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宋本)》~ 辨太陽病脈証並治上第五(1-30)

回本書目錄

辨太陽病脈証並治上第五(1-30)

1. 太陽病提綱 (1)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白話文:

太陽病的特徵是:浮脈,頭部和頸項部位感到強烈疼痛並且怕冷。

這條文討論了太陽病的主要症狀包括:脈搏浮動、頭項部劇痛和感覺寒冷(惡寒)。古代醫學根據人體的器官(臟腑)和經絡(經脈)系統的運行關係,將人體分為手足三陰三陽共十二條主要經絡。此外,還根據經絡相關器官的功能特點來區分疾病的深淺和嚴重程度,並將外感病歸納為六大類,這是瞭解和治療疾病的基礎。

太陽經脈主要負責人體的外層保護,當外邪如風寒侵入人體時,太陽經脈首先受到影響。當邪氣侵犯太陽經脈時,人體的正氣會奮起抵抗,造成正邪的激烈爭戰。由於正氣在表層充盛,使得「脈浮」。

太陽經脈從眼部起始,經過額頭至頭頂,再向下延伸至頸部和脊椎,最終到達腰部和腳部。當外邪侵擾表層,太陽經氣的流動受阻,導致頭項劇痛。由於外寒束縛了體表,保護氣受阻而不能正常發揮溫暖肌膚的功能,因此會感到寒冷。

太陽病的典型症狀包括脈浮、頭項劇痛和感覺寒冷,這些特點綜合描述了太陽表病的狀況,因此被定義為太陽病的核心症狀。一般來說,太陽病患者會有這些共同的症狀,脈象和症狀同等重要。如果病人有頭痛和感覺寒冷,但脈不浮,或者脈浮但無上述症狀,則診斷為太陽病需非常謹慎;可能與太陽有關,但不完全是太陽病。

太陽病的臨牀表現通常複雜,可能在感受風寒的同時,有其他新症狀或既往疾病的復發。因此,基於太陽病的基本症狀之上,還可能出現其他的症狀。此外,由於個人體質和對邪氣的敏感度不同,在臨牀診斷中,可能需要區分是中風、傷寒還是溫病。

太陽病通常表現為「怕冷」和「發熱」同時出現。儘管這段文字沒有提到發熱,但應當知道,如同中風或傷寒,發熱是明顯的證據。這裡之所以只提到寒冷而不提發熱,是因為早期太陽病時,保護性陽氣可能尚未完全活躍,暫時不表現發熱。但隨著病情的發展,發熱將會顯現。

在症狀的對比中,怕冷是太陽病最早也是最持續的表現,更能突出太陽病的特點。太陽病與其他經脈病的主要區別在於,怕冷和發熱的交替出現,強調了寒冷在太陽病中的重要性。

2. 太陽病中風 (2)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症狀包括體溫升高、出汗、怕風,並且脈搏跳動較為緩慢的,這種情況被稱為中風。

太陽中風證是太陽病的一種常見形式,主要症狀包括脈搏浮而緩慢、出汗、怕風寒、發熱和頭痛。這些症狀是由於皮膚鬆弛和肌肉緊張不足,使得當外來的風寒侵襲時,身體的外圍防禦(衛氣)不夠堅固,並且養護力(營氣)無法在體內穩固保持,從而引起的。

在《傷寒論》的描述中,首條就提到如果基於太陽病的基本症狀之上,再出現發熱、出汗、厭惡風寒和脈搏緩慢等症狀,則可以診斷為太陽中風證,這也被稱為太陽表虛證。從體質上看,患者通常體質較弱,皮膚鬆弛。當感受到風寒後,保護性的陽氣(衛陽)過於活躍並與外邪抗爭,導致發熱;因皮膚鬆弛,外防不固,導致養護力無法保持,養陰隨之外泄成汗;保護氣不足以溫暖肌肉,汗液從疏鬆的毛孔中排出,使得患者無法抵抗風寒,從而感到更多的寒冷。脈搏浮動是正氣在抵抗外邪的表現,如果脈搏顯得緩慢,則可能與養陰的流失有關。

在診斷太陽中風證時,出汗和脈緩慢是關鍵的辨證特徵,因為它們不僅顯示了病機是衛氣和營氣不協調(即外防不堅和內守不穩),也幫助區分那些沒有出汗、脈搏緊繃的太陽傷寒證。因此,出汗和脈搏緩慢是太陽中風證的特徵性症狀。

3. 太陽病傷寒 (3)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白話文:

當患了太陽病時,有的人可能已經出現發燒的症狀,有的人則還沒有發燒,但他們共同的特徵是一定會感到畏寒、身體疼痛、嘔吐以及反胃。此外,如果病人的脈象在陰陽兩方面都表現得緊繃,這種情況就稱之為「傷寒」。

太陽傷寒證是太陽病中的一種典型病症,主要症狀包括脈浮、頭項僵痛及厭惡寒冷。不論是已經發熱或尚未發熱,只要伴有全身疼痛、嘔逆和脈同時表現陰陽兩緊,就可判定為太陽傷寒證。這種症狀通常由於風寒侵襲體表,導致肌膚陽氣受阻。

太陽傷寒的病因在於風寒直擊體表,促使防衛性氣場(衛氣)與病邪爭鬥,通常會引起發熱;這一點在《傷寒論》的第35條和第46條中有具體描述。雖然關於發熱的描述中使用了“或已”、“或未”等不確定的表達,這說明太陽傷寒的發熱可能會因感受邪氣的輕重、個人體質的強弱以及衛陽反應的快慢而有所不同。

如果是“已發熱”,表示風寒一接觸就激起了衛氣的抵抗,所以發病時立即出現發熱;而“未發熱”則表示感受到的風寒較為嚴重,衛陽被封閉,未能及時到達體表抗邪,因此發熱出現得較晚。無論如何,一旦衛氣終於達到體表與邪氣抗爭,發熱就是不可避免的。

由於太陽經屬於寒水之經,當風寒邪氣侵襲太陽經時,衛陽受到束縛,無法發揮其溫暖肌肉的功能,因此必然會感到厭寒。太陽傷寒證的發熱可能有早晚之別,但怕冷則與疾病同時出現。

除了頭痛,患者通常還會感到全身疼痛。風寒的影響尚可擴及至肺胃,造成其升降功能失調,進而出現嘔逆,但這不是太陽傷寒的主要症狀。脈搏的陰陽兩緊反映了正邪在體表的激烈交戰,緊張的脈象則是由於寒邪過重、衛陽 受阻而引起的。

這兩種病證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患者是否出汗:太陽中風證常見於體質較弱、肌膚不緊的人,易出汗;而太陽傷寒證則常見於體質較強、肌理緊密的人,一般不出汗。這種區分對臨牀診斷非常關鍵。

4. 傷寒一日傳 (4)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白話文:

傷寒病發病第一天,如果病邪影響到太陽經(這裡指的是人體的經絡系統中的一個部分,而非實際的太陽),並且脈象平和穩定,這表示疾病可能不會進一步傳變到其他經絡。

但如果病人感到強烈的噁心嘔吐意願,或者表現出焦躁不安、煩躁的情緒,並且脈搏跳動快速而急促,這些症狀就表明疾病很可能已經開始傳變到其他階段或經絡了。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這句話解釋了風寒感染時,最先受到影響的是太陽經。當風寒初次侵犯體表時,就會出現太陽病,其主要症狀包括怕冷、發燒、頭頸部僵硬疼痛,以及脈搏浮大。在這個階段,應該積極治療並仔細觀察,因為太陽病可能持續數日,也可能迅速變化。在《素問·熱論》中曾提到從一日太陽到六日厥陰的“十日傳經”理論。仲景明確指出,是否發生傳變,要根據病人的臨牀表現來判斷,而不能僅憑患病的時間。

如果在太陽病的早期,病人的脈象仍然符合太陽病的特點,那麼病情尚未轉變;但如果病人出現噁心、嘔吐、煩躁不安,並且脈象有變化,這表示病邪已經向內部傳播,即太陽病已發生傳變。關於“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這些症狀到底傳入哪個經脈?古代的註解者有的認為嘔吐傾向指向少陽;而躁煩和脈象急則傳入陽明。然而,僅憑這些描述,很難確定病邪的確切傳入路徑。仲景這裡用具體例子來說明病變的過程,讓學者理解其精髓。

5. 傷寒二三日傳 (5)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白話文:

如果在傷寒病發後的兩三天內,沒有出現陽明經或是少陽經的症狀,那麼這表示疾病並未進一步傳變到這些經絡。

如果感染外感疾病已經有一段時間,即所謂的「傷寒二三日」,卻未出現身熱、自汗、不怕寒、反而厭熱、口渴及脈搏強等陽明症狀,也沒有出現口苦、喉嚨乾燥、眼花、脈搏緊等少陽症狀,則可以確定病邪仍停留在太陽階段,尚未向內部傳變。這說明,判斷太陽病是否發生傳變,必須以脈證為依據,不能僅依賴患病時間來推斷病情的傳變規律。

這是張仲景對《素問·熱論》中「日傳經」理論的一個重要突破和發展。臨牀實踐已證明張仲景的理論是正確的。例如,有的太陽病可能一開始就迅速發生變化,如第4條所述;也有的太陽病在二三日內不發生變化,如第5條所示;甚至有的太陽病在八九日內仍未發生變化,如第46條中描述的「太陽病,脈浮緊,無熱,發熱,身體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時應該發汗治療」就是這樣的情況。

6. 溫病、風溫 (6)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白話文:

太陽病的症狀是,身體發燒並且感到口渴,但並不畏懼寒冷,這種情況稱為溫病。如果已經通過發汗的方式治療,而身體依然高熱熾烈的,這就叫做風溫。風溫造成的病症特徵是,脈象在陰陽兩端都呈現浮動,病人會自然出汗,感覺身體沉重,經常想睡覺,鼻息聲大且常帶有鼾聲,說話時感到困難。

假使風溫病人誤用了瀉下的治療方法,可能會導致小便不順暢,眼睛直視無法控制小便。如果錯誤地使用了火療(如火灸等),病人的皮膚可能會略微泛黃,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類似驚風或癲癇的症狀,時而抽搐。若是受到火療的不良影響,初次處理不當還能拖延一些時日,但若再次處理失當,則會大大縮短病人的預後期,加劇病情的危險性。

溫病是一種由外界熱源引起的疾病,屬於傷寒的廣義範疇。溫病主要的特點包括發燒且口渴,與傷寒和中風的寒冷發病有顯著區別,後者會感到寒冷且不會口渴。溫病是因感受熱邪而導致體內的液體受損。因為溫病屬於陽性的疾病,能在體內外擴散,導致液體流失,因此初期會出現發燒與口渴,通常不會感到寒冷。但若溫病剛開始時外邪不深,也可能會感到寒冷。這是風熱損害防衛系統的表現,通常病程較輕和短暫。

治療溫病時,主要以清涼解熱的方法為主,應避免使用辛溫散熱的藥物。即使是病初,病邪在肺部時,也應使用涼性藥物。如果誤用如麻黃、桂枝等藥物,會加重熱邪和傷害體液,導致病情變化,進而出現更高的熱度,稱為“身灼熱”。此時,由於陽熱過盛,體液被蒸發,自然會流汗,而且由於陽熱消耗體內的氣,使人感到身體沉重,難以轉身。由於熱傷害氣和陰,會使人昏睡。熱邪堵塞肺部,使呼吸困難,病人的呼吸聲可能像是被割鼻子一樣。語言不流暢是因為熱邪內阻,氣滯不宣,意識不清。

在遇到溫病引起的變證時,應該使用甘寒清熱、滋養體液的治療方法。絕對避免使用瀉下或強行抑制的方法,這會使病情更加嚴重,如同火上加油。如果醫生未能正確判斷病因而誤用攻擊性治療,會使病情進一步惡化,可能出現小便不利和視力問題。這是因為誤用的療法重傷體液,無法控制過熱,導致體液枯竭。在極度熱症下,會引起痙攣等症狀。同時,因為陽熱過盛,肝膽功能受損,可能出現黃疸。

這段文字整體上說明瞭溫病的病因、症狀和治療方針,特別是反覆錯誤治療的後果,突顯了清熱保液治療的重要性。這對後世溫病學家有很大的啟發作用,他們基於這些知識,通過長時間的臨牀實踐和理論總結,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溫病學體系。

7. 外感病初起辨陰陽 (7)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白話文:

如果病症表現為發燒且怕冷,這是病從「陽」開始的徵兆;如果沒有發燒但怕冷,則是病從「陰」開始的徵兆。由陽經開始的病,通常在七天後會好轉;由陰經開始的病,則大約在六天後會好轉。這是因為陽的數字象徵是七,而陰的數字象徵是六的緣故。

本條列舉了“發熱惡寒”和“無熱惡寒”的證候特徵,用以判斷外感疾病的陰陽屬性。發熱惡寒表示外邪侵襲人體,體內正氣尚未衰弱,邪氣較實,正邪交争,病情處於亢奮狀態。例如太陽病表現為發熱惡寒,少陽病則表現為往來寒熱,而陽明病則多表現為僅有發熱(初期可能有暫時的惡寒)。總體來看,邪氣處於三陽階段時,通常因為正氣強盛而邪氣實際,正邪交争激烈,以發熱為主要特點,因此說“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

無熱惡寒則指疾病位於二陰,即正氣不足,抗邪力弱,病情呈抑制狀態,如太陰表現為脾虛濕盛,少陰表現為心腎陽虛,厥陰則因陽氣極度虛弱導致厥逆等,這些情況中都不會出現發熱,而惡寒明顯,有時甚至出現極度寒冷和脈象微弱,故稱“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到:“陽勝則身熱”,“陰勝則身寒”。利用寒熱來區分陰陽在外感疾病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歷代許多醫家都將本條作為整體診斷的基本原則,如《金匱玉函經》將本條置於全書之首,並且如錢天來、柯韻伯等均按此理論診病。

臨床證候錯綜複雜,以“發熱惡寒”和“無熱惡寒”作為辨別陽證和陰證的原則,可謂抓住主要矛盾,簡化繁雜。但需要注意,這些描述一般情況下適用,實際操作中還需考慮到病情的變化。例如,太陽為陽證,但太陽伤寒初起時也可能經歷一個短暫的無熱過程,此時不能簡單以“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來斷定。同樣,少陰病初期可能出現發熱(如第301條所述),而少陰陰寒內盛、陽被陰格時,外表可能有假熱現象,但前者屬於太少同病,後者純屬陰證,這些情況也不應

