感到滿滿的,出現譫語,但與真正的結胸病症有本質的不同。熱入血室主要與月經的正常或不正常有關,而結胸則與月經無關;熱入血室的症狀除了胸脅下滿和澹語,還可能有身體感到涼或時有寒熱發作,而結胸則表現為心下疼痛,按之感到堅硬,甚至疼痛從心下延伸至下腹,並可能伴有輕微的熱潮。

17. 熱入血室 (144)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婦女如果中風後,大約在第七天或第八天開始,交替出現寒冷和發熱的症狀,而且這種情況有固定的發作時間,再加上月經剛好停止的,這就是熱氣進入了子宮(血室)的現象,會導致血液凝滯。因此,病人會像患了瘧疾一樣,定時發作。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小柴胡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段描述是關於一位婦女感冒(中風)的情況。通常,在疾病剛開始時,會出現發熱和惡寒等外感症狀,這是因為剛好在她月經來的時候感染上了。隨後,邪熱侵入了血室(子宮),與血液結合,造成月經中斷。這種結合導致血室(子宮)阻塞,使氣血流動不暢。

病情發展到大約一週或八天後,正氣和邪氣進行激烈的鬥爭,導致時有寒熱交替發作。這種症狀有點像瘟疫時的寒熱循環,但它並不像瘟疫那樣有固定的發病時間。由於血液屬於陰性,當熱邪侵入血室,熱氣積聚到一定程度會變得極熱,所以有時會有寒熱發作,有時則症狀輕微或不發作。

根據前面的描述(條文143),當熱邪侵入血室,血液變熱並結塊,會引發胸部和脅部感到硬滿,甚至出現澹語(語言不清)。治療應選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和解開體內的主要氣機,同時扶持正氣並驅除邪氣。當邪氣被消除後,寒熱症狀會自然停止,血液的結塊也會隨之消散。

18. 熱入血室 (145)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白話文:

女性得了傷寒,出現發燒的症狀,正逢月經來潮期間,白天時意識清醒,但到了傍晚就開始說胡話,好像看到鬼一樣的狀態,這是因為熱邪侵入了血室(指與婦女月經、胎孕等生殖系統相關的部位)。在治療時,必須避免傷害到脾胃的功能以及心肺所在的上二焦(上半身的氣血運行區域),這樣疾病大多能自行痊癒。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位婦女在感染傷寒並發熱的情況下,恰逢月經來潮,由於熱邪進入血室(子宮),對神志產生了影響,因此出現了譫語(語言不清,胡言亂語)。由於這種病狀主要涉及到血液,而血液屬於陰性,所以患者在白天時神志可能相對清楚,但到了晚上則表現出神志不清,言語混亂,好像看到了一些東西。

文中提到“尤犯胃氣及上二焦”指的是在治療這種狀況時需要避免的事項。因為這種病的混亂語言不是由於胃部實熱引起的,所以不應使用傷害胃氣的下瀉治療方法。同樣,因為病症不在上焦和中焦(指胃及胸部以上區域),也不應隨意使用發汗或催吐等治療方式。

由於患者月經正常,血液沒有中斷,邪熱有可能隨著血液流動而排出體外。這與那些在月經中斷時熱邪進入血室的情況不同,在這種情況下,血液還有流動的路徑,邪氣有外泄的可能,病情有可能自行痊癒。因此,提出了“必自愈”的預測。

根據之前的描述(條文143),可以針刺期門穴來瀉除邪熱,這樣既能讓邪氣有一個排出的路徑,又不違背治療的禁忌。

19. 柴胡桂枝湯 (146)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柴胡桂枝湯方

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生薑一兩半,切柴胡四兩桂枝一兩半,去皮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

白話文:

在患了傷寒六、七天後,如果出現發燒、稍微怕冷、四肢關節感到煩悶疼痛、輕微噁心、胸口下方有阻塞感,且外表的風寒症狀還沒有完全消退的情況下,建議使用柴胡桂枝湯作為治療主方。

柴胡桂枝湯的配方如下: 黃芩:四十五克 人參:四十五克 甘草:三十克(需炒炙) 半夏:七十五毫升(先清洗乾淨) 芍藥:四十五克 大棗:六枚(掰開) 生薑:四十五克(切片) 柴胡:一百二十克 桂枝:四十五克(去除外皮)

將上述九種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煮至剩餘三升藥液,濾掉藥渣,趁溫熱時分三次服用,每次一升。

原本的方子被稱為人參湯,其製作方法類似桂枝湯,但額外添加了半夏、柴胡和黃芩,使其更接近柴胡湯的組成。現在的用法是以人參為基礎,調整為半份的劑量來配製。

這段描述的是一位患者感染傷寒,病程進入第六到第七天,表現出發熱和輕微的惡寒,四肢關節感到不適和疼痛,這些症狀顯示太陽經的外感症狀還未完全消退。此外,患者還有輕微的嘔吐,感覺心口下方有壓迫感和悶結,這些是少陽經的病證開始顯現,表明膽熱影響到了胃,少陽經的氣機運行不暢。

因此,這種病狀是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受累的典型案例,治療時應同時考慮這兩條經絡。從輕微的惡寒可以看出,發熱程度也不高,主要的不適集中在四肢關節,而頭部和頸部的疼痛較輕,顯示太陽經的外邪影響已經相對輕微了。輕微的嘔吐和心口下的壓迫感顯示少陽經的病證已經出現但尚未嚴重。

這種狀況屬於太陽和少陽同時受累但病情較輕的情況,因此在處方時應當輕微調整,可以用半劑桂枝湯來治療太陽經的症狀,半劑小柴胡湯來治療少陽經的症狀,組合成柴胡桂枝湯。根據《傷寒論》的原則,即使柴胡湯的症狀(如嘔吐和心口下壓迫感)已經出現,但由於病情較輕,並且還有太陽經的明顯外感症狀,應該選擇同時治療內外的方法。柴胡桂枝湯既可以解決少陽經的問題,也能處理太陽經的症狀,這種治療方法既符合「見一證即可使用柴胡湯」的理論,也符合處理表裏問題的原則,是一種全面的治療策略。

20. 柴胡桂枝乾薑湯 (147)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去皮乾薑二兩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熬甘草二兩,炙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白話文:

在患了傷寒的第五或第六天,已經進行過發汗治療後又接著使用下法治療的情況下,如果出現胸口和兩肋之間感到滿脹、輕微的胸腹部鬱結感、小便不順暢、感到口渴但沒有噁心嘔吐、只有頭部出汗、體溫時冷時熱、心情煩躁不安這些症狀,這表示病狀尚未完全解除。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柴胡桂枝乾薑湯作為主方來治療。

柴胡桂枝乾薑湯的配方如下:

  • 柴胡:半斤
  • 去皮桂枝:三兩
  • 乾薑:二兩
  • 栝樓根(天花粉):四兩
  • 黃芩:三兩
  • 煉牡蠣(熬製過的):二兩
  • 炙甘草:二兩

將上述七種藥材,加入一斗二升的水中,先煎煮至剩下六升的液體,然後去掉藥渣,再進一步煎煮至剩下三升的藥汁。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一天分三次服用。初次服用後可能會有輕微的煩躁感,繼續服用直到出汗,疾病就會逐漸痊癒。

這段描述是關於一位患者在傷寒病程的第五到第六天,儘管已經進行了發汗、瀉藥等治療,病情仍未緩解,這表明病邪從太陽經的表層(外感病證)轉入到體內(裏證),所以沒有了發熱和惡寒的症狀。出現的胸脅滿悶、時而寒時而熱、心煩不安等症狀,均屬於少陽病證的典型表現,顯示邪氣已經侵入少陽經。

然而,少陽病證通常表現為胸脅滿悶和嘔吐,但不會感到口渴,小便也正常。但在這個病例中,胸脅不僅滿悶甚至稍有結塊感,小便不利,口渴而不嘔吐,同時頭部有汗出,這些症狀表明病情不僅僅是少陽病證,而且還有水飲(體內積水)內結的問題。因為少陽主管手足少陽經和膽、三焦兩髒,當少陽的調節機能受阻時,容易造成膽火內鬱,進而導致三焦的調節失調,使得體內水液代謝出現問題。

