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宋本)》~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第六(31-127)

回本書目錄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第六(31-127)

1. 葛根湯 (31)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諸湯皆仿此。

白話文:

太陽經邪氣所引起的病狀,如果出現脖子和背部僵硬不適、無法出汗以及畏懼冷風的情況,建議使用葛根湯來治療。以下是葛根湯的配方:

  • 葛根:四兩
  • 去節麻黃:三兩
  • 去皮桂枝:二兩
  • 生薑(切片):三兩
  • 炙甘草:二兩
  • 芍藥:二兩
  • 大棗(剖開):十二枚

將上述七種藥材準備好,使用十升水先熬煮麻黃和葛根,待水分減至八升時,去除表面浮沫,再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煎煮直到剩下三升藥液。接著,濾掉藥渣,每次溫熱服用一升,飲後蓋被休息,以達到微汗為宜。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太陽病的情況,其主要特點是發熱,怕風寒,頭痛,沒有汗出現,脈搏浮緊。病人使用的治療方法是葛根湯,這告訴我們這種病屬於太陽傷寒的範疇。這種病的主要原因是風寒侵襲體表,導致保護體溫的陽氣被阻塞,營養液體流動不暢。

另一個顯著的症狀是項背部感覺緊繃,不舒服,活動受限。這是因為風寒邪氣攻擊了太陽經絡(影響頸部和背部的經絡),導致經絡中的氣血流動不暢,經絡得不到足夠的滋養。

本段文字還與另一條文獻中的桂枝加葛根湯的用法做了比較。兩者都是用於治療太陽風寒表證,也就是外感風寒的情況,表現為發熱,怕風寒,頭痛,脈搏浮。不過,桂枝加葛根湯的情況下,項背緊繃通常伴隨自汗,因為病在太陽中風階段,此時脈搏浮而緩;而本條中的病狀,由於是在太陽傷寒階段,所以特別提到“無汗惡風”,脈搏浮緊也符合這種病狀的特點。

2. 葛根湯 (32)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白話文:

當「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生病狀時,患者往往會出現腹瀉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葛根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段文字講述的是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的情況,這種狀況我們稱為太陽與陽明合病。儘管如此,根據葛根湯的主治來看,這種病還是以太陽表證為主,表現為發熱、畏寒、頭痛、不出汗、脈搏浮或浮緊等症狀。這些症狀的成因主要是風寒侵襲了體表,抑制了保護體溫的陽氣,並導致了體內液體流動的鬱滯。

文中的“必自下利”這個用法,「必」在這裡可以理解為有可能,即如果這種太陽傷寒的病狀同時伴隨著腹瀉,則這個病也涉及到了陽明經控制的胃腸,因此被稱為太陽與陽明合病。腹瀉的成因是風寒邪氣侵擾了體表,未能被排出體外,反而內壓大腸導致過度的傳導。文中特別用了“自”這個字來強調腹瀉是由這個風寒表證引起的,而不是由治療不當或是其他內部虛弱、熱邪所引起。

當太陽表證和腹瀉同時出現時,從中醫的理論來看,這可以被稱為表裏同病。不過,這種病的主要症狀還是太陽傷寒,而腹瀉的性質也是由表證引起的,屬於表證的一部分。因此,治療應優先進行發汗解表,以解除外感,調和內外的平衡。此外,葛根作為藥材,不僅可以辛散解表,還可以提升體液以止腹瀉。後世稱這種治療方法為逆流挽舟法。

3. 葛根加半夏湯 (33)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葛根加半夏湯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生薑二兩,切半夏半升,洗棗十二枚,擘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白話文:

當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出現病症,如果沒有腹瀉的情況,而只有嘔吐的話,建議使用「葛根加半夏湯」來治療。以下是「葛根加半夏湯」的配方及煎煮方法:

配方成分包括:葛根四兩、去節的麻黃三兩、炙甘草二兩、芍藥二兩、去皮的桂枝二兩、切片的生薑二兩、洗淨的半夏半升、以及十二枚擘開的紅棗。

具體煎煮步驟如下:將上述八種藥材,加入十升水中,首先煮葛根和麻黃,待水分減少至剩八升時,撇去表面浮沫,再將其餘藥材加入;繼續煎煮,直至剩下三升藥液。接著,濾去藥渣,每次溫熱服用一升。飲用後,應蓋被休息,以達到微汗的效果。

這段文字進一步詳述了太陽傷寒與胃腸症狀相關的中醫理論。文章指出,第33條和前面的32條大體上是一致的,都涉及到由於外感風寒而引起的太陽傷寒,這種病症同時影響到胃腸。

不同之處在於,第33條中提到的病情是由於外感風寒邪氣沒有解除,進而侵犯到胃腑,導致胃氣上逆,也就是出現了嘔吐的症狀。這顯示了太陽陽明合病中,風寒邪氣同時侵犯胃腸時,根據邪氣影響的部位不同,症狀也有所不同:如果主要影響到腸,則會有腹瀉;如果重在胃,則會出現嘔吐。

作者在這裡延伸其意,認為如果胃腸同時受累,患者會同時出現嘔吐和腹瀉的症狀。這種情況不僅符合中醫學的理論邏輯,也是臨牀上常見的。治療這種症狀時,仍然可以使用葛根加半夏湯這個方劑。

第31條描述的是太陽病,病人出現項背緊繃的症狀,沒有出汗而且怕風。第32條提到的是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病人會出現腹瀉。第33條則是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病人會出現嘔吐。這三條其實大致相同,都是因為太陽傷寒引起,不同的是具體的症狀:項背緊繃、嘔吐、腹瀉。

對於這些症狀,主要的治療方法都是使用葛根湯,這個方劑可以解散風寒的影響。如果病人出現嘔吐,則在葛根湯的基礎上加入半夏,這樣可以幫助降低胃氣的逆流,減輕嘔吐症狀。

4. 葛根黃芩黃連湯 (34)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葛根半斤甘草二兩,炙黃芩三兩黃連三兩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白話文:

如果患的是太陽病,且表現出適合使用桂枝湯的症狀,但醫師錯誤地使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導致腹瀉不止,同時脈搏呈現急促的狀態,這表示體表的病邪尚未解除;倘若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伴有喘息和出汗的症狀,就應該以葛根黃芩黃連湯為主要治療方劑。

葛根黃芩黃連湯的配方如下:葛根四兩(約半斤)、炙甘草二兩、黃芩三兩、黃連三兩。將這四味藥材加入八升水中,首先煎煮葛根,待水量減少到六升時,再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煎煮,直至剩下四升的藥液。接著,濾去藥渣,將藥液分作兩份,溫熱後分兩次服用。

這個診斷應該分成兩個部分來閱讀。第一部分從“太陽病”到“表未解也”,這一段主要講的是太陽病的表現還是以表證為主,即病在體表。第二部分從“喘而汗出者”開始,這一段解釋了因為錯誤地使用了瀉下治療方法,導致邪氣從表層入裏轉化為熱,熱氣逼迫腸道造成腹瀉。

在第一段中,本應使用桂枝湯來解表,也就是解除體表的症狀,但錯誤地使用了瀉下的方法,這種做法是違背治病原則的。由於錯誤的瀉下治療,傷及了胃腸,因此出現了腹瀉。從“脈促者,表未解也”這句話可以看出,即使經過瀉下,表證仍未消除,邪正之爭仍然明顯,因此,腹瀉主要還是由於表證引起,治療應以解表為主,結合治療腹瀉。

在第二段中,描述了表病經錯誤處理後的變化,表證不再是主要問題,即使仍有輕微的表證,其重點已轉移到由於腸道內的熱邪引起的腹瀉。從“喘而汗出者,葛根芩連湯主之”可以看出,錯誤治療後出現的喘息和出汗,表明外邪已轉為內熱,熱邪壓迫大腸過度,導致了熱性的腹瀉。肺和大腸是外內相關的器官,熱邪上炎使肺氣受壓,因此出現喘息;熱氣在體表下逼迫體液外泄,導致出汗。這種情況下,使用葛根芩連湯,這是一種苦寒清熱、固定陰液、止腹瀉的湯劑。

本條所述的腹瀉,與葛根湯證的腹瀉不同:葛根湯治療的是太陽傷寒直接引起的腹瀉,而這裡描述的是由於錯誤治療表證導致外邪轉入體內,進而引起的腹瀉。前者表現為無汗,而後者則因熱邪在內,表現為喘息和出汗。

5. 麻黃湯 (35)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痛,可發其汗,宜麻黃湯。

白話文:

太陽病的症狀包括:頭痛、發燒、全身痠痛、腰痛、骨頭和關節疼痛、畏風、無汗並且伴有氣喘。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麻黃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麻黃湯的配方如下:麻黃三兩(需要去掉節部)、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經過炙烤)、杏仁七十粒(去除皮和尖端)。右側所列的四種藥材,使用九升水先煮麻黃,煮到水量減少到二升時,去掉表面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至剩下二升半的液體,濾掉藥渣,溫熱後服用大約八合(約相當於現在的400毫升),然後蓋被休息,以微微出汗為佳,不需要額外喝粥滋補,其後的調養方式類似於桂枝湯的原則。

如果脈象呈現浮且緊的特徵,浮代表受風邪影響,緊則表示寒邪入侵。風邪會損及衛氣(身體的防禦系統),寒邪則會傷害營氣(身體的營養系統)。當營衛兩者都受到侵害時,就會出現骨節間的不適與疼痛。這時候,透過發汗的方式治療是合適的,建議使用麻黃湯來達到此療效。

這段文字詳細解釋了太陽傷寒的症狀和治療,建議與第1條和第3條一同參考。

根據第1條,太陽病的表現是脈浮,頭頸部感到劇烈疼痛且怕冷。第3條提到,太陽病可能伴有發熱或未發熱,但必定感到寒冷,全身疼痛,嘔逆,並且脈象為陰陽俱緊,這就是所謂的傷寒。由此可見,除了上述症狀外,患者的脈象通常緊而浮,頭痛主要表現為頭頸部強痛,「惡風」與「惡寒」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怕冷的表現,通常這種狀態比使用桂枝湯治療的症狀更為嚴重。

太陽病的病機是風寒侵襲體表,束縛了體表的衛氣,阻礙了氣血運行,進而引起了營血鬱滯。當風寒束縛衛氣,衛氣會試圖抵抗並伸展,由此產生激烈的邪正鬥爭,導致發熱和脈浮緊。太陽經脈經過頭部到頸部,連接脊椎至腰部。風寒侵襲這些經脈,會導致頭頸疼痛,全身疼痛,骨節疼痛。由於營血鬱滯,毛孔閉塞,所以不會有汗出現。肺主氣,並控制皮膚和毛發,當毛孔閉塞時,會影響肺的功能,導致呼吸困難,這是太陽傷寒的主要特徵。

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都是表證,主要區別在於有無出汗,脈象是浮緩還是浮緊。一般來說,中風會自汗而傷寒則無汗。這是中風與傷寒的重要分界線,但脈象會受多種因素影響,變化多端,因此脈象的浮緩或浮緊只是作為參考,不是最重要的區分標準。

太陽病本身就有頭頸強痛,特別是在傷寒中更為明顯。但這種頭頸強痛與項背強几几(項背緊繃)不同。頭頸強痛主要是頭部連接頸部的疼痛,比較劇烈但程度相對較輕;而

項背強几几則是頸背部疼痛較重,僵硬難以舒展,轉動困難。

此外,本證的喘息主要由風寒束縛體表,衛氣閉塞營氣鬱滯所引起,並伴隨著發熱、怕冷、無汗等傷寒的症狀。而葛根芩連湯證的喘息則是由於內部熱氣上衝,肺氣受阻所致,通常伴有腹瀉、出汗等症狀。從這些可以看出,葛根芩連湯證主要以裏熱和腹瀉為主,其喘息並非主要症狀。

6. 麻黃湯 (36)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白話文:

當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生病狀,如果病人感到氣喘且胸部充滿不適時,不應該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而應該考慮使用麻黃湯來治療。

當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時,有個重要的原則是「不可下」,即不宜使用瀉藥。這是因為雖然有些陽明病的徵兆,如發熱或頭痛,但腸道還沒有足夠的燥熱,也就是說腸道的狀態還不穩固,不適合使用瀉藥。

從「宜麻黃湯」這一推薦來看,雖然是太陽與陽明的合病,但病情主要表現在表證,也就是肺部的問題比較嚴重,如喘息和胸部感覺滿悶。因為肺位於人體最高部位,主導呼吸和與皮膚毛髮相關的功能,當風寒侵犯,肺氣上逆,導致喘息是常見的表現。

在討論第35條「惡風無汗而喘」時,可以看出喘息和胸悶是由肺氣不暢所導致。這裡的喘息適宜使用麻黃湯治療。如果參照第35條,那麼在有發熱、惡寒、頭痛、脈浮而無汗等症狀的情況下使用麻黃湯是合理的;如果缺乏這些症狀,則太陽陽明合病中的喘息用麻黃湯就難以理解了。

這段文字還提到了雖然肺氣受阻導致喘息和大腸的傳導功能受影響可能表現為便祕,但這並不意味著陽明熱實已經形成,故此情況下不宜使用瀉藥。第56條提到,如果傷寒導致六七天不大便且有頭痛和發熱,而小便清澈,這表明問題仍在表,應當使用發汗法和桂枝湯,而非承氣湯。

總之,本條指出當有太陽和陽明合病的徵兆時,應該謹慎選擇治療方法,考慮病在表還是裏,並非一味追求清熱或瀉下。這裡的「宜麻黃湯」是基於病情主要表現為傷寒的表證,尚未完全轉入陽明,因此有選擇地使用麻黃湯,而不是簡單地應用。

7. 小柴胡湯 (37)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炙生薑各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太陽病如果已經超過十天,並且脈象變得細弱、病人喜愛躺臥,這表示身體外表的病邪已經減退。假如同時出現胸部滿脹、脅肋部位疼痛的情況,可以給患者服用小柴胡湯;如果脈象只是單純地浮動,則應該給予麻黃湯。

小柴胡湯的配方如下:

柴胡:半斤(約30克) 黃芩:三兩(約18克) 人參:三兩(約18克) 甘草(炙):三兩(約18克) 生薑:三兩(約18克),切片 大棗:十二枚,拍裂 半夏:半升(約30克),先清洗乾淨

以上七種藥材,加入一斗二升(約2800毫升)的水一同煎煮,煮至剩下六升(約1400毫升)時,濾掉藥渣,再將藥液煎煮至三升(約700毫升)。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約230毫升),一天分三次服用。

這段文字討論了太陽病如果持續超過十天後可能出現的症狀變化和相應的治療方式。下面是將這段古文翻譯成現代中文白話的版本,方便社會大眾理解:

當太陽病持續十天以上,病程較長,症狀可能會有所變化,因此需要仔細觀察病情後再做出判斷,不應僅根據病程時間來確定病情的嚴重性。這裡提到了太陽病久治不愈可能會有三種不同的發展方向:

  1. 脈象變化:原本脈象浮而有力,變為浮細,顯示出症狀趨向平和,表明表證即體表的症狀已經消失。由於病程較長,病人初期康復階段,正氣尚未完全恢復,因此會感覺精神疲倦,喜歡安靜和睡覺,這表示外感的邪氣已經解除。

  2. 由太陽證向少陽證轉變:如果太陽病持續時間長而未愈,病人可能出現胸部滿悶和脅痛,這些部位屬於少陽經脈循行之處,這表明太陽證已經結束,少陽證開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特別提到少陽的脈象,但如果脈象出現弦狀(緊而有力),則可以考慮使用小柴胡湯來和解少陽的症狀。

  3. 太陽病持續但無其他變化:如果超過十天,但病人的脈象僅是浮動而沒有其他明顯變化,這表示病情尚未向更深層次轉移,即“脈若靜者,為不傳也”。在這種情況下,不論病程長短,仍可使用麻黃湯來進行發汗治療,以解除表證。

每段分析均根據對應的治療方案來解讀脈象和證候,這是中醫治療中常見的方法。具體關於小柴胡湯的治證、方藥和釋義,可以參考第96條進一步瞭解。

8. 大青龍湯 (38)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肉瞤,此為逆也。

大青龍湯方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薑三兩,切大棗十枚,擘石膏如雞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白話文:

當出現太陽中風的症狀,脈象浮且緊,伴有發燒、畏寒,全身痠痛,無汗,並且感到煩躁不安時,可以使用大青龍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然而,如果患者的脈象呈現微弱,並且有自汗、畏風的現象,則不應使用大青龍湯,因為服用此方可能會導致手腳冰冷、筋肉抽搐的情況,這是一個治療上的錯誤。

大青龍湯的配方如下:麻黃六兩(需去除節部)、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烤過)、杏仁四十粒(去皮去尖)、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枚(剖開)、以及石膏一塊約雞蛋大小(粉碎)。將上述七種藥材,加入九升水中,首先煮沸麻黃,待水分減至六升後,撈去表面浮沫,再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煮至剩三升液體,濾去藥渣,溫熱後飲用一升,目的是讓患者稍微出汗。如果出汗量較多,可用溫和的粉末敷抹,以防受涼。如果服用一次後已見出汗,則暫停後續服用;倘若繼續服用導致大量出汗,可能引發陽氣衰弱,病人會更加畏風、煩躁且難以入眠。

第38條提到,當出現發熱、怕冷、全身疼痛且不出汗的症狀時,這些無疑都屬於傷寒的表現,並且屬於實證。脈象浮緊或浮緩,這都表示風寒邪氣停留在體表,阻礙了衛氣的正常流動,導致營血(體內的營養液)流動不暢。不過,煩躁這一症狀通常不屬於太陽傷寒。從方劑中使用石膏(一種清熱解毒的藥物)可以看出,患者體內有熱鬱積存。這種內熱的形成,是因為外來的風寒束縛了陽氣,使得陽氣無法正常散發而轉化為熱。

因此,症狀中的「不出汗而煩躁」被用來突顯病情的關鍵,這也是診斷和治療的關鍵點。由於病情較為複雜,治療時需要特別注意這些細節,避免錯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

9. 大青龍湯 (39)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白話文:

當患傷寒時,如果脈象呈現浮而緩的特徵,身體並沒有疼痛感,只是感到沉重,且偶爾會有輕微減緩的時刻,同時沒有出現少陰病的其他症狀,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大青龍湯來治療發汗解表。

第39條補充說明:病人感覺身體不疼但沉重,有時會感覺稍微輕鬆一些。這是在確認病人有發熱、怕冷、不出汗並且煩躁的情況下,說明如果正氣和邪氣的爭鬥比較緩和,經脈阻滯不嚴重,那麼病人就會感覺身體沉重但不疼痛。這種沉重感是由於表層的鬱滯所引起的,但由於病情主要在體表,陽氣有時會短暫通暢,所以病人會有一時感覺輕鬆的現象。如果是由於內部的問題引起的身體沉重,就不會有這種短暫輕鬆的感覺,這是判斷的依據。