以“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來斷定。因此,在臨床上應該堅持大原則的同時,也需靈活變通,不可拘泥不化。

“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這是古人對疾病康復期的一種預測,基於伏羲氏河圖的生成數。疾病若屬於陽證,應在陽數七天內康復;若為陰證,則在陰數六天內可能痊癒。這種推算方法的科學意義需要進一步研究,而實際的疾病康復期與此理論可能不完全吻合,故應持保留態度審慎對待。

8. 太陽病病程變化 (8)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白話文:

太陽病的情況下,如果頭痛持續到第七天以上而自行痊癒的,這是因為病邪已經順著經絡的路徑流轉完畢的緣故。但如果症狀顯示疾病可能會再次影響到另一條經絡時,可以使用針刺足陽明經的方法,以阻止病邪進一步傳遞,這樣就能達到痊癒的效果。

本條首先指出,太陽病有可能不需要藥物就能自愈的情況。這是因為邪氣侵犯太陽,但病情較輕微,內臟未受損,如果患者本身正氣充沛,能通過自我調節激發身體的抵抗病能力,一旦正氣戰勝邪氣,疾病就能自然痊癒。

臨牀實踐證明,這一過程一般需要約一週的時間。但為何說「七日以上自愈者,是因為病經已盡」?這與第7條「發於陽,七日愈」的說法相連,太陽病屬於陽性的證候,當正氣在陽數的幫助下得到強化,就是病癒的好時機。按生成數學推算,陽數為七,正好符合太陽表病一週左右自愈的臨牀現象。

至於文中只提到頭痛的症狀,一方面是節省文字的考慮,另一方面也受到《內經》中「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的影響。臨牀上應與發熱、惡寒、頸部僵硬、脈搏強等症狀一起考慮,以避免片面的錯誤。

雖然太陽病有自愈的可能,但也存在正氣不勝邪氣,病情不僅未愈反而進一步惡化的趨勢。醫者需細察病機,可以先從未受邪氣侵犯的部位著手,方法是針刺足陽明經穴,以疏通經氣,調和胃氣,從而防止病邪傳遞。這就是所謂的「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9. 太陽病欲解時 (9)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白話文:

太陽病指的是中醫學中的一種病症類型,當這類病情好轉或趨向緩解的時間,通常是在一天中的巳時到未時之間。換算成現代的時間,大約是上午9點到下午3點這個時段。

人與自然界密不可分,自然界中的六淫邪氣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與疾病,而自然界的陰陽消長則對人體有利,有助於抵抗病邪。因此,不同階段的疾病有各自解除的適當時機。太陽病的解除時機是從巳時到未時前,即上午9時至下午3時之間。這段時間是一天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人體的陽氣會隨著自然界的陽氣而增強,有助於驅散表面的邪氣,因此太陽病大多在這個時段解除。

太陽病解除的臨牀意義可能有兩方面:一是對於那些病邪輕微的患者,在自然界陽氣旺盛的幫助下,疾病可能輕易被解除;二是對於已服用對症方藥但病邪未完全解除的患者,在此時可以藉助外界的陽氣,使藥力和正氣共同作用,從而更容易驅散邪氣並痊癒。此外,如果病症雖輕但仍有殘餘的微邪,藉助天時,這些微邪也易於被祛除,達到陰陽自然和諧,病情得以恢復。

然而,能否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及時施以正確的治療來達到高效與速效,目前仍在初步探討階段。雖然太陽病的解除與自然界的陽氣盛衰有關,但這僅是一種外部影響,並不是決定疾病是否解除的唯一因素。病的解除取決於邪正的進退,還必須考慮患者自身的正氣是否充足,以及是否有其他併發症等內在因素,還有是否重復感染邪氣,調護是否得當等外在因素。因此,對於這一條的內容,我們必須靈活看待,不可過分拘泥於特定理論。

10. 表解而不了了 (10)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白話文:

風寒感冒的人家,如果表面症狀已經緩解但身體狀況仍然不很明朗的,通常在第十二天左右就會完全康復。

患太陽病的人,不論是因為中風還是傷寒,不管是使用麻黃、桂枝等藥物治療而痊癒,或是自然恢復,結果都表明表面的邪氣已被驅除,臨牀症狀如惡寒、發熱、頭痛等已不再存在。然而,病人可能仍感到身體不適,未能完全恢復健康。這可能是因為還有殘留的邪氣未被清除,或是身體的正氣尚未完全恢復。

在這之後,病人不需要再服用藥物,而應該專注於休息和調養,只需讓身體的正氣逐漸恢復,邪氣自然消退,最終可以完全康復。提到的「十二日」僅是一個大致的時間參考,不應過於拘泥於此。重要的是觀察病人的恢復情況和體徵,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11. 辨熱寒真假 (11)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身體表面感到非常熱,卻反而想多穿衣服,這通常是因為體表雖熱,但深層的骨髓裡有寒氣;相反地,假如病人全身感到極度寒冷,卻不願靠近或添穿衣裳,這種情況往往是體表感覺寒涼,而骨髓深處卻有熱象。

發熱和惡寒是外感疾病的常見表現,對於辨別病證的表裏、寒熱以及寒熱的真假都有重要意義。當病情表現出矛盾或令人困惑的情形時,我們必須深入觀察,挖掘病證的真實本質。例如,患者身體發熱卻想要多穿衣服,或者感到寒冷卻不願意穿衣,這些現象似乎是矛盾的,但實際上可以反映疾病的深層性質。

本條文中提到,皮膚代表外感病的表淺層次,而骨髓則代表更深層的內在狀態。表淺的症狀容易呈現假象,而深層的狀態則顯示了病情的真實情況。舉例來說,當患者身體表面發熱卻想要穿更多衣服時,這可能是因為陰寒在內部盛重,虛陽外浮所致,因此表面的發熱屬於外在的假熱,而渴望穿衣的感覺則是因為內部真正的寒冷。另一方面,患者感到寒冷卻不想穿衣,可能是因為內部的熱過盛,陽氣鬱結不得發散,因此表面的寒冷是假象,而不願穿衣反映了內部的真熱。

這種現象被稱為“寒極似熱”和“熱極似寒”。在這些看似矛盾的現象下,醫者必須精於觀察病情的本質,避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進一步地,雖然單純的寒、熱、虛、實症狀容易辨別,但當病情進展到嚴重階段時,臨牀表現往往出現與其本質相反的假象,此時的病情更為嚴重且複雜。因此,除了觀察四肢、皮膚或面色的外在表現外,還需要結合胸腹是否灼熱、是否口渴、喜歡飲用冷熱的水以及多少,以及觀察舌苔和脈象等,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真正地去偽存真,準確判斷病情。

12. 桂枝湯證 (12)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服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 禁生冷、粘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白話文:

太陽中風,陽氣浮於表面,陰氣卻虛弱。陽氣浮動,會讓人自發性發熱;陰氣虛弱,則容易出汗。病人會感到微微發冷、怕風、時冷時熱,鼻子塞住、乾嘔,這就是桂枝湯的適用症狀。