由於水液在胸脅區域結聚,因此出現胸脅滿悶和結塊的感覺;水飲內結使得體內的氣化功能失常,所以表現為小便不利和口渴;水飲與邪熱在體內相結,不能正常向外排出,只能上衝導致頭部出汗。因此,針對少陽調節功能受阻和水飲內結的情況,治療上應同時調和少陽與溫化體內積水,使用柴胡桂枝幹姜湯來治療。

這種情況下的治療,與小柴胡湯證的區別在於患者的胃氣尚和,所以沒有嘔吐現象,這也是這個病例和結胸證進行鑑別的依據之一。

21. 陽微結 (148)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小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沈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沈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白話文:

得了傷寒後,大約到了第五、六天時,如果出現頭部出汗、輕微畏寒、手腳發冷、胸口鬱悶、不想吃東西、大便不通暢,以及脈搏細弱等症狀,這表明是陽氣稍微受阻而形成的結狀,意味著同時存在表徵(身體表面的症狀)和裡徵(體內深層的問題)。如果脈象沉滯,也顯示問題在身體內部。出汗代表陽氣還不算太弱;倘若完全是陰寒凝結,就不應該再有外表的症狀,所有問題都會集中在體內。這種情況可以理解為疾病影響一半在體內,一半在體表。即便脈象摸起來又沉又緊,也不能就此斷定是少陰病(一種較嚴重的寒性病變)。之所以這樣判斷,是因為在陰寒結實的情況下,人體不應該出汗,而現在頭部有汗,因此可以確定不是少陰病。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給患者服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服藥後症狀仍然不明顯好轉,通常在排便之後病情就會得到緩解。

這段描述討論的是一種稱為「陽微結」的病症,它的特點是外感症狀(表證)尚未完全解除,但症狀較輕,仍然有些微惡寒;同時,體內有鬱熱無法宣發至外,導致頭部出汗。由於熱邪在體內結聚,導致氣機(體內氣流)調節失常,邪氣停滯在胸脅,導致津液無法下行,胃氣失調,從而表現為心下(上腹部)滿悶、食慾不振、大便乾硬,脈象沉緊且細;由於熱邪結聚在體內,氣血無法達到四肢,導致手腳冰冷。

與陽明病的腑實燥結相比,這種「陽微結」的熱結較輕,外感症狀未完全解除,所以治療上應使用小柴胡湯來調和解除少陽的鬱結。小柴胡湯能夠同時解決外感症狀和體內的鬱熱,調和胃氣,並促使大便通暢,從而緩解表裏的病症。

如果治療後患者身體仍感不適,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氣機未和、大便未通暢所致。此時可以考慮在小柴胡湯基礎上加入些許通便藥物,幫助大便通暢,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陽微結」與「陰結」的區別在於,陽微結仍有表證如微惡寒及頭部出汗,而陰結則無表證,主要表現為陽氣虛弱,全身感覺冰冷,沒有頭部出汗。陽微結中的鬱熱導致氣血不能正常宣發至外,而陰結則因陽氣衰弱無法化津為汗。

此外,即使陽微結中出現脈沉緊的情況,由於沒有咽痛和腹瀉等少陰病的症狀,因此不屬於少陰病。這種辨證方式對於臨牀上與結胸症的鑑別也很有幫助,結胸通常表現為更嚴重的實邪結聚,心下及腹部堅硬且疼痛,按之不得。

22. 大陷胸湯 半夏瀉心湯 (149)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黃芩乾薑人參甘草各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須大陷胸湯者,方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白話文:

傷寒病五、六天之後,如果出現嘔吐並且發燒的症狀,這表示符合使用柴胡湯的診斷條件。但是如果已經誤用了其他藥物進行瀉下治療:假如柴胡湯適用的症狀依然存在,就應該再次給予柴胡湯。即便之前做過錯誤的瀉下處理,這樣做也不算是逆轉病情的做法。患者會經歷一陣身體發熱、顫抖,隨後出汗,之後病症就會得到緩解。假設患者感到胸口下方滿脹並且有疼痛感,這就是所謂的「結胸」症狀,應該以大陷胸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倘若只是感到胸口下方滿脹而沒有疼痛,這就是「痞」的症狀,這種情況下柴胡湯並不適合使用,應該改用半夏瀉心湯來治療。

半夏瀉心湯的配方如下:半夏半升(需要先清洗),黃芩、乾薑、人參、甘草(炙烤過的)各三兩,黃連一兩,以及大棗十二枚(需要剖開)。將這七種藥材加入十升水中熬煮,煮至剩下六升時去掉藥渣,接著繼續熬煮至剩下三升。每日分三次溫熱服用,每次服用一升。如果確定需要使用大陷胸湯,則按照上述第二種方法調配使用。(另一種配方中,半夏的用量為一升。)

這段文字說明瞭少陽病誤下後可能出現的三種不同病情變化與治療方法。首先,如果柴胡症狀持續存在,通常在感冒初期,經過五六天,患者會出現嘔吐和發熱,但沒有寒顫和頭痛等外感症狀,這時應該使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如果誤用了攻下的方法,幸好患者本身的正氣足夠強,疾病沒有因此而惡化,症狀仍然是柴胡證,所以應該繼續用小柴胡湯來治療,藉由藥力來抗拒邪氣,從而達到發汗解熱的效果。

第二,如果患者本身有體內停水的問題,少陽病誤下後可能會導致邪熱內陷,水與熱結合在胸部,形成心下滿而硬痛的結胸證,這時應該用大陷胸湯來瀉熱排水,解除病情。

第三,如果患者體內沒有痰水的實邪,誤下可能會損害脾胃的氣,使邪氣沉陷到裏層,導致寒熱錯亂,脾胃的升降功能失常,形成心下悶而按之軟不痛的痞證。對於這種情況,應當使用半夏瀉心湯,通過辛開苦降的作用調和脾胃,恢復其正常功能。

文中提到的這三種不同的病證各有其特點,治療時應詳細辨別。柴胡證主要是邪氣侵犯少陽,表現為膽火上炎,主要症狀為嘔吐和發熱;大結胸證則是由於體內水熱互結造成的心下悶痛;半夏瀉心湯證則是由於寒熱混雜導致的脾胃功能失調。在治療少陽病時,醫生需要根據病情的具體變化來靈活選擇對應的治療方案。

23. 太陽、少陽并病下之 (150)

太陽、少陽併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白話文:

當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出現病狀時,如果錯誤地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可能會導致結胸的病情,即在胸口下方會感到堵塞不適。此外,還可能伴有持續不停的腹瀉,無法進食或飲水後消化吸收液體,病人也因此感到心情煩躁不安。

這段文字描述了當太陽病未解並出現少陽證的情況,這是太陽與少陽兩經同時受邪的狀態,稱為“太少並病”。在這種情況下,治療應旨在和解兼散外邪,由於這種邪氣已內陷,但並無內部實邪的表現,因此絕對不能進行攻下治療,以免邪氣更深入體內。但如果醫生誤用攻下的方法,則會導致太陽與少陽經路的邪氣深入,並與體內痰水的實邪相結合,形成結胸證,表現為心下硬滿。

這種邪氣的內陷會損害脾胃,胃氣因此受損導致飲食無法下行,而脾氣受損則會出現持續性腹瀉,脾胃的氣勢幾乎耗盡。由於邪氣不除,正氣虛弱並受到邪氣的幹擾,因此會引起心煩。這是一種結胸證中正氣虛弱而邪氣實盛的危險狀態。在治療上,如果攻擊邪氣,可能會進一步損害正氣;而想要扶持脾胃,又可能間接助長邪氣,這使得攻擊與補充變得難以兩全,預後通常不佳。

24. 氣痞 (151)

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裡,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白話文:

脈象浮且緊,如果誤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使得原本緊縮的脈象反而向身體深部內陷,就會導致胸腹部出現痞塞不舒的症狀。這種情況下,按壓患處會感覺柔軟,並無堅實異物,主要是由於氣機阻滯所造成的不通暢感。