總結來說,大青龍湯的典型和非典型症狀雖有少許差異,但其病機屬性相同,所以應用大青龍湯來發汗解表,同時清除體內的熱。

之前提到麻黃湯是一種強效的發汗藥,而大青龍湯的作用更為強烈,因此只能用於表寒裏熱的實證。如果脈象微弱,病人出汗且怕風,這表明表裡都虛弱,那麼大青龍湯就不能使用,否則會因為大量出汗而損傷陽氣和陰液,導致肌膚和經脈失去溫養,出現手足冰冷、肌肉抽搐等症狀,必須警戒。

第39條進一步強調,如果沒有少陰病的症狀,就可以使用大青龍湯來治療。這說明身體沉重和煩躁並不是本病所特有的症狀,必須與少陰病引起的身體沉重和煩躁區分開來。少陰病的身體沉重是由於氣血衰弱,陰寒內盛所致,這種沉重感是持續不斷的,並且伴隨一系列陰寒內盛的症狀。而本病的身體沉重,是由於不出汗,寒邪鬱滯,內熱擾動引起的,所以有時會感覺輕鬆,並且伴有表寒內熱的症狀。

至於煩躁症狀,無論是屬於本病還是少陰病,都應根據全部的脈象和症狀來區分,瞭解其要點,就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10. 小青龍湯 (40)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芍藥細辛乾薑甘草炙桂枝各三兩,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堯花(如一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著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白話文:

當患者出現傷寒症狀,且體表的寒邪未能解除,同時感到心下部位有水氣積聚,症狀包括乾嘔、發燒伴隨著咳嗽,或者感到口渴,或者有腹瀉,或是吞嚥困難,又或是小便不暢、小腹部脹滿,乃至呼吸急促時,可以使用小青龍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小青龍湯配方如下:

  • 麻黃(去節):三兩
  • 芍藥:三兩
  • 細辛:三兩
  • 乾薑:三兩
  • 炙甘草:三兩
  • 桂枝(去皮):三兩
  • 五味子:半升
  • 半夏(洗淨):半升

以上八種藥材,用一斗水先煎煮麻黃,待水分減少到八升時,去掉表面浮沫,再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煎煮至剩三升藥液,濾掉藥渣,趁溫熱分三次服用,每次一升。

根據具體病情,可做以下調整:

  • 若感到口渴,去除半夏,加入栝樓根三兩。
  • 若有輕微腹瀉,去掉麻黃,加入一雞蛋大小的堯花,炒至紅色。
  • 若吞嚥困難,去掉麻黃,加入炮製過的附子一枚。
  • 若小便不暢且小腹部脹滿,去掉麻黃,增加茯苓四兩。
  • 若有呼吸急促情形,去掉麻黃,加入去皮尖的杏仁半升。

11. 小青龍湯 (41)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白話文:

感冒風寒,胸口下方有水氣積聚的狀況,症狀為咳嗽且稍微喘息,身體發熱,但沒有口渴的感覺。如果在服用藥湯之後反而感到口渴,這表示體內的寒氣正在消退,疾病即將好轉。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小青龍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以下是對古文的翻譯,以現代中文白話文的形式呈現,適合社會大眾理解:

這兩條內容相互補充,說明瞭傷寒表症未解、心下有水氣的症狀和病機,即外寒內飲的情況,並提出了使用辛溫解表、溫化水飲的方法來治療,以小青龍湯為主要方劑。第41條中的“小青龍湯主之”應該緊接在“發熱不渴”之後,這是一種倒裝句式。

“傷寒表不解”是指發熱、怕冷、不出汗、頭痛、身痛等症狀,第41條中的“傷寒”二字與此意思相同。其病機與麻黃湯證基本相同,不再重複。“心下有水氣”是指水飲停積在心下和胃部。心下與肺隔著一層膜相鄰,當水停在此處,由於外感風寒的影響,氣機逆轉,水氣上升,侵擾肺部則引起咳嗽,侵擾胃部則引起嘔吐,這是主要症狀。

需要進一步解釋的是,第40條中喘息是可能的症狀,而第41條中喘息是主要症狀之一,可以視為互相補充。總的來說,外寒內飲引起的咳嗽和喘息在臨牀上經常一起出現,由於寒飲引起的喘息必然伴隨咳嗽,而咳嗽不一定伴隨喘息,所以只要病機一致,小青龍湯既能治咳嗽,也能治喘息,或咳嗽喘息同時出現,不必拘泥於細節。

第40條中自“或渴”以下,描述的是可能出現的症狀,不必全部具備。凡是水飲為患的情況,常因氣機升降而變動不定,隨著受影響部位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水飲屬於陰,通常不會口渴,但如果水飲停聚阻礙了氣機,使氣不能轉化為津液,也會出現口渴的情況。這種口渴通常是頻繁飲用熱湯,但喝得不多,主要是為了舒適,與熱盛津傷的口渴是有區別的;水飲下趨,浸潤腸道,會引起腹瀉;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則會導致小便不利,小腹脹滿;水氣上逆,影響肺氣的清理,則會引起喘息和咽喉阻塞感。

如上所述,水飲的症狀通常不會口渴,但如果服用小青龍湯後出現口渴,這是一個病情好轉的好兆頭。因為發熱後,溫熱解表後,水飲邪氣逐漸化解,津液暫時分佈不均,所以會出現口渴的現象。隨著病情痊癒,氣機通暢,正氣恢復,水津自然分佈均勻,口渴的症狀也會自行消失。

12. 桂枝湯 (42)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外表的症狀還沒有解除,而且脈象呈現浮而弱的情況,這時候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適合使用桂枝湯。

太陽病的外部症狀還沒有消失,即太陽表證仍在,比如發熱、怕冷、頭痛等,治療應該使用辛溫解表的方法。有兩種方法,一是用麻黃湯發汗解表,另一種是用桂枝湯解肌祛風,調和營衛。本條說“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說明未解的症狀包括發熱、怕冷、頭痛和自汗,脈象浮弱等,這些都是風寒侵襲表層、營衛不調的表現。

有人問,太陽中風的脈象是浮緩,現在的脈象是浮弱,這似乎不一樣。其實,浮緩和脈緊是相對的,如果脈象浮而不緊,顯得寬緩,這就是浮緩。而這裡說的脈浮弱,是相對於浮緊來說的,意思是脈搏浮而不緊,舉起來有餘力,但按下去不足,這與陽浮陰弱是同一類的脈象。脈象如此,自然應該用桂枝湯來解肌祛風,調和營衛。

總之,這條辨證是以發熱、怕冷、頭痛、自汗為依據,而脈象浮緩、浮弱,這屬於脈象和症狀綜合參考的例子。

13.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43)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厚朴二兩,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白話文:

太陽病的情況下,如果病人在使用瀉下治療後出現輕微喘息的症狀,這是因為體表的邪氣尚未完全解除所致。針對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來治療。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的配方如下: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烤過) 生薑三兩(切片) 芍藥三兩 大棗十二枚(掰開) 厚朴二兩(炙烤過,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去尖)

將上述七種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用小火慢慢煎煮至剩下三升的液體,然後去掉藥渣。趁熱服用一升藥液,飲用後要蓋上被子,以幫助身體微微發汗。

太陽病只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如果使用了瀉下法,是屬於誤治。誤下之後,不僅表證未解,還會出現喘息的症狀。從使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這個方子來看,可以推斷出其表證應該是表虛自汗之類的,並且包括發熱、怕風寒等症狀。造成喘息的原因,是因為誤用了瀉下法,風寒內侵到肺部,導致肺部無法正常宣降氣息。因此,本證的病機可以概括為風寒侵襲體表,營衛不調,並且伴有肺寒氣逆的情況。治療應該解肌祛風,調和營衛,降氣定喘,主要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誤下後的喘息,可以分為虛實兩種情況。如果病邪內陷,表證已消失,裡氣虛弱而喘,這就是嚴重的喘息;而本證雖然誤用了瀉下法,但表證還存在,裡氣未虛,所以稱為微喘。

這條與第18條相比,病證治療方法大體相同,但成因不同。第18條描述的是新感風寒引發的舊病,即已有喘病的人,因感受風寒而使喘病發作。而這條是說太陽病誤用了瀉下法,導致肺寒氣逆而引起喘息。雖然成因不同,但太陽中風兼喘的情況相同,所以治療方法一致。

14. 桂枝湯 (44)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白話文:

太陽病的情況下,如果外表的病症還沒有解除,就不應該使用下法治療,因為這樣做是違反治療原則的;如果想要解除外表的病症,比較適合使用桂枝湯。

太陽病指的是一種外感疾病,如果病人顯示出外部症狀還沒有被解除,這種情況大致有兩種可能:一是病人已經被診斷出太陽病,即使經過治療,外部的症狀還是沒有消失;二是病人在剛得病後沒有及時治療,病情拖延導致外部症狀持續存在。如果外部症狀沒有解除,我們就應該仔細觀察病邪是否已經深入體內,以及是否有內部的症狀出現。從這條原則來看,這種情況通常是病邪還沒有深入體內,也沒有內部症狀出現(即使有輕微的內部症狀,也應該先治外後治內),因此還是可以針對外部症狀進行治療。桂枝湯在這種情況下是非常適合的,但必須確認病情與證候是否真的適合使用桂枝湯,並不是所有未解除外證的情況都適用桂枝湯。如果病人的內部實際上是實證(指內部症狀嚴重且積聚),而外證還未解除,錯誤使用桂枝湯可能會加重病情,造成藥物作用過強,誤導病邪深入,引起更多其他症狀,如結胸、痔疾、腹瀉、呼吸急促等嚴重後果,所以在使用藥物時一定要非常謹慎。因此提醒大家,切勿隨意使用下瀉治療,這樣做會逆於病情的自然恢復。

15. 桂枝湯 (45)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一開始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卻沒有見好轉,接著又錯誤地使用瀉下的療法,這樣如果脈象仍然浮動的話,表示病情並未得到緩解。脈象浮動代表病邪仍在身體表面,這時候反而使用瀉下的方法,就會導致病情難以好轉。現在病人的脈象依然是浮動的,顯示病邪依然停留在身體的表面,因此需要先解決身體表面的問題,才能使病情康復。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桂枝湯來治療。

當患有太陽病時,通常使用辛溫的藥物來解除體表的症狀,這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法。但如果在用藥後症狀沒有改善,就不應該輕率地改變治療方案。此時,必須仔細辨別病情是在體表還是體內,以及病情的變化和特殊情況,然後再作出適當的處理。如果經過治療後脈象仍然浮動,可能是因為出汗的方法不正確,或者是用藥不足以對抗病情的嚴重程度。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繼續按照原來的方法治療,但稍作調整,重點仍是要通過出汗來治療表面的症狀。

如果在出汗後病情有新的變化,那麼應該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確定是哪裡出了問題,然後根據具體的症狀進行治療。整體來看,如果出汗後體表的症狀仍然存在,而醫生沒有進行詳細分析,只是機械地繼續使用其他下法治療,這其實是錯誤的治療方法。這也提醒我們在處理表面疾病時不應該隨意使用瀉法。

這條原文中提到,由於經過發汗後脈象仍然浮動,所以可以推斷患者的內氣沒有受損,外邪也沒有深入體內,因此仍然存在體表的症狀需要被解除。由於之前已經進行過發汗治療,此時應使用桂枝湯來調和營衛,解除肌肉緊張和驅除風邪。

16. 麻黃湯 (46)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的症狀是,脈象浮且緊、沒有出汗、發燒、全身痠痛。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八、九天都未見好轉,表示體表的病邪還未解除。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病人在服用藥物後,症狀稍微減輕,但隨之可能感到心煩、眼睛想要閉上休息,嚴重的話甚至會流鼻血,而流鼻血之後,病情往往就會得到緩解。這是因為體內的陽氣過盛所致。針對這樣的病情,可以使用麻黃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在治療太陽傷寒的時候,即使病已經持續了八九天仍未解除,但如果患者脈象仍然浮緊,沒有出汗,且有發熱和身體疼痛等症狀,這表示病情仍然停留在體表,並沒有改變。因此,不能僅因為時間的推移就判斷病情已經改變,這也符合另一條原則,即太陽病若超過十天,但脈象仍然只是浮動,應該使用麻黃湯來治療。

即便病程較長,但根據症狀和脈象判斷,仍屬於傷寒的範疇,而且還未曾進行發汗治療,因此應繼續使用麻黃湯來通過發汗來解表。這裡特別指出太陽傷寒的脈象是浮緊,這也補充說明瞭傷寒的主要脈象特徵,並與其他原則相關聯。

此外,關於治療後的反應,麻黃湯雖然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但由於病程較長,外邪不易迅速消散,可能會導致兩種不同的反應。一種是較輕微的反應,表現為心煩和眼睛視力模糊,這是因為正氣在藥物的幫助下奮力驅逐邪氣,正邪交戰激烈所致,這可以看作是一種好兆頭,預示著疾病將通過出汗得到解決。另一種是較重的反應,可能出現鼻血,這是因為邪氣鬱閉較重,服藥後,被壓抑的陽氣被激發,與邪氣的戰鬥更為激烈,導致對陽絡的傷害。由於汗液和血液有相同的來源,如果無法通過汗液解除外邪,則可能通過出血(紅汗)來達到解病的效果。儘管這兩種反應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因此都被歸結為「陽氣重故也」。」

17. 自衄者愈 (47)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脈象呈現浮而緊的特徵,伴有發熱症狀,身體沒有出汗,並且自己出現了鼻血,那麼這種情況往往能夠自行痊癒。

這部分是談論在服用麻黃湯後,透過出鼻血來解除邪氣的情況。有些病人在服用麻黃湯後,邪氣隨著鼻血得到解除,但也有病人本身沒有出汗,是因為自己出鼻血而病情得以好轉。

具體來說,如果患者有太陽傷寒的徵兆,如脈象浮緊、發熱而且全身無汗,本來應該通過發汗來解除病邪。如果治療不當,外邪束縛並且陽氣鬱閉較重,這樣的情況下鼻血的出現可能會使邪氣通過鼻衄(鼻血)解除,從而使病情得以好轉。

這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服用麻黃湯後出現鼻血,另一種是沒有服用任何藥物而出現鼻血。這兩者的共同點都是通過鼻血解邪,但前者是藥物引導的過程,後者則是自然發生的情況。

通常情況下,解除表證的正常方式是通過發汗,而通過出血(鼻血)來解邪則是一種變通的方法,也就是邪氣解除的另一條路徑。但這屬於非常規情況,因此需要仔細辨別。一般來說,鼻血不應太多,而且隨著血液的流失,病情應逐漸減輕,並且沒有進一步侵入體內深層的跡象。如果出血過多而病情沒有減輕,或者有徵兆顯示病邪侵入了體內深層,這可能是一種嚴重的病情,需要格外小心觀察和及時處理,不能僅僅依賴出血來解決問題。

18. 二陽并病 (48)

二陽并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白話文:

當兩種陽性病症同時出現,即所謂的「二陽並病」時,如果起初是太陽病(感冒初期的病症),應該先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但如果發汗不完全,導致病邪未能徹底排出,接著可能轉移到陽明經(影響身體中部,如胃部)。這時病人可能會持續有輕微出汗的現象,並且不再感到畏寒。如果這時太陽病的症狀還沒有消失,就不能使用下法(如瀉下)來治療,因為這樣做是錯誤的,可能會加劇病情。這種情況下,可以適當地再使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

如果病人的面部呈現均勻的深紅色,這表示體內的陽氣在表層受到阻滯,需要通過解表和燻蒸等方法來疏通。如果之前的發汗治療不徹底,那麼這些症狀就會持續存在,因為陽氣被阻滯而無法正常散發。病人可能會感到焦躁不安,疼痛感不固定,時而在腹部,時而出現在四肢,且按壓疼痛部位並不明顯。此外,病人可能會呼吸短促,只能坐著緩解,這些都是因為發汗不完全所導致的。在這種情況下,再次進行有效的發汗治療就能使病情好轉。

如何確定發汗不完全呢?這可以通過脈象來判斷,如果脈象呈現澀脈(脈搏跳動不流暢),就可得知發汗並未徹底。

這段文字包含三部分,首先從“二陽並病”到“不惡寒”講述了太陽病初期,由於發汗不徹底,不僅沒有解除太陽表證,還引起了陽明裏證,形成了所謂的“二陽並病”。這裏的“二陽並病”意指同時存在太陽表證和陽明裏證。這種情況常是因為發汗不完全導致的,由此轉入陽明階段的病情,表現為持續輕微的發汗而不感到寒冷。儘管未提及是否有發熱,從陽明病機來推測,不再感到寒冷意味著已經轉變至陽明階段。

第二段從“若太陽病證不罷者”到“當解之燻之”,延續了上文的討論,說明因發汗不徹底而未能緩解太陽病症,進而影響到陽明。可能出現如眼睛紅腫、鼻子乾燥等症狀,這種情況下應該先解決表面的症狀再處理裏面的問題,切忌盲目使用瀉法。由於之前已經進行了發汗,所以現在應該採用輕微的發汗方法來進一步解表,而不宜進行強烈的發汗。

第三段探討了當發汗不充分時,病情僅限於太陽階段的情形。這種情況下,病人可能會出現發熱和寒冷感,這是因為發汗過少,未能有效解表,導致陽氣鬱閉無法正常流通,從而引起心神不安和躁煩。病人可能會感到腹部或四肢不定的痛感,按壓也找不到確切的痛點,這些都是病邪未能釋放而引起的不適。此外,病人可能會因為表鬱不解而出現呼吸短促,這些都是因為發汗不足所致。總之,這種情況可以通過觀察脈象的澀感來確認,這種澀感反映了外邪的鬱閉和陽氣未能宣達。

19. 尺中脈微 (49)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且跳動頻繁,按照治療原則,應該讓病人出汗以促進痊癒。但如果錯誤地使用下法(如瀉下),導致身體沉重、心跳加速的情況,這時就不能再使用發汗的方法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等待身體自然出汗,病情才會得到緩解。這樣的原因在於,如果把脈發現手腕寸口部位的脈象微弱,這表明病人的內臟機能虛弱。必須等身體內部和表層都達到實強狀態,體內的津液(體液)自然調和後,就會自動出汗,隨之疾病也就康復了。

這條原文提到的是對脈象的初步判斷,想要更詳細瞭解,還需要將脈象與病證一起考慮。文中提到,“脈浮數者,通常應當通過發汗治療後獲得緩解”,這說明浮數的脈象是太陽病中適合通過發汗來解表的徵兆。如果醫生未能仔細觀察,只看到脈象浮數卻忽略了症狀的具體情況,誤將這種脈象當作是體內有實熱的表現,盲目使用瀉法,這樣的治療不僅不能解決表證,反而會損害正氣,甚至導致出現如身體沉重、心悸、手腕的脈象細弱等變證,這些都表明正氣受損,主要是陽氣虛弱的問題。因為清陽之氣不足以充實四肢,再加上表證未解,導致內外皆感困頓,所以會感到身體沉重;陽氣虛弱,心神無法穩定,因此出現心悸;手腕處的脈象細弱也顯示陽氣虛弱。