桂枝湯的配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掰開。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粗粉,用七升水,小火煮沸至三升,去渣,調至溫熱,服用一升。服藥後稍作休息,喝一升熱粥,幫助藥效發揮。服用溫熱的藥物,大約一小時左右,全身微微出汗,像有汗又不至於汗流浹背,效果最佳。若汗出如水,則病症不會痊癒。

如果服用一劑後出汗,病情好轉,可以停藥。若沒有出汗,可以繼續服用,按照之前的步驟。如果仍然沒有出汗,可以縮短服用時間,半天服完三劑。

病情嚴重者,可一日一夜連續服用,觀察病情。服用完一劑後,病症未見改善,則繼續服用。若仍不出汗,可服用至二、三劑。

忌食生冷、黏滑、肉麵、辛辣、酒酪、臭味等食物。

桂枝湯以桂枝為主藥,後人稱其為眾方之首。在此方中,桂枝性辛溫,可溫通衛陽並解肌祛風;芍藥味苦酸微寒,有助於益陰和營。桂枝和芍藥等量配伍,能有效調和營衛。生薑亦辛溫,配合桂枝可以化陽,同時具有降逆止嘔的效用。由於脾胃是營衛生化的根本,因此使用大棗,其味甘,有益於脾胃,並輔助芍藥益陰和營。炙甘草味甘性溫,可以補益中氣,調和諸藥。桂枝、生薑可化陽;芍藥、大棗則能化陰。這些藥材配合,共同形成了一副解肌祛風,調和營衛的藥劑,主治太陽中風證。桂枝湯作為辛溫解表的輕劑,主要用於調和營衛,此外還有調和氣血、脾胃、陰陽的功效,適用於各種營衛不和的疾病,不僅限於太陽中風證。

桂枝湯的煎服方法及藥後護理,叙述詳細,包含許多精要,一直受到後人重視。特別是服藥後飲用熱稀粥和適度保暖以取得微汗,這不僅有助於發汗,還能防止過度出汗傷及正氣,這些都是深具意義的細節,不可忽視。以下總結幾點:

  1. 藥後啜粥:服藥後應立即飲用熱粥,以增強胃氣並助藥力,促進出汗,有助於祛邪而不傷正氣。如果不飲用熱粥,效果可能不佳。

  2. 溫覆微汗:適當保暖有助於藥效發揮,但應避免過度或過長時間覆蓋,以防出汗過多損害正氣。應以遍身微汗為宜,不可汗流如水,以防出現意外。

  3. 獲效停服:如果初次服藥後出現微汗且病情好轉,應立即停藥,不必服用完整劑量,避免過汗傷正。

  4. 未效守方:如果初次服藥後未能出汗且病情無變化,可以再服一次。如果仍未出汗,則應縮短給藥時間,於半天內完成三次服藥。對於病情嚴重者,可以日夜服藥,若汗仍未出,則應連續服用二至三劑,同時加強觀察和護理。

  5. 藥後禁口:服藥期間應避免生冷、粘滑等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損害胃氣。

13. 桂枝湯 (13)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用桂枝湯來治療。

14. 桂枝加葛根湯證 (14)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二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二兩去皮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白話文:

太陽病的症狀是,後頸部和背部僵硬不適,且出現不正常的出汗和畏風情形時,可以使用「桂枝加葛根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桂枝加葛根湯的配方如下: 葛根四兩、去節的麻黃三兩、芍藥二兩、切片的生薑三兩、炙烤過的甘草二兩、剖開的大棗十二枚、去皮的桂枝二兩。

將上述七種藥材準備好,使用十升的水,首先煎煮麻黃和葛根,煮到水量減少至八升時,去掉表面浮沫,再加入其餘的藥材,繼續熬煮直到剩下三升的藥液。接著,濾掉藥渣,每次溫熱服用一升。服用後應蓋被保暖,以達到微微發汗的效果,無需額外飲用粥品。其後的調理方法及需要注意的禁忌事項,則遵循桂枝湯的原則。

太陽病表現出汗出和怕風寒,屬於太陽中風證,應該具有頭痛、發熱、脈浮緩等症狀。太陽病通常會伴有頭頸部疼痛,如果頸部疼痛較重,感到緊束且不舒適,動作如俯仰不靈活,這稱為“項背強急”,這是風寒邪氣侵入太陽經脈的表現。太陽經脈起於眼內角,向上經過額頭交會於頭頂,再向下經過頸部和背部,延伸至腰部和腳部。邪氣侵入這些部位,導致經氣運行不暢,阻塞津液的運輸,使得經脈失去潤養,從而出現頸背僵硬的症狀。

在《傷寒論》中,如果太陽病出現頸背僵硬,通常見於表實無汗的葛根湯證。然而,當出現汗出這一症狀時,就被視為異常,故使用“反”字來提示這一異常現象,強調辨證的關鍵在於是否有汗出。

汗出怕風是太陽中風證的主要症狀,因此選用桂枝湯進行治療。由於太陽經脈運行受阻,需要加入葛根以幫助宣通經氣,治療經脈中的邪氣。這種治療方法旨在恢復經脈的正常功能,消除由風寒邪氣引起的不適。

15. 桂枝湯辨證(下後氣上衝) (15)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在使用瀉下治療之後,如果出現氣往上沖的症狀,可以給患者服用桂枝湯,按照之前的配方和方法來使用;但如果沒有出現氣往上沖的情況,就不應該給患者使用桂枝湯。

太陽病應當以發汗治療,即便有內部症狀(裏證),也應該先處理外感症狀(表證),然後再處理內部症狀(裏證)。如果一開始就使用攻擊性的下瀉方法,邪氣不但無法解除,還可能因身體虛弱而導致邪氣內陷,進而引發更多變證。當病人在錯誤使用瀉藥後,感覺到胸中氣逆,這是正氣仍能與即將內陷的邪氣抗爭的標誌,由此可知太陽表證仍然存在。

然而,正氣已經受到損害,因此不宜強行發汗,而應該使用桂枝湯來輔助正氣,以祛除表面的邪氣。“可與”表達了斟酌使用的意思,因為錯誤使用瀉藥後病情變化多端,所以治療方法和藥方可能需要靈活調整。如果還需要服用桂枝湯,其使用方法應如之前所述。如果太陽病錯誤瀉下後,病人的氣機不再上衝,則正氣不足以驅邪,邪氣則陷入內部,表面的症狀(表證)可能消失,而出現新的變證,此時桂枝湯不再適用。因此,應該根據脈證來確定具體的病變,並針對性地治療。

16. 壞病處理(16)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在第三天時已經嘗試過發汗、催吐、瀉下或溫針等治療方法,但病情依然沒有得到緩解的,這就屬於病情複雜的情況,不再適合直接使用桂枝湯來治療。此時,應該仔細觀察患者的脈象和症狀,辨明是哪種治療方法不當所導致的不良反應,然後根據實際的症狀來調整治療方案。原本,桂枝湯的作用是用來調和體表、解除肌肉痠痛的。但如果患者的脈象呈現浮緊、伴有發燒且無法出汗的情況,就不應該再給他使用桂枝湯了。這是一個常識性的認識,務必要牢記,以免在治療上產生誤解或錯誤。