這段文字討論了瘡病(腫塊形成的病症)的成因及主要症狀。通過脈象來診斷,如果脈浮而緊,通常指的是太陽經受到風寒感染的情形。這種情況下,正確的治療應當是透過發汗來解除外邪(身體表層的邪氣),但如果錯誤地使用了瀉藥(通過瀉下來排除體內物質),則會無意中傷害到裏氣(身體內部的氣),導致脾胃的氣受損。

所謂的「緊反入裏」,是指脈象由浮緊變成沉緊,這種變化說明瞭原本在體表的邪氣趁機深入體內,最終影響到脾胃的功能,造成身體氣機的升降失調,氣機窒塞,進而形成瘡病。症狀主要表現在心下(上腹部),稱為心下痔,主要特徵是感覺心口下方堵塞不適;按壓時感覺柔軟而不痛。

這種狀況是由於無形的邪氣深入體內,導致氣機停滯,內部沒有實際的形狀的邪氣阻塞,所以也被稱為「僅是氣痔」。這種描述幫助理解病症的成因及其體內表現,提供了治療上的重要信息。

25. 十棗湯 (152)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右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白話文:

太陽經的中風症狀,如果出現下痢、嘔吐等現象,當外在病徵已得到緩解,便可進行內部治療。如果這個人流汗頻繁,病症發作有規律,頭痛,心下部位感覺脹滿,並連帶脹脹的腹脹感,伴有乾嘔、呼吸困難,但不畏寒,表示外在病徵已經消除,但內部仍處於不和諧狀態,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十棗湯」來調理。

十棗湯的配方如下:

  • 芫花(經過煎煮);
  • 甘遂;
  • 大戟,這三種材料按照等份量來計算,分別進行細碎研磨,成為粉末狀。
  • 然後,用1.5升的水,先煮十個飽滿的大棗,取出800毫升的汁液,過濾掉殘渣,再加入上述粉末。
  • 強壯的人每次服用1.5克,體弱的人則服用0.75克,用熱水送服。
  • 最好在清晨服用。如果第一次服用後排便量不多,且病情未見改善,可以第二天再次服用,但每次增加0.75克的份量。在獲得舒暢的排便後,應開始食用稀飯和粥類來調養身體。

26. 太陽病汗下加燒針 (153)

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裏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鍼,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醫生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結果反而引發了發熱和畏寒的症狀。接著,又誤用了瀉下的治療方式,導致患者心下部位出現痞塞感,並且身體表面和內部都呈現出虛弱狀態,體內的陰陽之氣都極度耗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陰陽失衡,缺少了陽氣,只留下陰氣獨盛,再進一步錯誤地使用燒針療法,就會使患者感到胸悶煩躁,面色變得青黃不接,皮膚也失去光澤,這樣的病情就很難治療了。然而,如果患者的面色只是稍微偏黃,並且手腳保持溫暖,那麼這表示病情較輕,比較容易康復。

這段文字進一步討論了痞證的形成、錯誤治療後的症狀變化和預後。原本應該使用發汗法來治療太陽病,但如果醫生錯誤地使用了瀉下治療,將會傷害到體內的氣,特別是脾胃的氣。這種治療上的錯誤會導致病邪由表面轉移到體內,影響脾胃功能,造成升降功能失常和氣機堵塞,最終形成痔證。此時的症狀包括心下悶滿而按之感覺柔軟(不是痛),這種狀態被稱為「氣痞」。

如果治療後患者仍然感覺不舒服,可能是因為內部氣血仍未調和,大便未通。這時應考慮在小柴胡湯中加入適量的通便藥物,以促使大便通暢,從而達到治癒效果。此外,痔證的診斷還需要與結胸證進行區分。結胸證涉及內部邪氣與痰水的結合,造成明顯的堅硬和疼痛,而痔證則多由無形的邪氣堵塞,內無實體的阻滯,所以按壓心下會感到柔軟而非疼痛。

這些描述不僅深入解釋了痔證的病理機制,也指出了治療中應避免的錯誤和治療後的預後判斷。預後的評估主要根據正氣的強弱,尤其是脾胃氣的狀態。如果患者臉色呈現青黃(青色代表肝,黃色代表脾),表明脾氣受損嚴重,病情可能難以治療;如果臉色輕微黃色且手足溫暖,則病情相對輕微,預後較好。

27. 大黃黃連瀉心湯 (154)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右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白話文:

心下感到脹滿不適,按壓時感覺柔軟,且脈象在關部浮動的,可以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來治療。

大黃黃連瀉心湯的配方如下:

需要準備大黃六克和黃連三克。將這兩味藥材放入剛煮沸的熱水(約400毫升)中浸泡,稍等片刻後,濾去藥渣。將藥液分做兩份,溫熱後分別服用。

本段文字詳細闡述了熱痞的症狀特徵及其治療方法。心下位於胃的上方,這個區域在心臟下面,胃位於此處的上部。熱痞是指心下區域感到堵塞和不適,按壓此處感覺柔軟。從脈象來看,關脈用來觀察中焦的情況,當脈象浮起通常表示上部有陽熱,這是因為邪熱在中焦結聚導致的。此症是由於無形的邪熱在心下區域造成氣機堵塞,形成氣滯的症狀,內部並無實質性的邪氣阻塞,因此心下感覺堵悶但按壓時柔軟且不痛,與結胸證(心下硬塊,按壓疼痛,寸脈浮起,關脈沉重)明顯不同。

此症因為熱邪內阻,主要表現為心下痞塞,按壓時感覺柔軟,關脈浮起。此外,還可能出現心煩、口渴、嘔吐帶血、尿液短少且顏色偏紅、舌頭紅色舌苔黃色、脈搏快速等典型的熱性病狀。治療應選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來清除體內的邪熱,這樣可以有效解除痞塞的症狀。

28. 附子瀉心湯 (155)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白話文:

如果出現胸口下方有堵塞感,並且伴有怕冷、出汗的情況,可以使用「附子瀉心湯」來治療。以下是該藥方的組成和製作方法:

附子瀉心湯配方:

  • 大黃六克
  • 黃連三克
  • 黃芩三克
  • 附子一顆,先用火炮製去皮,打碎,單獨煎煮取其汁液

製作方法:

  1. 將大黃、黃連、黃芩這三味藥材切好。
  2. 用剛煮沸的水(約400毫升)浸泡這三味藥材,大約片刻後,濾去藥渣。
  3. 再把事先煎煮好的附子汁倒入濾過的藥液中。
  4. 將混合好的藥液分做兩次,溫熱後服用。

29. 瀉心湯 (156)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白話文:

原本是因為中氣不足所導致的,所以心下部位有堵塞不適的感覺,使用了瀉心湯來治療,但是堵塞感並未消除。病人感到口渴、口腔乾燥且心煩,同時小便也不順暢的情況下,應該以五苓散作為主要治療方劑。另外有一種說法是,忍耐一天後病情就會自行好轉。

這段文字講述了因誤用下瀉治療導致邪氣侵入內裡,形成心下痞的病狀。不論是熱邪阻滯或是寒熱錯雜導致的升降失調,使用瀉心湯本應有效,理應能解除痔症。但若治療後病狀未解,反而出現小便不利、口渴及口燥煩躁等症狀,則顯示此時的狀況已不適合瀉心湯的治療。這是由於下瀉後邪氣深入內部,影響到膀胱,導致氣化功能失常。

膀胱在人體中的作用類似「州都之官」,負責儲存津液。當其氣化功能失常時,津液無法正常排出,導致小便不利;水氣反向上逆,阻礙了氣機的正常升降,進而導致心下氣機阻塞;未能化出的水津亦導致氣液無法向上蒸騰,從而引起口渴和口燥煩躁。這種情況應該使用五苓散進行治療,透過化氣行水的方式,以期痞症得以消解。

由此可見,心下痔的成因多種多樣,並非僅由熱邪壅滯或寒熱錯雜所致。例如本例中的水氣下焦積蓄,上逆及氣機閉塞也會引起心下痔。在治療時應仔細鑒別病因,針對不同的病機採取適當的治療策略。