對於那些陽氣虛弱而表證未解的病人,治療的重點應放在補充其不足,恢復正氣,讓氣血充沛,陽氣溫煦,津液調和。當表裡的正氣充實,自然有抵抗病邪的能力,病人往往能迅速恢復,這是一種不需特意發汗而病邪自然被驅除的治療方式。這與那些表證明顯但裏不虛的病人使用發汗治療的方法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因此,古代醫學家張仲景也說:“需要表裡充實,津液調和,自然會通過發汗獲得痊癒。

20. 尺中遲不可汗 (50)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呈現浮緊的特徵,按照中醫原則,這通常意味著身體會有疼痛的症狀,適合使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然而,假如在脈診時發現尺部脈搏跳動較為緩慢(尺中遲),那麼就不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為什麼要這樣判斷呢?這是因為緩慢的脈搏暗示著營氣不足,血液量也相對較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發汗可能會進一步損耗體內的津液和能量,不利於病情。

脈象浮緊,身體疼痛這些都是風寒侵襲體表的表現,通過這些症狀和脈象的綜合分析,可以確認這是一種太陽傷寒類的疾病,通常情況下應該通過發汗來解除表面的風寒。但如果患者在有這些表證的情況下,脈象在手腕部位(尺脈)反而顯示沉滯無力,這表明患者的營血(養身體的基本物質)可能虧虛。因為汗液和血液來源相同,都是心臟所調節的液體,如果營血本身就不足,強行發汗可能會導致身體更加虛弱,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這段文字解釋了,當脈象浮緊且身體疼痛時,應該透過發汗治療;但如果尺脈顯示遲滯,且有身體疼痛時,則不宜發汗。這表明在使用麻黃湯這類可以發汗的治療時,應該在體表症狀明顯而體內不虛弱的情況下使用。如果表證明顯但體內虛弱,則需要精確識別虛的具體情況,並選擇適當的補充體內營血和解表的治療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尺脈遲滯只是營血不足的一個例子,臨牀上營血不足的表現可能有多種,不能僅依靠一個症狀來全面評判病情。

21. 麻黃湯 (51)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現,表示疾病位在身體的表面,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建議使用麻黃湯作為藥方。

在中醫裡,脈象浮動或者脈速較快常用來表示太陽表實證,這是一種用法上的特殊表達。當出現“病在表層,適宜發汗,應用麻黃湯”這樣的情況時,通常意味著有明顯的表實證據,如發熱、感冒伴隨著寒顫但不流汗,頭痛和身體疼痛等症狀。這樣的證候雖然有一定的共通點,但脈象會因感冒的程度、體質的強弱、發熱的高低等因素而略有不同。

在傳統中醫中,傷寒病的典型脈象是浮緊,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在實際的臨牀診斷中,我們不能拘泥於固有模式,認為只有在脈象浮緊的情況下才能使用麻黃湯。重要的是要根據脈象的具體表現來做出判斷。例如,如果感冒較輕,或者病情拖延,或者患者本身體質較弱,其脈可能浮而不緊;如果感冒較重且伴有高熱,脈象可能表現為浮速。因此,在判斷時需要綜合考慮脈象和證候,不能僅憑一個因素來決定治療方案。如果脈象浮或浮速,但病情並非位於表層,那麼就不應該盲目地從表層治療;如果確實是傷寒,即使脈象不是浮緊,只要表現為浮動或浮速,使用麻黃湯仍然是適合的。臨牀上的辨證,不僅需要規矩,也需要靈活應用,這正是中醫診療的核心。

22. 麻黃湯 (52)

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白話文:

如果脈象表現為浮且速度快,這表示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建議使用麻黃湯作為藥方。

23. 營氣和,外不諧 (53)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諧和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經常無故出汗,這通常表示他的營氣(營養滋潤身體的氣)運行和諧。營氣和諧的情況下,外部防禦(衛氣)與之不能協調一致,是因為營氣在血脈之中流通,而衛氣則在血脈之外巡行。若要治療這種情況,可以再次讓患者發汗,使得營氣與衛氣重新達到和諧狀態,這樣病就會好起來。針對這種狀況,適合使用桂枝湯來調理。

本條文以“病”字開頭,指的是範圍非常廣泛,不僅限於太陽中風這一種情況。因此,無論是外感病還是其他雜病,只要主要症狀是經常無故出汗,都可以使用桂枝湯來治療。

具體到本條的內容,主要針對的是自汗,而不涉及太陽中風的症狀,如發熱、寒冷感、頭痛等。這表明這不是風寒感冒,而是屬於其他類型的疾病造成的自汗。自汗的原因很多,本條提到的是因為營衛(體內防禦系統和營養輸送系統)不調和造成的。

在中醫理論中,衛氣流通於體表,負責保護體表和調節開關;營氣流動於體內,負責滋養五臟六腑和全身各部。營衛的運行需要緊密配合,衛氣在外側保護,營氣在內側維護,這樣才能保持生理健康的常態。如果營氣在體內正常,但衛氣在外不能有效地保護,就會導致防禦不密,使得人體容易出汗。這種狀況就是營衛不和。

根據這種情況,主要的問題在於衛氣無法堅固保護,導致營衛不調和。因此,使用桂枝湯可以調和營衛之間的關係,並透過適度的發汗來達到止汗的效果。自汗停止後,可以看作是營衛重新調和的標誌。所以,當營衛和諧時,病就會好轉,因此適合使用桂枝湯。

此外,“復發其汗”不是指再次讓已經出汗的狀態再出汗,而是因為經常自汗的狀況下,使用桂枝湯來促進適當的發汗。在使用桂枝湯時,應該選擇在自汗較少或沒有汗的時候進行,這樣可以達到治療的效果,避免過度發汗帶來的副作用。否則,如果在出汗較多的時候進行發汗,可能會導致汗如流水般不止,病情難以獲得改善。

24. 桂枝湯 (54)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白話文:

如果病人的內臟沒有其他疾病,但經常無緣無故地發熱並且自行出汗卻依然病情沒有好轉的情況,這是因為身體的衛氣(即保護身體、調節體溫的氣)失調所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在發熱初期就適時使用發汗的方法來調理,病情就能得到痊癒。此時,適合使用桂枝湯作為治療的方劑。

“病人臟無他病”,意味著病人的內臟沒有病變,體內的氣也相對平衡。因此,當病人出現“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的症狀時,這些問題不應該歸咎於內臟,而是應該考慮到可能是營衛(一種描述人體防禦和養護功能的中醫概念)失調所致。衛氣在體表的作用是保護和密封體外,當衛氣失調時,開合功能失常,使得身體無法有效密封保護,這就是時發熱和自汗的原因,而不一定是因為風寒等外感疾病。

要區分這些症狀是由外感還是由營衛不和引起的,關鍵在於觀察症狀的表現:如果是由外感引起,發熱和自汗會持續不斷,並伴有脈浮、頭痛、鼻塞和流涕等症狀;如果是由於營衛不和引起,則發熱和自汗會時有時無,而且通常不會伴有上述症狀。

第53條和本條(第54條)都是從不同角度討論營衛失調的病理,本質上沒有原則上的差異。第53條主要談到的是持續自汗的情況,而第54條則是討論時發熱伴隨自汗的情況。雖然主證不同,但病機是一致的,因此都可以使用桂枝湯來通過發汗解肌,調和營衛。此外,“先其時發汗”,指的是在發熱和出汗之前先給予桂枝湯,通過這樣的治療使營衛恢復調和,同時也防止過度出汗。

25. 麻黃湯 (55)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病,脈象呈現出浮而緊的特徵,但是卻沒有適時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結果導致鼻血的情況發生,這時候建議使用麻黃湯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劑。

這一條“傷寒脈浮緊”主要總結了太陽傷寒的主要症狀,這是一種簡略的寫法。太陽傷寒按照治療常規,應當通過發汗來解除外部的風寒,使體內的營衛能夠和調,從而治癒疾病。如果發汗不成功,則外邪未能排出,衛氣仍被遏制,導致營陰鬱滯,表面的陽熱過重,這可能會傷害到陽絡,導致鼻衄(鼻出血)。一旦出現鼻衄,必須仔細觀察。如果鼻衄不多,而太陽傷寒的脈象和症狀仍未解除,這表明邪氣沒有隨血而解除,因此主張使用麻黃湯來使汗出,以解邪氣。因此,使用麻黃湯並非因為出血本身,而是因為出血後症狀仍未改善。

如果鼻衄量多,並且伴有身體發熱、夜間症狀加重、煩躁不安、舌紅等情況,即使表面的症狀仍然存在,但是熱邪已經影響到營血,此時應以清涼療法來宣透營血為主,不應使用麻黃湯來發汗。

本條與第46條和第47條都討論了太陽傷寒並有鼻衄的情況,但病因、病機、疾病發展的結果各有不同。第46條描述的是已經服用麻黃湯後,病邪形成了一種抑制的趨勢,但外邪未能及時被排出外部,再次嚴重壓迫到經絡,傷害陽絡,導致血熱泄漏,邪氣隨血解除。第47條則是在未服藥且未發汗的情況下,由於表面的陽氣過重,損傷了經絡,病邪隨血而解,因此稱為“自衄者愈”。而本條則是因為發汗不成功而導致鼻衄,鼻衄後病邪未解,表證仍在,並有內部熱煩躁等症狀,因此仍以麻黃湯發汗解表。因此,對於太陽傷寒中的鼻衄,必須明確原因,進行辨證論治,既不能因見血而放任疾病自愈,也不能濫用麻黃湯。

26. 桂枝湯 (56)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白話文:

如果患有傷寒病症,已經六、七天沒有大便,並且頭痛伴有發熱的情況,應該給病人服用承氣湯。如果病人的小便清澈,這表明病邪並未深入內部,仍然停留在身體的表面,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假如病人出現頭痛的症狀,那麼很可能會有鼻血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桂枝湯作為治療方案。

如果一個外感疾病(比如感冒等由外界因素引起的病症)導致的便祕持續六七天,並伴有頭痛發熱,這種情況需要仔細分辨是影響到體表還是體內。如果便祕伴隨著腹部脹痛,頭痛時有潮熱感,或者感到全身發熱,突然出汗,小便偏黃等症狀,則是外邪侵入體內,尤其是陽明經路,出現了燥熱結實的徵兆。這種頭痛是由於陽明經上的濁熱氣體幹擾了頭部清淨的通道所致,因此適合使用下瀉治療,三承氣湯是一個治療選項。

另一方面,如果外感病導致的便祕持續六七天,但伴有頭痛發熱,小便清長,且腹部沒有硬脹或疼痛,則可以判斷病邪還停留在體表太陽經,而沒有侵入陽明經的體內。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發汗治療,適合用桂枝湯。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太陽表病會引起便祕呢?這是因為太陽表病時,皮膚的開合功能失常,表面的氣血流通不暢,從而影響了內部氣機的運行,導致便祕。這並不一定是因為胃腸道有結實導致的便祕,是否胃腸結實需要根據具體症狀來判斷,不能單純因為便祕就確定是胃腸問題。

此外,如果太陽表證未解,而且有漸漸進入陽明經的趨勢,如同時出現眼睛發紅、鼻子乾燥,腹部脹氣輕微等症狀,應該權衡表裏病情的輕重,還是可以先治療表症,再治療裏症,使用桂枝湯。這裡提到“宜桂枝湯”,顯示出治療上的斟酌考慮,與直接指定“桂枝湯主之”的情況不同。

“若頭痛者,必衄”應該放在本段最後,這是一種倒裝的表達方式。意思是太陽病如果持續時間長,頭痛發熱,陽氣過於鬱結,可能會損傷陽絡,導致鼻出血。這與第46條和第47條中描述的傷寒導致的鼻出血,邪氣通過鼻衄解除的機理相似。

27. 桂枝湯 (57)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白話文:

當患了傷寒病,在經過發汗治療後症狀已經緩解,但大約半天左右時間又開始感到心煩不安,並且脈象呈現浮而數的情況下,可以再次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這時適合使用的方劑是桂枝湯。

太陽傷寒是一種常見的寒冷感冒類疾病,使用辛溫的發汗方法來治療,這是為瞭解除身體表面受到的風寒影響,本是正確的治療方式,這在第35條已有明確指導。

然而,如果病人在短暫緩解後,再次出現發熱、怕冷、頭痛等症狀,這稱為復煩。這時,即使脈象顯示速度較快,並且伴隨浮脈,而沒有其他經絡的病證跡象,可以判斷病情仍然只是在體表。這種復發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餘邪未完全清除,隨著時間推移再次爆發,或者是因為新的病因,比如再次感受到外界的風寒邪氣。

在服用麻黃湯後,如果病人沒有出汗,病證沒有改變,這多半是因為病情較重而藥效不足,所以仍可以使用麻黃湯。如果在服用麻黃湯後,已經出汗但病症未解除,或者在出汗後不久病證再次出現,則不應再使用麻黃湯。因為出汗後,身體已經開始排泄不適,此時不宜強烈發汗,以免過多的汗水損傷體內正氣,或引起其他的病變,應該使用桂枝湯來解肌驅風,調和營衛。

可見,對於太陽傷寒適宜初期使用麻黃湯強烈發汗,但如果發汗後病情未能解決,則應轉而使用桂枝湯來調整。這種治療方法靈活變通,是學習中醫應特別注意的。

28. 自愈 (58)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白話文:

無論什麼疾病,如果通過發汗、催吐、瀉下或是出現了血液流失、體液耗損的情況,只要人體內的陰陽兩種能量能夠自行調和,那麼疾病多半會自然康復。

“病”的範圍非常廣泛,不僅限於傷寒或中風這類疾病。本條文使用了四次“若”字,可以理解為“或許”,表示一種不確定性。治療方法如發汗、催吐、瀉下等,都是為了驅除體內的邪氣。如果診斷準確,治療適當,自然可以達到驅邪固正的效果,讓身體恢復健康。如果治療不當,無論使用何種方法,都可能損傷正氣,導致體液耗損。遇到這種情況,不應該繼續使用之前的治療方法,這是不言而喻的。此外,還必須考慮到陰陽的功能狀態以及身體是否有自我調節的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恰當的治療。

例如,如果體液明顯不足,但病邪已經不存在,體質尚未恢復良好,但仍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應當好好珍惜身體,通過飲食和調養來促進身體陰陽在新的條件下達到新的平衡,這樣“陰平陽祕,精神乃治”,疾病就可以被治癒。如果體液損失嚴重,自我調節能力較弱,則可以藉助藥物治療,達到陰陽平衡的理想狀態。這兩種方法都是積極的手段,目的是達到陰陽調和。

至於嘔血、便血、創傷、產後、崩漏等情況,雖然沒有進行發汗、催吐、瀉下等治療,但同樣屬於體液損失的範疇,仍應以達到陰陽平衡為目標。這表明“陰陽自和”是中醫治療學上的一個重要理念,應該貫穿於治療的整個過程,不僅限於對體液損失的治療。

29. 自愈 (59)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白話文:

在經歷了嚴重腹瀉之後,又出汗過多,導致小便不暢的情況,這是身體流失了大量的體液(津液)所致。這時不要急著用藥治療,當小便逐漸變得順暢時,身體自然就會康復。

在做了大量的瀉下治療之後,如果再次進行發汗,這樣的“汗下顛倒”操作是非常容易損傷體液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因為體液損傷而導致小便不暢的人來說,絕對不能使用促進小便的方法。因為小便不利本來就是由於體液受損所致,如果再次使用利尿的方法,勢必會導致體液更加損傷,病情也會因此加重。因此,建議不要急於治療,應該等待體液自然恢復。當體內的液體恢復充沛後,體內的水分就會自然平衡,小便也會隨之恢復正常,這樣疾病就能得到治愈。

體液恢復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對於那些體質尚好,體液損傷不太嚴重的人,他們通過自身的調節功能,可以自我恢復體液的充足。二是對於體質較差,體液損傷較重的人,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來幫助體液恢復正常。因此,“勿治之”這一建議主要是指不應該進行利尿治療,而不是建議完全不進行任何治療。

以上是針對體液受損,但無其他病邪存在的治療方法。如果體液受損同時還有病邪存在,則應根據病邪的情況和體質的虛實程度來進行適當的治療,可能是同時滋養陰液和驅除病邪,或者主要滋養陰液同時也考慮驅邪,或者以驅邪為主同時關注陰液的恢復。

30. 下之後,復發汗 (60)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白話文:

在進行過瀉下治療之後,如果再進行發汗的療法,病人必定會出現寒戰、脈搏微弱細小的狀況。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病人的體內外都處於虛弱的狀態所致。

先進行瀉下再發汗,這種治療方法違背了常規治療原則,不僅無法解除病邪,反而會損害正氣。本條指出,這種錯誤的治療方式導致的症狀包括感到寒冷、脈象細微,這反映出錯誤瀉下和發汗後,體內的陰陽、表里都受到損害。錯誤瀉下會損害體內的陰液,使內部缺乏滋潤,導致脈象細小;錯誤發汗則傷害了陽氣,使表層無法得到足夠的溫暖,表現為寒顫和脈象細微。這裡的“脈微”是指脈搏感覺弱,幾乎摸不到,常見於陽氣不足;而“脈細”是指脈搏細小如絲,但在觸摸下清晰可感,常見於陰液不足。

當陰陽都虛弱時,治療應同時考慮陰陽雙方的平衡。然而,在臨床實踐中,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陰虛和陽虚的程度,以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如果陽虛較為嚴重,則應著重於扶陽的治療,同時也要注意補充陰液;如果陰虛較為嚴重,則應以滋養陰液為主,同時補充陽氣;如果陰陽虛損程度相當,則治療方法應保持均衡。

在第59條中,提到「大下之後,復發汗」導致體液損耗,從而小便不利;而本條中「下之後,復發汗」引起了陰陽雙虛,表現為振寒和脈搏細微,這兩者都是因不當的瀉下和發汗所導致的治療錯誤,都會引起體液損耗和陰陽虛弱。這主要由兩個原因導致:一是瀉下和發汗的程度;如第59條所述,「大下之後」明顯會引起陰液損耗,而本條中僅提到「下之後,復發汗」,暗示了陰陽兩者皆虛。二是個體體質差異,通常陰液本就不足的人更容易受到陰液損傷,陽氣不足的人則更易陽虛,或者兩者兼之。

31. 乾薑附子湯 (61)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乾薑附子湯方乾薑一兩附子一覆蓋,生用,去皮,切八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白話文:

在使用瀉下療法之後,又進行了發汗治療,導致病患在白天感到煩躁不安、無法入睡,但到了夜晚卻相對平靜,沒有嘔吐、口渴的症狀,並且沒有明顯的外表病徵,脈象呈現沉微狀態,身體也無高燒的情況,這種時候可以使用乾薑附子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乾薑附子湯的配方如下:乾薑一兩,附子一枚(需先去除外皮,切成八片),使用生附子。將這兩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一升的藥液,接著濾掉藥渣,建議一次性服用完畢。

【治療原則】當病狀需要發汗時應先發汗,需要瀉下時則應後瀉下,遵循“先汗後下”的原則。如果操作顛倒,例如先瀉下再發汗,則屬於誤治。更糟糕的情況是,如果不應該發汗卻發汗,不應瀉下卻瀉下,這更是嚴重的誤治。這樣的誤治會導致陽氣大受損傷,陰寒內盛,虛陽外擾,心神不安,從而產生煩躁不安的狀況。

【陽虛煩躁的解釋】人體與自然環境緊密相連,白天陽氣旺盛,陽虛的人在白天因為得到天時的陽氣輔助,還能勉強與體內的陰邪對抗,因此白日會感到煩躁而難以入睡。到了夜晚,陽氣衰退,陰氣增強,陽虛的人由於缺乏外在陽氣的支持,無法與陰邪抗衡,因此相對夜晚會感覺較為安靜。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陽虛引起的煩躁是典型的表現,有時也會表現為不規則的狀態,即煩躁之後因為極度疲憊而出現似睡非睡的狀態,並不是真正的平靜。

【診斷及處理】另外,提到“不嘔不渴”,是用來舉例說明沒有三陽(太陽、少陽、陽明)的證候。例如,不嘔吐表示沒有少陽的證候,不渴則表示沒有陽明的證候,都表明病狀與三陽無關,主要問題是陽氣衰弱,陰盛陽衰。而脈象沉微也是強有力的證據,脈沉一般表示病在體內,脈微則是陽虛的標誌。

【陽虛的進一步說明】“身無大熱”這一說法有雙重含義,既表示沒有陽明經熱的表現,也說明瞭陽虛陰盛的狀態,煩躁反映出虛寒假熱的本質,不是真正的發熱。因此,整個病情以陽虛煩躁為主,是虛脫先兆的一種表現,需要緊急救治來回陽,避免進一步的併發症,這時可使用乾薑附子湯。

32. 桂枝新加湯 (62)

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擘生薑四兩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

白話文:

出汗之後,如果身體感到疼痛,並且脈象沉遲,建議使用「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新加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其組成為: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烤過)、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剖開)、生薑四兩。

具體煎煮方法如下:將上述六味藥材加入一斗二升的水中,煎煮至剩餘三升藥液,去掉藥渣,趁溫熱時分三次服用,每次一升。

原本的基本方是桂枝湯,但現在特別增加了芍藥、生薑和人參這三味藥來增強效果。

【病症描述】在臨床上常見到太陽經脈受風寒侵襲導致身體疼痛的病例。通常這種身痛,是由於風寒侵襲太陽經脈引起的。如果透過發汗來解表(驅除體表的風寒),身痛會逐漸減輕甚至完全消失,這說明發汗是正確的治療方法。然而,如果發汗過度,可能會損傷营阴(身體的滋養液),導致筋脈得不到足夠的養分,因此發汗後身痛不僅沒有減輕反而加劇。

【症狀分析】如果患者的脈象沉而遲,這也是营氣不足,脈道未能充分滋養的表現。此時應使用加味桂枝湯來治療,這主要是針對营氣不足和筋脈失養的情況,但病人體表的風寒可能仍未完全清除,這也是需要注意的。

【鑑別診斷】本病證與麻黃湯證、大青龍湯證都可能出現身體疼痛的症狀,需要進行仔細鑑別。如前所述,本證中的身痛主要出現在發汗之後,伴有脈沉遲的情況,這是診斷的關鍵;麻黃湯證中的身痛則出現在發汗之前,伴有脈浮、發熱和惡寒等體表實症狀;大青龍湯證的身痛與麻黃湯證類似,但會有內熱和煩躁的區別。

33.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63)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黃耳柸。

白話文:

出汗治療之後,不應該再使用桂枝湯進行治療。如果出現出汗並且伴有喘息,且沒有高燒的情況下,可以給患者服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以下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的配方:

麻黃四兩(需要去掉中間的節) 杏仁五十粒(去除外皮和尖端) 甘草二兩(經過炙烤處理) 石膏半斤(先敲碎,然後用棉布包裹)

右側這四種藥材,加入七升水一同煎煮麻黃,待水分減至剩餘五升時,撇去表面的浮沫,再將其他藥材加入,繼續煎煮直到剩下兩升藥液。接著,濾掉藥渣,讓患者在溫熱的狀態下分兩次服用,每次一升。原書中提到的“黃耳柸”是對此方的另一稱呼。

【概述】第63條和第162條的內容相似,都涉及了一些治療原則,因此可以合併解釋。主要討論了由邪熱壅塞肺部,導致肺氣上逆,從而引起喘息的情況。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清熱利肺的治療方法,不能再使用桂枝湯。

【治療太陽病】在太陽病中,如果表證仍在,應當使用桂枝湯來調和營衛,解肌祛風。例如,如果在發汗治療後病情仍未緩解,患者仍感到煩躁且脈搏急促,應當繼續使用桂枝湯。如果在用桂枝湯後表證仍未解除,還應繼續使用此方來解除外邪。

【特殊情況】太陽病如果在發汗和瀉下後表證仍未解除,依然可以使用桂枝湯來解散外邪。比如,在先發汗未解後又進行了瀉下,如果患者的脈搏仍然浮動,這表明病邪仍在體表,應當使用桂枝湯來解外。

【綜合分析】上述情況表明,即使在汗下後,只要太陽表證未解且沒有引起其他變化,仍可以使用桂枝湯。然而,如果發汗和瀉下後表證已經不存在,即使還有輕微的表證,也不應再次使用桂枝湯。主要症狀包括發汗後出現喘息,沒有明顯的高熱,這是邪氣深入肺部轉化為熱的表現,且因肺部熱度高,刺激津液外泄而導致出汗。

【鑑別診斷】在臨牀上,此證常與咳嗽、口渴、舌苔薄黃、脈數等症狀一起出現。應與其他喘息相關的病證區分,如麻黃湯證主要表現為表實無汗,身體疼痛;小青龍湯證也顯示表實無汗,並有水滯於體內,但沒有裏熱;桂枝加厚朴杏子湯證則伴有自汗和惡風,脈浮,也不見裏熱。通過這些特徵,可以進行相應的鑑別診斷。

34. 桂枝甘草湯 (64)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桂枝甘草湯方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白話文:

如果出汗過度,導致那人用手交叉按在心口處,感到心下悸動不安,並且希望得到按壓緩解的情況,這時候可以使用桂枝甘草湯來治療。以下是桂枝甘草湯的配方: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烤過)

將上述兩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一升的液體,去掉藥渣後,一次喝完這帖藥湯。

【心臟與陽氣】心臟在中醫學中屬於火,是陽性的臟腑。心液,是由心臟的陽气化生的體液。如果過度發汗,心臟的陽氣會隨著汗液流失,這會導致心陽虛損。

【症狀解釋】當心陽虛弱時,心臟失去正常的控制和主持功能,因此會出現心悸和感到不安。在中醫理論中,虛弱的狀態會使人想要得到外部的壓迫感來感覺安定,這就是為什麼患者會有“心下悸,欲得按”(心悸想要被按壓以求得舒緩)的現象。

【相關症狀】除了心悸之外,通常還會伴隨胸悶、氣短和乏力等症狀。

35.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65)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擘右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白話文:

出汗之後,如果此人感到肚臍下方有悸動不安的症狀,這可能是「奔豚」病症即將發生的徵兆,建議使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來治療。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的配方如下:茯苓半斤、去皮的桂枝四兩、炙甘草二兩、以及去核的大棗十五枚。製作方法是,先取甘瀾水一斗(一種特殊製備的水,詳見後述),用來熬煮茯苓,待水量減少至八升時,再加入其他藥材一同煎煮,直至煎取到三升的藥液。接著,濾掉藥渣,每次溫熱服用一升,一天分三次服用。

至於如何製備甘瀾水,方法是這樣的:取普通水二斗,放置在一個大盆內,然後用杓子用力揚起水使之落下,反覆進行直到水面出現約五六千顆如同珠子般的氣泡相互追逐時,即可使用這種水來煎藥。

【病因解釋】本條討論的是在發汗過程中不當操作導致心陽受損的情況。正常情況下,心屬火,腎屬水。當心中的火氣足夠時,可以溫暖腎水,使得腎水不至於過於寒冷,並能幫助腎水蒸騰化成氣體,這些氣體上升幫助調節心中的火氣,使心火不會過度旺盛,這就是所謂的“水火交泰”。然而,如果發汗操作不當,會傷害到心陽,導致心中的火氣不能下傳至腎,腎水因而難以蒸騰化氣,水氣便積聚在下焦,試圖乘虛而上,導致腹部跳動不安,就像是有東西在腹中奔跑一樣。

【症狀描述】這種情況下,患者會感覺到下腹部有類似跳動不安的感覺,這是因為下焦的水氣想要上逆,乘著心陽虛弱的時機向上沖動。這個症狀被形容為“將要發作奔豚”,這裡的“奔豚”是一種專業術語,用來形容一種腹中感覺像有豬奔跑的急迫感。但本條描述的狀態,雖然有類似奔豚的跳動感,卻沒有出現奔豚症狀的典型表現,因此“欲作奔豚”與真正的奔豚症有所不同。

36.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66)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厚朴半斤,炙,去皮生薑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人參一兩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出汗治療之後,如果出現腹部脹滿的情況,可以使用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來治療。以下是該藥方的組成及用法: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配方如下:

  • 厚朴:半斤,需要炙烤並去掉外皮
  • 生薑:半斤,切成片
  • 半夏:半升,先清洗乾淨
  • 甘草:二兩
  • 人參:一兩

將上述五味藥材,加入十公升的水,用火熬煮至剩下三公升的藥液。接著,濾掉藥渣,每次溫熱服用一公升,一天分三次服用。

這就是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的調製和用法,適用於發汗後腹部脹滿的症狀。

【過度發汗的影響】過度發汗會傷害脾陽,尤其是那些本來就中氣虛弱的人,即便有時需要發汗治療,也必須事先保護好中氣。如果隨便使用發汗的方法,很容易進一步損傷脾陽。脾負責身體的運化轉輸功能,主管腹部的健康。當脾陽不足時,運化轉輸的功能會失常,導致氣體在腹部滯留,引起腹部脹滿的症狀。

【診斷重點】根據方藥組成推斷,這種病症主要表現為氣滯腹脹,其次是脾虛。這是一個虛實夾雜的症狀,因此治療時應同時使用消導(疏通滯氣)和補益的方法,但主要應以消法為主。

【腹脹的診斷】對於腹脹這一症狀,需要明確是虛還是實。《金匱要略》中提到,如果按壓腹部時不痛表示虛,痛則為實。如果腹脹有時減輕後又恢復,這表明是寒性腹脹,應使用溫性的藥物治療;如果腹脹始終不減或減少不明顯,則需要使用瀉法。根據這些原則來分析,本病症虛實相兼,以氣滯為主,腹脹較為嚴重,但通常按壓不痛,並有腹脹時偶爾減輕然後又恢復的情況,與“腹脹不減,減少不明顯”情況完全不同。

37.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67)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朮甘草各二兩,炙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病,在嘔吐或瀉肚之後,出現胸口下方不適、脹滿,氣向上沖至胸部,站起來時感到頭暈,脈象沉而緊的情況,這時候如果發汗可能會影響筋脈,導致身體震顫搖晃。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來治療。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的配方如下:茯苓四兩、去皮的桂枝三兩、白朮和炙甘草各二兩。將這四味藥材加入六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三升,去掉藥渣,把藥湯分為三次,溫熱後服用。

【方劑說明】本條中提到的“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其解釋應該在提到“脈沉緊”之後,這是一種倒裝的文法方式。

【病症分析】傷寒應該通過發汗來治療,但如果錯誤地使用了催吐或瀉下的方法,會導致脾陽虛弱,從而使得水液在體內滯留。因為脾屬於濕土的性質,只有在陽氣的幫助下才能運化並轉輸水氣到全身。如《素問·經脈別論》所描述,飲食進入胃後,其精氣被脾吸收上送至肺,由肺調節水道,再將水分下送至膀胱,遍佈全身。如果脾陽因誤治受損,其運化水氣的功能失常,水就會積聚在體內,形成飲邪。

【病理變化】水氣在體內的不穩定變動會帶來不同的危害,例如水氣逆流攻擊胸部,導致胸口痞滿和氣悶;如果水氣上衝頭頂,會遮蔽清陽之氣,造成頭暈。脈沉緊是水氣強烈衝擊的徵兆,沉脈通常表示體內有水,緊脈則表示寒氣。

【誤治風險】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醫生誤判為寒氣過盛而使用發汗的方法,會使已經虛弱的陽氣進一步虛損,導致筋脈失去溫養,水氣進一步侵濕,身體會出現振顫。這是因為脾虛導致的腎陽不足,所以不適合使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而應當參考第82條進行治療。

38. 芍藥甘草附子湯 (68)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芍藥甘草各三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如果出汗治療之後,病情沒有好轉,反而更加畏寒,這是體虛的緣故。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芍藥甘草附子湯來治療。

芍藥甘草附子湯的配方如下:芍藥和甘草各取三兩,附子一枚需要先煎烤(炙),去掉外皮後切為八片。將這三種藥材一起放入五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約一升五合(約等於現在的750毫升)時,濾掉藥渣,將藥湯分為三次,溫熱後服用。

【症狀分析】本條討論了發汗後病情未解的情況。一開始若出現應該發汗的症狀,比如發熱、感覺寒冷、不出汗、頭痛、全身疼痛和脈搏浮動,通常意味著可以透過發汗治療。如果發汗操作正確,病情應該得到緩解,即使不完全康復,症狀也應該有所減輕或脈象保持不變。然而,如果發汗後病情未解,且出現更嚴重的寒冷感覺,這是分析病情的關鍵。

【變證解釋】這裡提到的“反惡寒”意味著發熱症狀可能消退了,但寒冷感卻加重,表明問題不僅僅是表證(體表症狀)未解,而是已經引起了變證(病情變化)。如何理解變證?根據“虛故也”和“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可以分析得出,發汗後沒有發熱但主要表現為寒冷,這表明發汗可能導致了陽氣受損,陽氣虛弱無法溫暖身體。

【方劑應用】芍藥甘草附子湯是在芍藥甘草湯的基礎上加入附子製成的,主要用於治療因陰虛導致的腿部痙攣。從這裡可以推斷,除了陽氣虛弱和寒冷感外,可能還伴有陰虛和經脈失養,導致腿部痙攣等症狀。

【相關條文參考】條文60提到,瀉下後再發汗會導致身體極度寒冷,脈象微細,原因是內外都顯得虛弱。這同樣適用於本條討論的情況,出現微細脈象在這種情況下也是符合邏輯的。

39. 茯苓四逆湯 (69)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燥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四逆湯方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白話文:

如果已經使用了發汗的方法或者下瀉的治療後,病狀仍然沒有得到緩解,並且出現心煩意亂、燥熱不安的情況,這時建議使用茯苓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茯苓四逆湯的配方如下:

  • 茯苓四兩
  • 人參一兩
  • 附子一枚(需使用生附子,並且去掉外皮,切分成八片)
  • 甘草二兩(炙烤過的)
  • 幹薑一兩半

將上述五種藥材一起放入五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的液體,然後濾掉藥渣,所得藥湯溫熱後分次服用,每次大約七合(約現代量140毫升),一天服用兩次。

【病情分析】當發汗或瀉下治療後,病情仍未緩解,並不一定是因為表證未解,而可能是因為患者體內出現了更深層次的問題。過度發汗可能導致陽氣損傷,使陽虛的狀態更加嚴重;過度瀉下則可能導致陰虛,最終形成陰陽兩虛的狀態。陽虛可能表現為精神疲憊,而陰虛則使陽氣缺乏支撐,導致煩躁不安。

【方劑與治療】本條案例中,病者顯示煩躁的症狀,並且用了茯苓四逆湯。這顯示病者很可能同時存在陽虛和陰虛,但陽虛是主要問題。這種狀況下患者可能會感到惡寒、四肢發冷、腹瀉、脈象沉微等。四逆加人參湯是基於四逆湯的基礎上加入人參和薑來製成,主要治療陽虛引起的煩躁和腹瀉等症狀。當加入茯苓則主要是增強安心和通陽的效果,也有助於溫陽益氣,打破陰寒,促進水氣的流通。

【臨牀應用】這個方劑在臨牀上被廣泛用於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腎炎水腫等,表現出不錯的療效。雖然這些用法可能偏離傳統的教條,但在實際應用中效果顯著。

【鑑別診斷】與乾薑附子湯的症狀相比,雖然兩者都涉及陽虛,但本證的症狀更為廣泛,包括煩躁、惡寒、肢冷下痢等,而乾薑附子湯更多用於急救回陽的情況,通常是日間煩躁無法入睡,夜晚較為安靜的病態。此外,與芍藥甘草附子湯相比,後者主要治療陰虛導致的腿抽筋,而本證則以陽虛煩躁為主。

40. 調胃承氣湯 (70)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出汗之後,如果仍然感到寒冷,這是身體虛弱的表現;若是不再畏寒,僅有發熱的症狀,則屬於實證。這種情況下,應該調和胃氣,適時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變證類型】發汗後的變證,可分為虛證和實證兩種,這通常與患者的體質有關。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發汗容易導致陽氣和陰液受損,從而變為虛證;而對於陽氣本來就旺盛的人,發汗後,病邪可能轉化為陽熱實證。

【虛證分析】文中提到“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這句話承接了先前關於發汗後未解病狀但反感到更冷的描述,這表明這種惡寒多是由於體內陽氣虛弱引起。患者此時的脈象通常沉細或沉微,嘴裡不感到特別乾渴,這說明發汗後陽氣已虛,應從虛寒或陰陽兩虛的角度進行治療。

【實證分析】文中後段提到,“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這適用於那些本身陽氣較旺盛的人,或是因使用了過量的辛溫發汗藥物,使得病邪轉化為熱而囤積在陽明腑,表現為燥熱成實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不惡寒,但熱者,實也”成為判斷的關鍵。

41. 五苓散 (71)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右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白話文:

太陽病的情況下,如果已經通過發汗的方式治療,導致大量出汗,病人可能會感到胃部乾燥、心情煩躁且難以入睡,並且渴望喝水。這種時候,應該讓病人少量多次地飲水,這樣可以幫助調整胃部機能,使其逐漸恢復正常。