本條闡述了壞病形成的原因、概念及治療原則。壞病的特點是原有的證候消失,病情惡化,變得複雜多變,難以用六經證候來正確命名。其形成原因包括錯誤治療、遺漏治療、體質問題及病邪互作等因素導致疾病加劇。治療上應堅持辨證論治。

太陽病使用發汗治療本是合適的,但由於選擇錯誤的治療方案、未遵循用藥的宜忌、體質與病邪之間的相互作用難以解決,或醫者失察,錯誤使用發汗、催吐、瀉下及溫針等治療方法,導致病情不僅未能獲得控制,反而進一步惡化。當病情嚴重且複雜到無法用六經的正名來描述時,稱為“壞病”。這時病已經不屬於太陽表證範疇,不能再用桂枝湯解表。因此,治療壞病需要超出六經常規方法,必須詳細收集病情資料,仔細診察脈證,認真分析病因、病機、病位、病性以及邪正盛衰等各方面情況,然後作出準確判斷,制定因人、因地、因時、因病而制定適宜的治療計劃。這就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第6條指出“一逆尚可引日,再逆促命期”,在多個條文中反復強調治療不可有誤,以及錯誤治療所帶來的後果,是在提醒醫者必須精準辨證論治。這種由大量錯誤治療引起的變證經驗總結出來的原則,雖然是針對壞病設立,卻蘊含了深遠的哲理,是對中醫辨證論治精神的準確高度概括,對所有疾病治療均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第16條後半段“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指的是太陽傷寒證。這種情況應使用麻黃湯來峻發其汗。而桂枝湯主要用於解肌祛風,是一種發汗解表的緩劑,不足以驅散寒邪固閉於表的狀況。同時,方中的芍藥含有酸收的特性,不利於營陰的流通,因此“不可與之”。

太陽傷寒證禁用桂枝湯,同理,太陽中風證也不宜使用麻黃湯,醫者應該理解這種反對的情況。仲景在此提醒醫者,不要誤用桂枝湯來治療太陽傷寒證,並強調發汗解表的方法既不能過度也不能不足。發汗不足,未能及時驅除邪氣,同樣容易引起病情的變化,因此應時刻記住這一點。

17. 桂枝湯禁忌_酒客病 (17)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經常飲酒的人生病了,不應該給他服用桂枝湯。因為這樣做會導致他嘔吐,這是由於經常飲酒的人通常不喜歡甜味的緣故。

服用桂枝湯時,除了需注意處方與證候的相符外,還必須考慮患者的體質和平時的生活習慣。以第17條提到的酒客不宜服用桂枝湯為例,說明瞭另一種禁忌的機制。嗜酒之人常常體內積有濕熱。桂枝湯是辛甘溫劑,其中辛溫成分可能助長體內熱,甘味則可能增加濕氣。因此,即使是患有太陽中風證的人,如果體內有濕熱,也應避免使用桂枝湯,否則可能導致濕熱壅滯,胃氣上逆,出現嘔吐等症狀。

此條文中的禁忌,雖以酒客為例,但其實指向的是體內有濕熱的狀況,無論是外來的濕熱還是體內積存的濕熱。因此,在判斷是否禁用桂枝湯時,不能僅以是否嗜酒為標準。對於體內有濕熱的太陽病患者,如果需要通過發汗來解病,應選擇辛涼的藥物來透解熱氣,或者使用能同時化濕的治療方法。

18. 桂枝湯加厚朴、杏子湯證 (18)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白話文:

對於曾經有氣喘病的人,可以運用桂枝湯再加入厚朴和杏仁,這樣效果更佳。

本條討論了一個有慢性喘病的患者,外感風寒引起喘息病發。因此,這個病例除了具備桂枝湯證的特徵外,還表現出氣逆引起的喘息。分析太陽中風與喘息的關係,應該是因為患者原本就有慢性病根,本身容易發作,現在遇到外來的風寒侵襲,使肺氣受阻,因此肺功能受損。對於沒有慢性喘病的人,可能只會表現出鼻鳴和幹嘔,但對於有慢性喘病的人,則會明顯感受到肺寒氣逆的症狀,即新的外感刺激了原有的慢性病。

《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提到:“從外至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後調其內”,這裡的喘病由太陽中風引發,應從外治起;喘症明顯,應視為內病較重,因此以治療表證為主,使用桂枝湯來解除外感為主,並加入厚朴、杏仁等藥物來降逆和引導氣向下,以減輕喘息症狀。

這個處方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了炙厚朴和杏仁。桂枝湯本身具有解肌驅風和調和營衛的功能;炙厚朴性苦辛溫,能化濕導滯,有助於行氣和平喘;杏仁則是苦溫,能止咳和定喘,實現表裡同治,標本兼顧的治療效果。

根據方子的煎煮方法“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主要是以解表為主的治療策略。這種煎煮和服用方式旨在通過輕微出汗來達到解表的效果,從而緩解外感引起的症狀。

19. 桂枝湯禁忌_服桂枝湯吐者 (19)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白話文:

凡是喝了桂枝湯之後出現嘔吐的人,接下來很可能會吐出帶有膿和血的物質。

第19條中提示在服用桂枝湯後需密切注意患者的反應,舉例說明:“服桂枝湯後出現嘔吐,其後可能會吐出膿血”。這進一步探討了體內有強烈內熱的患者不宜使用桂枝湯的原因。

因為患者若本身已有內熱,使用桂枝湯這種溫熱性的藥物後,會使得體內熱更為彌盛,導致胃氣上逆,進而引發嘔吐;在嚴重情況下,可能因熱傷血絡而導致吐膿血等嚴重症狀。然而,不必等到服桂枝湯後出現嘔吐才認定需禁用桂枝湯,應該在診斷病證時就識別出體內熱亢的情況,對這些患者應避免使用桂枝湯。

20. 桂枝加附子湯 (20)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白話文:

太陽病的情況下,如果出汗治療之後,汗液不斷大量流出,病人感到畏懼風寒,小便不暢,四肢略微緊繃,彎曲伸展困難的,可以使用桂枝加附子湯來治療。

桂枝加附子湯的配方如下: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烤過)、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附子一枚(炮製過,去皮,切為八片)。

將上述六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的藥液,去掉藥渣,溫熱後分次服用一升。原本的基礎方是桂枝湯,現在此基礎上加入附子。服用此方後的調養方法與桂枝湯原方的建議相同。

太陽病應當通過發汗治療,但必須是細微的汗水,這樣才能使邪氣從表層解除。如果服藥後導致大量汗水淋漓,不僅不能根治疾病,反而可能因為過度發汗傷害陽氣和消耗體液,進而引起各種病變。病人對風寒的厭惡感加重,這表示表層的邪氣未完全清除,衛陽不穩定所致。由於過度發汗導致陽氣和陰液損傷,不僅體液不足,而且由於陽氣虛弱無法轉化氣體,因此小便困難。

四肢是身體的基本支撐,陽氣若充足則能滋養精神和筋骨。現在由於陽氣和體液損傷,四肢失去了溫暖和滋養,因此感覺到緊繃且行動不靈活。儘管本病症中患者出現出汗和厭惡風寒的症狀,脈搏並未表現出沉微,手足仍然保有溫度,因此判斷以衛陽虛弱為主,而不是腎功能不足。這是陰陽雙方受損,但以陽氣虛弱、表層不穩為主要問題。