30. 生薑瀉心湯 (157)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薑瀉心湯,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去桂枝、朮,加黃連,并瀉肝法。

白話文:

得了風寒病,出汗後病情好轉,但之後胃裡感到不適,胸口下方有堵塞感,經常打嗝且能聞到食物的異味,肋骨下方有水氣積聚,腹部發出轟鳴聲並伴有腹瀉的情況,這時應該使用生薑瀉心湯來治療。

生薑瀉心湯的配方如下:生薊四兩(切片)、甘草三兩(炙烤過)、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先清洗過)、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剖開)。將這些藥物共八味,用一斗水來煎煮,煮至剩六升液體,去除藥渣後,再煎煮至三升,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一天分三次服用。

附子瀉心湯,原本的說法是在此基礎上加入附子。而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它們在藥物組成上與生薑瀉心湯相同,只是命名不同而已。生薑瀉心湯,原本的方義是基於理中湯加上人參和黃芩,去掉桂枝和白朮,再添加黃連,同時具有疏泄肝氣的功效。

這段文字討論了生薑瀉心湯治療的病因、病機及臨牀表現。在感冒引起的發汗後,雖然外感症狀解除,但若胃部不適,可能是由於發汗導致身體虛弱,或是本身脾胃功能不足。胃被視為水谷的儲藏所,一旦虛弱,就容易讓寒熱邪氣在胃中滯留,進而損害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消化不良,食物殘渣變成腐敗物質,阻礙中焦的氣機流暢。這樣不但引起胃中不適和胃氣上逆,還可能導致胃中的水氣橫逆下行,刺激腸道,產生腸鳴和腹瀉。

此病狀可以不僅由誤下邪氣引起,根據這段描述,即使在感冒汗出後也可能出現。重要的是要識別邪氣內陷和胃部不和的狀況,及其引起的心下悶滿和嘔吐腹瀉的症狀。生薑瀉心湯可以用來調和胃氣和消除水氣。

一般來說,痔證的特徵是心下感到滿悶,按壓時感覺柔軟且不痛。本文中描述的心下硬滿,是因為邪氣阻塞較重。這種心下硬滿與結胸症的堅硬不同,按壓時略感緊繃而不痛,這也與結胸症有明顯的不同。

31. 甘草瀉心湯 (158)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中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炙黃芩三兩乾薑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黃連一兩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患了傷寒或者中風之後,如果醫生錯誤地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病人可能會出現頻繁的腹瀉,一天拉肚子好幾次,且所排的大便中夾有未消化的食物,腹部發出轟鳴般的聲音,胸口下方感到悶脹不適,同時還伴有乾嘔、心情煩躁,無法安定的情況。醫生看到病人胸口下方有脹滿的症狀,誤以為疾病尚未完全消除,於是再次進行瀉下治療,結果導致胸口下方的脹滿感更加嚴重。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體內有熱毒結聚,而是因為脾胃虛弱,加上外來的病氣逆向上衝所造成的。對於這樣的病情,應該使用「甘草瀉心湯」來治療。

甘草瀉心湯的配方如下:炙甘草四兩、黃芩三兩、乾薑三兩、半夏半升(先清洗)、大棗十二枚(剖開)、黃連一兩。將這六味藥材加入十斗的水中煎煮,煮至剩下六升的藥液,去掉藥渣後,再將藥液煎煮至三升。最後,病人每日分三次溫服,每次服用一升

這段文字討論了因脾胃虛弱而引起的甘草瀉心湯治療證候。當感冒或中風後本應通過出汗解決病情,卻誤用瀉法導致內傷,稱為“反”病狀。這樣會使體內的中氣受損,外邪乘虛而入,寒熱邪氣在心下結聚,導致氣機阻塞和升降功能失調,從而形成痔證。由於脾胃功能極度虛弱,食物轉化功能障礙,清濁無法分離,導致胃氣上逆和腹部雷鳴狀,呈現持續腹瀉的症狀。

若醫生未能正確判斷,誤以為心下的實邪未清,而繼續使用瀉法,這將是一次又一次的錯誤,導致脾胃更加虛弱,中焦的升降功能更加混亂,陽氣下陷,陰氣凝固,胃中的虛氣因虛弱更甚而上逆,使得心下的硬塊加重。這裡特別指出,“其痞益甚”並非熱結,而是因為胃中虛弱而導致外邪上逆所致。

甘草瀉心湯證的治療重點在於調和中氣,補充虛弱,和胃消痞。對比半夏瀉心湯證和生薑瀉心湯證,三者雖然在病機上有相似之處,如寒熱錯雜、中焦升降失調、氣機阻塞等,但各有側重點和證候的不同。半夏瀉心湯主要治療心下痞、嘔吐和腸鳴;生薑瀉心湯側重於散解水飲食滯,表現為心下硬塊、噯氣和腹部雷鳴下瀉;而甘草瀉心湯則在於補中和胃,適用於脾胃虛弱、食物不化,主要表現為心下硬塊滿悶、腹部雷鳴和嚴重腹瀉,伴有幹嘔和心煩。治療上應細致辨識各證的不同,以選擇合適的方劑。

32. 赤石脂禹餘糧湯 (159)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餘糧一斤,碎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患了傷寒病,喝了湯藥後,腹瀉不止,並且感到心下有堵塞感(胃部脹滿不適),先是服用了瀉心湯,症狀稍緩;但隨後又使用了其他藥物來導瀉,結果腹瀉不僅沒有停止,反而更加嚴重。醫生接著給予理中湯治療,期望能調理中焦(脾胃部位),然而腹瀉情況反而更為加劇。這是因為腹瀉的問題出在下焦(小腸、膀胱一帶),應該要對下焦進行治療。因此,應該使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作為主方。

如果服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後腹瀉仍然不止,那麼接下來應該考慮利導小便的方式來處理。

「赤石脂禹餘糧湯」的配方如下:赤石脂一斤,需要先敲碎;太一禹餘糧一斤,同樣需要敲碎。將這兩味藥材加入六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二升的液體,去掉藥渣,將藥湯分為三次,溫熱後飲用。

這段文字深入討論了傷寒錯誤下瀉引起的心下痞硬與持續下瀉的情況。在傷寒中,邪氣本應停留在體表,理應通過發汗和服用湯藥來達到解表的目的。但若在服藥後出現持續的腹瀉和心下痞塊,這通常是由於治療不當,傷及脾胃之氣,導致邪氣內陷、寒熱錯雜,以及中焦的升降功能失調。這種情況下,下瀉不止是因為清陽不能上升,而心下硬塊則是因為濁陰不能下降,氣機阻塞所致。

在這種痞症和持續下瀉的狀態下,應該使用甘草瀉心湯之類的方劑來補中和胃,消痔止利。如果繼續服用瀉心湯卻未見好轉,可能是因為病情較重而藥力不足。然而,如果醫者未能正確辨識,錯誤地認為是實邪內阻而再次使用下瀉藥物,這將導致脾胃氣傷更甚,使腹瀉加劇。這時醫生可能會誤判為中焦虛寒,脾陽不振,用理中湯來治療,但如果藥物使用不當,不僅無法緩解症狀,反而使情況惡化。

在這種多次治療失誤後,不只是中焦氣機受損,下焦的元氣也受到影響,導致脾腎陽虛,治理失控。即便使用理中湯來溫養中陽,由於方藥不對證,自然無法發揮效果。因此,應該使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來溫補和固澀,以達到治療效果。如果腹瀉持續並伴有小便不利的症狀,則顯示下焦氣化功能失常,應當採用分利的方法,引導水濕通過小便排出,避免大腸過度吸收,從而達到止瀉的效果。

33. 吐下汗後致痿 (160)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白話文:

得了傷寒病之後,經過催吐、瀉下治療,再施以發汗的方法,病人出現了虛弱性的煩躁不安,脈搏非常微弱,這種狀況持續到第八、第九天時,心下部位(即胃部)感覺痞塞、堅硬,脅肋下方疼痛,並且有氣向上衝擊至咽喉的感覺,頭暈目眩,全身經脈似乎在顫抖。如果這種情形長期得不到改善,最終可能會導致痿縮病的形成。