然而,如果病人的脈象浮動、小便不順暢、有輕微發燒的現象,並且感到口渴想大量飲水,這時建議使用五苓散作為主要治療方案。五苓散的配方如下:豬苓十八銖(需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也需要去皮)。將這五種藥材磨碎成細粉,然後用白開水調和,每次服用約方寸匕的量,一天三次。同時,病人應該多喝溫熱的水,促進出汗,按此方法調養,病情就會好轉。

【發汗的正確方法】在治療太陽病時,使用發汗法應謹慎,最好是讓患者出微汗。像桂枝湯的方子就提到,全身微微出汗是比較好的狀態,不能讓汗水像流水那樣大量流出,否則病情不會得到解除。麻黃湯也強調應該只讓患者覆蓋輕微的汗,這樣可以幫助疏通經絡,調理身體,從而達到驅邪的效果。

【大量發汗的後果】如果發汗過多,可能會導致兩種情況:

  1. 雖然表面的病症消失,但過多的汗水會導致體內津液虧損。胃是水穀之海,負責津液的生成,如果胃中津液不足,就會引起燥熱,影響心神,導致難以入睡等問題。這時,患者會感到口渴,需要少量頻繁地喝水來補充體內的液體並滋潤乾燥,利用身體自身的調節機能逐步恢復健康。如果患者因為渴望大量飲水而不加節制,則可能導致水停不化,加重病情。

  2. 如果發汗後脈搏仍然浮動且有發熱,表明表證未完全解除,病邪可能還在太陽經絡中或已經進入膀胱(太陽的內腑),如此則會阻礙膀胱的氣化功能,導致小便不利和水液停滯,形成蓄水證。此時應使用五苓散等藥物來調理氣化和促進水氣流通,從而緩解小便不利和消除水腫。

42. 五苓散 (72)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白話文:

出汗之後,如果脈象浮動且頻率快,同時感到煩躁口渴的話,就應該以五苓散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症狀與診斷】“發汗已,脈浮數”表明最初是太陽病,發汗治療後表面症狀仍然存在。這與第57條提到的情況相似,即在發汗後症狀暫時解除,但半天左右又出現煩躁和脈搏浮數的情況。這樣的症狀不只是單純的表證,還涉及到內部的問題。由於“五苓散主之”的治療方法,可以看出病邪同時影響了太陽的內腑,主要是膀胱的氣化功能受阻,導致體內水液停滯無法正常轉化。

【症狀分析】因為水液停滯,不能上升化氣以滋潤身體,因此會出現心煩和口渴的症狀。本條在前一條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了太陽蓄水的脈證情況,兩者應相互參考。前一條提到“脈浮”,而這一條則提到“脈浮數”,表明浮脈和浮數脈象在五苓散的證候中均可能出現。前條提及有微熱,而本條未特別提及發熱情況,這說明蓄水證的表證未完全消除,通常伴有微熱的象徵。前條強調了消渴,本條則描述為煩渴,說明渴望飲水的基本原因是相同的;前條突出小便不利作為主要症狀,而本條未特別提及小便是否不利,可視為文字表達上的省略。

43. 五苓散 (73)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甘草湯方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薑三兩,切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病,並且有出汗和口渴的情況,應該使用五苓散作為主要治療方劑;如果沒有口渴的症狀,則應該以茯苓甘草湯為主來治療。

茯苓甘草湯的配方如下:

  • 茯苓兩錢
  • 去皮桂枝兩錢
  • 炙甘草一錢
  • 切好的生薑三錢

右邊這四味藥材,加入四升水中,用火煎煮至剩下兩升的液體,然後把藥渣濾掉,將煎好的藥液分為三次,溫熱後服用。

【診斷依據】本條討論的是在傷寒發汗之後,根據患者是否口渴來區分使用五苓散或茯苓甘草湯的情況。五苓散適用於那些發汗後由於病邪沿經絡進入內腑,影響了膀胱的氣化功能,導致水液在下焦停滯,不能正常流通,從而引起上身缺乏津液而出現口渴的情況。而茯苓甘草湯則適用於發汗後因胃陽不足,難以消化和蒸發水谷,導致水液停留在中焦,但此時膀胱的氣化功能尚未受影響,津液還能夠適當分佈,因此不會感到口渴。

【方劑比較】雖然這兩個方劑的描述很簡潔,但它們在辨別和比較中的實用性非常高。這兩個方劑都是用於促進體內水液運行的,但它們作用的病位不同:五苓散主要針對下焦蓄水,通常伴隨小便不利等症狀;茯苓甘草湯則針對水液停留在中焦,水分容易上逆,可能出現如肢厥、心悸,但小便相對通暢等情況。具體應用可參考第127條和第356條的相關描述。

44. 水逆 (74)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白話文:

中風之後,出現發燒的症狀,經過六、七天仍未見好轉,並且感到煩躁不安,同時兼有表症和裡症的表現,病人感到口渴想喝水,但喝了水之後反而會嘔吐,這種情況稱為「水逆」。治療上,應當使用「五苓散」作為主方來治療。

【病情解析】本條討論的是蓄水證的重症類型,要與第71條和第72條一起考慮以更好地理解。太陽病表現為頭痛、發熱、感冒、脈搏浮動等症狀,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六七天仍未緩解,這就說明表證依然存在。此外,因為病邪沿經絡進入內腑,導致膀胱的氣化功能受阻,水液無法正常排出,自然會出現小便不利的情況。本條雖未明說,但這是因為省略文字的表達方式,這也是一種裏證。

【症狀與後果】口渴的原因如前所述,是因為氣化功能失調導致津液無法上升。由於蓄水情況較嚴重,水液無法向下排出,反而向上逆流,衝擊胃腑,導致飲水後嘔吐,這種情況稱為“水逆”。

【治療方法】本條與蓄水證的脈象和病機大致相同,新增了嘔逆的症狀,因此治療方法與蓄水證相同,主要使用五苓散。

45. 重發汗致聾 (75)

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白話文:

在尚未把脈之前,病患用手摀著心口。醫生於是吩咐他嘗試咳嗽,但假如他無法咳嗽,這表示他的雙耳肯定聽不見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過度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導致身體虛弱而產生這樣的狀況。在出汗療法之後,如果喝很多水,病人往往會喘息;同樣地,如果用水灌洗身體也會引起喘息。

46. 梔子豉湯 (76)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梔子甘草豉湯方梔子十四個,擘甘草二兩,炙香豉四合,綿裹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梔子生薑豉湯方梔子十四個,擘生薑五兩香豉四合,綿裹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白話文:

在進行發汗、催吐或瀉下治療之後,如果出現心神不寧、煩躁難眠的情況,尤其是症狀嚴重時,病人可能會不斷翻身、心緒不寧,心中感到焦慮不安。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梔子豉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如果在上述症狀中還伴有氣短乏力的問題,那麼就應該使用「梔子甘草豉湯」來治療。 假如伴有噁心嘔吐的症狀,則應當採用「梔子生薑豉湯」來處理。

以下是各個方劑的具體製備和用法:

梔子豉湯方 材料:梔子十四枚(打碎),香豉四合(用綿布包裹) 製法:將這兩味藥材用四升水先煮梔子,煮至剩餘二升半水量時,再加入香豉,繼續煮到剩下一升半,濾掉藥渣,所得藥液分為兩份。溫熱後服用其中一份,如果服用後有嘔吐反應,則停止接下來的服藥。

梔子甘草豉湯方 材料:梔子十四枚(打碎)、甘草二兩(炙烤過)、香豉四合(綿布包裹) 製法:將這三味藥材以四升水先煮梔子和甘草,至水量剩二升半,再加進香豉煮至剩一升半,濾渣,分成兩次服用。溫熱後先服用一份,若有嘔吐則不再服用剩餘的藥。

梔子生薑豉湯方 材料:梔子十四枚(打碎)、生薑五兩、香豉四合(綿布包裹) 製法:將這三味藥材放入四升水中,先煮梔子和生薑至剩二升半水量,再加入香豉煮至剩一升半,濾去藥渣,分作兩次服用。溫熱後先給患者服用一份,如果出現嘔吐,則停用其後的劑量。

47. 梔子豉湯 (77)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已經使用過發汗的方法,或是用了瀉下的治療之後,病人依然感到心煩且有熱感,胸口鬱悶不通暢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梔子豉湯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劑。

48. 梔子豉湯 (78)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白話文:

得了傷寒病後,大約到了第五、六天,在嚴重腹瀉之後,如果身體仍然發熱且感到心口有堵塞般的疼痛,這表示病情還沒有好轉。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梔子豉湯作為治療的主方。

49. 梔子厚朴湯 (79)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梔子厚朴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厚朴四兩,炙,去皮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白話文:

在治療傷寒之後,如果出現心情煩躁、腹部脹滿、躺下或起身都感到不適的情況,可以使用梔子厚朴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梔子厚朴湯的配方如下:

需要準備梔子十四枚,把它們剝開;厚朴四兩,經過炙烤並去除外皮;以及枳實四枚,先用水浸泡,再進行炙烤直到呈現黃色。將這三種材料取來,加入三升半的水一同煎煮,煮至剩下一升半的藥液,然後過濾掉藥渣。將煎好的藥液分為兩次服用。溫熱時先喝一次,如果在服用後有嘔吐的反應,就停止接下來的服藥。

50. 梔子乾薑湯 (80)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乾薑二兩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白話文:

當患者出現傷寒症狀時,醫生使用了丸劑進行強力瀉下治療,但身體發熱的狀況並未解除,且伴有輕微心煩不安的症狀,這時建議使用梔子乾薑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梔子乾薑湯的配方如下:

配料:梔子十四枚,需要剝開;乾薑二兩。

製作方法:將上述兩味藥材加入三升半的水中,煎煮至剩下一升半的藥液,之後濾掉藥渣。將煎好的藥液分為兩份,每次溫熱服用一份。如果在服用後出現嘔吐的情形,則停止後續的服藥。

【診斷與治療】第80條講述了在傷寒的情況下,如果醫生不恰當地使用丸藥大量瀉下,而導致患者身體依然發熱且稍感煩躁,這時應該使用梔子乾薑湯來治療。這是因為傷寒的表層疾病不應該用猛烈的下瀉方法治療,這樣做會傷害到陽氣,使得熱邪在體內堆積,特別是堆積到上焦而使其出現發熱,同時中焦因為陽氣損傷而表現出寒證。

【症狀解析】上焦的熱表現為心煩、身體發熱不退等症狀;至於中焦的寒,雖然沒有直接描述具體症狀,但從方劑中的乾薑(乾薑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可以推測,患者可能出現腹瀉、便稀、食慾不振、腹部脹痛等寒性症狀。

51. 梔子湯禁忌 (81)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白話文:

凡是使用梔子湯的情況下,如果病人平時就有稍微腹瀉的問題,就不應該給他服用這帖藥。

【禁忌說明】第81條講述了枙子鼓湯的禁用情況,文字中說:“凡用梔子湯,病人若原本就有微溏的情況,則不應服用此方。”這是指那些平時脾胃虛寒,大便經常稀爛的病人,不適合使用這個方劑。即使病人有熱鬱胸隔的症狀,也應考慮到他們中焦虛寒的體質,謹慎使用這個方劑。

【處理建議】如果病人確實存在上述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呢?答案是:可以參考梔子乾薑湯的用法,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材,以適應病情的需要。這也是“隨證治之”的原則。可以看出,對於脾胃虛寒的病人來說,應避免使用苦寒的梔子鼓湯,但如果需要,可以根據病情調整配方。

52. 真武湯 (82)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甚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

茯苓芍藥生薑各三兩,切白朮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當患了太陽病,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後,即使出汗了病症卻仍未減輕,病人依然發燒,並且感到心慌、頭暈,身體搖晃不定,甚至有頻頻想要倒地的狀況時,這時應該使用「真武湯」作為主方來治療。

以下是「真武湯」的配方: 茯苓、白芍、生薑各使用三兩(需要切片), 白朮使用二兩, 炮製過並去掉外皮的附子一枚,打碎成八片。

將上述五味藥材,加入八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的藥汁,濾掉藥渣,趁溫熱時分三次服用,每次大約七合(約現今的420毫升),一天共服用三次。

【症狀討論】本條詳細討論了太陽病過度發汗後導致少陰陽氣損傷,肝腎功能失調無法正常調節體內水分的症狀和治療方法。要全面理解這個症狀,還需要參考少陰章節的第316條。臨牀表現包括感覺寒冷、心悸、頭暈目眩、身體發抖,或發熱、小便不暢、咳嗽喘息、四肢沉重疼痛或浮腫,舌淡、苔白滑,脈沉弱或弦。病因是過度發汗傷及陽氣,導致水氣失控(陽虛水泛);治療方法是通過溫陽、化氣、行水,使用真武湯。

【治療原則】太陽病應當在表證解除時適當發汗。但發汗的方法應根據症狀的虛實和發汗的程度來選擇,以避免過度或不足的問題。對於本就陽氣不足的人來說,如果再次感受到外邪,治療應該既要扶陽又要解表,這是一種兼顧的策略。而激烈的發汗方法應該避免。如第38條所述,使用大青龍湯時,如果脈象微弱且發汗後感到寒冷,則不宜使用,否則會導致病情逆轉,肌肉緊張和身體僵硬,這是治療的禁忌。

53. 咽喉乾燥不可發汗 (83)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白話文:

如果喉嚨乾燥的人,不應該使用出汗的方法來治療。

【咽喉乾燥的治療原則】咽喉乾燥是因為身體內的陰津(體內的潤滑液體)不足,無法潤養咽喉。第83條通過這個症狀來揭示陰虛和津液缺少的內在病機。使用辛溫發散的藥物在這種情況下是禁忌的,即使存在表證(如發熱、感冒等表面症狀),也不能僅僅通過發汗來治療。因為陰液已經不足,強行發汗不僅難以驅除表邪,還可能使陰津進一步受損,引起內部更多的熱邪,從而導致病情惡化。因此,對於這種情況,嚴禁使用辛溫且強烈的發汗方法。而針對滋養陰液和解除表證的治療,則在不言之中顯得尤為巧妙。

54. 淋家不可發汗 (84)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白話文:

淋證患者,不應該使用發汗的方式治療,如果強行發汗,必定會導致出血。

淋證是指一種以小便頻繁急迫、排尿不暢、似乎無法徹底排空,伴隨尿道刺痛或燒灼感,以及小腹部緊張不適甚至疼痛感牽扯到肚臍周圍爲特點的病症。這種病症在傳統中醫中被歸類爲多種不同類型,包括熱淋、血淋、石淋(砂淋)、氣淋、膏淋、勞淋等,每種類型還可能伴有其他特定症狀。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淋證可能與泌尿系統的感染、結石或其他疾病有關。治療上,中醫會根據具體症狀和體質辨證施治,可能會採用中藥湯劑如前面提到的甘草小麥大棗湯等進行調理。

【淋證的治療原則】淋病常因濕熱在下焦積聚而長時間煎熬導致陰津損傷。對於長期患有淋病的人來說,由於其體質已呈現陰虛積熱的狀態,即使再次感受外邪並有表證,也不應該單獨使用辛溫劇烈的發汗法。如果錯誤地使用了發散法,則會導致陰液進一步虧損和內熱加劇,可能導致尿血等嚴重後果。在治療淋病表證時,雖然仲景未明確給出具體方案,但其“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原則已經清楚地指出了治療方向。結合滋養陰液、清熱、利水通淋的方法,是對這種病證合適的治療方法。

55. 瘡家不可發汗 (85)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白話文:

瘡家的病人,即使身體感到疼痛,也不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因為一旦出汗,可能會引起痙攣。

【瘡瘍的治療原則】瘡瘍在早期多為熱毒壅滯的實證,但如果瘡瘍長期不癒,會導致氣血虧損,表現為氣血兩虛或虛中夾實的症狀。此時,身體疼痛是因氣血失調引起,因此使用辛溫發散的治療方法應當禁用。即使病人同時感染了外邪,有身體疼痛和頭痛,由於氣血不足,單獨使用劇烈發汗的治療方法是不適宜的。如果違反這一原則,可能導致營血進一步虧損和筋脈營養不良,引起肢體僵硬、頸背痙攣等症狀迅速發生。因此,對於瘡瘍伴有表證的情況,應在調補氣血、疏化餘毒的基礎上,適當使用發散解表的方法進行治療。

56. 衄家不可發汗 (86)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白話文:

出血性疾病患者,不應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因為一旦出汗,可能會導致額頭上的血管凹陷、脈搏變得又急又緊,眼睛會直視而無法正常閃動,並且會出現失眠的症狀。

【處理氣血虧損的原則】對於長期患有衄血(鼻血)的人來說,由於陰血逐日消耗,即使有外在的發熱等表證,也不應該直接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這與第50條中提到的“營氣不足,血少”的禁忌相同。如果錯誤地使用發汗治療,會使陰液進一步受損,營血更加虛弱,血虛可能導致風的產生,從而使筋脈失去養分,額角兩側的脈搏急緊而緊張有力,眼睛因失去潤滑而無法自如轉動,並且因為心神缺乏陰血的滋養而感到心煩失眠。在這種情況下,應禁止使用辛溫而劇烈的發汗方法,而應該採用滋養血液和潤養陰液同時解表的治療方法。

57. 亡血家不可發汗 (87)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白話文:

失血之人,不應使之出汗,若強行發汗,則會引致寒冷顫抖。

【長期血虧的處理】對於長期失血的人來說,陰血必然不足。由於氣血是相依相存的,一方受損則共同衰弱。隨著時間的推移,元氣也會受損,形成氣血同時虛弱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想通過發汗治療也可能傷及陽氣,並進一步消耗陰氣,因此對於氣血虛弱的患者來說,強烈的辛溫發汗方法是不適宜的。如果錯誤地進行發汗治療,將必然導致氣血更加虛弱,失去滋養和溫煦,並可能出現惡寒、顫抖等症狀。因此,對於失血的人如果感受到外邪,治療時可以在補充氣血的基礎上進行解表,但是單純強烈的發汗是禁忌的。

58. 禹餘糧丸 (88)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白話文:

一個常出汗的人,如果再次過度發汗,必然會感到心神晃惚、思緒混亂,並且在小便之後會有陰部疼痛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應該給他服用禹餘糧丸。

59. 病人有寒,復發汗 (89)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

白話文:

如果病人體內有寒氣,又再次出汗,導致胃中寒涼,就一定會嘔吐出蛔蟲。

60. 發汗復下為逆 (90)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白話文:

原本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卻反而使用了瀉下的方法,這是錯誤的做法;如果先用了發汗的療法,再進行其他治療就不算是錯誤。同樣地,如果一開始就使用了瀉下的療法,之後卻改用發汗的方式,這也是錯誤的做法;但若是先用了瀉下療法,再進行後續處理則不算錯誤。

【治療原則說明】本條文主要闡述當表裏病症同時存在且裏證屬於實熱時,應根據表裏病症的輕重和緊急程度,選擇合適的治療順序,即先發汗後使用瀉法或先瀉法後發汗。如果發汗和瀉下的順序錯亂,就會導致治療失誤。