因此,選擇使用桂枝湯加附子來治療,主要是為了恢復陽氣,穩固表層,從而停止出汗,恢復體液平衡。當汗水停止後,體液得以恢復,相關症狀如小便困難和四肢緊繃自然會得到緩解。

桂枝去芍藥湯是由桂枝湯去除芍藥而成的方劑。由於芍藥性酸寒,具有收斂作用,不適合用於胸陽鬱滯的情況,因此去除芍藥有利於暢通胸中的陽氣。當加入炮附子至桂枝去芍藥湯中,形成的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利用附子的辛熱特性來溫經復陽,達到表裡雙解的效果。這兩個方劑雖然都基於桂枝去芍藥湯,但加不加炮附子的差異很大:一個主要是通陽的藥劑,另一個則是復陽的藥劑,虛實有別,使用時不能混淆。

此外,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還應與桂枝加附子湯進行對比:這兩個方劑的差別僅在於是否含有芍藥,兩者都具有溫經扶陽的功能,但主治症狀不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要用於胸陽不足導致的胸悶和脈促,因此去除芍藥以避免其收斂陰寒的作用;而桂枝加附子湯則用於表陽虛引起的汗出不止,因此保留芍藥以利用其酸收的性質。在實際應用這些方劑時,重點是審證求因,靈活變通。

21. 桂枝湯辨證(桂枝去芍藥湯) (21)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白話文:

太陽病之後,如果出現了脈搏急促、胸部滿脹的情況,在使用瀉下治療之後,建議使用「桂枝去芍藥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桂枝去芍藥湯的配方如下: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烤過)、生薊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

將上述四味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的藥液,濾去藥渣,趁溫熱時分三次服用,每次約一升。原本的方子是桂枝湯,但現在把芍藥去掉。服用後的調理方法與桂枝湯相同。

本節簡述了太陽病誤用下法導致胸陽受損且表證未解的主要脈證及治療方法。其主要症狀包括胸悶和表證未解,病因是太陽病誤用瀉法導致邪氣陷入胸中,使胸陽受挫。治療的主要方法是解肌祛風,同時通過溫經或復陽來調理胸陽,使用的方劑是去掉芍藥的桂枝湯,或者加附子的桂枝去芍藥湯。

太陽病誤用瀉法容易引起表證未解且外邪侵入體內的情況。此時的胸悶是因為胸陽受損,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儘管胸陽受傷,邪氣並非完全陷入體內,還有向外伸展的趨勢,這從脈象的急促可以看出。根據經典文獻,急促的脈象表示表證未解(34條:"脈促者,表未解也"),以及太陽病誤用下法時,急促的脈象而胸部不結表示病情有解的趨勢(140條:"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這種脈象一方面反映邪氣從表層入侵胸部,身體的陽氣還能抗邪;另一方面也顯示胸陽抵抗邪氣的能力已經受挫。

因個體體質差異,本證狀況有兩種可能:一是邪氣陷入胸中,胸陽不振,表現為胸悶且脈象急促有力;二是胸陽受損,同時伴隨陽氣不足,表現為胸悶、脈象微弱,且伴有嚴重惡寒。必須結合脈證和全面分析,才能準確辨證。

22. 桂枝湯辨證(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22))

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白話文:

如果症狀稍微有畏寒的現象,可以使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的配方如下: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烤過)、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剖開)、炮附子一枚(去皮,破成八片)。

將上述五種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三升的液體,去掉藥渣,溫熱後分次服用一升。此方原本是桂枝湯,但調整為去除芍藥並加入附子。服用後的調養方法與桂枝湯的建議相同。

23. 桂枝麻黃各半湯 (23)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 生薑切 甘草炙 麻黃各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并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白話文:

太陽病已經得了八九天,症狀類似於瘧疾,時而發燒、時而畏寒,熱的時間比寒的時間長,病人沒有噁心嘔吐的症狀,大小便正常,每天發作二到三次。如果脈象微細但稍見緩和,這表示病情即將好轉;若脈象微弱且伴有畏寒,這代表體內陰陽都虛弱,不應該再使用發汗、瀉下或催吐的治療方法。如果病人的面色反而呈現熱象,表示病情尚未緩解,因為體內無法適當排出微汗,可能會導致身體發癢,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來治療。

桂枝麻黃各半湯的配方如下: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薑(切片)、甘草(炙烤過)、麻黃各一兩(去節)、大棗四枚(掰開)、杏仁二十四枚(先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及分離兩瓣的)。

將上述七種藥材,加入五升水中,首先煮麻黃約一兩分鐘至沸騰,撈去表面上的浮沫,再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煮至剩下一升八合(約三千毫升),濾掉藥渣,溫熱後分六次服用。原本的用法是桂枝湯取三合、麻黃湯取三合,合併為六合作為一次劑量服用,服藥後的休息與護理方式同上述方法。

24. 桂枝湯辨證(刺風池、風府) (24)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白話文:

如果患了太陽病,在初次服用桂枝湯後,反而感到心煩且症狀沒有減輕的,應該先用針刺治療風池穴和風府穴,之後再給與桂枝湯,這樣病情就會好轉。

此條指出太陽中風證中,當邪氣較重時,應同時採用針刺和湯藥治療。太陽中風初服桂枝湯本應能解病,但若服後病證未解,反增煩熱感,這是因為正邪相爭,經氣鬱滯,陽氣不能宣暢。治療上應先針刺風池、風府等穴位,以疏通經絡泄邪,之後再服桂枝湯以解肌祛風。

在具體情形中,若服桂枝湯後病邪未解並增感煩熱,可能是病情有了轉變,或是用藥不當。例如,如第4條提到的病變為嘔吐、躁煩、脈數急,第26條則提到,服桂枝湯後若大汗後仍感煩渴且脈洪大,則需改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這裡的煩熱是由外邪化熱入裏,擾動神志所致,此時應避免再服桂枝湯。

本條中,初服桂枝湯後反增煩熱,但並未出現躁擾或口渴,說明病證尚未由表化裡,仍屬表層。這是因為邪氣較重,服藥後由於正氣得到藥力支持,與邪氣的交爭更為激烈,造成了煩熱。針對此類情況,仲景採用的治療方法是先行針刺,後服藥。通過針刺風池、風府來疏通太陽經脈以泄風邪,讓病患稍微舒緩後,再繼續服用桂枝湯以加強解肌祛風的效果,從而有效驅除邪氣。

針刺風池和風府穴位的理由在於,這兩個穴位都屬於太陽經脈範疇,且都是治療風邪的重要穴位。《素問·熱論》中提到,巨陽是所有陽氣的匯聚,其脈連至風府,故風府為調節陽氣的關鍵穴位。

此條的針刺與藥物並用的策略,為後世多種療法結合治病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啟示。

25. 桂枝湯辨證(桂枝二麻黃一湯) (25)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

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六銖,切杏仁十六個,去尖皮 甘草一兩二銖,炙 大棗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如果出現大量流汗且脈搏強大的情況,應按照之前的方法再次服用桂枝湯。

如果症狀類似於瘧疾,一天內出現兩次發熱,只要出汗就會痊癒,應使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除樹皮)
  • 白芍:一兩六銖
  • 麻黃:十六銖(去除節)
  • 生薑:一兩六銖(切片)
  • 杏仁:十六個(去除尖端和皮)
  • 甘草:一兩二銖(炙烤)
  • 大棗:五枚(掰開)