本段文字討論了傷寒病應該通過解表的治療方法,而不是先進行嘔吐或瀉下,因為這樣會導致內部氣損,傷及脾胃。若在這之後還施行發汗法,則會使陽氣和體液更加虛弱,導致正氣受到邪氣的幹擾,從而出現心煩等症狀;陽氣不足,脈象極其細弱。若病情延續至八九日,陽氣的虧損會更加嚴重,體液雖虛,但由於陽氣失去調節作用,導致體內停聚形成飲邪。飲邪內動時,若上逆至心下,則會引起心下痔硬;留在脅下,則會造成脅下疼痛;胃虛時飲逆上衝,導致氣上衝咽喉;陽氣不足且水氣上蒙清竅,則會出現頭目昏眩。陰陽雙損,體液不足,經脈失去滋養,最終導致經脈跳動不寧,長期下去甚至可能導致肢體無力。

本條與《傷寒論》第67條的苓桂朮甘湯證很相似,都是因傷寒發汗、嘔吐、瀉下後導致的陽虛和水氣上逆,但本證的陽虛更為嚴重,症狀也更為嚴重。所以,相比之下,第67條的症狀是心下痞滿,氣上衝胸,頭暈時脈沉緊;而本證則表現為心下痔硬,氣上衝咽喉,眩暈。第67條中發汗會引起身體震顫,而本證則是經脈跳動不安,久則體力衰弱。

此外,本條與《傷寒論》第76條的梔子鼓湯證也有相似之處,均描述了發汗、嘔吐、瀉下後的變證,並以“虛煩”來表述。然而,第76條的症狀是由於熱邪內陷而導致胸隔的煩躁,其脈象雖稱“虛煩”但非虛證,脈必數而有力;而本證是由於陽虛和飲逆造成的正氣內虛,脈象極微弱,按之無力,兩者需正確區分,明確虛實。

34. 旋覆代赭湯 (161)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

旋覆代赭湯方

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代赭一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當患了傷寒之後,如果已經使用了發汗、催吐或瀉下的治療方法,而病症雖有緩解,但仍然感到胸口下方阻塞、滿脹,且經常打嗝、胸口不適的情況沒有消失時,建議使用旋覆代赭湯來治療。

以下是旋覆代赭湯的配方:

  • 旋覆花 六兩
  • 人參 二兩
  • 生薑 五兩
  • 代赭石 一兩
  • 炙甘草 三兩
  • 清半夏 半升(先清洗乾淨)
  • 大棗 十二枚(剖開)

右方七種藥材,加入十升水中,煎煮至剩六升,濾掉藥渣後,再將藥液煎煮至三升。溫熱時分三次服用,每次一升,一天內服完。

這段文字詳述了傷寒發汗正治後的情況,以及因吐或下而導致的誤治情況。正確的治療方法應是發汗以解表邪,但若使用嘔吐或瀉下的方式則可能傷害中氣,進一步導致脾胃的運化功能失調,痰飲內生,堵塞於中焦,胃氣不和且氣機阻塞,從而造成心下痔硬。由於胃氣虛弱,加之土虛木橫(即脾虛肝旺),肝胃氣逆,故而產生噯氣。

本證同生姜瀉心湯證都源自傷寒的誤治,脾胃氣受損,表現為心下硬滿和噯氣。然而,生薑瀉心湯證不僅中氣受損,還伴有水飲食滯,以及寒熱錯雜的邪氣阻塞心下,導致心下硬滿同時伴有噯氣、食臭、腹中雷鳴和下利等症狀,其治療需用生薑瀉心湯,採用寒溫兼施,辛開苦降,調和胃氣並散除水飲。

而本證的情況則是脾胃受損後胃中不和,衱濁內生,肝氣橫逆導致氣機阻塞,心下出現硬滿,並伴有噯氣。這是一種以氣逆為主的證候,沒有食臭或腸鳴下利的現象,治療應使用旋覆代栳湯來補中和胃,化拔蠲飲,鎮肝降逆。因此,在治療選擇上應仔細鑒別不同的病證。

35.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162)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黃耳按。)

白話文:

在使用了瀉下治療之後,不應該再接著使用桂枝湯;如果病人出汗並且伴有氣喘,且沒有高燒的情況下,可以給他服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的配方如下:麻黃四兩、杏仁五十粒(去皮去尖)、甘草二兩(炙烤過的)、石膏半斤(砸碎後用棉布包裹)。這四味藥材,先用七升水來煎煮麻黃,煮到水量減少到五升時,去掉表面的浮沫;然後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煮直到剩下三升藥液。最後,濾掉藥渣,每次溫熱服用一升。(原註:此處原說法為“黃耳按”,可能是筆誤或古籍注釋標記。)

36. 桂枝人參湯 (163)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主之。 桂枝人參湯方

桂枝四兩,另切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白話文:

當患了「太陽病」時,如果外表的病症還沒有消除,卻頻繁地使用瀉下藥物治療,結果導致病人同時出現發熱和腹瀉的情況,腹瀉不止,並且感到心下部位脹滿不適,這種外表和內裡的病狀都未能得到緩解的狀況下,可以使用「桂枝人參湯」來治療。

桂枝人參湯的配方如下: 桂枝四兩(需要單獨切好) 甘草四兩(炙烤過的) 白朮三兩 人參三兩 乾薑三兩

將上述五種材料準備好後,使用九升的水,首先將除了桂枝之外的四味藥材放入水中煎煮,煮到剩下五升的藥液。然後再加入桂枝,繼續煎煮直到剩下三升的藥液。接著,濾去藥渣,每次溫熱服用一升,白天服用兩次,晚上服用一次。

這段文字詳述了太陽病時如何正確處理及錯誤處理後的問題。在太陽病狀態下,若表證未解,應當通過發汗來解表。然而,若反覆錯用瀉下的治療方法,不僅無法解決表證,反而會進一步損傷脾胃,導致消化功能失常,食物不能腐熟,水谷不化,進而產生寒濕,堵塞於中焦,影響氣機的正常流通,升降功能失常。這會引起心下硬塊,以及因為清陽不升而導致的持續性下瀉。這種情況被稱為中陽不振,脾虛寒濕所引起的下瀉,同時伴有表證的寒未解,即所謂的“協熱而利”,應使用桂枝人參湯來同時解表和溫中。

“協熱利”是指伴隨表證的發熱和下瀉。在《傷寒論》中,這一概念多次出現,但每個情況的病機不同,因此需要根據寒熱、虛實的不同屬性,以及表裡證的程度和急迫性,來給予相應的治療。例如,本條中的脾虛寒濕兼表下瀉,使用桂枝人參湯來同時解表和裡;而有內熱兼表的下瀉,則使用葛根芩連湯來清熱止利,同時解表;太陽與陽明合病的下瀉,病機偏重於表,主要使用葛根湯來解表,從而使表解後裏自和,下瀉自然可止。

這段文字也提到,在治療選擇上應根據病證的嚴重性來確定是先治表還是先治裏,或者同時治療表裏,或是主治裏證同時解表,或是先治裏後解表,根據不同情況適當處理。例如,太陽病誤用瀉下導致的心下硬塊和不止的下瀉,應當識別為“協熱利”,並按照164條的指導,先解表再考慮攻痔,因此不宜使用瀉心湯,而應選擇桂枝人參湯來溫裏兼解表。

37. 桂枝湯 (164)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白話文:

得了傷寒病之後,如果先用了強烈的下法,然後又進行了發汗治療,結果出現了心下部位感覺脹滿不適,並且感到畏寒的情況,這表示身體表面的風寒邪氣還沒有完全解除。這種時候,不應該直接去治療心下的脹滿(痞症),而應該優先解決身體表面的問題。必須等到身體表面的風寒邪氣被清除後,才能進一步處理心下的痞症。

為瞭解除身體表面的風寒邪氣,適合使用桂枝湯;而針對心下的痞症,則應該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來治療。

