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傷寒論(宋本)》~ (1)

回本書目錄

(1)

1. 此第十卷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證,前《三陰三陽篇》中,悉具載之。

2. 下利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3. 人病有宿食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4. 下利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當宜下之,與大承氣湯

5. 下利差後

下利差後,至其年月日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6. 下利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7. 病腹中滿痛者

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8. 傷寒後

傷寒後,脈沉沉者,內實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湯

9. 脈雙弦而遲者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氣湯

10. 此已下諸方

此已下諸方,於隨卷本證下雖已有,緣止以加減言之,未甚明白,似於覽者檢閱未便,今復校勘,備列于後。

11. 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方

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方:葛根四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桂枝二兩,去皮;麻黃三兩,去節。

12. 右七味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

13.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於桂枝湯方內,加厚朴二兩,否仁五十箇,去皮尖,餘依前法。

14.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加附子湯方:於桂枝方內,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餘依前法。朮附湯方,附於此方內,去桂枝,加白朮四兩,依前法。

15.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去芍藥湯方:於桂枝湯方內,去芍藥,餘依前法。

16.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於桂枝湯方內,去芍藥,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餘依前法。

17.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各一兩,去節;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箇,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18. 右七味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19.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生薑一兩六銖,切;杏仁十六箇,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大棗五枚,擘。

20. 右七味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