以上七種材料,以五升水,先煮麻黃至一兩沸,去掉泡沫,然後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二升,濾掉藥渣,溫服一升,每日兩次。原本的配方是桂枝湯的二分之一和麻黃湯的三分之一,合在一起成為二升,分兩次服用。現在將它們合為一個方子,用法與之前相同。

26. 桂枝湯辨證(白虎加人參湯) (26)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之後,如果出現大量出汗,且感到非常煩躁、口渴難解,脈搏強大而洪亮的情況,應該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白虎加人參湯的配方如下: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需要先敲碎,並用棉布包裹) 甘草二兩(經過炙烤處理) 粳米六合(約相當於現代的半杯至三分之二杯) 人參三兩

將上述五種藥材準備好,加入十公升的水一同煎煮,直到粳米煮熟,濾掉藥渣,留下湯液。溫熱時每次飲用約三百毫升,一天分三次服用。

本條接續第25條,討論因服用桂枝湯不當導致的津液損傷與邪熱傳至陽明的情況。主要症狀是極度的煩渴難解。病因是太陽病發汗過度,導致津液損傷和熱邪上升,轉移到陽明。治療的主要方法是清熱益氣並生津。

太陽中風服用桂枝湯應引起微汗即可,如果汗如水流則不僅無法解除病症,還可能導致病情轉變。服用桂枝湯後如果出現大量出汗,會使津液受損,加劇體內的熱邪,終使之轉移到陽明經。此時的症狀包括極度煩渴、強烈渴望飲水但不解渴,同時脈象洪大,這是陽明經裏熱蒸騰、刺激氣血的表現。其他症狀還包括身體發熱、自汗、怕熱、舌苔黃燥。

此症與白虎湯證均屬陽明熱證,不同之處在於極度煩渴難解,顯示胃熱與津液損傷較為嚴重。面對胃熱,應清熱;面對津液損傷,則應生津。因此,對於白虎湯中加入人參,旨在清熱益氣並生津。

與第25條初段“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續用桂枝湯,依前法”文字相近,但病機與治法有顯著差異。第25條中的桂枝湯導致不當發汗後,雖脈洪大但未見裏熱的煩渴症狀,顯示病情仍在太陽之表,因此續用桂枝湯。而本條提到的“服桂枝湯,大汗出後”,隨著“大煩渴不解”等症狀出現,顯示病邪已由表轉裏,熱邪燒灼陽明,因此需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將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後反煩不解、服後大汗出脈洪大、服後大汗且煩渴不解等情況相互對比,可見仲景在辨證論治中的精確與變通,體現出對不同臨牀反應的細緻觀察和處理策略。

27. 桂枝二越婢一湯 (27)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各十八銖,炙 大棗四枚,擘 生薑一兩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

白話文:

太陽病的症狀是身體發熱並且怕冷,熱感較重而寒感較輕,脈搏呈現微弱狀態,這種情況表示體內陽氣並不足夠,不適合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應該使用「桂枝二越婢一湯」進行治療。

桂枝二越婢一湯的配方如下:

  • 去皮桂枝、芍藥、麻黃、炙甘草各重18銖,
  • 大棗4枚(剖開),
  • 切好的生薑1兩2銖,
  • 碎石膏24銖(用棉布包裹)。

將上述七種藥材準備好,使用5升水先煮麻黃,待水沸騰一兩次後,去除表面浮沫,再加入其餘藥材,繼續煎煮直至剩下2升藥液。之後,濾掉藥渣,讓病人在溫熱的狀態下服用1升。原本的用法是將此方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製成越婢湯,另一部分製成桂枝湯,分別服用各1升。但現在是將兩方合併為一個處方,比例為桂枝湯佔兩份,越婢湯佔一份。

28.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28)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切 白朮 茯苓各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朮。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或者在使用瀉下治療之後,如果仍然感到頭部、頸部僵硬疼痛,身體間歇性地微熱,沒有出汗,胸口下方有脹滿感並伴有輕微疼痛,以及小便不順暢的情況,可以使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的配方如下: 芍藥三兩、炙甘草二兩、切好的生薑、白朮和茯苓各三兩、擘開的大棗十二枚。

將上述六味藥材加入八升水中,煮至剩餘三升,濾掉藥渣,趁溫熱時分三次服用,每次一升。當小便變得通暢時,表示病情好轉。原本的方劑是桂枝湯,但這裡特別去掉桂枝,並添加了茯苓和白朮。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的主證包括心下悶微痛、小便不利,並伴有頭項強痛和發熱。這些症狀的病因是體內水氣滯留,太陽經氣不暢。治療方法是健脾利水,通氣化濕,使用的方劑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根據本條的開頭“服桂枝湯,或下之”,可以看出前醫認為“頭項強痛,發熱無汗”屬於可以用桂枝湯發汗的證候;另外,認為“心下悶微痛”是可以用下法的證候。然而,在進行了發汗和下法治療後,上述症狀仍然存在。這表明,原來的病因在內部,能夠反映到外部,腑病能夠顯現為經病。從“頭項強痛,發熱,心下悶微痛,小便不利”等證候來看,這些既不是桂枝湯證,也不是裏實可下的證候,而是因為體內水氣內停,太陽經氣不暢所致。

“小便不利”是辨證的關鍵,這一症狀反映了氣化不利,水邪內停。水邪留在體內,必然影響太陽腑的氣化功能,導致膀胱的氣化功能失常,進而造成小便不利。如果水邪阻塞了太陽經中的陽氣,使經脈不暢,則會出現頭項強痛和發熱的症狀;如果水邪凝結,導致內部氣機不暢,則可能出現心下悶微痛的症狀。由“小便不利”這一證候得知,體內水停是本證的根本病因。面對水邪為患,應當採用利水的治療方法。發汗和下法都不適合,因為若不改善小便情況,則經腑的症狀無法解除。因此,採取利水通暢的方法,一旦水邪消除,各種症狀自然得以平解。

這個方劑叫做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它是基於桂枝湯的配方,但去除了桂枝並加入了茯苓和白朮。之所以仍稱之為“桂枝”湯,雖去除了桂枝,但這個名稱反映了其源自桂枝湯的基礎配方。

去除桂枝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表邪已經解除,不再需要桂枝的解表作用;二是由於發汗可能導致津液受損。方中的芍藥和甘草具有酸甘味,能夠益陰保液,生薑和大棗則能培補中氣,協調各藥的作用。加入茯苓和白朮則是為了助脾轉運,具有淡滲利水的效果,能夠幫助排除體內停滯的水分,從而解除心下滿、頭項強痛和發熱等症狀。

方劑後註明“小便利,則愈”,這說明瞭服藥後的關鍵反應是使小便通利。若小便通暢,體內的水邪得以排出,各種病症隨之緩解。這表明,氣的流通能促進水的運行,而水的流動亦能幫助氣的化生,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29. 甘草乾薑湯 (29)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 甘草各四兩,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白話文:

感冒風寒時,如果脈象浮動,自然出汗,頻繁小便,感到心煩,稍微畏寒,腳部抽筋緊張,卻錯誤地給予了桂枝湯來發汗解表,這是不正確的治療方法。這樣做可能導致病人手足逆冷,咽喉乾燥,煩躁不安,甚至嘔吐,此時應該給他服用甘草乾薑湯,以恢復身體的陽氣。如果手足逆冷的症狀緩解且腳部變暖,接下來應給他芍藥甘草湯,這樣他的腳部抽筋就會得到緩解;如果出現胃氣不和、胡言亂語的情況,可以少量給予調胃承氣湯;倘若之前已經過度發汗,又加上燒針治療,則應該使用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以下是各個方劑的具體配方:

甘草乾薑湯 材料:甘草四兩(炙烤過),乾薑二兩。 做法:將這兩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至剩一升五合,去掉藥渣,分次溫服。

芍藥甘草湯 材料:白芍藥四兩,甘草四兩(炙烤過)。 做法:將這兩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至剩一升五合,去掉藥渣,分次溫服。

調胃承氣湯 材料:大黃四兩(去皮,用清酒洗過),甘草二兩(炙烤過),芒硝半升。 做法:將大黃和甘草加入三升水中煎煮至剩一升,去掉藥渣,再加入芒硝,輕微加熱使溶液沸騰,然後少量溫服。

四逆湯 材料:甘草二兩(炙烤過),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為八片)。 做法:將這三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至剩一升二合,去掉藥渣,分次溫服。對於體質較強的人,可以增加到大附子一枚及乾薑三兩。

甘草乾薑湯是一個以辛甘溫中恢復陽氣的方劑,其中炙甘草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幹薑則有溫中恢復陽氣的效果。這兩種藥物的配伍,辛甘的性味合而化陽,這與理中湯的核心理念相符,其主要作用是恢復中焦的陽氣。此外,方中使用的甘草量是乾薑的兩倍,這表示甘味的作用超過辛味,因此能夠有效地守護中焦陽氣。當中焦陽氣得以恢復,則厥逆現象將得到緩解,手腳回溫。

芍藥甘草湯則是一個以酸甘化陰為主的藥方。芍藥味酸苦且微寒,能夠滋養陰血並和緩血脈,而炙甘草則味甘溫,有補中和緩急的功效。這兩種藥材一起使用,酸甘相結合,有助於滋養陰液,緩解筋脈的拘急現象,從而幫助舒緩因陰虛導致的肌肉和筋脈緊繃。

本條討論了虛弱體質的人外感誤用桂枝湯後引發的陰陽兩虛證,以及可能出現的其他兩種變證及其治療方法。誤治後導致的陰陽兩虛證主要症狀包括厥逆、腳抽筋、咽喉乾燥、煩躁不安和嘔吐逆流。病因是虛弱體質的人外感感染,誤用桂枝湯導致陽氣和陰液進一步受損。治療原則是先恢復陽氣,後補充陰液。具體方劑為:恢復陽氣用甘草幹薑湯,補充陰液用芍藥甘草湯。

本證的典型症狀還包括輕微發汗、感覺輕微發寒,這表明病在表層,屬於太陽表虛證;頻繁小便是陽虛不能收攝津液的表現;心煩和腳抽筋則是陰虛、心神不安和筋脈失養的徵兆,證明此時患者同時存在陰陽兩虛並外感外邪的情況,治療應主要著力於扶陽解表。若錯誤使用桂枝湯來攻擊表面症狀,就是誤治。誤治後,表面症狀可能消失,但陰陽損害會更嚴重。陽虛會導致手腳厥逆;陰損會導致咽喉乾燥;陽虛會引發陰寒,從而造成煩躁和嘔吐。

治療應按先後和緊急順序進行,考慮到本案例中陽虛情況較為急迫,因此應優先恢復陽氣,希望通過恢復陽氣來促進陰液的恢復。因為無形的陽氣可以快速恢復,有形的陰液恢復則較為緩慢,因此先使用甘草幹薑湯恢復陽氣,待陽氣恢復後,腳足溫暖,再使用芍藥甘草湯補充陰液,以潤滑筋脈,緩解抽筋情況,使腳脛能自如伸展。

由於體質差異和藥物的特性,救治過程中可能出現陰陽的偏盛或偏衰。如果溫熱藥物恢復陽氣過度,加之先天陰虛的條件,可能會導致陰液進一步損傷,出現胃燥變實,導致胃氣不和而反酸;如果在陽虛的基礎上再次發汗,使用燒針等方法,會進一步損害陽氣,出現腎陽虛衰轉入少陰病,表現為厥逆和嘔吐等症狀,此時應急用四逆湯來回陽救逆。

本條通過舉例形式,詳盡講述了虛弱體質外感誤治後的各種變化,如虛實並見、寒熱互呈、陰陽轉化等,處處展示了“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辨證論治精神。

30. 證象陽旦 (30)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白話文:

問道:症狀表現為陽旦(桂枝湯的另一種名稱),按照常規方法治療卻病情加重,出現手足冰冷、咽喉乾燥、雙腿痙攣且胡言亂語。老師說:預計半夜時手和腳應該會回暖,雙腿能夠伸直。後來果然如老師所預言,這是怎麼知道的呢?回答是:從把脈來看,寸口部位的脈象浮而大;浮脈代表有風邪,大脈則顯示身體虛弱,風邪會引起輕微發熱,虛弱則可能導致雙腿痙攣。病人的症狀類似桂枝湯的適應癥,因此在桂枝湯中加入附子來調理,增加桂枝的用量以促進出汗,使用附子是為了溫暖經絡,因為這是陽氣衰竭的緣故。手足冰冷、咽喉乾燥、心煩不安的狀況,以及陽明經內有瘀結,造成胡言亂語、情緒混亂,進一步給予甘草乾薑湯,到了半夜隨著陽氣的恢復,雙腳就會感到溫暖。如果雙腿仍然稍微痙攣,就再次給予芍藥甘草湯,這樣腿部就能夠伸展開來。再用承氣湯讓大便略微鬆軟,就可以停止胡言亂語的症狀,由此可知疾病可以治癒。

這段文字講述的是當一個人剛開始出現的病狀看似是桂枝湯證,按照這種症狀去治療卻讓病情加重,出現了手腳冰冷、喉嚨乾燥、腿部痙攣等問題。深究其原因,發現病人的脈象浮大,這樣的脈象通常表示有風邪在體內,這會引起微熱。由於病人體質本來就虛弱,無論是陽氣還是陰液都不足,所以導致腿部痙攣。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桂枝加附子湯來溫暖經脈,恢復陽氣,同時固定表面和收斂體液。然而,如果錯用桂枝湯並增加用量,這種辛溫散發的作用會導致過多出汗,使陽虛的情況更加嚴重,進而引起手腳冰冷、喉嚨乾燥、煩躁不安。如果陰液被傷害,導致內部幹結轉為大腸的熱症,還會出現語無倫次,煩躁不安。治療這種情況應先恢復陽氣,使用甘草乾薑湯。在夜晚陽氣恢復時,雙腳會自然變熱;如果腿部仍然有些痙攣,可以再用芍藥甘草湯來恢復陰液,這樣腿部痙攣就可以完全舒展了。對於因為大腸內熱導致的便祕,可以用承氣湯讓大便通暢,隨著熱從體內排出,語言混亂的狀況也會自然緩解。因此,這說明瞭疾病是可以治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