38. 大柴胡湯 (165)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病,如果出現發燒、出汗卻依然不解熱,同時感到心口堵悶、噁心嘔吐並且有腹瀉的情況,這種症狀適用大柴胡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當一個人得了傷寒,通常會出現發燒的症狀,如果能出汗,通常意味著病情有所緩解,因為汗水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熱。然而,在這個案例中,即使患者出了汗,發燒的情況並沒有改善,而且患者並沒有感到特別的寒冷,這說明發燒不是由於外界的寒邪引起的。病邪已經進一步侵入到體內較深的少陽經絡,並且伴有陽明經的內部實熱。

這種情況下,體內的氣機受阻,主要表現在胸口下方感覺堅硬。根據經典的描述,這是因為病邪阻塞了膽和胃的功能,導致氣逆(氣流不暢),從而引起嘔吐;膽和胃的氣逆也會導致燥熱在體內積聚,形成熱邪,這種熱邪迫使體液排出,表現為腹瀉,而且腹瀉的糞便會有異常的臭味,並可能刺激肛門。

對於這種情況,古代醫學書籍推薦使用大柴胡湯,這是一種可以同時調和少陽,並通過清理陽明經的實熱來治療的方劑。這個方子不僅可以解決胸口下方的堅硬感,還能幫助患者緩解病症,如反覆出現的寒熱、持續高熱、嘔吐不止、胸口急迫疼痛、便祕或腹瀉等症狀。這與生薑瀉心湯和甘草瀉心湯的治療方針有所不同,後兩者更多關注於寒熱錯雜和脾胃功能障礙。

總之,這段古文描述的是一種較為複雜的內熱和氣逆問題,需要通過特定的中藥湯劑來調整體內的氣機和清理內部的熱邪。

39. 瓜蒂散 (166)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衝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右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白話文:

如果症狀類似桂枝證,但沒有頭痛、脖子不僵硬,且脈象在寸部稍微浮起,同時感到胸部阻塞堅硬,氣向上沖到咽喉導致呼吸不暢,這是因為胸部有寒氣所造成的。這種情況應該使用催吐的方法處理,適用的方劑是瓜蒂散。

瓜蒂散的配方如下:

瓜蒂一份(炒至黃褐色),小豆一份(炒至赤色)

將這兩味藥材分別搗碎並過篩,然後混合在一起。服用時,取約一錢的藥末,加上一合炒過的香豉,再用七合熱水煮成稀粥狀,去掉沉澱物,取其液體與藥末混合,溫熱後一次性服下。如果未引起嘔吐,可以逐漸增加用量,直到出現暢快的嘔吐為止。需要注意的是,凡是患有出血病症、身體虛弱的人,不適合使用瓜蒂散。

本段文字探討了痰實阻於胸隔的瓜蒂散證,並指出其與桂枝證有相似之處。症狀包括感覺寒冷、發熱和出汗,但與桂枝證不同的是,患者不會有頭痛和項部僵硬的情況,寸脈微浮,這表明胸部有痰實邪氣的阻塞。此情況說明痰涎或宿食等導致胸部阻塞。由於痰實邪阻礙氣機流通,導致胸中感覺堅硬。邪氣的內阻使得正氣試圖驅逐邪氣,導致肺氣上逆,使呼吸困難。

由於痰實阻塞在胸隔,阻礙了衛氣的宣發功能,導致發寒、發熱和汗出,這不是風寒邪氣阻塞太陽經所致,因此沒有頭痛和項部僵硬的症狀。這證明主要的問題是痰實阻遏於胸隔,以胸中的痞硬和氣衝咽喉為主要症狀。這種向上越的邪氣需要通過使用瓜蒂散來進行催吐,以此驅除邪氣,恢復正常。

此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還討論了其他與吐法相關的情況,如少陰篇和厥陰篇中對心下痞滿、飢餓感及吐法的描述。這些都是關於實邪阻滯胸脯或胃部的情況,建議使用瓜蒂散來引導催吐。

總結來說,本證與桂枝證在表現上相似,實則不同。桂枝證涉及風寒侵襲肌表,而本證則是由痰食阻塞胸隔所致。治療時應當明確區分這兩者的病機,並針對性地選擇治療方法。此外,應將本證中的胸中痞硬與瀉心湯治療的心下痞硬進行區分,因為病位及症狀有明顯不同。

40. 藏結 (167)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傍,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

白話文:

病人脅下的部位一向有硬塊,並且與肚臍旁相連,疼痛感牽引到小腹部,甚至影響到生殖器內部的,這種情況稱為「臟結」,是屬於較為危險的病症,有可能導致死亡

這篇文章講述了當人體內的陽氣極度虛弱,而陰寒長時間凝聚不散,形成深層次的臟器病變和堵塞,這種情況被稱為脏结危候。患者腹部特別是脇下會形成疼痛的疮块,這些疮块是由於病變久治不愈,臟器功能衰弱,寒氣加重,導致氣血流通不暢,血脈受阻,從而引起疼痛。疼痛可能從脇下延伸至下腹部甚至生殖器部位。

文中提到,這種症狀涉及到的部位包括肝經和腎經路徑,這些都是中醫理論中重要的經絡,顯示病變範圍相當廣泛。由於肝、脾、腎三個臟器的功能都受到影響,導致臟氣衰弱和寒氣凝結,這是病情逐漸加重的結果。由於病情持續時間長,患者的正氣(生命力)逐漸虛弱,惡性疾病愈加嚴重,恢復變得極其困難,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本文還提到,這種脇下的疮块與疼痛連接到下腹和生殖器中,顯示內臟的真陽極度虛弱,寒凝和氣滯情況特別嚴重,因此預後(治療結果)通常不佳。與此相比,其他一些相關的病症,如心下硬滿和疼痛,食欲正常,間或腹瀉,舌苔白滑,這些症狀相對較輕,雖然病理相似但危險性較低,因此治療難度也相對較小。

總之,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較為嚴重且涉及多個臟器的病症,需要高度重視並進行適當的治療。

41. 白虎加人參湯 (168)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人參二兩粳米六台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後、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後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凜冷,亦不可與服之,與之則嘔利而腹痛。諸亡血虛家,亦不可與,得之則腹痛利者,但可溫之,當愈。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病,並且在嘔吐或瀉肚之後,到了第七天或第八天依然沒有好轉,這時熱毒積聚在身體內部,體內外都感到發熱,經常不適應風吹,口渴得厲害,舌頭乾燥令人煩躁,非常想一次喝好幾升水的情況下,應該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白虎加人參湯」的配方如下:知母六兩、石膏一斤(需要先敲碎)、甘草二兩(炙烤過的)、人參二兩、粳米六合。將這五種材料,加入十升水中,煮到米熟為止,然後去掉渣滓,留下湯液,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一天三次。

這個藥方適用於立夏之後到立秋之前的時間,立秋以後就不宜再服用;而正月、二月、三月天氣還很寒冷的時候,也不適合給病人服用,因為可能會引起嘔吐、腹瀉和腹痛等副作用。對於那些血液虧虛或身體虛弱的人,同樣不宜使用此方;如果誤用導致腹痛和腹瀉,只需給予溫補的治療,病情就會好轉。

當一個人患有太陽傷寒,如果治療方法錯誤,病情可能會惡化。本應只是體表的寒邪,可能會轉變為內部的熱邪,並影響到陽明經,導致體內外都充滿熾熱的邪熱,既消耗體液也耗損氣力。這種情況下的症狀包括持續的高熱、大量出汗、口乾渴望和心神不寧。

由於這種熱邪非常盛,患者會出現大量出汗,到了極點可能導致脫水和氣力大幅消耗。這種情況下,患者儘管飲水量很大,仍然感覺口渴難耐。此外,由於體內的熱量極高和大量出汗,患者的肌肉也會變得鬆弛,甚至在高熱的情況下感到輕微的寒意,這就是所謂的“時時惡風”和“背微惡寒”。

這樣的症狀與一般的太陽傷寒中的寒冷感覺不同,後者通常伴隨病情出現並隨病情消失,感覺更為嚴重,而且不會伴有口渴和心煩。而在這裡提到的“時時惡風”和“背微惡寒”是由於陽明經中的熱邪過盛,導致汗出後肌肉鬆弛,氣血兩損,對寒冷格外敏感,尤其是背部,因為它是陽氣匯聚之處。

