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宋本)》~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1)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1)
1. 脈濡而弱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
白話文:
脈象濡軟而微弱,微弱的脈象主要出現在關脈部位,濡軟的脈象則顯現在寸脈部位。微脈在上部(寸部)出現,澀脈在下部(尺部)出現。微脈表示陽氣不足,澀脈表示陰血虧虛。陽氣虛弱的人,容易中風、出汗且伴隨躁動不安;陰血不足的人,會出現四肢冰冷且畏寒的症狀。陽氣微弱時不可用瀉下法治療,若誤用瀉下法會導致心窩部痞悶硬結。
2. 動氣在右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也。
白話文:
右側有氣脈跳動的症狀時,不可使用瀉下法治療。如果誤用瀉下法,會導致體內津液耗竭,出現咽喉乾燥、鼻腔乾澀、頭暈目眩、心慌心悸等症狀。
3. 動氣在左
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欲踡。
白話文:
動氣在左
如果氣機擾動出現在左側,不可使用瀉下的治法。若誤用瀉下,會導致腹部拘急緊繃、飲食難以下嚥,左側的氣機擾動更加嚴重。即使患者有發熱症狀,躺臥時也會想蜷縮身體。
4. 動氣在上
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白話文:
動氣在上
如果氣機上逆的情況出現在上部,不可使用瀉下的治法。如果誤用瀉下法,會導致手掌心發熱煩躁,身體表面發冷,卻又自行出熱汗,還會想用水澆灌身體來降溫。
5. 動氣在下
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也。
白話文:
動氣在下
當氣機擾動於身體下部時,不可使用瀉下的治法。若誤用瀉下法,會導致腹部脹滿、突然頭暈,進食後排出未消化的食物,並出現心窩處痞塞不適的症狀。
6. 咽中閉塞
咽中閉塞,不可下。下之則上輕下重,水漿不下,臥則欲踡,身急痛,下利日數十行。
白話文:
喉嚨阻塞時,不可使用瀉下法治療。若誤用瀉下法,會導致上半身症狀減輕但下半身症狀加重,出現無法進食飲水、躺臥時身體蜷縮、全身拘急疼痛,以及每日腹瀉數十次的情況。
7. 諸外實者
諸外實者,不可下。下之則發微熱,亡脈厥者,當臍握熱。
白話文:
主題:各種外感實證
內容:凡是外感實證,不可使用瀉下法治療。若誤用瀉下法,會導致輕微發熱、脈搏微弱消失而四肢冰冷,此時患者會感覺肚臍周圍有緊握般的灼熱感。
8. 諸虛者
諸虛者,不可下。下之則大渴,求水者易愈;惡水者劇。
白話文:
主題:各種虛弱體質的人
內容:所有體質虛弱的人,不可使用瀉下法治療。若誤用瀉下法,會導致嚴重口渴;此時願意喝水的人較容易痊癒,而厭惡喝水的人病情會加重。
9. 脈濡而弱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
白話文:
脈象濡軟而微弱,微弱的脈象主要出現在關脈部位,濡軟的脈象則顯現在寸脈頂部;弦緊的脈象出現在上部,細微的脈象出現在下部。弦脈代表陽氣運行不暢,微脈表示陰寒內盛。上焦實熱而下焦虛寒,患者內心渴望溫暖。微脈與弦脈並見屬於虛證,虛證患者不可使用瀉下法治療。
10. 微則為逆
微則為逆,欬則吐涎,下之則欬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胸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頸背相引,擘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穀氣多入,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白話文:
[輕微的症狀反而會導致病情惡化],症狀表現為:咳嗽時會吐出涎沫,若用瀉下法治療,咳嗽雖止但腹瀉不止;腹瀉持續會導致胸中如蟲咬般不適,喝粥後隨即吐出,小便不通暢,兩側肋部緊繃抽痛,呼吸困難,頸背牽引疼痛,手臂麻木失去知覺;身體極度寒冷卻反常出汗,全身冰冷如冰,眼神呆滯無法聚焦,言語絮叨不止,雖能進食大量食物,實為「除中」危症(胃氣將絕的假性食慾),此時即使想說話,舌頭也無法靈活轉動。
11. 脈濡而弱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無血,浮為虛,數為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寒而慄。微弱在關,胸下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形如瘧狀,醫反下之,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瀝,小腹甚硬,小便則尿血也。
白話文:
脈象濡軟而微弱,微弱的脈象主要出現在關脈部位,濡軟的脈象則顯現在寸脈部位;浮脈出現在上部,數脈出現在下部。浮脈表示陽氣虛弱,數脈表示陰血不足,浮脈代表虛證,數脈代表熱證。浮脈主虛,會出現自汗出而怕冷的症狀;數脈主痛,會出現顫抖發冷而戰慄的症狀。
如果關脈微弱,胸脅以下會感到緊迫,氣喘、出汗而呼吸困難,呼吸時脅部疼痛,同時伴有發冷顫抖,症狀類似瘧疾。如果醫生誤用瀉下法治療,就會導致脈搏加快、發熱、狂躁奔走甚至產生幻覺,心窩部痞悶不適,小便點滴不暢,小腹堅硬,小便時甚至會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