【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表證適合用發汗法解除,而裏證則根據其寒熱和虛實的不同,選擇溫法、清法、攻法或補法進行治療。當表病和裏病同時存在時,根據表裏症狀的輕重和急迫情況,決定治療的順序,應該是先表後裏或先裏後表。因此,當裏實熱症狀不是很重或急迫時,應先進行發汗,再進行清熱瀉下的治療。如果操作相反,則屬於治療錯誤,是逆治。相反,如果裏實熱證很重且緊急,則應先進行瀉下清熱,然後再進行發汗解表,這是治療的變通方法。如果按照常規的先表後裏進行,則可能延誤病情,也屬於錯誤治療。

【關於“下”的說明】本條中提到的“下”,不僅僅指的是通過瀉法治療,它包括了所有攻邪的方法,如清熱、泄火、祛痰、利水、去瘀、攻下、催吐等。針對外感熱病裏實的情況,尤其是陽明裏熱(腑實證)是最典型的例子,因此仲景在其著作中多以攻下法為例來說明裏實應以攻邪為治療原則,如在《厥陰篇》中提到的“厥應下之”等。日人中西惟忠對此條的理解深刻,認為這其中也包括了催吐,完全符合仲景的治療思路。

61. 四逆湯 (91)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白話文:

得了傷寒病,如果醫生用下法治療後,病人繼續出現腹瀉、排出清澈而不成形的糞便且無法停止,同時身體感到疼痛,這種情況應立即先調理內臟;反之,如果之後身體疼痛減輕,排便自行恢復正常,那麼就應當緊急處理表面的病症。調理內臟適合使用四逆湯,而治療表面病症則適合使用桂枝湯。

本段文字清楚指出,當病人同時表現出表證和裏虛寒的情況時,應選擇適當的治療策略,包括先治裏後治表或同時治療表裏的方法,以及相應的代表性處方。通常情況下,如果病人既有表證又伴隨裏虛寒,可以採用同時解決表裏問題的方法,比如使用扶陽解表的麻附細辛湯;如果此法無效,則應直接針對裏證進行救治,使用溫裏散寒、回陽救逆的方法,比如四逆湯;若陽虛內寒症狀特別嚴重,則應該先使用溫裏回陽的四逆湯,再用解散表邪的桂枝湯。

對於同時存在的表裏疾病,根據病情的輕重緊急程度,治療策略包括先治表後治裏、先治裏後治表,以及同時治療表裏。簡單來說,如果表證較為急重,應先解表;如果裏證急重,則應先救裏;如果表現為表寒裏熱,通常先攻擊表病,若表裏都寒,則多從溫裏著手。如果表裏寒熱、虛實各異,並且相互影響,難以單獨處理表或裏,通常應同時處理表裏,以達到同時解決兩方面的問題。這是傷寒表裏同病的一般治療規則。但在實際應用中,如果同時處理表裏無效,則應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先後治療的策略;或者本應使用先後策略,但情況允許時,可以轉為同時處理。在臨牀實踐中應靈活運用,不能僵化地遵循固定模式。

【誤用下法導致的表裏同病及其治療】第91條講解了傷寒表證錯誤使用瀉法後損傷了裏的陽氣,進而引起太陽和少陰並病的先後治療方法。在傷寒表證的情況下,應優先考慮使用發汗法解表,而不應該使用瀉法,即便同時出現了裏實的症狀,因為這並不是一個急迫重危的瀉證,仍應遵循先治療表症後治療裏症的原則。如果醫生沒有仔細觀察而錯誤地使用了瀉法,會導致脾腎的陽氣受損,病情轉變為少陰的虛寒狀態,但表面上的邪氣未因瀉法而完全消除,因此出現了表裏同病的情況。如果出現下利清谷不止的症狀,則應歸咎於少陰陽氣虛弱、陰寒內盛,常見的虛寒症狀如惡寒、脈微、肢冷、身體發僵等;如果身體疼痛,則因邪氣羈絆在太陽經脈,導致經脈不通和營衛失調,頭疼、頸部僵硬、寒熱交替、鼻鳴等症狀也會隨之出現。在這種情況下,由於裏的氣虛寒,不能進行發散治療,因此應該先從裏治療開始,急用四逆湯來回陽救逆,溫補脾腎,從而可以治癒下利和厥逆的症狀。如果陽氣回復且下利停止但表證仍未解除,則應接著使用桂枝湯來調和營衛,解肌發表,這樣可以止痛。但臨牀上常見一旦裏的陽氣得到溫補,表的邪氣就隨之解除,這時不必再進行發散治療。

62. 四逆湯 (92)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

白話文:

如果疾病表現為發燒、頭痛,而脈象卻異常地沉緩,假使症狀沒有好轉,並且全身疼痛的話,治療上應該著重於調理內部,適合使用四逆湯來治療。

本段講述了太陽病和少陰病同時發生時,若單獨解表或解裏無效時,應如何救治裏證的治療方法和藥方。當患者出現發熱、頭痛、身體疼痛時,通常應該看到脈象浮現,如果脈沉且微弱無力,很可能是因為患者本身陽氣虛弱,再感受外邪,或太陽和少陰兩經同時受邪,形成表裏同病的情況。這時,患者會出現寒冷、手腳冰冷、臉色蒼白、精神疲憊、腹瀉等症狀。對於這種既有表證又有裏陽虛弱的情況,治療上可以選擇先治裏後治表,或者同時治療表和裏,例如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等方。但應避免先解表後解裏,因為這會使裏病更加虛弱。如果表裏病情相對平衡,可以選擇同時治療表和裏;如果其中一方病情較重,則應重點治療那一方。如果使用表裏同治方法無效,可能是因為裏陽虛弱特別嚴重和急迫,這時應改用四逆湯直接回暖陽氣,恢復裏陽。一旦裏陽恢復,表邪通常會自行解除。如果仍有殘留的外邪,可以繼續使用解表法進行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表證和裏虛寒同時存在的情況,治療時應選擇適宜的方劑,例如使用桂枝湯來調和陰陽,而不宜選用辛溫的麻黃湯,因為這可能會加重裏陽的虛弱。

本段文字是關於少陰寒化的典型症狀和治療方法。少陰心腎陽虛,導致陰寒內盛,主要症狀包括極度寒冷、身體蜷縮、腹瀉、四肢冷厥、精神疲憊、喜歡躺臥、脈搏沉細、舌淡苔白等。治療應採取溫補心腎、回陽救逆的方法。本文通過這些症狀來說明當身體表和裏同時病變時裏虛寒證的治療原則,但這不表示所有的裏虛寒證都用四逆湯治療。其他藥方如真武湯、附子湯、通脈四逆湯等,也可以用於治療表裏同病的情況,具體使用哪種藥方應根據症狀來選擇,而不一定非得使用四逆湯。

63. 冒家汗出自愈 (93)

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裡未和,然後復下之。

白話文:

太陽病的情況是,病人先接受了瀉下治療卻未見好轉,接著又進行了發汗療法。這樣一來,導致身體表面和內部都變得虛弱。病人因此而感到頭重腳輕、昏昏沉沉(這裡的「冒」指的是頭重如裹的感覺),當這樣的情況下出現自發性的出汗,病情往往就會自行痊癒。這是因為出汗幫助調整了體表的機能,使得體表恢復了平衡狀態;但若體內的不平衡還未解決,那接下來就應該再考慮使用瀉下療法來調理內部。

64. 調胃承氣湯 (94)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如果太陽病的症狀還沒有解除,並且脈象顯示陰陽兩方面都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那麼病人必定會先出現寒戰,接著出汗,隨後病情就會得到緩解。如果只有陽脈稍微弱一些,那麼病人會先出汗,然後病症得以解決。假如僅是陰脈較為微弱,這種情況下,通過瀉下方可解決問題。假設決定使用瀉下療法,建議使用調胃承氣湯。

65. 營弱衛強 (95)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症狀表現為發燒並且出汗,這是因為身體的營氣相對虛弱,而衛氣相對旺盛,所以會促使汗液外泄。要想祛除侵入的風邪,應該適宜使用桂枝湯來治療。

本條進一步補充說明瞭太陽中風(一種感冒類疾病)的特徵、病因、病理和治療方法。因此,《金匱玉函經》、《脈經》和《千金翼方》等古典醫書將本條列在討論桂枝湯的太陽病章節後面是有一定道理的。要理解本條的病證,應該與第1、2、12等條文結合起來看。

本條揭示太陽中風的基本症狀為發熱伴隨出汗,而基本病理則是「營弱衛強」。這裡所說的「衛強」,不是指正常情況下衛氣(身體的外防系統)功能增強,而是指因為風寒的外侵,衛氣首先受到衝擊,風寒企圖侵入人體時,衛氣在體表浮盛與之抗衡,因此表現為發熱等過度活躍的症狀,這也就是第12條所說的「陽浮者,熱自發」的意思。

所謂的「營弱」,並不是真的指營陰(身體的內養系統)有實際損傷,而是相對於「衛強」而言。因為衛氣受到風寒的攻擊,失去了正常調節體表開關的能力,所以營陰雖然未直接受到邪氣的侵害,但也無法在內部維持平衡,因此表現為相對不足的狀態,即第12條中的「陰弱者,汗自出」的描述。營弱衛強在後世常被稱為營衛不調或營衛不和,其中以衛氣的病變為主,而營則處於從屬地位。對於這種症狀和病機,適宜使用桂枝湯來解肌驅風,調和營衛。

66. 小柴胡湯 (96)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 半斤 黃芩 三兩 人參 三兩 半夏 半升,洗 甘草 三兩,炙 生薑 三兩,切 大棗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加減法: 1.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 2.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 3.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4.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5.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苓加茯苓四兩。 6.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服微汗愈。 7.若欬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白話文:

傷寒病在第五、第六天時,如果又受到風邪影響,出現交替的寒熱症狀,胸口和兩肋之間感到非常滿悶,心情鬱悶不願多飲食,心裡煩躁並且想嘔吐;有的人可能只是胸口感到煩躁但不嘔吐;有的會感到口渴;有的腹部疼痛;有的在兩肋下方有硬塊感;有的心臟部位感到悸動不安,小便不順暢;有的則是雖然不口渴,但身體有輕微發熱現象;還有的可能會咳嗽。這些情況下,可以使用小柴胡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小柴胡湯的配方如下:

  • 柴胡:半斤
  • 黃芩:三兩
  • 人參:三兩
  • 半夏:半升(先清洗)
  • 甘草:三兩(炙烤過)
  • 生薑:三兩(切片)
  • 大棗:十二枚(剖開)

將上述七種藥材加入一斗二升水中,煎煮至剩下六升,濾掉藥渣後再次煎煮,直至剩下三升藥液。每日分三次服用,每次溫服一升。

根據不同症狀,可對小柴胡湯進行適當調整:

  1. 如果只有胸口煩躁而不嘔吐,去掉半夏和人參,加入栝樓實一枚。
  2. 若感到口渴,去掉半夏,人參的量增加到四兩半,並加入四兩的栝樓根。
  3. 若腹部疼痛,去掉黃芩,加入芍藥三兩。
  4. 若兩肋下方有硬塊感,去掉大棗,加入牡蠣四兩。
  5. 若心臟悸動且小便不順,去掉黃芩,加入茯苓四兩。
  6. 若不口渴但身體有輕微發熱,去掉人參,加入桂枝三兩,溫服後微出汗即可痊癒。
  7. 若有咳嗽,去掉人參、大棗和生薑,加入五味子半升和乾薑二兩。

本段文字是關於小柴胡湯證(少陽膽火內鬱證)的病因、病機、主要症狀和治療方法。如果想要全面瞭解這個證型,可以參考相關條文,如少陽病的263、264、265和266條。小柴胡湯證的典型症狀包括反覆出現的寒熱交替、胸脅痛、心煩易嘔、食慾不振、口苦、咽喉乾燥、眼花、眼睛發紅或耳聾,脈象多表現為弦脈。其病因和病機是外邪侵入少陽,導致膽火內鬱和樞機失利,正邪之間發生爭鬥。治療主要是通過小柴胡湯來和解少陽,使得體內的氣機通暢。

少陽位於半表半裡,外邪可能由太陽自然轉入,或因治療不當而內傳。也可能因體內少陽氣虛,讓外邪有機會侵入。如97條所述,當氣血虛弱時,樞機開放,邪氣便趁虛而入,與正氣爭鬥,主要發生在胸脅。少陽病反映了正氣不足與邪氣未盛之間的拉鋸戰,臨牀上表現為寒熱交替。

少陽作為體表與體裡之間的樞紐,是太陽表證向陽明裡證過渡的階段,其病態既不同於陽明的實熱也有別於太陽的風寒表證。少陽本屬火,病起於本氣,故有口苦、咽乾、發熱、心煩等火熱症狀。

綜合所述,小柴胡湯證的病因病機是由於邪氣侵入少陽,造成半表半裡的位置,樞機受阻,膽火內鬱所致。

67. 小柴胡湯 (97)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白話文:

血液能量衰弱,氣力耗盡,身體表面的防禦層打開,外來的病邪就趁機侵入,與身體的正氣互相抗衡,最後在兩脅下方集結。正氣與邪氣不停地交戰,導致發燒與寒顫交替出現,這種情況時斷時續,病人沉默不願多言,也不怎麼想吃東西。臟腑之間相互關聯,因此疼痛感往往會向下蔓延,而邪氣在上、疼痛在下的狀況,就會引發嘔吐。這種病情適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喝了小柴胡湯之後,如果感到口渴,這表示病邪可能已經影響到陽明經;這時候需要根據治療原則來進一步調理。

68. 柴胡湯不中與 (98)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

白話文:

病人大約在六七天內,脈象呈現緩慢、浮動且力量薄弱的狀態,感到畏懼風寒,手腳卻保持溫暖。醫生已經試過兩三次用下法治療,但病人還是無法進食,而且肋骨下方感到滿脹疼痛,面部、眼睛乃至全身皮膚都出現黃色,頸部和肩膀部位感到僵硬,小便也不順暢。這種情況下,可以給病人服用柴胡湯,之後預計病人的排泄會有所增加。但如果病人本來就口渴,喝了水還會嘔吐,那麼柴胡湯就不適合使用了;同樣地,如果病人吃了固體食物後會嘔吐,也不應給予柴胡湯。

69. 小柴胡湯 (99)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大約在患了傷寒的第四到第五天時,如果出現身體發熱、怕冷風、脖子僵硬、脅部下方感到脹滿、手腳溫暖並且口渴的症狀,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小柴胡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70. 小建中湯 (100)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膠飴一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病,病人的脈象在陽性部位摸起來遲滯不暢(陽脈澀),而在陰性部位則感覺到像弓弦一樣緊繃(陰脈弦),這種情況下,病人常常會感到腹部緊縮疼痛。治療上,應該先給病人服用小建中湯來緩解症狀。如果喝了小建中湯後病情沒有好轉,那麼就應該改用小柴胡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小建中湯的配方如下:

  • 桂枝三兩(去皮)
  • 甘草二兩(炙烤過)
  • 大棗十二枚(剖開)
  • 芍藥六兩
  • 生薑三兩(切片)
  • 膠飴一升(麥芽糖)

將上述六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三升藥液,然後把藥渣濾掉,再加入膠飴,並用微火加熱使麥芽糖溶解。完成後,讓病人每天分三次,每次溫服一升。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經常嘔吐的病人,不宜使用小建中湯,因為方中的麥芽糖可能會加重嘔吐情形。

71. 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 (101)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復發熱,汗出而解。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或中風,出現了柴胡證的症狀,只要看到其中一個症狀存在,就可以確診,不必所有症狀都同時出現。一般來說,如果柴胡湯適用的病情被錯誤地使用了下法(如瀉下)來治療,而之後柴胡證的症狀並未消失,那麼應該再次給病人服用柴胡湯。這樣做之後,病人可能會感到全身發熱、顫抖,接著會出汗,隨後熱度就會退去,病症從而得到緩解。

本段文字討論了小柴胡湯在臨牀上的廣泛和靈活應用。小柴胡湯的主要適用症狀包括往來寒熱、胸脅疼痛、心煩、嘔吐、食慾不振、口苦、喉嚨乾燥、眼花、耳聾和眼睛發紅,脈象多表現為弦脈。這些症狀無論在中風、感冒、或其他內外傷病中出現,都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然而,臨牀症狀常有變化,不一定完全符合典型症狀,因此若僅在等待所有症狀齊全時才使用小柴胡湯,則可能錯失治療機會。因此,張仲景在經典中明確指出,只要看到部分小柴胡湯適應症的證候,即可考慮使用,不必等到所有症狀全部出現。這種靈活應用的原則極大地擴展了小柴胡湯的應用範圍,也體現了預防未病的治療思想。

此外,研究也表明小柴胡湯在臨牀上應用廣泛,能夠涵蓋多種西醫病類。這證明瞭小柴胡湯不僅限於完全符合所有經典描述的症狀,而是可以在見到其中一些關鍵症狀時就開始使用,彰顯了其靈活應用的重要性。

72. 小建中湯 (102)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患了傷寒兩三天後,出現心悸和煩躁的症狀,建議使用小建中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本段討論了中焦虛寒、氣血不足且同時受到外邪感染的病症及其相應的治療方法。早期的感冒通常會有發熱、畏寒、頭痛和脈浮等症狀,如果出現心煩並伴有噁心,並且有往來寒熱、胸脅悶滿等症狀,則可能病邪影響到了少陽,此時適宜使用小柴胡湯來調理。如果出現口渴、高熱和多汗,則可能病邪到達了陽明,需要使用清瀉法,如白虎湯或承氣湯。而如果伴有心悸、喝水後噁心和小便不利等症狀,則可能是水邪阻塞心脈,應使用溫陽化飲的方法,如真武湯。

然而,這一段並沒有詳細描述具體的症狀,也沒有直接指定使用上述方劑,而是提出使用小建中湯來治療。從中可以推測,患者可能同時具有中焦虛寒、氣血不足並感受外邪,表現為表裏同病的情形。

綜合上下文,可以瞭解到這類病例在治療時不僅要考慮外感邪氣,還要兼顧到體質本身的虛弱,尤其是中焦的虛寒和氣血不足,因此選擇小建中湯以溫補中焦,調整氣血,這樣不僅可以治療內在的虛弱,也有助於消除外感症狀。如果正氣恢復後外感邪氣仍未解除,則需要根據症狀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可能包括發汗或和解。這反映了中醫治療的靈活性和重視正氣的原則。

73. 大柴胡湯 (103)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升,洗生薑五兩,切枳實四枚,炙大棗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白話文:

太陽病已經持續十多天,期間錯誤地使用了兩三次瀉下的治療方法,之後又過了四五天,如果病人的柴胡證狀依然存在,應該首先給予小柴胡湯。如果病人持續嘔吐不停、感到心下部位緊張不適,並且有微微的煩躁感,這表示病情尚未得到緩解。這種情況下,應該給予大柴胡湯,使用瀉下療法後,病情就會好轉。

大柴胡湯的配方如下:

柴胡半斤(約250克) 黃芩三兩(約90克) 芍藥三兩(約90克) 半夏半升(約125毫升,需先清洗) 生薑五兩(約150克,切成片) 枳實四枚(約60克,經過炙烤處理) 大棗十二枚(約90克,去核切開)

將上述七種藥材放入1鬥2升(約3000毫升)水中,煎煮至剩餘6升(約1500毫升),去掉藥渣後再次煎煮,溫熱後每次服用1升(約250毫升),一天分三次服用。有一個版本的大柴胡湯會加入大黃二兩(約60克),如果不加入大黃,可能就不能稱之為典型的大柴胡湯了。

這段文字講述了少陽證因誤用下法導致的少陽和陽明同病情形,並介紹了大柴胡湯的應用。這個病狀的機理是由於邪氣停滯在少陽並影響到陽明,形成裏實熱證。症狀通常包括反覆的寒熱、發熱、嘔吐、胸部和腹部緊急或疼痛、焦躁不安和下痢等。治療的主要方法是調和少陽,並通過大柴胡湯來清理陽明的裏實。

文中提到,若病從太陽傳到少陽,且病情持續而不變,應使用柴胡方藥來和解,而不宜盲目地使用發汗或下瀉的治療方法。不適當的下法會導致體內陰液耗損,邪氣因此轉移到陽明,形成燥熱結實的狀態。這裡的病症仍以少陽為主,需要謹慎使用下法。可以首先使用小柴胡湯來調整體內的主要氣機,以通達表裏。如果調和方法獨立運用難以奏效,則需要綜合使用和解與攻下的治療策略,即使用大柴胡湯來徹底解決問題。

簡單來說,當病人出現少陽和陽明同病的情況,即使有反覆寒熱等少陽證典型症狀,也應考慮使用大柴胡湯來同時處理少陽的和解和陽明的清瀉,這樣能更有效地解除病症。

74. 小柴胡湯 (104)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柴胡加芒硝湯方

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生薑一兩,切半夏二十銖(本云,五枚,洗。)大棗四枚,擘芒硝二兩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白話文:

患者得了傷寒病,已經十三天症狀仍未解除,出現胸部和脅部漲滿不適並且嘔吐,每天傍晚時分會發燒(即潮熱),之後有輕微的腹瀉。這原本是柴胡證的特徵,但使用下法(瀉下)治療後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現在反而出現腹瀉,可知道之前的醫生用丸藥進行瀉下治療,這並不是對症的治療方式。出現潮熱的狀況,說明體內仍有實邪存在。

正確的治療步驟應該先是服用小柴胡湯來解除體表的病邪,之後再用柴胡加芒硝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以下是柴胡加芒硝湯的配方:

  • 柴胡:二兩十六銖
  • 黃芩:一兩
  • 人參:一兩
  • 炙甘草:一兩
  • 生薑:一兩,切片
  • 半夏:二十銖(原方說五枚,需要清洗)
  • 大棗:四枚,剖開
  • 芒硝:二兩

將上述八味藥材,加入四升水中煎煮,煮至剩餘二升的藥液,濾掉藥渣,然後加入芒硝,再稍微煮沸。將藥液分為兩份,溫熱後分兩次服用。如果症狀仍未緩解,可以再次服用此方。

這段文字主要討論了在少陽與陽明同病時,誤用攻下療法後引起的柴胡加芒硝湯證,以及這種情況與純粹的陽明內實證的鑑別方法。柴胡加芒硝湯的病理機制依然是少陽的火氣內鬱結合陽明裏實,臨牀表現與大柴胡湯證類似,治療方法是和解少陽的同時軟堅泄熱,使用柴胡加芒硝湯。

文中分三段進行解說:

  1. 從“傷寒十幾日不解”到“已而微利”,描述了傷寒由表進入裏的過程。出現胸脅滿和嘔吐,意味著邪氣進入少陽,導致膽火內鬱;而發熱的情況則顯示陽明內實的典型症狀。此時應該使用大柴胡湯進行和解並攻下。然而,如果出現下利的症狀,則表明治療上有所偏差。

  2. 從“此本柴胡證”到“此非其治也”,進一步探討了下利的成因。病史顯示是因為之前誤用攻下的治療導致下利。因為少陽同時有裏實,不應單獨攻下而應該和解與通泄兼顧。由於醫者不理解此道理,錯用藥物,導致傷正氣而邪未解。

  3. 最後部分確定了先表後裏的治療策略。儘管已經下利,但潮熱未消和胸脅滿等少陽症狀未變,顯示正氣已損。雖然和解攻下是正確的治療,但考慮到藥性強烈,應謹慎使用。首先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如果症狀改善則無需再用強力方法。如果少陽症狀有所緩解但陽明燥實未解,則應微調治療策略以保護正氣,使用柴胡加芒硝湯。

這段描述強調了在處理少陽陽明同病時需要非常謹慎,避免誤用藥物而導致正氣損傷,應根據病情靈活調整治療方法。

75. 調胃承氣湯 (105)

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在患了傷寒十三天之後,如果病已經超過了通常的發病過程,而病人開始說胡話,這是因為體內還有餘熱未清。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湯藥來幫助通便清熱。倘若病人的小便很正常,按道理大便應該會變得乾硬,但如果反而出現腹瀉的情況,並且脈象平和沒有異常,這就說明之前的治療可能使用了丸劑來嘗試通便,但那並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如果病人自己出現了腹瀉的情況,按照正常情況,脈象應該表現得細弱或不穩定,但現在脈象卻是平和的,這表明病人的腹部內部實際上是積熱實證。對於這種狀況,應該用「調胃承氣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本條詳細討論了太陽表邪內轉至陽明,而未經過少陽階段的情況。病程和病情與涉及少陽的情形相似,因此需要仔細鑒別。如果太陽表證未解,時間長了,邪氣可能內傳至少陽或陽明,甚至直達二陰,具體路徑取決於人體的陰陽狀態、邪氣的輕重及性質,以及治療措施的適當與否。

當病持續超過十天,出現潮熱、喉嚨乾燥、小便自利等症狀,但沒有胸脅苦滿或往來寒熱的症狀,這表明邪氣主要在陽明,與少陽的調節機制無關。在陽明內實的情況下,通常會出現大便乾硬和便祕的情況,但如果反而出現下利,這與病機不符,應有其原因。追溯病因,與前文所述下利的原因相同,通常是因不當使用下法藥物所致。如果下利是由於裏虛寒,脈象應該顯示出微弱無力,並伴有肢厥和寒冷的症狀。但在這個案例中,儘管有下利,脈象仍然沉實有力,同時伴有喉嚨乾燥和潮熱,這顯示是誤用下法導致病機未變。治療應輕緩地瀉下熱結,主要使用調胃承氣湯。

這兩條都討論了太陽表證久未解而內傳,出現潮熱症狀,均因誤用下法導致下利;不過,第104條涉及少陽與陽明,而第105條則是病情轉移到陽明,與少陽無關。病情看似相似,但病機不同,因此治療方法和用藥也有所不同,需要細心鑒別以避免治療上的錯誤。

76. 桃核承氣湯 (106)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方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大黃四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芒硝二兩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白話文:

如果太陽病的症狀沒有緩解,導致熱毒在膀胱積聚,病人可能會表現得像發狂一樣,如果出現了自然排出血的情況,那麼病情就會有所好轉。但是如果體表的病症還沒有解除,這時候還不能直接針對內部病邪進行強力治療,應該首先解決體表的問題。當體表的病症已經解除後,如果只剩下小腹部感覺緊縮、疼痛,這時就可以對內部的病邪進行治療,適合使用「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的配方如下:桃仁五十個,需要去除皮和尖部;大黃四兩;桂枝二兩,也要去除皮;甘草二兩,需要炙烤過;芒硝二兩。將這五種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二升半的液體,然後濾掉藥渣,接著再加入芒硝,將藥液再次加熱至微沸後熄火。病人應該在飯前溫熱服用五合(約為125毫升),每天分三次服用,服用後可能會有輕微的腹瀉反應,這是正常現象。

本條詳細討論了蓄血輕證的病因、病機以及治療藥方和治療表裏的先後原則。當表面的病邪未能解除,沿經絡進入體內腑臟,造成下焦的瘀熱互結,症狀表現為少腹急劇結痛、硬塊及心煩意亂,類似瘋狂。治療應以活血化瘀、通排下焦的瘀熱為主,選用桃核承氣湯。若同時伴有表邪未完全解除的情況,應先解表再攻裏。

太陽表證若治療不當,很容易使病情由表向裡轉變。這種變化常常取決於患者的體質、陰陽平衡和病邪的性質等因素。當表邪未解並隨經絡進入腑臟轉化為內熱,就可能導致下焦的血液部分受到邪熱的影響,形成瘀血與瘀熱相互纏結的病態。雖然此條主要描述了少腹急劇結痛和狂躁的症狀,但從“熱結於膀胱”、“血從下行,下行則病癒”的描述和藥方組成可見,瘀血和瘀熱互結的機理已經明確。由於氣血瘀滯,會導致少腹急劇疼痛和硬滿;瘀熱衝擊心臟,導致精神不寧,進而出現煩躁症狀。這種病態應認為是由瘀血和邪熱引起,症狀還會包括舌頭紅暗、脈絡沉澀、口渴、便祕等。

如果血瘀較輕,身體有機會自行調整陰陽平衡,邪熱可能隨瘀血自行排解,則病情有望自愈。如果外邪進入體內而表證仍存在,形成表裏同病的情況,則應遵循“先表後裏”的治療原則,先解表再攻裏。解表可以使用桂枝湯,攻裏則適合使用桃核承氣湯來活血化瘀,通排瘀熱。

77.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107)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薑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大棗六枚,擘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碁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白話文:

得了傷寒病,大約八、九天後,使用了瀉下治療法,結果出現胸口滿脹、心情煩躁不安、受到驚嚇、小便不順暢、說胡話,全身沉重,無法自由翻身的情況,這種時候應該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來治療。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的配方如下: 柴胡 120克 龍骨、黃芩、生薑(切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 各45克 半夏 60毫升(清洗過) 大黃 60克 牡蠣 45克(炒過) 大棗 6枚(剖開)

以上的十二種藥材,加入8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4升藥液,然後再放入切成了棋子狀的大黃,繼續煮沸一兩次,接著濾掉藥渣,留下藥液。待溫熱時,每次服用400毫升。

原本的藥方是柴胡湯,但現在此基礎上添加了龍骨、牡蠣等成分。

本條討論了因太陽表證錯誤使用下法,導致邪氣瀰漫,虛實夾雜,表裏同病的變證及其治療方法和方劑。當感冒進入第八、九天時,本應是病邪內傳的關鍵期,但錯誤地使用瀉下法反而傷害了正氣,使邪氣趁虛而入,形成了變證。錯誤瀉下後導致的病狀多種多樣,但都與個體的體質、邪氣的性質和程度有關。

目前症狀表現為胸部悶滿和煩躁,這是少陽的調節機制受阻和膽火內鬱的表現;膽火向上炎熱,並且胃熱上蒸,導致心神不寧,表現為喉嚨乾燥和易驚的症狀;小便不利是因為少陽三焦功能失常,水液調節出問題所致;邪氣阻塞在半表半里的階段,導致內外氣機不能正常運作,全身感到沉重,難以轉側。

總的來看,雖然病症涉及的臟腑經絡較多,但主要病變集中在少陽的膽和三焦;外邪進入內部轉化為熱是主要問題,同時也有內生的飲邪參與,形成飲熱互結的局面。由於錯誤使用下法導致正氣虛損,形成了虛實相雜、表裏同病的狀況。治療應針對和解少陽、通暢陽氣並泄熱,同時安心安神,使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進行治療。

78. 肝乘脾,刺期門 (108)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白話文:

傷寒病之中,如果出現腹部脹滿並且說胡話的症狀,同時在手腕上的「寸口」部位把脈時發現脈象浮且緊,這表明是肝氣過盛影響到了脾胃,這種情況被稱為「縱」。治療上應當針刺「期門」穴位來調節。

這段文字根據五行理論討論了肝功能異常對脾和肺的影響。脾屬於陰土,主要影響腹部的健康。當肝(木)的功能過強,它會橫逆影響脾,按照五行理論,這種情況屬於木過度剋制土,導致脾氣(能量)不能正常運行,引起腹部脹滿的症狀;此外,如果肝的異常激發火的性質,還會上擾心神,表現為心神不寧。脈象呈現浮緊,實際上是弦脈的表現,這是肝功能過盛的外在徵兆。

由於這些症狀類似於陽明腑實的表現,但脈搏不是沉實的,腹部脹滿不伴有硬痛,所以可以明確區分這兩種情況。脈浮而緊,雖然看似似有外感發燒的表現,但缺乏寒熱交替、頭痛和身體疼痛等典型症狀,也不見有出汗情況,所以可以排除表證(外感疾病)的診斷。

治療應著眼於疏泄肝邪,可以選擇刺激肝經的穴位,如期門穴,以達到治本的效果。這樣的治療策略不僅緩解症狀,也根據病機調整內外失衡的狀態。

79. 肝乘肺,刺期門 (109)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白話文:

感冒風寒後,出現發燒、頻頻畏寒、極度口渴想喝水的症狀,且腹部多會感到脹滿;若自然出汗、小便順暢,表示病情正在好轉。這種情況屬於肝氣過盛影響到肺臟,中醫稱之為「橫」的病機,治療時可以針刺「期門」穴位來調理。

這段文字講述的是一種特定的病證和其治療方法。這個病證的症狀包括發熱、寒冷、口渴想喝水、腹部脹滿、夜間出汗以及小便不暢等。這些症狀有些類似於太陽和陽明病合併出現的情況,但並沒有伴隨潮熱和便祕的症狀;而且患者並不太頭痛或者頸部僵硬,因此,單純認為是太陽與陽明合病還不夠充分。

從病理上分析,這是因為肝(木)的氣過於旺盛,侵犯到肺(金),導致肺的正常功能受損,表現為交替的寒熱和夜汗,小便也受到影響。當肝氣過旺,還會影響到脾(土),使脾失去正常的轉運功能,從而導致體內的液體不上行而引起口渴,氣機阻滯導致腹部脹滿。

治療上,如果患者的身體自我調節能力尚好,則可能出現自我恢復的跡象,如自行出汗和小便暢通。如果這些自愈的現象沒有出現,則可以通過針刺期門穴位來疏泄肝氣,從而緩解症狀。這顯示了治療時需要精確辨別病證,並根據病情的具體表現靈活選擇治療方法。

80. 太陽病二日,反躁(110)

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到了第二天,病人反而變得急躁不安。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對背部進行熱敷導致大量出汗,使得體內的大量熱能進入到胃部,胃中的水分也因此而減少,這樣病人就會感到更加焦躁煩悶,並且很可能會開始說胡話(譫語)。接下來,如果十天左右病人開始出現寒戰(振慄),並且自行排泄腹瀉(自下利),這通常意味著病情正在趨向好轉。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這樣的症狀:病人的腰以下部位不出汗,想小便卻無法排出,反而會有噁心感,甚至有失禁的傾向,雙腳遇風則感不適,大便乾硬,按理來說小便應該次數較多,但實際上卻沒有增多。當大便之後,病人可能會突然感到頭痛劇烈,同時腳底會感到發熱,這是因為身體的氣血和營養物質向下流失所造成的。

第110條談到太陽表證誤用火療的兩種情況轉變。太陽表證應該是煩躁的表現,如果沒有煩躁反而顯示陽氣鬱結轉化為內熱。治療應選擇發表散寒並清理內熱的大青龍湯等方劑,而不是用加重火療的方式引發汗出,這樣過度出汗會損害陰津,加劇內熱,使煩躁更為嚴重,甚至出現心神不寧。如果病程延續超過十天,胃中的津液逐漸恢復,正氣逐漸克服邪氣,表現為戰慄和下痢,邪熱隨之被排出體外,疾病得以自然痊癒。這種戰慄和下痢是邪正力量短暫而激烈競爭的表現。

81. 火劫發汗 (111)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白話文:

太陽病類型中,若患了風寒,卻用火療強迫出汗,這樣做會使邪風受到火熱影響,導致血液和氣息運行混亂,超出正常範圍。體內的兩股陽性力量相互加劇焚燒,使得皮膚呈現出黃色。如果陽氣過盛,可能會有鼻血的傾向;而陰液不足時,則會出現小便困難。當陰陽兩方都極度衰竭時,身體會變得乾燥枯槁,只有頭部出汗,而且汗液僅到達脖頸就停止,腹部脹滿伴有輕微喘息,口腔乾燥、咽喉損傷,可能有便祕情形,時間久了甚至會胡言亂語,嚴重時會嘔吐,手腳不停地撓動,摸扯衣服和牀褥。如果小便能夠順利排出,那麼這個人還有治療恢復的希望。

這段文字討論了因誤用熱性治療方法導致陽氣過盛、陰液虧損的各種症狀和治療方針。具體症狀包括全身出汗但只限於頭部、腹部脹滿伴隨便祕、口腔咽喉破損、神志不清、手腳不寧、言語離題、翻來覆去難以安睡。這些都是因為陽熱過盛、陰液不足所致。此外,熱邪影響內臟,導致胃逆(嘔吐)、肺功能障礙(喘息)。這種狀態下,患者的陰液若未完全耗盡(如小便尚能通利),則尚有康復的可能。

針對此類症狀,治療原則應是清熱瀉火與滋養陰津,以恢復體內陽陰平衡,緩解症狀。這段描述強調了在治療時需要關注患者的津液狀態,因為它是判斷患者康復潛力的重要指標。

82.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112)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牡蠣五兩,熬蜀漆三兩,洗去腥龍骨四兩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白話文:

當患了傷寒疾病,脈象呈現浮動時,如果醫生使用火療強行治療,導致病人陽氣損失,那麼病人很可能會變得驚慌失措,精神狂亂,躺在牀上或起身時都感到極度不適。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的配方如下: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烤)、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去核)、牡蠣五兩(炒過)、蜀漆三兩(清洗以去除腥味)、龍骨四兩。以上七種藥材,加入一斗二升的水中,首先單獨煎煮蜀漆,直至水量減少到二升,再把其餘藥材加入,繼續煎煮至剩餘三升藥液。最後,濾掉藥渣,每次溫熱服用一升。