治療時,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這個方子可以清熱,同時補充氣力和體液,以緩解症狀和恢復體力。這種治療方式旨在同時對抗病邪並恢復身體的正常功能。

42. 白虎加人參湯 (169)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患了感冒,但沒有高燒,口乾舌燥,心裡煩躁不安,背部稍微感到寒冷的症狀,建議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43. 白虎加人參湯 (170)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病,脈象浮動,伴有發燒症狀,且沒有出汗,這表示病邪仍在體表未被清除的情況下,不應該給病人使用白虎湯來治療。假如病人感到非常口渴,想大量喝水,並且沒有出現上述的體表病徵,那麼就應該以白虎加人參湯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劑。

44. 太陽、少陽并病 (171)

太陽、少陽并病,心下鞕,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白話文:

當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生病狀,病人感到心下部位不適,頸部僵硬並且頭暈時,應該使用針刺治療大椎、肺俞、肝俞這幾個穴位,千萬要謹慎,不可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

45. 太陽與少陽合病 (172)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擘,十二枚半夏半升,洗生薑切,一兩半(一方三兩)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白話文:

當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生疾病,且伴有腹瀉的情況時,應給予黃芩湯進行治療;如果還出現了嘔吐症狀,則應該使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黃芩湯的配方如下: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掰開)。將這四味藥材加入一斗水中,煎煮至剩餘三升藥液,濾掉藥渣後,分為溫熱的劑量,每日飲用一升,白天兩次,夜晚一次。

黃芩加半夏生薈姜湯的配方如下: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掰開)、洗淨的半夏半升以及切片的生薑一兩半(另一種配方為三兩)。將這六味藥材加入一斗水中,煎煮至剩餘三升藥液,濾掉藥渣後,同樣以溫熱的方式分次服用,每日飲用一升,白天兩次,夜晚一次。

文中提到的“太少合病”是指病邪入侵人體時涉及到的兩個階段:太陽階段和少陽階段。太陽階段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頭痛和發熱;而少陽階段則可能出現口苦、喉嚨乾燥、心煩、腹痛和食慾不振等症狀。根據這些症狀,可以推斷病邪主要在少陽階段造成影響。

然而,如果病情發展到出現下痢或嘔吐作為主要症狀,則說明少陽階段的邪熱已經逆行阻塞在胃腸道中。這時,下痢往往伴隨著肛門灼熱感、黏稠不淨的糞便和腹痛,甚至出現急腹症狀,同時可能還會有發熱、口苦、喉嚨乾和眩暈等其他症狀。

對於這種情況,適合的治療方法是使用黃芩湯來清除少陽階段的邪熱,從而停止腹瀉。如果少陽階段的邪熱上逆到胃部,導致胃的協調功能失常,出現嘔吐,則應使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來清熱止瀉,並且調和胃氣,促使其向下運動。

這段文字提供了對於特定症狀的病理解釋和相應的中醫治療方案,幫助瞭解病症的發展過程以及如何透過傳統方劑來進行有效治療。

46. 黃連湯 (173)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黃連湯方

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乾薑三兩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三夜二。

白話文:

如果患有傷寒,胸部有熱感,胃裡有不正之氣,腹部疼痛,並且想嘔吐的情況,可以使用黃連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黃連湯的配方如下:

  • 黃連:三兩
  • 炙甘草:三兩
  • 乾薑:三兩
  • 去皮桂枝:三兩
  • 人參:二兩半
  • 清洗過的半夏:半升
  • 拆開的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七種藥材,加入十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六升的藥液,然後去掉藥渣,溫熱後服用。白天服三次,夜晚服兩次。

文中所說的“胸中”和“胃中”指的是身體的上下部分。當熱邪主要集中在上部,從胃部延伸至胸部,就形成了“胸中有熱”的情況。而“胃中有邪氣”實際上是指腹部有寒邪,這裡用“胃中”來形象地描述腹部的寒冷感覺。因此,胃和胸部為熱,而腸道則因寒邪導致氣滯,從而引起腹痛和想要嘔吐的感覺。

這種上部熱症和下部寒症的情況,主要是因為陰陽的升降失衡。當陽氣應該下行而未能下行時,上部就會過熱;同時,陰氣應該上行而未能上行時,下部就會過冷。這種狀態可能還會伴隨心煩、痔腫、腹瀉等其他症狀。

這與中醫中的“瀉心湯證”相似,都屬於寒熱夾雜、氣機升降失常的病狀,但兩者的病理機制略有不同。瀉心湯證涉及寒熱交錯,阻塞中焦,以心下痞為主要症狀,並且因為清陽不升和濁陰不降而導致腸鳴和嘔吐;而本病症則是因為寒氣和熱氣分別在身體的下部和上部形成阻塞,造成了想要嘔吐和腹痛的主要症狀。

這種分析有助於理解身體不同部位的陰陽失衡狀況,並針對性地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來緩解症狀。

47. 桂枝附子湯 (174)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甘草二兩,炙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去桂加白朮湯方附子炮,去皮,破,三枚白朮四兩生薑切,三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初一服,其人身如痺,半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朮,併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 法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

白話文:

傷寒病已經八、九天了,風濕交結在一起,身體感到疼痛且不適,無法自己翻身,沒有嘔吐也沒有口渴的症狀,把脈時發現脈象浮虛且細澀,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桂枝附子湯作為治療主方。如果病人的大便堅硬,但小便自行通暢,那麼就應去掉桂枝,改用加白朮的湯劑作為主要治療方。

桂枝附子湯方

材料包括:桂枝四兩(去皮)、炮附子三枚(去皮、破碎)、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炙甘草二兩。將這五種藥材加入六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二升,濾掉藥渣後,分為三次溫熱飲用。

去桂加白朮湯方

材料包括:炮附子三枚(去皮、破碎)、白朮四兩、生薔切片三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剖開)。同樣地,將這些藥材和六升水一起煎煮至剩二升,濾渣後分三次溫服。

在初次服用後,病人可能會感到身體像痺痛一樣,大約半天左右,再繼續服下第二次,當三劑藥都服用完畢後,病人可能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這是正常現象,不必驚慌。這是因為附子和白朮合作,正在滲透到皮膚深處,驅逐體內的濕氣,尚未完全清除所導致的反應。

原本的方劑設計有兩種應用方法:如果大便堅硬且小便自行暢通,就去掉桂枝;反之,如果大便不堅硬且小便不通暢,就應該加入桂枝。方中的附子用量為三枚,對於一些體質虛弱的人或產婦來說可能偏多,建議減量服用。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一種因長時間感受風寒而引發的病症,這種病症叫做風濕。當風、寒、濕三種邪氣相互作用時,會封鎖肌膚表層,阻礙氣血正常流動。如果風的影響最強,則會導致全身疼痛和不適;如果濕的影響最強,則會感到身體沉重,難以轉側。由於風寒濕邪只停留在體表,而未深入到內臟,所以患者不會出現嘔吐(無少陽症狀)和口渴(無陽明症狀)。

風邪影響到體表,導致衛氣(保護體表的氣)不足,因此脈象表現為浮虛。寒濕阻滯在體表,使得經脈運行不暢,表現出澀的脈象。此外,患者可能還會有發冷、發熱、出汗等症狀。治療上使用桂枝附子湯來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在中醫經典《素問·痹論》中,風寒濕三氣混合侵犯肌表的情況被描述為痹症,是一種複雜的混合性疾病。風寒濕邪影響肌表後,會造成衛陽不固定,表現為發冷、發熱、出汗、脈浮等。這種病狀在表面上類似於太陽病(一種感冒),但實際上不是太陽病,因為太陽病是由風寒直接攻擊體表引起,伴有發冷、發熱、身體疼痛,但正氣未必虛弱,脈不會表現為浮虛而澀。

文中提到的“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表明風邪已去而濕邪仍存。按照《金匱要略·痙濕喝篇》的記載,濕痹通常會使小便不暢而大便較快,但本病例中,服用桂枝附子湯後,由於陽氣得到恢復,風邪被驅除,但濕邪仍影響脾陽,導致運化功能失常,水液異常流向膀胱,因此大便變硬而小便順利。治療應去掉桂枝(因為風邪已去),增加白朮(以祛除剩餘的濕邪)。

48. 甘草附子湯 (175)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朮二兩桂枝四兩,去皮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復煩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

白話文:

當風濕交結在一起時,會導致骨頭和關節疼痛困擾,甚至抽痛到無法正常彎曲伸直,接近患處則疼痛加劇,伴有出汗、氣短,小便不暢,怕風且不想脫衣服,有時身體稍微浮腫的情況,這時可以使用甘草附子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甘草附子湯的配方如下:甘草六克(經過炙烤處理),附子四枚(先用火炮製並去除外皮,再切開),白朮六克,桂枝十二克(去皮)。將上述四味藥材加入六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的液體,濾掉藥渣,趁溫熱時分三次服用,每次一升。開始服用後,如果能微微出汗就表示病情正在緩解;假如服藥後食慾恢復但出汗停止後疼痛又出現,可將劑量調整為每次五合(約半升);如果擔心一升太多,可以先從六至七合(約三分之二升)開始服用。

本文接續上一條討論,講述由於風寒濕邪長時間停留並累積在筋骨關節處,導致氣血凝滯,經脈流通不暢,從而引發關節嚴重疼痛、僵硬拘急,且伸屈不靈,靠近時疼痛加劇。風濕鬱積於體表,導致衛陽(保護身體表層的陽氣)不穩固,使得皮膚的防護功能減弱,無法抵抗外來風寒的侵襲,因此會出現怕風、多汗、不願脫衣的情況。當濕邪內阻時,會影響三焦(中醫理論中負責身體氣液運輸的系統)的運作,表現為呼吸短促,以及小便不暢。濕邪還會導致皮膚微微腫脹。

由於這種邪氣結束較深,病情較重,治療上應使用甘草附子湯,這是一種可以扶助體內陽氣、溫暖經脈,同時驅散寒濕的藥方。甘草附子湯被認為是峻藥(強效藥物),但配方中的甘草具有緩和其峻烈性質的作用。

這條和前一條的討論都圍繞風寒濕痹的症狀,但兩者在邪氣侵犯的部位和病情的輕重上有所不同。前一條談到的是風濕痹症的初期,風寒濕邪影響較表淺的肌表,主要症狀為全身疼痛和轉側困難,並未深入影響內腑,因此無嘔吐、無口渴。由於病位較淺,主要使用大劑量的桂枝附子湯來快速達到溫通經脈、驅風除寒濕的效果。而本條討論的是病位較深,影響到關節筋骨的風寒濕病,病情更重,症狀表現為關節劇痛、僵硬難以活動。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甘草附子湯以更強效地治療,同時利用甘草的緩和作用來調節藥效。

49. 白虎湯 (176)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裡有寒,白虎湯主之。】

如果得了傷寒病,脈搏浮現且滑動,這表示體表有熱,體內有寒,此時應使用白虎湯來治療。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打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這四種藥物,以一斗水煮沸,待米煮熟後,過濾掉藥渣,溫熱飲用,每日三次。

50. 炙甘草湯 (177)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切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擘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白話文:

感冒風寒後,如果出現心跳不規則、間歇現象(脈結代),並且伴有心慌不安的症狀(心動悸),建議使用「炙甘草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炙甘草湯的配方如下:

  • 炙甘草 四兩
  • 切好的生薔姜 三兩
  • 人參 二兩
  • 生地黃 一斤
  • 去皮的桂枝 三兩
  • 阿膠 二兩
  • 去心的麥門冬 半升
  • 大麻仁(麻仁) 半升
  • 剝開的大棗 三十枚

製作方法:將上述九種藥材,加入清酒七升和水八升中,首先煎煮除了阿膠之外的八味藥材,煮至剩餘三升液體,之後濾掉藥渣。接著,將阿膠加進去,讓它在溫熱的藥液中完全溶解。完成後,每次溫服一升,一天分三次服用。

此方又稱為「復脈湯」,意味著它有助於恢復正常的脈搏和氣血流通。

本文開頭用“傷寒”來描述病因,說明病症是由於感受風寒所引起的,並且表明病邪還未從體表解除。患者表現出脈結代和心悸的症狀,這指示著體內的少陰(主要關聯心腎)存在裏虛,心臟因此失去了正常的養護。

在中醫理論中,太陽與少陰互為表裏,少陰主要受心腎所影響。如果心臟功能本身較弱,氣血不足,那麼來自太陽的邪氣就難以從體表排出,反而可能侵入少陰,損害心臟的氣血和陰陽平衡。這會導致脈象出現結代(脈搏出現不規則)和心悸(心臟跳動不安)等症狀。《素問·六節藏象論》中有言:“心者,生之本”,指出心臟是生命的根本,一旦受損,情況便相當嚴重。

整體來看,這種病狀起初可能是表裏同病,但最終演變成心陰和心陽都虛弱的狀態。治療上建議使用炙甘草湯,這是為了恢復正常的脈象和氣血循環。如《醫宗金鑑》所述,這是基於患者平日血氣衰弱,無法抵抗寒邪,導致脈象無法持續流動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傷寒的表象還未消退,但更重要的是要迅速補充中焦的氣血,恢復脈象,確保營衛氣血的正常流通。脈結代和心悸是這種病狀的關鍵診斷點。結脈和代脈意味著脈搏不均勻,間或出現間歇。這是因為心陽不足導致心臟驅動力不足;同時心血不足,脈道未被充分充盈,氣血流通困難,從而導致脈搏連續性受阻。

51. 結代脈 (178)

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白話文:

如果脈搏摸起來來得緩慢,並且時不時會停止一下再繼續,這稱為「結脈」。另外,脈搏跳動時中途會中止,接著再次出現時變得較為快速且細微,中間似乎有回折然後又反向跳動的情況,這也叫做「結脈」,屬於陰性脈象;倘若脈搏跳動中間中止後,無法自行恢復,而是需要再次啟動才繼續跳動的,這稱為「代脈」,同樣屬於陰性脈象。遇到這樣的脈象,通常代表病情較為複雜,治療上會較為困難。

本文詳細講述了結脈和代脈兩種脈象的特徵和預後。結脈和代脈都是脈律不整,具有間歇性的特徵,都屬於陰脈的類型,但各有不同:

  1. 結脈:此脈在脈搏跳動時會突然停頓,然後再次恢復,或者在跳動中突然發生停頓,之後的一兩次跳動可能較快。這種脈象反映出鬱結後再伸展的情況,通常停頓時間較短。

  2. 代脈:這種脈在搏動中出現較長時間的停頓,需要等待較長時間後的下一次脈搏來替代前一次的脈搏。這反映了氣血虛弱,真氣衰微的狀態,表示病情較為嚴重。

結脈通常是一種警示性的脈象,而代脈則是一個危險的徵兆,表明病情更為嚴重,難以治療。治療上可以使用炙甘草湯來調理,通過加強心臟的氣血來恢復正常的脈象。

此外,結脈和代脈可能由於邪氣阻塞而引起,如血淤、水停、痰氣、內熱或其他突發事件如嚴重出血或情緒極端波動等。治療這些情況時,應針對具體的原因來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如活血化瘀、利水或理氣化痰等,並不能僅依賴炙甘草湯。

結脈、代脈以及另一種稱為促脈的脈象都屬於不規則的間歇性脈象。促脈是頻繁且突然停止的脈象,如果強有力通常表示陽熱過盛或氣滯血疲;如果微弱則可能表示氣血虛弱或體力衰竭。各種脈象的識別是診斷的關鍵,尤其是脈象的強弱和間歇的具體情況。

雖然這些脈象主要用於診斷心臟的氣血不足和陰陽兩虛,但在臨牀上對於心臟疾病或由外感引發的心臟問題也非常適用,只要確定了心臟的氣血不足,無論是否有外感症狀,都可以使用這種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