原本的基礎方是桂枝湯,但在此處特別去掉芍藥,並添加了蜀漆、牡蠣和龍骨這幾味藥材,以增強安神定驚、固陽救逆的功效。

第112條討論了在傷寒表證中誤用火法,導致心陽虛損並伴有痰飲的驚狂症狀。在傷寒表證中,本應通過發汗解表,使用如麻黃桂枝湯這樣的方劑來輕微地去除實邪。如果誤用火法引發大汗,則會嚴重損傷陽氣,導致心陽虛損,無法溫暖和滋養心神,神志容易外露。此外,痰飲和水邪也可能趁虛而上,侵擾心神,引起驚狂等症狀,表現為坐臥不安、面色蒼白、精神疲憊、心悸胸悶、四肢冰冷和脈象虛弱。這種狀態下,應當使用溫陽和鎮靜神志的治療方法,同時清除痰濁;可以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和龍骨救逆湯等方劑來治療。

83. 傷寒脈弱 (113)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白話文:

病情表現類似傷寒,但如果脈象不是又弦又緊,而是呈現出緩弱的狀態,那麼病人通常會感到口渴。如果這樣的人再受到火熱的影響,就很容易說起胡話來。對於脈象弱的病人,他們往往有發熱的症狀,且脈象浮動在表。治療上,應該使用能使病人大汗淋漓的方式來解除病狀,這樣病情就會好轉。

第113條討論了溫病初期誤用熱療的情況。患者表現出發熱、畏寒、頭痛和身體疼痛等症狀,這些症狀類似於傷寒,但脈象卻不是緊弦,而是顯得虛弱,說明這不是傷寒的實證。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脈象虛弱而表現發熱、脈浮和口渴等症,顯示溫邪侵犯表層、陰液不足。治療應該使用辛涼通表、甘寒補液的方法。如果錯誤地使用熱療,就像是拿木柴去救火,災難迅速到來。患者的煩躁和心神不寧就是邪熱盛行的明證。

84. 火邪 (114)

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使用火燻的方式治療卻無法出汗,那麼病人必定會感到焦躁不安。如果到了病邪應該沿著經絡排出的時機卻依然沒有好轉,那麼最終可能會導致血液變得清澈而無色,這種情況被稱為火邪所引起的病狀。

85. 脈浮,熱甚,反灸之 (115)

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白話文:

脈象浮現,體熱旺盛,卻錯誤地使用灸療方法,這種情況屬於實熱證,卻用治療虛寒的方法來處理,由於灸療的火性作用,必然會導致咽喉乾燥和嘔吐出血的後果。

第114條和第115條專門討論由於外在的熱源導致的血熱症狀。如果是太陽經的表症,通常會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然而,如果使用火療或艾灸過度加熱身體內部,就可能導致邪氣深入體內轉化為熱,這種情況下,病人會出現煩躁、口渴、脈搏加快、舌頭發紅、喉嚨乾燥等多種火熱症狀接連出現。如果這種邪熱進一步轉化為火,損害到腸道血絡,會導致便血;如果損害到胃的血絡,則可能出現吐血。這些症狀雖然各不相同,但都可以通過清涼和涼血的方法來治療。

86.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 (116)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

白話文:

微弱且快速的脈象,千萬要謹慎,不應用灸法治療,因為火灸可能引來邪氣,導致煩躁和氣逆等不適。這樣做會使虛弱之處更虛,實證之處更實,使得血液在脈中散亂,即使火灸的熱力看似微小,其對體內的攻擊卻是強烈的,可能造成骨髓乾枯、筋脈受損,血液也因此難以恢復正常。當脈象浮起時,適合用發汗的方式來解除病狀,若錯誤使用火灸,不僅無法驅除病邪,反而會使病邪因火力而更旺盛,病情將從腰部往下蔓延,出現沉重與麻痹的症狀,這就稱為火逆現象。如果身體打算自行康復,患者必定會先感到煩躁,隨之出汗,然後病症才能得到緩解。如何知道病情會如此發展呢?這是因為脈象浮起,表明身體有透過出汗來自行解決病狀的趨勢。

這段文字是關於中醫理論中陰虛內熱和表證誤用火療方法的討論,為了讓現代人更好地理解,可以這樣重新編輯:

第116條論述了陰虛內熱和表證誤用火療的兩種病變及其預後。如果脈象細弱,通常表示體內正氣不足;脈象快速則顯示體內熱量過盛,這是陰虛內熱的表現。對此應當採取滋養陰液和清除內熱的治療方法,比如使用黃連阿膠湯等方劑。然而,如果錯誤地使用艾灸等熱療方法,會違反虛實相應的治療原則,導致陰液進一步虧損,火邪更加旺盛,從而傷及骨骼和筋骨,陰血難以恢復。

對於脈象浮動的病人,主要表現在體表,表證應通過發汗來解決。如果錯用艾灸,則外邪不能隨汗排出,反而隨著熱療的火氣滲入體內轉化為內熱,導致邪熱阻塞,使得氣血流動不暢,特別是腰部以下感到沉重和麻木。如果脈象仍然浮動,這表示患者的正氣仍然旺盛,有機會從體表排解外邪。正邪相互作用,會造成煩躁不安,隨著煩躁後的出汗,外邪可隨汗液排解。

87. 桂枝加桂湯 (117)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五兩,去皮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桂滿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白話文:

使用燒熱的針來使人出汗,如果針刺的地方受到寒氣影響,導致局部腫塊隆起且呈現紅色,那麼病人很可能會出現一種名為「奔豚」的病症,特徵是氣從下腹部向上衝擊心臟。對於這種情況,應在腫塊上方各自施灸一次,並給病人服用桂枝加桂湯,其中桂枝的用量要比平常增加二兩。

桂枝加桂湯的配方如下:桂枝五兩(去皮)、芍藥三兩、生薔三兩(切片)、甘草二兩(炙烤)、大棗十二枚(剖開)。將上述五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三升,去掉藥渣後,趁溫熱時分三次服用一升。原本的藥方是桂枝湯,但現在特別將桂枝的份量增加到五兩。之所以要增加桂枝,是因為它能夠幫助排出引發奔豚的氣機。

第117條討論了心陽虛導致的奔豚證。如果誤用灼熱的針灸或過度發汗治療,汗出後邪氣未能排除,反而會傷害心陽。當心陽不足以溫暖腎水時,下焦的陰寒之氣會逆行上衝,引發奔豚證,表現為氣從下腹衝向胸喉,感覺極度煩悶幾乎難以承受,這種衝逆會突然平息後又恢復正常。常見伴隨症狀還有心悸、心慌、胸悶、呼吸急促、神疲、四肢冰冷、舌白、脈弱等陽氣不足的表現。治療應先用艾灸散寒,再用桂枝加桂湯來溫通心陽和降逆平衝。

88.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118)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牡蠣二兩,熬龍骨二兩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白話文:

當患者出現火逆症狀,且在使用了瀉下治療後,因燒針引發煩躁不安的情況時,可以使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的配方如下: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烤過) 牡蠣二兩(炒過) 龍骨二兩

將上述四味藥材加入五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二升半的藥液,濾掉藥渣,趁溫熱分三次服用,每次約八合(約現今的300毫升)。

如果一個人有類似火氣上逆的問題,在接受了瀉下治療之後,又因為燒針療法而感到特別煩躁,建議使用包含桂枝、甘草、龍骨和牡蠣的藥方來治療。具體做法是將這些藥材按比例加水煎煮,然後分成一天三次,每次約300毫升的劑量溫熱服用。

第118條談到心陽虛引起的煩躁症狀。誤用過度加熱治療會傷害津液,使其轉為內部過於燥熱,這屬於陽明內實的狀態。這時應該透過清瀉的方法來控制火勢並保護陰津。但由於每個病人的陰陽情況不同,火熱的症狀表現也會有所變化。如果誤用下瀉法,反而會進一步虛損已經虛弱的狀態,使心陽不足的症狀更為嚴重。心陽虛損時,人會感到心悸,嚴重時會表現出極度煩躁和不安。治療上,應以溫通心陽為主,輔以安神的方法,使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進行治療。

89. 傷寒加溫針必驚 (119)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白話文:

如果患的是太陽經傷寒病,再使用加溫的針灸治療,病人很可能會受到驚嚇。

第119條簡述了傷寒表證誤用火法可能會損害心陽,導致神志不安和驚悸等症狀的發生。心臟掌管血脈並寄宿神志,因為“陽氣是維持生命活力的關鍵,充足的陽氣可以養護神志”,如果心陽不足,就失去了溫暖和滋養的功能,從而使心神無法安守其位,反而外露,表現為輕微的驚悸或嚴重的煩躁和狂躁。

90. 醫吐之過 (120)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白話文:

太陽病的情況下,病人應該會感到畏寒和發燒,但現在卻自己出汗,而且並不像通常那樣畏寒或發燒,同時在把脈時發現關上的脈象又細又快,這是因為之前治療時使用催吐方法過度所導致的。如果在一兩天內就進行催吐,病人可能會感到肚子餓但嘴巴卻吃不下食物;如果是三四天內進行催吐,病人可能會不喜歡吃稀飯這類軟食,反而想吃冰冷的食物,並且出現早晨吃下的食物到傍晚時分就會吐出來的現象,這些都是由於之前不適當的催吐治療所引發的問題,可以視作治療過程中的小失誤。

第120條討論了在太陽病中誤用催吐方法而導致胃氣受損的情形。太陽表證本應通過發汗治療,若改用催吐,則表面上的病邪雖然去除,但卻對胃氣造成了損害。這會導致患者雖汗出後感到寒冷和發熱症狀減輕,但會出現腹中饑餓卻無法進食的情況,這是因為胃陽虛損,消化運作失常,陽氣無法固守外表所致。從脈象來看,如果脈細且快,表明胃氣不足、虛陽躁動。若病情嚴重,患者對稀飯等溫和食物不感興趣,雖然有時想吃涼的食物,但可能早食晚吐,這是胃陽極度虛弱、體內真寒假熱的徵兆,絕不應該誤認為是內有熱邪。治療上應該溫補胃陽,可以使用《金匱》大半夏湯、後世的香砂六君湯、桂附理中丸等方劑。

91. 吐之內煩 (121)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白話文:

太陽病的情況下,如果病人嘔吐之後,一般來說,太陽病的特徵是會畏寒,但是現在病人反而不畏寒,並且不喜歡靠近或穿著衣物,這就表示嘔吐可能引發了內在的煩躁不適。

第121條接續討論誤用催吐導致內熱和煩躁的情況,作為虛實症狀對比的例子。不當使用汗、吐、下等治療手段均可能傷害體內的津液和氣。在太陽病誤用催吐後,原本的畏寒現象消失,患者反而不願穿衣覆蓋,表現出煩躁不安,這是因為催吐後津液受損轉化為內熱的表現。如同《內經》所言:“身體感覺極寒,卻反不願穿衣,是因為寒邪位於皮膚表層,而熱邪藏於骨骼深處”,這是真實的內熱偽裝成寒冷的情形。這裡的不畏寒而不願穿衣,顯然是內熱煩躁的表現,與前述的細數脈象和欲食冷食有本質的不同。

92. 發汗令陽氣微 (122)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白話文:

病人的脈搏跳動快速,快速的脈象通常意味著有熱象存在。正常情況下,這樣應該會促使消化加快,使人想要進食,但相反地,病人卻在嘔吐。這是因為之前使用了發汗的方法治療,導致身體的陽氣變弱,胸膈部位的氣也變得虛弱,因而脈搏才會呈現快速的現象。這種快速的脈象是外來的熱邪所致,並不能幫助消化穀物。同時,由於胃中環境虛弱且寒涼,所以才會引起嘔吐的症狀。

第122條談論胃虛導致的嘔吐症狀。脈象快通常表示體內熱量過多,應該是食慾旺盛的表現,因為體內的火熱“燒”掉了食物。然而,當患者即使脈象快速也出現嘔吐且無法進食的情況,這往往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胃氣受損所致。這樣的脈象反映的是假熱狀態,而胃部的冷感引起的嘔吐纔是真寒的本質。

93. 調胃承氣湯 (123)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如果患有太陽病,經過十多天後,病人感到心下部位溫熱想吐,並且胸部疼痛,大便反而變得稀薄,腹部稍微脹滿,心情抑鬱並有輕微煩躁感。在此之前,如果病人自己曾經劇烈嘔吐或瀉下,可以給予調胃承氣湯來治療。但如果之前沒有這樣的狀況,就不應該使用此方。

假如症狀僅是想嘔吐、胸部疼痛以及大便略微稀薄,這並不屬於柴胡湯的適應症。由嘔吐的症狀可知病人之前可能有過極端的嘔吐或瀉下經歷,因此建議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

第123條討論太陽病經過十多天後,病邪由表轉入裡層化為熱,如果誤用催吐或瀉下的方法,會導致津液損耗並轉為燥熱成實的狀態,表現為胸部結痛、腹部膨滿微煩、有嘔吐等症狀。這些症狀屬於裡邪阻滯、氣機逆亂的範疇,不應該出現大便稀薄的症狀,如果反見便泄,則是由於瀉下導致胃氣虛弱,虛弱中帶有滯塞,因此雖然便泄卻便後仍感不爽快。根本問題還是胃氣不和,可以通過調和胃氣的承氣湯來進行治療。嘔吐伴隨胸痛的症狀與少陽病的病理相似,但由於病情起因於誤用催吐和瀉下,缺乏寒熱往來、口苦脈弦等典型少陽柴胡證的症狀,因此可以確定這不是少陽柴胡證。

94. 抵當湯 (124)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沈,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而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宜下之以抵當湯。

抵當湯方

水蛭熬虻蟲各三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白話文:

太陽病已經持續了六七天,表面的病症仍然存在,脈搏細微且沉,但沒有出現胸悶的症狀,病人反而變得狂躁不安,這是因為熱邪積聚在下焦部位。這時,病人的小腹部應該會感到脹滿,如果小便能夠順利排出,那麼接下來要是能有排出血塊,病情就會好轉。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原本影響太陽經的瘀熱現在滯留在體內的緣故。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抵當湯」來治療。

抵當湯的配方如下:水蛭和虻蟲各三十隻,都需要先煎熬並去除翅膀和腳;桃仁二十粒,也要去皮去尖;大黃三兩,需用酒清洗過。將這四味藥材加入五升水中,煮至剩下三升,去掉藥渣,溫熱後分次服用,每次喝一碗。如果一劑後症狀未見緩解,可以再服用一次。

第124條論述了太陽表證未解,邪熱隨經絡進入腑臟並與血結在下焦,形成表裏同病的情形。在太陽表證持續六七天後,如果症狀未能解除,則病邪可能已經進入體內造成變化。是否傳入體內及其具體位置需根據症狀進行判斷。當出現如脈伏難尋、心煩意亂等症狀,而不是結胸或腹滿等典型症狀,則可能是邪熱與下焦血分結合、形成淤熱內積的徵兆,常見少腹硬滿而小便正常。如果患者的體質較強,能自我調節陰陽平衡,則淤血可能隨邪熱一起排出,病情得以緩解。但實際情況中,也有出血卻病情未解的情況,這時應考慮是由於瘀滯嚴重、血液難以回歸正常循環,或邪熱過盛導致血液走向異常。對於這種急重的蓄血證,即使表邪未完全清除,也不宜按常規先表後裏治療,應立即行破淤泄熱之法,首選抵當湯。

95. 抵當湯 (125)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鞕,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的症狀中,如果出現身體皮膚泛黃、脈象沉悶且緊結、下腹部有脹滿感,並且小便不順暢的情況,這表明體內並無瘀血積聚;相反地,如果小便排泄正常,而病人表現出類似瘋狂的行為狀態,這時可以確診為有血液方面的問題,應該使用抵當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第125條進一步重申蓄血重證的臨牀診斷與鑒別要點。當脈象沉結,顯示體內有淤血阻塞;若少腹部位硬結,則病變位於下焦的血分;如果患者表現出狂亂症狀,則可能是疾熱衝擊心臟所致;身體皮膚發黃,顯示營養氣血無法順利滋養全身,這與黃疸病有相似之處但有所不同。關於下焦的病變,通常會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導致小便不利。但如果小便正常,則表示病變僅影響血分,與膀胱的氣化功能無關。治療上應繼續使用抵當湯來破結行淤,泄熱逐實。

96. 抵當丸 (126)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抵當丸方

水蛭二十個,熬虻蟲二十個,熬,去翅足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大黃三兩右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白話文:

感冒風寒後,如果出現發熱、下腹部脹滿的症狀,一般來說小便應該不順暢,但假如反而小便順利的話,這可能是體內有瘀血的表現,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通瘀血的治療方法,不宜使用其他多餘的藥物,而應該給服用抵當丸。

抵當丸的配方如下:水蛭二十條,經過炒製的虻蟲二十條(也要去掉翅膀和腳),去皮去尖的桃仁二十五粒,以及大黃三兩。將這四種藥材一起搗碎,均勻分為四份製成丸劑。

服用時,取一份丸劑,用一升水煎煮至剩下七合(約為1.4升),然後飲用。大約在一天之內(晬時,指一整天),應該會排出瘀血;如果沒有排出,可以再服用一次。

第126條討論了相對較緩的蓄血重證及其治療方法。在這種情況下,病人雖有發熱,少腹脹滿,但小便不利,這通常是由外邪沿經絡進入下焦導致膀胱的氣化功能受阻,進而形成蓄水證的表現。因此,其腹部脹滿而不硬痛,感覺煩熱但不至於狂躁,舌頭顏色不紅且舌苔也不是黃燥,沒有舌疲脈澀等症狀,而是舌白苔滑的水象。這裡仲景用反差的描述方式,明確下焦蓄血的診斷標準,是通過比較蓄水來解釋蓄血的治療方法。如果患者少腹脹滿但小便反而順利,則顯然不是氣分的蓄水,而是血分的蓄血,這種情況下,硬痛和狂躁、舌紫脈結等症狀纔是符合情理的。治療上應仿照抵當法,破血逐熱。但考慮到此病症嚴重而進展緩慢的特點,治療方案從湯劑改為丸劑,調整藥物以達到緩和效果。

蓄血和蓄水都是下焦病變,其發病原因都是太陽表邪未解,隨經絡入裡所致,因此這兩種病變在病位上相同,病情也有相似之處。少腹脹滿是兩者共有的症狀,但蓄血的情況下,邪氣與血液相結,因此脹滿伴隨硬痛;病變主要在血分而不涉及氣分,所以小便仍然順利。相比之下,蓄水的情況是膀胱的氣化功能失常,導致水液滯留未能排出,因此小便不利是必見的症狀,而少腹脹滿通常不伴有硬痛。此外,蓄水證通常沒有邪熱內盛的表現,而蓄血證則必見熱淤必結的徵象,顯示寒熱之別。仲景在文中,特別強調小便的利與否作為區分這兩種病證的關鍵,但實際上這只是診斷的一部分。

97. 小便利、少之症 (127)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並且小便通利的話,通常是因為飲水過多所導致,這樣的情況下,病人往往會感到心下悸動不安;相反地,如果小便量少,病人則多半會感到腹部有種緊迫不舒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